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72887U - 油封座圈螺纹纹理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油封座圈螺纹纹理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72887U
CN219572887U CN202320406608.9U CN202320406608U CN219572887U CN 219572887 U CN219572887 U CN 219572887U CN 202320406608 U CN202320406608 U CN 202320406608U CN 219572887 U CN219572887 U CN 2195728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seal
rotating shaft
seat ring
base
mountin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0660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世阳
王浩鑫
赵清华
张春龙
岳中政
许淑芹
张建中
韩晓峰
王祥日
张引导
寇长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Haoxi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Haoxi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Haoxi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Haoxi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0660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728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728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728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封座圈螺纹纹理检测装置,基座上设置固定安装座和可移动安装座,可移动安装座上转动安装有第一支撑转轴,可移动安装座转动安装有第二支撑转轴,动动力装置驱动第一支撑转轴或第二支撑转轴,同轴线设置的第一支撑转轴和第二支撑转轴分别与油封座圈的定位夹持工装可拆卸固定连接,可移动安装座与基座之间设置有沿基座的轴向方向设置的直线导轨机构,标尺组件包括带有刻度的固定测量尺和可以移动的吊绳砝码。该油封座圈螺纹纹理检测装置可识别出螺旋纹理的旋向和偏移量,通过偏移量判断油封座圈螺纹纹理是否合格,通过判断出油封座圈螺旋纹理的旋向选择将油封座圈安装在车辆对应侧的车轮轮毂上,以降低漏油故障。

Description

油封座圈螺纹纹理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轮毂配件的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封座圈螺纹纹理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轮毂油封漏油是导致轮端失效的主要问题之一,而油封座圈是用于密封齿轮油的重要密封零件。无论传统单油封配油封座圈,还是盒式油封配密封骨架,其密封面上存在螺旋纹理都会导致漏油的发生;并且表现出一侧车轮上的轮毂漏油故障率远高于另一侧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在油封座圈密封面(外周面)在加工过程中主要采用车削或磨削的形式,以图1所示的油封座圈A为例进行说明,车刀或砂轮都会沿着油封座圈的中心轴线轴向进给,根据需要有时进给方向从左向右或者从右到左,产生了螺旋纹理。这些螺旋纹理根据加工时进给方向不同,产生的螺旋纹理也分为左旋或右旋。油封座圈上的这些螺旋纹理通过一般的尺寸检测手段无法有效识别。
因此,需要一种油封座圈螺纹纹理检测装置,针对油封座圈密封面(外周面)的螺纹纹理进行检测,以判断螺纹纹理的旋向以及生产出的油封座圈否合格。在判断螺纹纹理的旋向后,根据螺纹纹理的旋向有选择性地将油封座圈安装在左车轮或右车轮的轮毂上,以达到降低轮毂出现漏油故障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油封座圈螺纹纹理检测装置,可快速识别出螺旋纹理的旋向和偏移量,通过偏移量判断油封座圈螺纹纹理是否合格,通过判断出油封座圈螺旋纹理的旋向选择将油封座圈安装在车辆对应侧的车轮轮毂上,以降低漏油故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封座圈螺纹纹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
所述基座上设置固定安装座和可移动安装座,所述可移动安装座上转动安装有第一支撑转轴,所述可移动安装座转动安装有第二支撑转轴,所述第一支撑转轴和第二支撑转轴中的至少一个由转动动力装置驱动,所述第一支撑转轴和所述第二支撑转轴同轴线设置,所述第一支撑转轴和所述第二支撑转轴分别与油封座圈的定位夹持工装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可移动安装座与所述基座之间设置有直线导轨机构,所述直线导轨机构沿所述基座的轴向方向设置,
