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25678U - 用于非探针接触式接口的汽车线束检测模块 - Google Patents

用于非探针接触式接口的汽车线束检测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25678U
CN219625678U CN202320736232.8U CN202320736232U CN219625678U CN 219625678 U CN219625678 U CN 219625678U CN 202320736232 U CN202320736232 U CN 202320736232U CN 219625678 U CN219625678 U CN 2196256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harness
switch
ball
module
insert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3623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司守斌
魏龙
赵忠举
王洪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chun Zhenyu Machine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chun Zhenyu Machine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chun Zhenyu Machine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chun Zhenyu Machine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3623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256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256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256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非探针接触式接口的汽车线束检测模块,包括模块本体、气缸、浮动安装结构、测试头、模块支架、线路板和电磁阀;其中,所述模块本体上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设置在测试头的正上方,用于插入线束接头,插接槽的内侧设置碰珠开关、顶珠,所述碰珠开关与线路板电连接,用于检测插接槽内是否插入线束接头;所述顶珠用于锁紧插接槽内的线束接头;所述气缸的进气端通过气管与电磁阀连接,用于驱动浮动安装结构上下运动;所述测试头的上端设有与线束接头插接的接口,另一端与检测台主体相连接。该检测模块实现对USB接口、Type‑C接口等非探针接触式接口的汽车线束导通性的检测,填补了行业内的空白。

Description

用于非探针接触式接口的汽车线束检测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线束检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非探针接触式接口的汽车线束检测模块。
背景技术
汽车线束是连接汽车电子电器部件并使之发挥功能的组件,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主要由铜制插接件(插头、插座)、塑料护套和电线等组成,插接件与电线压接后安装在塑料护套内,电线以线束捆扎、胶带包裹构成。电线束在整车中的作用是将电气系统的电源信号和数据信号进行传递和交换,实现电气系统的功能和要求。
汽车线束遍布汽车的各个角落,有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发动机线束、机舱线束,有在尘土飞扬、水、泥浸渍环境下工作的底盘线束,有跨接在门与车身之间长期反复伸缩的车门线束,有承载着大功率器件长期满负荷或过载工作的电力线束等,这些线束随着车辆在高温高湿的南方沿海、严寒的东北地区等恶劣的环境下工作,同时经受着电气热负荷、机油汽油的浸蚀、颠簸振动等条件的洗礼。所以要保证汽车线束的品质,必须从设计、选材、制造工艺、试验及装配等各个环节加以重视。
汽车使用过程中所出现的相关故障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其中,汽车线束故障是焦点问题之一。汽车线束主要由电线、接插件、包裹胶带和其他辅助性材料共同构成,是控制汽车电信号的载体,其结构复杂、功能多样化,被称为整车的“汽车神经”。汽车线束是汽车内部最关键的部件之一,其质量、安全性和可靠性对汽车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如果线束失效,就会造成信号传递失效,功能设备失去作用;或接触电阻过大发热失火;或短路失火;或绝缘层失效漏电。因此,为了保证汽车线束的品质、安全性和可靠性,汽车线束生产线上或用户使用前检测十分重要。
目前,针对探针接触式线束接口通过探针式导通检测模块能够实现导通检测,但对于非探针接触式接口的汽车线束(例如:汽车中控台上的USB接口、Type接口、HDMI接口等)仅能检测是否存在,无法检测是否导通性,虽然供货商提供的线是好的,但是在线束装配过程中,会有抻、拉扯的现象,导致线被抻断,因此有必要对非探针接触式接口的汽车线束进行导通性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非探针接触式接口的汽车线束检测模块,该检测模块实现对USB接口、Type-C接口等非探针接触式接口的汽车线束导通性的检测,填补了行业内的空白;同时还可以完成对线束上二次锁片的检测,保证非探针接触式接口汽车线束的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非探针接触式接口的汽车线束检测模块,包括模块本体、安装在模块本体上的气缸、与气缸连接的浮动安装结构、安装在浮动安装结构上的测试头、安装在模块本体上的模块支架、安装在模块支架上的线路板和电磁阀;其中,所述模块本体上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