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37670U - 一种抗震效果好的桥梁支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震效果好的桥梁支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37670U
CN219637670U CN202320872620.9U CN202320872620U CN219637670U CN 219637670 U CN219637670 U CN 219637670U CN 202320872620 U CN202320872620 U CN 202320872620U CN 219637670 U CN219637670 U CN 2196376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dge
buffer
pad
welded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7262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翔
杜江杰
冯晓辉
冯朝辉
郭旭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Luqiao No8 Engineering Co ltd
Shanxi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Luqiao No8 Engineering Co ltd
Shanxi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Luqiao No8 Engineering Co ltd, Shanxi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Luqiao No8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7262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376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376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376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3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in transportation, e.g. on roads, waterways or railway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支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抗震效果好的桥梁支座,包括桥梁主体,所述桥梁主体的底部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设置有抗震组件,所述抗震组件包括焊接在固定板底部的第一橡胶缓冲垫,所述第一橡胶缓冲垫的内部通过安装螺杆可拆卸连接有阻尼减震器,所述阻尼减震器的底部焊接有U型缓冲垫,所述第一橡胶缓冲垫的底部粘接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的底部粘接有第一弹簧与消能垫,所述消能垫靠近第一弹簧的一侧,所述第一弹簧与消能垫的底部均与U型缓冲垫的底部内侧粘接在一起,该抗震效果好的桥梁支座,通过设置的抗震组件,可以有效地提高了桥梁支座的抗震效果,避免桥梁受到冲击后变形甚至出现损坏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抗震效果好的桥梁支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支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震效果好的桥梁支座。
背景技术
桥梁支座是连接和下部结构的重要结构部件。它能将桥梁上部结构的反力和变形(位移和转角)可靠的传递给桥梁下部结构。在一些地区地震事故频发,地震对桥梁的破坏主要是由于地表破坏和桥梁受震破坏引起的,所以需要对桥梁支座的抗震性进行考虑。
现有技术中的抗震支撑座在使用时,抗震效果差,只能单方向进行缓冲,导致桥梁受到冲击后吸收势能的效果较差,从而导致桥梁受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震效果好的桥梁支座,具备抗震效果好,强度高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震效果好的桥梁支座,包括桥梁主体,所述桥梁主体的底部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设置有抗震组件,所述抗震组件包括焊接在固定板底部的第一橡胶缓冲垫,所述第一橡胶缓冲垫的内部通过安装螺杆可拆卸连接有阻尼减震器,所述阻尼减震器的底部焊接有U型缓冲垫,所述第一橡胶缓冲垫的底部粘接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的底部粘接有第一弹簧与消能垫,所述消能垫靠近第一弹簧的一侧,所述第一弹簧与消能垫的底部均与U型缓冲垫的底部内侧粘接在一起,所述U型缓冲垫的一侧内壁上焊接有缓冲架,所述缓冲架的一侧与缓冲块的一侧焊接在一起,所述缓冲架的内部焊接有第二弹簧,所述U型缓冲垫的底部粘接有第二橡胶缓冲垫。
优选的,所述阻尼减震器与第一弹簧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缓冲架与第二弹簧的数量均为四个。
优选的,所述抗震组件的底部设置有加强组件,所述加强组件的底部焊接有底座。
