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88939U - 外环火盖、燃烧器及燃气灶 - Google Patents

外环火盖、燃烧器及燃气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88939U
CN219588939U CN202321123434.1U CN202321123434U CN219588939U CN 219588939 U CN219588939 U CN 219588939U CN 202321123434 U CN202321123434 U CN 202321123434U CN 219588939 U CN219588939 U CN 2195889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re
outer ring
ring
wall
fl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2343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志亮
刘华荣
叶飞
黄泽民
欧伟成
潘叶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att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att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atti Co Ltd filed Critical Vatt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2343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889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889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889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外环火盖、燃烧器及燃气灶,属于厨房设备技术领域。该外环火盖,包括外环壁、内环壁以及固接于外环壁和内环壁上端的环形顶壁,外环壁、内环壁以及环形顶壁共同围设有环形腔体,外环壁上开设有多个与环形腔体连通的外环火孔,环形顶壁上设置有多个凸台,凸台的内环侧壁开设有与环形腔体连通的中环火孔和中环火稳焰槽,中环火稳焰槽位于中环火孔下方且与中环火稳焰槽连通,以防止中环火离焰。该外环火盖实现火焰均匀的同时,避免了火孔、稳焰槽堵塞的问题,从而提升了用户体验性。

Description

外环火盖、燃烧器及燃气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外环火盖、燃烧器及燃气灶。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灶具,基本上都是大气式燃烧器,而燃烧器的火形大部分为直火,由于直火为圆形火孔沿外环火盖圆周分布,二次空气补充充分,有害气体co排放低,但由于直火燃烧器火孔排布在最外环圆周上,火焰离锅底中心较远,并且外环火与内环火之间存在较大的无焰区,导致燃烧器火力不均匀。特别现在为了追求高效率,将内环火的热负荷加大,导致内环火力特别大,导致锅底中间局部温度过高,而内环与外环中间无焰区域,温度低,存在火焰不均匀的问题,影响用户的体验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行业出现的技术主要有以下技术:
第一种技术,采用旋火燃烧器,通过在外环设置条缝式火槽,将火焰区延伸长,增大锅底的火焰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燃烧器的燃烧效率和增强火力均匀性。但旋火燃烧器存在二次空气补充差的缺点,越靠内部的火槽二次空气补充二次空气越差,有害气体co排放高,导致旋火燃烧器锅底离燃烧器的高度比直火燃烧器更高,效率的优势就无法直接转化出来。
第二种技术,如公开号为CN205807419U和CN211551595U的中国专利,在现有两环火的基础上面,在外环火盖的内侧增加一排出火孔,但该环火孔的很容易设计不合理,中环火焰与内环火焰,或中环火焰与外环火焰容易形成交叉,导致交叉部分燃烧器二次空气不足,燃烧不充分,有害气体co排放高。这个方案还有一个缺陷,该环火由于是独立的出火孔,稳焰性能差,容易发生离焰,有部分同行通过在中环火下方加稳焰槽来稳焰或在中环火孔改成条形火槽,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溢出的汤液,会造成火孔、稳焰槽或条形火槽堵塞,从而导致用户体验性。
所以解决直火燃烧器火焰不均匀,并解决中环火烟气高、工况差(离焰)和容易堵塞的技术难点就很重要,有利于提高火焰的均匀性,提高用户体验性和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能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环火盖,该外环火盖实现火焰均匀的同时,避免了火孔、稳焰槽堵塞的问题,从而提升了用户体验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燃气灶。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外环火盖,包括外环壁、内环壁以及固接于外环壁和内环壁上端的环形顶壁,外环壁、内环壁以及环形顶壁共同围设有环形腔体,外环壁上开设有多个与环形腔体连通的外环火孔,环形顶壁上设置有多个凸台,凸台的内环侧壁开设有与环形腔体连通的中环火孔和中环火稳焰槽,中环火稳焰槽位于中环火孔下方且与中环火稳焰槽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多个凸台环形间隔排列,相邻的两个凸台之间具有导流汤液的通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通道的导流面高度从外环至内环方向逐渐降低,形成导流斜面,以将汤液导流至内环方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凸台的上端面的高度从内环至外环方向逐渐降低,以将汤液导流至通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多个凸台中的其中一个开设有传火孔和传火槽,传火孔连通中环火稳焰槽、中环火孔和外环火孔,传火槽位于传火孔的上方并且连通传火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每个凸台开设有两个中环火孔,传火孔和传火槽均位于两个中环火孔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中环火孔与水平面之间具有第一夹角θ,中环火孔与圆心之间具有第二夹角β,第一夹角θ和第二夹角β均为锐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环形顶壁的内壁对应凸台开设有凹槽,中环火稳焰槽通过凹槽与环形腔体连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燃烧器,包括炉头、分气盘、内环火盖以及上述的外环火盖,分气盘安装于炉头上,外环火盖和内环火盖均安装于分气盘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燃气灶,包括上述的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外环火盖,包括外环壁、内环壁以及固接于外环壁和内环壁上端的环形顶壁,外环壁、内环壁以及环形顶壁共同围设有环形腔体,外环壁上开设有多个与环形腔体连通的外环火孔,环形顶壁上设置有多个凸台,凸台的内环侧壁开设有与环形腔体连通的中环火孔和中环火稳焰槽,外环火孔、中环火孔和内环火三者的共同配合,实现了火焰均匀的效果。中环火稳焰槽位于中环火孔下方且与中环火稳焰槽连通,以在中环火孔处的火焰熄灭时引燃中环火。由于中环火孔和中环火稳焰槽位于凸台的侧壁上,汤液无法堵塞中环火孔和中环稳焰槽,实现火焰均匀的同时,避免了火孔、稳焰槽堵塞的问题,从而提升了用户体验性。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外环火盖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外环火盖的俯视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外环火盖的A-A剖视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外环火盖的B-B剖视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外环火盖的内部结构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外环火盖与分气盘的拆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外环壁;11、外环火孔;12、外环火稳焰槽;2、内环壁;3、环形顶壁;31、凸台;311、中环火孔;312、中环稳焰槽;313、传火孔;314、传火槽;32、通道;33、凹槽;4、环形腔体;5、分气盘;6、内环火盖。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用语“一个”、“一”、“该”、“所述”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外环火盖,包括外环壁1、内环壁2以及固接于外环壁1和内环壁2上端的环形顶壁3。
