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18124U - 一种水泥管插口成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泥管插口成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18124U
CN219618124U CN202321056255.0U CN202321056255U CN219618124U CN 219618124 U CN219618124 U CN 219618124U CN 202321056255 U CN202321056255 U CN 202321056255U CN 219618124 U CN219618124 U CN 2196181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wall
cement pipe
forming device
pipe so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5625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克利
王峰
和玉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jiang Jianping Cement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jiang Jianping Cement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jiang Jianping Cement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jiang Jianping Cement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5625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181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181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181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91Use of waste materials as fillers for mortars or concrete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Of Tubular Articles Or Embedded Moulded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泥管插口成型装置,属于水泥管成型装置技术领域,一种水泥管插口成型装置,包括成型模具,还包括:成型模具包括两个外模和一个内模,外模和内模均直立放置,外模和内模之间形成浇筑区;振动器,分别分布于外模的外壁和内膜的内壁;本方案同时通过内模内和外模外的振动器进行振动,通过采用自密实混凝土可避免目前采用干硬性混凝土而出现的浇筑后需要立即脱模而不利于水泥排水管成型的问题,可使得混凝土能够浇筑的更密实和均匀,使得生产后的水泥管的内外壁光滑度更高,水泥管的整体光洁度好,结构强度高,是目前通过径向挤压生产后的水泥管无法满足的光滑度效果,提高了钢筋混凝土管在市政建设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水泥管插口成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泥管成型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水泥管插口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水泥管又称水泥压力管、钢筋混凝土管,它可以作为城市建设建基中下水管道,可以排污水,防汛排水,以及一些特殊厂矿里使用的上水管和农田机井。排污排水管在市场上主要有球墨铸铁供水管、合成材料管、水泥管等。在就地取材、节能环保、性价比等各种优势对比下,水泥仍是市政排污排水工程中最主要的管材。
目前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管的成型,不管是悬辊生产工艺还是离芯生产工艺,都是通过径向挤压,生产后的水泥管无法满足管子内外壁光滑度,特别是插口处的要求较高而无法满足,整体光洁度不佳。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水泥管插口成型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泥管插口成型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水泥管插口成型装置,包括成型模具,还包括:
所述成型模具包括两个外模和一个内模,所述内模位于两个所述外模之间,两个所述外模相互对称设置,所述外模和内模均直立放置,所述外模和内模之间形成浇筑区;
振动器,设有多个,分别分布于所述外模的外壁和所述内模的内壁。
进一步的,所述内模由一块钢板卷成,对接处的两侧分为固定段和收缩段,所述固定段内壁固定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带动转轴转动的驱动件;
所述收缩段内壁上设有立柱,所述立柱和所述转轴之间设有多个连接机构,在所述转轴转动时会通过所述连接机构和立柱带动所述收缩段朝着所述固定段内侧收缩。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设于所述转轴上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内部滑动设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远离所述固定杆的一端活动套设于所述立柱上;
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上开设有与所述收缩段转动收缩路径相对应的限位槽,所述移动杆上相应所述限位槽的位置处设有限制杆,所述限制杆的上端穿过所述限位槽。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内开设有与所述移动杆滑动适配的移动槽,所述移动槽内壁与所述移动杆之间设有弹性件。
