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26267U - 一种航空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航空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126267U CN211126267U CN202020169871.7U CN202020169871U CN211126267U CN 211126267 U CN211126267 U CN 211126267U CN 202020169871 U CN202020169871 U CN 202020169871U CN 211126267 U CN211126267 U CN 21112626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using
- male
- female
- needle seat
- h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航空连接器,包括公端组件,公端组件包括若干公端端子,以及用于绝缘的第一壳体,所述公端端子通过第一针座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内;母端组件,包括若干母端端子,以及用于绝缘的第二壳体,所述母端端子通过第二针座固定在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第二壳体设有多个接线孔,用于连接多根电缆线,从而连接多个设备;所述公端组件、所述母端组件之间配合使用,从而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航空连接器,可同时与多根电缆线进行连接,实现多线传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航空电子设备连接的航空连接器。
背景技术
航空连接器常见于航空电子设备,主要用于航空电子设备电缆线材之间的连接。航空连接器常见的失效形式有:短路、断路、壳体腐蚀、接触不良、绝缘不良、密封不良等。因此,航空连接器通常要求连接可靠、信号传输稳定、抗拉强度高、且具有防水防腐的能力。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航空连接器大多采用焊接的形式与电缆线进行连接,成本较高,焊接容易造成污染,防水性能较差,且大多数连接器只能连接单根电缆线,无法进行多线连接。因此,针对现有产品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亟需从结构上对其进行改进,提出一种新的航空连接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航空连接器,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航空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公端组件,包括若干公端端子,以及用于绝缘的第一壳体,所述公端端子通过第一针座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内;
母端组件,包括若干母端端子,以及用于绝缘的第二壳体,所述母端端子通过第二针座固定在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第二壳体设有多个接线孔,用于连接多根电缆线,从而连接多个设备;
所述公端组件、所述母端组件之间配合使用,从而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公端端子、所述母端端子各自与对应的针座之间压接连接。压接的连接方式,可以使电缆线与公端端子、母端端子之间连接可靠,并且,使电缆线与针座之间的连接操作简单,易于实现。
优选的,所述公端端子包括一开口端,所述第一针座的端面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公端端子装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电缆线的线芯插入所述公端端子的开口端内;所述第一针座还设有第一压接孔,所述公端端子于靠近所述开口端的一端表面设有第一螺钉孔,紧定螺钉与所述第一压接孔螺纹连接,并穿过所述第一螺钉孔,从而将所述电缆线内的线芯压接在所述公端端子内。
优选的,所述母端端子包括一开口端,所述第二针座的端面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母端端子装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电缆线的线芯插入所述母端端子的开口端内;所述第二针座还设有第二压接孔,所述母端端子于靠近所述开口端的一端表面设有第二螺钉孔,紧定螺钉与所述第二压接孔螺纹连接,并穿过所述第二螺钉孔,从而将所述电缆线内的线芯压接在所述母端端子内。
优选的,所述电缆线通过一电缆线接头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的接线孔内,所述电缆线接头通过一弹性垫圈与所述第二壳体的接线孔之间密封连接。保证了电缆线与第二壳体之间的密封性与绝缘性。
优选的,所述公端组件、所述母端组件配合使用时,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通过卡扣连接。使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之间的连接稳定,且拆装方便,便于使用。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一卡扣结构,所述卡扣结构包括一用于钩挂的钩状体,所述卡扣结构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上,对应的,所述第二壳体或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卡扣结构配合的凸轴,所述卡扣结构的钩状体与所述凸轴卡接从而将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固定。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
优选的,所述卡扣结构成对设置,并且每对所述卡扣结构之间通过一耳板连接。进一步提高了第一壳体、第二壳体连接的稳定性,且通过耳板操作,更加方便、省力。
