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84276U - 一种场地车转向器的调节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场地车转向器的调节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84276U
CN219584276U CN202222697915.5U CN202222697915U CN219584276U CN 219584276 U CN219584276 U CN 219584276U CN 202222697915 U CN202222697915 U CN 202222697915U CN 219584276 U CN219584276 U CN 2195842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ring
steering device
adjusting
steering gear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9791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跃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269791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842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842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842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30/00Transportation of goods or passengers via railways, e.g. energy recovery or reducing air resistance

Landscapes

  • Steering-Linkage Mechanisms And Four-Wheel Stee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场地车转向器的调节结构,用于转向装置的位置调节以及车轮的转向调节,包括可相对旋转的转向器和两只固定臂,两只固定臂设置于转向器的左右两侧,限制所述的转向器在两只固定臂之间做前后旋转摆动的动作;两只固定臂与车底盘固接,转向器与转向装置之间设置有调节杆,转向器与车轮之间通过球头连接器相接,当车轮需要转向调节时,旋转转向装置,转向装置通过调节杆将旋转力传输给转向器,并通过转向器将动力通过球头连接器输出给车轮连接杆和车轮完成车轮的转向动作,当转向装置需要位置调节时,前后摆动转向装置,转向装置通过调节杆将摆动的力传输给转向器,并通过转向器与球头连接器实现旋转,完成转向装置的位置调节。

Description

一种场地车转向器的调节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属于场地车领域,指一种场地车转向器的调节结构。
背景技术
场地车是一种用于特定场地的低速车辆,包括娱乐卡丁车,场地行李车,观光游览车等非公路用场地车。
现有的场地车的转向器高度调节以及驱动转向一般采用的是在调节杆底端设置万向节。
采用万向节的结构方式存在着以下技术缺陷:第一,万向节同时承受方向的调节以及高度的调节,当高度进行调节后,万向节进行转向时角度发生改变,转向时传输效率会降低,承载的力过大,最终会导致使用寿命变短;第二,采用万向节调整高度,方向盘的调节摆动的轴点在万向节处,在调整高度的同时,方向盘的角度改变的幅度也较大,不符合人体工程学。
为此,本实用新型将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场地车转向器的调节结构,其转向功能与高度调节功能分别由不同的结构实现,两个结构又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转向控制与高度调节方面都能起到较高的效率,结构合理简单,使用寿命长,并且在调整高度的过程中,减少方向盘朝向角度的改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场地车转向器的调节结构,用于转向装置的位置调节以及车轮的转向调节,包括可相对旋转的转向器和两只固定臂,两只固定臂分别设置于转向器的左右两侧,限制所述的转向器在两只固定臂之间做前后旋转摆动的动作;两只固定臂与场地车底盘固接,转向器与转向装置之间设置有调节杆,转向器与车轮之间通过球头连接器相接;
当车轮需要转向调节时,旋转转向装置,转向装置通过调节杆将旋转力传输给转向器,并通过转向器将动力通过球头连接器输出给车轮连接杆和车轮完成车轮的转向动作;
当转向装置需要位置调节时,前后摆动转向装置,转向装置通过调节杆将摆动的力传输给转向器,并通过转向器与球头连接器实现旋转,完成转向装置的位置调节。
在上述的场地车转向器的调节结构中,所述的转向器包括转向器壳体、转向齿、齿条和导向轴承,具体的关系为:在转向器壳体内设置有相互啮合的转向齿及齿条,齿条的左右两端部分伸出所述转向器壳体,在齿条与转向器壳体之间设置有供齿条产生轴向相对运动的导向轴承,导向轴承与所述转向器壳体固定设置。
在上述的场地车转向器的调节结构中,所述的固定臂与转向器中的转向器壳体、齿条、导向轴承三者中的任一部件形成相对旋转的位置设置。
在上述的场地车转向器的调节结构中,所述的调节杆的下端与转向齿相固定、上端与所述的转向装置相接;所述的车轮通过车轮连接杆与所述的球头连接器旋转连接,球头连接器与齿条伸出转向器壳体的外端部万向铰接。
