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55076U - 一种锅架以及灶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锅架以及灶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55076U
CN221055076U CN202322546569.5U CN202322546569U CN221055076U CN 221055076 U CN221055076 U CN 221055076U CN 202322546569 U CN202322546569 U CN 202322546569U CN 221055076 U CN221055076 U CN 2210550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nular
cavity
partition
tray
p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4656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富佳
陈六明
柳发威
周柯成
李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4656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550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550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550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锅架以及灶具。壳体以及环状的隔板,壳体内具有环状空腔,隔板包括隔板本体以及透明纳米涂层,隔板本体设置在环状空腔内且将环状空腔分隔为上下排布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透明纳米涂层包覆在隔板本体的外表面。透明纳米涂层能使隔板本体在高温使用时不变色,保持隔板本体的浅色金属本色,相较于在高温条件下表面氧化变色的传统浅色金属薄板,本实用新型的隔板能保持长期吸收热量少的效果,且具有较好热反射效果,使应用该锅架的灶具的燃烧热效率以及能效有明显提升。

Description

一种锅架以及灶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锅架以及灶具。
背景技术
灶具作为家庭日常生活中烹饪所需的厨房器具,现有家用灶具为了实现高能效,多数采用带有聚能盘锅架,减少灶具的燃烧器向四周散发热量。
现有的聚能盘锅架通常为单层环形板材围成,或者由双层环形板材共同组成,但在提高聚能效果方面以及减少热损失方面,仍有改进的空间。
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的一种锅架包括双层盘和金属薄板,金属薄板设置在双层盘之间,金属薄板的材质为导热系数高、传热快的金属薄板,具有反射功能,有利于锁住热能,实现提高能效作用。但是,金属薄板在长期高温的工作环境下,金属薄板表面氧化变色,金属薄板热反射能力减弱,导致对灶具能效提高的效果不突出。
因此,亟待设计一种新的锅架以及灶具来改善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架,保证隔板较好的热反射能力,明显提升灶具的燃烧热效率,有效提高灶具的能效。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锅架,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环状空腔;以及
环状的隔板,所述隔板包括隔板本体以及透明纳米涂层,所述隔板本体设置在所述环状空腔内且将所述环状空腔分隔为上下排布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透明纳米涂层包覆在所述隔板本体的外表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透明纳米涂层的厚度为1μm~3μm。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隔板的内圈和外圈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环状空腔的内壁间隔设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隔板本体包括隔板主体以及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由所述隔板主体的外边缘向外延伸形成,所述第一翻边与其上方的壳体之间间隙小于或等于3mm。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隔板主体与所述第一翻边通过折弯工艺一体成型。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隔板具有至少两个连接点,所述隔板在所述连接点处与所述壳体相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至少两个连接点沿所述隔板的周向均匀排布。