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34394U - 一种开放式热嘴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开放式热嘴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34394U
CN219634394U CN202320988800.3U CN202320988800U CN219634394U CN 219634394 U CN219634394 U CN 219634394U CN 202320988800 U CN202320988800 U CN 202320988800U CN 219634394 U CN219634394 U CN 2196343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nner
hot
hot nozzle
main body
injection m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8880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绍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 Yuan Electronics Donggu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 Yuan Electronics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 Yuan Electronics Donggu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 Yuan Electronics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8880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343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343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343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放式热嘴注塑模具,包括母模仁,母模仁内设有用于产品成型的注塑成型腔,还包括冷流道、热流道以及热嘴组件,热流道设置于母模仁外侧且热流道的出口端安装有热嘴组件,热嘴组件的出口端连接有冷流道,冷流道包括横向设置的主流道和竖直设置的浇口流道,主流道的一端与热嘴组件的出口端相连接,主流道的另一端连接有分流道,分流道的出口端连接于浇口流道,浇口流道的末端延伸至母模仁的注塑成型腔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热流道及热嘴组件外移,有效降低热流道及热嘴组件的高温对母模仁的影响,在冷却固化阶段让母模仁冷却更快,产品成型周期减小,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开放式热嘴注塑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开放式热嘴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材料由热流道及热嘴高压射入注塑成型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型产品。其中,热流道是通过加热的办法来保证流道和热嘴的塑料保持熔融状态,在流道附近或中心设有加热棒和加热圈,从整个热流道到热嘴的出口都处于高温状态,使流道中的塑料保持熔融,停机后一般不需要打开流道取出凝料,再开机时只需加热流道到所需温度即可。
在现有的注塑模具中,通常是将热流道及热嘴安装在母模仁内部,热嘴与母模仁的成型腔对接并注入熔融的塑胶料,由于热流道及热嘴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在对成型腔注胶时会使母模仁长时间受高温影响,导致冷却固化阶段母模仁的冷却时间变长,从而导致产品成型周期变长,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开放式热嘴注塑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所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开放式热嘴注塑模具,包括母模仁,母模仁内设有用于产品成型的注塑成型腔,还包括冷流道、热流道以及热嘴组件,热流道设置于母模仁外侧且热流道的出口端安装有热嘴组件,热嘴组件的出口端连接有冷流道,冷流道包括横向设置的主流道和竖直设置的浇口流道,主流道的一端与热嘴组件的出口端相连接,主流道的另一端连接有分流道,分流道的出口端连接于浇口流道,浇口流道的末端延伸至母模仁的注塑成型腔内。
优选的,热嘴组件包括注塑热嘴主体,注塑热嘴主体上固定连接有热嘴接头,热嘴接头与热流道的出口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热嘴接头包括六边形主体,六边形主体的一端与热流道连接、另一端设有与注塑热嘴主体连接的缩口部,缩口部与六边形主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的,注塑热嘴主体内开设有呈锥形结构的热嘴口,热嘴口的上部直径小于下部直径。
优选的,主流道的入口端设置有与热嘴口插套配合的流道入口,流道入口呈锥形结构,且流道入口的上部直径小于下部直径。
优选的,流道入口的上端部设有环形的密封槽,密封槽内套设有密封圈。
优选的,主流道的底部对称设置有支撑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热流道及热嘴组件外移,使热流道及热嘴组件与母模仁无直接接触,有效降低热流道及热嘴组件的高温对母模仁的影响,在冷却固化阶段让母模仁冷却更快,产品成型周期减小,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开放式热嘴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开放式热嘴注塑模具中热流道和热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开放式热嘴注塑模具中冷流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标号表示为:1、母模仁;2、注塑成型腔;3、产品;4、冷流道;41、主流道;42、支撑杆;43、流道入口;44、密封圈;45、分流道;46、浇口流道;5、热流道;6、热嘴组件;61、热嘴接头;62、注塑热嘴主体;63、热嘴口;64、六边形主体;65、缩口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为:一种开放式热嘴注塑模具,包括母模仁1,母模仁1内设有用于产品3成型的注塑成型腔2,还包括冷流道4、热流道5以及热嘴组件6,热流道5设置于母模仁1外侧且热流道5的出口端安装有热嘴组件6,热嘴组件6的出口端连接有冷流道4,冷流道4包括横向设置的主流道41和竖直设置的浇口流道46,主流道41的一端与热嘴组件6的出口端相连接,主流道41的另一端连接有分流道45,分流道45的出口端连接于浇口流道46,浇口流道46的末端延伸至母模仁1的注塑成型腔2内。具体的,通过热流道5及热嘴组件6将熔融的塑胶料注入冷流道4,经冷流道4对母模仁1内的注塑成型腔2注胶,由于冷流道4不需要使用其他加热件进行加热,因此通过将热流道5及热嘴组件6外移,使热流道5及热嘴组件6与母模仁1无直接接触,有效降低热流道5及热嘴组件6的高温对母模仁1的影响,在冷却固化阶段让母模仁1冷却更快,产品成型周期减小,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如图2,热嘴组件6包括注塑热嘴主体62,注塑热嘴主体62上固定连接有热嘴接头61,热嘴接头61与热流道5的出口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热嘴接头61包括六边形主体64,六边形主体64的一端与热流道5连接、另一端设有与注塑热嘴主体62连接的缩口部65,缩口部65与六边形主体64为一体成型结构。具体的,热嘴接头61设有六边形主体64方便安装或拆卸时拧动。
