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59852U - 充放气阀、气泵及电子血压计 - Google Patents

充放气阀、气泵及电子血压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59852U
CN215959852U CN202121269330.2U CN202121269330U CN215959852U CN 215959852 U CN215959852 U CN 215959852U CN 202121269330 U CN202121269330 U CN 202121269330U CN 215959852 U CN215959852 U CN 2159598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flation
cavity
valve
diaphrag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6933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涛
胡凯
伍开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Shiqi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Shiqi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Shiqi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Shiqi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6933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598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598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598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充放气阀、气泵及电子血压计。充放气阀包括第一盖体、第二盖体和隔膜,第一盖体具有出气口和排气口;第二盖体具有进气口;隔膜设于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之间。隔膜与第一盖体围合形成第一腔室,出气口和排气口分别与第一腔室连通,排气口与第一腔室连通处形成通向外界的第一常闭单向阀;隔膜与第二盖体围合形成第二腔室,进气口与第二腔室连通,隔膜上设有连通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的通孔,隔膜在通孔处形成第二腔室通向第一腔室的第二常闭单向阀。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的第一常闭单向阀能够有效防止充气时的气体泄露,提升充气效率。

Description

充放气阀、气泵及电子血压计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流体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充放气阀、气泵及电子血压计。
背景技术
气泵可以用于抽气、打气、增压、气体采样等,具体可以应用于一般的电子血压计或按摩装置中。
相关技术中,气泵包括充气装置和安装于充气装置充气端的充放气阀,以用于通过充放气阀对外部设备(如电子血压计的气囊,或可穿戴式手表的气囊,等)充、放气。
在相关技术中,充放气阀包括阀体和弹性隔膜,弹性隔膜用于与阀体形成分别位于弹性隔膜的两侧的上气腔和下气腔,弹性隔膜上形成有连通上气腔和下气腔的单向阀结构,阀体上设有与下气腔连通的进气口,进气口与充气装置连通,以用于向下气腔充气,并通过弹性隔膜上的单向阀结构向上气腔充气;阀体上还设有与上气腔连通的出气口和排气口,所述出气口用于与外部设备连通,以用于向外部设备充气,所述排气口与外部环境连通,以用于将外部设备中的气体排出。
其中,排气口通常状态下与上气腔是连通的,在充气/打气时,弹性隔膜变形而封堵排气口,而使气体通过出气口充向外部设备。
但是,在充气的过程中,存在弹性隔膜封堵排气孔不及时或密封性较差的问题,从而使得充放气阀内的气体容易从排气口排向外界,形成漏气,这不仅增加了气泵的功耗,而且降低了气泵的打气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充放气阀、气泵及电子血压计,以改善打气时从排气孔处漏气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充放气阀,包括:
第一盖体,所述第一盖体具有出气口和排气口;
第二盖体,所述第二盖体具有进气口;以及
隔膜,所述隔膜设于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之间,所述隔膜与所述第一盖体围合形成第一腔室,所述出气口和所述排气口分别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排气口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处形成通向外界的第一常闭单向阀;所述隔膜与所述第二盖体围合形成第二腔室,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隔膜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的通孔,所述隔膜在所述通孔处形成所述第二腔室通向所述第一腔室的第二常闭单向阀;在所述第一腔室的气压小于所述第二腔室的气压时,所述隔膜向第一腔室方向发生形变,以打开所述第二常闭单向阀;在所述第一腔室的气压大于所述第二腔室的气压、且其差值大于阈值时,所述隔膜向第二腔室方向发生形变,以打开所述第一常闭单向阀。
可选地,所述第二盖体还具有凸起,所述凸起的自由端抵接所述隔膜,并封堵所述通孔,以形成所述第二常闭单向阀,在所述第一腔室的气压小于所述第二腔室的气压时,所述隔膜向第一腔室方向发生形变,以打开所述通孔;和/或,