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包括沿上下方向排布的第一环状托盘和第二环状托盘,所述第一环状托盘的外边缘与所述第二环状托盘的外边缘抵接,所述第一环状托盘的内边缘与所述第二环状托盘的内边缘抵接,所述第一环状托盘和所述第二环状托盘共同形成封闭的所述环状空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环状托盘包括第一托盘本体以及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由所述第一托盘本体的外边缘向外延伸形成,所述第二翻边的宽度为5mm~15mm。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灶具,明显提升灶具的燃烧热效率,有效提高灶具的能效。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灶具,所述灶具包括燃烧器,所述灶具还包括如上所述的锅架,所述锅架设置在所述燃烧器的外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锅架包括壳体以及环状的隔板,壳体内具有环状空腔,隔板包括隔板本体以及透明纳米涂层,隔板本体设置在环状空腔内且将环状空腔分隔为上下排布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透明纳米涂层包覆在隔板本体的外表面。透明纳米涂层能使隔板本体在高温使用时不变色,保持隔板本体的浅色金属本色,相较于在高温条件下表面氧化变色的传统浅色金属薄板,本实用新型的隔板能保持长期吸收热量少的效果,且具有较好热反射效果,使应用该锅架的灶具的燃烧热效率以及能效有明显提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灶具,通过如上的锅架,灶具的燃烧热效率明显提升,灶具的能效有效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灶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灶具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灶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锅架的爆炸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锅架的剖视图;
图6是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
100、灶具;200、锅具;
10、燃烧器;20、旋钮;30、面板;40、燃气阀;41、第一接头;42、第二接头;50、主气管;60、分气管;70、接水盘;80、底盘;81、容置空间;90、锅架;
91、壳体;911、第一环状托盘;9111、第一托盘本体;9112、第二翻边;912、第二环状托盘;9121、支撑部;913、环状空腔;9131、第一空腔;9132、第二空腔;92、隔板;921、隔板本体;9211、隔板主体;92111、内圈;9212、第一翻边;92121、外圈;93、上支脚;94、下支脚;95、排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灶具100,该灶具100包括面板30以及底盘80,底盘80具有容置空间81,面板30设置在底盘80上且位于容置空间81的敞口处。此外,如图1和图2所示,灶具100还包括燃烧器10以及锅架90,燃烧器10以及锅架90均位于面板30上,燃烧器10用于对锅具200进行加热,锅架90位于燃烧器10的外周且用于对锅具200进行稳固的支撑。
此外,如图2所示,灶具100还包括燃气阀40、主气管50以及至少两根分气管60,至少两根分气管60以及主气管50均与燃气阀40相连通,分气管60与燃烧器10上对应的通气通道相连通,通过调整燃气阀40以调整每根分气管60的进气量,从而实现燃烧器10以不同的模式对锅具200进行烹饪,从而实现对不同类型食物较好的烹饪方式。
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燃气阀40包括阀轴,至少部分阀轴伸出容置空间81的外部,灶具100还包括旋钮20,旋钮20与阀轴相连接,通过操作旋钮20能够实现对燃气阀40的调整。本公开中的分气管60为两条,燃气阀40包括第一接头41和第二接头42,第一接头41和第二接头42分别与对应的分气管60相连接,分气管60能够实现气体从燃气阀40向燃烧器10的传输。
此外,如图2所示,燃气阀40的主体、主气管50以及分气管60设置在容置空间81中,能够实现对燃气阀40的主体、主气管50以及分气管60的遮挡,使得灶具100的整体造型较美观。
如图3所示,灶具100还包括接水盘70,接水盘70设置在面板30上且用于承接溢出的液体或杂质,锅架90设置在接水盘70上,接水盘70能够对锅架90进行稳定的支撑。如图3所示,锅架90包括壳体91、上支脚93以及下支脚94,上支脚93设置在壳体91的上侧,下支脚94设置在壳体91的下侧,下支脚94设置在接水盘70上,锅具200设置在上支脚93上,通过上支脚94和下支脚93的设置,能够实现对锅具200的稳定支撑。具体而言,在接水盘70上开设有与下支脚94相对应的限位槽,下支脚94插接在相应的限位槽中,能够实现下支脚94与接水盘70的快速安装,还能够防止接水盘70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晃动或者转动。
如图3~图5所示,锅架90还包括环状的隔板92,壳体91内具有环状空腔913,隔板92设置在环状空腔913内且将环状空腔913分隔为上下排布的第一空腔9131和第二空腔9132,隔板92的材质为导热系数高、传热快的金属薄板,隔板92具有反射功能,隔板92有利于锁住热能,第一空腔9131和第二空腔9132构成的双层聚能腔使灶具100的能效提升效果明显。
