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90572A - 一种自适应助眠护颈枕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适应助眠护颈枕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90572A
CN112790572A CN202110357870.4A CN202110357870A CN112790572A CN 112790572 A CN112790572 A CN 112790572A CN 202110357870 A CN202110357870 A CN 202110357870A CN 112790572 A CN112790572 A CN 1127905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low
air
pillow body
sides
air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5787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存谓
郭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Xiangneng Sleep Technology Stoc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Xiangneng Sleep Technology Stoc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Xiangneng Sleep Technology Stock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Xiangneng Sleep Technology Stoc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5787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90572A/zh
Publication of CN1127905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905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GHOUSEHOLD OR TABLE EQUIPMENT
    • A47G9/00Bed-covers; Counterpanes; Travelling rugs; Sleeping rugs; Sleeping bags; Pillows
    • A47G9/10Pillows
    • A47G9/1081Pillows comprising a neck support, e.g. a neck roll
    • A47G9/109Pillows comprising a neck support, e.g. a neck roll adapted to lie on the side and in supine posi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GHOUSEHOLD OR TABLE EQUIPMENT
    • A47G9/00Bed-covers; Counterpanes; Travelling rugs; Sleeping rugs; Sleeping bags; Pillows
    • A47G9/10Pillow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GHOUSEHOLD OR TABLE EQUIPMENT
    • A47G9/00Bed-covers; Counterpanes; Travelling rugs; Sleeping rugs; Sleeping bags; Pillows
    • A47G9/10Pillows
    • A47G9/1027Details of inflatable pillow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Bedding I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产品,具体是一种自适应助眠护颈枕头,包括枕头本体,枕头本体呈两侧凸起中间凹陷状,枕头本体内分别开有嵌槽和增高腔;其中,增高腔内设有用于在枕头本体两侧的凸起受压时通过充气提高枕头本体高度的膨胀组件,嵌槽内安装有用于向膨胀组件发送充气信号的控制组件;在控制组件的两侧各设置一个感应机构,感应机构对应枕头本体两侧凸起;在头颅翻转侧卧时,使其中一侧的凸起受压,触发感应机构,通过感应机构与控制组件配合使膨胀组件工作,向枕头本体充气,抬高枕卧高度;在头颅从侧卧转为平卧时,受压侧的凸起释压,被触发的感应机构再次与控制组件配合使膨胀组件执行放气工作,实现自动调节枕卧高度,起到助眠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自适应助眠护颈枕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产品,具体是一种自适应助眠护颈枕头。
背景技术