在上述的场地车转向器的调节结构中,所述的转向装置为转向手把或转向盘。
在上述的场地车转向器的调节结构中,所述第一壳体内设置有与转向齿对应的凹槽,所述转向齿容置于凹槽内。
在上述的场地车转向器的调节结构中,所述凹槽的两侧设置有扇形的预留角。
在上述的场地车转向器的调节结构中,所述调节杆上设置有定位装置对其调节后的高度进行锁定。
在上述的场地车转向器的调节结构中,所述的定位装置为设置在车体上的定位板,在定位板上对应设置有行程板;所述的定位板包括下行程槽,在下行程槽的旁侧设置有定位孔,所述的行程板上开设有与下行程槽及定位孔对应的上行程槽和活动槽,在活动槽内设置有插销式锁定件,插销式锁定件与调节杆相连并随着调节杆同步移动,调节杆从下行程槽中进行前后调节后,所述的插销式锁定件插入对应的定位孔内后锁定所述调节杆和定位板的相对位置。
在上述的场地车转向器的调节结构中,所述的定位装置为铰接在车体上的定位杆,定位杆的下端与车体铰接、上端可摆动,在定位杆上端部设置有锁定调节件,锁定调节件包括卡接杆和设置在卡接杆一端的调节拨片,在所述的调节杆上设置有与锁定调节件实现调节的锁定固定片;锁定固定片内设置有多级卡槽,所述的卡接杆卡设在多级卡槽内后通过调节拨片锁定所述调节杆和定位杆的相对位置。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场地车转向器的调节结构设置有做前后旋转摆动的动作和固定臂,相较于传统设置万向节的方式,万向节同时承受方向的调节以及高度的调节,当高度进行调节后,万向节进行转向时角度发生改变,转向时传输效率会降低,承载的力过大,最终会导致使用寿命变短;并且采用万向节调整高度,方向盘的调节摆动的轴点在万向节处,在调整高度的同时,方向盘的角度改变的幅度也较大,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简单,在转向控制与高度调节方面都能起到较高的效率,使用寿命长,并且在调整高度的过程中,减少方向盘朝向角度的改变,更符合人体工程学,使用者驾驶效果更舒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场地车转向器的调节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场地车转向器的调节结构的转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场地车转向器的调节结构定位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场地车转向器的调节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是万向节现有技术使用方式的示意图。
图6是定位装置的第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7是定位装置的第二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中标号所表示的含义:
1-转向装置;2-调节杆;4-车轮;5-转向器;6-固定架;
7-转向齿;5-壳体;51-第一壳体;52-第二壳体;53-凹槽;54-预留角;
62-固定臂;8-定位板;81-活动槽;82-锁定件;9-定位杆
30-齿条;31-导向轴承;32-球头连接器;33-车轮连接杆;83-行程板;
84-下行程槽;85-定位孔;86-上行程槽;91-锁定调节件;92-锁定固定片;93-卡接杆;94-调节拨片;95-多级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7所示,一种场地车转向器的调节结构,用于转向装置1的位置调节以及车轮4的转向调节,包括可相对旋转的转向器5和两只固定臂62,两只固定臂62分别设置于转向器5的左右两侧,限制所述的转向器5在两只固定臂62之间做前后旋转摆动的动作;两只固定臂62与场地车底盘固接,转向器5与转向装置1之间设置有调节杆2,转向器5与车轮4之间通过球头连接器32相接;
当车轮4需要转向调节时,旋转转向装置1,转向装置1通过调节杆2将旋转力传输给转向器5,并通过转向器5将动力通过球头连接器32输出给车轮连接杆33和车轮4完成车轮4的转向动作;
当转向装置1需要位置调节时,前后摆动转向装置1,转向装置1通过调节杆2将摆动的力传输给转向器5,并通过转向器5与球头连接器32实现旋转,完成转向装置1的位置调节;本技术方案中,转向以及调节的具体原理为:当车轮4需要转向时,旋转转向装置1将旋转力传输给调节杆2和转向齿7,并通过转向齿7驱动与其相啮合齿条30在导向轴承31内发生相对运动,齿条30将动力通过球头连接器32输出给车轮连接杆33和车轮4完成车轮4的转向动作;
当转向装置1需要前后调节、高度调节时,前后摆动转向装置1,转向装置1将摆动的力传输给调节杆2、转向器壳体、导向轴承31、转向齿7以及齿条30,齿条30与球头连接器32实现旋转,完成转向装置1的前后调节、高度调节,本技术方案中的调节杆2用于前后推动使其能够调节转向装置1的高度,所述的转向装置包括方向盘或者方向把手,调节其高度用于适应不同身高的人群,调节杆2直接连接至转向器5,传统的调节方式参看说明书附图5,调节杆2直接以末端的万向节为轴点进行上下转动,则转向装置1的高度会发生变化,对比二者的调节方式可以看出,本技术方案中的转动轴点不在调节杆2的长度方向上,而现有技术采用万向节的方式,转动轴点位于调节杆的连线上,因此本技术方案在调节转向装置1的高度时,转向装置相对于使用者的角度改变的幅度较小,符合人体工程学,给予使用者更好的体验,并且调节杆2与转向器5的角度始终保持不便,当转向时方向盘的转动传输效率不会像万向节位置发生改变后也随之改变,提高转向器的使用寿命,所述的固定臂62可以限制转向器5不发生左右移动,只发生前后摆动。