优选的,所述加强组件包括焊接在抗震组件底部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内侧焊接有第一横向加强板,所述第一横向加强板的底部焊接有纵向加强板,所述纵向加强板的底部焊接有第二横向加强板。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内部内嵌有玻璃纤维填充物,所述玻璃纤维填充物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玻璃纤维填充物对称分布在纵向加强板的两侧旁边。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两侧外壁均通过安装螺丝可拆卸连接有加强架,所述加强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加强架对称分布在支撑柱的外壁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该抗震效果好的桥梁支座,通过设置的抗震组件,可以有效地提高了桥梁支座的抗震效果,避免桥梁受到冲击后变形甚至出现损坏现象,有效地对桥梁进行了防护。在使用时,当桥梁受到冲击时,会将冲击力缓冲带抗震组件上,第一橡胶缓冲垫、阻尼减震器、U型缓冲垫、缓冲块、消能垫与缓冲架的配置会产生纵向的形变,U型缓冲垫、缓冲块、缓冲架与第二弹簧的配置会产生横向的形变,形变的过程也是一个吸收势能过程,会缓冲桥梁受到的冲击力,从而对桥梁进行保护。
2、该抗震效果好的桥梁支座,通过设置的加强组件,可以有效的提高桥梁支座的强度,提高桥梁支座的承重能力。在使用时,两个横向加强板与纵向加强板的配置形成一个工字形状,可以对桥梁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承力,对支撑柱进行横向与纵向的加强,玻璃纤维填充物由玻璃纤维材料制成,可以进一步提高桥梁支座的强度,避免桥梁支座受力后产生变形。两个加强架与支撑柱形成一个三角结构,三角结构稳定性好,可以有效地提高桥梁支座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抗震组件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加强组件的剖视图。
其中:1、桥梁主体;2、固定板;3、抗震组件;4、加强组件;5、底座;6、第一橡胶缓冲垫;7、阻尼减震器;8、U型缓冲垫;9、缓冲块;10、第一弹簧;11、消能垫;12、缓冲架;13、第二弹簧;14、第二橡胶缓冲垫;15、支撑柱;16、第一横向加强板;17、纵向加强板;18、玻璃纤维填充物;19、第二横向加强板;20、加强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抗震效果好的桥梁支座,包括桥梁主体1,桥梁主体1的底部焊接有固定板2,抗震组件3的底部设置有加强组件4,加强组件4的底部焊接有底座5。
如图2所示,固定板2的底部设置有抗震组件3,抗震组件3包括焊接在固定板2底部的第一橡胶缓冲垫6,第一橡胶缓冲垫6的内部通过安装螺杆可拆卸连接有阻尼减震器7,阻尼减震器7的底部焊接有U型缓冲垫8,第一橡胶缓冲垫6的底部粘接有缓冲块9,缓冲块9的底部粘接有第一弹簧10与消能垫11,消能垫11靠近第一弹簧10的一侧,第一弹簧10与消能垫11的底部均与U型缓冲垫8的底部内侧粘接在一起,U型缓冲垫8的一侧内壁上焊接有缓冲架12,缓冲架12的一侧与缓冲块9的一侧焊接在一起,缓冲架12的内部焊接有第二弹簧13,U型缓冲垫8的底部粘接有第二橡胶缓冲垫14。阻尼减震器7与第一弹簧10的数量均为两个,缓冲架12与第二弹簧13的数量均为四个。
在使用时,当桥梁受到冲击时,会将冲击力缓冲带抗震组件3上,第一橡胶缓冲垫6、阻尼减震器7、U型缓冲垫8、缓冲块9、消能垫11与缓冲架12的配置会产生纵向的形变,U型缓冲垫8、缓冲块9、缓冲架12与第二弹簧13的配置会产生横向的形变,形变的过程也是一个吸收势能过程,会缓冲桥梁受到的冲击力,从而对桥梁进行保护。
通过设置的抗震组件3,可以有效地提高了桥梁支座的抗震效果,避免桥梁受到冲击后变形甚至出现损坏现象,有效地对桥梁进行了防护。
如图3所示,加强组件4包括焊接在抗震组件3底部的支撑柱15,支撑柱15的顶部内侧焊接有第一横向加强板16,第一横向加强板16的底部焊接有纵向加强板17,纵向加强板17的底部焊接有第二横向加强板19。支撑柱15的内部内嵌有玻璃纤维填充物18,玻璃纤维填充物1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玻璃纤维填充物18对称分布在纵向加强板17的两侧旁边。支撑柱15的两侧外壁均通过安装螺丝可拆卸连接有加强架20,加强架2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加强架20对称分布在支撑柱15的外壁上。
在使用时,两个横向加强板与纵向加强板17的配置形成一个工字形状,可以对桥梁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承力,对支撑柱15进行横向与纵向的加强,玻璃纤维填充物18由玻璃纤维材料制成,可以进一步提高桥梁支座的强度,避免桥梁支座受力后产生变形。两个加强架20与支撑柱15形成一个三角结构,三角结构稳定性好,可以有效地提高桥梁支座的稳定性。
通过设置的加强组件4,可以有效的提高桥梁支座的强度,提高桥梁支座的承重能力。