第一盖体还具有设于所述排气口的周侧的环形凸部,所述环形凸部的自由端抵接所述隔膜,以形成所述第一常闭单向阀,在所述第一腔室的气压大于所述第二腔室的气压、且其差值大于阈值时,所述隔膜向第二腔室方向发生形变,以使所述隔膜离开所述环形凸部,以打开所述第一常闭单向阀。
可选地,所述凸起的自由端设有通气槽,所述通孔设于所述通气槽的周侧,所述通气槽的内壁上设有连通所述通气槽与所述第二腔室的气孔。
可选地,所述通孔设有多个,多个所述通孔沿周向间隔设置于所述通气槽的周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充放气阀,包括:
第一盖体,所述第一盖体具有出气口和排气口;
第二盖体,所述第二盖体具有进气口和凸起;以及
隔膜,所述隔膜设于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之间,所述隔膜与所述第一盖体围合形成第一腔室,所述出气口和所述排气口连通所述第一腔室;所述隔膜与所述第二盖体围合形成第二腔室,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二腔室;
其中,所述隔膜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弹性部与第二弹性部,所述第一弹性部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弹性部的厚度,所述第一弹性部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的通孔,所述凸起的自由端抵接所述第一弹性部,并封堵所述通孔,以形成所述第二腔室通向所述第一腔室的第一常闭单向阀;所述第二弹性部与所述排气口相对设置,以形成通向外界的常开单向阀;在所述第二腔室的气压大于所述第一腔室的气压时,所述隔膜向所述第一腔室方向发生形变,以使所述第二弹性部封堵所述排气孔、所述第一弹性部打开所述通孔。
可选地,所述凸起的自由端设有通气槽,所述通孔设于所述通气槽的周侧,所述通气槽的内壁上设有连通所述通气槽与所述第二腔室的气孔。
可选地,所述通孔设有多个,多个所述通孔沿周向间隔设置于所述通气槽的周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气泵,包括:
本申请提供的充放气阀;以及
充气装置,所述充气装置与所述充放气阀的进气口连通,以用于向与所述充放气阀的第二腔室充气。
可选地,所述充气装置包括:
单向充气阀,设于所述充放气阀的一侧,并与所述充放气阀中的进气口对应连通,所述单向充气阀用于使气体单向通向所述进气口;
充气囊组件,设于所述充气阀的一侧,所述充气囊组件包括安装座、及安装于所述安装座的充气囊,所述充气囊具有一端敞口的充气腔,所述充气囊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充气腔连通的充气口,所述充气腔的敞口与所述单向充气阀连通;以及
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设于所述充气囊组件的一侧,所述动力组件包括致动凸部,所述致动凸部抵接于所述充气囊的底部,所述致动凸部上设有与所述充气口错位设置的气体进口,所述气体进口与外界连通;所述致动凸部与所述充气囊的底部的抵接处形成所述气体进口通向所述充气口的第四常闭单向阀;所述动力组件用于通过所述致动凸部驱动所述充气囊作舒张和压缩往复运动;
其中,在所述充气囊作舒张运动时,第四常闭单向阀打开,以通过气体进口吸气;在所述充气囊作压缩运动时,第四常闭单向阀关闭,以使所述充气囊内的气体打开所述单向充气阀而通向所述进气口。
可选地,所述气泵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一端敞口的容置腔、及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吸气口,所述动力组件设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气体进口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吸气口靠近所述容置腔的底部设置;所述安装座安装于所述容置腔的敞口处,所述充气囊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容置腔内。
可选地,所述单向充气阀包括第三盖体和弹性垫,所述弹性垫设于所述第二盖体与所述第三盖体之间,所述第三盖体上设有第一充气孔,所述弹性垫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充气孔对应设置的第二充气孔,所述第二充气孔的内壁上设有弹性凸部,所述弹性凸部抵接于所述第一充气孔的周缘,以形成通向所述进气口的第三常闭单向阀;所述第一充气孔与所述充气腔的敞口连通,所述第二充气孔与所述进气口连通。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血压计,包括:可穿戴本体、及如本申请提供的气泵,所述可穿戴本体包括气囊,所述气泵的出气口与所述气囊连通,以用于向所述气囊充气。
本申请中,通过在排气口与第一腔室连通处形成通向外界的第一常闭单向阀,当通过进气口向第二腔室内充气/打气时,气体填充到第二腔室,可使得第二腔室的气压增大,以使隔膜向第一腔室方向发生形变而打开第二常闭单向阀,以使气体流入第一腔室,并通过出气口对外部设备充气;而且由于在排气口与第一腔室连通处形成有通向外界的第一常闭单向阀,在隔膜向第一腔室方向发生形变的过程中并不会打开第一常闭单向阀,甚至可能会进一步抵紧第一常闭单向阀,从而使得进入第一腔室内的气体不会从排气口处泄露,如此,可避免在充气的过程中发生漏气问题,从而有利于降低气泵的功耗,并可提升了充气效率,减少气体的浪费。
或者,通过使隔膜的与排气口相对设置的第二弹性部的厚度较薄,以在通过进气口向第二腔室内充气而使其内气压增大时,使得第二弹性部先发生向述第一腔室方向的形变,且形变量较大,以封堵排气口,从而在第一弹性部形成的第三常闭单向阀打开时或打开的过程中,第二弹性部封堵排气口,如此可使得使得进入第一腔室内的气体不会从排气口处泄露,如此,可避免在充气的过程中发生漏气问题,从而有利于降低气泵的功耗,并可提升了充气效率,减少气体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气泵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气泵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A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是图3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充放气阀实施例及气泵实施例中单向充气阀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电子血压计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申请提供充放气阀、气泵及电子血压计实施例,充放气阀为气泵的出气装置,用于连接需要打气或者排气的外部设备,例如外部气囊。而电子血压计是用于测量血压的一种医疗设备,由气泵、气囊、及气压传感器组成,一般的电子血压计可以分为臂式、腕式等。
