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56879U - 带有引射混合系统的燃烧器及燃气灶 - Google Patents

带有引射混合系统的燃烧器及燃气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56879U
CN217356879U CN202221347559.8U CN202221347559U CN217356879U CN 217356879 U CN217356879 U CN 217356879U CN 202221347559 U CN202221347559 U CN 202221347559U CN 217356879 U CN217356879 U CN 2173568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er ring
ring
injection
burner
middle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4755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富佳
颜运宇
马朝阳
吴蔚
吴伟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4755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568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568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568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引射混合系统的燃烧器及燃气灶,涉及燃气灶具的技术领域,该带有引射混合系统的燃烧器包括炉头和外环火盖;炉头至少包括外环和中环,外环与中环之间设有炉头围圈隔板;炉头围圈隔板设有隔板第一外环出气口以及隔板第二外环出气口;中环引射管设有第一中环出气口;外环火盖包括外环混合腔和中环混合腔,外环火盖扣装于炉头,使外环混合腔与外环预混腔连通、中环混合腔与中环预混腔连通。该燃气灶包括带有引射混合系统的燃烧器。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同火盖外、中环火孔出气压力不均匀,易导致离焰、回火的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分配气道中气流压力场一致,外环火盖各出火孔的气流流量均匀,避免离焰与回火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带有引射混合系统的燃烧器及燃气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灶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引射混合系统的燃烧器及燃气灶。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灶具多为嵌入式大气式燃烧器,有不少的三环火燃烧器应用于家用燃气灶中。其中,三环火燃烧器是指采用内环喷嘴供应内环火、中环喷嘴供应中环火、外环喷嘴供应外环火。
为了确保充足的引射能力,一般的,燃烧器设置至少两个引射管提高热负荷。而在外环引射中,为了保证足够的热负荷,一般会在同一火盖上设置向外、向内两部分火孔,但由于外环与中环的火孔面积设置不一致,但都是处于外环引射混合腔体中,故容易导致火焰燃烧不稳定,出现离焰、回火等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引射混合系统的燃烧器及燃气灶,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同火盖外、中环火孔出气压力不均匀,易导致离焰、回火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引射混合系统的燃烧器,包括:炉头和外环火盖;
所述炉头至少包括外环和中环,所述外环与所述中环之间设有炉头围圈隔板,所述炉头围圈隔板将所述外环与所述中环之间的空间分隔为外环预混腔和中环预混腔,其中,所述外环预混腔的进气端设有外环引射管,所述中环预混腔的进气端设有中环引射管;
所述炉头围圈隔板设有连通所述外环预混腔与所述外环引射管的隔板第一外环出气口以及连通所述外环预混腔与所述中环引射管的隔板第二外环出气口;所述中环引射管设有连通所述中环预混腔的第一中环出气口;
所述外环火盖包括隔开设置的外环混合腔和中环混合腔,所述外环火盖扣装于所述炉头,使所述外环混合腔与所述外环预混腔连通、所述中环混合腔与所述中环预混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外环引射管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且外环引射入口位于所述外环的底部;
所述中环引射管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且中环引射入口位于所述中环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外环引射管的外环引射出口与所述炉头围圈隔板的底面相切设置;
和/或,所述中环引射管的中环引射出口与所述炉头围圈隔板的底面相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第二外环出气口设置于所述炉头围圈隔板与所述中环引射出口的切面上,且设置为圆形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外环引射管设有连通所述中环预混腔的第二中环出气口;
其中,所述第一中环出气口、所述第二中环出气口两者的面积总和与所述隔板第一外环出气口、所述隔板第二外环出气口两者的面积总和,根据所述外环与所述中环两者的功率比例进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外环引射管与所述中环引射管平行且对向布置或平行且同向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外环火盖的内部设有火盖围圈隔板,所述火盖围圈隔板将所述外环火盖的内部分隔为所述外环混合腔与所述中环混合腔;
