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66728U - 轴承翻转上料机构 - Google Patents

轴承翻转上料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66728U
CN219566728U CN202320254531.8U CN202320254531U CN219566728U CN 219566728 U CN219566728 U CN 219566728U CN 202320254531 U CN202320254531 U CN 202320254531U CN 219566728 U CN219566728 U CN 2195667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ing
groove
cylinder
bearing
overtur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5453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恩庆
丁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SHANWO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HANWO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HANWO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HANWO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5453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667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667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667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承翻转上料机构,包括设置于工作台的振动盘、送料轨道、推料机构和搬料机构,所述推料机构包括通过支撑座固定于工作台的推料板,所述推料板的顶面设置有U型结构的推料槽,所述推料槽垂直并连通于所述送料轨道设置,所述推料槽的开口端设置有推料气缸,另一端的底部设置有顶料气缸,所述送料轨道靠近推料机构的一侧顶端设置有图像识别装置,所述推料板背离所述送料轨道的一侧设置有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翻转座和翻转气缸,所述翻转座内设置有连通于送料轨道和推料槽的翻转槽。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能够保证轴承上料的一致性,提高后续压装的精度。

Description

轴承翻转上料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上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轴承翻转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但轴承因应用场合的不同,其制造工艺也大为不同,其两端面因密封圈或防尘圈等不同,为保证轴承精度或使用寿命等,轴承安装的正反方向需要固定,采用人工根据刻印的端面对轴承进行翻转找正,此种方式费时费力,并且工作效率较低,容易出错的问题。故此,需要提出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翻转上料机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轴承翻转上料机构,包括设置于工作台的振动盘、送料轨道、推料机构和搬料机构,所述推料机构包括通过支撑座固定于工作台的推料板,所述推料板的顶面设置有U型结构的推料槽,所述推料槽垂直并连通于所述送料轨道设置,所述推料槽的开口端设置有推料气缸,另一端的底部设置有顶料气缸,所述送料轨道靠近推料机构的一侧顶端设置有图像识别装置,所述推料板背离所述送料轨道的一侧设置有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翻转座和翻转气缸,所述翻转座内设置有连通于送料轨道和推料槽的翻转槽。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轴承翻转上料机构中,所述推料板靠近顶料气缸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撑座,所述顶料气缸固定于所述支撑座,且其活塞杆连接有滑动贯穿至推料槽的顶杆。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轴承翻转上料机构中,所述推料板靠近支撑座的一端底部凸伸有与顶杆对应的导向凸台。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轴承翻转上料机构中,所述推料板靠近送料轨道的一侧凹设有贯穿至推料槽的对接槽,所述送料轨道延伸至对接槽内,并与推料板和推料槽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轴承翻转上料机构中,所述推料板背离送料轨道的一侧设置有与翻转座对应的弧形槽,所述弧形槽贯穿至所述对接槽,所述翻转座为一体成型的T型轴结构,包括固定于翻转气缸的底座和转动设置于弧形槽内的翻转轴,所述翻转槽设置于翻转轴背离所述底座的一侧端面,并贯穿翻转轴的两侧圆周面,所述翻转轴的末端延伸至所述对接槽,并与送料轨道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轴承翻转上料机构中,所述翻转槽的深度等于或小于轴承的外径,所述翻转槽的内壁不突出于推料槽的内壁。