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48541U - 无动力定位旋转伸缩装置、载车板及停车设备 - Google Patents

无动力定位旋转伸缩装置、载车板及停车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48541U
CN219548541U CN202320169425.XU CN202320169425U CN219548541U CN 219548541 U CN219548541 U CN 219548541U CN 202320169425 U CN202320169425 U CN 202320169425U CN 219548541 U CN219548541 U CN 2195485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clamping
rotating
unpowered
par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6942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伟通
胡云高
郭勇金
廖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Weichuang Huaxin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Shenzhen Weichuang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Guangdong Weichuang Wuya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Jiangsu Wuyang Parking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Weichuang Huaxin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Shenzhen Weichuang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Guangdong Weichuang Wuya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Jiangsu Wuyang Parking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Weichuang Huaxin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Shenzhen Weichuang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Guangdong Weichuang Wuya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Jiangsu Wuyang Parking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Weichuang Huaxin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6942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485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485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485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立体车库技术领域,提出一种无动力定位旋转伸缩装置、载车板及停车设备,包括:定位件,定位件设于地面;滑移机构,滑移机构,滑移机构的一端设有卡扣机构;定位旋转机构,定位旋转机构设置于滑移机构的移动端;定位旋转机构包括旋转组件和卡位组件;旋转组件的底部与卡位组件转动连接,旋转组件的一侧设有与卡扣机构相匹配的扣接件;卡位组件的位置与定位件相对应。本实用新型通过无动力定位旋转伸缩装置可以实现载车板驶出后绕定点旋转再移动一段距离,让出原有的停车位置,避让出上层车位的出库空间,因而上层车位可以停满车,提高车位的停入率,且出库时原载车板不会影响出库车辆的出库路径,安全性更高。

Description

无动力定位旋转伸缩装置、载车板及停车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动力定位旋转伸缩装置、载车板及停车设备,属于立体车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车辆无处停放的问题是城市的社会、经济、交通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的结果,我国也于90年代初开始研究开发机械立体停车设备,距今已有近二十年的历程。由于很多新建小区内住户与车位的配比为1:1,为了解决停车位占地面积与住户商用面积的矛盾,立体停车设备以其平均单车占地面积小的独特特性,已被广大用户接受
