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83970U - 外环火盖和灶具炉头 - Google Patents
外环火盖和灶具炉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883970U CN218883970U CN202222680595.2U CN202222680595U CN218883970U CN 218883970 U CN218883970 U CN 218883970U CN 202222680595 U CN202222680595 U CN 202222680595U CN 218883970 U CN218883970 U CN 21888397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in body
- air
- fire
- pilot
- annul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环火盖和灶具炉头,灶具炉头包括外环火盖,外环火盖包括主体,主体呈环状结构且下侧设有环形气道,主体的环内侧具有呈倒圆台状的环内侧面,环内侧面设有多个环绕主体的轴线间隔分布设置的凸起部,每个凸起部均设有与环形气道连通的出气槽,出气槽的出气方向偏离主体的轴线,以使多个出气槽之间输出的燃气能够形成旋涡气流,主体的环外侧设有与环形气道连通的出气孔,出气孔设有多个并环绕主体的轴线间隔分布设置。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直火和内旋火两种出火方式,有利于增加出火方式的多样性,两种出火方式分别置于主体的环外侧和环内侧,有利于降低两种出火方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实现较好的燃烧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外环火盖和灶具炉头。
背景技术
现有的灶具炉头,其一般设有外环火盖和中心火盖,灶具炉头的外侧设有用于承托烹饪器具的锅支架,燃气从对应火盖的出气孔输出并点燃燃烧,以实现对锅支架所承托的烹饪器具进行加热。对于现有的外环火盖,其出火方式一般分为直火和旋火,出火方式较为单一,因此部分产品会将直火和旋火进行结合,在火盖主体的外周侧设置能够直出火的出气孔,在火盖主体的上表面设置能够形成螺旋火焰的出气槽,这样结构的火盖容易存在以下问题:1、火盖主体外周侧输出燃气与火盖主体上表面输出的燃气容易产生干涉,使外周侧输出的燃气被带动形成螺旋,或者上表面输出的燃气被减弱螺旋能力,导致两种出火效果均受到影响,不能实现较好的燃烧效果;2、火盖主体上表面的螺旋火焰容易受外侧火焰的影响而向外偏离,导致中部加热能力变弱,影响烹饪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外环火盖,其环外侧的出火方式为直火,环内侧的出火方式为旋火,有利于增加出火方式的多样性,且两种出火方式分别置于主体的环外侧和环内侧,有利于降低两种出火方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实现较好的燃烧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该外环火盖的灶具炉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外环火盖,其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呈环状结构,所述主体的下侧设有环形气道,所述主体的环内侧具有环内侧面,所述环内侧面呈倒圆台状,所述环内侧面设有多个凸起部,多个所述凸起部环绕所述主体的轴线间隔分布设置,每个所述凸起部均设有与所述环形气道连通的出气槽,所述出气槽的出气方向偏离所述主体的轴线,以使多个所述出气槽之间输出的燃气能够形成旋涡气流,所述主体的环外侧设有与所述环形气道连通的出气孔,所述出气孔设有多个并环绕所述主体的轴线间隔分布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外环火盖,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使用时,燃气输送至主体下侧的环形气道中,由于环内侧面设有多个环绕主体的轴线间隔分布设置的凸起部,凸起部上的出气槽的出气方向偏离主体的轴线,环形气道中的燃气部分从出气槽输出时,使多个出气槽之间输出的燃气能够形成旋涡气流,燃气点燃燃烧,使主体的环内侧能够形成内旋火,倒圆台状的环内侧面有利于火焰向主体中心上方汇集,提高中心加热能力,便于烹饪使用;主体的环外侧设有多个环绕主体的轴线间隔分布设置的出气孔,环形气道中的燃气部分从出气孔直接输出,燃气点燃燃烧,使主体的环外侧能够形成直火,有利于增加出火方式的多样性,两种出火方式分别置于主体的环外侧和环内侧,相对于外周侧出火和上表面出火而言,两者之间具有相对较大的间隔,有利于降低两种出火方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实现较好的燃烧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体设有与所述环形气道连通的引火槽,所述引火槽连通所述主体的环内侧和所述主体的环外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体设有第一引火气孔和第二引火气孔,所述第一引火气孔和所述第二引火气孔均连通于所述环形气道,所述第一引火气孔的出气口位于所述主体的环内侧,所述第二引火气孔的出气口位于所述主体的环外侧,所述引火槽连通所述第一引火气孔的出气口和所述第二引火气孔的出气口,所述引火槽的下侧连通有多个第三引火气孔,所述第三引火气孔与所述环形气道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引火槽的上侧连通有宽于所述引火槽的扩口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体的环外侧设有稳焰槽,所述稳焰槽位于所述出气孔的下方,所述主体设有连通所述稳焰槽和所述环形气道的第一稳焰气孔,所述第一稳焰气孔设有多个并环绕所述主体的轴线间隔分布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体的环外侧对应锅支架设置有避火部,所述避火部位于所述稳焰槽的上方且所述避火部为封闭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体还设有连通所述稳焰槽和所述环形气道的第二稳焰气孔,所述第二稳焰气孔位于所述避火部的下方并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稳焰气孔间隔分布设置且所述第二稳焰气孔对应的相邻气孔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一稳焰气孔对应的相邻气孔的间距。