CN211286164U - 一种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286164U CN211286164U CN201920300879.XU CN201920300879U CN211286164U CN 211286164 U CN211286164 U CN 211286164U CN 201920300879 U CN201920300879 U CN 201920300879U CN 211286164 U CN211286164 U CN 21128616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lf
- precast concrete
- compacting
- shear wall
- rectangular ste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所述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包括两块间隔一定距离相对设置的预制混凝土面板和位于预制混凝土面板左右两侧的两个矩形钢管,其中,预制混凝土面板和矩形钢管合围,中间形成空腔,预制混凝土面板内侧界面采用锯齿状处理方式;预制混凝土面板内设有水平钢筋和竖向钢筋,水平钢筋分别插进矩形钢管预留的槽洞;空腔和矩形钢管的中空部分施工时现场浇筑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本实用新型安装方便;矩形钢管和预制混凝土面板通过预制混凝土面板内水平钢筋插进矩形钢管预留的槽洞连接,连接可靠,整体性好;水平极限承载力高及延性好,抗震性能优越;新老混凝土叠合面不易开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旧混凝土循环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
背景技术
随着全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深入,人类对砂、石等自然资源的需求量急剧加大。与此同时,随着近年来全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建筑市场的持续火爆,人类的建筑活动产生了大量的废旧混凝土,因此废旧混凝土的循环利用已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与再生粗骨料和再生细骨料相比,采用尺度更大的废旧混凝土块体能大大简化废旧混凝土的循环利用过程。
把建筑中承重墙布置在合适位置,能够非常有效地抵抗风和地震所引起的水平荷载,并承担水平荷载所引起的大部分水平剪力,因此这些墙体就被称为剪力墙。目前,混凝土剪力墙主要分为现浇混凝土剪力墙、全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即工厂预制、现场装配)和半预制混凝土叠合剪力墙(即工厂预制一部分,现场浇筑一部分),本实用新型涉及半预制混凝土叠合剪力墙。
半预制混凝土叠合剪力墙的两侧钢筋混凝土面板为工厂预制,面板中间为空腔,运输吊装至工地现场后在空腔内浇筑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形成整体,这种剪力墙竖向连接等同现浇,整体性能及抗震性能较好,而且省模板,现场湿作业少。但半预制混凝土叠合剪力墙的叠合面新老混凝土粘结性能对其受力性能有较大影响,若叠合面的粗糙度不够,则极易发生叠合开裂从而使得叠合剪力墙的承载力显著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本实用新型安装方便;矩形钢管和预制混凝土面板通过预制混凝土面板的水平钢筋插进矩形钢管预留的槽洞连接,连接可靠,整体性好;水平极限承载力高及延性好,抗震性能优越;新老混凝土叠合面不易开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包括两块间隔一定距离相对设置的预制混凝土面板和位于两预制混凝土面板左右两侧的两个矩形钢管,其中:
所述预制混凝土面板和矩形钢管合围,中间形成空腔,两所述预制混凝土面板相对的内侧设置有锯齿状表面;
所述预制混凝土面板内设有若干水平钢筋和竖向钢筋,所述水平钢筋两端分别插进矩形钢管预留的槽洞内;
所述空腔和矩形钢管的中空部分填充设置有施工时现场浇筑的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的预制混凝土面板上下两端的第一根水平钢筋使用直螺纹钢筋,并将其伸进矩形钢管的1/3~1/2处,其余水平钢筋使用普通钢筋且完全伸入矩形钢管。
进一步地,所述的矩形钢管与预制混凝土面板接触的表面上预留与预制混凝土面板内水平钢筋位置和数量一致的槽洞。
进一步地,所述的槽洞宽为水平钢筋直径的1.5~2倍,长为水平钢筋直径的2~3倍。
进一步地,所述竖向钢筋伸出所述预制混凝土面板的上端面,伸出长度满足所述竖向钢筋所要求的搭接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竖向钢筋伸出所述预留混凝土面板的上端面的长度至少为所述竖向钢筋所要求的搭接长度与楼板厚度总和的1.2倍。
进一步地,所述预制混凝土面板的厚度至少为50mm。
进一步地,所述矩形钢管为方钢管且材质为Q235及以上等级钢材,所述预制混凝土面板中的混凝土以及所述的现场施工时的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的等级为C30及以上等级。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安装方便。在安装时,先将矩形钢管和预制混凝土面板在指定位置组装,然后向空腔内和矩形钢管的中空部分浇筑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同时浇筑该层楼板的混凝土,完成本层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的安装。在安装上层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时,将新的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的矩形钢管和预制混凝土面板组装好后,并吊装至已经浇筑的楼板上方,再将上下两层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连接,最后向新的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的空腔和矩形钢管的中空部分浇筑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
本实用新型的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的空腔和矩形钢管无穿心部件,解决了大尺度废旧混凝土块体投放困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中的水平钢筋插进矩形钢管预留的槽洞连接成整体,使得矩形钢管和预制混凝土面板连接可靠,整体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的预制混凝土面板内侧界面采用锯齿状处理方式,增大了新旧混凝土的接触面积,使得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整体性更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安装方便;矩形钢管和预制混凝土面板通过预制混凝土面板的水平钢筋插进矩形钢管预留的槽洞连接,连接可靠,整体性好;水平极限承载力高及延性好,抗震性能优越;新老混凝土叠合面不易开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的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与预制混凝土面板接触一侧的矩形钢管开槽洞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的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5为图3的B-B剖视图;