设置在测试头的正上方,用于插入线束接头,插接槽的内侧设置碰珠开关、顶珠,所述碰珠开关与线路板电连接,用于检测插接槽内是否插入线束接头;所述顶珠用于锁紧插接槽内的线束接头;所述气缸的进气端通过气管与电磁阀连接,用于驱动浮动安装结构上下运动;所述测试头的上端设有与线束接头插接的接口,另一端与检测台主体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模块本体上还设有铝块安装槽,到位铝块安装固定在铝块安装槽内,所述铝块安装槽与插接槽连通;所述插接槽的内侧还设置第一碰珠到位开关、第二碰珠到位开关,所述第一碰珠到位开关与第二碰珠到位开关串联后与线路板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碰珠到位开关穿过模块本体和到位铝块后设置在插接槽的内侧,用于对二次锁片进行检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浮动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座、浮动块、固定座、连接件、缓冲组件;其中,所述安装座和浮动块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浮动块和安装座中至少一个开设有安装孔,连接件的端部穿设于安装孔内,且连接件与安装孔的内壁之间形成间隔,使浮动块和/或安装座能够通过间隔与连接件相对活动;所述固定座和浮动块之间设有缓冲组件,固定座与气缸固连;所述测试头的上端穿过浮动块、安装座后安装在安装座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气缸通过两个内六角螺丝安装固定在模块本体上,所述电磁阀与气源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模块本体上设置有开关,所述开关为薄膜开关,薄膜开关带有不同颜色指示灯,通过指示灯显示当前检测的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模块本体上设置有标识槽和固定孔,通过固定孔对检测模块进行固定,通过标识槽标识待检测的线束接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碰珠开关、第一碰珠到位开关、第二碰珠到位开关均通过连接套安装固定在模块本体上,并设置在插接槽的内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两个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的上端设置在模块本体的定位孔内。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检测模块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通过在模块本体上安装测试头和浮动安装结构,可以实现对USB接口、Type接口、HDMI接口等非探针接触式接口汽车线束导通性的检测,填补了行业内的空白,避免线束在装配过程中造成的不良。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检测模块设置到位铝块和第一碰珠到位开关、第二碰珠到位开关,串联的第一碰珠到位开关、第二碰珠到位开关可以实现对线束上二次锁片的检测,保证非探针接触式接口汽车线束的质量。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检测模块在插接槽的内侧设置顶珠,线束接头插入插接槽后,顶珠对线束接头起到锁紧的作用,防止线束接头掉落,保证检测顺利完成。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检测模块在浮动安装结构的固定座上安装两个定位销,定位销能够保证浮动安装结构在气缸的作用下相对模块本体上下沿直线运动,保证线束接头与测试头插接。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检测模块上的测试头安装在浮动安装结构上,浮动安装结构具有浮动效果及缓冲效果,能够保护测试头与线束接头,避免检测过程中损坏线束接头、测试头,保证检测顺利完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检测模块的轴测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检测模块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检测模块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检测模块的俯视图;
图5是线束接头插入插接槽后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隐藏模块本体和模块支架后检测模块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线束接头A、模块本体1、气缸2、浮动安装结构3、测试头4、模块支架5、线路板6、电磁阀7、到位铝块8、碰珠开关9、顶珠10、第一碰珠到位开关11、第二碰珠到位开关12、气管13、连接套14、定位销15、开关16、内六角螺丝17、标识槽101、固定孔102、安装座301、浮动块302、固定座30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前”、“左”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非探针接触式接口的汽车线束检测模块,包括模块本体1、安装在模块本体上的气缸2、与气缸连接的浮动安装结构3、安装在浮动安装结构上的测试头4、安装在模块本体上的模块支架5、安装在模块支架上的线路板6和电磁阀7;其中,所述模块本体1上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设置在测试头4的正上方,用于插入线束接头A,插接槽的内侧设置碰珠开关9、顶珠10,所述碰珠开关9与线路板6电连接,用于检测插接槽内是否插入线束接头A,所述顶珠10用于锁紧插接槽内的线束接头;所述气缸2的进气端通过气管13与电磁阀7连接,用于驱动浮动安装结构3上下运动;所述测试头4的上端设有与线束接头A插接的接口,另一端与检测台主体连接。