请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电子血压计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电子血压计100包括气泵1和可穿戴本体,所述可穿戴本体2具有气囊。所述气泵1安装与可穿戴本体2,并与气囊的气口连接,以用于对气囊进行充气或者放气。
具体的,所述电子血压计还包括气压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用于检测气囊的气压,以测量使用者的血压。具体来说,当开始血压测量时,气泵1对气囊进行充气,气压传感器3检测气囊的气压,以检测血压。在停止检测血压时,气泵1也可以对气囊进行放气。
具体的,所述可穿戴本体2可以设置成腕带状或头戴状,以方便使用者佩戴,测量血压。
请参阅图1-图4,图1是本申请气泵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气泵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A-A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气泵1包括壳体10、充气装置以及充放气阀14,充气装置可以包括动力组件11、充气囊组件12、单向充气阀13。其中,充放气阀14和充气装置均可安装于壳体,充放气阀14设于充气装置的出气端。
在气泵1工作时,外部气囊(图未示)可以连接充放气阀14,充放气阀14可以对外部气囊进行运送气体,以进行气囊的充气;同时,也可通过充放气阀14对外部气囊进行排气。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充放气阀也可单独使用,如直接与外部气囊连通,如外部气囊需要排气的时候,也可以连接充放气阀14,经过充放气阀14排放气体。
其中,动力组件11、充气囊组件12和单向充气阀13部分容置于壳体10内,以使其连接为一个整体。
充放气阀14接收充气装置的气体,将气体输入外部气囊。关于充放气阀,请参阅以下对充放气阀实施例的描述。
一并参阅图3至图5,充放气阀14包括第一盖体141、第二盖体143及设于第一盖体141和第二盖体143之间的隔膜142,第一盖体141、隔膜142、第二盖体143依次层叠设置。其中,第一盖体141与隔膜142围合形成第一腔室a,隔膜142与第二盖体143围合形成第二腔室b。隔膜142具有弹性,在受力后发生弹性形变,在力撤销后恢复原状。
可选地,第一盖体141朝向隔膜142的一侧设有第一凹槽(图未示),隔膜142盖设于第一盖体141第一凹槽的开口处,以围合形成第一腔室a;第二盖体143朝向隔膜142的一侧同样开设有第二凹槽,隔膜142盖设于第二盖体143第二凹槽的开口处,以围合形成第二腔室b。或者,将隔膜142设于隔膜安装件上,隔膜安装件夹紧于第一盖体141和第二盖体143之间,隔膜安装件的厚度大于隔膜142,为形成第一腔室a和第二腔室b提供空间。
其中,第一腔室a与第二腔室b分别位于隔膜142的两侧,隔膜142可以开设有通孔1421,通孔1421用于连通第一腔室a和第二腔室b。
其中,第二盖体143具有连通第二腔室b的进气口1431,进气口1431用于将充气装置产生的气体引导至第二腔室b,再经通孔1421进入第一腔室a。
其中,第一盖体141具有出气口1411和排气口1412,出气口1411用于与外部气囊连通,排气口1412用于与外部环境(以下简称外界)连通;同时,出气口1411与第一腔室a连通,第一腔室a的气体可以经出气口1411进入外部气囊。
其中,排气口1412还与第一腔室a连通,以使排气口1412连通第一腔室a和外界,在外部气囊需要排气时,外部气囊将气体从出气口1411排进第一腔室a,再从排气口1412排入外界。
进一步的,如图1-4所示,排气口1412与第一腔室a连通处形成通向外界的第一常闭单向阀,隔膜142在通孔1421处形成第二腔室b通向第一腔室a的第二常闭单向阀。第一常闭单向阀和第二常闭单向阀通常均处于关闭状态。
当通过进气口1431向第二腔室b内充气/打气时,气体填充到第二腔室b,可使得第二腔室b的气压增大(即,使第二腔室b的气压大于第一腔室a的气压),以使隔膜142向第一腔室a方向发生形变而打开第二常闭单向阀,以使气体流入第一腔室a,并通过出气口1411对外部设备充气;而且由于在排气口1412与第一腔室a连通处形成有通向外界的第一常闭单向阀,在隔膜142向第一腔室a方向发生形变的过程中并不会打开第一常闭单向阀,甚至可能会进一步抵紧第一常闭单向阀,从而使得进入第一腔室内a的气体不会从排气口处泄露。如此,可避免在充气的过程中发生漏气问题,从而有利于降低气泵的功耗,并可提升了充气效率,减少气体的浪费。
在气囊排气时,停止向第二腔室b供气,使得第一腔室a的气压大于第二腔室b的气压,隔膜142向第二腔室b的方向复位并关闭第二常闭单向阀;当所述第一腔室a的气压与第二腔室b的气压的差值大于阈值时,所述隔膜向第二腔室方向发生形变,以打开所述第一常闭单向阀,以通过排气口1412排气。
具体地,第一盖体141设有排气口1412处与隔膜142抵接,隔膜142封堵排气口1412,以形成通向外界的第一常闭单向阀。在充气时,隔膜142向第一腔室a方向发生形变,使得隔膜142与第一盖体141设有排气口1412处抵紧更加紧密,从而使得第一腔室a的气体可以几乎完全经出气口1411充入气囊,而不会从排气口1412处泄露。
而在排气时,进入第一腔室a的气体驱动隔膜142往第二腔室b的方向产生形变,使得隔膜142与第一盖体141分离,以打开第一常闭单向阀,即,使排气口1412不再被隔膜142所封堵,以使气体可以从排气口1412排向外界。