进一步的,所述的转向器5包括转向器壳体50、转向齿7、齿条30和导向轴承31,具体的关系为:在转向器壳体内设置有相互啮合的转向齿7及齿条30,齿条30的左右两端部分伸出所述转向器壳体,在齿条30与转向器壳体之间设置有供齿条30产生轴向相对运动的导向轴承31,导向轴承31与所述转向器壳体固定设置,本技术方案中,导向轴承31可以是滚珠轴承,可以是直线轴承,其核心作用是使齿条在转向齿7的驱动下可以左右做轴向运动,转向器壳体转动时,导向轴承31与壳体的运动是一体的,所述的转向齿7的形状为扇形,具体形状可参考说明书附图2。
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定臂62与转向器5中的壳体50、齿条30、导向轴承31三者中的任一部件形成相对旋转的位置设置;本技术方案中,固定臂62与转向器5的固定位置可以是转向器5上的任何位置,其目的是不限制转向器的前后旋转,具体可以选择壳体50、齿条30、导向轴承31三者中的任一部件,说明书附图中详细说明了选择固定在导向轴承31上这一结构,故而保护范围只不限于该种技术方案,而是作为一种了解技术方案的举例说明。
进一步的,所述的调节杆2的下端与转向齿7相固定、上端与所述的转向装置1相接;所述的车轮4通过车轮连接杆33与所述的球头连接器32旋转连接,球头连接器32与齿条30伸出转向器壳体的外端部万向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转向齿7为扇形,转向齿7周侧与方向连杆3上设置有相适应的齿条,本技术方案中,通过二者相适应的齿条进行方向控制,效率较高,并且可以通过对齿条数目或者比例的改变,可以调整转向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转向器5为盒状,壳体50包括第一壳体51与第二壳体52,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盒状指的是能够在其内部容置转向齿7,在稳定性方面更加优秀。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51内设置有与转向齿7对应的凹槽53,所述转向齿7容置于凹槽53内,凹槽53的两侧设置有扇形的预留角54,本技术方案中,凹槽53形状与转向齿7对应,用于容置转向齿7,两侧设置预留角54,用于转向齿7转动至两侧时避免发生碰撞,减少震动,增强稳定性,增加调整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两只固定臂62通过固定架或者直接连接在车底盘上,两只固定臂62分别固定于转向器5的左右两侧,限制转向器5的位置,本技术方案中,固定架6的两侧固定臂62用于限制转向器5发生移动,使转向器5在自身能够活动以调节转向装置高度的同时,位置又不会发生偏移,保持位置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的定位装置为设置在车体上的定位板8,在定位板8上对应设置有行程板83;所述的定位板包括下行程槽84,在下行程槽84的旁侧设置有定位孔85,所述的行程板83上开设有与下行程槽84及定位孔85对应的上行程槽86和活动槽81,在活动槽81内设置有插销式锁定件82,插销式锁定件82与调节杆2相连并随着调节杆2同步移动,调节杆2从下行程槽84中进行前后调节后,所述的插销式锁定件82插入对应的定位孔85内后锁定所述调节杆2和定位板8的相对位置,本技术方案布置方式参看说明书附图3和附图6,定位板8和行程板83是上下两部分,二者上面分别设置的下行程槽84与上行程槽86,下行程槽84与上行程槽86是上下重叠的关系,活动槽81分布在行程槽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的定位装置为铰接在车体上的定位杆9,定位杆9的下端与车体铰接、上端可摆动,在定位杆9上端部设置有锁定调节件91,锁定调节件91包括卡接杆93和设置在卡接杆93一端的调节拨片94,在所述的调节杆2上设置有与锁定调节件91实现调节的锁定固定片92;锁定固定片92内设置有多级卡槽95,所述的卡接杆93卡设在多级卡槽95内后通过调节拨片94锁定所述调节杆2和定位杆9的相对位置,本技术方案布置方式参看说明书附图4和附图7,上述两种定位装置方案是举例说明,相同原理的定位装置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场地车转向器的调节结构,用于转向装置(1)的位置调节以及车轮(4)的转向调节,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相对旋转的转向器(5)和两只固定臂(62),两只固定臂(62)分别设置于转向器(5)的左右两侧,限制所述的转向器(5)在两只固定臂(62)之间做前后旋转摆动的动作;两只固定臂(62)与场地车底盘固接,转向器(5)与转向装置(1)之间设置有调节杆(2),转向器(5)与车轮(4)之间通过球头连接器(32)相接;
当车轮(4)需要转向调节时,旋转转向装置(1),转向装置(1)通过调节杆(2)将旋转力传输给转向器(5),并通过转向器(5)将动力通过球头连接器(32)输出给车轮连接杆(33)和车轮(4)完成车轮(4)的转向动作;
当转向装置(1)需要位置调节时,前后摆动转向装置(1),转向装置(1)通过调节杆(2)将摆动的力传输给转向器(5),并通过转向器(5)与球头连接器(32)实现旋转,完成转向装置(1)的位置调节。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向器(5)包括转向器壳体(50)、转向齿(7)、齿条(30)和导向轴承(31),具体的关系为:在转向器壳体内设置有相互啮合的转向齿(7)及齿条(30),齿条(30)的左右两端部分伸出所述转向器壳体,在齿条(30)与转向器壳体之间设置有供齿条(30)产生轴向相对运动的导向轴承(31),导向轴承(31)与所述转向器壳体固定设置。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臂(62)与转向器(5)中的壳体(50)、齿条(30)、导向轴承(31)三者中的任一部件形成相对旋转的位置设置。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杆(2)的下端与转向齿(7)相固定、上端与所述的转向装置(1)相接;所述的车轮(4)通过车轮连接杆(33)与所述的球头连接器(32)旋转连接,球头连接器(32)与齿条(30)伸出转向器壳体的外端部万向铰接。