其中,所述火盖围圈隔板与所述炉头围圈隔板两者相对的面之间在装配状态下密封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内环火盖;
所述炉头还包括内环,所述内环位于所述中环的内周侧;
所述内环火盖扣装于所述内环。
进一步的,所述外环引射管与所述中环引射管在所述内环的两侧布置,且两者之间留有间隙用于形成空气通道。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引射混合系统的燃烧器,炉头围圈隔板设有连通外环预混腔与外环引射管的隔板第一外环出气口,可使燃气由外环引射管通过隔板第一外环出气口,进入外环预混腔,进行预混;再者,炉头围圈隔板设有连通外环预混腔与中环引射管的隔板第二外环出气口,可使燃气由中环引射管通过隔板第二外环出气口,也进入外环预混腔,进行预混;同时,中环引射管设有连通中环预混腔的第一中环出气口,可使燃气由中环引射管通过第一中环出气口进入中环预混腔,进行预混。由于外环火盖的外环混合腔和中环混合腔隔开设置,外环火盖扣装于炉头,可使外环混合腔与外环预混腔连通、中环混合腔与中环预混腔连通,因此,可使外环混合腔的预混燃气进入外环混合腔进行充分混合,同时,可使中环混合腔的预混燃气进入中环混合腔进行充分混合。
可见,该带有引射混合系统的燃烧器,由外环引射管供应的燃气可全部被分配至外环混合腔,用于形成外环火;由中环引射管供应的燃气,一部分通过第一中环出气口依次进入中环预混腔、中环混合腔,用于形成中环火,另一部分通过隔板第二外环出气口依次进入外环预混腔、外环混合腔,用于形成外环火,如此设置,通过控制外、中环的燃气流量,可保证分配腔体中气流压力场的一致性,使得外环火盖上的各出火孔(主要为外环出火孔和中环出火孔)的气流流量均匀,实现均匀稳定的燃烧工况,避免出现离焰与回火。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气灶,包括: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所述的带有引射混合系统的燃烧器。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气灶包括带有引射混合系统的燃烧器,由此,该燃气灶所能达到的技术优势和效果同样包括带有引射混合系统的燃烧器所能达到的技术优势和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带有引射混合系统的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带有引射混合系统的燃烧器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带有引射混合系统的燃烧器的横向剖视图;
图4为图3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5为图3中沿B-B线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带有引射混合系统的燃烧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带有引射混合系统的燃烧器的纵向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带有引射混合系统的燃烧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标:
100-炉头;110-外环;120-中环;130-炉头围圈隔板;140-外环预混腔;150-中环预混腔;160-外环引射管;170-中环引射管;180-内环;
131-隔板第一外环出气口;132-隔板第二外环出气口;161-外环引射入口;162-第二中环出气口;171-第一中环出气口;172-中环引射入口;
200-外环火盖;210-火盖围圈隔板;220-外环混合腔;230-中环混合腔;
300-内环火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参照图1至图5,本实施例一提供一种带有引射混合系统的燃烧器,该燃烧器包括炉头100和外环火盖200;炉头100至少包括外环110和中环120,外环110与中环120之间设有炉头围圈隔板130,炉头围圈隔板130将外环110与中环120之间的空间分隔为外环预混腔140和中环预混腔150,其中,外环预混腔140的进气端设有外环引射管160,中环预混腔150的进气端设有中环引射管170;炉头围圈隔板130设有连通外环预混腔140与外环引射管160的隔板第一外环出气口131以及连通外环预混腔140与中环引射管170的隔板第二外环出气口132;中环引射管170设有连通中环预混腔150的第一中环出气口171;外环火盖200包括隔开设置的外环混合腔220和中环混合腔230,外环火盖200扣装于炉头100,使外环混合腔220与外环预混腔140连通、中环混合腔230与中环预混腔150连通。
本实施例提供的带有引射混合系统的燃烧器,炉头围圈隔板130设有连通外环预混腔140与外环引射管160的隔板第一外环出气口131,可使燃气由外环引射管160通过隔板第一外环出气口131,进入外环预混腔140,进行预混;再者,炉头围圈隔板130设有连通外环预混腔140与中环引射管170的隔板第二外环出气口132,可使燃气由中环引射管170通过隔板第二外环出气口132,也进入外环预混腔140,进行预混;同时,中环引射管170设有连通中环预混腔150的第一中环出气口171,可使燃气由中环引射管170通过第一中环出气口171进入中环预混腔150,进行预混。由于外环火盖200的外环混合腔220和中环混合腔230隔开设置,外环火盖200扣装于炉头100,可使外环混合腔220与外环预混腔140连通、中环混合腔230与中环预混腔150连通,因此,可使外环混合腔220的预混燃气进入外环混合腔220进行充分混合,同时,可使中环混合腔230的预混燃气进入中环混合腔230进行充分混合。
可见,该带有引射混合系统的燃烧器,由外环引射管160供应的燃气可全部被分配至外环混合腔220,用于形成外环110火;由中环引射管170供应的燃气,一部分通过第一中环出气口171依次进入中环预混腔150、中环混合腔230,用于形成中环120火,另一部分通过隔板第二外环出气口132依次进入外环预混腔140、外环混合腔220,用于形成外环110火,如此设置,通过控制外、中环120的燃气流量,可保证分配腔体中气流压力场的一致性,使得外环火盖200上的各出火孔(主要为外环110出火孔和中环120出火孔)的气流流量均匀,实现均匀稳定的燃烧工况,避免出现离焰与回火。
