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08395U - 自动化气动控制疲劳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动化气动控制疲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08395U
CN219608395U CN202320058780.XU CN202320058780U CN219608395U CN 219608395 U CN219608395 U CN 219608395U CN 202320058780 U CN202320058780 U CN 202320058780U CN 219608395 U CN219608395 U CN 2196083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seat body
frame
slidin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5878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纪博晗
王平
李冠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chun Fokia Xuyang Auto Parts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chun Fokia Xuyang Auto Parts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chun Fokia Xuyang Auto Parts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chun Fokia Xuyang Auto Parts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5878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083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083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083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疲劳测试技术领域,且公开了自动化气动控制疲劳装置,解决了目前市场上反复的挤压摩擦会导致放置在地面的座椅产生偏移,且测试时难以调节问题,其包括座椅体,座椅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底座的底部设置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底架和底轨,底座的底部滑动连接有底轨,底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架,底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通过该测试机构,可以根据不同汽车座椅的位置高度便携式的调节测试辊的位置,提高了对汽车座椅进行压力疲劳测试的实用性,且通过限位机构,将座椅体沿着底轨移动后,利用座椅体两侧的限位板与限位架进行限位固定,可以避免座椅体进行疲劳测试时产生晃动或偏移,提高了测试的精确性。

Description

自动化气动控制疲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疲劳测试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特别涉及自动化气动控制疲劳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是坐车时乘坐的座椅,对大部分轿车来说,座椅比变速箱、底盘和车身都要昂贵,现有的自动化气动控制疲劳装置用在日常使用的情形中,主要利用自动机械化的机器人等对汽车座椅进行反复的压力摩擦循环试验,通过观察座椅泡棉的塌陷以及骨架变形程度来综合判定座椅生产后的质量达标情况。
在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开号“CN211477588U”公开了汽车座椅开关通用疲劳测试仪器;包括:测试台、喉深支架、固定支架、直流电机、永磁铁、旋转轴、传动连杆、下压杆、固定座、压力传感器、数显计数器和直流电压显示器;在所述测试台的上端设置喉深支架;在喉深支架侧面的测试台上分别设置有直流电压显示器和数显计数器;在喉深支架的上端设置固定支架;在固定支架上设置电机固定架;在电机固定架上设置直流电机;在喉深支架的中上端设置工作支架。
上述这种汽车座椅开关通用疲劳测试仪器解决了现有方案人工手指按压测试时,按压力度、速度不能准确控制,按压次数量化困难,按压深度不能精准控制,无法实现微距离测试,测试效果前后不一致的问题,但是其仍旧存在一些缺点;
例如:现有的测定装置利用机器自动化沿着座椅表面进行摩擦旋转,现有的模拟机器人整体较大,不利于持续的对座椅进行长时间的模拟疲劳实验,且无法精确的对不同的座椅进行实验,需要调节座椅的位置高度等,同时座椅在进行测试时,反复的挤压摩擦会导致放置在地面的座椅产生偏移,而在产生偏移后的座椅受到的力会产生变化,记录座椅损耗情况数据的精确度会降低;
为此这里提出了自动化气动控制疲劳装置,以解决上述产生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自动化气动控制疲劳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反复的挤压摩擦会导致放置在地面的座椅产生偏移,且测试时难以调节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自动化气动控制疲劳装置,包括座椅体,所述座椅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底架和底轨,所述底座的底部滑动连接有底轨,所述底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架,所述底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一侧传动连接有合页,所述合页的一侧传动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一侧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一侧螺纹连接有侧板,所述座椅体的外侧设置有测试机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测试机构包括防护架和通孔,所述底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架,所述防护架一侧的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侧活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纹孔,所述防护架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侧滑轨,所述侧滑轨的表面滑动连接有顶滑板。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底轨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架,所述滑动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接板,所述限位架的内侧固定连接软垫。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顶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力箱,所述压力箱的底部活动连接有伸缩杆,且所述压力箱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气管,且所述气管的一端活动连接在气泵的顶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卡接板的表面与限位板一侧的表面均开设有螺纹槽,且所述螺纹槽的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栓。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伸缩杆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伸缩杆的底部分别活动套接有传动轴的一端,且所述传动轴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测试辊,且所述测试辊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传动轴的一侧传动连接有电机,且电机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自动化气动控制疲劳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在该自动化气动控制疲劳装置工作中,通过限位机构,首先推动座椅体,使得座椅体沿着底架的顶部进行水平移动,此时将限位板的一侧移动至侧板的一侧后,对座椅体的一侧进行限位,此时向回推动座椅体,利用限位架表面的软垫对座椅体的一侧进行包裹,通过限位机构的设置,将座椅体沿着底轨移动后,利用座椅体两侧的限位板与限位架进行限位固定,可以避免座椅体进行疲劳测试时产生晃动或偏移,提高了测试的精确性;
