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07396U - 高热负荷高热效率燃气灶具燃烧器 - Google Patents

高热负荷高热效率燃气灶具燃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07396U
CN210107396U CN201920525479.9U CN201920525479U CN210107396U CN 210107396 U CN210107396 U CN 210107396U CN 201920525479 U CN201920525479 U CN 201920525479U CN 210107396 U CN210107396 U CN 2101073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re
inner ring
hole
fire hole
high therm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2547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Deyi Electrical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Deyi Electrical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Deyi Electrical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Deyi Electrical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2547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073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073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073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热负荷高热效率燃气灶具燃烧器,属于燃气灶具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外环火盖、内环火盖、燃烧器底座、燃烧室、点火针和感应针,所述燃烧室、点火针和感应针均安装在燃烧器底座上,所述外环火盖和内环火盖均安装在燃烧室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火盖包括外环火盖本体、主火孔和稳火孔,所述内环火盖包括内环火盖本体、内环主火孔和内环稳火孔;所述主火孔和稳火孔均设置在外环火盖本体上,所述主火孔包括一阶火孔和二阶火孔,所述一阶火孔与二阶火孔连通,且一阶火孔的轴线与二阶火孔的轴线之间存在夹角α,所述内环主火孔和内环稳火孔均设置在内环火盖本体上,所述外环火盖本体和内环火盖本体均安装在燃烧室上。

Description

高热负荷高热效率燃气灶具燃烧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热负荷高热效率燃气灶具燃烧器,属于燃气灶具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燃烧器以广泛应用到家庭厨房中,现有燃气灶具燃烧器热效率高,但是热负荷偏小,不能实现厨房烹饪时爆炒火力大的要求。市场某品牌灶具热效率75%但热负荷只有4.0kW,市场某另一品牌灶具热负荷可以达到4.2kW热效率70%,市场某品牌灶具采用的是上进风燃烧器,热负荷也只有4.2kW热效率70%。
如果直接加大热负荷时,这些燃烧器使用燃气时不能充分燃烧,进而导致烟气中的CO浓度较高,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燃烧器的燃烧适应域较窄,满足不了大负荷的燃烧条件,某些燃烧器的聚能罩集热效果差,导致燃烧器的热损失较大,使得灶具面板表面的温度较高,使得二次空气进入量减少,燃烧器需要的二次空气补充不足。为了提高灶具燃烧的热效率,目前很多燃烧器在开发设计中提高了一次空气系数,外环火盖主火孔出气流速度较高,必然缩小了燃烧器的燃烧边界范围,在使用天然气时容易产生离焰现象。那么常规内环火盖用于这种高热效率的燃烧器时,内环火盖的火孔火焰稳定性差和传火不良。用户使用时经常点不着火及点火时容易熄火。