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体的下侧设有定位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灶具炉头,其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外环火盖。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灶具炉头,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采用上述的外环火盖,其能够实现直火和内旋火两种出火方式,有利于增加出火方式的多样性,两种出火方式分别置于外环火盖的环外侧和环内侧,有利于降低两种出火方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实现较好的燃烧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外环火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外环火盖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外环火盖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
主体100、环形气道101、出气孔102、定位孔103、环内侧面110、凸起部111、出气槽112、引火槽120、第一引火气孔121、第二引火气孔122、第三引火气孔123、扩口槽124、稳焰槽130、第一稳焰气孔131、第二稳焰气孔132、避火部1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如果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出现若干、大于、小于、超过、以上、以下、以内等词,其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图4和图5,一种外环火盖,其包括主体100,主体100呈环状结构,主体100的下侧设有环形气道101,主体100的环内侧具有环内侧面110,环内侧面110呈倒圆台状,环内侧面110设有多个凸起部111,多个凸起部111环绕主体100的轴线间隔分布设置,每个凸起部111均设有与环形气道101连通的出气槽112,出气槽112的出气方向偏离主体100的轴线,以使多个出气槽112之间输出的燃气能够形成旋涡气流,主体100的环外侧设有与环形气道101连通的出气孔102,出气孔102设有多个并环绕主体100的轴线间隔分布设置。
可理解的是,如图1、图4和图5所示,主体100呈圆环状结构,主体100的下侧向上凹陷形成有环形气道101,使用时,外环火盖盖放在炉头的分配器上,燃气输送至主体100下侧的环形气道101中,由于环内侧面110设有多个环绕主体100的轴线间隔分布设置的凸起部111,凸起部111上的出气槽112的出气方向偏离主体100的轴线,环形气道101中的燃气部分从出气槽112输出时,使多个出气槽112之间输出的燃气能够形成旋涡气流,燃气点燃燃烧,使主体100的环内侧能够形成内旋火,倒圆台状的环内侧面110有利于火焰向主体100中心上方汇集,提高中心加热能力,凸起部111的设置也有利于增加主体100的环内侧燃烧面积,便于烹饪使用;主体100的环外侧设有多个环绕主体100的轴线间隔分布设置的出气孔102,环形气道101中的燃气部分从出气孔102直接输出,燃气点燃燃烧,使主体100的环外侧能够形成直火,有利于增加出火方式的多样性,两种出火方式分别置于主体100的环外侧和环内侧,相对于外周侧出火和上表面出火而言,两者之间具有相对较大的间隔,有利于降低两种出火方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实现较好的燃烧效果。
实际应用时,凸起部111、出气槽112和出气孔102等的具体结构和设置数量等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相应设定,在此不作限制。
在某些实施例中,主体100设有与环形气道101连通的引火槽120,引火槽120连通主体100的环内侧和主体100的环外侧。
可理解的是,如图1、图2和图4所示,通过设置引火槽120,以利用引火槽120连通主体100的环内侧和主体100的环外侧,使点燃环内侧燃气时,环内侧火焰引燃引火槽120输出的燃气,并使引火槽120引燃环外侧的出气孔102输出的燃气,方便环内外两侧的火焰引燃,便于点火使用。实际应用时,引火槽120的具体结构了根据实际使用需要相应设定,在此不作详细描述,以下再作具体说明。
在某些实施例中,主体100设有第一引火气孔121和第二引火气孔122,第一引火气孔121和第二引火气孔122均连通于环形气道101,第一引火气孔121的出气口位于主体100的环内侧,第二引火气孔122的出气口位于主体100的环外侧,引火槽120连通第一引火气孔121的出气口和第二引火气孔122的出气口,引火槽120的下侧连通有多个第三引火气孔123,第三引火气孔123与环形气道101连通。
可理解的是,如图1、图2和图4所示,第一引火气孔121和第二引火气孔122均连通于环形气道101,第一引火气孔121的出气口和第二引火气孔122的出气口分别位于主体100的环内侧和环外侧,引火槽120连通第一引火气孔121的出气口和第二引火气孔122的出气口,以使引火槽120的两侧均能够形成用于引燃的火焰,引火槽120的下侧连通有两个沿引火槽120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第三引火气孔123,引火槽120通过第三引火气孔123与环形气道101连通,以能够沿引火槽120补充输出燃气,有利于内侧的火焰通过引火槽120引燃外侧的燃气,便于引火使用。