而在立体车库领域中,车库内设有多个停车设备,每一停车设备可以至少一层停车区域,因此,面对多层车位的汽车能够进出,车位具备升降横移的功能,进而车位中需要始终保持一个空车位,例如上下两层,每层4个车位,上层停满,下层只能停入3辆,当立体车库具备多层时,需要空置出来的车位就越多,停车位的利用率大大折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动力定位旋转伸缩装置、载车板及停车设备,提高停车设备的车位利用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提供第一个方案为:
一种无动力定位旋转伸缩装置,包括:定位件,所述定位件设于地面;滑移机构,所述滑移机构,所述滑移机构的一端设有卡扣机构;定位旋转机构,所述定位旋转机构设置于所述滑移机构的移动端;所述定位旋转机构包括旋转组件和卡位组件;所述旋转组件的底部与所述卡位组件转动连接,所述旋转组件的一侧设有与卡扣机构相匹配的扣接件;所述卡位组件的位置与定位件相对应,对移动卡入所述定位件的卡位组件形成限位状态,完成定位。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更为优选地实施方案,所述滑移机构包括导向杆安装座、导向杆和导向轮支架;所述导向杆水平设置,且两端分别设置有导向杆安装座;所述导向杆安装导向轮支架;所述导向轮支架设有若干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与导向杆滚动连接。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更为优选地实施方案,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旋转限位轴套、第二限位卡块和压盖;所述旋转限位轴套的中部设有上下开口的铰接槽,铰接槽的顶部设置压盖;所述旋转限位轴套的一侧设有旋转卡槽,所述旋转卡槽的底部一侧设置第二限位卡块。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更为优选地实施方案,所述卡位组件包括定位旋转座、滚轮、扭簧A和限位卡板;所述定位旋转座的内部中空,且两侧分别设有开口;所述定位旋转座顶部设有竖直设置的转轴,所述定位旋转座的底部一侧设有与定位件相匹配的定位卡槽,另一侧的内部安装滚轮,且滚轮延伸出所述定位旋转座的底部
所述定位旋转座的内部安装限位卡板,所述限位卡板置于所述定位卡槽的上方,所述限位卡板的中部与定位旋转座的内部两侧转动连接,所述限位卡板的一侧顶部设有与旋转卡槽相匹配的卡杆,底部设有与定位卡槽相匹配的滑槽,且滑槽与定位卡槽的中部位置对应:所述限位卡板的另一侧设有凸起;所述定位旋转座的内部设有扭簧卡销A;所述扭簧A的中部与定位旋转座的内部两侧转动连接,扭簧A一端卡住所述扭簧卡销A,另一端卡住所述凸起,扭簧A的弹力使得卡杆卡入旋转卡槽,形成限位。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更为优选地实施方案,所述卡扣机构包括伸缩卡板、插销式电磁锁和卡扣转轴;所述卡扣转轴的一端与所述导向杆安装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伸缩卡板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卡扣转轴的中部安装有扭簧B;所述导向杆安装座在所述卡扣转轴的一侧设有伸缩卡板限位销;
所述伸缩卡板的一侧设有第一限位卡块,另一侧设有限位卡杆,底部设有与所述扣接件相匹配复位卡块;
所述扭簧B的一端卡住伸缩卡板限位销,另一端卡住限位卡杆,所述扭簧B作用于所述第一限位卡块保持卡住所述伸缩卡板限位销的状态;所述导向杆安装座的另一侧设置插销式电磁锁,所述插销式电磁锁的伸缩端卡住所述限位卡杆的顶部。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更为优选地实施方案,所述卡位组件还包括旋转直轴,所述旋转直轴一端与所述定位旋转机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扣接件连接,所述旋转直轴另一端的一侧与所述导向轮支架连接。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更为优选地实施方案,所述定位件包括U型定位卡杆和固定板;所述U型定位卡杆的U型两侧分别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膨胀钉固定于地面;所述U型定位卡杆的U型底部设有弯折部,所述定位卡槽卡入所述弯折部形成定位及限位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提供第二个方案为:一种载车板,包括载车板本体,所述载车板本体的底部均布轮体;如上述所述的无动力定位旋转伸缩装置,所述载车板本体的一侧设置所述无动力定位旋转伸缩装置。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更为优选地实施方案,所述载车板本体的中部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的驱动方向与所述无动力定位旋转伸缩装置的伸缩方向一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提供第三个方案为:一种停车设备,包括至少一层停车区域,每一所述停车区域包括至少一个车位;如上述所述的载车板,出入于所述车位;所述车位的出口两侧分别设置定位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效效果为:
1、本申请提供的第一个技术方案中,定位件可以对驶出车库的载车板进行定位,并以此定位为基点进行旋转;通过滑移机构可以实现对驶出车库的载车板在旋转变向后移动可以一定的距离,以至于不影响下一个载车板驶出车位;通过定位旋转机构实现载车板卡入定位件,并以此实现载车板绕着定位件旋转;结构传动稳定,实用方便。
2、本申请提供的第二个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载车板的基础上增加滚动的轮体和驱动轮,实现在机器的驱动下完成载车板出库或入库,以及提供载车板绕定位件转动的动力输出。
3、本申请的第三个技术方案中,车库设备可以在入库时,下降到第一层车库车口位置,对载车板的位置限定,也可以在载车板完全出库时作为转动件使载车板旋转,并在旋转后,板体还可以朝向远离定位件的方向滑动一定距离,进而避让出原有的停车位置,避让出上层车位的出库空间,第一层车位全部设置有定位件,上层车位可以停满车,提高车位的停入率,且出库时原载车板不会影响出库车辆的出库路径,安全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载车板中锁扣处于卡锁状态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载车板中锁扣处于解锁状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所述的卡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所述的限位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所述的旋转限位轴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所述的卡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所述的伸缩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所述的旋转直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第一层位置载车板的初始位置状态示意图;
图10为载车板出库时,载车板的末端位置卡入定位件的状态示意图;
图11为载车板以定位件为几点旋转90度后,滑移出一段距离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1定位旋转示意图;
图13为是实施例1定位伸缩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定位件;
2-滑移机构,21-导向杆安装座,22-导向杆,23-导向轮支架,231-导向轮;
4-卡扣机构,41-伸缩卡板,42-扭簧B,43-插销式电磁锁,44-卡扣转轴,411-限位卡杆,412-复位卡块,413-第一限位卡块;
5-定位旋转机构,51-旋转组件,52-卡位组件,53-旋转直轴,511-旋转限位轴套,512-铰接槽,513-旋转卡槽,514-第二限位卡块,5101-压盖,521-定位旋转座,522-定位卡槽,523-转轴,5103-限位卡板,5201-滚轮,5202-扭簧A,5104-凸起,5105-滑槽,5106-卡杆;
6-扣接件,61-旋转直轴定位销;
7-载车板,9-无动力定位旋转伸缩装置,10-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间接设置在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或间接连接至另一个部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申请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申请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实施例
请参照图1至图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提出保护一种停车设备,包括至少一层停车区域,每一停车区域包括至少一个车位。在车位处还设有载车板,载车板用于放置车辆。
车库内设有多个停车设备,停车设备包括多层停车区域,用于停车。例如在停车区域为两层时,每层停车区域可以包括多个车位,此处以三个车位为例进行说明。在停车时,如果二层有车要出,可以将对应一层处的载车板移出车位,留出上层的载车板的放置空间,使得上层的车位可以下降到下层,等车辆出去后,将下来的载车板升上去即可。此时载车板无需设置左右平移的结构,节省了载车板在停车设备上设置的驱动机构,减少了车辆停入和驶出的时间。
对于车位处,车位前端和车位后端均设置至少一个定位件1,定位件1用于对载车板进行定位、限位和导向旋转。
此处以一个车位设置定位件1的数量为两个为例进行说明,车位出口端设置的定位件1的作用是载车板出库或入库进行定位、限位和导向旋转,避免载车板移动,提高停车的稳定性,参照图9-11中,载车板在第一层车位出口的初始位置,驱动载车板驶出,载车板的后端通过无动力定位旋转伸缩装置卡入至定位件1中形成定位同时限位,再驱动载车板,载车板会以定位件1为基点旋转90°,再通过定位旋转伸缩装置卡向前延伸出一段距离,完全让出车位。
本实施例中一个车位设置2个定位件1,第一层载车板的一侧定位旋转伸缩装置,第二层载车板的另一侧设置定位旋转伸缩装置,如此多层车位的载车板的两侧分别交替安装定位旋转伸缩装置,当第一层载车板出库后让出车位,第二层的载车板下降至第一层车位,驶出车位,卡住另一侧的定位件1,并以此定位件1,与第一个载车板的对立方向旋转让出车位,至此第三层车位可以下降至第一层,如此第三层的车辆便可以出库。