2)、在该自动化气动控制疲劳装置工作中,利用测试机构的设置,首先通过顶滑板沿着侧滑轨进行水平移动,将顶滑板移动至座椅体的顶部后,此时通过气泵进行驱动,将伸缩杆底部的测试辊调节至座椅体的顶部后,此时通过电机驱动一侧的传动轴进行旋转,通过传动轴的旋转可以带动两个测试辊沿着座椅体的表面进行压力疲劳测试,且通过测试辊表面的凸块可以提高测试的效果,通过该测试机构的设置,可以根据不同汽车座椅的位置高度便携式的调节测试辊的位置,提高了对汽车座椅进行压力疲劳测试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机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机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力辊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轴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座椅体;2、底座;3、限位机构;301、底架;302、底轨;303、固定座;304、合页;305、限位板;306、螺纹槽;307、侧板;308、螺栓;309、滑动块;3010、卡接板;3011、限位架;3012、软垫;4、测试机构;401、防护架;402、通孔;403、螺纹杆;404、顶滑板;405、螺纹孔;406、伸缩杆;407、侧滑轨;408、支撑架;409、电机;4010、传动轴;4011、测试辊;4012、凸块;4013、气泵;4014、气管;4015、压力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自动化气动控制疲劳装置,包括座椅体1,座椅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2,底座2的底部设置有限位机构3,限位机构3包括底架301和底轨302,底座2的底部滑动连接有底轨302,底轨3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架301,底架3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303,固定座303的一侧传动连接有合页304,合页304的一侧传动连接有限位板305,限位板305的一侧开设有螺纹槽306,螺纹槽306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栓308,螺栓308的一侧螺纹连接有侧板307,通过侧板307可以将限位板305进行稳固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较佳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6所示,座椅体1的外侧设置有测试机构4,测试机构4包括防护架401和通孔402,底架3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架401,防护架401一侧的表面开设有通孔402,通孔402的内侧活动连接有螺纹杆403,螺纹杆403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纹孔405,防护架40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侧滑轨407,侧滑轨407的表面滑动连接有顶滑板404,通过顶滑板404移动至座椅体1的一侧,可以精确的对座椅体1的表面进行压力疲劳测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较佳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6所示,底轨302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动块309,滑动块30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架3011,滑动块30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接板3010,限位架3011的内侧固定连接软垫3012,通过移动限位架3011后可以利用软垫3012对座椅体1的一侧进行包裹,从而对座椅体1的一侧进行限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较佳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6所示,顶滑板40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力箱4015,压力箱4015的底部活动连接有伸缩杆406,且压力箱4015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气管4014,且气管4014的一端活动连接在气泵4013的顶部,通过气管4014的连接可以将压力箱4015内产生的气压传输至压力箱4015内,通过压力箱4015驱动底部的伸缩杆406进行垂直升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较佳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6所示,卡接板3010的表面与限位板305一侧的表面均开设有螺纹槽306,且螺纹槽306的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栓308,通过两个螺栓308分别对滑动块309与卡接板3010进行限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较佳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6所示,伸缩杆406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伸缩杆406的底部分别活动套接有传动轴4010的一端,且传动轴4010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测试辊4011,且测试辊40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凸块4012,传动轴4010的一侧传动连接有电机409,且电机40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408,通过支撑架408可以对电机409进行稳固的支撑,将电机409设置在测试辊4011的一侧。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在该自动化气动控制疲劳装置的日常工作时,通过限位机构3,首先推动座椅体1,将底座2沿着底轨302进行滑动连接后,使得座椅体1沿着底架301的顶部进行水平移动,在将座椅体1移动至固定座303的一侧后,此时沿着合页304旋转限位板305,将限位板305的一侧移动至侧板307的一侧后,将螺栓308穿过侧板307的一侧与限位板305一侧的螺纹槽306螺纹连接,可以将限位板305安装在底座2的一侧,对座椅体1的一侧进行限位;
此时向回推动座椅体1,将底座2的一侧推动至限位板305的表面后,此时通过滑动块309沿着底轨302的滑动连接,推动限位架3011移动至座椅体1的另一侧,利用限位架3011表面的软垫3012对座椅体1的一侧进行包裹,此时通过旋转卡接板3010表面的螺栓308,螺栓308沿着卡接板3010表面开设的螺纹槽306向下旋转,直至与底轨302的表面接触后,可以对滑动块309进行限位,通过限位机构3的设置,将座椅体1沿着底轨302移动后,利用座椅体1两侧的限位板305与限位架3011进行限位固定,可以避免座椅体1进行疲劳测试时产生晃动或偏移,提高了测试的精确性;