枕头是一种常用的家用工具,枕头具有一定的弹力,能减少与头皮之间的压强,保持适宜的压力,保证血液循环,有利于助眠。
一般平卧时枕头的高度大约6cm左右,正好卡在颈椎的位置,颈部的高度正常是6cm左右,它可以很好的维持颈部的曲度,躺上去以后肩膀正好卡在枕头边缘,平贴床面。如果枕头太低,颈部处于拉长的状态,对颈曲的维持不利;如果太高,它会造成颈前移的状态。在侧卧睡眠时,根据每个人的肩膀宽度不同,女性的枕头压缩高度在7~12cm,男性的枕头压缩高度在11~14cm。也就是枕高等于—侧肩膀的宽度为合适的高度。
现在没有特别好的枕头既能满足平卧又能满足侧卧,大家基本选择枕头都是按照仰卧的高度来选择,因此需要开发一种自适应型的助眠护颈枕头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适应助眠护颈枕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适应助眠护颈枕头,包括枕头本体,所述枕头本体呈两侧凸起中间凹陷状,所述枕头本体内分别开有嵌槽和增高腔;
其中,所述增高腔内设有用于在枕头本体两侧的凸起受压时通过充气提高枕头本体高度的膨胀组件,在所述嵌槽内安装有用于向所述膨胀组件发送充气信号的控制组件;
在所述控制组件的两侧各设置一个感应机构,所述感应机构对应所述枕头本体两侧的凸起,所述感应机构在所述枕头本体两侧的凸起受压时通过所述控制组件向所述膨胀组件发送充气信号或在所述枕头本体两侧的凸起释压时向所述膨胀组件发送放气信号。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膨胀组件包括嵌合在所述增高腔中的气囊和设置在所述气囊内的两组送气结构,其中一组送气结构用于向所述气囊中充气,另一组送气结构用于从所述气囊中抽气;
所述送气结构具有一个输入口和一个输出口,用于向气囊中充气的一组送气结构的输入口设置在所述枕头本体上,输出口设置在所述气囊内;用于从气囊中抽气的一组送气结构的输入口设置在所述气囊内,输出口设置在所述枕头本体上。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送气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气囊内的微型泵,所述微型泵的其中一个端口同所述气囊连通,其另一个端口同进气管连通;
所述气囊内部通过导气管与环境大气连通,所述导气管与所述进气管之间通过单向导通结构连接;所述导气管和所述进气管均采用软性管,两组所述送气结构中的单向导通结构的导通方向相反。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单向导通结构包括用于连通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导气管的密封管,在所述密封管内活动设置有密封球,密封管的内壁上设置有一圈凸缘;
所述凸缘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弹性件,其中一组单向导通结构中的密封球设置在所述密封弹性件与进气管之间,另一组单向导通结构中的密封球设置在密封弹性件与导气管之间,所述密封弹性件保持受压。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嵌合在所述嵌槽内的硬质枕芯,所述硬质枕芯的中央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安装有用于控制两组所述送气结构中的微型泵工作的控制芯片;
所述控制芯片连接所述感应机构和所述微型泵,所述控制芯片和所述微型泵均电性连接电源。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硬质枕芯的两侧上部设置有与所述嵌槽的上部同形的凹槽,在所述硬质枕芯的两侧中央开有触发腔,所述感应机构设置在所述触发腔和所述凹槽中;
所述感应机构包括设置在凹槽中的弹性伸缩结构和设置在所述触发腔中的定量充气结构,所述弹性伸缩结构在两侧的所述凸起受压或释压时带动所述定量充气结构触发控制芯片。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硬质枕芯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弹性伸缩结构包括贯穿滑动设置在所述通孔中的伸缩件和用于弹性连接诶所述伸缩件与所述硬质枕芯的压簧;
所述伸缩件的端头设置有阶梯,所述压簧套设在所述伸缩件上,压簧的一端同所述阶梯抵接,另一端同所述硬质枕芯抵接;阶梯与所述嵌槽的内壁贴合,所述伸缩件穿过所述通孔的一端连接所述定量充气结构。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量充气结构包括安装在所述触发腔中并指向所述伸缩件的行程开关和转动设置在所述伸缩件靠近所述行程开关一端的滚轮;
所述滚轮同所述行程开关滚动接触,所述行程开关信号连接所述控制芯片。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囊的下部设置有放气口,所述放气口上密封连接有用于封堵所述放气口的放气阀,所述放气阀穿过所述枕头本体的下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枕头本体的两侧端面个挖有一个柱形腔,柱形腔内安装有用于播放舒缓声波的音波播放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平卧时后颅与枕头本体中间位置的凹陷处接触,不会触发枕头本体两侧的凸起,此时枕头处于正常高度状态,而在头颅翻转侧卧时,使其中一侧的凸起受压,从而触发感应机构,通过感应机构与控制组件配合使膨胀组件工作,向枕头本体充气,抬高枕卧高度;
