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20561U - 火盖及具有其的燃烧器 - Google Patents

火盖及具有其的燃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20561U
CN219120561U CN202320041775.8U CN202320041775U CN219120561U CN 219120561 U CN219120561 U CN 219120561U CN 202320041775 U CN202320041775 U CN 202320041775U CN 219120561 U CN219120561 U CN 2191205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re cover
air outlet
annular block
gas outlet
ho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4177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长兵
陈德龙
胡杨
潘叶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att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att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atti Co Ltd filed Critical Vatt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4177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205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205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205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火盖及具有其的燃烧器,属于燃气灶技术领域,该火盖包括环形块体,包括至少两个出气区,出气区均为同心设置的圆环,出气区沿轴向开设有多个通孔,以形成垂直方向的火焰;其中,出气区的出气面积从外到内依次升高。本实用新型可以形成竖直方向的火焰,减小火焰与锅具的距离,增大火焰与锅体的接触面积,避免大量的热量散失在空气中,可以解决内环火热负荷低的问题,改善烹饪效果。

Description

火盖及具有其的燃烧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灶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火盖及具有其的燃烧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燃气灶燃烧器的火盖通常结构是在侧面圆周上均匀布置分火孔,这样的结构存在如下不足:燃气从火盖侧部周遭喷出,火苗呈扇形分布,火焰接触锅底传递热能,锅底温度分布呈现喇叭口温度曲线,四周温度高,中心温度低,表现在烹饪时其锅底的温度不均匀,影响烹饪制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盖,可以形成竖直方向的火焰,减小火焰与锅具的距离,增大火焰与锅体的接触面积,避免大量的热量散失在空气中,可以解决内环火热负荷低的问题,改善烹饪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烧器。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火盖,该火盖包括:
环形块体,包括至少两个出气区,所述出气区均为同心设置的圆环,所述出气区沿轴向开设有多个通孔,以形成垂直方向的火焰;
其中,所述出气区的出气面积从外到内依次升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靠近所述环形块体中心的所述出气区为第一出气区,远离所述环形块体中心的所述出气区为第二出气区,其中,所述第一出气区的出气面积和所述第二出气区的出气面积比为1.06~1.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出气区为多个,多个所述出气区的出气面积等比例升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多个所述通孔沿所述出气区均匀分布,所述通孔的横截面为圆形、三角形、矩形、五边形、六边形、八边形中的一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环形块体的内径与外径比为0.3~0.6。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环形块体的材质为陶瓷,所述环形块体的厚度为8mm~12mm,相邻两个所述通孔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0.8mm~1.2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环形块体的材质为金属材料,所述环形块体的厚度为10mm,相邻两个所述通孔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0.8mm~0.85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环形块体包括:
壳体,两端均开设有开口,其中,一个所述开口设置有向内的翻边;
盖板,插入所述壳体的内部,且连接于所述翻边;
所述盖板开设有多个所述通孔,所述盖板的中部均开设有中心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盖板的厚度为2mm,相邻两个所述通孔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1mm。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燃烧器,该燃烧器包括:
如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任一项所述的火盖;
分火器,其中,所述火盖盖设于所述分火器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火盖,通过所述出气区沿轴向开设有多个所述通孔,可以形成竖直方向的火焰,减小火焰与锅具的距离,增大火焰与锅体的接触面积,避免大量的热量散失在空气中;
通过将所述出气区的出气面积从外到内依次升高,以增加锅具中心的温度,避免爆炒或者小小火煲汤时,出现的内环火热负荷低的问题,改善烹饪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分火器,具备保洁、洗碗的功能,由于上述火盖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上述火盖的分火器也应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火盖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火盖的俯视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火盖为陶瓷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火盖为金属材料的剖视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壳体和盖板的爆炸视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燃烧器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环形块体;100、出气区;100a、第一出气区;100b、第二出气区;110、通孔;11、壳体;12、盖板;2、分火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用语“一个”、“一”、“该”、“”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
如图1至图5所示,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火盖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火盖的俯视图。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火盖为陶瓷的剖视图。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火盖为金属材料的剖视图。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壳体11和盖板12的爆炸视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火盖,该火盖包括:
环形块体1,包括至少两个出气区100,所述出气区100均为同心设置的圆环,所述出气区100沿轴向开设有多个通孔110,以形成垂直方向的火焰;
其中,所述出气区100的出气面积从外到内依次升高。
其中,本申请同在出气区100沿轴向开设有多个通孔110,可以使得燃气从通孔110喷出后形成竖直方向的火焰,减小火焰与锅具的距离,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燃气从火盖侧部周遭喷出,火苗呈扇形分布,火焰接触锅底传递热能,锅底温度分布呈现喇叭口温度曲线,四周温度高,中心温度低,导致锅底的温度不均匀的问题;本申请可以增大火焰与锅体的接触面积,避免大量的热量散失在空气中,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
