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89769U - 智能门锁 - Google Patents

智能门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89769U
CN212689769U CN202020501823.3U CN202020501823U CN212689769U CN 212689769 U CN212689769 U CN 212689769U CN 202020501823 U CN202020501823 U CN 202020501823U CN 212689769 U CN212689769 U CN 2126897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lock body
signal
cylinder
intelligent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0182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普字之
熊伟
杨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utuo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Lumi Unite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utu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utu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utu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0182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897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897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897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门锁,包括锁壳、锁体结构、锁芯结构和排线,锁壳具有收容空间及与收容空间相连通的排线口。锁体结构安装于收容空间内,锁体结构设置有锁体信号馈电部。锁芯结构安装于锁壳,锁芯结构设置有锁芯信号馈电部,锁芯信号馈电部位于收容空间内。锁体信号馈电部或/和锁芯信号馈电部均与排线电性连接,排线从锁体信号馈电部或锁芯信号馈电部向排线口延伸,并从排线口的内部引出到锁壳的外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门锁,通过一条排线将锁体信号馈电部和锁芯信号馈电部引出到锁壳外,减少了裸露在锁壳外的排线数量,简化了智能门锁的安装流程,降低了安装时的不良率。

Description

智能门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门锁。
背景技术
智能门锁行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智能门锁也在逐渐进入千家万户,人们对智能门锁关心最多的就是其安全性和便利性,而真插芯的门锁被普遍认为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的门锁,真插芯指的是与传统门锁一样,锁芯垂直于门锁面板插入贯穿锁体,通过螺丝与锁体固定。智能门锁区别于传统门锁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智能门锁可以向人们上报它的动作或状态,比如锁舌状态变化检测、钥匙检测等,这就需要将锁体、锁芯里的检测信号接到智能门锁的主板上。
现有的将锁体、锁芯里的检测信号接到智能门锁的主板上的过程繁琐,而且若安装过程中接错线还会增加安装不良率,导致返工或者门锁故障等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门锁,以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门锁,智能门锁包括锁壳、锁体结构、锁芯结构和排线,其中,锁壳具有收容空间及与收容空间相连通的排线口。锁体结构安装于收容空间内,锁体结构设置有锁体信号馈电部。锁芯结构安装于锁壳,锁芯结构设置有锁芯信号馈电部,锁芯信号馈电部位于收容空间内。锁体信号馈电部或/和锁芯信号馈电部均与排线电性连接,排线从锁体信号馈电部或锁芯信号馈电部向排线口延伸,并从排线口的内部引出到锁壳的外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锁芯结构包括锁芯本体和锁芯信号弹片,锁芯信号弹片与锁芯本体电性连接,锁芯信号馈电部为锁芯信号弹片,锁体结构包括锁体本体和锁体信号弹片,锁体信号馈电部为锁体信号弹片,锁芯信号弹片与锁体信号弹片相对接触,并均电性连接于排线。