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05918U - 一种减振器上支撑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振器上支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05918U
CN219605918U CN202321196215.6U CN202321196215U CN219605918U CN 219605918 U CN219605918 U CN 219605918U CN 202321196215 U CN202321196215 U CN 202321196215U CN 219605918 U CN219605918 U CN 2196059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ck absorber
bushing
riveting
rubber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9621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银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Zhongli Inves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Zhongli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Zhongli Inves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Zhongli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9621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059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059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059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振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减振器上支撑结构,包括支架壳体、衬套和铆接盖,所述支架壳体中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下方设有连接孔,所述衬套设置在凹槽中,所述衬套下端通过连接孔连接减振器,所述铆接盖设在所述凹槽上,所述支架壳体上端表面靠近铆接盖处设有圆弧凸起,通过在铆接盖附近的支架壳体上设置平滑的圆弧凸起结构进行过渡,可以起到支撑弹簧载荷的作用,同时可以缓冲传递到上支撑结构上的加载力,能够改善上支撑结构承载能力不足的缺陷。

Description

一种减振器上支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振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振器上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人们选择汽车时会着重考虑汽车的舒适性,而汽车减振器对汽车操控稳定性和平顺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汽车上支撑结构又是连接车身与减振器的重要结构。
传统的支撑结构包括支架和支架内的衬套组件,其中活塞杆的上端与支架相连,支架上一般设有压装衬套组件的端盖,现在车型空间越来越大,减振件衬套疲劳耐久工况条件中的加载力越来越大,次数也越来越多,传统的减振器上支撑结构已经不能满足支撑承载的要求。
根据以上描述分析,上述技术中上支撑结构存在承载能力不足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减振器上支撑结构承载能力不足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减振器上支撑结构:包括支架壳体、衬套和铆接盖,所述支架壳体中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下方设有连接孔,所述衬套设置在凹槽中,所述衬套下端通过连接孔连接减振器,所述铆接盖设在所述凹槽上,所述支架壳体上端表面靠近铆接盖处设有圆弧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铆接盖附近的支架壳体上采用平滑的圆弧凸起结构进行过渡,可以起到支撑弹簧载荷的作用,同时可以缓冲传递到上支撑结构上的加载力,能够改善上支撑结构承载能力不足的缺陷。
可选的,所述衬套包括金属内管、金属外管和衬套橡胶,所述金属内管设于金属外管内,所述衬套橡胶包裹在金属外管外侧,所述金属外管下端管口通过连接孔与减振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金属管用于连接减振器,设置衬套橡胶可以减振,且防止金属外管在凹槽内发生磕碰。
所述铆接盖位于凹槽内的部分外侧底部设有过渡凸起,所述凹槽底部与连接孔连接部分也设有过渡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凹槽底部和铆接盖外部设置过渡凸起,可以减少衬套橡胶受较大径向力后向连接孔方向和铆接盖方向的变形,防止衬套橡胶被连接孔内的金属切割损坏,提升衬套寿命。
可选的,所述衬套橡胶下端与凹槽底部接触,且两者接触处的衬套橡胶上设有多个凸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架壳体与衬套橡胶接触处设置凸块,减少衬套橡胶与支架壳体的接触面积,减少上支撑结构受力时衬套橡胶与支架壳体碰撞噪音。
可选的,所述衬套橡胶上端与铆接盖接触,且两者接触处的衬套橡胶上设有圆柱衬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铆接盖与衬套橡胶接触处设置圆柱衬块,减小衬套橡胶与铆接盖的接触面积,减小上支撑结构受力时衬套橡胶与铆接盖的碰撞噪音。
可选的,所述支架壳体材料为铝,且支架壳体上凹槽两侧部分设有空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铝制支架,并设置空腔,可以使上支撑重量更轻,结构更轻量化。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一种有益效果:
1、在铆接盖附近的支架壳体上采用平滑的圆弧凸起结构进行过渡,可以起到支撑弹簧载荷的作用,同时可以缓冲传递到上支撑结构上的加载力,能够改善上支撑结构承载能力不足的缺陷。
2、在支架壳体和铆接盖上设置过渡凸起可以在上支撑衬套受到减振器阻尼力比较大的径向力时,防止橡胶被拉出而金属切割破损失效,可以提升上支撑衬套耐久寿命。
3、在支架壳体和铆接盖衬套橡胶接触处、铆接盖与衬套橡胶接触处设置凸起和衬块,可以减小衬套橡胶与支架壳体与铆接盖的碰撞噪音。
4、支架壳体使用铝材可以使重量更轻,使上支撑结构轻量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中C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减振器上支撑结构的轴测图。