当需要检测非探针接触式接口汽车线束导通性时,将线束接头A插入模块本体1的插接槽内,线束接头A的侧壁与碰珠开关9接触,触碰碰珠开关9导通,此时与线路板6电连接的电磁阀7开启,气缸2动作,带动浮动安装结构3和测试头4向上运动,使测试头4与线束接头A插接,此时检测台主体便可检测非探针接触式接口汽车线束的导通性。
需要说明,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台主体采用现有汽车线束检测台总成即可,可以采用专利号为ZL202022411006.1的线束检测台总成。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所述气缸2通过两个内六角螺丝17安装固定在模块本体1上,所述电磁阀7与气源连接。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所述模块本体1上设置有标识槽101和固定孔102,通过固定孔102对检测模块进行固定,通过标识槽101标识待检测的线束接头;其中,待检测的线束接头包括USB接口、Type接口、HDMI接口等,具体包括MINI USB、Micro USB、USB2.0 Type-A、USB2.0 Mini-A、USB2.0 Micro-A、USB2.0 Type-B、USB2.0 Mini-B、USB2.0 Micro-B、USB3.0Type-A、USB3.0 Type-B、USB3.0 Micro-B、USB 3.0Type-C等。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所述浮动安装结构3包括安装座301、浮动块302、固定座303、连接件、缓冲组件;其中,所述安装座301和浮动块302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浮动块302和安装座301中至少一个开设有安装孔,连接件的端部穿设于安装孔内,且连接件与安装孔的内壁之间形成间隔,使浮动块和/或安装座能够通过间隔与连接件相对活动;所述固定座303和浮动块302之间设有缓冲组件,固定座303与气缸2固连;所述测试头4的上端穿过浮动块302、安装座301后安装在安装座301上。
需要说明,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浮动安装结构3为现有结构,本申请不再详细介绍,浮动安装结构中各个部件的连接关系参照采用CN 215986182 U公开的“具有自适应浮动效果及缓冲效果的测试头安装结构及测试装置”,该结构的特点是:在安装座301受力时,间隔能够使安装座301在一定方向上进行摆动,使安装座301形成浮动效果,从而在测试头4与线束接头相插接时,具有一定缓冲效果,保护该浮动安装结构,提高该浮动安装结构的使用寿命;同时,也能够保护测试头4与线束接头,避免检测过程中损坏线束接头、测试头4,保证检测顺利完成。另外,由于检测不同的线束接口需要更换不同测试头,为实现快速更换测试头,所述测试头与浮动安装结构的安装可以参照CN 215986183 U公开的“模组化设计的测试头安装结构”。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所述浮动安装结构3的固定座上设置有两个定位销15,所述定位销15的上端设置在模块本体的定位孔内。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所述模块顶座1上安装有开关16,所述开关为薄膜开关,薄膜开关16通过开关连接线与线路板连接,薄膜开关带有不同颜色指示灯,通过指示灯显示当前检测的状态,所述指示灯包括模块指示灯、功能指示灯、驱动指示灯,其中模块指示灯通过检测台主体控制,检测模块与检测台主体连接后,模块指示灯亮(红色,处于常亮状态,检测合格后灭掉);驱动指示灯与24v的电磁阀连接,电磁阀工作,驱动指示灯亮(黄色);功能指示灯为检测合格指示灯,当检测合格,则功能指示灯亮(绿色)。
现有非探针接触式接口汽车线束装配时在线束接头的外侧设有二次锁片,为实现对二次锁片的检测,本实施例在所述模块本体1上还设有铝块安装槽,到位铝块8通过两个内六角螺丝17安装固定在模块本体1的铝块安装槽内,所述铝块安装槽与插接槽连通,在插接槽的内侧还设置第一碰珠到位开关11、第二碰珠到位开关12,所述第一碰珠到位开关11与第二碰珠到位开关12串联后与线路板6电连接;其中,第一碰珠到位开关11穿过模块本体1和到位铝块8后设置在插接槽的内侧,用于对二次锁片进行检测,检测线束接头上的二次锁片是否安装到位。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所述碰珠开关9、第一碰珠到位开关11、第二碰珠到位开关12均通过连接套14安装固定在模块本体1上,并设置在插接槽的内侧,碰珠开关9设置在插接槽的左侧、第一碰珠到位开关11设置在插接槽的后方、第二碰珠到位开关12设置在插接槽的右侧,顶珠10设置在插接槽的前方(靠近模块本体外侧);线束接头A插入模块本体1的插接槽内时,左右两侧的碰珠开关9和第二碰珠到位开关12触发,碰珠开关9相当于开关针,用于控制气缸动作,此时若线束接头A上的二次锁片安装到位,则会触发第一碰珠到位开关11,串联的两个碰珠到位开关将信号发送给线路板6,通过线路板6发送给检测台主体,实现对二次锁片的检测;若线束接头A上的二次锁片安装不到位,则第一碰珠到位开关11不会被触发,此时检测台主体将判断检测不合格。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用于非探针接触式接口的汽车线束检测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块本体、安装在模块本体上的气缸、与气缸连接的浮动安装结构、安装在浮动安装结构上的测试头、安装在模块本体上的模块支架、安装在模块支架上的线路板和电磁阀;其中,所述模块本体上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设置在测试头的正上方,用于插入线束接头,插接槽的内侧设置碰珠开关、顶珠,所述碰珠开关与线路板电连接,用于检测插接槽内是否插入线束接头;所述顶珠用于锁紧插接槽内的线束接头;所述气缸的进气端通过气管与电磁阀连接,用于驱动浮动安装结构上下运动;所述测试头的上端设有与线束接头插接的接口,另一端与检测台主体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非探针接触式接口的汽车线束检测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本体上还设有铝块安装槽,到位铝块安装固定在铝块安装槽内,所述铝块安装槽与插接槽连通