优选的,所述第一针座所述第二针座设置有一凸台,对应的,所述第二针座或所述第一针座设置有一与所述凸台匹配的凹槽,所述第一针座与所述第二针座通过所述凸台与所述凹槽的配合完成连接。降低了若干公端端子与母端端子之间一一对应的难度,避免了公端端子、母端端子之间连接不当造成的机械损伤,使公端组件与母端组件的连接更加容易。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连接处设置有一用于壳体间密封的弹性垫片。同时弹性垫片为所述卡扣结构提供预紧力,使第一壳体、第二壳体间的连接更加可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航空连接器,第二壳体上设有多个接线孔,可同时与多根电缆线进行连接,实现多线传输;第一针座、第二针座采用螺钉压接的形式连接电缆线,与传统焊接接线方式相比,可减少焊接能耗,更加经济环保;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通过卡扣连接,保证公端端子与母端端子之间连接的紧密性与稳定性,同时卡扣连接的结构具有结构简单、连接稳定的优点;所述第一针座与所述第二针座之间通过凸台与凹槽的配合完成连接,降低了公端端子与母端端子之间一一对应的难度,避免了公端端子、母端端子之间连接不当造成的机械损伤,使公端组件与母端组件的连接更加容易;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连接处设置橡胶垫片,用于壳体间的密封,同时能为卡扣提供预紧力,使连接更加可靠。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航空连接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航空连接器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航空连接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第一针座、第二针座以及电缆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公针、母针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第一针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第二针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卡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电缆线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第一壳体1;母针2;公针3;螺钉孔4;第二壳体5;电缆线接头6;第二针座7;第一针座8;转轴9;耳板10;弹性安装垫片11;卡扣结构12;橡胶垫片13;螺钉安装孔14;安装螺钉15;压接孔16;紧定螺钉17;接线孔18;电缆线一19;电缆线二20;滑槽21;第一安装孔22;T型凸台23;第二安装孔24;弹性垫圈25;锁紧螺纹26;挂钩121;凸轴51。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前”、“后”、“内”、“外”、“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该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做出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航空连接器,参见图1-图11,包括公端组件和母端组件,公端组件包括若干公端端子,以及用于绝缘的第一壳体1,所述公端端子通过第一针座8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1内。所述母端组件包括若干母端端子,以及用于绝缘的第二壳体5,所述母端端子通过第二针座7固定在所述第二壳体5内;所述第二壳体5设有多个接线孔18,用于连接多根电缆线,从而连接多个设备。
所述公端组件、所述母端组件之间配合使用,从而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电连接。本实施例的航空连接器,可同时与多根电缆线进行连接,实现多线传输。
参见图2-图7,所述公端端子,即公针3,为一端开口的柱状体,电缆线的线芯固定在所述公针3的开口端内。所述第一针座8的端面设有与所述公针3匹配的第一安装孔22,所述第一安装孔22为一穿孔,所述公针3的开口端装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22内,从而将公针3固定于所述第一针座8。所述母端端子,即母针2,一端开口,电缆线的线芯固定在所述公针3的开口端内;所述母针2的另一端进行开槽处理,形成八爪结构,所述八爪结构的自由端均向中心收缩,且所述八爪结构具有一定的弹性模量,使八爪结构能够向外或向中心收缩,以便于公针3插拔。第二针座7的端部设有与所述母针2匹配的第二安装孔24,所述第二安装孔24为一穿孔,所述母针2的开口端装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24内,从而将母针2固定于所述第二针座7。
进一步的,所述公端端子、所述母端端子各自与对应的针座之间压接连接。继续参见图2-图4,所述第一针座8的侧面设有压接孔16,所述压接孔16沿垂直于所述公针3轴向的方向设置,所述公针3靠近所述公针开口端的表面设有螺钉孔4,所述螺钉孔4沿垂直于公针3轴向的方向设置,一紧定螺钉17与所述压接孔16螺纹连接,所述电缆线内的线芯插入所述公针3的开口端内,由所述紧定螺钉17将所述线芯压接在所述公针3的开口端内。
所述第二针座7的侧面设有压接孔16,所述压接孔16与所述母针2的轴向方向垂直进行设置,所述母针2于靠近所述母针开口端的表面设有螺钉孔4,所述螺钉孔4沿垂直于母针2轴向的方向进行设置,一紧定螺钉17与所述压接孔16螺纹连接,并穿过所述螺钉孔,电缆线内的线芯插入所述母针2的开口端内,由所述紧定螺钉17将所述线芯压接在所述母针2的开口端内。采用紧定螺钉17压接的形式连接电缆线,与传统焊接接线方式相比,可减少焊接能耗,更加经济环保。
进一步的,参见图2,所述电缆线通过一电缆线接头6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5的接线孔18内。本实施例中,所述电缆线接头6与所述接线孔18之间螺纹连接,使电缆线与所述第二壳体5之间的连接坚固,且拆装方便。进一步的,所述电缆线接头6通过一弹性垫圈25与所述第二壳体5的接线孔18之间密封连接。所述电缆线接头6的周向设有所述弹性垫圈25,所述弹性垫圈25紧密连接在所述接线孔18的周向,从而提高密封性。
进一步的,所述公端组件、所述母端组件配合使用时,所述第一壳体1与所述第二壳体5之间通过卡扣连接,保证公针3与母针2之间连接的紧密性与稳定性。