可选地,在一个形成第一常闭单向阀的实施例中,第一盖体141具有围设于排气口1412周侧的环形凸部1413,环形凸部1413的自由端抵接隔膜142,以形成第一常闭单向阀,在对气囊的排气过程中,在第一腔室a的气压与第二腔室b的气压差达到一定阈值时,隔膜142往第二腔室b的方向产生形变,隔膜142离开环形凸部1413的自由端,不再相互抵接,排气口1412也不再被隔膜142所封堵,第一常闭单向阀打开。
可选地,在另一个形成第一常闭单向阀的实施例中,隔膜142与排气口1412相对处可以设有阻挡件(图未示)(也即,环形凸部也可设置在隔膜142上),在通常状态下,阻挡件抵接第一盖体141的排气口1412处,将排气口1412封堵,以形成第一常闭单向阀;在对气囊的排气过程中,在第一腔室a的气压与第二腔室b的气压差达到一定阈值时,隔膜142往第二腔室b的方向产生形变,阻挡件离开第一盖体141,不再相互抵接,排气口1412也不再被阻挡件所封堵,第一常闭单向阀打开。
当然,第一常闭单向阀也可设置为其他的结构形式,如,在隔膜142上设置阀凸,阀凸的自由端可活动地设于排气口1412内,且当隔膜142往第二腔室b的方向产生形变时,带动阀凸也往第二腔室b的方向移动,以打开排气口1412。
可选地,打开第一常闭单向阀的气压差阈值可被预先设定,一般气压阈值由隔膜的材料、厚度等因数决定。
具体地,第二盖体143具有凸起1432,凸起1432位于第二盖体143朝向隔膜142的一侧,并凸向隔膜142;凸起1432的自由端抵接隔膜142的通孔1421处,以将通孔1421封堵,以形成第二常闭单向阀。
在充气时,第二腔室b的气压增大,第二腔室b的气压大于第一腔室a的气压,隔膜142向第一腔室a方向发生形变,隔膜142与凸起1432脱离,通孔1421不再被隔膜142封堵,此时第二常闭单向阀打开,通孔1421连通第一腔室a和第二腔室b,以使第二腔室b的气体通过通孔1421进入第一腔室a。
在排气时,第一腔室a的气压大于第二腔室b的气压,隔膜142向第二腔室b方向形变,凸起1432的自由端抵接隔膜142,封堵通孔1421,此时第二常闭单向阀关闭,第一腔室a的气体不会通过通孔1421进入第二腔室b。
可选地,凸起1432的自由端开设有通气槽c,凸起1432呈空心管状,此时凸起1432的自由端为环形,环形可以是圆环、方环等形状。其中,通孔1421设于通气槽c的周侧;通气槽c的内壁设有连通第二腔室b的气孔1433。
通气槽c的开口面向隔膜142,通孔1421位于通气槽c的一侧,因而进气口1431方向的气流可以进入通气槽c内直接冲击隔膜142与凸起1432的自由端的抵接处。
相较于凸起1432为实心状的结构,该方案中,第二腔室b的气流可以直接从凸起1432的自由端的中间冲击隔膜142,使得在微小气流的情况下也能够打开常闭单向阀。
可选地,通孔1421的数量可以是多个,以增加通孔1421的过气效率。多个通孔1421的排列方式根据凸起1432的自由端的形状可以有不同方式。例如,凸起1432的自由端为环形时,多个通孔1421也以环形方式间隔排列于隔膜142与凸起1432的自由端的抵接处,通孔1421被凸起1432的自由端封堵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在排气口1412与第一腔室a连通处通向外界的第一常闭单向阀,和设置在隔膜142的通孔1421处形成的第二腔室b通向第一腔室a的第二常闭单向阀,保证了气体能够单向通过对应的单向阀,并且在充气时能够最大利用气体,防止气体从排气口1412泄露,提升充气效率。
当然也可以使第二常闭单向阀设置为其他结构形式,如,在一个形成第二常闭单向阀的实施例中,在隔膜142靠近第一腔室a的一侧,可以设置盖设于通孔1421周围的阀盖(图未示),该阀盖可以设于隔膜或第一盖体,且阀盖通过弹性件具有向隔膜转动盖设的趋势,以形成第二腔室b通向第一腔室a的第二常闭单向阀。阀盖将通孔1421封堵,阀盖受到来自第二腔室b的气流冲击时,能够向第一腔室a的方向转动而打开通孔1421,从而打开第二常闭单向阀;等等。
在本申请充放气阀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借助图4、图5,对此实施例进行说明。充放气阀14包括第一盖体141、第二盖体143及设于第一盖体141和第二盖体143之间的隔膜142,第一盖体141、隔膜142、第二盖体143依次层叠设置。其中,第一盖体141与隔膜142围合形成第一腔室a,隔膜142与第二盖体143围合形成第二腔室b。第一腔室a和第二腔室b的形成与上述实施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该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二弹性部与所述排气口相对设置,以形成通向外界的常开单向阀,以下进行详细说明。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4和5所示,隔膜142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弹性部Ⅰ和第二弹性部Ⅱ,其中,第一弹性部Ⅰ的厚度大于第二弹性部Ⅱ的厚度。第一弹性部Ⅰ开设有通孔1421,通孔1421连通第一腔室a和第二腔室b。
第二盖体143具有与第二腔室b连通的进气口1431,进气口1431用于将充气装置产生的气体引导至第二腔室b,再经通孔1421进入第一腔室a。
第一盖体141具有出气口1411和排气口1412,其作用和结构与上一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必详述。
在该实施例中,第二盖体143具有凸起1432,凸起1432位于第二盖体143朝向隔膜142的一侧,并凸向隔膜142与第一弹性部Ⅰ相对。
其中,凸起1432的自由端抵接第一弹性部Ⅰ的通孔1421处,并封堵通孔1421,以形成所述第二腔室b通向第一腔室a的第三常闭单向阀。
其中,所述第二弹性部与排气口1412相对设置,以形成通向外界的常开单向阀。具体的,渗水第二弹性部与排气口1412之间具有间隔。
具体的,在所述第二腔室b的气压大于第一腔室a的气压时,所述隔膜142向第一腔室a方向发生形变,以使所述第二弹性部Ⅱ封堵排气口、第一弹性部Ⅰ打开通孔1421。
具体来说,当通过进气口1431向第二腔室b内充气/打气时,气体填充到第二腔室b,可使得第二腔室b的气压增大,即,使第二腔室b的气压大于第一腔室a的气压,此时可使隔膜142向第一腔室a方向发生形变,并使所述第二弹性部Ⅱ封堵排气口1412、第一弹性部Ⅰ打开通孔1421。