,在插接槽的内侧还设置第一碰珠到位开关、第二碰珠到位开关,所述第一碰珠到位开关与第二碰珠到位开关串联后与线路板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碰珠到位开关穿过模块本体和到位铝块后设置在插接槽的内侧,用于对二次锁片进行检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非探针接触式接口的汽车线束检测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座、浮动块、固定座、连接件、缓冲组件;其中,所述安装座和浮动块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浮动块和安装座中至少一个开设有安装孔,连接件的端部穿设于安装孔内,且连接件与安装孔的内壁之间形成间隔,使浮动块和/或安装座能够通过间隔与连接件相对活动;所述固定座和浮动块之间设有缓冲组件,固定座与气缸固连;所述测试头的上端穿过浮动块、安装座后安装在安装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非探针接触式接口的汽车线束检测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通过两个内六角螺丝安装固定在模块本体上,所述电磁阀与气源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非探针接触式接口的汽车线束检测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本体上设置有开关,所述开关为薄膜开关,薄膜开关带有不同颜色指示灯,通过指示灯显示当前检测的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非探针接触式接口的汽车线束检测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本体上设置有标识槽和固定孔,通过固定孔对检测模块进行固定,通过标识槽标识待检测的线束接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非探针接触式接口的汽车线束检测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碰珠开关、第一碰珠到位开关、第二碰珠到位开关均通过连接套安装固定在模块本体上,并设置在插接槽的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非探针接触式接口的汽车线束检测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两个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的上端设置在模块本体的定位孔内。
CN202320736232.8U 2023-04-06 2023-04-06 用于非探针接触式接口的汽车线束检测模块 Active CN2196256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36232.8U CN219625678U (zh) 2023-04-06 2023-04-06 用于非探针接触式接口的汽车线束检测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36232.8U CN219625678U (zh) 2023-04-06 2023-04-06 用于非探针接触式接口的汽车线束检测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25678U true CN219625678U (zh) 2023-09-01

Family

ID=877942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36232.8U Active CN219625678U (zh) 2023-04-06 2023-04-06 用于非探针接触式接口的汽车线束检测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256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24643B (zh) 具有适配器模块的系统连接器
US7967617B2 (en) Trailer tow connector assembly
CN201457263U (zh) 一种can总线整车控制器总成
CN219625678U (zh) 用于非探针接触式接口的汽车线束检测模块
CN107331588B (zh) Bcm电器盒
KR101826076B1 (ko) 스마트 차량용 와이어 하네스 구조 검사 시스템
CN216595459U (zh) 汽车线束流水装配线用预装工位装配装置的智能检测治具
CN201348640Y (zh) 一种电缆绝缘检查辅助装置
CN219758479U (zh) 汽车线束接插件共用并防错检测模块
KR20020049961A (ko) 자동차용 와이어링 하네스의 조립 및 회로검사 지그
CN114089228A (zh) 汽车线束流水装配线用预装工位装配装置的智能检测治具
JP5886587B2 (ja) 鉄道信号機器電圧測定用電線用補助具および測定方法
CN214151008U (zh) 汽车线束高低压检测台的高低压转换装置
CN208421115U (zh) 基于反光镜的汽车线束导通测试模块
CN114113867A (zh) 汽车线束诱导检测台用光纤诱导治具
CN218957075U (zh) 一种汽车电控系统测试转换装置
CN214673048U (zh) 一种智能诊断vci盒子
CN211042513U (zh) 汽车线束热缩管机测温仪
CN212689769U (zh) 智能门锁
CN219016396U (zh) 汽车线束导通检测台用铜刷导通治具
CN217787301U (zh) 无线数据单元及异物侵限继电器组合单元的测试系统
CN220066215U (zh) 一种具有防水结构的汽车子母式导电组件
KR20120047581A (ko) 탭 단자 형태의 테스트 핀부재를 구비한 자동차용 정션박스
CN218997301U (zh) 一种汽车用新型轻量化线束
CN217954614U (zh) 一种直插式通电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