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向器壳体(50)内设置有凹槽(53),所述转向齿(7)容置于凹槽(53)内。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向齿(7)为扇形齿轮,在凹槽(53)内设置有供扇形齿轮活动的预留角(54)。
7.按照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装置,定位装置对所述的调节杆(2)调节后的位置进行锁定。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装置为设置在车体上的定位板(8),在定位板(8)上对应设置有行程板(83);所述的定位板包括下行程槽(84),在下行程槽(84)的旁侧设置有定位孔(85),所述的行程板(83)上开设有与下行程槽(84)及定位孔(85)对应的上行程槽(86)和活动槽(81),在活动槽(81)内设置有插销式锁定件(82),插销式锁定件(82)与调节杆(2)相连并随着调节杆(2)同步移动,调节杆(2)从下行程槽(84)中进行前后调节后,所述的插销式锁定件(82)插入对应的定位孔(85)内后锁定所述调节杆(2)和定位板(8)的相对位置。
9.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装置为铰接在车体上的定位杆(9),定位杆(9)的下端与车体铰接、上端可摆动,在定位杆(9)上端部设置有锁定调节件(91),锁定调节件(91)包括卡接杆(93)和设置在卡接杆(93)一端的调节拨片(94),在所述的调节杆(2)上设置有与锁定调节件(91)实现调节的锁定固定片(92);锁定固定片(92)内设置有多级卡槽(95),所述的卡接杆(93)卡设在多级卡槽(95)内后通过调节拨片(94)锁定所述调节杆(2)和定位杆(9)的相对位置。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向装置(1)为转向手把或转向盘。
CN202222697915.5U 2022-10-13 2022-10-13 一种场地车转向器的调节结构 Active CN2195842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97915.5U CN219584276U (zh) 2022-10-13 2022-10-13 一种场地车转向器的调节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97915.5U CN219584276U (zh) 2022-10-13 2022-10-13 一种场地车转向器的调节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84276U true CN219584276U (zh) 2023-08-25

Family

ID=87693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97915.5U Active CN219584276U (zh) 2022-10-13 2022-10-13 一种场地车转向器的调节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842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602994Y (zh) 设有非电力驱动装置的陆上电动交通工具
US20230029406A1 (en) Children's vehicle
CN219584276U (zh) 一种场地车转向器的调节结构
CN1320936C (zh) 汽车模型
CN203902283U (zh) 儿童汽车
CN210674206U (zh) 一种齿轮箱及具有该齿轮箱的儿童电动车
CN209917257U (zh) 特技玩具摩托车
CN213292399U (zh) 儿童推车
CN212400939U (zh) 一种底板式充电装置
CN207173831U (zh) 儿童电动车
CN207955889U (zh) 一种电动车
CN218367970U (zh) 一种可自由转向的车辆底盘
KR20220013617A (ko) 효율적인 듀얼모터 전동 시트 트랙
CN220478113U (zh) 一种可调万向遥控玩具车
CN115258016A (zh) 一种儿童电动车
CN209662613U (zh) 一种变形玩具车
KR20200128268A (ko) 모빌리티 장치의 틸팅 구조 및 이를 포함한 모빌리티 장치
CN115258016B (zh) 一种儿童电动车
CN201201636Y (zh) 儿童推车
CN219743886U (zh) 玩具特技车的驱动装置
CN2860989Y (zh) 一种婴童电动车
CN214019183U (zh) 一种玩具车
CN216709006U (zh) 一种机器人用双电机驱动轮组件及机器人移动平台
CN104002668A (zh) 儿童汽车
CN219836105U (zh) 一种四轮原地转圈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