参照图2至图5,外环引射管160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且外环引射入口161位于外环110的底部;中环引射管170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且中环引射入口172位于中环120的底部。如此设置,可相对增加外环引射管160和中环引射管170的延伸长度,能够降低燃气与空气混合气体的流速,促进燃气与空气的充分混合,从而提高引射能力,实现完全燃烧。
简单来说,燃气引射一次空气由外环引射入口161进入外环引射管160,在外环引射管160内初步混合后,通过隔板第一外环出气口131,进入外环预混腔140,再流入外环火盖200的外环混合腔220。
燃气引射一次空气由中环引射入口172进入中环引射管170,在中环引射管170内初步混合后,其中大部分混合燃气通过第一中环出气口171流入中环预混腔150,一部分混合燃气通过隔板第二外环出气口132流入外环预混腔140。
具体的,参照图2至图5,外环引射管160的外环引射出口与炉头围圈隔板130的底面相切设置;中环引射管170的中环引射出口与炉头围圈隔板130的底面相平行设置。
参照图5,隔板第二外环出气口132设置于炉头围圈隔板130与中环引射出口的切面上,且设置为圆形出口。
参照图4或图5,外环火盖200的内部设有火盖围圈隔板210,火盖围圈隔板210将外环火盖200的内部分隔为外环混合腔220与中环混合腔230;其中,火盖围圈隔板210与炉头围圈隔板130两者相对的面之间在装配状态下密封连接,以防止燃气由此处泄露出去。
参照图1和图3,带有引射混合系统的燃烧器还包括内环火盖300;炉头100还包括内环180,内环180位于中环120的内周侧;内环火盖300扣装于内环180,其中,内环180的燃气供应可由内环引射管提供,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参照图2和图3,外环引射管160与中环引射管170在内环180的两侧布置,且两者之间留有间隙用于形成空气通道,空气可从炉头100的底部经过空气通道流到外环火盖200和铜芯周围,为外环火盖200上的燃气燃烧提供二次空气。
其中,参照图3,外环引射管160与中环引射管170平行且对向布置,即,两者内的燃气为对向流动路径,各不影响彼此燃气的供应。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二也提供一种带有引射混合系统的燃烧器,其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参照图6和图7,外环引射管160设有连通中环预混腔150的第二中环出气口162;其中,第一中环出气口171、第二中环出气口162两者的面积总和与隔板第一外环出气口131、隔板第二外环出气口132两者的面积总和,根据外环110与中环120两者的功率比例进行设置。
例如,内/外功率比为1/3时,则对应中环出气口面积与外环出气口面积比为1/3。
在此方案中,对于外环引射管160来说,由外环引射管160供应的燃气,大部分通过隔板第一外环出气口131进入外环预混腔140,少部分通过第二中环出气口162进入中环预混腔150;对于中环引射管170,可参照前述实施例一,在此不再重复赘述。
实施例二相对于实施例一来说,分配给中环预混腔150的燃气相对于实施一较多,因此,可满足更大的中环火候的要求,保证中环燃气有足够的供应。
实施例三
参照图8,本实施例三也提供一种带有引射混合系统的燃烧器,其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外环引射管160与中环引射管170平行且同向布置,即,两者内的燃气为同向流动路径。
需要说明的是,平行且对向布置或平行且同向布置,需要对火盖围圈隔板210上的相应的孔位置(即燃气通过的孔)做适应性的调整,以使燃气能够进入相应的腔体中。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四提供一种燃气灶,该燃气灶包括前述实施例的带有引射混合系统的燃烧器。本实施例提供的燃气灶包括带有引射混合系统的燃烧器,由此,该燃气灶所能达到的技术优势和效果同样包括带有引射混合系统的燃烧器所能达到的技术优势和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带有引射混合系统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炉头(100)和外环火盖(200);
所述炉头(100)至少包括外环(110)和中环(120),所述外环(110)与所述中环(120)之间设有炉头围圈隔板(130),所述炉头围圈隔板(130)将所述外环(110)与所述中环(120)之间的空间分隔为外环预混腔(140)和中环预混腔(150),其中,所述外环预混腔(140)的进气端设有外环引射管(160),所述中环预混腔(150)的进气端设有中环引射管(170);
所述炉头围圈隔板(130)设有连通所述外环预混腔(140)与所述外环引射管(160)的隔板第一外环出气口(131)以及连通所述外环预混腔(140)与所述中环引射管(170)的隔板第二外环出气口(132);所述中环引射管(170)设有连通所述中环预混腔(150)的第一中环出气口(171);
所述外环火盖(200)包括隔开设置的外环混合腔(220)和中环混合腔(230),所述外环火盖(200)扣装于所述炉头(100),使所述外环混合腔(220)与所述外环预混腔(140)连通、所述中环混合腔(230)与所述中环预混腔(150)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引射混合系统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引射管(160)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且外环引射入口(161)位于所述外环(110)的底部;
所述中环引射管(170)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且中环引射入口(172)位于所述中环(120)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引射混合系统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引射管(160)的外环引射出口与所述炉头围圈隔板(130)的底面相切设置;