本申请文件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而且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抗震效果好的桥梁支座,包括桥梁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梁主体(1)的底部焊接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的底部设置有抗震组件(3),所述抗震组件(3)包括焊接在固定板(2)底部的第一橡胶缓冲垫(6),所述第一橡胶缓冲垫(6)的内部通过安装螺杆可拆卸连接有阻尼减震器(7),所述阻尼减震器(7)的底部焊接有U型缓冲垫(8),所述第一橡胶缓冲垫(6)的底部粘接有缓冲块(9),所述缓冲块(9)的底部粘接有第一弹簧(10)与消能垫(11),所述消能垫(11)靠近第一弹簧(10)的一侧,所述第一弹簧(10)与消能垫(11)的底部均与U型缓冲垫(8)的底部内侧粘接在一起,所述U型缓冲垫(8)的一侧内壁上焊接有缓冲架(12),所述缓冲架(12)的一侧与缓冲块(9)的一侧焊接在一起,所述缓冲架(12)的内部焊接有第二弹簧(13),所述U型缓冲垫(8)的底部粘接有第二橡胶缓冲垫(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效果好的桥梁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减震器(7)与第一弹簧(10)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缓冲架(12)与第二弹簧(13)的数量均为四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效果好的桥梁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组件(3)的底部设置有加强组件(4),所述加强组件(4)的底部焊接有底座(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震效果好的桥梁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组件(4)包括焊接在抗震组件(3)底部的支撑柱(15),所述支撑柱(15)的顶部内侧焊接有第一横向加强板(16),所述第一横向加强板(16)的底部焊接有纵向加强板(17),所述纵向加强板(17)的底部焊接有第二横向加强板(1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震效果好的桥梁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5)的内部内嵌有玻璃纤维填充物(18),所述玻璃纤维填充物(1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玻璃纤维填充物(18)对称分布在纵向加强板(17)的两侧旁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震效果好的桥梁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5)的两侧外壁均通过安装螺丝可拆卸连接有加强架(20),所述加强架(2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加强架(20)对称分布在支撑柱(15)的外壁上。
CN202320872620.9U 2023-04-17 2023-04-17 一种抗震效果好的桥梁支座 Active CN2196376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72620.9U CN219637670U (zh) 2023-04-17 2023-04-17 一种抗震效果好的桥梁支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72620.9U CN219637670U (zh) 2023-04-17 2023-04-17 一种抗震效果好的桥梁支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37670U true CN219637670U (zh) 2023-09-05

Family

ID=87817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72620.9U Active CN219637670U (zh) 2023-04-17 2023-04-17 一种抗震效果好的桥梁支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376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735739U (zh) 一种具有减震装置的钢结构支架
CN219637670U (zh) 一种抗震效果好的桥梁支座
CN214219355U (zh) 一种提高桥梁安全性能的公路桥梁避震支座
US20040201155A1 (en) Utility vehicle mounting assembly
CN213538763U (zh) 一种市政道路用柔性限高架
CN212249391U (zh) 一种具有抗震减震功能的钢结构厂房
CN211995467U (zh) 一种汽车防撞梁
CN211036678U (zh) 一种公路桥梁用抗震装置
CN204721860U (zh) 一种履带式联合收割机浮动驾驶操纵台
CN209743447U (zh) 锥形侧向力减震器弹簧
CN220228409U (zh) 一种稳定性好的安装辅助支架
CN107235079B (zh) 一种副车架的减震结构
CN219505807U (zh) 一种汽车独立悬挂式减震器
CN219989329U (zh) 一种便于对接的车架支撑梁
CN221029574U (zh) 一种用于桥梁墩柱与盖梁的连接处的减震结构
CN210555128U (zh) 一种汽车底盘制动器用加强支架
CN215329328U (zh) 一种组合式桥梁减震支座
CN220816381U (zh) 一种抗疲劳式芯式减震器
CN215444877U (zh) 结构加强汽车橡胶减震块
CN215751906U (zh) 一种防震抗压型油箱
CN219908559U (zh) 一种公路桥梁施工减震缓冲支座
CN219653492U (zh) 一种减震桥梁支座
CN216380706U (zh) 一种建筑加固减震结构
CN215622470U (zh) 一种结构强度更好的摩托车架
CN219601501U (zh) 电动三轮摩托车悬吊式电池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