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35312U - 安装支架及汽车前副车架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安装支架及汽车前副车架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35312U
CN219635312U CN202320229264.9U CN202320229264U CN219635312U CN 219635312 U CN219635312 U CN 219635312U CN 202320229264 U CN202320229264 U CN 202320229264U CN 219635312 U CN219635312 U CN 2196353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mounting bracket
opening
mounting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2926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智家
张宏伟
郭大洲
汪国樟
付志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2926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353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353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353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安装支架及汽车前副车架安装结构。安装支架包括主体部和螺纹连接管,主体部设有容纳槽,螺纹连接管一端可拆卸连接于容纳槽远离自身开口一侧的底壁,另一端朝向靠近容纳槽开口的方向延伸或者朝向远离容纳槽开口的方向延伸;当螺纹连接管朝向靠近容纳槽开口的方向延伸时,主体部通过容纳槽扣设于汽车前纵梁,前副车架通过螺纹连接管连接于主体部;当螺纹连接管朝向远离容纳槽开口的方向延伸时,主体部通过容纳槽扣设于汽车前纵梁,前副车架能够与螺纹连接管卡接配合,并通过螺纹连接管连接于主体部。本申请提供的安装支架及汽车前副车架安装结构,解决了安装支架结构较为复杂,且安装支架模具制造成本较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安装支架及汽车前副车架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安装支架及汽车前副车架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在汽车技术领域,汽车前副车架是整车重要的承载结构,前副车架通过安装支架安装在汽车前纵梁上。通常安装支架由多个零件拼焊构成,安装支架结构较为复杂,且安装支架模具制造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安装支架及汽车前副车架安装结构,以解决安装支架结构较为复杂,且安装支架模具制造成本较高的问题。
一种安装支架,前副车架能够通过安装支架连接汽车前纵梁,安装支架包括主体部和螺纹连接管,主体部设有容纳槽,螺纹连接管一端可拆卸连接于容纳槽远离自身开口一侧的底壁,另一端朝向靠近容纳槽开口的方向延伸或者朝向远离容纳槽开口的方向延伸;当螺纹连接管朝向靠近容纳槽开口的方向延伸时,主体部通过容纳槽扣设于汽车前纵梁,前副车架通过螺纹连接管连接于主体部;当螺纹连接管朝向远离容纳槽开口的方向延伸时,主体部通过容纳槽扣设于汽车前纵梁,前副车架能够与螺纹连接管卡接配合,并通过螺纹连接管连接于主体部。
在一实施例中,螺纹连接管的端部设有安装底座,螺纹连接管通过安装底座连接于容纳槽远离自身开口一侧的底壁。可以理解的是,如此设置,便于将螺纹连接管连接于容纳槽远离自身开口一侧的底壁。
在一实施例中,定义汽车前纵梁相邻的两个侧壁为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主体部通过容纳槽扣设于汽车前纵梁的第一侧壁,主体部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主体部通过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连接汽车前纵梁的第一侧壁,主体部还设有第三连接板,第三连接板连接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主体部通过第三连接板连接汽车前纵梁的第二侧壁。可以理解的是,如此设置,便于将安装支架安装于汽车前纵梁。
在一实施例中,主体部背离容纳槽的开口的一侧端面设有安装匹配面,前副车架抵接于安装匹配面并通过安装匹配面装设于安装支架。可以理解的是,如此设置,有利于将前副车架更加牢固地固定在安装支架上。