有鉴于此,在申请号为201820410572.0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外环火盖及具有该外环火盖的燃气燃烧器,上述对比文件中的出火孔是倾斜设置的,难以保证出火孔的出气流速度,进而难以保证天然气燃烧的充分;在申请号为201610676818.4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燃气灶具燃烧器的外环火盖,上述对比文件中的出火孔是有上排出火孔和下排出火孔构成,同时传火槽直接设置在火盖本体上,上述对比文件中的外环火盖的出火孔出气流速度较高,稳焰性能较差,天然气在燃烧过程中容易出现离焰的情况;在申请号为201611247951.4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燃气灶的聚能组件,上述对比文件中聚能组件虽然是双层设置,但同时存在以下缺陷双层聚能罩只有燃烧烟气与二次空气混合供气一个通道,没有足够的外环火焰和内环火焰的二次空气补充通道,二次空气补充较少,燃气燃烧不充分,并且通道向下倾斜与水平方向形成夹角,进气阻力比较大,同时二次空气容易被第一层聚能罩加热后造成含氧量下降,不利于二次空气的补充。对比文件中的聚能罩缺少液体盛接装置,当锅内的液体溢出后容易将火扑灭,发生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减少热损失,可降低烟气中CO浓度,并使得燃气充分燃烧的高热负荷高热效率燃气灶具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高热负荷高热效率燃气灶具燃烧器,包括外环火盖、内环火盖、燃烧器底座、燃烧室、点火针和感应针,所述燃烧室、点火针和感应针均安装在燃烧器底座上,所述外环火盖和内环火盖均安装在燃烧室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火盖包括外环火盖本体、主火孔和稳火孔,所述内环火盖包括内环火盖本体、内环主火孔和内环稳火孔;所述主火孔和稳火孔均设置在外环火盖本体上,所述主火孔包括一阶火孔和二阶火孔,所述一阶火孔与二阶火孔连通,且一阶火孔的轴线与二阶火孔的轴线之间存在夹角α,所述内环主火孔和内环稳火孔均设置在内环火盖本体上,所述外环火盖本体和内环火盖本体均安装在燃烧室上。通过将一阶火孔和二阶火孔设置成存在夹角,可降低主火孔出气流速度,以实现主火孔自带稳焰功能,进而可使得天然气在燃烧过程中不会出现离焰的情况,使得火焰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90°≤α≤150°。降低主火孔出气流速度,以实现主火孔自带稳焰功能。
进一步地,沿着外环火盖本体的周向,在外环火盖本体的外壁上设置有环状结构的稳焰槽,所述稳火孔与稳焰槽连通。通过设置稳焰槽、稳火孔具有的环状稳焰功能,与主火孔自带的稳焰功能从而实现双稳焰的功能,避免燃烧器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脱火的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外环火盖本体上固定有传火凸台,所述传火凸台上设置有传火槽;所述传火槽与任意一个二阶火孔连通。使得传火槽中部的火焰均匀散开,传火槽两侧的火焰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一阶火孔的孔径小于二阶火孔的孔径。降低出气流速度,使其达到更高的稳焰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内环火盖本体的外壁、沿其周向设置有环状结构的内环稳焰槽,所述内环稳火孔与内环稳焰槽连通。燃烧时火焰稳定,避免出现脱火的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内环火盖还包括点火凸台和感应凸台,所述点火凸台和感应凸台均固定在内环火盖本体上;所述点火凸台和感应凸台分别位于点火针和感应针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点火凸台和感应凸台上分别设置有点火传火槽和感应传火槽。设置点火传火槽和感应传火槽和可让点火火孔、感应火孔具有点火率高、感应速度快,火焰稳定、传火准确率高,起到稳焰的作用,避免发生脱火的情况,同时也便于引燃燃烧器。
进一步地,所述燃烧器底座上设置有点火火孔和感应火孔,所述点火火孔和感应火孔分别位于点火传火槽和感应传火槽的下方;所述点火火孔与点火针配合,所述感应火孔与感应针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高热负荷高热效率燃气灶具燃烧器还包括聚能罩,所述外环火盖和内环火盖均与聚能罩配合,所述聚能罩包括第二聚能罩和第一聚能罩,所述第一聚能罩放置在第二聚能罩上,所述第一聚能罩与第二聚能罩之间形成用于对外环火补充二次空气的外环火二次空气补充通道,所述第二聚能罩与灶具面板之间形成用于对内环火补充二次空气的内环火二次空气补充通道。通过外环火二次空气补充通道对外环火补充二次空气,通过内环火二次空气补充通道对内环火补充二次空气,可使得燃气充分的燃烧,避免烟气中的CO浓度超标。
进一步地,所述一阶火孔和二阶火孔均设置在外环火盖本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传火槽设置在传火凸台的侧边。
进一步地,所述稳焰槽位于二阶火孔的下方。通过设置稳焰槽与主火孔实现双稳焰的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稳焰槽倾斜设置,所述稳火孔竖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一阶火孔的形状和二阶火孔的形状均为圆柱形。
