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57278U - 降压式血压计及应用于降压式血压计的漏气结构和充气泵 - Google Patents

降压式血压计及应用于降压式血压计的漏气结构和充气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57278U
CN219557278U CN202320468032.9U CN202320468032U CN219557278U CN 219557278 U CN219557278 U CN 219557278U CN 202320468032 U CN202320468032 U CN 202320468032U CN 219557278 U CN219557278 U CN 2195572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passage
passageway
inflation
sphygmomano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6803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海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Huangjiang Ruiming Electronics Factory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Huangjiang Ruiming Electronics Facto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Huangjiang Ruiming Electronics Factory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Huangjiang Ruiming Electronics Factory
Priority to CN20232046803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572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572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572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降压式血压计的漏气结构,包含具有放气通道的壳体和具有柔性和弹性的密堵部。壳体上还开设有与放气通道相连通的漏气通道,密堵部在降压式血压计充气过程中受压而做关闭放气通道的弹性变形运动,密堵部还在降压式血压计充气过程中呈伸入部分大小可适应改变地伸入漏气通道内,以适应地改变漏气通道的大小,密堵部在降压式血压计未充气时复位至打开放气通道的初始位置,密堵部在所述初始位置时还移出漏气通道;以使得密堵部根据受压力大小而适应地改变漏气通道的大小,从而使得漏气速度在高压和低压时都比较均匀。另,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充气泵及降压式血压计。

Description

降压式血压计及应用于降压式血压计的漏气结构和充气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压计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降压式血压计及应用于该降压式血压针的漏气结构和充气泵。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微型式充气泵是一种体积缩小的泵,微型式气泵的体积依赖于微型式气泵每个组成部件的体积,微型式气泵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等技术领域,是降压式测量血压计的必要组成部件。
其中,降压式测量血压计的测量方式正好与升压式测量血压计的测量方式相反,即是,在降压式测量血压计的测量过程中,操作人员先使降压式测量血压计充气到一定压力,然后再缓慢放气降压,并在放气降压中测量血压,因此,降压式测量血压计需配置有漏气装置。
但是,在现有的漏气装置,它的密堵件采用刚性件,不能根据所受压力变化而适应地改变放气通道的大小,使得漏气速度在高压和低压时相差较大,从而影响到降压式测量血压计的测量结果。
因此,亟需一种克服上述一个或多个缺陷的降压式血压计及应用于该降压式血压计的充气泵和漏气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得漏气速度在高压和低压时都比较均匀并应用于降压式血压计的漏气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得漏气速度在高压和低压时都比较均匀并应用于降压式血压计的充气泵。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得漏气速度在高压和低压时都比较均匀的降压式血压计。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应用于降压式血压计的漏气结构包含具有放气通道的壳体及具有柔性和弹性的密堵部。所述壳体上还开设有与所述放气通道相连通的漏气通道,所述密堵部在降压式血压计充气过程中受压而做关闭所述放气通道的弹性变形运动,所述密堵部还在所述降压式血压计充气过程中呈伸入部分大小可适应改变地伸入所述漏气通道内,以适应地改变所述漏气通道的大小,所述密堵部在降压式血压计未充气时复位至打开所述放气通道的初始位置,所述密堵部在所述初始位置时还移出所述漏气通道。