外环壁1、内环壁2以及环形顶壁3共同围设有环形腔体4,如图3至图6所示,环形腔体4用于与分气盘5的外环混气腔连通。
外环壁1上开设有多个与环形腔体4连通的外环火孔11,外环混气腔和环形腔体4内的燃气通过外环火孔11流出并燃烧。
环形顶壁3上设置有多个凸台31,凸台31的内环侧壁开设有与环形腔体4连通的中环火孔311和中环火稳焰槽312,外环火孔11、中环火孔311和内环火三者的共同配合,实现了火焰均匀的效果。
中环火稳焰槽312位于中环火孔311下方且与中环火稳焰槽312连通,中环火稳焰槽312具有防止中环火孔311处的火焰离焰的作用,起到稳焰的效果,以及在中环火孔311处的火焰意外熄灭时引燃中环火。
由于中环火孔311和中环火稳焰槽312位于凸台31的侧壁上,汤液无法堵塞中环火孔311和中环稳焰槽312,实现火焰均匀的同时,避免了火孔、稳焰槽堵塞的问题,从而提升了用户体验性。
如图1和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外环壁1上还开设有外环火稳焰槽12,外环火稳焰槽12位于外环火孔11的下方,外环火稳焰槽12与外环火孔11连通,以用于在外环火孔11处的火焰熄灭时引燃外环火。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多个凸台31环形间隔排列,相邻的两个凸台31之间具有导流汤液的通道32,汤液通过通道32流至内环方向。
如图1至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凸台31的数量为十二个,十二个凸台31具有一定的螺旋角度。
如图1、图3、图4和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通道32的导流面高度从外环至内环方向逐渐降低,形成导流斜面,以将汤液导流至内环方向,直至通过分气盘5中部的通道向下流至盛液盘上,避免堵塞中环火孔311和中环稳焰槽312,实现了方便清洁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环形顶壁3与外环壁1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在环形顶壁3与外环壁1之间的夹角为75度时,汤液的导流效果、火盖的结构强度以及美观性最佳。
如图1、图3、图4和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凸台31的上端面的高度从内环至外环方向逐渐降低,呈倒V形,以将汤液导流至通道32,进一步提升导流效果,避免汤液聚集在凸台31和通道32处。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多个凸台31中的其中一个开设有传火孔313和传火槽314,传火孔313连通中环火稳焰槽312、中环火孔311和外环火孔11,传火槽314位于传火孔313的上方并且连通传火孔313。
内火盖处的火焰通过传火孔313和传火槽314传到中环火孔311和外环火孔11处,以引燃中环火和外环火。
如图1至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每个凸台31开设有两个中环火孔311,两个中环火孔311间隔设置,传火孔313和传火槽314均位于两个中环火孔311之间。
两个中环火孔311间隔设置,既可以补充二次空气,实现了燃烧充分,也避免中环火孔311之间产生火焰交叉,避免烟气超标。
如图2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中环火孔311与水平面之间具有第一夹角θ,中环火孔311与圆心之间具有第二夹角β,第一夹角θ和第二夹角β均为锐角。
优选的,在第一夹角θ和第二夹角β均为45度时,避免了中环火孔311与内火盖6的内环火孔和外环火孔11的火焰交叉,大大的降低了烟气。
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环形顶壁3的内壁对应凸台31且位于凸台31下部开设有凹槽33,中环火稳焰槽312通过凹槽33与环形腔体4连通。凹槽33的开设,降低了中环火稳焰槽312连通环形腔体4的加工难度,提升了加工效率。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燃烧器,包括炉头(图中未示出)、分气盘5、内环火盖6以及上述的外环火盖,分气盘5安装于炉头上,外环火盖和内环火盖6均安装于分气盘5上。
本实用新型的燃烧器由于采用上述的外环火盖,实现火焰均匀的同时,避免了中环火孔、中环稳焰槽堵塞的问题,从而提升了用户体验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燃气灶,包括上述的燃烧器,从而实现了火焰均匀的同时,避免了中环火孔、中环稳焰槽堵塞的问题,从而提升了用户体验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个优选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外环火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环壁(1)、内环壁(2)以及固接于所述外环壁(1)和所述内环壁(2)上端的环形顶壁(3),所述外环壁(1)、所述内环壁(2)以及所述环形顶壁(3)共同围设有环形腔体(4),所述外环壁(1)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环形腔体(4)连通的外环火孔(11),所述环形顶壁(3)上设置有多个凸台(31),所述凸台(31)的内环侧壁开设有与所述环形腔体(4)连通的中环火孔(311)和中环火稳焰槽(312),所述中环火稳焰槽(312)位于所述中环火孔(311)下方且与所述中环火稳焰槽(312)连通,以防止中环火离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环火盖,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凸台(31)环形间隔排列,相邻的两个所述凸台(31)之间具有导流汤液的通道(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环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32)的导流面高度从外环至内环方向逐渐降低,形成导流斜面,以将汤液导流至内环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环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31)的上端面的高度从内环至外环方向逐渐降低,以将汤液导流至所述通道(3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环火盖,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凸台(31)中的其中一个开设有传火孔(313)和传火槽(314),所述传火孔(313)连通所述中环火稳焰槽(312)、所述中环火孔(311)和所述外环火孔(11),所述传火槽(314)位于所述传火孔(313)的上方并且连通所述传火孔(3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环火盖,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凸台(31)开设有两个所述中环火孔(311),所述传火孔(313)和所述传火槽(314)均位于两个所述中环火孔(311)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环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环火孔(311)与水平面之间具有第一夹角θ,所述中环火孔(311)与圆心之间具有第二夹角β,所述第一夹角θ和所述第二夹角β均为锐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环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顶壁(3)的内壁对应所述凸台(31)开设有凹槽(33),所述中环火稳焰槽(312)通过所述凹槽(33)与所述环形腔体(4)连通。
9.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炉头、分气盘(5)、内环火盖(6)以及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外环火盖,所述分气盘(5)安装于所述炉头上,所述外环火盖和所述内环火盖(6)均安装于所述分气盘(5)上。
10.一种燃气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燃烧器。
CN202321123434.1U 2023-05-10 2023-05-10 外环火盖、燃烧器及燃气灶 Active CN2195889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23434.1U CN219588939U (zh) 2023-05-10 2023-05-10 外环火盖、燃烧器及燃气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23434.1U CN219588939U (zh) 2023-05-10 2023-05-10 外环火盖、燃烧器及燃气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88939U true CN219588939U (zh) 2023-08-25