进一步地,所述外环火二次空气补充通道和内环火二次空气补充通道均呈倒置的“L”型立体结构设置。有利于二次空气的流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聚能罩安装在灶具面板上,所述第二聚能罩上安装有锅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聚能罩上设置有用于盛接液体的环状凹槽。避免液体从锅内溢出将火扑灭发生危险。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聚能罩的内壁与外环火盖的外壁之间、以及外环火盖的内壁与内环火盖的外壁之间均存在间隙。有利于二次空气的流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聚能罩上设置有呈环状的台阶结构,所述第一聚能罩放置在台阶结构上。使得第一聚能罩放置的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沿着第二聚能罩的周向,在台阶结构的下部设置有多个空气通孔。有利于二次空气的流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聚能罩上设置有用于安装锅架的卡槽,所述锅架安装在卡槽内。所述锅架安装在卡槽内。避免锅架发生晃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聚能罩与第二聚能罩可拆卸式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外环火二次空气补充通道的高度小于内环火二次空气补充通道的高度。降低了灶具面板的表面温度,有利于二次空气流入内环火二次空气补充通道,有利于燃气充分燃烧。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该外环火盖具有双稳焰功能,该外环火盖的主火孔设置为由一阶火孔和二阶火孔构成,即一阶火孔和二阶火孔首尾相连并相互形成一定角度,主火孔转弯后可以自带一定的稳焰功能,然后再加上一圈稳焰槽和与稳焰槽连通的稳火孔结构组成双稳焰功能的火盖。用于使用较高一次空气系数的灶具燃烧器,此燃烧器解决在使用天然气时容易产生离焰现象的问题,解决使用液化石油气时容易产生回火现象的问题。
该聚能罩可分别通过外环火二次空气补充通道和内环火二次空气补充通道为外环火和内环火补充二次空气,提高燃烧效率,同时通过设置第一聚能罩和第二聚能罩可提高隔热性能,达到更好的集热效果,减少大量的热损失,使得灶具面板的表面温度降低,有利于二次空气的流动,可使得燃气充分燃烧,减少烟气中CO的浓度,通过在第一聚能罩上设置环状凹槽,可避免锅内液体溢出将火扑灭,发生危险。
该内环火盖的点火凸台和感应凸台上分别设置有点火传火槽和感应传火槽点火传火槽用于燃烧器点火及稳焰、传火功能,感应传火槽用于火焰感应及稳焰、传火功能。此内环火盖用于使用较高一次空气系数的灶具燃烧器,解决燃烧器在使用天然气时点火位置容易产生离焰现象造成难点火的问题,以提高灶具点火率;解决燃烧器在使用天然气时感应火孔容易离焰现象造成感应装置难以感应,降低感应时间,以提高感应速度。
该高热负荷高热效率燃气灶具燃烧器可使得燃气充分燃烧,具有热效率高,隔热效果好等优点,该高热负荷高热效率燃气灶具燃烧器在使用天然气时可以实现高热负荷5.0kW的同时实现高热效率>72%。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高热负荷高热效率燃气灶具燃烧器的立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高热负荷高热效率燃气灶具燃烧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环火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的C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环火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的D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聚能罩的立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聚能罩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的E-E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聚能罩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高热负荷高热效率燃气灶具燃烧器的立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环火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高热负荷高热效率燃气灶具燃烧器的使用示意图。
图中:外环火盖1、聚能罩2、内环火盖3、燃烧器底座4、燃烧室5、点火针6、感应针7、锅8、