在一实施例中,安装支架还包括紧固螺栓,当螺纹连接管朝向靠近容纳槽开口的方向延伸时,容纳槽远离自身开口一侧的底壁设有第一装配孔,第一装配孔连通螺纹连接管,紧固螺栓一端连接前副车架,另一端穿设于第一装配孔并与螺纹连接管螺纹配合,以使前副车架能够通过紧固螺栓装设于安装支架的第一装配孔处;当螺纹连接管朝向远离容纳槽开口的方向延伸时,容纳槽远离自身开口一侧的底壁设有第二装配孔,螺纹连接管穿设于第二装配孔,并在第二装配孔表面形成定位凸起,前副车架能够与定位凸起卡接配合,并且,紧固螺栓一端连接前副车架,另一端与螺纹连接管螺纹配合,以使前副车架能够通过紧固螺栓装设于安装支架的第二装配孔处。可以理解的是,如此设置,便于将前副车架安装在安装支架上。并且,便于螺纹连接管在主体部背离容纳槽开口的一侧端面形成定位凸起。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汽车前副车架安装结构,汽车前副车架安装结构包括前副车架、汽车前纵梁和以上任意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安装支架,前副车架通过安装支架安装于汽车前纵梁。
在一实施例中,当螺纹连接管朝向远离容纳槽开口的方向延伸时,容纳槽远离自身开口一侧的底壁设有第二装配孔,螺纹连接管穿设于第二装配孔,并在第二装配孔表面形成定位凸起,前副车架对应定位凸起设有卡接配合孔,定位凸起能够伸入卡接配合孔并与卡接配合孔的内壁卡接配合。可以理解的是,如此设置,便于螺纹连接管与前副车架卡接配合。
在一实施例中,卡接配合孔包括相连通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设于卡接配合孔靠近安装支架的一端,且第一通孔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通孔的横截面积,以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连接处形成台阶结构,定位凸起能够止挡于台阶结构。可以理解的是,如此设置,增强了定位凸起与前副车架卡接配合的牢固程度,从而避免定位凸起在卡接配合孔内沿着卡接配合孔的轴向发生松动。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通孔为圆形孔或者椭圆形孔。可以理解的是,使得定位凸起与第一通孔的内壁更加贴合,或者有利于提高定位凸起与前副车架卡接配合的牢固程度。
在一实施例中,定义当螺纹连接管朝向远离容纳槽开口的方向延伸时,安装支架为第一支架,定义当螺纹连接管朝向远离容纳槽开口的方向延伸时,安装支架为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沿着预设方向间隔设置构成支架组,汽车前纵梁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上均设有一个支架组。可以理解的是,如此设置,有利于将前副车架更加牢固地安装在汽车前纵梁上。
通过设置主体部和螺纹连接管,大大简化了安装支架的结构,有利于减轻安装支架的结构重量。进一步地,由于当螺纹连接管朝向靠近容纳槽开口的方向延伸时,主体部通过容纳槽扣设于汽车前纵梁,前副车架通过螺纹连接管连接于主体部,又由于当螺纹连接管朝向远离容纳槽开口的方向延伸时,主体部通过容纳槽扣设于汽车前纵梁,前副车架能够与螺纹连接管卡接配合,并通过螺纹连接管连接于主体部。因此,通过设置螺纹连接管与主体部的两种连接形式,使得安装支架既能连接汽车前纵梁和前副车架又能在前副车架和汽车前纵梁装配的过程中起到安装定位的作用,并且,如此设置能够实现螺纹连接管的模具共用,从而降低了安装支架的模具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实施例的汽车前副车架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实施例的安装支架与汽车前纵梁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图2在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实施例的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实施例的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一实施例的螺纹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一实施例的安装支架与前副车架的装配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实施例的安装支架与前副车架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记:1、安装支架;11、主体部;111、容纳槽;111a、第一装配孔;111b、第二装配孔;112、安装匹配面;113、第一连接板;114、第二连接板;114a、卡接槽;115、第三连接板;12、螺纹连接管;121、定位凸起;122、安装底座;13、紧固螺栓;3、汽车前纵梁;31、第一侧壁;311、卡孔;32、第二侧壁;33、第一纵梁;34、第二纵梁;4、前副车架;41、卡接配合孔;411、第一通孔;412、第二通孔;413、台阶结构;5、第一支架;6、第二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下”可以是第一特征直接和第二特征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间接地通过中间媒介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在汽车技术领域,汽车前副车架是整车重要的承载结构,前副车架通过安装支架安装在汽车前纵梁上。通常安装支架由多个零件拼焊构成,安装支架结构较为复杂,且安装支架模具制造成本较高。