Family

ID=876877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23434.1U Active CN219588939U (zh) 2023-05-10 2023-05-10 外环火盖、燃烧器及燃气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889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088590A1 (zh) 内环火盖及燃气灶
CN219588939U (zh) 外环火盖、燃烧器及燃气灶
CN116447596A (zh) 外环火盖、燃烧器及燃气灶
CN110542090B (zh) 燃烧器
CN107327845B (zh) 一种燃气灶的燃烧器结构及燃气灶
CN109681876A (zh) 一种切槽式外火盖及燃烧器
CN214370177U (zh) 一种喷火盖及其燃烧器
CN211011359U (zh) 一种用于圣火盘的燃烧器组件
CN111810992B (zh) 一种具有低涡旋燃烧特性的燃烧器
CN204786405U (zh) 燃烧器及具有其的燃气灶
CN208418733U (zh) 一种基于下进风原理提升燃烧功率减少一氧化碳排放的炉头
CN210035496U (zh) 一种切槽式外火盖及燃烧器
CN106122961A (zh) 燃烧器组件及燃气灶
CN216814156U (zh) 旋火盖组件、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5831914U (zh) 一种火盖、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913864Y (zh) 节能环保燃烧器及燃气炉灶
CN2672472Y (zh) 一种节能燃气灶芯
CN217178513U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220870861U (zh) 一种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8295722U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
CN218883967U (zh) 炉头燃烧器和燃气灶具
CN218883970U (zh) 外环火盖和灶具炉头
CN217131276U (zh) 一种燃气灶高效燃烧器
CN219120561U (zh) 火盖及具有其的燃烧器
CN220648256U (zh) 燃烧器和灶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