实际应用时,除上述结构外,引火槽120还可以向下延伸,以直接连通环形气道101,第一引火气孔121、第二引火气孔122和第三引火气孔123具体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相应设定。
在某些实施例中,引火槽120的上侧连通有宽于引火槽120的扩口槽124。可理解的是,如图1、图2和图4所示,通过在引火槽120的上侧设置宽于引火槽120的扩口槽124,以使引火槽120的上侧形成扩口结构,引火槽120输出的燃气进入扩口槽124后,由于输出空间变大,有利于降低其输出的燃气压力,从而有利于降低火焰的燃烧高度,减少烟气的产生。实际应用时,扩口槽124具体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相应设定。
在某些实施例中,主体100的环外侧设有稳焰槽130,稳焰槽130位于出气孔102的下方,主体100设有连通稳焰槽130和环形气道101的第一稳焰气孔131,第一稳焰气孔131设有多个并环绕主体100的轴线间隔分布设置。
可理解的是,如图1、图3和图5所示,主体100的环外侧环设有一圈稳焰槽130,稳焰槽130位于出气孔102的下方,第一稳焰气孔131设有多个并环绕主体100的轴线间隔分布设置,第一稳焰气孔131连通稳焰槽130和环形气道101,以使环形气道101中的燃气部分从稳焰槽130输出,以分流出气孔102输出的燃气,减小出气孔102的火焰燃烧速度,有利于避免燃烧过快或燃烧火焰过长的情况,提高环外侧的燃烧火焰稳定性,便于使用。实际应用时,第一稳焰气孔131的具体设置数量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相应设定。
在某些实施例中,主体100的环外侧对应锅支架设置有避火部140,避火部140位于稳焰槽130的上方且避火部140为封闭结构。
可理解的是,如图1、图3、图5和图6所示,主体100的环外侧设有避火部140,避火部140的设置位置对应使用时的锅支架的位置相对应,由于避火部140为封闭结构,避火部140对应的位置燃气量少、火焰短,有利于避免火焰直接波及到锅支架的炉耳,从而降低了燃烧产物中一氧化碳的含量,即减少烟气的产生,有利于提高热效率。实际应用时,避火部140的具体设置位置和设置数量等可根据锅支架的具体设置情况相应设定。
在某些实施例中,主体100还设有连通稳焰槽130和环形气道101的第二稳焰气孔132,第二稳焰气孔132位于避火部140的下方并设有多个,多个第二稳焰气孔132间隔分布设置且第二稳焰气孔132对应的相邻气孔的间距小于第一稳焰气孔131对应的相邻气孔的间距。
可理解的是,如图1、图3、图5和图6所示,第二稳焰气孔132位于避火部140的下方,多个第二稳焰气孔132间隔分布,第二稳焰气孔132对应的相邻气孔的间距小于第一稳焰气孔131对应的相邻气孔的间距,以使得第二稳焰气孔132相对于第一稳焰气孔131更加密集,由于避火部140对应的位置出气量少,通过设置相邻两个第二稳焰气孔132之间更加靠近,有利于保证避火部140下方的稳焰槽130的传火性能,有利于稳焰槽130中火焰的稳定引燃传导,便于使用。实际应用时,第二稳焰气孔132对应的相邻气孔的间距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相应设定。
在某些实施例中,主体100的下侧设有定位孔103。可理解的是,如图5所示,主体100的下侧设有两个定位孔103,外环火盖盖放在炉头的分配器上时,可使分配器上的定位柱或螺栓件插入至定位孔103中,以对外环火盖进行安装定位,有利于避免外环火盖的松动或相对转动,便于装配使用。实际应用时,定位孔103的具体结构和设置数量等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相应设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灶具炉头,其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外环火盖。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灶具炉头,通过采用上述的外环火盖,其能够实现直火和内旋火两种出火方式,有利于增加出火方式的多样性,两种出火方式分别置于外环火盖的环外侧和环内侧,有利于降低两种出火方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实现较好的燃烧效果。
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灶具炉头的其他构成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因此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9)
1.一种外环火盖,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00),所述主体(100)呈环状结构,所述主体(100)的下侧设有环形气道(101),所述主体(100)的环内侧具有环内侧面(110),所述环内侧面(110)呈倒圆台状,所述环内侧面(110)设有多个凸起部(111),多个所述凸起部(111)环绕所述主体(100)的轴线间隔分布设置,每个所述凸起部(111)均设有与所述环形气道(101)连通的出气槽(112),所述出气槽(112)的出气方向偏离所述主体(100)的轴线,以使多个所述出气槽(112)之间输出的燃气能够形成旋涡气流,所述主体(100)的环外侧设有与所述环形气道(101)连通的出气孔(102),所述出气孔(102)设有多个并环绕所述主体(100)的轴线间隔分布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环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00)设有与所述环形气道(101)连通的引火槽(120),所述引火槽(120)连通所述主体(100)的环内侧和所述主体(100)的环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环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00)设有第一引火气孔(121)和第二引火气孔(122),所述第一引火气孔(121)和所述第二引火气孔(122)均连通于所述环形气道(101),所述第一引火气孔(121)的出气口位于所述主体(100)的环内侧,所述第二引火气孔(122)的出气口位于所述主体(100)的