请参阅图1-图5,为了解决安装支架结构复杂且安装支架模具制造成本较高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安装支架及汽车前副车架安装结构。前副车架4能够通过安装支架1连接汽车前纵梁3,安装支架1包括主体部11和螺纹连接管12,主体部11设有容纳槽111,螺纹连接管12一端可拆卸连接于容纳槽111远离自身开口一侧的底壁,另一端朝向靠近容纳槽111开口的方向延伸或者朝向远离容纳槽111开口的方向延伸。当螺纹连接管12朝向靠近容纳槽111开口的方向延伸时,主体部11通过容纳槽111扣设于汽车前纵梁3,前副车架4通过螺纹连接管12连接于主体部11。当螺纹连接管12朝向远离容纳槽111开口的方向延伸时,主体部11通过容纳槽111扣设于汽车前纵梁3,前副车架4能够与螺纹连接管12卡接配合,并通过螺纹连接管12连接于主体部11。
通过设置主体部11和螺纹连接管12,大大简化了安装支架1的结构,有利于减轻安装支架1的结构重量。进一步地,由于当螺纹连接管12朝向靠近容纳槽111开口的方向延伸时,主体部11通过容纳槽111扣设于汽车前纵梁3,前副车架4通过螺纹连接管12连接于主体部11,又由于当螺纹连接管12朝向远离容纳槽111开口的方向延伸时,主体部11通过容纳槽111扣设于汽车前纵梁3,前副车架4能够与螺纹连接管12卡接配合,并通过螺纹连接管12连接于主体部11。因此,通过设置螺纹连接管12与主体部11的两种连接形式,使得安装支架1既能连接汽车前纵梁3和前副车架4又能在前副车架4和汽车前纵梁3装配的过程中起到安装定位的作用,并且,如此设置能够实现螺纹连接管12的模具共用,从而降低了安装支架1的模具制造成本。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图5所示,定义汽车前纵梁3相邻的两个侧壁为第一侧壁31和第二侧壁32,主体部11通过容纳槽111扣设于汽车前纵梁3的第一侧壁31,主体部11设有第一连接板113、第二连接板114以及连接第一连接板113和第二连接板114的第三连接板115,主体部11通过第一连接板113和第二连接板114连接汽车前纵梁3的第一侧壁31,且主体部11通过第三连接板115连接汽车前纵梁3的第二侧壁32。
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板113、第二连接板114和第三连接板115,增大了安装支架1与汽车前纵梁3的接触面积,从而便于将安装支架1安装于汽车前纵梁3。
具体地,第一连接板113和第二连接板114设于主体部11相对设置的两侧端面,第一连接板113一端连接主体部11,另一端沿平行于汽车前纵梁3的第一侧壁31的方向朝向远离主体部11延伸,且第一连接板113贴设于汽车前纵梁3的第一侧壁31并与汽车前纵梁3的第一侧壁31焊接。同样地,第二连接板114一端连接主体部11,另一端沿平行于汽车前纵梁3的第一侧壁31的方向朝向远离主体部11延伸,且第二连接板114贴设于汽车前纵梁3的第一侧壁31并与汽车前纵梁3的第一侧壁31焊接。第三连接板115一端连接第一连接板113、第二连接板114和主体部11,另一端沿着平行于汽车前纵梁3的第二侧壁32方向朝向远离主体部11延伸,且第三连接板115贴设于汽车前纵梁3的第二侧壁32并与汽车前纵梁3的第二侧壁32焊接。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板113的底部和第二连接板114的底部均与汽车前纵梁3的第一侧壁31点焊连接,且第一连接板113的周侧和第二连接板114的周侧均与汽车前纵梁3的第一侧壁31烧焊连接。第三连接板115的底部与汽车前纵梁3的第二侧壁32点焊连接,且第三连接板115的周侧与汽车前纵梁3的第二侧壁32烧焊连接。
更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二连接板114远离主体部11的一端设有卡接槽114a,汽车前纵梁3的第一侧壁31对应卡接槽114a设有卡孔311,卡孔311能够与卡接槽114a卡接配合起安装定位的作用,以便于将安装支架1装在汽车前纵梁3的对应位置上。
再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主体部11、第一连接板113、第二连接板114和第三连接板115为一体成型结构,具体地,其成型方式可以是弯折成型或者浇铸成型等。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螺纹连接管12的端部设有安装底座122,螺纹连接管12通过安装底座122连接于容纳槽111远离自身开口一侧的底壁。