外环火盖本体11、主火孔12、一阶火孔13、二阶火孔14、传火凸台15、传火槽16、稳焰槽17、稳火孔18、
第一聚能罩21、第二聚能罩22、外环火二次空气补充通道23、内环火二次空气补充通道24、灶具面板25、锅架26、环状凹槽27、台阶结构28、空气通孔29、卡槽210、
内环火盖本体31、内环主火孔32、内环稳焰槽33、内环稳火孔34、点火凸台35、感应凸台36、点火传火槽37、感应传火槽38、点火火孔39、感应火孔3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15所示,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若用引用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本实施例中的高热负荷高热效率燃气灶具燃烧器,包括外环火盖1、聚能罩2、内环火盖3、燃烧器底座4、燃烧室5、点火针6和感应针7,燃烧室5、点火针6和感应针7均安装在燃烧器底座4上,外环火盖1和内环火盖3均安装在燃烧室5上,外环火盖1和内环火盖3均与聚能罩2配合。
本实施例中的外环火盖1包括外环火盖本体11、主火孔12和稳火孔18,主火孔12和稳火孔18均设置在外环火盖本体11上,主火孔12包括一阶火孔13和二阶火孔14。(具体参见图3-8)。
沿着外环火盖本体11的周向,在外环火盖本体11的外壁上设置有环状结构的稳焰槽17,稳火孔18与稳焰槽17连通,稳焰槽17位于二阶火孔14的下方,稳焰槽17倾斜设置,稳火孔18竖直设置。
本实施例中的外环火盖本体11上固定有传火凸台15,传火凸台15上设置有传火槽16;传火槽16与任意一个二阶火孔14连通,传火槽16设置在传火凸台15的侧边。
本实施例中的一阶火孔13的形状和二阶火孔14的形状均为圆柱形,一阶火孔13和二阶火孔14均设置在外环火盖本体11上,一阶火孔13的孔径小于二阶火孔14的孔径,一阶火孔13与二阶火孔14连通,且一阶火孔13的轴线与二阶火孔14的轴线之间存在夹角α,90°≤α≤150°,内环主火孔32和内环稳火孔34均设置在内环火盖本体31上,外环火盖本体11和内环火盖本体31均安装在燃烧室5上。
本实施例中的聚能罩2包括第二聚能罩22和第一聚能罩21,第一聚能罩21放置在第二聚能罩22上,第一聚能罩21与第二聚能罩22可拆卸式安装,第一聚能罩21与第二聚能罩22之间形成用于对外环火补充二次空气的外环火二次空气补充通道23,第二聚能罩22与灶具面板25之间形成用于对内环火补充二次空气的内环火二次空气补充通道24。(具体参见图9-12)。
本实施例中的外环火二次空气补充通道23和内环火二次空气补充通道24均呈倒置的“L”型立体结构设置,且外环火二次空气补充通道23的高度小于内环火二次空气补充通道24的高度,第二聚能罩22安装在灶具面板25上,第二聚能罩22上安装有锅架26,第二聚能罩22上设置有用于安装锅架26的卡槽210,锅架26安装在卡槽210内。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聚能罩21的内壁与外环火盖1的外壁之间、以及外环火盖1的内壁与内环火盖3的外壁之间均存在间隙,用于补充二次空气时、方便二次空气的流动,第二聚能罩22上设置有呈环状的台阶结构28,第一聚能罩21放置在台阶结构28上,沿着第二聚能罩22的周向,在台阶结构28的下部设置有多个空气通孔29,第一聚能罩21上设置有用于盛接液体的环状凹槽27。
本实施例中的内环火盖3包括内环火盖本体31、内环主火孔32、内环稳火孔34、点火凸台35和感应凸台36;内环火盖本体31的外壁、沿其周向设置有环状结构的内环稳焰槽33,内环稳火孔34与内环稳焰槽33连通。(具体参见图13-14)。
本实施例中的点火凸台35和感应凸台36均固定在内环火盖本体31上;点火凸台35和感应凸台36分别位于点火针6和感应针7的上方,点火凸台35和感应凸台36上分别设置有点火传火槽37和感应传火槽38。
本实施例中的燃烧室5上设置有点火火孔39和感应火孔310,点火火孔39和感应火孔310分别位于点火传火槽37和感应传火槽38的下方;点火火孔39与点火针6配合,感应火孔310与感应针7配合。
该外环火盖1具有双稳焰功能,该外环火盖1的主火孔12设置为由一阶火孔13和二阶火孔14构成,即一阶火孔13和二阶火孔14首尾相连并相互形成一定角度,主火孔12转弯后可以自带一定的稳焰功能,然后再加上一圈与稳焰槽17连通的稳火孔18结构组成双稳焰功能的外环火盖1。用于使用较高一次空气系数的灶具燃烧器,此燃烧器解决在使用天然气时容易产生离焰现象的问题,解决使用液化石油气时容易产生回火现象的问题。
该聚能罩2可分别通过外环火二次空气补充通道23和内环火二次空气补充通道24为外环火和内环火补充二次空气,提高燃烧效率,同时通过设置第一聚能罩21和第二聚能罩22可提高隔热性能,达到更好的集热效果,减少热损失,使得灶具面板25的表面温度降低,有利于二次空气的流动,可使得燃气充分燃烧,减少烟气中CO的浓度,通过在第一聚能罩21上设置环状凹槽27用于盛接锅8内溢出的液体,可避免锅8内液体溢出将火扑灭,发生危险。