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轴承翻转上料机构中,所述弧形槽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感应器,所述翻转轴和推料板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感应器对应的透视孔。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轴承翻转上料机构中,所述推料气缸的活塞杆末端连接有滑动于推料槽内的推料块,所述推料块靠近推料气缸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设置有连接于推料气缸活塞杆的浮动块。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轴承翻转上料机构中,所述支撑座背离推料板的一侧通过连接板设置有定位轴,所述搬料机构包括通过安装架设置于工作台的搬运气缸和分别设置于搬运气缸滑块的第一抓取装置和第二抓取装置,所述第一抓取装置往复移动于顶料气缸和定位轴的上方,所述第二抓取装置往复移动于定位轴和外部工装的上方。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轴承翻转上料机构中,所述第一抓取装置和第二抓取装置结构相同,分别包括固定于搬运气缸滑块升降气缸、固定于升降气缸滑块的夹爪气缸和设置于夹爪气缸夹爪的夹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轴承翻转上料机构结构简单,能够保证轴承上料的一致性,提高后续安装的精度,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轴承翻转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推料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推料板和翻转座的位置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翻转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浮动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搬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图1至图6所示,一种轴承翻转上料机构,包括设置于工作台1的振动盘2、送料轨道3、推料机构4和搬料机构5,推料机构4包括通过支撑座41固定于工作台1的推料板42,推料板42的顶面设置有U型结构的推料槽421,推料槽421垂直并连通于送料轨道3设置,推料槽421的开口端设置有推料气缸43,另一端的底部设置有顶料气缸44,送料轨道3靠近推料机构4的一侧顶端设置有图像识别装置6,推料板42背离送料轨道3的一侧设置有翻转机构7,翻转机构7包括翻转座71和通过气缸座固定于工作台的翻转气缸72,翻转座71内设置有连通于送料轨道3和推料槽421的翻转槽。
该技术方案中,工作台、振动盘、送料轨道和图像识别装置均为常规结构,就不在此一一赘述了,通过振动盘和送料轨道的震动,轴承依次向推料机构内输送,进入推料机构之前,图像识别装置根据设定判别轴承是否需要翻转,不需要翻转时,进入推料槽后推料气缸将之推送至推料槽的末端,并由顶料气缸顶出,而后搬料机构将其搬运至外部压装工位或机械手等转送装置或存料杆等,需要翻转时,进入推料槽后,翻转气缸带动翻转座翻转,轴承翻转180°,推料气缸将之推送至推料槽的末端,并由顶料气缸顶出,而后搬料机构搬出,该轴承翻转上料机构结构简单,能够保证轴承上料的一致性,提高后续安装的精度,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示例性地,参见图1至图3所示,推料板42靠近顶料气缸44的一端固定于支撑座41,顶料气缸44固定于支撑座41,且其活塞杆连接有滑动贯穿至推料槽421的顶杆(未标示)。
该技术方案中,顶杆的末端通过现有的浮动接头连接于顶料气缸的活塞杆,顶杆和U型推料槽的弧形部分同轴设置,且U型推料槽的弧形部分的两测设置第二感应器,第二感应器选择常规的接近感应器或对射感应器等均可,感应轴承是否推送到位。
示例性地,参见图2和图3所示,推料板42靠近支撑座41的一端底部凸伸有与顶杆对应的导向凸台。
该技术方案中,顶杆滑动贯穿导向凸台,将轴承顶出推料槽,为避免轴承脱落,通过顶杆顶出的长度的控制(磁开关控制顶料气缸的行程等常规方式),使得轴承部分顶出推料槽,而后搬运机构夹持被顶出的部分搬运即可。
示例性地,参见图1至图3所示,推料板42靠近送料轨道3的一侧凹设有贯穿至推料槽421的对接槽422,送料轨道3延伸至对接槽422内,并与推料板和推料槽421间隔设置。
该技术方案中,对接槽的末端和推料槽重合1.2mm,即对接槽的末端位于推料槽内,并与推料槽对应侧壁之间间隔1.2mm,送料轨道的末端和对接槽的末端之间间隔1.5mm,即送料轨道的末端与推料槽对应侧壁之间间隔0.3mm,送料轨道不突出于推料槽,避免与推料气缸干涉,另外,送料轨道的两侧面和对接槽对应的侧壁之间分别间隔1mm,避免送料轨道带动推料板一起震动。