具体而言,壳体91采用冷板或不锈钢材料制成,且壳体91外表面包覆的黑色涂层由黑色搪瓷处理或陶瓷漆处理形成。当壳体91采用冷板材料时,壳体91采用黑色搪瓷处理,当壳体91为不锈钢材料时,则可采用黑色搪瓷处理或采用陶瓷器处理,以形成壳体91外表面包覆的黑色涂层。
具体而言,隔板92采用浅色金属材料制成,提高了隔板92的反射效果,还提高隔板92的锁热效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黑色涂层的使用面积,提高整体灶具100的燃烧热效率。示例性的,浅色金属材料可以为不锈钢材料或镀锌板,既具有一定强度,也具有一定的耐高温性能。
但是,隔板92在长期高温的工作环境下,隔板92表面氧化变色,使隔板92热反射能力减弱,导致对灶具100能效提高的效果不突出。
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实施例的隔板92包括隔板本体921以及透明纳米涂层,隔板本体921采用浅色金属材料制成,透明纳米涂层包覆在隔板本体921的外表面,透明纳米涂层能使隔板本体921在高温使用时不变色,保持隔板本体921的浅色金属本色,相较于传统在高温条件下表面氧化变色的浅色金属薄板,本公开实施例的隔板92能保持长期吸收热量少的效果,且具有较好热反射效果,使应用该锅架90的灶具100的燃烧热效率以及能效有明显提升。
具体而言,透明纳米涂层的厚度为1μm~3μm,且优选地,透明纳米涂层的厚度为2μm。通过喷涂2μm的透明纳米涂层能够保证隔板本体921在长时间500℃以上的高温条件下不变色。具体而言,透明纳米涂层的材料可以为二硫化钼纳米涂料、硅铝溶胶类纳米涂料等,所有类型的透明纳米涂层材料均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结合图5~图7对壳体91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如图5~图7,壳体91包括沿上下方向排布的第一环状托盘911和第二环状托盘912,第一环状托盘911的外边缘与第二环状托盘912的外边缘抵接,第一环状托盘911的内边缘与第二环状托盘912的内边缘抵接,第一环状托盘911和第二环状托盘912共同形成封闭的环状空腔913,封闭的环状空腔913能够减少气体对流,保证封闭的环状空腔913内较高的温度,减少锅架90的热量损失,有效提高灶具100的燃烧热效率以及能效。
如图7所示,第一环状托盘911包括第一托盘本体9111以及第二翻边9112,第二翻边9112由第一托盘本体9111的外边缘向外延伸形成,结合图3和图7共同参考,第二翻边9112与其上方锅具200的底部之间形成有排气口95,排气口95用于排出燃烧器10燃烧后的气体。如图7所示,第二翻边9112的宽度d为5mm~15mm,该尺寸的宽度d有助于灶具100工作时排气口95处热气流的平稳排出,保证燃烧器10的燃烧稳定性,提高灶具100的燃烧热效率以及能效。
如图4所示,隔板92呈环状,隔板92具有内圈92111以及外圈92121,如图3~图7所示,内圈92111和外圈92121中的至少一个与环状空腔913的内壁间隔设置,减少隔板92向壳体91的热传递,有利于锅架90锁住热能,使灶具100的能效以及燃烧热效率有明显提高。具体而言,如图5和图6所示,内圈92111与环状空腔913的内壁形成第一间隙θ1;如图5和图7所示,外圈92121与环状空腔913的内壁形成第二间隙θ2
如图4所示,隔板92具有至少两个连接点,隔板92在连接点处与壳体91相连接,本公开实施例所涉及的连接点用于体现隔板92与壳体91的连接区域,连接区域相对于隔板92的面积来说比较小,隔板92与壳体91的连接可以理解为广义上的点连接,但不是几何意义上的理想状态下的点连接。所以,隔板92与壳体91的连接位置面积较小,减少隔板92向壳体91的热传递,有利于锅架90锁住热能,使灶具100的燃烧热效率以及能效有显著的提升效果。如图4和图5所示,第二环状托盘912包括第二托盘本体以及支撑部9121,支撑部9121设置在环状空腔913中且与第二托盘本体固定连接,隔板92固定在支撑部9121的上端,支撑部9121能够实现对隔板92的稳固支撑。具体而言,如图4和图5所示,支撑部912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支撑部9121沿隔板92的周向均匀排布,从而实现对隔板92各个位置较好的支撑效果。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部9121的数量还可以为一个、三个、四个或者更多个,本公开实施例不具体限定。此外,支撑部9121可以为长条柱状,长条柱的横截面积可以为圆形、多边形、异形等。
如图5和图7所示,隔板本体921包括隔板主体9211以及第一翻边9212,第一翻边9212由隔板主体9211的外边缘向外延伸形成,第一翻边9212与其上方的壳体91之间的第三间隙t小于或等于3mm,第一翻边9212与其上方的壳体91组合成长细缝,减缓第一空腔9131以及第二空腔9132之间的空气对流,保证环状空腔913内较高的温度,减少锅架90的热量损失,有效提高灶具100的燃烧热效率以及能效。
如图5和图7所示,隔板主体9211与第一翻边9212通过折弯工艺一体成型,提升隔板本体921的强度。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91),所述壳体(91)内具有环状空腔(913);以及