所述油封座圈螺纹纹理检测装置设置有标尺组件,所述标尺组件包括带有刻度的固定测量尺和可以移动的吊绳砝码,所述固定测量尺沿轴线方向固定在所述基座上。
优选的:所述定位夹持工装包括第一支撑定位筒和第二支撑定位筒,所述第一支撑定位筒和第二支撑定位筒均包括与所述油封座圈内孔相适配的内孔定位部和防止吊绳砝码脱出的阻挡部,装夹后,所述阻挡部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油封座圈外周面的径向尺寸。
优选的:所述动力装置设置为电机,所述电机通过带轮皮带组件带动所述第一支撑转轴或第二支撑转轴转动。
优选的: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固定安装座处,所述电机通过带轮皮带组件带动第二支撑转轴转动。
优选的:所述直线导轨机构包括导向滑块槽和导轨,所述导轨固定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导向滑块槽与所述可移动安装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定位夹持工装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转轴和所述第二支撑转轴插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转轴与第一支撑定位筒的连接端设置为锥形头,所述第一支撑定位筒上开设有适配所述锥形头的圆形凹槽,所述第二支撑转轴与第二支撑定位筒的连接端设置为方形头,所述第二支撑定位筒上开设有适配所述方形头的方形凹槽。
优选的:所述基座上设置有锁定可移动安装座位置的锁紧装置。
优选的:所述锁紧装置设为锁紧螺栓,所述可移动安装座和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分别设置有安装所述锁紧螺栓的第一螺栓孔和第二螺栓孔。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油封座圈螺纹纹理检测装置将可移动安装座移动到适当位置并锁定,以达到使定位夹持工装装夹定位油封座圈的目的,将尼吊绳砝码挂在油封座圈上(优选挂在其中间位置),将尼吊绳砝码调整至固定测量尺的中间刻线处,启动动力装置带动被测油封座圈转动,尼吊绳砝码在摩擦力的左右下出现了沿轴向上向左或向右的偏移,通过测量尺可准确的读出偏移量。然后,再将尼吊绳砝码调整至固定测量尺中间的刻线处,使动动力装置带动被测油封座圈反方向转动,可读出油封座圈另外一半密封面的偏移量。从而,可以判断出螺旋纹理的旋向和偏移量。通过偏移量判断油封座圈螺纹纹理是否合格,通过判断出油封座圈螺旋纹理的旋向选择将油封座圈安装在车辆对应侧的车轮轮毂上,以降低漏油故障。
螺旋纹理受加工方法的制约,很难彻底消除;为了将螺旋纹理变害为利,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将检测合格的油封座圈有选择的安装在车辆对应侧的车轮轮毂上,即左侧车轮的轮毂可以采用带有右旋旋向的油封座圈,右侧车轮的轮毂可以采用带有左旋的油封座圈,这样使用可将要渗出的润滑油泵吸回储油腔,降低漏油故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油封座圈的纵剖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油封座圈螺纹纹理检测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左视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B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
1、基座;2、固定安装座;3、可移动安装座;4、第一支撑转轴;5、第二支撑转轴;6、固定测量尺;7、吊绳砝码;8、第一支撑定位筒;801、阻挡部;802、内孔定位部;9、第二支撑定位筒;10、电机;11、锁紧螺栓;12、直线导轨机构;A、油封座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油封座圈螺纹纹理检测装置,基座1上设置固定安装座2和可移动安装座3,所述可移动安装座3上转动安装有第一支撑转轴4,所述可移动安装座3转动安装有第二支撑转轴5,所述第一支撑转轴4和第二支撑转轴5中的至少一个由转动动力装置驱动,所述第一支撑转轴4和所述第二支撑转轴5同轴线设置,所述第一支撑转轴4和所述第二支撑转轴5分别与油封座圈A的定位夹持工装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可移动安装座3与所述基座1之间设置有直线导轨机构12,所述直线导轨机构沿所述基座1的轴向方向设置,
所述油封座圈螺纹纹理检测装置设置有标尺组件,所述标尺组件包括带有刻度的固定测量尺6和可以移动的吊绳砝码7,所述固定测量尺6沿轴线方向固定在所述基座1上。固定测量尺6优选在中间位置设置零刻线,从零刻线的向两侧其刻线的数值逐渐增大,且相对零刻线对称设置。
上述第一支撑转轴4与可移动安装座3之间通过安装轴承以实现第一支撑转轴4的转动安装。第二支撑转轴5与固定安装座2之间通过安装轴承以实现第二支撑转轴5的转动安装。
所述定位夹持工装包括第一支撑定位筒8和第二支撑定位筒9,所述第一支撑定位筒8和第二支撑定位筒9均包括与所述油封座圈A内孔相适配的内孔定位部802和防止吊绳砝码7脱出的阻挡部801,装夹后,所述阻挡部801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油封座圈A外周面的径向尺寸。
所述动力装置设置为电机10,所述电机10通过带轮皮带组件带动所述第一支撑转轴4或第二支撑转轴5转动。
所述电机10固定在所述固定安装座2处,所述电机10通过带轮皮带组件带动第二支撑转轴5转动。