在头颅从侧卧转为平卧时,受压侧的凸起释压,被触发的感应机构再次与控制组件配合使膨胀组件执行放气工作,重新调低枕头本体的高度,以此实现自动调节枕卧高度,起到助眠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自适应助眠护颈枕头中枕头本体的结构图。
图2为自适应助眠护颈枕头的正视示意图。
图3为自适应助眠护颈枕头中硬质枕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枕头本体;2-嵌槽;3-硬质枕芯;4-增高腔;5-气囊;6-触发腔;7-伸缩件;8-通孔;9-压簧;10-滚轮;11-行程开关;12-安装腔;13-控制芯片;14-微型泵;15-导气管;16-进气管;17-密封管;18-密封弹性件;19-密封球;20-放气阀;21-音波播放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另外,本发明中的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4,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自适应助眠护颈枕头,包括枕头本体1,所述枕头本体1呈两侧凸起中间凹陷状,所述枕头本体1内分别开有嵌槽2和增高腔4;
其中,所述增高腔4内设有用于在枕头本体1两侧的凸起受压时通过充气提高枕头本体1高度的膨胀组件,在所述嵌槽2内安装有用于向所述膨胀组件发送充气信号的控制组件;
此外,在所述控制组件的两侧各设置一个感应机构,所述感应机构对应所述枕头本体1两侧的凸起,所述感应机构在所述枕头本体1两侧的凸起受压时通过所述控制组件向所述膨胀组件发送充气信号或在所述枕头本体1两侧的凸起释压时向所述膨胀组件发送放气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枕头本体1整体采用软质弹性材料所制,例如海绵、棉质材质、香蒲绒等材质所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平卧时后颅与枕头本体1中间位置的凹陷处接触,不会触发枕头本体1两侧的凸起,此时枕头处于正常高度状态,而在头颅翻转侧卧时,使其中一侧的凸起受压,从而触发感应机构,通过感应机构与控制组件配合使膨胀组件工作,向枕头本体1充气,抬高枕卧高度;
相应地,在头颅从侧卧转为平卧时,受压侧的凸起释压,被触发的感应机构再次与控制组件配合使膨胀组件执行放气工作,重新调低枕头本体1的高度,以此实现自动调节枕卧高度,起到助眠的效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组件和膨胀组件均连接设置在所述枕头本体1内的电源,可以是充电蓄电池也可以是一次性蓄电池,具体根据枕头本体1的大小和内部空间的分布适应性的设定,本发明中不作进一步限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所述膨胀组件包括嵌合在所述增高腔4中的气囊5和设置在所述气囊5内的两组送气结构,其中一组送气结构用于向所述气囊5中充气,另一组送气结构用于从所述气囊5中抽气;
所述送气结构具有一个输入口和一个输出口,用于向气囊5中充气的一组送气结构的输入口设置在所述枕头本体1上,输出口设置在所述气囊5内;用于从气囊5中抽气的一组送气结构的输入口设置在所述气囊5内,输出口设置在所述枕头本体1上。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两侧的凸起中的其中一个受压时,利用充气的一组送气结构向气囊5中充气,从而使气囊5膨胀,最终使枕头本体1被抬高;当其中一个凸起释压时,利用抽气的一组送气结构从气囊5中抽气,使气囊5萎缩,最终使枕头本体1的高度降低。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其中的气囊5优选为橡胶材质所制,使用寿命长,造价和更换成本都较为低廉,不会对更换造成经济负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所述送气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气囊5内的微型泵14,所述微型泵14的其中一个端口同所述气囊5连通,其另一个端口同进气管16连通;
所述气囊5内部通过导气管15与环境大气连通,所述导气管15与所述进气管16之间通过单向导通结构连接;所述导气管15和所述进气管15均采用软性管,两组所述送气结构中的单向导通结构的导通方向相反。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两组所述送气结构中的单向导通结构的导通方向相反,因此,其中一个微型泵14只能将环境大气送入到气囊5内,而另一个微型泵14只能将气囊5中的空气送到环境中,如此实现充气和泄气的双向调整,达到自动调整枕头本体1高度的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所述单向导通结构包括用于连通所述进气管16与所述导气管15的密封管17,在所述密封管17内活动设置有密封球19,密封管17的内壁上设置有一圈凸缘;