示例性地,参见图1至图4所示,推料板42背离送料轨道3的一侧设置有与翻转座71对应的弧形槽,弧形槽贯穿至对接槽422,翻转座71为一体成型的T型轴结构,包括固定于翻转气缸72的底座711和转动设置于弧形槽内的翻转轴712,翻转槽设置于翻转轴712背离底座711的一侧端面,并贯穿翻转轴712的两侧圆周面,翻转轴712的末端延伸至对接槽422,并与送料轨道3间隔设置。
该技术方案中,底座内加工若干沉孔,并通过螺栓固定与翻转气缸,翻转槽加工于翻转轴背离底座的一侧端面,翻转轴由弧形槽插入推料板后,翻转槽和推料槽及送料轨道连通,翻转轴的末端和送料轨道的末端之间间隔0.5mm,避免送料轨道干涉翻转轴的转动,底座的圆周面凸伸有限位凸台,翻转气缸上通过缓冲座721安装有与限位凸台对应的缓冲装置(未图示),提升翻转座启停的稳定性。
示例性地,参见图3和图4所示,翻转槽的深度等于或小于轴承的外径,翻转槽的内壁不突出于推料槽421的内壁。
该技术方案中,翻转槽的深度等于或略小于轴承的外径,翻转槽内只能容纳一个轴承,避免相邻于翻转槽的轴承干涉翻转座转动,翻转槽的内壁不突出于推料槽的内壁,避免干涉连接于推料气缸的推料块,翻转槽的宽度(沿推料槽长度的方向)略大于轴承的外径,如翻转槽槽壁的宽度比轴承的外径大0.2mm,避免翻转过程中轴承脱落。
示例性地,参见图1和图2所示,弧形槽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感应器8,翻转轴712和推料板42内设置有与第一感应器8对应的透视孔。
该技术方案中,第一感应器通过安装块固定于推料板的顶面,安装块的底部开槽,避免干涉翻转轴的转动,透视孔设置于翻转轴靠近底座的一侧,感应轴承靠近底座的部分,从而第一感应器通过透视孔感应轴承是否完全进入翻转槽。
示例性地,参见图2和图5所示,推料气缸43的活塞杆末端连接有滑动于推料槽421内的推料块431,推料块431靠近推料气缸43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槽,连接槽内设置有连接于推料气缸43活塞杆的浮动块432。
该技术方案中,推料槽内的空间有限,无法容纳现有浮动接头,连接槽垂直推料槽的底面设置,加工时,先打一个通孔,而后从推料块的对应端面切削一个连通于通孔的通槽即可,浮动块与推料槽对应设置,包括一体成型的弧形的限位部和凸伸于限位部圆周面的连接部,连接部的端面通过螺纹连接连接于推料气缸的活塞杆,连接部宽度小于通槽的宽度0.1mm,单边允许0.05mm的浮动,使得推料气缸的活塞杆尽量沿其轴向,延长推料气缸的使用寿命。
示例性地,参见图6所示,支撑座41背离推料板42的一侧通过连接板设置有定位轴9,搬料机构5包括通过安装架设置于工作台1的搬运气缸51和分别设置于搬运气缸51滑块的第一抓取装置52和第二抓取装置53,第一抓取装置52往复移动于顶料气缸44和定位轴9的上方,第二抓取装置53往复移动于定位轴9和外部工装(压装工装等)的上方。
该技术方案中,搬运气缸选用现有的无杆气缸即可,第一抓取装置从顶杆的上方将轴承抓取后移送至定位轴,对轴承进行重新定位校准,第二抓取装置抓取定位校准后的轴承,便于与后续压装工装对接,提高上料的精度。
示例性地,参见图6所示,第一抓取装置52和第二抓取装置53结构相同,分别包括固定于搬运气缸51滑块升降气缸、固定于升降气缸滑块的夹爪气缸和分别设置于夹爪气缸夹爪的夹钳。
该技术方案中,升降气缸和夹爪气缸均为常规结构,夹钳内壁加工有与轴承对应的弧形夹持槽,弧形结构的夹持槽,增加和轴承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夹持稳定性,弧形夹持槽内加工有竖直的分割槽,将弧形夹持槽平均分割,弧形夹持槽与轴承之间为多点接触,减少因加工误差造成的不贴合。
综上所述,该轴承翻转上料机构结构简单,能够保证轴承上料的一致性,提高后续安装的精度,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轴承翻转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工作台的振动盘、送料轨道、推料机构和搬料机构,所述推料机构包括通过支撑座固定于工作台的推料板,所述推料板的顶面设置有U型结构的推料槽,所述推料槽垂直并连通于所述送料轨道设置,所述推料槽的开口端设置有推料气缸,另一端的底部设置有顶料气缸,所述送料轨道靠近推料机构的一侧顶端设置有图像识别装置,所述推料板背离所述送料轨道的一侧设置有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翻转座和翻转气缸,所述翻转座内设置有连通于送料轨道和推料槽的翻转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翻转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板靠近顶料气缸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撑座,所述顶料气缸固定于所述支撑座,且其活塞杆连接有滑动贯穿至推料槽的顶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翻转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板靠近支撑座的一端底部凸伸有与顶杆对应的导向凸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翻转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板靠近送料轨道的一侧凹设有贯穿至推料槽的对接槽,所述送料轨道延伸至对接槽内,并与推料板和推料槽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承翻转