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锁芯结构还包括锁芯接地弹片,锁芯接地弹片与锁芯信号弹片相邻设置,锁体结构还包括锁体接地弹片,锁体接地弹片与锁体信号弹片相邻设置,锁芯接地弹片与锁体接地弹片相对接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智能门锁还包括固定组件,锁芯结构包括电性连接的锁芯本体和锁芯接螺丝触点,锁芯信号馈电部为锁芯接螺丝触点,锁体结构包括电性连接的锁体本体和锁体接螺丝触点,锁体信号馈电部为锁体接螺丝触点,锁芯接螺丝触点和锁体接螺丝触点分别与固定组件相接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锁壳包括相互连接的壳体和安装板,收容空间由壳体和安装板共同围设形成,排线口开设于所述壳体,安装板开设第一安装孔,锁芯本体开设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第一安装孔至少部分连通,固定组件至少部分收容于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以安装于锁壳。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固定组件包括螺丝杆、第一绝缘套管和金属套管,第一绝缘套管套设于金属套管和螺丝杆之间,锁芯接螺丝触点和锁体接螺丝触点分别与金属套管相接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金属套管包括相连的第一套管段和第二套管段,第一套管段的外径大于第二套管段的外径,第一套管段套设于第一绝缘套管并与第一绝缘套管相抵,第二套管段套设于第一绝缘套管。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固定组件还包括第二绝缘套管,第二绝缘套管套设于第二套管段,以将金属套管与锁芯本体隔离开。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智能门锁还包括锁体信号线,锁体信号线和排线从排线口的内部引出到锁壳的外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智能门锁还包括控制主板,排线和锁体信号线自排线口伸出后与控制主板电性连接。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门锁,通过将电连接于锁体信号馈电部和锁芯信号馈电部的排线从排线口引出到锁壳外,借用了锁体信号线本身的排线口,实现了排线口的复用,避免额外开设排线口,减少了裸露在锁壳外的排线数量,简化了智能门锁的安装流程,降低了安装时的不良率。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门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门锁的固定组件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门锁的固定组件的纵截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门锁的电路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智能门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在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智能门锁的电路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门锁1,智能门锁1包括锁壳10、锁体结构20、锁芯结构30和排线40,其中,锁壳10具有收容空间11及与收容空间11相连通的一个排线口13。锁体结构20安装于收容空间11内,锁体结构20设置有锁体信号馈电部22。锁芯结构30安装于锁壳10且与锁体结构20相邻,锁芯结构30设置有锁芯信号馈电部32,锁芯信号馈电部32位于收容空间11内。锁体信号馈电部22或/和锁芯信号馈电部32与排线40均电性连接。排线40从锁体信号馈电部22或锁芯信号馈电部32向排线口13延伸,并从排线口13的内部引出到锁壳10的外部,例如在锁壳10外与一个控制主板70连接。
具体地,锁壳10包括相互连接的壳体15和安装板17。壳体15大致为矩形框体结构,壳体15可以用于安装锁芯结构30等零件,壳体15还可以对锁芯结构30等进行保护。安装板17连接于壳体15的一侧,安装板17大致为长条板状结构,安装板17可以用于将锁壳10安装于门板。安装板17开设第一安装孔171,第一安装孔171可以用于紧固件的穿设,其中紧固件可以将锁芯结构30固定于锁体结构20。通过设置第一安装孔171,使得安装智能锁体时可以从锁壳10外对锁芯结构30进行固定。收容空间11由壳体15和安装板17共同围设形成,收容空间11可以用于收容锁体信号馈电部22和锁芯信号馈电部32等。排线口13开设于壳体15,通过设置排线口13可以使排线40从锁壳10内伸出,排线口13可以是圆形、矩形、椭圆形或者其他形状的开口。
智能门锁1还包括锁体信号线J,锁体信号线J用于将检测到的锁舌的伸缩状态的信号传输至控制主板70,锁体信号线J和排线10从排线口13的内部引出到锁壳10的外部。锁体信号线J的一端电连接于锁壳10内的电路板,另一端和排线40一起从排线口13的内部引出到锁壳10的外部,借用了锁体信号线J本身的排线口13,实现了排线口13的复用,避免额外开设排线口13,减少了裸露在锁壳10外的排线40数量,简化了智能门锁1的安装流程,降低了安装时的不良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门锁1,通过将电连接于锁体信号馈电部22和锁芯信号馈电部32的排线从排线口13引出到锁壳10外,借用了锁体信号线J本身的排线口13,实现了排线口13的复用,避免额外开设排线口13,减少了裸露在锁壳10外的排线40数量,简化了智能门锁1的安装流程,降低了安装时的不良率。