进一步的,所述外模的上端设有顶板,所述顶板上设有多个螺帽,所述螺帽内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用于抵住所述内模的外壁。
进一步的,所述内模上端开口处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壁设有加强筋板,用于抵住所述内模的内壁;
所述支撑架上方可拆卸设置有盖板。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的上方设有浇筑布料斗,所述顶板上相应所述浇筑布料斗的外壁位置处设有多个挡块。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在浇筑时将自密实混凝土浇入到内模和外模之间的浇筑区内,同时通过内模内和外模外的振动器进行振动,通过采用自密实混凝土可避免目前采用干硬性混凝土而出现的浇筑后需要立即脱模而不利于水泥排水管成型的问题;而且通过直立式的浇筑以及通过振动器振动,可使得混凝土能够浇筑的更密实和均匀,使得生产后的水泥管的内外壁光滑度更高,水泥管的整体光洁度好,结构强度高,是目前通过径向挤压生产后的水泥管无法满足的光滑度效果,满足使用要求;并且水泥管插口处光滑高、混凝土更密实,可有效提高后续水管相连的质量,极大减少了水泥管插接口处密封性和管体漏水问题,大大提高了钢筋混凝土管在市政建设作用。
2、本方案进行脱模时,启动驱动件带动转轴逆时针转动,再通过连接机构带动立柱朝内收缩偏移,此时内模的外径会变小,从而可方便对成型后的水泥管进行脱模操作,使其更方便从内模的外部移走,且可极大避免对水泥管内壁造成拉痕等伤害而影响水泥管的光滑度,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模和内模顶部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内模开口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成型模具;2、外模;3、内模;31、固定段;32、收缩段;4、浇筑区;5、振动器;6、支撑板;7、转轴;8、驱动件;9、立柱;10、连接机构;101、固定杆;102、移动杆;103、弧形板;104、限位槽;105、限制杆;11、移动槽;12、弹性件;13、顶板;14、螺帽;15、调节螺杆;16、支撑架;17、加强筋板;18、盖板;19、浇筑布料斗;20、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3,一种水泥管插口成型装置,包括成型模具1,还包括:成型模具1包括两个外模2和一个内模3,内模3位于两个外模2之间,两个外模2相互对称设置,外模2和内模3均直立放置,外模2和内模3之间形成浇筑区4;振动器5,设有多个,分别分布于外模2的外壁和内模3的内壁。
使用时,在浇筑水泥管前,首先竖向直立安装好内模3后,之后再将两个外模2同样直立放置在内模3的两侧,之后将两个外模2合在一起通过螺栓等进行固定安装,此时外模2和内模3之间的区域即为浇筑区。之后将自密实混凝土浇入到内模3和外模2之间的间隙内,同时通过内模3内和外模2外的振动器5进行振动,从而最终完成浇筑过程。通过采用自密实混凝土可避免目前采用干硬性混凝土而出现的浇筑后需要立即脱模而不利于水泥排水管成型的问题,影响排水管的结构强度。而且通过自密实混凝土浇筑到直立的外模2和内模3之间部分,通过直立式的浇筑以及通过振动器5进行振动,可使得混凝土能够浇筑的更密实和均匀,使得生产后的水泥管的内外壁光滑度更高,水泥管的整体光洁度好,结构强度高,是目前通过径向挤压生产后的水泥管无法满足的光滑度效果,满足使用要求;并且水泥管插口处光滑高、混凝土更密实以及生产精确度有较大提升,可有效提高后续水管相连的质量,极大减少了水泥管插接口处密封性和管体漏水问题,大大提高了钢筋混凝土管在市政建设作用。
外模2的上端设有顶板13,顶板13上设有多个螺帽14,螺帽14内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15,用于抵住内模3的外壁。内模3上端开口处设有支撑架16,支撑架16内壁设有加强筋板17,用于抵住内模3的内壁;支撑架16上方可拆卸设置有盖板18,盖板18可防止混凝土进入到内模3的内部。可分别将支撑架16和盖板18安装在内模3的顶部,通过支撑架16可对内模3的内壁进行支撑,可极大防止在后续浇筑过程中内模3会发生朝内变形的情况,提高水泥管的生产质量,使用效果好。再转动顶板13上的调节螺杆15,使得调节螺杆15的端部朝着靠近内模3的方向移动,最终使得调节螺杆15的端部与内模3的外壁接触,使得内模3和外模2之间的距离保持稳定,防止后续浇筑时内模3会发生偏移的情况,可使得水泥管浇筑更稳定,保证生产质量;同时也避免浇筑时内模3会发生朝外变形的情况,实用性强。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请参阅图3,顶板13的上方设有浇筑布料斗19,顶板13上相应浇筑布料斗19的外壁位置处设有多个挡块20。再将浇筑布料斗19安装在内模3和外模2的顶部,通过挡块20对其进行限位,防止浇筑时发生位移和变形,使用效果好。可将自密实混凝土从浇筑布料斗19的上方浇下,方便使得混凝土能更均匀且全面的进入到内模3和外模2之间的浇筑区内,使用效果好。
实施例二:
在实施一的基础上,请参阅图4-6,内模3由一块钢板卷成,对接处的两侧分为固定段31和收缩段32,固定段31内壁固定设有支撑板6,支撑板6上转动连接有转轴7,支撑板6上设有带动转轴7转动的驱动件8,本申请中的驱动件8采用电机;收缩段32内壁上设有立柱9,立柱9和转轴7之间设有多个连接机构10,在转轴7转动时会通过连接机构10和立柱9带动收缩段32朝着固定段31内侧收缩。当浇筑完毕后一段时间,水泥管静置成型后进行脱模时,首先启动驱动件8带动转轴7逆时针转动,转轴7转动会通过连接机构10带动立柱9转动,立柱9即会朝内收缩偏移,此时内模3的整体即会发生收缩,此时内模3的外径会变小,从而可方便对成型后的水泥管进行脱模操作,使其更方便从内模3的外部移走,且可极大避免对水泥管内壁造成拉痕等伤害而影响水泥管的光滑度,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请参阅图5-6,连接机构10包括设于转轴7上的固定杆101,固定杆101内部滑动设有移动杆102,移动杆102远离固定杆101的一端活动套设于立柱9上;支撑板6上设有弧形板103,弧形板103上开设有与收缩段32转动收缩路径相对应的限位槽104,移动杆102上相应限位槽104的位置处设有限制杆105,限制杆105的上端穿过限位槽104。固定杆101内开设有与移动杆102滑动适配的移动槽11,移动槽11内壁与移动杆102之间设有弹性件12。转轴7转动会带动固定杆101和移动杆102转动,移动杆102即会带动立柱9转动,立柱9会带动内模3上的收缩段32朝着固定段31的方向偏转,同时在移动杆102转动时会通过限制杆105沿着限位槽104的轨迹逐渐偏转,与此同时移动杆102会朝着固定杆101的内部即朝着移动槽11内移动,此时立柱9即也会带动收缩段32沿着限位槽104的轨迹朝内收缩偏移。当脱模完毕后,通过使得驱动件8带动转轴7顺时针转动,通过移动杆102、限制杆105、限位槽104和弹性件12等的配合作用,即可使得立柱9即也会带动收缩段32偏移到初始位置,并与固定段31端口贴合。