环外侧,所述引火槽(120)连通所述第一引火气孔(121)的出气口和所述第二引火气孔(122)的出气口,所述引火槽(120)的下侧连通有多个第三引火气孔(123),所述第三引火气孔(123)与所述环形气道(10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环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火槽(120)的上侧连通有宽于所述引火槽(120)的扩口槽(12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环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00)的环外侧设有稳焰槽(130),所述稳焰槽(130)位于所述出气孔(102)的下方,所述主体(100)设有连通所述稳焰槽(130)和所述环形气道(101)的第一稳焰气孔(131),所述第一稳焰气孔(131)设有多个并环绕所述主体(100)的轴线间隔分布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环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00)的环外侧对应锅支架设置有避火部(140),所述避火部(140)位于所述稳焰槽(130)的上方且所述避火部(140)为封闭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环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00)还设有连通所述稳焰槽(130)和所述环形气道(101)的第二稳焰气孔(132),所述第二稳焰气孔(132)位于所述避火部(140)的下方并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稳焰气孔(132)间隔分布设置且所述第二稳焰气孔(132)对应的相邻气孔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一稳焰气孔(131)对应的相邻气孔的间距。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环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00)的下侧设有定位孔(103)。
9.一种灶具炉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外环火盖。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680595.2U CN218883970U (zh) | 2022-10-11 | 2022-10-11 | 外环火盖和灶具炉头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680595.2U CN218883970U (zh) | 2022-10-11 | 2022-10-11 | 外环火盖和灶具炉头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883970U true CN218883970U (zh) | 2023-04-18 |
Family
ID=85939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680595.2U Active CN218883970U (zh) | 2022-10-11 | 2022-10-11 | 外环火盖和灶具炉头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883970U (zh) |
-
2022
- 2022-10-11 CN CN202222680595.2U patent/CN21888397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642778B (zh) | 火盖和燃烧器 | |
CN110006040B (zh) | 一种燃气灶具燃烧器的外环火盖 | |
CN110566945A (zh) | 一种燃烧器及燃气灶 | |
CN218883970U (zh) | 外环火盖和灶具炉头 | |
CN109140445B (zh) | 火盖组件、燃烧器及燃气灶 | |
CN216868479U (zh) | 燃烧器火盖及燃气灶具 | |
CN210107395U (zh) | 燃气灶具燃烧器的外环火盖 | |
CN218883967U (zh) | 炉头燃烧器和燃气灶具 | |
CN210035496U (zh) | 一种切槽式外火盖及燃烧器 | |
CN210107396U (zh) | 高热负荷高热效率燃气灶具燃烧器 | |
CN109140444B (zh) | 火盖组件、燃烧器及燃气灶 | |
CN215637157U (zh) | 燃烧器及燃气灶 | |
CN214198662U (zh) | 一种防回火燃烧器及灶具 | |
CN215637158U (zh) | 燃烧器及燃气灶 | |
CN219283323U (zh) | 火盖、燃烧器和灶具 | |
CN215637156U (zh) | 燃烧器的内火盖、燃烧器及燃气灶 | |
CN215336485U (zh) | 稳焰燃烧器、燃烧器组件及灶具 | |
CN213656742U (zh) | 火盖组件、燃烧器和灶具 | |
CN217684979U (zh) | 燃烧器 | |
CN220750185U (zh) | 一种用于灶具的火盖组件 | |
CN216814156U (zh) | 旋火盖组件、燃烧器及燃气灶 | |
CN112128752B (zh)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火盖以及应用有该火盖的燃烧器 | |
CN219014309U (zh) | 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的火盖、燃气灶的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 |
CN218544417U (zh) | 燃气灶 | |
CN219775812U (zh) | 燃烧器及具有其的燃气灶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