智能门锁1还包括控制主板70,排线40自排线口13伸出后与控制主板70电性连接,以将锁体结构20和锁芯结构30的状态信息传输至控制主板70,从而将锁体结构20和锁芯结构30的动作或状态呈现给用户。其中,控制主板70可以为芯片或者是电路板。
锁体信号馈电部22和锁芯信号馈电部32的具体形式不限,可以是弹片、触点、焊点、信号线或者其他结构。本申请中给出弹片和触点两种具体实施方式,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其它可以实现电性连接的结构均可以应用在本申请中。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锁体结构20包括锁体本体24和锁体接螺丝触点22a,锁体接螺丝触点22a和锁体本体24电性连接,锁体本体24与锁体接螺丝触点22a可以通过电气元件及电线等实现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锁体接螺丝触点22a为锁体信号馈电部22。锁体本体24为智能门锁1除锁体信号馈电部22、锁芯结构30、锁壳10、排线40以及控制主板70之外的全部结构,可以包括锁舌、拨叉、电机、电池以及传动组件、固定组件和开关等结构,其中锁舌、电机和电池等结构需要通过电气元件和锁体接螺丝触点22a电性连接,使得用户可以了解这些结构的工作状态,例如智能门锁1向用户呈现电池的剩余电量,以及提醒用户更换电池等。锁体接螺丝触点22a和锁芯接螺丝触点32a分别位于锁芯本体34的相对两侧,锁体接螺丝触点22a位于安装板17和锁芯本体34之间,且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安装孔171的轴线上。排线40的一端与锁体接螺丝触点22a连接。锁体接螺丝触点22a可以是金属弹片结构,也可以是导电弹性触点。
锁芯结构30包括锁芯本体34和锁芯接螺丝触点32a,锁芯接螺丝触点32a为锁芯信号馈电部32。锁芯本体34包括座体342和锁芯343,座体342与壳体15固定连接,锁芯343可转动地安装于座体342,锁芯343开设有锁芯孔3431。锁芯本体34与锁芯接螺丝触点32a电性连接,例如所述锁芯343内设置接触开关,所述接触开关用于检测是否有钥匙插入锁芯孔3431内,所述接触开关与所述锁芯接螺丝触点32a电性连接,从而可以将接触开关的电信号通过排线40传输到控制主板70,让用户知道是否存在非法开锁的情况,提高智能门锁1的安全性能。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锁芯本体34内还可以按需要设置其它开关元件或电气元件,以将需要传输的信号传输至控制主板70。
锁芯本体34还开设第二安装孔341,第二安装孔341和第一安装孔171至少部分连通,第二安装孔341可以与紧固件配合连接。具体而言,紧固件可以经第一安装孔171安装于第二安装孔341,从而将锁芯结构30固定。锁芯接螺丝触点32a与锁芯本体34电性连接,锁芯本体34与锁体接螺丝触点22a可以通过电气元件及电线等实现电性连接。锁芯接螺丝触点32a与第二安装孔341相邻,锁芯接螺丝触点32a可以部分位于第二安装孔341内,以使紧固件穿过第二安装孔341时可以与锁芯接螺丝触点32a连接。锁芯接螺丝触点32a可以是金属弹片结构,也可以是导电弹性触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定。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智能门锁1还包括固定组件50,固定组件50不仅还可以作为上述的紧固件将锁芯结构30固定于锁体结构20,固定组件50还与锁芯接螺丝触点32a和锁体接螺丝触点22a均接触,从而将锁芯信号和锁体信号整合,也就是说固定组件50一方面起到固定作用,另一方面起到信号传输作用,实现了功能的复用。固定组件50至少部分收容于第一安装孔171和第二安装孔341以安装于锁壳10。具体地,固定组件50经第一安装孔171、与锁体接螺丝触点22a连接,并安装于第二安装孔341,在安装于第二安装孔341时还与锁芯接螺丝触点32a连接。
请参阅图2、图3和图4,具体地,固定组件50包括螺丝杆52、第一绝缘套管54和金属套管56。螺丝杆52的材质可以是铜,还可以是铝或者合金材质。螺丝杆52依次包括止挡段521、连接段523和安装段525,且止挡段521的直径大于连接段523的直径,连接段523的直径大于安装段525的直径,其中止挡段521抵接于安装板17,可以用于锁体结构20的接地。连接段523位于止挡段521和安装段525之间。安装段525自第一绝缘套管54露出,安装段525可以伸出第二安装孔341外并且与螺母配合,以将螺丝杆52与锁芯本体34固定连接。安装段525还可以用于锁芯结构30的接地。
金属套管56大致为阶梯形筒状结构,金属套管56包括相连的第一套管段561和第二套管段563,第一套管段561的外径大于第二套管段563的外径,第一套管段561套设于第一绝缘套管54并与第一绝缘套管54相抵,第二套管段563套设于第一绝缘套管54。固定组件50安装时,锁芯接螺丝触点32a和锁体接螺丝触点22a分别与金属套管56相接触,从而将锁芯信号和锁体信号整合。通过固定组件50的安装,使锁芯接螺丝触点32a和锁体接螺丝触点22a电性连接,然后将排线40与锁体接螺丝触点22a连接并引出至锁壳10外,减少了裸露在锁壳10外的排线40数量,简化了智能门锁1的安装流程,降低了安装时的不良率。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排线40的一端也可以与锁芯接螺丝触点32a连接,同样也可以通过金属套管56将锁芯接螺丝触点32a的信号和锁体接螺丝触点22a的信号整合。