所述凸缘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弹性件18,其中一组单向导通结构中的密封球19设置在所述密封弹性件18与进气管16之间,另一组单向导通结构中的密封球19设置在密封弹性件18与导气管15之间,所述密封弹性件18保持受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两组单向导通结构中的密封弹性件18均处于受压状态,因此,一组单向导通结构中的进气管16伸入到密封管17内的一端在自然状态下被密封球19密封堵死;而另一组单向导通结构中的导气管15伸入到密封管17内的一端在自然状态下被密封球19密封堵死,到达两组单向导通结构的导通方向相反的作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密封球19是软性的橡胶球,当然了,也可以采用刚性的金属球或塑料球,但是优选为软性的橡胶球,由于橡胶球具有一定的形变量,因此在封堵时具有更好的密封性,从而提高密封性,金属球和塑料球虽然密封性不如橡胶球,但是金属球和塑料球的使用寿命更长,本发明中不作具体限定,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选择装配;
例如,较为肥胖的人群,由于体重较大,头部的重量也大,此时应当考虑气囊5在受压时内部压强较大,可以采用橡胶球提高密封性;而者是体重较轻的人群,可采用金属球或塑料球,体重较轻的人群在使用该枕头时,对枕头和其中的气囊5的压力不大,相对比来说,密封性要求较低,因此,可以选用塑料球或金属球,延长整个枕头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嵌合在所述嵌槽2内的硬质枕芯3,所述硬质枕芯3的中央开设有安装腔12,所述安装腔12内安装有用于控制两组所述送气结构中的微型泵14工作的控制芯片13;
所述控制芯片13连接所述感应机构和所述微型泵14,所述控制芯片13和所述微型泵14均电性连接电源。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枕头本体1本身就是软性材质所制,因此,在嵌槽2内安装硬质枕芯3并不会对整个枕头在使用时的柔软性造成影响,当两侧的感应机构接收到释压或者受压的信号时,首先向控制芯片13发送信号,通过控制芯片13控制两组送气结构中的微型泵14工作,执行充气或放气动作,从而自动调整枕头本体1的高度;
利用电源同时为控制芯片13和微型泵14供电。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硬质枕芯3的两侧上部设置有与所述嵌槽2的上部同形的凹槽,在所述硬质枕芯3的两侧中央开有触发腔6,所述感应机构设置在所述触发腔6和所述凹槽中;
所述感应机构包括设置在凹槽中的弹性伸缩结构和设置在所述触发腔6中的定量充气结构,所述弹性伸缩结构在两侧的所述凸起受压或释压时带动所述定量充气结构触发控制芯片13。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两侧的凸起受压或者释压时首先使凹槽中的弹性伸缩结构动作,弹性伸缩结构带动定量充气结构定量动作,定量充气结构将受压的力或释压的力转化为定量的信号,由控制芯片13控制微型泵14定量泵送空气,根据受压力的大小和面积调整枕头本体1的高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硬质枕芯3上开设有多个通孔8,所述弹性伸缩结构包括贯穿滑动设置在所述通孔8中的伸缩件7和用于弹性连接诶所述伸缩件7与所述硬质枕芯3的压簧9;
所述伸缩件7的端头设置有阶梯,所述压簧9套设在所述伸缩件7上,压簧9的一端同所述阶梯抵接,另一端同所述硬质枕芯3抵接;阶梯与所述嵌槽2的内壁贴合,所述伸缩件7穿过所述通孔8的一端连接所述定量充气结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枕头本体1两侧的凸起受压时挤压阶梯,带动伸缩件7进一步伸入到通孔8中,此时压簧9被压缩,进一步伸入到通孔8中的伸缩件7带动所述定量充气结构定量变化,或者是两侧的凸起受压时释放阶梯,带动伸缩件7在压簧9弹力作用下从通孔8中伸出,带动所述定量充气结构定量变化,从而由定量充气结构使控制芯片13控制微型泵14定量充气或放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所述定量充气结构包括安装在所述触发腔6中并指向所述伸缩件7的行程开关11和转动设置在所述伸缩件7靠近所述行程开关11一端的滚轮10;
所述滚轮10同所述行程开关11滚动接触,所述行程开关11信号连接所述控制芯片13。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两侧的凸起弧度不同,因此,在受压时的压缩量也会存在差异,压缩量越大行程开关11的变形量越大,从而能够向所述控制芯片13发送越强烈的信号,通过控制芯片13控制所述微型泵14抽吸更大体积的空气,从而定量改变气囊5中的气量,即能够定量控制枕头本体1的高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气囊5的下部设置有放气口,所述放气口上密封连接有用于封堵所述放气口的放气阀20,所述放气阀20穿过所述枕头本体1的下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放气阀20打开放气口可向气囊5中预充一定量的空气,或者是在不使用时可将气囊5中的空气通过放气口放出,使整个枕头的体积变小,便于收放。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枕头本体1的两侧端面个挖有一个柱形腔,柱形腔内安装有用于播放舒缓声波的音波播放器21。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音波播放器21发出适宜睡眠的音乐起到助眠的效果。