此时利用测试机构4的设置,首先将螺纹杆403穿过防护架401一侧的通孔402,使得螺纹杆403的一端与螺纹孔405接触后,此时旋转螺纹杆403,可以使得螺纹杆403沿着螺纹孔405进行螺纹旋转,带动顶滑板404沿着侧滑轨407进行水平移动,将顶滑板404移动至座椅体1的顶部后,此时通过气泵4013进行驱动,通过气管4014进行传输,使得压力箱4015驱动底部的伸缩杆406向下垂直运动,将伸缩杆406底部的测试辊4011调节至座椅体1的顶部后,此时通过电机409驱动一侧的传动轴4010进行旋转,通过传动轴4010的旋转可以带动两个测试辊4011沿着座椅体1的表面进行压力疲劳测试,且通过测试辊4011表面的凸块4012可以提高测试的效果,通过该测试机构4的设置,可以根据不同汽车座椅的位置高度便携式的调节测试辊4011的位置,提高了对汽车座椅进行压力疲劳测试的实用性,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例如气泵4013或压力箱4015等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同时不属于本实用新型关键所在,因此不再阐述。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6)

1.自动化气动控制疲劳装置,包括座椅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2),所述底座(2)的底部设置有限位机构(3),所述限位机构(3)包括底架(301)和底轨(302),所述底座(2)的底部滑动连接有底轨(302),所述底轨(3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架(301),所述底架(3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303),所述固定座(303)的一侧传动连接有合页(304),所述合页(304)的一侧传动连接有限位板(305),所述限位板(305)的一侧开设有螺纹槽(306),所述螺纹槽(306)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栓(308),所述螺栓(308)的一侧螺纹连接有侧板(307),所述座椅体(1)的外侧设置有测试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气动控制疲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机构(4)包括防护架(401)和通孔(402),所述底架(3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架(401),所述防护架(401)一侧的表面开设有通孔(402),所述通孔(402)的内侧活动连接有螺纹杆(403),所述螺纹杆(403)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纹孔(405),所述防护架(40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侧滑轨(407),所述侧滑轨(407)的表面滑动连接有顶滑板(4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化气动控制疲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轨(302)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动块(309),所述滑动块(30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架(3011),所述滑动块(30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接板(3010),所述限位架(3011)的内侧固定连接软垫(30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化气动控制疲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滑板(40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力箱(4015),所述压力箱(4015)的底部活动连接有伸缩杆(406),且所述压力箱(4015)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气管(4014),且所述气管(4014)的一端活动连接在气泵(4013)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化气动控制疲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板(3010)的表面与限位板(305)一侧的表面均开设有螺纹槽(306),且所述螺纹槽(306)的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栓(30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化气动控制疲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406)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伸缩杆(406)的底部分别活动套接有传动轴(4010)的一端,且所述传动轴(4010)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测试辊(4011),且所述测试辊(40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凸块(4012),所述传动轴(4010)的一侧传动连接有电机(409),且电机(40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408)。
CN202320058780.XU 2023-01-09 2023-01-09 自动化气动控制疲劳装置 Active CN2196083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58780.XU CN219608395U (zh) 2023-01-09 2023-01-09 自动化气动控制疲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58780.XU CN219608395U (zh) 2023-01-09 2023-01-09 自动化气动控制疲劳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08395U true CN219608395U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57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58780.XU Active CN219608395U (zh) 2023-01-09 2023-01-09 自动化气动控制疲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083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112263B (zh) 一种可调节汽车姿态的振动测试装置
CN102262026B (zh) 密封条植绒摩擦试验仪
CN113945346B (zh) 一种钢板弹簧疲劳测试装置
CN205656013U (zh) 一种用于机动车轮胎力学特性测试的试验台
CN218546323U (zh) 一种混凝土抗压性能测试装置
CN111882944B (zh) 一种汽车转向组合实训台
CN217060231U (zh) 一种工程检测用混凝土塌落度检测装置
CN219608395U (zh) 自动化气动控制疲劳装置
CN210071305U (zh) 一种多工位弹簧检测试验台
CN219513050U (zh) 一种半导体器件测试装置
CN215004790U (zh) 一种用于布式硬度计的限位保护装置
CN216435289U (zh) 一种汽车万向传动轴演示装置
CN115524087A (zh) 一种钢板弹簧疲劳测试装置
CN112857837A (zh) 一种汽车减震器真实模拟用耐用性测试装置
CN220893981U (zh) 一种检测试验台
CN219301965U (zh) 一种汽车方向盘骨架品检装置
CN212621506U (zh) 一种轨道车辆外风挡胶囊疲劳寿命的检测装置
CN219714760U (zh) 一种碰撞试验车辆调正装置
CN220063362U (zh) 一种气弹簧疲劳试验机
CN220063722U (zh) 一种汽车橡塑零件刮擦试验装置
CN216989292U (zh) 钢管端口多轮辊校圆装置
CN219315425U (zh) 一种塑胶跑道压平设备
CN113865456B (zh) 一种窗扇生产试装台
CN114526928B (zh) 一种舵轮负载测试平台
CN217574170U (zh) 保温建材生产用可调压力的压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