参阅图1-图8,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动力定位旋转伸缩装置,包括:定位件1,定位件设于地面;滑移机构2,滑移机构2,滑移机构2的一端设有卡扣机构4;定位旋转机构5,定位旋转机构5设置于滑移机构2的移动端;定位旋转机构5包括旋转组件51和卡位组件52;旋转组件51的底部与卡位组件52转动连接,旋转组件51的一侧设有与卡扣机构4相匹配的扣接件6;卡位组件52的位置与定位件1相对应,对移动卡入定位件1的卡位组件52形成限位状态,完成定位。
进一步地,滑移机构2包括导向杆安装座21、导向杆22和导向轮支架23;导向杆22水平设置,且两端分别设置有导向杆安装座21;导向杆22安装导向轮支架23;导向轮支架23设有若干导向轮231,导向轮231与导向杆22滚动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导向杆安装座21是直接固定在载车板的一侧,导向杆22与载车板是平行状态或与地面为平行状态,导向轮支架23通过导向轮231在导向杆22滚动连接,使得导向轮支架23可以沿着导向杆22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一定距离;
本实施例中的导向轮支架23的中部中空且两侧开口,中部用于插入导向杆22,顶部何底部的四个角的方向均设置有导向轮231,分别贴着导向杆22上下平面滑动;同时导向轮支架23的两侧也分别设置有导向轮231分别贴着导向杆22的两侧平面滑动。
进一步地,旋转组件51包括旋转限位轴套511、第二限位卡块514和压盖5101;旋转限位轴套511的中部设有上下开口的铰接槽512,铰接槽512的顶部设置压盖5101;旋转限位轴套511的一侧设有旋转卡槽513,旋转卡槽513的底部一侧设置第二限位卡块514。
进一步地,卡位组件52包括定位旋转座521、滚轮5201、扭簧A5202和限位卡板5103;定位旋转座521的内部中空,且两侧分别设有开口;定位旋转座521顶部设有竖直设置的转轴523,定位旋转座521的底部一侧设有与定位件1相匹配的定位卡槽522,另一侧的内部安装滚轮5201,且滚轮5201延伸出定位旋转座521的底部。
定位旋转座521的内部安装限位卡板5103,限位卡板5103置于定位卡槽522的上方,限位卡板5103的中部与定位旋转座521的内部两侧转动连接,限位卡板5103的一侧顶部设有与旋转卡槽513相匹配的卡杆5106,底部设有与定位卡槽522相匹配的滑槽5105,且滑槽5105与定位卡槽522的中部位置对应:限位卡板5103的另一侧设有凸起5104;定位旋转座521的内部设有扭簧卡销A;扭簧A5202的中部与定位旋转座521的内部两侧转动连接,扭簧A5202一端卡住扭簧卡销A,另一端卡住凸起5104,扭簧A5202的弹力使得卡杆5106卡入旋转卡槽513,形成限位。
需要说明的是,参阅图3-5,转轴523用于插入铰接槽512中,以实现旋转限位轴套511绕着转轴523转动,初始状态时,卡杆5106会在扭簧A5202的弹力作用下卡入旋转卡槽513,此时为锁定状态,旋转限位轴套511不可以绕着转轴523转动,当载车板驶出车库,定位卡槽522卡入到定位件1中的弯折部,折弯部会同时卡入到限位卡板5103的滑槽5105中(此时折弯部位于定位卡槽522的中部位置),继续卡入定位卡槽522至深处,同时也会带动限位卡板5103逆时针旋转,同时也会带动卡杆5106旋出旋转卡槽513,解除限位状态,此时旋转限位轴套511可以绕着转轴523转动;此处滚轮5201是贴着地面行走的,这样就可以保证定位卡槽522可靠驶入定位件1中的弯折部。
进一步地,卡扣机构4包括伸缩卡板41、插销式电磁锁43和卡扣转轴44;卡扣转轴44的一端与导向杆安装座21连接,另一端与伸缩卡板41的中部转动连接,卡扣转轴44的中部安装有扭簧B42;导向杆安装座21在卡扣转轴44的一侧设有伸缩卡板限位销;伸缩卡板41的一侧设有第一限位卡块413,另一侧设有限位卡杆411,底部设有与扣接件6相匹配复位卡块412;扭簧B42的一端卡住伸缩卡板限位销,另一端卡住限位卡杆411,扭簧B42作用于第一限位卡块413保持卡住伸缩卡板限位销的状态;导向杆安装座21的另一侧设置插销式电磁锁43,插销式电磁锁43的伸缩端卡住限位卡杆411的顶部。
需要说明的是,参阅图6-7,扣接件6的内侧设有旋转直轴定位销61,初始位置时,旋转直轴定位销61是卡在复位卡块412的右侧,由于插销式电磁锁43的输出端处于顶出的状态,会卡住限位卡杆411不能在扭簧B42的作用下向上旋起,当载车板旋转90°如图11的状态后,控制插销式电磁锁43的输出端收缩,
进一步地,卡位组件52还包括旋转直轴53,旋转直轴53一端与定位旋转机构5连接,另一端与扣接件6连接,旋转直轴53另一端的一侧与导向轮支架23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旋转直轴53的作用在于可以将定位旋转机构5设定在靠近载车板的尾部位置,因此,载车板的尾部不会漏出太多,旋转时摆幅不会太大,这样定位件1就不用设置太远离车位出口,同时也能连接扣接件6,结构更合理美观。
进一步地,定位件1包括U型定位卡杆和固定板;U型定位卡杆的U型两侧分别设有固定板;固定板通过膨胀钉固定于地面;U型定位卡杆的U型底部设有弯折部,定位卡槽522卡入弯折部形成定位及限位状态。弯折部的目的在于将U型定位卡杆的末端翘起,能让定位卡槽522适配卡入。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个技术方案,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载车板,包括载车板本体7,载车板本体7的底部均布轮体;如上述所说的无动力定位旋转伸缩装置,载车板本体7的一侧设置无动力定位旋转伸缩装置9。载车板本体7的中部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驱动轮,驱动轮的驱动方向与无动力定位旋转伸缩装置9的伸缩方向一致。