图中:1、支架壳体;3、铆接盖;4、金属内管;5、金属外管;6、圆柱衬块;11、圆弧凸起;12、凸块;21、衬套橡胶;31、过渡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减振器上支撑结构,参照图1和图2,包括支架壳体1、衬套和铆接盖3,支架壳体1中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下方设有连接孔2,衬套设置在凹槽中,所述衬套下端通过连接孔2连接减振器,铆接盖3设在所述凹槽上,支架壳体1上端表面靠近铆接盖3处设有圆弧凸起11,具体的,衬套通过过盈配合压入支架壳体1的凹槽内,铆接盖3安装在凹槽上且使用铆接固定,通过在铆接盖3附近的支架壳体1上采用平滑的圆弧凸起11结构进行过渡,在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减振器上支撑结构上端表面安装到车身,可以起到支撑弹簧载荷的作用,同时可以缓冲传递到上支撑结构上的加载力,能够改善上支撑结构承载能力不足的缺陷。
在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和图3,衬套包括金属内管4、金属外管5和衬套橡胶21,金属内管4设于金属外管5内,衬套橡胶21包裹在金属外管5外侧,金属外管5下端管口通过连接孔2与减振器连接。
可选的,所述铆接盖3位于凹槽内的部分外侧底部设有过渡凸起31,所述凹槽底部与连接孔2连接部分也设有过渡凸起31,具体的,设置过渡凸起31,在上支撑结构受到减振器阻尼力比较大的径向力时,可以缓解衬套橡胶21被挤出导致橡胶被金属切割破损失效,进而延长产品的耐久寿命。
可选的,衬套橡胶21下端与凹槽底部接触,且两者接触处的衬套橡胶21上设有多个凸块12,具体的,凸块12为半圆球形,阵列分布在衬套橡胶21上与凹槽底部接触的平面上,在上支撑结构受到减振器阻尼力时,减小衬套橡胶21与凹槽的接触面积,减小衬套橡胶21与支架壳体1的碰撞噪音。
可选的,衬套橡胶21上端与铆接盖3接触,且两者接触处的衬套橡胶21上设有圆柱衬块6,具体的,圆柱衬块6为半圆柱形,设置在衬套橡胶21上,在上支撑结构受到减振器阻尼力时,减小衬套橡胶21与铆接盖3的接触面积,减小衬套橡胶21与铆接盖3的碰撞噪音。
可选的,支架壳体材料为铝,且支架壳体上凹槽两侧部分设有空腔。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减振器上支撑结构靠近铆接盖3处设置圆弧凸起11,在使用时,将减振器上支撑结构上端固定到车身,减振器上支撑结构下方连接减振器,可以起到支撑弹簧载荷的作用,能够改善上支撑结构承载能力不足的缺陷,将衬套放入凹槽内并使用铆接盖3铆接固定,并在衬套橡胶21与铆接盖3接触处设置圆柱衬块6,减小在减振器上支撑结构受减振器阻尼力时衬套橡胶21与铆接盖3的碰撞噪音,在衬套橡胶21与支架壳体1接触处设置阵列凸块12,减小在减振器上支撑结构受减振器阻尼力时衬套橡胶21与支架壳体1的碰撞噪音,并且在在减振器上支撑结构的铆接盖3和凹槽上设置过渡凸起31,在受减振器较大的阻尼力时,防止衬套橡胶21受力挤压伸出并被金属切割损坏,可以延长上支撑结构的使用寿命,并使用铝作为壳体支架1材料,可以使上支撑结构做到轻量化。
以上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减振器上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壳体(1)、衬套和铆接盖(3),所述支架壳体(1)中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下方设有连接孔(2),所述衬套设置在凹槽中,所述衬套下端通过连接孔(2)连接减振器,所述铆接盖(3)设在所述凹槽上方并连接在支架壳体(1)上,所述支架壳体(1)上端表面靠近铆接盖(3)处设有圆弧凸起(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振器上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包括金属内管(4)、金属外管(5)和衬套橡胶(21),所述金属内管(4)设在金属外管(5)内,所述衬套橡胶(21)包裹在金属外管(5)外侧,所述金属外管(5)下端管口通过连接孔(2)与减振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振器上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铆接盖(3)位于凹槽内的部分外侧底部设有过渡凸起(31),所述凹槽底部与连接孔(2)连接部分也设有过渡凸起(3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振器上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橡胶(21)下端与凹槽底部接触,且两者接触处的衬套橡胶(21)上设有多个凸块(1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振器上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橡胶(21)上端一侧与铆接盖(3)接触,且两者接触处的衬套橡胶(21)上设有圆柱衬块(6)。
CN202321196215.6U 2023-05-17 2023-05-17 一种减振器上支撑结构 Active CN2196059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96215.6U CN219605918U (zh) 2023-05-17 2023-05-17 一种减振器上支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96215.6U CN219605918U (zh) 2023-05-17 2023-05-17 一种减振器上支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05918U true CN219605918U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50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96215.6U Active CN219605918U (zh) 2023-05-17 2023-05-17 一种减振器上支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059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605918U (zh) 一种减振器上支撑结构
CN209875818U (zh) 一种硫化橡胶内外卡箍式渐变汽车板簧
CN211259460U (zh) 一种改善nvh性能的空气压缩机支架及汽车
CN212796886U (zh) 一种一系悬挂、轨道车辆转向架和轨道车辆
CN201736759U (zh) 一种载货汽车转向桥用空心橡胶弹簧复合悬架装置
CN211075508U (zh) 一种汽车领域用发动机磁流变悬置减振装置
CN218400104U (zh) 一种免维护板簧层间的减振降噪连接板结构及板簧
CN215041914U (zh) 一种三角臂
CN220096062U (zh) 汽车用控制臂衬套
CN201651154U (zh) 一种双弹簧减震器
CN109624634B (zh) 一种悬架轴承装置及汽车悬架系统
CN218463465U (zh) 发动机底部缓冲减震支架
CN115648876A (zh) 一种免维护板簧层间的减振降噪连接板结构及板簧
CN110864062A (zh) 一种车辆双通道式前减振器上支撑结构
CN111347829B (zh) 一种用于超重型车辆悬架的减振装置
CN1603652A (zh) 双弹簧连续式减振器
CN209385557U (zh) 轿车高强度安全减震器顶胶总成
CN220616062U (zh) 一种电动摩托车减震摇臂前叉
CN219406071U (zh) 一种电动车避震机构
CN218031232U (zh) 一种4.5线径汽车减震器总成
CN217892423U (zh) 一种汽车多连杆前置悬架总成
CN215705523U (zh) 缓冲减震汽车防滑托架
CN218266958U (zh) 汽车钢板弹簧总成
CN215805922U (zh) 一种新型隔振块
CN220682552U (zh) 一种电动车前臂减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