作为本发明工作过程的叙述,或者是工作原理,其大致的工作过程及功能如下:
平卧时后颅与枕头本体1中间位置的凹陷处接触,不会触发枕头本体1两侧的凸起,此时枕头处于正常高度状态,而在头颅翻转侧卧时,使其中一侧的凸起受压,从而触发感应机构,通过感应机构与控制组件配合使膨胀组件工作,向枕头本体1充气,抬高枕卧高度;在头颅从侧卧转为平卧时,受压侧的凸起释压,被触发的感应机构再次与控制组件配合使膨胀组件执行放气工作,重新调低枕头本体1的高度,以此实现自动调节枕卧高度,起到助眠的效果;当两侧的凸起中的其中一个受压时,利用充气的一组送气结构向气囊5中充气,从而使气囊5膨胀,最终使枕头本体1被抬高;当其中一个凸起释压时,利用抽气的一组送气结构从气囊5中抽气,使气囊5萎缩,最终使枕头本体1的高度降低;由于两组所述送气结构中的单向导通结构的导通方向相反,因此,其中一个微型泵14只能将环境大气送入到气囊5内,而另一个微型泵14只能将气囊5中的空气送到环境中,如此实现充气和泄气的双向调整,达到自动调整枕头本体1高度的效果;由于两组单向导通结构中的密封弹性件18均处于受压状态,因此,一组单向导通结构中的进气管16伸入到密封管17内的一端在自然状态下被密封球19密封堵死;而另一组单向导通结构中的导气管15伸入到密封管17内的一端在自然状态下被密封球19密封堵死,到达两组单向导通结构的导通方向相反的作用;当两侧的感应机构接收到释压或者受压的信号时,首先向控制芯片13发送信号,通过控制芯片13控制两组送气结构中的微型泵14工作,执行充气或放气动作,从而自动调整枕头本体1的高度;在两侧的凸起受压或者释压时首先使凹槽中的弹性伸缩结构动作,弹性伸缩结构带动定量充气结构定量动作,定量充气结构将受压的力或释压的力转化为定量的信号,由控制芯片13控制微型泵14定量泵送空气,根据受压力的大小和面积调整枕头本体1的高度;当枕头本体1两侧的凸起受压时挤压阶梯,带动伸缩件7进一步伸入到通孔8中,此时压簧9被压缩,进一步伸入到通孔8中的伸缩件7带动所述定量充气结构定量变化,或者是两侧的凸起受压时释放阶梯,带动伸缩件7在压簧9弹力作用下从通孔8中伸出,带动所述定量充气结构定量变化,从而由定量充气结构使控制芯片13控制微型泵14定量充气或放气;两侧的凸起弧度不同,因此,在受压时的压缩量也会存在差异,压缩量越大行程开关11的变形量越大,从而能够向所述控制芯片13发送越强烈的信号,通过控制芯片13控制所述微型泵14抽吸更大体积的空气,从而定量改变气囊5中的气量,即能够定量控制枕头本体1的高度。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自适应助眠护颈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助眠护颈枕头包括枕头本体(1),所述枕头本体(1)呈两侧凸起中间凹陷状,所述枕头本体(1)内分别开有嵌槽(2)和增高腔(4);
其中,所述增高腔(4)内设有用于在枕头本体(1)两侧的凸起受压时通过充气提高枕头本体(1)高度的膨胀组件,在所述嵌槽(2)内安装有用于向所述膨胀组件发送充气信号的控制组件;
在所述控制组件的两侧各设置一个感应机构,所述感应机构对应所述枕头本体(1)两侧的凸起,所述感应机构在所述枕头本体(1)两侧的凸起受压时通过所述控制组件向所述膨胀组件发送充气信号或在所述枕头本体(1)两侧的凸起释压时向所述膨胀组件发送放气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助眠护颈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组件包括嵌合在所述增高腔(4)中的气囊(5)和设置在所述气囊(5)内的两组送气结构,其中一组送气结构用于向所述气囊(5)中充气,另一组送气结构用于从所述气囊(5)中抽气;
所述送气结构具有一个输入口和一个输出口,用于向气囊(5)中充气的一组送气结构的输入口设置在所述枕头本体(1)上,输出口设置在所述气囊(5)内;用于从气囊(5)中抽气的一组送气结构的输入口设置在所述气囊(5)内,输出口设置在所述枕头本体(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助眠护颈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气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气囊(5)内的微型泵(14),所述微型泵(14)的其中一个端口同所述气囊(5)连通,其另一个端口同进气管(16)连通;
所述气囊(5)内部通过导气管(15)与环境大气连通,所述导气管(15)与所述进气管(16)之间通过单向导通结构连接;所述导气管(15)和所述进气管(15)均采用软性管,两组所述送气结构中的单向导通结构的导通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助眠护颈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导通结构包括用于连通所述进气管(16)与所述导气管(15)的密封管(17),在所述密封管(17)内活动设置有密封球(19),密封管(17)的内壁上设置有一圈凸缘;