较佳地,所述放气通道为直线通道。
较佳地,所述放气通道包含依次连通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横截尺寸小于所述第二通道的横截尺寸,所述第一通道的末端还伸入所述第二通道中,所述壳体用于围出所述第一通道之末端的位置还套装于所述密堵部内,所述漏气通道开设于所述第二通道的通道壁处,所述漏气通道还贯穿所述壳体用于围出所述第一通道之末端的位置处,所述密堵部呈匹配地套装于所述第二通道中。
较佳地,所述放气通道还包含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的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以所述第二通道为中心与所述第一通道呈相对的异侧排列,所述第三通道的横截尺寸大于所述第二通道的横截尺寸,以使所述壳体位于所述第二通道和第二通道之间的位置形成一抵挡面,所述密堵部还与所述抵挡面抵挡配合,所述漏气通道还贯穿所述第三通道的通道壁,所述密堵部还呈匹配地套装于所述第三通道中。
较佳地,所述第一通道至第三通道三者的中心线相重合。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应用于降压式血压计的充气泵包含电机、驱动件、连杆机构、囊体、下壳体、带充气通道和放气通道的上壳体及具有弹性和柔性的密堵部。所述充气通道与所述放气通道相连通,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呈密封的装配连接;所述囊体包含密封地装配于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的基板及与所述基板连接并可做伸缩运动以改变容积大小的气囊;所述电机装配于所述下壳体,所述驱动件连接于所述电机与所述连杆机构上,所述连杆机构与所述气囊连接,所述电机通过所述驱动件和连杆机构驱使所述气囊做伸缩运动;所述上壳体上还开设有与所述放气通道相连通的漏气通道,所述密堵部在所述充气泵充气过程中受压而做关闭所述放气通道的弹性变形运动,所述密堵部还在所述充气泵充气过程中呈伸入部分大小可适应改变地伸入所述漏气通道内,以适应地改变所述漏气通道的大小,所述密堵部在所述充气泵未充气时复位至打开所述放气通道的初始位置,所述密堵部在所述初始位置时还移出所述漏气通道。
较佳地,所述漏气通道为沿与所述上壳体之上下方向相交错的方向伸展的凹槽结构。
较佳地,所述上壳体的内部具有向下凸出的凸台,所述放气通道还向下贯穿所述凸台,所述漏气通道开设于所述凸台的下端部处,所述密堵部包含呈间隙配合地插于所述放气通道中的柱体及位于所述凸台之下端部正下方并从四周凸出所述柱体的盖体,所述盖体与所述凸台的下端部盖合,所述盖体还遮盖所述漏气通道。
较佳地,所述密堵部为从下方遮盖所述放气通道和漏气通道的片状,所述密堵部设于所述基板且与所述基板共同构成一体式结构。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降压式血压计包括前述的充气泵。
与现有技术相比,借助具有柔性和弹性的密堵部及壳体上的漏气通道,使得密堵部在降压式血压计充气过程中受压而做关闭放气通道的弹性变形运动,密堵部还在降压式血压计充气过程中呈伸入部分大小可适应改变地伸入漏气通道内,以适应地改变漏气通道的大小,从而使得漏气速度在高压和低压时都比较均匀,因而确保降压式血压计的测量结果;另,密堵部在降压式血压计未充气时复位至打开放气通道的初始位置,密堵部在初始位置时还移出漏气通道,以实现自动复位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降压式血压计的漏气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漏气结构在由左至右观看的平面图。
图3是沿图2中A-A线剖切后的内部图。
图4是图3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在图3中显示出气流流向的内部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降压式血压计的充气泵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7是图6沿箭头B所指方向观看的平面图。
图8是沿图7中C-C线剖切后的内部图。
图9是图8中虚线圆所圈部分的放大图。
图10是在图9中显示出密堵部因受压而部分伸入漏气通道中的状态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降压式血压计的充气泵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2是图11沿旁边箭头所指方向观看的平面图。