进一步如2、图3所示,注塑热嘴主体62内开设有呈锥形结构的热嘴口63,热嘴口63的上部直径小于下部直径;主流道41的入口端设置有与热嘴口63插套配合的流道入口43,流道入口43呈锥形结构,且流道入口43的上部直径小于下部直径。具体的,流道入口43与热嘴口63设计成上小下大的锥形结构,有效防止堵料。
进一步如图3所示,流道入口43的上端部设有环形的密封槽,密封槽内套设有密封圈44。具体的,密封圈44为耐高温材质的密封件,用于热嘴口63和流道入口43之间的密封,防止注塑流体泄露。
进一步的,主流道41的底部对称设置有支撑杆42。支撑杆42用于固定主流道41,减小注塑流体冲击对主流道41引起的不良影响。
具体使用时,通过热流道5及热嘴组件6将熔融的塑胶料注入冷流道4,经冷流道4对母模仁1内的注塑成型腔2注胶,注胶完成后,对母模仁1进行冷却,使成型腔内塑胶流体固化成型,成型后开模取出产品。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热流道5及热嘴组件6外移,使热流道5及热嘴组件6与母模仁1无直接接触,有效降低热流道5及热嘴组件6的高温对母模仁1的影响,在冷却固化阶段让母模仁1冷却更快,产品成型周期减小,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借助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进一步描述,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里具体的描述,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范围的限定,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本说明书后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的各种修改,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开放式热嘴注塑模具,包括母模仁(1),所述母模仁(1)内设有用于产品(3)成型的注塑成型腔(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流道(4)、热流道(5)以及热嘴组件(6),所述热流道(5)设置于母模仁(1)外侧且热流道(5)的出口端安装有热嘴组件(6),所述热嘴组件(6)的出口端连接有冷流道(4),所述冷流道(4)包括横向设置的主流道(41)和竖直设置的浇口流道(46),所述主流道(41)的一端与热嘴组件(6)的出口端相连接,所述主流道(41)的另一端连接有分流道(45),所述分流道(45)的出口端连接于浇口流道(46),所述浇口流道(46)的末端延伸至母模仁(1)的注塑成型腔(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放式热嘴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嘴组件(6)包括注塑热嘴主体(62),所述注塑热嘴主体(62)上固定连接有热嘴接头(61),所述热嘴接头(61)与热流道(5)的出口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开放式热嘴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嘴接头(61)包括六边形主体(64),所述六边形主体(64)的一端与热流道(5)连接、另一端设有与注塑热嘴主体(62)连接的缩口部(65),所述缩口部(65)与六边形主体(64)为一体成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开放式热嘴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热嘴主体(62)内开设有呈锥形结构的热嘴口(63),所述热嘴口(63)的上部直径小于下部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开放式热嘴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道(41)的入口端设置有与所述热嘴口(63)插套配合的流道入口(43),所述流道入口(43)呈锥形结构,且流道入口(43)的上部直径小于下部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开放式热嘴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入口(43)的上端部设有环形的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套设有密封圈(4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放式热嘴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道(41)的底部对称设置有支撑杆(42)。
CN202320988800.3U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开放式热嘴注塑模具 Active CN2196343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88800.3U CN219634394U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开放式热嘴注塑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88800.3U CN219634394U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开放式热嘴注塑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34394U true CN219634394U (zh) 2023-09-05

Family

ID=87822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88800.3U Active CN219634394U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开放式热嘴注塑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343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182358U (zh) 一种硬质pvc多腔塑件生产热流道模具
CN111086153B (zh) 一种汽车厚壁车标以及注塑工艺
CN219634394U (zh) 一种开放式热嘴注塑模具
CN201677470U (zh) 热流道的热嘴结构
CN214082649U (zh) 一种注胚模具
CN214448079U (zh) 光学镜片高精密热流道模具
CN213260785U (zh) 一种轮芯包胶注塑模具
CN212072771U (zh) 一种塑胶脚轮轮芯注塑模具
CN211640743U (zh) 一种汽车行李架水辅注塑装置
CN213291187U (zh) 一种新型热流道结构
CN207014698U (zh) 一种排气接头成型模具
CN205416226U (zh) 能缩短冷却时间的机壳注塑模具
CN216329784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通讯基座的热流道注塑装置
CN213082205U (zh) 一种快速脱模的注塑模具
CN219634385U (zh) 倒三角吹塑瓶的坯件的注塑模具
CN219600227U (zh) 一种细长产品的模具结构
CN204183824U (zh) 注塑模具一模多腔主流道的绝热热流道
CN217729524U (zh) 一种pvc针点式热流道装置
CN211591117U (zh) 一种汽车内饰件生产模具
CN219583438U (zh) 一种用于模具主流道的散胶针及模具
CN220409544U (zh) 一种汽车后视镜壳体模具的注塑结构
CN213082201U (zh) 一种无料头注塑成型装置
CN109366877A (zh) 一种洗发瓶盖的弯管抽芯机构
CN219855802U (zh) 一种注塑模具镶件结构及注塑模具
CN208514904U (zh) 一种用于吸尘器生产的防溶料粘连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