所述凸缘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弹性件(18),其中一组单向导通结构中的密封球(19)设置在所述密封弹性件(18)与进气管(16)之间,另一组单向导通结构中的密封球(19)设置在密封弹性件(18)与导气管(15)之间,所述密封弹性件(18)保持受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助眠护颈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嵌合在所述嵌槽(2)内的硬质枕芯(3),所述硬质枕芯(3)的中央开设有安装腔(12),所述安装腔(12)内安装有用于控制两组所述送气结构中的微型泵(14)工作的控制芯片(13);
所述控制芯片(13)连接所述感应机构和所述微型泵(14),所述控制芯片(13)和所述微型泵(14)均电性连接电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助眠护颈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枕芯(3)的两侧上部设置有与所述嵌槽(2)的上部同形的凹槽,在所述硬质枕芯(3)的两侧中央开有触发腔(6),所述感应机构设置在所述触发腔(6)和所述凹槽中;
所述感应机构包括设置在凹槽中的弹性伸缩结构和设置在所述触发腔(6)中的定量充气结构,所述弹性伸缩结构在两侧的所述凸起受压或释压时带动所述定量充气结构触发控制芯片(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助眠护颈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枕芯(3)上开设有多个通孔(8),所述弹性伸缩结构包括贯穿滑动设置在所述通孔(8)中的伸缩件(7)和用于弹性连接诶所述伸缩件(7)与所述硬质枕芯(3)的压簧(9);
所述伸缩件(7)的端头设置有阶梯,所述压簧(9)套设在所述伸缩件(7)上,压簧(9)的一端同所述阶梯抵接,另一端同所述硬质枕芯(3)抵接;阶梯与所述嵌槽(2)的内壁贴合,所述伸缩件(7)穿过所述通孔(8)的一端连接所述定量充气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助眠护颈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量充气结构包括安装在所述触发腔(6)中并指向所述伸缩件(7)的行程开关(11)和转动设置在所述伸缩件(7)靠近所述行程开关(11)一端的滚轮(10);
所述滚轮(10)同所述行程开关(11)滚动接触,所述行程开关(11)信号连接所述控制芯片(13)。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助眠护颈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5)的下部设置有放气口,所述放气口上密封连接有用于封堵所述放气口的放气阀(20),所述放气阀(20)穿过所述枕头本体(1)的下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助眠护颈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本体(1)的两侧端面个挖有一个柱形腔,柱形腔内安装有用于播放舒缓声波的音波播放器(21)。
CN202110357870.4A 2021-04-01 2021-04-01 一种自适应助眠护颈枕头 Pending CN1127905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57870.4A CN112790572A (zh) 2021-04-01 2021-04-01 一种自适应助眠护颈枕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57870.4A CN112790572A (zh) 2021-04-01 2021-04-01 一种自适应助眠护颈枕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90572A true CN112790572A (zh) 2021-05-14

Family

ID=75816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57870.4A Pending CN112790572A (zh) 2021-04-01 2021-04-01 一种自适应助眠护颈枕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9057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72800A (zh) * 2023-03-03 2023-05-30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配合翻身运动的气囊护理枕控制方法
CN117481923A (zh) * 2024-01-03 2024-02-02 吉林大学 一种角膜移植术后防止植片移位的头部固定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50731Y (zh) * 2004-08-11 2006-01-11 周追 一种多功能床垫
JP2006247115A (ja) * 2005-03-10 2006-09-21 Sanyo Electric Co Ltd いびき防止用枕
CN201324082Y (zh) * 2008-10-08 2009-10-14 徐宝庭 一种随睡姿变化而自动调整高低的枕头
JP2011045400A (ja) * 2009-08-25 2011-03-10 Akinori Tsushima 自動厚さ可変枕敷きマット