图13是沿图12中D-D线剖切后的内部图。
图14是图13中虚线圆所圈部分的放大图。
图15是图14中显示出密堵部因受压而部分伸入漏气通道中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应用于降压式血压计的漏气结构10包含具有放气通道11a的壳体11及具有柔性和弹性的密堵部12。壳体11上还开设有与放气通道11a相连通的漏气通道11b,可选择的是,于图3和图4中,作为一示例,放气通道11a为直线通道,以便于放气通道11a的制造加工,当然,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使放气通道11a设计成其它形状,故不以图3和图4所示为限,另,可使壳体11设计成旋转体,但不以此为限。
同时,密堵部12在降压式血压计充气过程中受压(例如可见图3中箭头F所示的作用力,该作用力是气体从下方作于密堵部12上的力)而做关闭放气通道11a的弹性变形运动,密堵部12还在降压式血压计充气过程中呈伸入部分121大小可适应改变地伸入漏气通道11b内,状态见图5中表示密堵部12的虚线所示,以适应地改变漏气通道11b的大小,即是说,于图5中,由于漏气通道11b的存在,即使密堵部12于降压式血压计充气过程中关闭放气通道11a,但此时的放气通道11a仍可借助漏气通道11b进行放气操作,其中放气时的气流流向见图5中的虚线箭头所示,从而满足降低压血压计的边降压边测量的需要,另,密堵部12在自身的弹力和充气过程中所受到的压力双重作用下,使得密堵部12的伸入漏气通道11b的伸入部分121可适应改变,在受到压力大时,伸入漏气通道11b内的伸入部分121变大,在受到压力小时,伸入漏气通道11b内的伸入部分121变小。再者,密堵部12在降压式血压计未充气时复位至打开放气通道11a的初始位置,密堵部12在初始位置时还移出漏气通道11b,状态见图5中表示密堵部12的实线所示。更具体地,如下:
如图3至图5所示,放气通道11a包含依次连通的第一通道111、第二通道112及第三通道113,即,第三通道113以第二通道112为中心与第一通道111呈相对的异侧排列;第一通道111的横截尺寸小于第二通道112的横截尺寸,第一通道111的末端1111还伸入第二通道112中;壳体11用于围出第一通道111之末端1111的位置11c还套装于密堵部12内,状态见图3所示,增加密堵部12与壳体11之间的组装稳定性;漏气通道11b开设于第二通道121的通道壁1211处,漏气通道11b还贯穿壳体11用于围出第一通道111之末端1111的位置11c处,密堵部12呈匹配地套装于第二通道112中;同时,第三通道113的横截尺寸大于第二通道112的横截尺寸,以使壳体11位于第二通道112和第二通道113之间的位置形成一抵挡面114,密堵部12还与抵挡面114抵挡配合,以借助抵挡面114对密堵部12进行限位作用,从而使密堵部12与壳体11保持合适的位置,此时,漏气通道11b还贯穿第三通道113的通道壁1131,密堵部12还呈匹配地套装于第三通道113中,状态见图3所示。具体地,于图3中,作为一示例,第一通道111至第三通道113三者的中心线相重合,以使得第一通道111至第三通道113于壳体10上的制造更容易。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将第三通道113进行删除,故不以图3至5所示为限。
请参阅图6至图10,应用于降压式血压计的第一实施例充气泵100包含电机20、驱动件30、连杆机构40、囊体50、下壳体60、带充气通道71和放气通道72的上壳体70及具有弹性和柔性的密堵部80;充气通道71与放气通道72相连通,且上壳体70上还开设有与放气通道72相连通的漏气通道73,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充气泵100停止充气时,使得受冲体(例如囊袋)内的气体可从充气通道71流至漏气通道73,再由放气通道72排走,实现由放气通道72来完成放气的目的;上壳体70与下壳体60呈密封的装配连接,以使得上壳体70与下壳体60之间的装配连接处被密封,防止气体由该装配连接处泄漏,另,上壳体70与下壳体60之间可采用扣合方式等方式进行装配连接,但不以此方式为限。
同时,囊体50包含密封地装配于上壳体70与下壳体60之间的基板51及与基板51连接并可做伸缩运动以改变容积大小的气囊52;电机20装配于下壳体60,由下壳体60为电机20提供支撑的作用;驱动件30连接于电机20与连杆机构40上,连杆机构40与气囊52连接,使得电机20通过驱动件30和连杆机构40驱使气囊52做伸缩运动,以满足充气的需要;密堵部80在充气泵100充气过程中受压而做关闭放气通道72的弹性变形运动,密堵部80还在充气泵100充气过程中呈伸入部分大小可适应改变地伸入漏气通道73内,状态见图10所示,以适应地改变漏气通道73的大小;密堵部80在充气泵100未充气时复位至打开放气通道72的初始位置,密堵部80在初始位置时还移出漏气通道73,状态见图9所示。更具体地,如下:
如图9所示,漏气通道73为沿与上壳体70之上下方向相交错的方向伸展的凹槽结构,较优的是,漏气通道73沿水平方向伸展,以便于漏气通道73于上壳体70处的制造,以及便于密堵部80在弹性变形时能部分地伸入漏气通道73;同时,上壳体70的内部具有向下凸出的凸台74,放气通道72还向下贯穿凸台74,漏气通道73开设于凸台74的下端部741处,密堵部80包含呈间隙配合地插于放气通道72中的柱体81及位于凸台74之下端部741正下方并从四周凸出柱体81的盖体82,盖体82与凸台74的下端部741盖合,盖体82还遮盖漏气通道73;由于盖体82是从四周凸出柱体81,使得盖体82在充气泵100充气过程中受到的压力更大,从而使得盖体82与凸台74之下端部741的盖合更紧贴,且在盖体82做弹性变形的过程中更容易部分地伸入漏气通道73内。
请参阅图11至图15,应用于降压式血压计的第二实施例充气泵100`与第一实施例的充气泵100两者的结构基本相同,区别点如下:
于第二实施例的充气泵100`中,它的密堵部80`为从下方遮盖放气通道72和漏气通道73的片状,密堵部80`设于基板51且与基板51共同构成一体式结构,另,上壳体70`的内部不设有凸台74;而于第一实施例的充气泵100中,它的密堵部80包含柱体81和盖体82,柱体81呈间隙地插于放气通道72中,盖体82与凸台74的下端部741盖合。
除上述区别外,其它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故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得知,本实用新型的降压式血压计包括前述的充气泵100(100`)。
与现有技术相比,借助具有柔性和弹性的密堵部12(80、80`)及壳体11上的漏气通道11b(73),使得密堵部(80、80`)在降压式血压计充气过程中受压而做关闭放气通道11a(72)的弹性变形运动,密堵部(80、80`)还在降压式血压计充气过程中呈伸入部分大小可适应改变地伸入漏气通道11b(73)内,以适应地改变漏气通道11b(73)的大小,从而使得漏气速度在高压和低压时都比较均匀,因而确保降压式血压计的测量结果;另,密堵部12(80、80`)在降压式血压计未充气时复位至打开放气通道11a(72)的初始位置,密堵部12(80、80`)在初始位置时还移出漏气通道11b(73),以实现自动复位的目的。
值得注意者,于图6中,箭头B所指的方向为上壳体70由上至下的方向;另,于充气泵100(100`)中,上壳体70(70`)相当于漏气结构10中的壳体11。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应用于降压式血压计的漏气结构,包含具有放气通道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气结构还包含具有柔性和弹性的密堵部,所述壳体上还开设有与所述放气通道相连通的漏气通道,所述密堵部在降压式血压计充气过程中受压而做关闭所述放气通道的弹性变形运动,所述密堵部还在所述降压式血压计充气过程中呈伸入部分大小可适应改变地伸入所述漏气通道内,以适应地改变所述漏气通道的大小,所述密堵部在降压式血压计未充气时复位至打开所述放气通道的初始位置,所述密堵部在所述初始位置时还移出所述漏气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气通道为直线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漏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气通道包含依次连通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横截尺寸小于所述第二通道的横截尺寸,所述第一通道的末端还伸入所述第二通道中,所述壳体用于围出所述第一通道之末端的位置还套装于所述密堵部内,所述漏气通道开设于所述第二通道的通道壁处,所述漏气通道还贯穿所述壳体用于围出所述第一通道之末端的位置处,所述密堵部呈匹配地套装于所述第二通道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漏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气通道还包含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的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以所述第二通道为中心与所述第一通道呈相对的异侧排列,所述第三通道的横截尺寸大于所述第二通道的横截尺寸,以使所述壳体位于所述第二通道和第二通道之间的位置形成一抵挡面,所述密堵部还与所述抵挡面抵挡配合,所述漏气通道还贯穿所述第三通道的通道壁,所述密堵部还呈匹配地套装于所述第三通道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漏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至第三通道三者的中心线相重合。