通过将出气区100的出气面积从外到内依次升高,以增加内侧出气区100的出气面积,进而增加锅具中心的温度,避免爆炒或者小小火煲汤时,出现的内环火热负荷低的问题,改善烹饪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不同出气区100可以对应于分火器2中内环混气腔和外环混气腔,若有两个以上的混气腔时,也可以利用相对于数量的出气区10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靠近所述环形块体1中心的所述出气区100为第一出气区100a,远离所述环形块体1中心的所述出气区100为第二出气区100b,其中,所述第一出气区100a的出气面积和所述第二出气区100b的出气面积比为1.06~1.2。
如图1-2所示,本申请将位于最内侧的出气区100定义为第一出气区100a,最外侧的出气区100定义为第二出气区100b,其中,所述第一出气区100a的出气面积和所述第二出气区100b的出气面积比为1.06~1.2,优选的面积比为1.1、1.12、1.15、1.18时,不仅可以提高锅具中心的温度,还能够避免锅具的中心温度和锅具的边缘温度相差太大,提高烹饪效率和用户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出气区100为多个,多个所述出气区100的出气面积等比例升高。
如图1-2所示,针对现有燃烧器中可能出现的3个混合腔的情况,本申请将3个所述出气区100的出气面积等比例升高,可以满足烹饪的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多个所述通孔110沿所述出气区100均匀分布,所述通孔110的横截面为圆形、三角形、矩形、五边形、六边形、八边形中的一种。
如图1-5所示,通孔110沿所述出气区100均匀分布,保证每个出气区100的出气均匀形成均匀稳定的火焰;
通孔110的横截面可以为圆形、三角形、矩形、五边形、六边形、八边形中的一种,优选为圆形、六边形方便加工,且结构强度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块体1的内径与外径比为0.3~0.6。
如图1-5所示,环形块体1的内径与外径比为0.3~0.6时,可以为出气区100补充适量的空气,保证燃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块体1的材质为陶瓷,所述环形块体1的厚度为8mm~12mm,相邻两个所述通孔110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0.8mm~1.2mm。
如图3所示,环形块体1的材质为陶瓷,其燃烧方式为无焰红外燃烧,火焰长度较短甚至无火焰,可以用于红外燃烧器;经测试发现,所述环形块体1的厚度为8mm~12mm,相邻两个所述通孔110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0.8mm~1.2mm,可以保障燃烧反应强度和火焰容积密度,起到稳焰和强制燃烧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块体1的材质为金属材料,所述环形块体1的厚度为10mm,相邻两个所述通孔110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0.8mm~0.85mm。
如图4所示,经大量测试,在环形块体1的材质为金属材料,具体可以为金属带料盘绕制作的圆盘形,所述环形块体1的厚度为10mm,相邻两个所述通孔110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0.8mm~0.85mm,可以保障燃烧反应强度和火焰容积密度,起到稳焰和强制燃烧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块体1包括:
壳体11,两端均开设有开口,其中,一个所述开口设置有向内的翻边;
盖板12,插入所述壳体11的内部,且连接于所述翻边;
所述盖板12开设有多个所述通孔110,所述盖板12的中部均开设有中心孔13。所述盖板12的厚度为2mm,相邻两个所述通孔110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1mm。
如图5所示,壳体11和盖板12的组合方式,能够增加火焰的长度,提高燃气热效率,使得锅底的受热更加均匀稳定,同时给用户更好的体验感
经大量测试,在所述盖板12的厚度为2mm,相邻两个所述通孔110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1mm,可以保障燃烧反应强度和火焰容积密度,起到稳焰和强制燃烧的作用,既节能又环保。
如图1至图6所示,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火盖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火盖的俯视图。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火盖为陶瓷的剖视图。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火盖为金属材料的剖视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壳体11和盖板12的爆炸视图。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烧器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分火器,该分火器包括:
如上述的火盖;
火盖;
分火器,其中,所述火盖盖设于所述分火器的顶部
其中,分火器包括如上述任一种火盖,由于上述火盖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上述火盖的分火器也应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的燃烧器,可以形成竖直方向的火焰,减小火焰与锅具的距离,增大火焰与锅体的接触面积,避免大量的热量散失在空气中,可以解决内环火热负荷低的问题,改善烹饪效果、提高用户体验。通过改善通孔110之间的距离,能够保障燃烧反应强度和火焰容积密度,起到稳焰和强制燃烧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作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的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个优选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火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环形块体(1),包括至少两个出气区(100),所述出气区(100)均为同心设置的圆环,所述出气区(100)沿轴向开设有多个通孔(110),以形成垂直方向的火焰;
其中,所述出气区(100)的出气面积从外到内依次升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盖,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环形块体(1)中心的所述出气区(100)为第一出气区(100a),远离所述环形块体(1)中心的所述出气区(100)为第二出气区(100b),其中,所述第一出气区(100a)的出气面积和所述第二出气区(100b)的出气面积比为1.06~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区(100)为多个,多个所述出气区(100)的出气面积等比例升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盖,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通孔(110)沿所述出气区(100)均匀分布,所述通孔(110)的横截面为圆形、三角形、矩形、五边形、六边形、八边形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块体(1)的内径与外径比为0.3~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块体(1)的材质为陶瓷,所述环形块体(1)的厚度为8mm~12mm,相邻两个所述通孔(110)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0.8mm~1.2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块体(1)的材质为金属材料,所述环形块体(1)的厚度为10mm,相邻两个所述通孔(110)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0.8mm~0.8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块体(1)包括:
壳体(11),两端均开设有开口,其中,一个开口设置有向内的翻边;
盖板(12),插入所述壳体(11)的内部,且连接于所述翻边;
所述盖板(12)开设有多个所述通孔(110),所述盖板(12)的中部均开设有中心孔(1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2)的厚度为2mm,相邻两个所述通孔(110)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1mm。
10.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火盖;
分火器(2),其中,所述火盖盖设于所述分火器(2)的顶部。
CN202320041775.8U 2023-01-03 2023-01-03 火盖及具有其的燃烧器 Active CN2191205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41775.8U CN219120561U (zh) 2023-01-03 2023-01-03 火盖及具有其的燃烧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41775.8U CN219120561U (zh) 2023-01-03 2023-01-03 火盖及具有其的燃烧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20561U true CN219120561U (zh) 2023-06-02