第一绝缘套管54也大致为阶梯形筒状结构,其中,外径较大的一端靠近止挡段521,外径较小的一端套设有金属套管56,第一绝缘套管54套设于金属套管56和螺丝杆52之间,以将金属套管56和螺丝杆52隔离开,防止金属套管56通过螺丝杆52接地。具体地,第一绝缘套管54套设于螺丝杆52的连接段523。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组件50还包括第二绝缘套管58,第二绝缘套管58套设于第二套管段563,以将金属套管56与锁芯本体34隔离开,防止固定组件50安装时,金属套管56与锁芯本体34接触,以避免对锁芯信号产生干扰。
请参阅图2和图5,固定组件50与锁芯接螺丝触点32a和锁体接螺丝触点22a均接触,从而将锁芯信号和锁体信号整合,并通过排线40与控制主板70电性连接,以将锁体结构20和锁芯结构30的状态信息传输至控制主板70,从而将锁体结构20和锁芯结构30的动作或状态呈现给用户。固定组件50同时实现固定和信号传输的作用,实现了功能的复用,节省了生产成本。
请参阅图6和图7,在另一实施方式中,锁芯结构30包括锁芯本体34和锁芯信号弹片32b,锁芯本体34与锁芯信号弹片32b也可以通过电气元件及电线等实现电性连接,锁芯本体34安装于锁壳10,锁芯信号弹片32b设置于锁芯本体34的外表面,锁芯信号弹片32b与锁芯本体34电性连接,锁芯信号弹片32b为锁芯信号馈电部32。锁芯结构30还包括锁芯接地弹片36,锁芯接地弹片36也设置在锁芯本体34的外表面,锁芯接地弹片36与锁芯信号弹片32b相邻设置,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使锁芯结构30的外观一致性更好。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锁芯接地弹片36与锁芯信号弹片32b也可以为上下位置关系或者其它位置关系。
在本实施方式中,锁体结构20包括锁体本体24和锁体信号弹片22b,锁体本体24与锁体信号弹片22b也可以通过电气元件及电线等实现电性连接,锁体信号馈电部22为锁体信号弹片22b。锁体信号弹片22b与锁芯信号弹片32b相对设置且相互接触,排线40的一端可以与锁体信号弹片22b连接,也可以与锁芯信号弹片32b连接,或者,也可以设置在锁体信号弹片22b和锁芯信号弹片32b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排线40与锁体信号弹片22b连接,由于是通过锁体信号弹片22b与锁芯信号弹片32b相对接触将锁芯信号与锁体信号整合,可以有效的屏蔽静电、特斯拉线圈等外界干扰,起到保护信号的作用,避免产生误报警等动作。通过锁体信号弹片22b与锁芯信号弹片32b的相对接触还可以避免接线错误,或者因拉扯导致的断线等现象,简化了智能门锁1的安装流程,降低了安装时的不良率。
锁体结构20还包括锁体接地弹片26,锁体接地弹片26与锁体信号弹片22b相邻设置,并与锁芯接地弹片36对应,锁体接地弹片26与锁芯接地弹片36相对设置且相互接触,实现了锁芯本体34和锁体本体24的接地,弹片接触可以增加接地的可靠性。
请参阅图8,锁体信号弹片22b与锁芯信号弹片32b相对接触将锁芯信号与锁体信号整合,并通过排线40与控制主板70电性连接,以将锁体结构20和锁芯结构30的状态信息传输至控制主板70,从而将锁体结构20和锁芯结构30的动作或状态呈现给用户。由于锁体结构20和锁芯结构30是通过弹片接触进行信号整合,弹片接触的稳定性好,可靠性高,因此可以使信号输出稳定。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门锁1,通过一条排线40将锁体信号馈电部22和所述锁体信号馈电部22引出到锁壳10外,减少了裸露在锁壳10外的排线40数量,简化了智能门锁1的安装流程,降低了安装时的不良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
锁壳,具有收容空间及与所述收容空间相连通的排线口;
锁体结构,安装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锁体结构设置有锁体信号馈电部;
锁芯结构,安装于所述锁壳,所述锁芯结构设置有锁芯信号馈电部,所述锁芯信号馈电部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以及
排线,所述锁体信号馈电部或/和所述锁芯信号馈电部均与所述排线电性连接,所述排线从所述锁体信号馈电部或所述锁芯信号馈电部向所述排线口延伸,并从所述排线口的内部引出到所述锁壳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结构包括锁芯本体和锁芯信号弹片,所述锁芯信号弹片与所述锁芯本体电性连接,所述锁芯信号馈电部为所述锁芯信号弹片,所述锁体结构包括锁体本体和锁体信号弹片,所述锁体信号馈电部为所述锁体信号弹片,所述锁芯信号弹片与所述锁体信号弹片相对接触,并均电性连接于所述排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结构还包括锁芯接地弹片,所述锁芯接地弹片与所述锁芯信号弹片相邻设置,所述锁体结构还包括锁体接地弹片,所述锁体接地弹片与所述锁体信号弹片相邻设置,所述锁芯接地弹片与所述锁体接地弹片相对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门锁还包括固定组件,所述锁芯结构包括电性连接的锁芯本体和锁芯接螺丝触点,所述锁芯信号馈电部为所述锁芯接螺丝触点,所述锁体结构包括电性连接的锁体本体和锁体接螺丝触点,所述锁体信号馈电部为所述锁体接螺丝触点,所述锁芯接螺丝