根据本申请的第三个技术方案,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停车设备,包括至少一层停车区域,每一停车区域包括至少一个车位;如权利要求上述所述的载车板,出入于车位;车位的出口两侧分别设置定位件1。
首先停车设备的第一层多个载车板出口的两侧都会均布有定位件1,目的在于第一层的第一个车位可以驶出至第一个车位出口的一侧定位件1,并绕此定位件1旋转让出车位空间,以至于使得第二层的第一个车位可以下降至第一层,并绕第一个车位出口的另一侧定位件1旋转,让出车位空间,第三层的车位可以下降到第一层的第一个车位,车辆可以驶出,同理第一层多个车位均布置有定位件1,均可以让出车位,让高层车位驶出。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无动力定位旋转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位件(1),所述定位件设于地面;
滑移机构(2),所述滑移机构(2),所述滑移机构(2)的一端设有卡扣机构(4);
定位旋转机构(5),所述定位旋转机构(5)设置于所述滑移机构(2)的移动端;
所述定位旋转机构(5)包括旋转组件(51)和卡位组件(52);
所述旋转组件(51)的底部与所述卡位组件(52)转动连接,所述旋转组件(51)的一侧设有与卡扣机构(4)相匹配的扣接件(6);
所述卡位组件(52)的位置与定位件(1)相对应,对移动卡入所述定位件(1)的卡位组件(52)形成限位状态,完成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定位旋转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机构(2)包括导向杆安装座(21)、导向杆(22)和导向轮支架(23);所述导向杆(22)水平设置,且两端分别设置有导向杆安装座(21);所述导向杆(22)安装导向轮支架(23);所述导向轮支架(23)设有若干导向轮(231),所述导向轮(231)与导向杆(22)滚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定位旋转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51)包括旋转限位轴套(511)、第二限位卡块(514)和压盖(5101);所述旋转限位轴套(511)的中部设有上下开口的铰接槽(512),铰接槽(512)的顶部设置压盖(5101);所述旋转限位轴套(511)的一侧设有旋转卡槽(513),所述旋转卡槽(513)的底部一侧设置第二限位卡块(5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动力定位旋转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组件(52)包括定位旋转座(521)、滚轮(5201)、扭簧A(5202)和限位卡板(5103);所述定位旋转座(521)的内部中空,且两侧分别设有开口;所述定位旋转座(521)顶部设有竖直设置的转轴(523),所述定位旋转座(521)的底部一侧设有与定位件(1)相匹配的定位卡槽(522),另一侧的内部安装滚轮(5201),且滚轮(5201)延伸出所述定位旋转座(521)的底部
所述定位旋转座(521)的内部安装限位卡板(5103),所述限位卡板(5103)置于所述定位卡槽(522)的上方,所述限位卡板(5103)的中部与定位旋转座(521)的内部两侧转动连接,所述限位卡板(5103)的一侧顶部设有与旋转卡槽(513)相匹配的卡杆(5106),底部设有与定位卡槽(522)相匹配的滑槽(5105),且滑槽(5105)与定位卡槽(522)的中部位置对应:所述限位卡板(5103)的另一侧设有凸起(5104);所述定位旋转座(521)的内部设有扭簧卡销A;所述扭簧A(5202)的中部与定位旋转座(521)的内部两侧转动连接,扭簧A(5202)一端卡住所述扭簧卡销A,另一端卡住所述凸起(5104),扭簧A(5202)的弹力使得卡杆(5106)卡入旋转卡槽(513),形成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动力定位旋转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机构(4)包括伸缩卡板(41)、插销式电磁锁(43)和卡扣转轴(44);所述卡扣转轴(44)的一端与所述导向杆安装座(2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伸缩卡板(41)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卡扣转轴(44)的中部安装有扭簧B(42);所述导向杆安装座(21)在所述卡扣转轴(44)的一侧设有伸缩卡板限位销;
所述伸缩卡板(41)的一侧设有第一限位卡块(413),另一侧设有限位卡杆(411),底部设有与所述扣接件(6)相匹配复位卡块(412);