该内环火盖3的点火凸台35和感应凸台36上分别设置有点火传火槽37和感应传火槽38用于燃烧器点火及稳焰、传火功能,感应传火槽38用于火焰感应及稳焰、传火功能。此内环火盖3用于使用较高一次空气系数的灶具燃烧器,解决燃烧器在使用天然气时点火位置容易产生离焰现象造成难点火的问题,以提高灶具点火率;解决燃烧器在使用天然气时感应火孔容易离焰现象造成感应装置难以感应,降低感应时间,以提高感应速度。
该高热负荷高热效率燃气灶具燃烧器可使得燃气充分燃烧,具有热效率高,隔热效果好等优点,该高热负荷高热效率燃气灶具燃烧器在使用天然气时可以实现高热负荷5.0kW的同时实现高热效率>72%。
该高热负荷高热效率燃气灶具燃烧器,传火凸台15与感应凸台36相对设置,传火槽16与感应传火槽38相对设置,燃烧器使用时,当感应针7感应不到火焰,将燃烧器熄火。
使用时,点火针6引燃流经内环火盖3的天然气形成内环火,通过内环火引燃流经传火凸台15火孔上的燃气形成外环火,进而将整个燃烧器引燃,外环火盖1和内环火盖3均位于聚能罩2内,通过安装聚能罩2减少热损失,通过内环火和外环火对位于锅架26上的锅8进行加热,在燃烧器燃烧的过程中分别通过外环火二次空气补充通道23和内环火二次空气补充通道24对外环火和内环火补充二次空气,以使得燃气充分的燃烧,减少烟气中CO的浓度,当感应针7感应不到火焰时,燃烧器熄火,该燃烧器具有热效率高、热负荷高等优点。(具体参见图15)。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高热负荷高热效率燃气灶具燃烧器,包括外环火盖(1)、内环火盖(3)、燃烧器底座(4)、燃烧室(5)、点火针(6)和感应针(7),所述燃烧室(5)、点火针(6)和感应针(7)均安装在燃烧器底座(4)上,所述外环火盖(1)和内环火盖(3)均安装在燃烧室(5)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火盖(1)包括外环火盖本体(11)、主火孔(12)和稳火孔(18),所述内环火盖(3)包括内环火盖本体(31)、内环主火孔(32)和内环稳火孔(34);所述主火孔(12)和稳火孔(18)均设置在外环火盖本体(11)上,所述主火孔(12)包括一阶火孔(13)和二阶火孔(14),所述一阶火孔(13)与二阶火孔(14)连通,且一阶火孔(13)的轴线与二阶火孔(14)的轴线之间存在夹角α,所述内环主火孔(32)和内环稳火孔(34)均设置在内环火盖本体(31)上,所述外环火盖本体(11)和内环火盖本体(31)均安装在燃烧室(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热负荷高热效率燃气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α的取值范围为90°~1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热负荷高热效率燃气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沿着外环火盖本体(11)的周向,在外环火盖本体(11)的外壁上设置有环状结构的稳焰槽(17),所述稳火孔(18)与稳焰槽(17)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热负荷高热效率燃气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火盖本体(11)上固定有传火凸台(15),所述传火凸台(15)上设置有传火槽(16);和/或;所述传火槽(16)与任意一个二阶火孔(14)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热负荷高热效率燃气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阶火孔(13)的孔径小于二阶火孔(14)的孔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热负荷高热效率燃气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火盖本体(31)的外壁、沿其周向设置有环状结构的内环稳焰槽(33),所述内环稳火孔(34)与内环稳焰槽(33)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热负荷高热效率燃气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火盖(3)还包括点火凸台(35)和感应凸台(36),所述点火凸台(35)和感应凸台(36)均固定在内环火盖本体(31)上;和/或;所述点火凸台(35)和感应凸台(36)分别位于点火针(6)和感应针(7)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热负荷高热效率燃气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凸台(35)和感应凸台(36)上分别设置有点火传火槽(37)和感应传火槽(3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热负荷高热效率燃气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5)上设置有点火火孔(39)和感应火孔(310