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12274B - 一种可并行存取的自动化汽车停放装置用汽车存取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并行存取的自动化汽车停放装置用汽车存取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12274B
CN108412274B CN201810473222.3A CN201810473222A CN108412274B CN 108412274 B CN108412274 B CN 108412274B CN 201810473222 A CN201810473222 A CN 201810473222A CN 108412274 B CN108412274 B CN 1084122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king
taking
vehicle
axis direction
automo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7322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12274A (zh
Inventor
刘荣煌
沈香华
卢冠男
胡裕锐
赵博琛
蔡姚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Priority to CN20181047322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12274B/zh
Publication of CN1084122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122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122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122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6/00Buildings for parking cars, rolling-stock, aircraft, vessels or like vehicles, e.g. garages
    • E04H6/08Garages for many vehicles
    • E04H6/12Garages for many vehicles with mechanical means for shifting or lifting vehicles
    • E04H6/18Garages for many vehicles with mechanical means for shifting or lifting vehicles with means for transport in vertical direction only or independently in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rec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6/00Buildings for parking cars, rolling-stock, aircraft, vessels or like vehicles, e.g. garages
    • E04H6/42Devices or arrangements peculiar to garages, not covered elsewhere, e.g. securing devices, safety devices, monitoring and operating schemes; center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 Vehicle Cleaning, Maintenance, Repair, Refitting, And Outrigg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可并行存取的自动化汽车停放装置用汽车存取机构,所述汽车存取机构包括驱动汽车进入所述停车单元的汽车存入机构和驱动汽车离开所述停车单元的汽车取出机构;其中,所述汽车存入机构与左侧的停车单元相连,所述汽车取出机构与右侧的停车单元相连;所述汽车存入机构与左一停车位上的载车架沿x轴方向对齐并连通,所述汽车存入机构包括存入机架和驱动汽车存入左一停车位上的载车架的存入驱动部;所述汽车取出机构与所述右二停车位上的载车架沿x轴方向对齐并连通,所述汽车取出机构包括取出机架和驱动汽车离开所述停车单元的取出驱动部。

Description

一种可并行存取的自动化汽车停放装置用汽车存取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立体车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并行存取的自动化汽车停放装置用汽车存取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数量逐渐增多,导致在城市中停车困难。小型停车场车位不够用,停车难;而大型停车场停车不便利,主要是因为大型停车场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寻找车位,不能便捷、快速的停车。停车困难导致停车场门口及道路路口严重堵塞,给交通带来很大的影响。
立体车库是用来存取储放汽车的机械设备系统,因其具有小巧便捷的特点,是解决城市停车难题的一大利器。但现有的立体车库存结构固定,停车、取车不方便,车位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立体车库停车、取车不便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并行存取的自动化汽车停放装置用汽车存取机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并行存取的自动化汽车停放装置用汽车存取机构,所述装置包括左右并排设置的两个停车单元,每个所述停车单元均设有若干个用于停放汽车的停车位;一个停车位内具有一个载车架,一个所述载车架承托一个载车底板,一个载车底板停放一辆汽车,且所述载车底板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载车架上;
所述汽车存取机构包括驱动汽车进入所述停车单元的汽车存入机构和驱动汽车离开所述停车单元的汽车取出机构;其中,所述汽车存入机构与左侧的停车单元相连,所述汽车取出机构与右侧的停车单元相连;
定义所述停车单元沿竖直方向的高度方向为z轴方向,且沿z轴方向为上下方向,定义所述停车单元的长度方向为x轴方向,且沿x轴方向为左右方向,定义所述停车单元的宽度方向为y轴方向,且沿y轴方向为前后方向;所述x轴、y轴和z轴交于原点o;