所述直线导轨机构12包括导向滑块槽和导轨,所述导轨固定在所述基座1上,所述导向滑块槽与所述可移动安装座3固定连接。
所述定位夹持工装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转轴4和所述第二支撑转轴5插接固定。
所述第一支撑转轴4与第一支撑定位筒8的连接端设置为锥形头,所述第一支撑定位筒8上开设有适配所述锥形头的圆形凹槽,所述第二支撑转轴5与第二支撑定位筒9的连接端设置为方形头,所述第二支撑定位筒9上开设有适配所述方形头的方形凹槽。
尼吊绳砝码7由尼龙吊线挂有重力砝码形成,尼龙吊线在测试时可根据线的长短来调整两线夹角的大小,通过重力砝码的重量大小调整可适应各类规格的油封座圈;优选,将重力砝码选为规格为200g~500g的砝码,尼龙吊线对被测油封座圈的包角在210°~280°范围内。
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锁定可移动安装座位置的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设为锁紧螺栓11,所述可移动安装座3和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分别设置有安装所述锁紧螺栓11的第一螺栓孔和第二螺栓孔。
可移动安装座3与基座1上之间设置的导向滑块槽和导轨,其相互配合并可以使可移动安装座3在基座1上移动,以适应各种型号零件的检测,当可移动安装座3移动到适合被测试件的位置后,使用锁紧螺栓11将可移动安装座3的位置锁定,使被测试件在检测时可移动安装座3相对于基座1是固定不动的。
测试过程如下:
将油封座圈装夹到定位夹持工装的第一支撑定位筒8和第二支撑定位筒9之间,将尼吊绳砝码7挂在油封座圈上,将尼吊绳砝码7调整至固定测量尺6中间的零刻线处,启动电动机(假设先正转),通过连接皮带将动力传递到传动第二支撑轴5上,第二支撑轴5带动夹持工装及油封座圈装转动,在被测油封座圈转动时,尼吊绳砝码7在摩擦力的左右下出现了沿轴向上向左或向右的偏移,通过测量尺可准确的读出偏移量。然后,再将尼吊绳砝码7调整至固定测量尺6中间的零刻线处,将电机反转,同理,可读出油封座圈另外一半密封面的偏移量。
判断油封座圈的旋向:油封座圈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如果细线在油封座圈表面上向左侧移动,则螺旋纹理是逆时针旋转,即为左旋;如果细线在油封座圈表面上向右侧移动,则螺旋纹理是顺时针旋转,则为右旋。当油封座圈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如果细线在油封座圈表面上向左侧移动,则螺旋纹理是顺时针旋转,即为右旋;如果细线在油封座圈表面上向左侧移动,则螺旋纹理是逆时针旋转,则为左旋。
判断油封座圈是否合格:若检测时,电动机带动油封座圈沿顺时针方向转动10圈,细线运动的轴向距离应小于2mm,则油封座圈合格;否则不合格。电动机带动油封座圈沿轴逆时针10圈,细线运动的轴向距离应小于2mm,则油封座圈合格;否则不合格。
螺旋纹理受加工方法的制约,有时很难彻底消除;为了将螺旋纹理变害为利,即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将检测合格的油封座圈有选择的安装在车辆的轮毂上,即左侧车轮的轮毂可以采用带有右旋旋向的油封座圈,右侧车轮的轮毂可以采用带有左旋的油封座圈,这样使用可将要渗出的润滑油泵吸回储油腔,降低漏油故障。
本实用新型的油封座圈螺纹纹理检测装置可快速定量的识别出螺旋纹理的旋向和偏移量,通过偏移量判断油封座圈螺纹纹理是否合格,通过判断出油封座圈螺旋纹理的旋向选择将油封座圈安装在车辆对应侧的车轮轮毂上,以降低漏油故障。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的各种各样的改变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油封座圈螺纹纹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
所述基座上设置固定安装座和可移动安装座,所述可移动安装座上转动安装有第一支撑转轴,所述可移动安装座转动安装有第二支撑转轴,所述第一支撑转轴和第二支撑转轴中的至少一个由转动动力装置驱动,所述第一支撑转轴和所述第二支撑转轴同轴线设置,所述第一支撑转轴和所述第二支撑转轴分别与油封座圈的定位夹持工装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可移动安装座与所述基座之间设置有直线导轨机构,所述直线导轨机构沿所述基座的轴向方向设置,
所述油封座圈螺纹纹理检测装置设置有标尺组件,所述标尺组件包括带有刻度的固定测量尺和可以移动的吊绳砝码,所述固定测量尺沿轴线方向固定在所述基座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封座圈螺纹纹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夹持工装包括第一支撑定位筒和第二支撑定位筒,所述第一支撑定位筒和第二支撑定位筒均包括与所述油封座圈内孔相适配的内孔定位部和防止吊绳砝码脱出的阻挡部,装夹后,所述阻挡部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油封座圈外周面的径向尺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封座圈螺纹纹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设置为电机,所述电机通过带轮皮带组件带动所述第一支撑转轴或第二支撑转轴转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封座圈螺纹纹