触点和所述锁体接螺丝触点分别与所述固定组件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壳包括相互连接的壳体和安装板,所述收容空间由所述壳体和所述安装板共同围设形成,所述排线口开设于所述壳体,所述安装板开设第一安装孔,所述锁芯本体开设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第一安装孔至少部分连通,所述固定组件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以安装于所述锁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螺丝杆、第一绝缘套管和金属套管,所述第一绝缘套管套设于所述金属套管和所述螺丝杆之间,所述锁芯接螺丝触点和所述锁体接螺丝触点分别与所述金属套管相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套管包括相连的第一套管段和第二套管段,所述第一套管段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套管段的外径,所述第一套管段套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套管并与所述第一绝缘套管相抵,所述第二套管段套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套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第二绝缘套管,所述第二绝缘套管套设于所述第二套管段,以将所述金属套管与所述锁芯本体隔离开。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门锁还包括锁体信号线,所述锁体信号线和所述排线从所述排线口的内部引出到所述锁壳的外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门锁还包括控制主板,所述排线和所述锁体信号线自所述排线口伸出后与所述控制主板电性连接。
CN202020501823.3U 2020-04-08 2020-04-08 智能门锁 Active CN2126897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01823.3U CN212689769U (zh) 2020-04-08 2020-04-08 智能门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01823.3U CN212689769U (zh) 2020-04-08 2020-04-08 智能门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89769U true CN212689769U (zh) 2021-03-12

Family

ID=74892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01823.3U Active CN212689769U (zh) 2020-04-08 2020-04-08 智能门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897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85837B2 (ja) ネットワークインタフェースアダプタモジュール
JP4822560B2 (ja) デュプレクスプラグアダプタモジュール
US6409530B1 (en) Power jack
US6319066B2 (en) Compact electrical adapter for mounting to a panel connector of a computer
JPH0845586A (ja) コネクタ
CN101626127B (zh) 带有短路模块及模块锁紧功能的连接器
CN110534945A (zh) 一种弯头连接器
CN212689769U (zh) 智能门锁
PL162692B1 (en) Monitoring device for hydraulic units of the self-advancing support
CN202772278U (zh) 用于连接大电流电缆的连接器
CN117254292A (zh) 一种束线布线的多信号传输连接器及插头、插座连接器
CN212182668U (zh) 一种易组装端子线束连接器
CN212230689U (zh) 一种防尘的电子连接器
CN212062912U (zh) 结构优化的连接器
CN111180947A (zh) 一种航空连接器
CN105934120B (zh) 电子设备及其走线结构
CN110649411A (zh) 一种新型弹簧连接器
CN215773701U (zh) 一种驻车控制器的多段式接地结构
CN217720175U (zh) 一种连接器的分体式插座
CN219716793U (zh) 机动车保险盒总成
CN211126267U (zh) 一种航空连接器
CN215070761U (zh) 一种防护型电气连接件
CN215184565U (zh) 接地导体结构、驱动板以及洗衣机
CN220209351U (zh) 接线器
US6802740B1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grounding devic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