参见图1、2、3、10,所述第一壳体1上设置有一卡扣结构12,所述卡扣结构12一端通过一转轴9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1上,另一端包括一用于钩挂的挂钩121,对应的,所述第二壳体5上设有与所述卡扣结构12配合的凸轴51,所述卡扣结构12的挂钩与所述凸轴51卡接从而将所述第一壳体1与所述第二壳体5固定。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扣连接的结构具有结构简单、连接稳定的优点。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卡扣结构12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5上,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所述卡扣结构12成对设置,且每对所述卡扣结构12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1的端部的两个侧面,两个卡扣结构12之间通过一耳板10连接,方便将卡扣结构12松开或紧固在所述凸轴51上,所述耳板10上设置有用于增大摩擦的横纹,达到省力的作用。
进一步的,参见图6、图7,所述第二针座7为一凸结构,所述第二针座7的边缘设置有T型凸台23,对应的,所述第一针座8为一内凹的结构,所述第一针座8的内部边缘的预定位置处设置有一与所述T型凸台23匹配的滑槽21,所述第一针座8与所述第二针座7之间通过所述T型凸台23与所述滑槽21的配合完成连接,降低了若干公针3与母针2之间一一对应的难度,避免了公针3、母针2之间连接不当造成的机械损伤,使公端组件与母端组件的连接更加容易。本实施例中,所述T型凸台23的数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所述滑槽21以与所述T型凸台23适配的方式进行设置。在其他替换实施方式中,所述T型凸台23还可以设置为L型凸台,凸台的大小、形状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进一步的,参见图2,所述的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5之间设置有橡胶垫片13,用于壳体间的密封,同时为所述卡扣结构12提供预紧力,使连接更加可靠。
进一步的,参见图2,所述的第一壳体1底面设有弹性安装垫片11,在将航空连接器安装到设备或安装板上时,可避免连接器与设备的直接接触,防止两者的相互磨损。
进一步的,参见图11,所述的电缆线接头6内部设有锁紧螺纹26,所述锁紧螺纹26沿轴向方向延伸,能有效收紧线材,提升产品的防水性能及抗拉强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针座8、所述第二针座7的端部分别设有螺钉安装孔14,参见图6-9,对应的,所述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5内设有螺钉安装孔14,所述第一针座8、所述第二针座7分别通过安装螺钉15将其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5内。方便针座与壳体之间的拆装,同时方便电缆线与第一针座8、第二针座7之间的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公针3、母针2采用铜制,表面进行镀银处理,具有优良的导电性。
本实施例的航空连接器的装配以及使用过程如下:
连接电缆线一19和电缆线二20,参照图1、图2、图4,首先,将公针3安装在第一针座8内,电缆线一19的线芯一端插入公针3的开口端内,紧定螺钉17经过压接孔16对电缆线一19进行固定,再将第一针座8通过安装螺钉15固定在第一壳体1内,电缆线一19的另一端与设备A相连。然后,将母针2安装在第二针座7内,电缆线二20的线芯一端插入母针2的开口端内,紧定螺钉17经过压接孔16对电缆线二20进行固定,再将第二针座7通过安装螺钉15固定在第二壳体5内,电缆线二20的另一端通过接线孔18由电缆线接头6向外部引出连接设备B。最后,在第一壳体1上端面放置橡胶垫片13,通过耳板10转动卡扣12,闭合第二壳体5和第一壳体1,完成电缆线一19和电缆线二20的对接。
本实施例仅示出了单线连接的过程,多线连接的过程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一针座8和第二针座7上需连接多根电缆线,并分别由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5引出,进而连接多台设备。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航空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公端组件,包括若干公端端子,以及用于绝缘的第一壳体,所述公端端子通过第一针座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内;
母端组件,包括若干母端端子,以及用于绝缘的第二壳体,所述母端端子通过第二针座固定在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第二壳体设有多个接线孔,用于连接多根电缆线,从而连接多个设备;
所述公端组件、所述母端组件之间配合使用,从而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端子、所述母端端子各自与对应的针座之间压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端子包括一开口端,所述第一针座的端面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公端端子装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电缆线的线芯插入所述公端端子的开口端内;所述第一针座还设有第一压接孔,所述公端端子于靠近所述开口端的一端表面设有第一螺钉孔,紧定螺钉与所述第一压接孔螺纹连接,并穿过所述第一螺钉孔,从而将所述电缆线内的线芯压接在所述公端端子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端端子包括一开口端,所述第二针座的端面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母端端子装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电缆线的线芯插入所述母端端子的开口端内;所述第二针座还设有第二压接孔,所述母端端子于靠近所述开口端的一端表面设有第二螺钉孔,紧定螺钉与所述第二压接孔螺纹连接,并穿过所述第二螺钉孔,从而将所述电缆线内的线芯压接在所述母端端子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线通过一电缆线接头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的接线孔内,所述电缆线接头通过一弹性垫圈与所述第二壳体的接线孔之间密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组件、所述母端组件配合使用时,