环状的隔板(92),所述隔板(92)包括隔板本体(921)以及透明纳米涂层,所述隔板本体(921)设置在所述环状空腔(913)内且将所述环状空腔(913)分隔为上下排布的第一空腔(9131)和第二空腔(9132),所述透明纳米涂层包覆在所述隔板本体(921)的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纳米涂层的厚度为1μm~3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92)的内圈(92111)和外圈(92121)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环状空腔(913)的内壁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本体(921)包括隔板主体(9211)以及第一翻边(9212),所述第一翻边(9212)由所述隔板主体(9211)的外边缘向外延伸形成,所述第一翻边(9212)与其上方的壳体(91)之间间隙小于或等于3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主体(9211)与所述第一翻边(9212)通过折弯工艺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92)具有至少两个连接点,所述隔板(92)在所述连接点处与所述壳体(91)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锅架,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连接点沿所述隔板(92)的周向均匀排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91)包括沿上下方向排布的第一环状托盘(911)和第二环状托盘(912),所述第一环状托盘(911)的外边缘与所述第二环状托盘(912)的外边缘抵接,所述第一环状托盘(911)的内边缘与所述第二环状托盘(912)的内边缘抵接,所述第一环状托盘(911)和所述第二环状托盘(912)共同形成封闭的所述环状空腔(91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状托盘(911)包括第一托盘本体(9111)以及第二翻边(9112),所述第二翻边(9112)由所述第一托盘本体(9111)的外边缘向外延伸形成,所述第二翻边(9112)的宽度为5mm~15mm。
10.一种灶具,所述灶具包括燃烧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具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锅架,所述锅架设置在所述燃烧器(10)的外周。
CN202322546569.5U 2023-09-19 2023-09-19 一种锅架以及灶具 Active CN2210550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46569.5U CN221055076U (zh) 2023-09-19 2023-09-19 一种锅架以及灶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46569.5U CN221055076U (zh) 2023-09-19 2023-09-19 一种锅架以及灶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55076U true CN221055076U (zh) 2024-05-31

Family

ID=91205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46569.5U Active CN221055076U (zh) 2023-09-19 2023-09-19 一种锅架以及灶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550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1055076U (zh) 一种锅架以及灶具
CN113576277A (zh) 壳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09744440U (zh) 一种燃气灶用聚热支架及燃气灶
CN110553298A (zh) 一种灶用隔热罩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灶具
CN209801559U (zh) 一种新型高能炉架
CN212511282U (zh) 一种集成灶节能结构
CN210291973U (zh) 燃气灶具
CN220506778U (zh) 一种提高热效率的炉膛及燃气灶
CN213901154U (zh) 灶具和橱柜
CN112815360A (zh) 一种灶具
CN219713421U (zh) 一种简易大锅灶
CN217423348U (zh) 灶具锅架及应用其的燃气灶
CN215863586U (zh) 锅支架及包含其的灶具
CN101725987A (zh) 内焰式聚能立管型燃气燃烧器
CN220417405U (zh) 聚能圈组件及包含其的燃气灶
CN212178976U (zh) 隔热罩及包含其的灶具
CN212777480U (zh) 一种平板式燃气灶
CN217604174U (zh) 锅架组件及灶具
CN217715053U (zh) 一种灶具
CN217356967U (zh) 一种节能工程灶
CN218237554U (zh) 一种集成灶的聚能环盘锅架结构
CN212805769U (zh) 一种聚能盘
CN217843994U (zh) 燃气灶锅架及包括其的燃气灶
CN218074482U (zh) 一种节能炒锅组件
CN217604173U (zh) 聚能装置及燃气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