通过设置安装底座122,增大了螺纹连接管12与容纳槽111远离自身开口一侧的底壁的接触面积,从而便于将螺纹连接管12连接于容纳槽111远离自身开口一侧的底壁。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安装底座122与容纳槽111远离自身开口一侧的底壁焊接。
具体地,安装底座122的底部与容纳槽111远离自身开口一侧的底壁点焊连接,安装底座122的底部设有四个焊点,且四个焊点均匀分布于螺纹连接管12的四周。进一步地,安装底座122的周侧与容纳槽111远离自身开口一侧的底壁烧焊连接。
如此,增强了安装底座122与容纳槽111远离自身开口一侧的底壁的焊接强度。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7-图8所示,安装支架1还包括紧固螺栓13,当螺纹连接管12朝向靠近容纳槽111开口的方向延伸时,容纳槽111远离自身开口一侧的底壁设有第一装配孔111a,第一装配孔111a连通螺纹连接管12,紧固螺栓13一端连接前副车架4,另一端穿设于第一装配孔111a并与螺纹连接管12螺纹配合,以使前副车架4能够通过紧固螺栓13装设于安装支架1的第一装配孔111a处。当螺纹连接管12朝向远离容纳槽111开口的方向延伸时,容纳槽111远离自身开口一侧的底壁设有第二装配孔111b,螺纹连接管12穿设于第二装配孔111b,并在第二装配孔111b表面形成定位凸起121,前副车架4能够与定位凸起121卡接配合,并且,紧固螺栓13一端连接前副车架4,另一端与螺纹连接管12螺纹配合,以使前副车架4能够通过紧固螺栓13装设于安装支架1的第二装配孔111b处。
通过设置第一装配孔111a和紧固螺栓13,便于将前副车架4安装在安装支架1上。通过设置第二装配孔111b,便于螺纹连接管12在主体部11背离容纳槽111开口的一侧端面形成定位凸起121。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主体部11背离容纳槽111的一侧端面设有安装匹配面112,前副车架4抵接于安装匹配面112并通过安装匹配面112装设于安装支架1。
通过设置安装匹配面112,增大了安装支架1与前副车架4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将前副车架4更加牢固地固定在安装支架1上。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汽车前副车架安装结构,汽车前副车架安装结构包括前副车架4、汽车前纵梁3和以上任意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安装支架1,前副车架4通过安装支架1安装于汽车前纵梁3。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当螺纹连接管12朝向远离容纳槽111开口的方向延伸时,容纳槽111远离自身开口一侧的底壁设有第二装配孔111b,螺纹连接管12穿设于第二装配孔111b,并在第二装配孔111b表面形成定位凸起121,前副车架4对应定位凸起121设有卡接配合孔41,定位凸起121能够伸入卡接配合孔41并与卡接配合孔41的内壁卡接配合。
通过设置卡接配合孔41,便于螺纹连接管12与前副车架4卡接配合。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卡接配合孔41包括相连通的第一通孔411和第二通孔412,第一通孔411设于卡接配合孔41靠近安装支架1的一端,且第一通孔411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通孔412的横截面积,以使第一通孔411和第二通孔412的连接处形成台阶结构413,定位凸起121能够止挡于台阶结构413。
通过设置台阶结构413,增强了定位凸起121与前副车架4卡接配合的牢固程度,从而避免定位凸起121在卡接配合孔41内沿着卡接配合孔41的轴向发生松动。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定义当螺纹连接管12朝向远离容纳槽111开口的方向延伸时,安装支架1为第一支架5,定义当螺纹连接管12朝向远离容纳槽111开口的方向延伸时,安装支架1为第二支架6,第一支架5和第二支架6沿着预设方向间隔设置构成支架组,汽车前纵梁3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纵梁33和第二纵梁34,第一纵梁33和第二纵梁34上均设有一个支架组。
前副车架4通过第一支架5和第二支架6装设于汽车前纵梁3,并且第二支架6在前副车架4和汽车前纵梁3装配的过程中起到安装定位的作用。进一步地,通过在第一纵梁33和第二纵梁34上均设一个支架组,有利于将前副车架4更加牢固地安装在汽车前纵梁3上。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前副车架4设有两个卡接配合孔41,其中,一个卡接配合孔41的第一通孔411为圆形孔,另一个卡接配合孔41的第一通孔411为椭圆形孔。