CN103005972A (zh) * 2011-09-26 2013-04-03 王金仁 一种高度能够根据仰睡和侧睡而自动改变的枕头
CN108669950A (zh) * 2018-05-28 2018-10-19 绵眠(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度自调节枕
CN109178105A (zh) * 2018-10-24 2019-01-11 荣成恒力车业有限公司 一种房车顶板
KR101935722B1 (ko) * 2018-05-18 2019-04-03 김수형 일체형기능베개
CN110074594A (zh) * 2019-04-19 2019-08-02 中山市利德堡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睡眠质量的床垫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50731Y (zh) * 2004-08-11 2006-01-11 周追 一种多功能床垫
JP2006247115A (ja) * 2005-03-10 2006-09-21 Sanyo Electric Co Ltd いびき防止用枕
CN201324082Y (zh) * 2008-10-08 2009-10-14 徐宝庭 一种随睡姿变化而自动调整高低的枕头
JP2011045400A (ja) * 2009-08-25 2011-03-10 Akinori Tsushima 自動厚さ可変枕敷きマット
CN103005972A (zh) * 2011-09-26 2013-04-03 王金仁 一种高度能够根据仰睡和侧睡而自动改变的枕头
KR101935722B1 (ko) * 2018-05-18 2019-04-03 김수형 일체형기능베개
CN108669950A (zh) * 2018-05-28 2018-10-19 绵眠(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度自调节枕
CN109178105A (zh) * 2018-10-24 2019-01-11 荣成恒力车业有限公司 一种房车顶板
CN110074594A (zh) * 2019-04-19 2019-08-02 中山市利德堡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睡眠质量的床垫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72800A (zh) * 2023-03-03 2023-05-30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配合翻身运动的气囊护理枕控制方法
CN116172800B (zh) * 2023-03-03 2024-05-17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配合翻身运动的气囊护理枕控制方法
CN117481923A (zh) * 2024-01-03 2024-02-02 吉林大学 一种角膜移植术后防止植片移位的头部固定枕
CN117481923B (zh) * 2024-01-03 2024-03-19 吉林大学 一种角膜移植术后防止植片移位的头部固定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90572A (zh) 一种自适应助眠护颈枕头
US8105129B2 (en) Inflating and deflating device for a pad
US20070071623A1 (en) Pump structure easily and quickly connectable with an air cushion or a bladder
WO2018133697A1 (zh) 应用于血压计的阀、集成气泵以及电子血压计
US8758281B2 (en) Vibrational support surface
CN110680113A (zh) 一种多气室充气床
US11767839B2 (en) Vacuum pump
CN215959852U (zh) 充放气阀、气泵及电子血压计
CN217245461U (zh) 按摩气囊及气压按摩器
CN213993876U (zh) 一种新型创伤骨科用结构式固定装置
CN209269830U (zh) 动脉穿刺固定贴
CN101331984B (zh) 一种气垫肩带
CN210785923U (zh) 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中新型球囊
CN209171879U (zh) 带充放气装置的气囊
CN2266957Y (zh) 充气式气囊
CN209059754U (zh) 负压气垫
CN2313469Y (zh) 可调式充气床垫
CN211212278U (zh) 一种充气装置
TW200410652A (en) Pillow-cover device and pillow
CN210810158U (zh) 一种多气室充气床
CN217660717U (zh) 按摩装置
CN217660659U (zh) 按摩装置
CN217660667U (zh) 按摩装置
CN210124483U (zh) 睡眠系统智能床垫
CN218552669U (zh) 一种眼部按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