),所述点火火孔(39)和感应火孔(310)分别位于点火传火槽(37)和感应传火槽(38)的下方;和/或;所述点火火孔(39)与点火针(6)配合,所述感应火孔(310)与感应针(7)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热负荷高热效率燃气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热负荷高热效率燃气灶具燃烧器还包括聚能罩(2),所述外环火盖(1)和内环火盖(3)均与聚能罩(2)配合,所述聚能罩(2)包括第二聚能罩(22)和第一聚能罩(21),所述第一聚能罩(21)放置在第二聚能罩(22)上,所述第一聚能罩(21)与第二聚能罩(22)之间形成用于对外环火补充二次空气的外环火二次空气补充通道(23),所述第二聚能罩(22)与灶具面板(25)之间形成用于对内环火补充二次空气的内环火二次空气补充通道(24)。
CN201920525479.9U 2019-04-17 2019-04-17 高热负荷高热效率燃气灶具燃烧器 Active CN2101073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25479.9U CN210107396U (zh) 2019-04-17 2019-04-17 高热负荷高热效率燃气灶具燃烧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25479.9U CN210107396U (zh) 2019-04-17 2019-04-17 高热负荷高热效率燃气灶具燃烧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07396U true CN210107396U (zh) 2020-02-21

Family

ID=695368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25479.9U Active CN210107396U (zh) 2019-04-17 2019-04-17 高热负荷高热效率燃气灶具燃烧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0739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06041A (zh) * 2019-04-17 2019-07-12 杭州德意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热负荷高热效率燃气灶具燃烧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06041A (zh) * 2019-04-17 2019-07-12 杭州德意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热负荷高热效率燃气灶具燃烧器
CN110006041B (zh) * 2019-04-17 2024-05-14 杭州德意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热负荷高热效率燃气灶具燃烧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06041B (zh) 一种高热负荷高热效率燃气灶具燃烧器
CN106524161A (zh) 一种家用灶具燃烧器
CN110006040B (zh) 一种燃气灶具燃烧器的外环火盖
CN210107494U (zh) 燃气灶具燃烧器的双层聚能罩
CN210107396U (zh) 高热负荷高热效率燃气灶具燃烧器
CN104864394A (zh) 一种稳焰槽上置的燃烧器
CN208205075U (zh) 燃气灶
CN210107395U (zh) 燃气灶具燃烧器的外环火盖
CN110566954B (zh) 灶具燃烧器
CN211424384U (zh) 高热负荷高热效率燃烧器
CN216010841U (zh) 聚能圈组件及燃气灶
CN110793028A (zh) 一种高热负荷高热效率燃烧器
CN211450924U (zh) 燃烧器的外环火盖
CN218883967U (zh) 炉头燃烧器和燃气灶具
CN111964061B (zh) 聚能圈组件及燃气灶
CN215951405U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5336523U (zh) 一种燃气炉架内炉头套装式防风聚能罩
CN211925833U (zh) 一种二次燃烧净化燃气灶
CN211781069U (zh) 一种燃气燃烧器及灶具
CN215294901U (zh) 一种家用燃气炉的燃烧器
CN212377969U (zh) 一种灶具燃烧器及灶具
CN111998419B (zh) 聚能组件及燃气灶
CN219494176U (zh) 一种自混式商用炒灶燃烧器用炉膛结构
CN218328272U (zh) 一种燃气灶
CN109519975B (zh) 一种具有引导燃烧烟气排放的燃气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