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通过卡扣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一卡扣结构,所述卡扣结构包括一用于钩挂的钩状体,所述卡扣结构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上,对应的,所述第二壳体或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卡扣结构配合的凸轴,所述卡扣结构的钩状体与所述凸轴卡接从而将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航空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结构成对设置,并且每对所述卡扣结构的两个卡扣结构之间通过一耳板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针座所述第二针座设置有一凸台,对应的,所述第二针座或所述第一针座设置有一与所述凸台匹配的凹槽,所述第一针座与所述第二针座通过所述凸台与所述凹槽的配合完成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连接处设置有一用于壳体间密封的弹性垫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169871.7U CN211126267U (zh) | 2020-02-14 | 2020-02-14 | 一种航空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169871.7U CN211126267U (zh) | 2020-02-14 | 2020-02-14 | 一种航空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126267U true CN211126267U (zh) | 2020-07-28 |
Family
ID=717067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169871.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126267U (zh) | 2020-02-14 | 2020-02-14 | 一种航空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12626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80947A (zh) * | 2020-02-14 | 2020-05-19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一种航空连接器 |
-
2020
- 2020-02-14 CN CN202020169871.7U patent/CN21112626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80947A (zh) * | 2020-02-14 | 2020-05-19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一种航空连接器 |
CN111180947B (zh) * | 2020-02-14 | 2024-12-10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一种航空连接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441928U (zh) | 一种防脱落的电连接器 | |
CN211126267U (zh) | 一种航空连接器 | |
CN210806074U (zh) | 一种便于插拔的航空连接器 | |
CN203607625U (zh) | 直连接无插拔线缆接续电连接器 | |
CN111180947B (zh) | 一种航空连接器 | |
US11411331B2 (en) | Hybrid type wire-to-wire connector structure and power suppl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 |
CN219046354U (zh) | 一种用于储能连接器的线端插头 | |
CN202662946U (zh) | 一种高压接插件 | |
CN216903632U (zh) | 一种双向出线的表面安装母座 | |
CN113314870B (zh) | 一种适配不同接口的异型端子 | |
CN111740271B (zh) | 新能源汽车连接器的防水结构 | |
CN204315791U (zh) | 分线绝缘外壳 | |
CN212011314U (zh) | 一种导线连接装置以及防水导线连接组件 | |
CN221530403U (zh) | 一种便于拆装的汽车线对板连接器线束结构 | |
CN219393759U (zh) | 一种航空连接器和具有其的真空干燥烘箱 | |
CN221428050U (zh) | 一种电力扭矩枪用电连接器 | |
CN222422450U (zh) | 一种两芯片式端子高压互锁连接器 | |
CN217882076U (zh) | 一种导线插接端子 | |
CN219998558U (zh) | 一种新型弯头连接器 | |
CN219874057U (zh) | 接电组件及包含该接电组件的电连接器 | |
CN218300323U (zh) | 一种电连接器 | |
CN218788548U (zh) | 一种电源连接器 | |
CN220692370U (zh) | 一种插座的端子安装结构 | |
CN220934468U (zh) | 一种防水堵头结构 | |
CN212114027U (zh) | 接线端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922 Address after: Room 601-18, Building 1, No. 328, Shuangbai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201108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NIUJIA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0235 Caobao Road,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No. 120-121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Minhe Electronics Co.,Ltd.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