图6为图3的C-C剖视图;
图7为图4的D-D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预制混凝土面板实施例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安装方法的实施例主视图;
图10为图9的E-E剖视图。
图中:1-预制混凝土面板;2-矩形钢管;3-空腔;4-竖向钢筋;5-水平钢筋;6-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包括两块间隔一定距离相对设置的预制混凝土面板1和位于两预制混凝土面板左右两侧的两个矩形钢管2,其中:
所述预制混凝土面板1和矩形钢管2合围,中间形成空腔3,两所述预制混凝土面板1相对的内侧设置有锯齿状表面;
所述预制混凝土面板1内设有若干水平钢筋5和竖向钢筋4,所述水平钢筋5两端分别插进矩形钢管2预留的槽洞内;
所述空腔3和矩形钢管2的中空部分填充设置有施工时现场浇筑的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
具体而言,位于所述的预制混凝土面板1上下两端的第一根水平钢筋5使用直螺纹钢筋,并将其伸进矩形钢管2的1/3处,其余水平钢筋5使用普通钢筋且完全伸入矩形钢管2。
具体而言,所述的矩形钢管2与预制混凝土面板1接触的表面上预留与预制混凝土面板1内水平钢筋5位置和数量一致的槽洞。
具体而言,所述的槽洞宽为水平钢筋5直径的2倍,长为水平钢筋5直径的3倍。
具体而言,所述竖向钢筋4伸出所述预制混凝土面板1的上端面,伸出长度满足所述竖向钢筋4所要求的搭接长度,钢筋的搭接长度一般是指钢筋绑扎连接的搭接长度,不同型号的钢筋的搭接长度有不同的规定。具体地,为了使得上下两层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连接更牢固,所述竖向钢筋4伸出所述预留混凝土面板1的上端面的长度至少为所述竖向钢筋4所要求的搭接长度与楼板厚度总和的1.2倍,因为上下两层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中间一般会浇筑楼板,因此需要预留出楼板厚度。
本实施例中,为了使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的强度符合要求,所述预制混凝土面板1的厚度至少为50mm,所述矩形钢管2为方钢管且材质为Q235及以上等级钢材,所述预制混凝土面板1中的混凝土以及所述的现场施工时的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的等级为C30及以上等级。
本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安装方便。在安装时,先将矩形钢管和预制混凝土面板在指定位置组装,然后向空腔内和矩形钢管的中空部分浇筑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同时浇筑楼板的混凝土,完成本层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的安装。另外,本实施例的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的空腔和矩形钢管无穿心部件,解决了大尺度废旧混凝土块体投放困难的问题。
本实施例的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中的水平钢筋插进矩形钢管预留的槽洞连接成整体,使得矩形钢管和预制混凝土面板连接可靠,整体性好。
本实施例的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的预制混凝土面板内侧界面采用锯齿状处理方式,增大了新旧混凝土的接触面积,使得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整体性更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安装方便;矩形钢管和预制混凝土面板通过预制混凝土面板的水平钢筋插进矩形钢管预留的槽洞连接,连接可靠,整体性好;水平极限承载力高及延性好,抗震性能优越;新老混凝土叠合面不易开裂。
在施工时,通常需要将上下两层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进行链接,连接方式可以有多种,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如所述的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的施工方法,如图9和图10所示(图中箭头方向为浇筑混凝土的方向),包括:
步骤1:制备各矩形钢管2,并通过浇筑制得各预制混凝土面板1;
步骤2:将两块预制混凝土面板1的水平钢筋5的两端分别插到所述两个矩形钢管2的预留槽洞中,上下两端的第一根水平钢筋5用套筒扭紧;
步骤3:将位于下层的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的竖向钢筋4伸出上端面的部分向内弯折,提前将废旧混凝土块体充分湿润,并向下层剪力墙的空腔3内和矩形钢管2的中空部分浇筑一层厚度为25mm~35mm的自密实新混凝土;将废弃混凝土块体和自密实新混凝土交替置入下层剪力墙的空腔3内和矩形钢管2的中空部分,并用振捣棒给予辅助振捣,然后浇筑该层楼板;
步骤4:将位于上层的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的矩形钢管2和预制混凝土面板1组装并放置在楼板上,并使下层的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的竖向钢筋4伸出上端面的部分伸入上层的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的空腔3内;
步骤5:使用支架6固定上层的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
步骤6:向上层的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的空腔3内和矩形钢管2的中空部分浇筑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竖向钢筋可以将上下两层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连接在一起,节省了钢筋连接用的球墨灌浆套筒或浆锚,钢筋的搭接长度一般是指钢筋绑扎连接的搭接长度,不同型号的钢筋的搭接长度有不同的规定。
其中,步骤1中,所述通过浇筑制得两块预制混凝土面板1具体包括:
步骤11:将预制混凝土面板1的模板按设计所需尺寸平躺固定;
步骤12:将预制混凝土面板1的竖向钢筋4和水平钢筋5绑扎固定,并将所述的水平钢筋5和竖向钢筋4按设计伸出;
步骤13:浇筑混凝土,待振捣完成后,将锯齿状模板布置于预制混凝土面板1上,并将混凝土养护至拆模强度,制得两块预制混凝土面板1,具体如图8所示。