可以理解,由于第一弹性部Ⅰ的厚度大于第二弹性部Ⅱ的厚度,在相同压差的作用下,第二弹性部Ⅱ的形变会先于第一弹性部Ⅰ,且第二弹性部Ⅱ的形变量会大于第一弹性部Ⅰ,这样使得在隔膜142向第一腔室a方向发生形变的过程中,第二弹性部Ⅱ会优先封堵排气口1412,即优先关闭常开单向阀,然后再打开第三常闭单向阀,从而在二腔室b的气体进入第一腔室a时,气体会优先经出气口1411向外部气囊充气,进而使得进入第一腔室内a的气体不会从排气口处泄露。如此,可避免在充气的过程中发生漏气问题,从而有利于降低气泵的功耗,并可提升了充气效率,减少气体的浪费。
在排气时,停止向第二腔室b供气,使得第一腔室a的气压大于第二腔室b的气压,隔膜142向第二腔室b的方向复位,第一弹性部Ⅰ关闭第二常闭单向阀,第二弹性部Ⅱ打开排气口1412,以打开常开单向阀,以通过排气口1412排气。
以下结合常开单向阀和第三常闭单向阀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在充气时,进气口1431的气体进入第二腔室b,使得第二腔室b的气压大于第一腔室a的气压,隔膜142往第一腔室a的方向发生形变,第二弹性部Ⅱ向第一盖体141方向移动,直到抵接第一盖体141,并封堵排气口1412;随之第一弹性部Ⅰ脱离凸起1432的自由端,以打开第三常闭单向阀。
在排气时,第一腔室a的气压大于第二腔室b的气压,隔膜142向第二腔室b的方向复位,第一弹性部Ⅰ抵紧于凸起1432的自由端,以封堵通孔1421,第一腔室a的气体不会进入通孔1421。
综上,本充放气阀实施例中,隔膜142包括了第一弹性部Ⅰ和第二弹性部Ⅱ,两个弹性部厚度不同,而使其具有不一样的弹性性能,受到气流的冲击力后有不同程度的形变反应,通过此方式可以保证最大程度上利用气体,使得充入的气体不会被浪费,基本上完全充入气囊。
可以理解,在该实施例中,也可在凸起1432上设置通气槽等结构,在此不必一一赘述。
以上两个实施例都能够增大充放气阀的充气效率,两者可以单独实施,也可以一并实施,使得充气效率最大化。而关于本申请气泵的其它部分,请继续参阅以下关于气泵实施例的描述。
请继续参阅图2,气泵1包括壳体10、充气装置以及充放气阀14,充放气阀14可以是上述充放气阀实施例所描述的充放气阀。充气装置连通图5的进气口1431,向进气口1431泵送气体,以向第二腔室b充气。
具体的,充气装置可以包括动力组件11、充气囊组件12、单向充气阀13。
其中壳体10具有一端敞口的容置腔1011和与容置腔1011连通的吸气口1012,吸气口1012连通外界,用于将外界的气体引导至容置腔1011。
动力组件11设于容置腔1011内,充气囊组件12设于容置腔1011的敞口处,并与容置腔1011的敞口密封连接,防止容置腔1011内的气体从充气囊组件12与容置腔1011的敞口连接处泄露。
单向充气阀13设于充气囊组件12远离动力组件11的一侧,充放气阀14设于单向充气阀13远离充气囊组件12的一侧,充放气阀14的进气口1431与单向充气阀13对应连通。
具体地,动力组件11驱动充气囊组件12吸引外界气体从吸气口1012进入容置腔1011,而容置腔1011中气体经充气囊组件12吸引进入充气囊组件12内。
充气囊组件12连接单向充气阀13,充气囊组件12能将吸入其内部的气体泵送至单向充气阀13。
单向充气阀13一端连通充气囊组件12,另一端连接充放气阀14的进气口1431,用于允许充气囊组件12内的气体经单向充气阀13进入进气口1431,而阻挡进气口1431端的气体流入至充气囊组件12内。
因而在充气囊组件12的泵送工作下,外界的气体经吸气口1012、容置腔1011、充气囊组件12、单向充气阀13及进气口1431进入至充放气阀14内部,最终在开设于充放气阀14的出气口1411排出,以对外部气囊充气。
其中,容置腔1011的体积可以适量设置,以保证/增加气体在容置腔1011的路程和空间,缓冲气流,防止容置腔1011内的气流产生噪声。因此,可以将出气口1411连接例如外部气囊等需要打气的装置,利用充气囊组件12泵送工作,将外界气体输送至外部气囊,并且容置腔1011可以对吸入的气体形成的气流进行缓冲,减少噪声。上述及本文以后沿用的“外界气体”,都是指相对于气泵1而言的外界的气体。
充气囊组件12是气泵1能够吸气泵送的关键。如图2、图3所示的,充气囊组件12包括充气囊121和安装座122,安装座122安装于容置腔1011的敞口处,安装座122用于安装充气囊121。
进一步地,充气囊121具有一端敞口的充气腔1211,充气囊121至少部分设于容置腔1011内,充气腔1211连通单向充气阀13,充气腔1211内的气体可以经过单向充气阀13进入充放气阀14。
充气囊121的底部还设有充气口1222,充气口1222连通充气腔1211和容置腔1011,用于将容置腔1011气体引导至充气腔1211内。
在本实施例中,动力组件11抵接于充气囊121的底部,动力组件11可以挤压充气囊121或者拉伸充气囊121,以驱动充气囊121作舒张或者压缩的往复运动。
在动力组件11挤压充气囊121时,充气囊121被压扁,充气腔1211内的气体因充气腔1211体积减小导致的气压增大而流入单向充气阀13,经单向充气阀13进入充放气阀14,完成一次泵送工作。
而在充气腔1211内的气体大部分进入单向充气阀13后,动力组件11拉伸充气囊121,以对充气腔1211进行充气,由于充气腔1211体积变大,压强减小,容置腔1011内的气体可以经充气口1222进入充气腔1211,完成一次对充气腔1211的充气。
此时由于单向充气阀13的存在,在对充气腔1211进行充气的过程中,流入充气腔1211的气体来自容置腔1011,单向充气阀13内气体不会倒吸进入充气腔1211。
充气腔1211周期性地进行充气、泵送的运动,进而不断地将容置腔1011内的气体泵送至单向充气阀13及充放气阀14。
可选地,充气囊121的材料可以选为密封、柔性材料,例如硅胶件、橡胶件,利于充气囊121的变形和密封,防止充气腔1211漏气。
充气囊组件12通过上述原理对充放气阀14进行泵送气体,而动力组件11是为充气囊组件12提供动力的关键,动力组件11能够为充气囊121作使充气腔1211收缩或者扩张的往返运动提供动力。
具体地,动力组件11包括马达111、偏心轮112、斜杆113及摆动件114,偏心轮112、斜杆113及摆动件114容置于容置腔1011。
其中,马达111包括马达主体1111和与马达主体1111转动连接的转轴1112,马达主体1111驱动转轴1112绕转轴1112的轴线旋转。马达主体1111与壳体10之间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也可以卡扣连接。转轴1112自马达主体1111起伸入容置腔1011并插入偏心轮112内部,与偏心轮112固定连接,转轴1112可以带动偏心轮112沿转轴1112轴线旋转。