6.一种应用于降压式血压计的充气泵,包含电机、驱动件、连杆机构、囊体、下壳体及带充气通道和放气通道的上壳体,所述充气通道与所述放气通道相连通,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呈密封的装配连接,所述囊体包含密封地装配于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的基板及与所述基板连接并可做伸缩运动以改变容积大小的气囊,所述电机装配于所述下壳体,所述驱动件连接于所述电机与所述连杆机构上,所述连杆机构与所述气囊连接,所述电机通过所述驱动件和连杆机构驱使所述气囊做伸缩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泵还包含具有弹性和柔性的密堵部,所述上壳体上还开设有与所述放气通道相连通的漏气通道,所述密堵部在所述充气泵充气过程中受压而做关闭所述放气通道的弹性变形运动,所述密堵部还在所述充气泵充气过程中呈伸入部分大小可适应改变地伸入所述漏气通道内,以适应地改变所述漏气通道的大小,所述密堵部在所述充气泵未充气时复位至打开所述放气通道的初始位置,所述密堵部在所述初始位置时还移出所述漏气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气通道为沿与所述上壳体之上下方向相交错的方向伸展的凹槽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的内部具有向下凸出的凸台,所述放气通道还向下贯穿所述凸台,所述漏气通道开设于所述凸台的下端部处,所述密堵部包含呈间隙配合地插于所述放气通道中的柱体及位于所述凸台之下端部正下方并从四周凸出所述柱体的盖体,所述盖体与所述凸台的下端部盖合,所述盖体还遮盖所述漏气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堵部为从下方遮盖所述放气通道和漏气通道的片状,所述密堵部设于所述基板且与所述基板共同构成一体式结构。
10.一种降压式血压计,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6至9任一项所述的充气泵。
CN202320468032.9U 2023-03-10 2023-03-10 降压式血压计及应用于降压式血压计的漏气结构和充气泵 Active CN2195572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68032.9U CN219557278U (zh) 2023-03-10 2023-03-10 降压式血压计及应用于降压式血压计的漏气结构和充气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68032.9U CN219557278U (zh) 2023-03-10 2023-03-10 降压式血压计及应用于降压式血压计的漏气结构和充气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57278U true CN219557278U (zh) 2023-08-22

Family

ID=87660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68032.9U Active CN219557278U (zh) 2023-03-10 2023-03-10 降压式血压计及应用于降压式血压计的漏气结构和充气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572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42564B (zh) 单臂式微型气压泵装置
USRE42754E1 (en) Blood pressure measuring apparatus
WO2023109317A1 (zh) 送气装置、充排气式气泵以及电子血压计
CN108678932B (zh) 充气系统及充气方法
CN106691422B (zh) 应用于血压计的阀、集成气泵以及电子血压计
CN106640609B (zh) 充气装置
CN219557278U (zh) 降压式血压计及应用于降压式血压计的漏气结构和充气泵
CN108661879B (zh) 微型充气装置
EP3653878A1 (en) Pump-valve integrated mechanism
CN215959852U (zh) 充放气阀、气泵及电子血压计
CN113565744A (zh) 充排气一体式气泵以及包含该气泵的电子血压计
CN207246506U (zh) 双向充放气装置
WO2023072001A1 (zh) 充排气式气泵以及具有该气泵的电子血压计
CN215890399U (zh) 充排气一体式气泵以及包含该气泵的电子血压计
CN208153287U (zh) 充气泵的单向阀充气结构
CN115288989A (zh) 一种充泄气一体式气泵
CN219061958U (zh) 气泵主体、气泵及血压计
CN219974755U (zh) 气泵主体、气泵及血压计
CN108591546B (zh) 充气装置
CN108679274B (zh) 充气装置
CN219375783U (zh) 一种气囊充气及压力指示装置
CN219315914U (zh) 气动装置、气控排水阀、及水箱
CN217697079U (zh) 充气式弹力袜
CN213608948U (zh) 一种输血输液自动加压装置
CN114876997B (zh) 顶座总成及空气弹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