本实施例仅需使用少量简易支架,无需现场支设模板,施工效率高、环境污染少。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块间隔一定距离相对设置的预制混凝土面板和位于两预制混凝土面板左右两侧的两个矩形钢管,其中:
所述预制混凝土面板和矩形钢管合围,中间形成空腔,两所述预制混凝土面板相对的内侧设置有锯齿状表面;
所述预制混凝土面板内设有若干水平钢筋和竖向钢筋,所述水平钢筋两端分别插进矩形钢管预留的槽洞内;
所述空腔和矩形钢管的中空部分填充设置有施工时现场浇筑的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的预制混凝土面板上下两端的第一根水平钢筋使用直螺纹钢筋,并将其伸进矩形钢管的1/3~1/2处,其余水平钢筋使用普通钢筋且完全伸入矩形钢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矩形钢管与预制混凝土面板接触的表面上预留与预制混凝土面板内水平钢筋位置和数量一致的槽洞。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槽洞宽为水平钢筋直径的1.5~2倍,长为水平钢筋直径的2~3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钢筋伸出所述预制混凝土面板的上端面,伸出长度满足所述竖向钢筋所要求的搭接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钢筋伸出所述预制混凝土面板的上端面的长度至少为所述竖向钢筋所要求的搭接长度与楼板厚度总和的1.2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面板的厚度至少为5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钢管为方钢管且材质为Q235以上等级钢材,所述预制混凝土面板中的混凝土以及所述施工时现场的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的等级为C30以上等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300879.XU CN211286164U (zh) | 2019-03-08 | 2019-03-08 | 一种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300879.XU CN211286164U (zh) | 2019-03-08 | 2019-03-08 | 一种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286164U true CN211286164U (zh) | 2020-08-18 |
Family
ID=720329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300879.XU Active CN211286164U (zh) | 2019-03-08 | 2019-03-08 | 一种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28616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53793A (zh) * | 2019-03-08 | 2019-06-07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及其施工方法 |
-
2019
- 2019-03-08 CN CN201920300879.XU patent/CN21128616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53793A (zh) * | 2019-03-08 | 2019-06-07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及其施工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569224B (zh) | 钢管混凝土边缘约束叠合整体式剪力墙及制备和安装方法 | |
CN201087480Y (zh) |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 | |
CN104453093B (zh) | 一种带横向高强混凝土隔板的预制装配型钢混凝土梁及施工方法 | |
CN106968381B (zh) | 用组合式灌浆套筒连接的装配式预制剪力墙与叠合板节点 | |
WO2019206194A1 (zh) | 一种预制楼板及其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0130488A (zh) | 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节点及其施工形式 | |
CN111485471B (zh) | 适用于装配式路面的湿接缝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104594556A (zh) | 一种带横向钢隔板的预制装配型钢混凝土梁及施工方法 | |
CN104652705B (zh) | 一种带高性能混凝土边框的预制装配型钢混凝土柱及施工方法 | |
CN104594557A (zh) | 一种带横向钢隔板的预制装配钢筋混凝土梁及施工方法 | |
CN113653235A (zh) | 叠合板、叠合板与组合梁的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104179249A (zh) | 一种装配式复合结构抗震墙及其装配方法 | |
CN114045967A (zh) | 一种装配楼板、及具有装配楼板的建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3711232B (zh) | L形边框构件轻质混凝土墙体装配式剪力墙及连接构造 | |
CN111749365A (zh) | 一种基于h型钢的装配式复合墙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4592688B (zh) | 基于等效杆件模型的斜向配筋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施工方法 | |
CN109339245B (zh) | 一种预制剪力墙与叠合板连接构造及施工方法 | |
CN209227836U (zh) |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墙-柱全钢键连接结构 | |
CN111794423A (zh) | 一种钢-混凝土组合梁结构、建筑物及施工方法 | |
CN110644662A (zh) | 一种基于受力的预制无梁楼盖叠合板及其拆分方法 | |
CN113833162B (zh) | 一种高预制率低成本剪力墙结构体系及施工方法 | |
CN215563552U (zh) | 一种基于超高性能混凝土模板的预制墙板竖向连接构造 | |
CN211286164U (zh) | 一种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 | |
CN113374171A (zh) | 一种再生块体混凝土预制装配式圈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0820983B (zh) | 一种装配式预制叠合墙板纵向连接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