偏心轮112面向摆动件114的一侧设有斜孔1121,斜杆113一端插入斜孔1121内不与转轴1112平行,并与偏心轮112紧固,在偏心轮112绕着转轴1112的轴线旋转时,斜杆113也会相应地绕着转轴1112的轴线旋转。而斜杆113另一端,插入摆动件114中心设置的槽体1141内。其中,斜杆113插入槽体1141。
摆动件114包括致动凸部1142,致动凸部1142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两个或者更多个;以两个为例,可分别设于摆动件114摆动的两端。在斜杆113绕着转轴1112的轴线旋转时,摆动件114能够以槽体1141为对称点,作两端致动凸部1142摆动的跷跷板运动,至少一个致动凸部1142抵接与充气囊121的底部,用于周期性挤压/拉伸充气囊121,进而使得充气囊121可以作压缩和舒张的往复运动。
可选地,充气囊121的数量与致动凸部1142的数量保持一致,可以是如图3所示的两个,也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每个充气囊121对应一个致动凸部1142。增设充气囊121可以加快气体泵送的速率,例如两个充气囊121可以被设置为交替工作,在一个充气囊121作舒张运动时,另外一个充气囊121作压缩运动。
进一步地,致动凸部1142可以设有连通容置腔1011和充气口1222的气体进口1442,气体进口1442可以用于将容置腔1011的气体导入充气口1222。其中,致动凸部1142与充气囊121的底部抵接处形成气体进口1442通向充气口1222的第四常闭单向阀。
具体地,如图3所示,气体进口1442与充气口1222错位设置,在摆动件114挤压充气囊121导致充气腔1211体积减小时,致动凸部1142充气囊121的底部,以将充气口1222封堵,第四常闭单向阀关闭,从而使得充气腔1211在向充放气阀14泵送气体时,充气腔1211的气体不会从充气口1222流出。
而在摆动件114拉伸充气囊121导致充气腔1211体积增大时,充气囊121的底部不再与致动凸部1142抵接,充气口1222相继地不再被致动凸部1142封堵,气体进口1442连通充气口1222,第四常闭单向阀打开,以将容置腔1011内的气体经气体进口1442、充气口1222,导入至充气腔1211,完成对充气腔1211的一次充气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动力组件11驱动充气囊组件12,使得充气囊组件12吸引外界气体进入容置腔1011内,再将气体泵送至单向充气阀13和充放气阀14。外界气体到达动力组件11内时需要经过容置腔1011,容置腔1011对吸引气体形成的气流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有效地减小了噪声。并且,在动力组件11和充气囊组件12的抵接处设有第四常闭单向阀,防止了在泵送过程中气体反向流通,增大了气体利用率。
被充气囊组件12泵送至单向充气阀13的气体可以单向通过单向充气阀进入进气口1431,请参阅图5,单向充气阀13包括第三盖体132和弹性垫131。
具体地,弹性垫131盖设于第二盖体143远离第一盖体141的一侧,第三盖体132盖设于弹性垫131远离第二盖体143的一侧。可选地,第一盖体141、隔膜142、第二盖体143、弹性垫131、第三盖体132、充气囊组件12之间可以通过定位柱和定位孔之间进行定位、固定,以便于产品生产时的装配,当然,也可以通过螺丝组件、粘接、卡扣等方式连接。
具体地,第三盖体132盖设于安装座122远离动力组件11的一侧,第三盖体132开设有第一充气孔1321,第一充气孔1321连通充气腔1211,充气腔1211中的气体可以通过充气囊121的泵送工作进入第一充气孔1321。在图5所示的第一充气孔1321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对应充气囊组件12的两个充气囊121,在其他实施例中,充气囊121的数量可以是多个,每个充气腔1211对应一个第一充气孔1321,同时,一个充气腔1211也可以对应多个第一充气孔1321。
弹性垫131盖设于第三盖体132远离充气囊组件12的一侧,位于第二盖体143和第三盖体132之间。弹性垫131设有与第一充气孔1321对应的第二充气孔1311和位于该第二充气孔1311内壁上的弹性凸部1312,第二充气孔1311连通进气口1431。
具体地,弹性凸部1312自第二充气孔1311的侧壁起向第二充气孔1311的中心延伸而出,弹性凸部1312抵接于第一充气孔1321的周缘,同时封堵住第一充气孔1321,以形成通向进气口1431的第五常闭单向阀。在第一充气孔1321内气压大于第二充气孔1311内气压时,弹性凸部1312受第一充气孔1321内气体的推力而往远离第三盖体132一侧转动,进而不再封堵第一充气孔1321,第一充气孔1321连通第二充气孔1311;在第二充气孔1311内气压大于第一充气孔1321内气压时,弹性凸部1312继续封堵第一充气孔1321,第一充气孔1321与第二充气孔1311相互隔绝。
如此,气流仅能从第一充气孔1321流入第二充气孔1311而不能从第二充气孔1311流入第一充气孔1321。再将第一充气孔1321连通充气腔1211的敞口、第二充气孔1311连通充放气阀14,此时充气囊组件12的充气囊121作泵送工作时,不会将充放气阀14内气体倒吸进入充气腔1211,达到单向输气的效果。
可选地,一个弹性凸部1312对应一个第一充气孔1321,第一充气孔1321的数量为多个时,弹性凸部1312的数量与之对应。
可选地,弹性垫131可以由弹性材料制备而成,使得在停止泵送工作时弹性凸部1312可以从打开第一充气孔1321的状态时迅速恢复至封堵第一充气孔1321的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单向充气阀13设于充放气阀14与充气囊组件12之间,用于允许充气囊组件12方向的气体经单向充气阀13进入充放气阀14而阻挡充放气阀14的气体经单向充气阀13进入充气囊组件12,防止了泵送工作中充气囊121出现倒吸的情况,增加了气泵1的稳定性,提高了充气效率。
具体的,壳体10包括设于容置腔1011的敞口周缘的至少两个固定部102,至少两个固定部102用于固定充气装置和充放气阀14。
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不设置壳体,而通过其他方式(如连接支架等)而将充气装置与所述充放气阀连接为一体。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血压计,请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电子血压计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电子血压计100包括气泵1及可穿戴本体2,可穿戴本体2包括气囊。