和/或,所述中环引射管(170)的中环引射出口与所述炉头围圈隔板(130)的底面相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引射混合系统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第二外环出气口(132)设置于所述炉头围圈隔板(130)与所述中环引射出口的切面上,且设置为圆形出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引射混合系统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引射管(160)设有连通所述中环预混腔(150)的第二中环出气口(162);
其中,所述第一中环出气口(171)、所述第二中环出气口(162)两者的面积总和与所述隔板第一外环出气口(131)、所述隔板第二外环出气口(132)两者的面积总和,根据所述外环(110)与所述中环(120)两者的功率比例进行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引射混合系统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引射管(160)与所述中环引射管(170)平行且对向布置或平行且同向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引射混合系统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火盖(200)的内部设有火盖围圈隔板(210),所述火盖围圈隔板(210)将所述外环火盖(200)的内部分隔为所述外环混合腔(220)与所述中环混合腔(230);
其中,所述火盖围圈隔板(210)与所述炉头围圈隔板(130)两者相对的面之间在装配状态下密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带有引射混合系统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环火盖(300);
所述炉头(100)还包括内环(180),所述内环(180)位于所述中环(120)的内周侧;
所述内环火盖(300)扣装于所述内环(18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有引射混合系统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引射管(160)与所述中环引射管(170)在所述内环(180)的两侧布置,且两者之间留有间隙用于形成空气通道。
10.一种燃气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带有引射混合系统的燃烧器。
CN202221347559.8U 2022-05-30 2022-05-30 带有引射混合系统的燃烧器及燃气灶 Active CN2173568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47559.8U CN217356879U (zh) 2022-05-30 2022-05-30 带有引射混合系统的燃烧器及燃气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47559.8U CN217356879U (zh) 2022-05-30 2022-05-30 带有引射混合系统的燃烧器及燃气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56879U true CN217356879U (zh) 2022-09-02

Family

ID=83017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47559.8U Active CN217356879U (zh) 2022-05-30 2022-05-30 带有引射混合系统的燃烧器及燃气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568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6145746A1 (zh) 燃烧器及燃气用具
CN201672516U (zh) 一种烤炉燃烧器
CN217356879U (zh) 带有引射混合系统的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7464428U (zh) 用于燃烧器的火盖、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5723201U (zh) 一种燃烧器以及灶具
CN217423240U (zh) 上进风燃烧器及燃气灶
CN114935145A (zh) 带有引射混合系统的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1060115U (zh) 一种分段式高效燃烧器及灶具
CN110906326B (zh) 一种燃烧器
CN210179623U (zh) 一种高效聚能炉头
CN109000245B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109000253B (zh) 分气盘结构、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US20210207798A1 (en) Cooker Burner
CN213713056U (zh) 一种燃烧器和燃气灶
CN114838354A (zh) 上进风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6693542U (zh) 一种引射器、上进风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CN216953050U (zh) 上进风式燃烧器及灶具
CN217843859U (zh) 分气盘、三环火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6953046U (zh) 一种燃烧器及灶具
CN217423249U (zh) 火盖和灶具燃烧器
CN218565486U (zh) 一种燃气灶
CN217685001U (zh) 火盖及燃烧器
CN214406062U (zh) 分火器组件、燃烧器和灶具
CN113701155B (zh) 燃烧器和烹饪器具
CN212339242U (zh) 燃烧器以及集成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