工作原理:使用时,在浇筑水泥管前,首先竖向直立安装好内模3后,之后再将两个外模2同样直立放置在内模3的两侧,之后将两个外模2合在一起通过螺栓等进行固定安装,此时外模2和内模3之间的区域即为浇筑区,之后可分别将支撑架16和盖板18安装在内模3的顶部,通过支撑架16可对内模3的内壁进行支撑。再转动顶板13上的调节螺杆15,使得调节螺杆15的端部朝着靠近内模3的方向移动,最终使得调节螺杆15的端部与内模3的外壁接触,使得内模3和外模2之间的距离保持稳定。
安装完毕后,再将浇筑布料斗19安装在内模3和外模2的顶部,通过挡块20对其进行限位,防止浇筑时发生位移和变形,使用效果好。之后即可将自密实混凝土从浇筑布料斗19的上方浇下,混凝土会通过浇筑布料斗19进入到内模3和外模2之间的间隙内,同时通过内模3内和外模2外的振动器5进行振动,从而最终完成浇筑过程。自密实混凝土浇筑到直立的外模2和内模3之间部分,通过直立式的浇筑以及通过振动器5进行振动,可使得混凝土能够浇筑的更密实和均匀,是目前通过径向挤压生产后的水泥管无法满足的光滑度效果,满足使用要求,大大提高了钢筋混凝土管在市政建设作用。
当浇筑完毕后一段时间,水泥管静置成型后进行脱模时,首先启动驱动件8带动转轴7逆时针转动,转轴7转动会带动固定杆101和移动杆102转动,移动杆102即会带动立柱9转动,立柱9会带动内模3上的收缩段32朝着固定段31的方向偏转,同时在移动杆102转动时会通过限制杆105沿着限位槽104的轨迹逐渐偏转,与此同时移动杆102会朝着固定杆101的内部即朝着移动槽11内移动,此时立柱9即也会带动收缩段32沿着限位槽104的轨迹朝内收缩偏移,此时内模3的整体即会发生收缩,此时内模3的外径会变小,从而可方便对成型后的水泥管进行脱模操作,使其更方便从内模3的外部移走,实用性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水泥管插口成型装置,包括成型模具(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成型模具(1)包括两个外模(2)和一个内模(3),所述内模(3)位于两个所述外模(2)之间,两个所述外模(2)相互对称设置,所述外模(2)和内模(3)均直立放置,所述外模(2)和内模(3)之间形成浇筑区(4);
振动器(5),设有多个,分别分布于所述外模(2)的外壁和所述内模(3)的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管插口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3)由一块钢板卷成,对接处的两侧分为固定段(31)和收缩段(32),所述固定段(31)内壁固定设有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上转动连接有转轴(7),所述支撑板(6)上设有带动转轴(7)转动的驱动件(8);
所述收缩段(32)内壁上设有立柱(9),所述立柱(9)和所述转轴(7)之间设有多个连接机构(10),在所述转轴(7)转动时会通过所述连接机构(10)和立柱(9)带动所述收缩段(32)朝着所述固定段(31)内侧收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泥管插口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10)包括设于所述转轴(7)上的固定杆(101),所述固定杆(101)内部滑动设有移动杆(102),所述移动杆(102)远离所述固定杆(101)的一端活动套设于所述立柱(9)上;
所述支撑板(6)上设有弧形板(103),所述弧形板(103)上开设有与所述收缩段(32)转动收缩路径相对应的限位槽(104),所述移动杆(102)上相应所述限位槽(104)的位置处设有限制杆(105),所述限制杆(105)的上端穿过所述限位槽(1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泥管插口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01)内开设有与所述移动杆(102)滑动适配的移动槽(11),所述移动槽(11)内壁与所述移动杆(102)之间设有弹性件(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管插口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2)的上端设有顶板(13),所述顶板(13)上设有多个螺帽(14),所述螺帽(14)内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15),用于抵住所述内模(3)的外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管插口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3)上端开口处设有支撑架(16),所述支撑架(16)内壁设有加强筋板(17),用于抵住所述内模(3)的内壁;
所述支撑架(16)上方可拆卸设置有盖板(18)。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泥管插口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3)的上方设有浇筑布料斗(19),所述顶板(13)上相应所述浇筑布料斗(19)的外壁位置处设有多个挡块(20)。
CN202321056255.0U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水泥管插口成型装置 Active CN2196181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56255.0U CN219618124U (zh)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水泥管插口成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56255.0U CN219618124U (zh)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水泥管插口成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18124U true CN219618124U (zh) 2023-09-01