螺纹连接管12通常呈圆管状,因此,将第一通孔411设置成圆形孔,使得定位凸起121与第一通孔411的内壁更加贴合。将第一通孔411设置成椭圆形孔,能够防止定位凸起121沿着第一通孔411的轴向发生转动,从而有利于提高定位凸起121与前副车架4卡接配合的牢固程度。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前副车架(4)能够通过所述安装支架(1)连接汽车前纵梁(3),所述安装支架(1)包括主体部(11)和螺纹连接管(12),所述主体部(11)设有容纳槽(111),所述螺纹连接管(12)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容纳槽(111)远离自身开口一侧的底壁,另一端朝向靠近所述容纳槽(111)开口的方向延伸或者朝向远离所述容纳槽(111)开口的方向延伸;
当所述螺纹连接管(12)朝向靠近所述容纳槽(111)开口的方向延伸时,所述主体部(11)通过所述容纳槽(111)扣设于汽车前纵梁(3),前副车架(4)通过所述螺纹连接管(12)连接于所述主体部(11);
当所述螺纹连接管(12)朝向远离所述容纳槽(111)开口的方向延伸时,所述主体部(11)通过所述容纳槽(111)扣设于汽车前纵梁(3),前副车架(4)能够与所述螺纹连接管(12)卡接配合,并通过所述螺纹连接管(12)连接于所述主体部(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连接管(12)的端部设有安装底座(122),所述螺纹连接管(12)通过所述安装底座(122)连接于所述容纳槽(111)远离自身开口一侧的底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定义汽车前纵梁(3)相邻的两个侧壁为第一侧壁(31)和第二侧壁(32),所述主体部(11)通过所述容纳槽(111)扣设于汽车前纵梁(3)的第一侧壁(31),所述主体部(11)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板(113)和第二连接板(114),所述主体部(11)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板(113)和所述第二连接板(114)连接汽车前纵梁(3)的第一侧壁(31),所述主体部(11)还设有第三连接板(115),所述第三连接板(115)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113)和所述第二连接板(114),所述主体部(11)通过所述第三连接板(115)连接汽车前纵梁(3)的第二侧壁(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11)背离所述容纳槽(111)的开口的一侧端面设有安装匹配面(112),前副车架(4)抵接于所述安装匹配面(112)并通过所述安装匹配面(112)装设于所述安装支架(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紧固螺栓(13),当所述螺纹连接管(12)朝向靠近所述容纳槽(111)开口的方向延伸时,所述容纳槽(111)远离自身开口一侧的底壁设有第一装配孔(111a),所述第一装配孔(111a)连通所述螺纹连接管(12),所述紧固螺栓(13)一端连接前副车架(4),另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装配孔(111a)并与所述螺纹连接管(12)螺纹配合,以使前副车架(4)能够通过所述紧固螺栓(13)装设于所述安装支架(1)的第一装配孔(111a)处;
当所述螺纹连接管(12)朝向远离所述容纳槽(111)开口的方向延伸时,所述容纳槽(111)远离自身开口一侧的底壁设有第二装配孔(111b),所述螺纹连接管(12)穿设于所述第二装配孔(111b),并在所述第二装配孔(111b)表面形成定位凸起(121),前副车架(4)能够与所述定位凸起(121)卡接配合,并且,所述紧固螺栓(13)一端连接前副车架(4),另一端与所述螺纹连接管(12)螺纹配合,以使前副车架(4)能够通过所述紧固螺栓(13)装设于所述安装支架(1)的第二装配孔(111b)处。
6.一种汽车前副车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副车架(4)、汽车前纵梁(3)和如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5任意一项所述的安装支架(1),所述前副车架(4)通过所述安装支架(1)安装于所述汽车前纵梁(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前副车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螺纹连接管(12)朝向远离所述容纳槽(111)开口的方向延伸时,所述容纳槽(111)远离自身开口一侧的底壁设有第二装配孔(111b),所述螺纹连接管(12)穿设于所述第二装配孔(111b),并在所述第二装配孔(111b)表面形成定位凸起(121),所述前副车架(4)对应定位凸起(121)设有卡接配合孔(41),所述定位凸起(121)能够伸入所述卡接配合孔(41)并与所述卡接配合孔(41)的内壁卡接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汽车前副车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配合孔(41)包括相连通的第一通孔(411)和第二通孔(412),所述第一通孔(411)设于所述卡接配合孔(41)靠近所述安装支架(1)的一端,且所述第一通孔(411)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通孔(412)的横截面积,以使所述第一通孔(411)和所述第二通孔(412)的连接处形成台阶结构(413),所述定位凸起(121)能够止挡于所述台阶结构(41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汽车前副车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411)为圆形孔或者椭圆形孔。