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固定安装座处,所述电机通过带轮皮带组件带动第二支撑转轴转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封座圈螺纹纹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导轨机构包括导向滑块槽和导轨,所述导轨固定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导向滑块槽与所述可移动安装座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封座圈螺纹纹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夹持工装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转轴和所述第二支撑转轴插接固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封座圈螺纹纹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转轴与第一支撑定位筒的连接端设置为锥形头,所述第一支撑定位筒上开设有适配所述锥形头的圆形凹槽,所述第二支撑转轴与第二支撑定位筒的连接端设置为方形头,所述第二支撑定位筒上开设有适配所述方形头的方形凹槽。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封座圈螺纹纹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设置有锁定可移动安装座位置的锁紧装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油封座圈螺纹纹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设为锁紧螺栓,所述可移动安装座和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分别设置有安装所述锁紧螺栓的第一螺栓孔和第二螺栓孔。
CN202320406608.9U 2023-03-01 2023-03-01 油封座圈螺纹纹理检测装置 Active CN2195728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06608.9U CN219572887U (zh) 2023-03-01 2023-03-01 油封座圈螺纹纹理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06608.9U CN219572887U (zh) 2023-03-01 2023-03-01 油封座圈螺纹纹理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72887U true CN219572887U (zh) 2023-08-22

Family

ID=87673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06608.9U Active CN219572887U (zh) 2023-03-01 2023-03-01 油封座圈螺纹纹理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728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5238441A (ja) プレカット歯を備えた加工物の歯溝を調整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203908483U (zh) 凸轮轴油封颈抛光纹的检测装置
FR2971585A1 (fr) Procede de controle dynamique de la denture d'une piece et dispositif mettant en oeuvre ledit procede
CN219572887U (zh) 油封座圈螺纹纹理检测装置
CN114034773B (zh) 一种可智能追溯数据的工件探伤装置及其探伤方法
CN220356249U (zh) 一种轴承旋转检测装置
CN116447976B (zh) 一种多规格套类零件检测仪器
CN210625623U (zh) 一种新型平行度检测仪
CN116352480A (zh) 一种精密元件加工用高精度智能定位打孔装置
CN210953401U (zh) 一种齿轮无损探伤检测装置
CN109974550B (zh) 一种高精密主轴检测装置
CN215865126U (zh) 一种内孔轴类零件的圆跳动检具
CN215810737U (zh) 一种重卡汽车主轴检测用记录装置
CN111043937A (zh) 用于检测螺旋升角的方法
JP3063456B2 (ja) ハブ組付装置
CN220602394U (zh) 一种尺寸检具设备
CN219956391U (zh) 一种滚珠丝杆自动检测装置
KR102670183B1 (ko) 스핀들의 정밀측정용 서포팅 지그장치
CN221038498U (zh) 轴承螺栓扭矩性能检测装置
CN210360631U (zh) 一种圆孔加工装置
CN220288588U (zh) 一种用于轴承自动检测的外径检测机构
CN117781815B (zh) 自动进给测量装置
CN220893674U (zh) 一种汽车传动轴动平衡检测工装
CN219967158U (zh) 一种多向夹持的工装夹具
CN220525569U (zh) 一种固体润滑剂磨损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