Family

ID=877951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56255.0U Active CN219618124U (zh)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水泥管插口成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181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22815B (zh) 一种异形箱梁模板支护结构及成型方法
CN111391082B (zh) 路桥建筑用箱梁模板
CN113146835A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水泥管浇筑成型方法
CN114290512B (zh) 一种水泥制品生产用自动浇筑装置
CN219618124U (zh) 一种水泥管插口成型装置
CN211194384U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塔筒模具
CN105538488A (zh) 管廊箱涵浇筑模具
CN215471846U (zh) 一种混凝土浇筑模具
CN206015540U (zh) 一种箱涵滑模施工装置
CN207863469U (zh) 一种梁式楼梯模具
CN111195978A (zh) 一种预制高速公路砼板梁新型抽拉式内模
CN209036723U (zh) 管廊模具系统
CN212554387U (zh) 一种混凝土管桩浇注成型辅助装置
CN112123561B (zh) 一种强化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钢模
CN210880152U (zh) 一种混凝土预制空心构件的浇筑结构
CN207260581U (zh) 一种预留孔成型装置
CN208105089U (zh) 一种涵洞墙体建筑用装置
CN220409131U (zh) 一种排水边沟盖板的模具
CN220279953U (zh) 一种用于制作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系统
CN217781733U (zh) 一种移动现浇施工渡槽模板
CN110666959B (zh) 带有底部的检查井生产工艺
CN215395904U (zh) 一种小型预制箱梁的内顶模系统
CN220614447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的制备模具
CN116638620B (zh) 矩形钢管混凝土预制件防变形支撑结构
CN221604686U (zh) 一种预应力张拉封锚混凝土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ang Keli

Inventor after: Wang Feng

Inventor after: He Yujiang

Inventor after: Ma Xiang

Inventor after: Qiao Junhong

Inventor after: Liu Xin

Inventor before: Wang Keli

Inventor before: Wang Feng

Inventor before: He Yujia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