所述扭簧B(42)的一端卡住伸缩卡板限位销,另一端卡住限位卡杆(411),所述扭簧B(42)作用于所述第一限位卡块(413)保持卡住所述伸缩卡板限位销的状态;所述导向杆安装座(21)的另一侧设置插销式电磁锁(43),所述插销式电磁锁(43)的伸缩端卡住所述限位卡杆(411)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动力定位旋转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组件(52)还包括旋转直轴(53),所述旋转直轴(53)一端与所述定位旋转机构(5)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扣接件(6)连接,所述旋转直轴(53)另一端的一侧与所述导向轮支架(23)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动力定位旋转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1)包括U型定位卡杆和固定板;所述U型定位卡杆的U型两侧分别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膨胀钉固定于地面;所述U型定位卡杆的U型底部设有弯折部,所述定位卡槽(522)卡入所述弯折部形成定位及限位状态。
8.一种载车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载车板本体(7),所述载车板本体(7)的底部均布轮体;
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无动力定位旋转伸缩装置,所述载车板本体(7)的一侧设置所述无动力定位旋转伸缩装置(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载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板本体(7)的中部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的驱动方向与所述无动力定位旋转伸缩装置(9)的伸缩方向一致。
10.一种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层停车区域,每一所述停车区域包括至少一个车位;如权利要求8-9任一项所述的载车板,出入于所述车位;所述车位的出口两侧分别设置定位件(1)。
CN202320169425.XU 2023-01-20 2023-01-20 无动力定位旋转伸缩装置、载车板及停车设备 Active CN2195485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69425.XU CN219548541U (zh) 2023-01-20 2023-01-20 无动力定位旋转伸缩装置、载车板及停车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69425.XU CN219548541U (zh) 2023-01-20 2023-01-20 无动力定位旋转伸缩装置、载车板及停车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48541U true CN219548541U (zh) 2023-08-18

Family

ID=877355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69425.XU Active CN219548541U (zh) 2023-01-20 2023-01-20 无动力定位旋转伸缩装置、载车板及停车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485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43246A (zh) 小型自动化换电站
CN107386712B (zh) 一种立体自行车车库
CN219548541U (zh) 无动力定位旋转伸缩装置、载车板及停车设备
CN113653378A (zh) 一种可折叠式变容积车库装置
CN113027194A (zh) 一种用于垂直循环智能停车设备的固定机构及其工作方法
CN113404355B (zh) 一种平面移动停车设备的阻车装置
CN213869158U (zh) 立体停车库
CN108468455B (zh) 一种可并行存取的自动化汽车停放装置
CN109162499A (zh) 电动式车轮止退装置及其使用该装置的立体车库载车吊架
CN211776247U (zh) 一种前轮限位式移动载车板
CN220100847U (zh) 一种升降式停车平台
CN211899917U (zh) 一种无避让滑轨式立体停车库
CN209616992U (zh) 移动式车辆养护站及其举升设备
CN210264089U (zh) 一种无避让立体停车装置
CN219029106U (zh) 一种汽车车轮挡板
CN208559608U (zh) 一种双层自行车存取装置
CN111827749A (zh) 一种立体停车场
CN112258669A (zh) 一种路边自动停车收费装置
CN215926920U (zh) 一种可折叠式变容积车库装置
CN220080974U (zh) 载车板及停车设备
CN220301887U (zh) 载车板防坠落装置
CN108442789B (zh) 一种可并行存取的自动化汽车停放装置用抬升机构
CN111894321B (zh) 一种垂直循环立体车库中可在任意层存取车的载车机构
CN215520290U (zh) 可收纳车载房的侧墙组成
CN108412274B (zh) 一种可并行存取的自动化汽车停放装置用汽车存取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