气泵1与气囊的气口连接,可以用于对气囊进行充气或者放气。电子血压计100可以设有一气压传感器,用于检测气囊的气压大小。可选地,可穿戴本体2可以设置成腕带状或头戴状,以方便使用者佩戴,测量血压。
当血压开始测量时,气泵1对气囊进行充气,气压传感器检测气囊的气压大小,以检测血压。在停止检测血压时,气泵1也可以对气囊1进行放气。
由于电子血压计100使用了本申请提供的气泵1,其具有充气稳定、气密性良好、充气效率高等优点。
本申请提供的气泵不仅限于应用在电子血压计中,还可以应用于例如按摩仪,或者用于一些家电、仪器仪表、医疗器械、气体采样需要增压、抽气、打气等应用或场所。同时,以上气泵实施例仅对气体的充放进行的部分描述,气泵还可以对不限于气体的其他流体进行流体控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充放气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盖体,所述第一盖体具有出气口和排气口;
第二盖体,所述第二盖体具有进气口;以及
隔膜,所述隔膜设于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之间,所述隔膜与所述第一盖体围合形成第一腔室,所述出气口和所述排气口分别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排气口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处形成通向外界的第一常闭单向阀;所述隔膜与所述第二盖体围合形成第二腔室,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隔膜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的通孔,所述隔膜在所述通孔处形成所述第二腔室通向所述第一腔室的第二常闭单向阀;在所述第一腔室的气压小于所述第二腔室的气压时,所述隔膜向第一腔室方向发生形变,以打开所述第二常闭单向阀;在所述第一腔室的气压大于所述第二腔室的气压、且其差值大于阈值时,所述隔膜向第二腔室方向发生形变,以打开所述第一常闭单向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放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体还具有凸起,所述凸起的自由端抵接所述隔膜,并封堵所述通孔,以形成所述第二常闭单向阀,在所述第一腔室的气压小于所述第二腔室的气压时,所述隔膜向第一腔室方向发生形变,以打开所述通孔;和/或,
第一盖体还具有设于所述排气口的周侧的环形凸部,所述环形凸部的自由端抵接所述隔膜,以形成所述第一常闭单向阀,在所述第一腔室的气压大于所述第二腔室的气压、且其差值大于阈值时,所述隔膜向第二腔室方向发生形变,以使所述隔膜离开所述环形凸部,以打开所述第一常闭单向阀。
3.一种充放气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盖体,所述第一盖体具有出气口和排气口;
第二盖体,所述第二盖体具有进气口和凸起;以及
隔膜,所述隔膜设于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之间,所述隔膜与所述第一盖体围合形成第一腔室,所述出气口和所述排气口连通所述第一腔室;所述隔膜与所述第二盖体围合形成第二腔室,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二腔室;
其中,所述隔膜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弹性部与第二弹性部,所述第一弹性部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弹性部的厚度,所述第一弹性部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的通孔,所述凸起的自由端抵接所述第一弹性部,并封堵所述通孔,以形成所述第二腔室通向所述第一腔室的第三常闭单向阀;所述第二弹性部与所述排气口相对设置,以形成通向外界的常开单向阀;在所述第二腔室的气压大于所述第一腔室的气压时,所述隔膜向所述第一腔室方向发生形变,以使所述第二弹性部封堵所述排气口、所述第一弹性部打开所述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充放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自由端设有通气槽,所述通孔设于所述通气槽的周侧,所述通气槽的内壁上设有连通所述通气槽与所述第二腔室的气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放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设有多个,多个所述通孔沿周向间隔设置于所述通气槽的周侧。
6.一种气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充放气阀;以及
充气装置,所述充气装置与所述充放气阀的进气口连通,以用于向与所述充放气阀的第二腔室充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装置包括:
单向充气阀,设于所述充放气阀的一侧,并与所述充放气阀中的进气口对应连通,所述单向充气阀用于使气体单向通向所述进气口;
充气囊组件,设于所述充气阀的一侧,所述充气囊组件包括安装座、及安装于所述安装座的充气囊,所述充气囊具有一端敞口的充气腔,所述充气囊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充气腔连通的充气口,所述充气腔的敞口与所述单向充气阀连通;以及
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设于所述充气囊组件的一侧,所述动力组件包括致动凸部,所述致动凸部抵接于所述充气囊的底部,所述致动凸部上设有与所述充气口错位设置的气体进口,所述气体进口与外界连通;所述致动凸部与所述充气囊的底部的抵接处形成所述气体进口通向所述充气口的第四常闭单向阀;所述动力组件用于通过所述致动凸部驱动所述充气囊作舒张和压缩往复运动;