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汽车前副车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定义当所述螺纹连接管(12)朝向远离所述容纳槽(111)开口的方向延伸时,所述安装支架(1)为第一支架(5),定义当所述螺纹连接管(12)朝向远离所述容纳槽(111)开口的方向延伸时,所述安装支架(1)为第二支架(6),所述第一支架(5)和所述第二支架(6)沿着预设方向间隔设置构成支架组,所述汽车前纵梁(3)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纵梁(33)和第二纵梁(34),所述第一纵梁(33)和所述第二纵梁(34)上均至少设有一个所述支架组。
CN202320229264.9U 2023-01-19 2023-01-19 安装支架及汽车前副车架安装结构 Active CN2196353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29264.9U CN219635312U (zh) 2023-01-19 2023-01-19 安装支架及汽车前副车架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29264.9U CN219635312U (zh) 2023-01-19 2023-01-19 安装支架及汽车前副车架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35312U true CN219635312U (zh) 2023-09-05

Family

ID=87809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29264.9U Active CN219635312U (zh) 2023-01-19 2023-01-19 安装支架及汽车前副车架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353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51133B2 (en) Frame extender
US11820430B2 (en) Subframe assembly for a vehicle
CN219635312U (zh) 安装支架及汽车前副车架安装结构
CN215436611U (zh) 一种横梁总成、车架及车辆
US7037025B2 (en) Attaching device for fuel tank band
CN214929327U (zh) 一种车辆的后视镜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21023568U (zh) 保险杠总成及车辆
CN217022688U (zh) 挡泥板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1032377U (zh) 一种汽车外后视镜装置
CN219651291U (zh) 翼子板组件及车辆
CN213420134U (zh) 一种管夹组件
KR101273345B1 (ko) 프론트 엔드 모듈의 캐리어
CN220130208U (zh) 集成支架及汽车副车架
CN217496028U (zh) 装饰组件、车门和车辆
CN219277426U (zh) Esc模块固定支架和车辆
CN214930100U (zh) 用于车辆c柱的连接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6916054U (zh) 一种后保险杠与后底护板集成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18021432U (zh) 安装支架、模组总成以及车辆
CN219176122U (zh) 一种铰链加强件及车身组件
CN218055360U (zh) 地板总成和车辆
CN215042631U (zh) 保险杠支架、保险杠总成及车辆
CN220447828U (zh) 保险杠加强支架及车辆
CN218258372U (zh) 车辆的零部件安装支架以及车辆
CN219947948U (zh) 用于车辆的支架组件及车辆
CN220332788U (zh) 悬置安装支架、悬置总成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