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板背离送料轨道的一侧设置有与翻转座对应的弧形槽,所述弧形槽贯穿至所述对接槽,所述翻转座为一体成型的T型轴结构,包括固定于翻转气缸的底座和转动设置于弧形槽内的翻转轴,所述翻转槽设置于翻转轴背离所述底座的一侧端面,并贯穿翻转轴的两侧圆周面,所述翻转轴的末端延伸至所述对接槽,并与送料轨道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承翻转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槽的深度等于或小于轴承的外径,所述翻转槽的内壁不突出于推料槽的内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承翻转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槽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感应器,所述翻转轴和推料板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感应器对应的透视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翻转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气缸的活塞杆末端连接有滑动于推料槽内的推料块,所述推料块靠近推料气缸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设置有连接于推料气缸活塞杆的浮动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翻转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背离推料板的一侧通过连接板设置有定位轴,所述搬料机构包括通过安装架设置于工作台的搬运气缸和分别设置于搬运气缸滑块的第一抓取装置和第二抓取装置,所述第一抓取装置往复移动于顶料气缸和定位轴的上方,所述第二抓取装置往复移动于定位轴和外部工装的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轴承翻转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抓取装置和第二抓取装置结构相同,分别包括固定于搬运气缸滑块升降气缸、固定于升降气缸滑块的夹爪气缸和设置于夹爪气缸夹爪的夹钳。
CN202320254531.8U 2023-02-20 2023-02-20 轴承翻转上料机构 Active CN2195667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54531.8U CN219566728U (zh) 2023-02-20 2023-02-20 轴承翻转上料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54531.8U CN219566728U (zh) 2023-02-20 2023-02-20 轴承翻转上料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66728U true CN219566728U (zh) 2023-08-22

Family

ID=87661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54531.8U Active CN219566728U (zh) 2023-02-20 2023-02-20 轴承翻转上料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667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32717B (zh) 一种自动化工件送料机构
CN111822804B (zh) 在线焊接机构和在线焊接生产线
CN115338616A (zh) 磁钢入铁芯装置
CN219566728U (zh) 轴承翻转上料机构
CN213672431U (zh) 一种板材自动中切切割装置
CN110375693B (zh) 一种西林瓶在线检测装置
CN116408272B (zh) 焊管自动检测机
CN210476315U (zh) 一种导轨搬运夹取装置
CN114955526B (zh) 一种机械手摆盘翻盘垛盘机
CN215248043U (zh) 一种sim卡连接器直列式高效转运机构
CN212311503U (zh) 一种工件送料接料机构
CN113399843A (zh) 一种激光打标装置及激光打标系统
CN214052659U (zh) 动力电池盖板焊接质量检测设备
CN217599738U (zh) 一种回转式多工位物料转运装置
CN219173676U (zh) 分方向的轴承座上料机构
CN214641187U (zh) 焊接装置
CN217620099U (zh) 翻面定位装置
CN219598443U (zh) 激光焊接机的自动下料装置
CN113477899B (zh) 自动化铸造系统
CN220863187U (zh) 一种高精度夹爪模组
CN215968800U (zh) 一种末端夹持装置以及发动机箱盖装配总成
CN220347373U (zh) 齿轮转移组件
CN219131173U (zh) 一种激光焊接工装夹具及流水线
WO2024099191A1 (zh) 搬运装置
CN219996488U (zh) 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