其中,在所述充气囊作舒张运动时,第四常闭单向阀打开,以通过气体进口吸气;在所述充气囊作压缩运动时,第四常闭单向阀关闭,以使所述充气囊内的气体打开所述单向充气阀而通向所述进气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一端敞口的容置腔、及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吸气口,所述动力组件设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气体进口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吸气口靠近所述容置腔的底部设置;所述安装座安装于所述容置腔的敞口处,所述充气囊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容置腔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充气阀包括第三盖体和弹性垫,所述弹性垫设于所述第二盖体与所述第三盖体之间,所述第三盖体上设有第一充气孔,所述弹性垫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充气孔对应设置的第二充气孔,所述第二充气孔的内壁上设有弹性凸部,所述弹性凸部抵接于所述第一充气孔的周缘,以形成通向所述进气口的第五常闭单向阀;所述第一充气孔与所述充气腔的敞口连通,所述第二充气孔与所述进气口连通。
10.一种电子血压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血压计包括可穿戴本体、及如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气泵,所述可穿戴本体包括气囊,所述气泵的出气口与所述气囊连通,以用于向所述气囊充气。
CN202121269330.2U 2021-06-07 2021-06-07 充放气阀、气泵及电子血压计 Active CN2159598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69330.2U CN215959852U (zh) 2021-06-07 2021-06-07 充放气阀、气泵及电子血压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69330.2U CN215959852U (zh) 2021-06-07 2021-06-07 充放气阀、气泵及电子血压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59852U true CN215959852U (zh) 2022-03-08

Family

ID=80513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69330.2U Active CN215959852U (zh) 2021-06-07 2021-06-07 充放气阀、气泵及电子血压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5985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88989A (zh) * 2022-05-05 2022-11-04 深圳市优瑞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泄气一体式气泵
WO2024021165A1 (zh) * 2022-07-27 2024-02-01 杨海斌 气泵主体、气泵及血压计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88989A (zh) * 2022-05-05 2022-11-04 深圳市优瑞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泄气一体式气泵
CN115288989B (zh) * 2022-05-05 2023-08-18 深圳市优瑞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泄气一体式气泵
WO2024021165A1 (zh) * 2022-07-27 2024-02-01 杨海斌 气泵主体、气泵及血压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959852U (zh) 充放气阀、气泵及电子血压计
CN109642564B (zh) 单臂式微型气压泵装置
CN102099606B (zh) 止回阀结构、隔膜泵以及血压计
JP5223482B2 (ja) ダイヤフラムポンプおよび血圧計
WO2018133697A1 (zh) 应用于血压计的阀、集成气泵以及电子血压计
CN108464769B (zh) 一种具有自充气式气囊减震降噪结构的装置以及具有其的吸尘器
CN220791460U (zh) 送气装置、充排气式气泵以及电子血压计
CN210520956U (zh) 诊脉仪
CN113565744A (zh) 充排气一体式气泵以及包含该气泵的电子血压计
CN112790572A (zh) 一种自适应助眠护颈枕头
CN215890399U (zh) 充排气一体式气泵以及包含该气泵的电子血压计
CN115288989A (zh) 一种充泄气一体式气泵
WO2023165409A1 (zh) 充泄气组件及可穿戴设备
CN109667747A (zh) 一种微小型被动阀式血压计充排气装置
CN113833638A (zh) 充排气式气泵以及具有该气泵的电子血压计
CN2266957Y (zh) 充气式气囊
JP4367056B2 (ja) ダイヤフラムポンプ装置
CN209826700U (zh) 一种血压气囊
CN209781175U (zh) 一种电动充气嘴装置
EP4353148A1 (en) Blood pressure measuring apparatus
CN215805455U (zh) 泵阀一体式气动装置
CN217735702U (zh) 自动泄气气泵及血压计
CN109700448A (zh) 阀结构、集成泵及电子血压计
CN220213382U (zh) 一种气振输出装置及排痰装置
CN214945086U (zh) 充吸切换式埋入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