Family

ID=865220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41775.8U Active CN219120561U (zh) 2023-01-03 2023-01-03 火盖及具有其的燃烧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205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53789B (zh) 一种平板式燃烧器及平板式燃气灶
CN106152202B (zh) 聚能环和燃气灶
CN219120561U (zh) 火盖及具有其的燃烧器
CN109931612B (zh) 火孔可切换的火盖及具有该火盖的燃烧器
CN110566945A (zh) 一种燃烧器及燃气灶
CN112128749B (zh) 一种用于燃烧器的火盖以及应用有该火盖的燃烧器
CN211011362U (zh) 外环火盖及燃烧器
CN110594735B (zh) 外环火盖及燃烧器
CN215929551U (zh) 一种商用炒灶类燃烧器用燃烧面罩
CN111853783B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CN216814156U (zh) 旋火盖组件、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21055076U (zh) 一种锅架以及灶具
CN215831914U (zh) 一种火盖、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2377969U (zh) 一种灶具燃烧器及灶具
CN219588939U (zh) 外环火盖、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3930928U (zh) 火盖和具有该火盖的燃烧器
CN219976499U (zh) 一种陶瓷炉
CN218544417U (zh) 燃气灶
CN215951418U (zh) 火盖组件及燃气灶
CN217356879U (zh) 带有引射混合系统的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5951417U (zh) 一种商用炒灶类燃烧器用燃烧面盘
CN213656742U (zh) 火盖组件、燃烧器和灶具
CN220506778U (zh) 一种提高热效率的炉膛及燃气灶
CN219640255U (zh) 灶具火盖及灶具燃烧器
CN210107387U (zh) 一种灶具燃烧器及灶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