所述停车单元包括架体和设置在所述架体内的本体,所述本体包括沿着z轴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架体内的若干层停车层,且各层的所述停车层上下对齐,每层所述停车层均包括两个沿着y轴方向间隔设置的停车位;且两停车单元的各层停车层左右对齐;
定义在左侧停车单元内:最底层停车层中位于前侧的是左一停车位,在最底层停车层中位于后侧的是左二停车位;定义在右侧停车单元内:最底层停车层中位于前侧的是右一停车位,最底层停车层中位于后侧的是右二停车位;
每个所述停车位容纳一个载车架,所述载车架的底面具有用于承托一块承载有一辆汽车的载车底板的承托面,所述载车架沿x轴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可供承载有一辆汽车的载车底板穿过的开口;
所述载车底板的数量与载车架的数量相同,且所述载车底板水平铺设以承载汽车,所述载车底板的长度方向沿着x轴方向延伸,所述载车底板的宽度方向沿着y轴方向延伸;
所述汽车存入机构与左一停车位上的载车架沿x轴方向对齐并连通,所述汽车存入机构包括存入机架和驱动汽车存入左一停车位上的载车架的存入驱动部;所述存入驱动部包括沿着x轴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存入机架上的存入主动轴和存入从动轴,所述存入主动轴和所述存入从动轴均沿y轴方向延伸,所述存入主动轴和所述存入从动轴均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存入机架上,且所述存入主动轴连接有驱动存入主动轴转动的存入驱动装置;
存入主动轴上固定套设有若干个存入主动轮,所述存入从动轴上对应所述存入主动轮固定套设有若干个存入从动轮,沿x轴方向对齐的一个所述存入主动轮和一个所述存入从动轮通过一个存入皮带圈相连,且所述存入皮带圈沿x轴方向延伸;所述存入皮带圈的一端靠近所述左一停车位上的载车架,且所述存入皮带圈的上表面与所述左一停车位上的载车架的承托面相平齐,以供载车底板从存入皮带圈上移动至左一停车位上的载车架上;
所述汽车取出机构与所述右二停车位上的载车架沿x轴方向对齐并连通,所述汽车取出机构包括取出机架和驱动汽车离开所述停车单元的取出驱动部;所述取出驱动部包括沿着x轴方向间隔设置在取出机架上的取出主动轴和取出从动轴,所述取出主动轴和所述取出从动轴均沿y轴方向延伸,所述取出主动轴和所述取出从动轴均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取出机架上,且所述取出主动轴连接有驱动所述取出主动轴转动的取出驱动装置;
取出主动轴上固定套设有若干个取出主动轮,取出从动轴上对应所述取出主动轮固定套设有若干个取出从动轮,沿x轴方向对齐的一个所述取出主动轮和一个所述取出从动轮通过一个取出皮带圈相连,且所述取出皮带圈均沿x轴方向延伸;所述取出皮带圈的一端靠近所述右二停车位上的载车架,且取出皮带圈的上表面与所述右二停车位上的载车架相平齐,以供载车底板从右二停车位上的载车架上移动至取出皮带圈上。
进一步的,所述载车底板呈长方体状。
进一步的,所述载车底板上表面的四角上分别设有限制车轮滑出载车底板的车轮制动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存入驱动装置和所述取出驱动装置均为电机。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所述汽车存入机构的存入皮带圈的上表面与所述左一停车位上的载车架的承托面相平齐;以使得存入皮带圈上输送的停放有汽车的载车底板能顺利进入所述左一停车位的载车架上,从而使得汽车存入停车单元内。汽车存入机构可以引导和驱动汽车停入停车单元内,结构简单,方便好用。
(2)汽车取出机构的且取出皮带圈的上表面与所述右二停车位的载车架的承托面相平齐,以使所述右二停车位的载车架上载有车辆的载车底板能顺利进入取出皮带圈上,从而在取出驱动部的驱动作用下离开停车单元。汽车取出机构可以引导和驱动汽车离开停车单元内,结构简单,方便好用。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实施例中交互机构与停车单元的配合示意图;
图3是一实施例中抬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一实施例中链条圈的排布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一实施例中汽车存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一实施例中交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一实施例中推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专利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附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并行存取的自动化汽车停放装置用汽车存取机构,所述可并行存取的自动化汽车停放装置包括左右并排设置的两个停车单元,每个所述停车单元均设有若干个用于停放汽车的停车位;一个停车位内具有一个载车架17,一个所述载车架17承托一个载车底板5,一个载车底板停放一辆汽车,所述载车底板5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载车架17上;
所述汽车存取机构包括驱动汽车进入所述停车单元的汽车存入机构2和驱动汽车离开所述停车单元的汽车取出机构3;其中,所述汽车存入机构2与左侧的停车单元相连,所述汽车取出机构3与右侧的停车单元相连;
定义所述停车单元沿竖直方向的高度方向为z轴方向,且沿z轴方向为上下方向,定义所述停车单元的长度方向为x轴方向,且沿x轴方向为左右方向,定义所述停车单元的宽度方向为y轴方向,且沿y轴方向为前后方向;所述x轴、y轴和z轴交于原点o;
所述停车单元包括架体1和设置在所述架体1内的本体,所述本体包括沿着z轴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架体1内的若干层停车层,且各层的所述停车层上下对齐,每层所述停车层均包括两个沿着y轴方向间隔设置的停车位;且两停车单元的各层停车层左右对齐;
定义在左侧停车单元内:最底层停车层中位于前侧的是左一停车位a1,在最底层停车层中位于后侧的是左二停车位a2;定义在右侧停车单元内:最底层停车层中位于前侧的是右一停车位b1,最底层停车层中位于后侧的是右二停车位b2;
每个所述停车位容纳一个载车架17,所述载车架17的底面具有用于承托一块承载有一辆汽车的载车底板5的承托面,所述载车架17沿x轴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可供承载有一辆汽车的载车底板5穿过的开口;
所述载车底板5的数量与载车架17的数量相同,且所述载车底板5水平铺设以承载汽车,所述载车底板5的长度方向沿着x轴方向延伸,所述载车底板5的宽度方向沿着y轴方向延伸;
所述汽车存入机构与左一停车位a1上的载车架17沿x轴方向对齐并连通,所述汽车存入机构包括存入机架和驱动汽车存入左一停车位a1上的载车架17的存入驱动部;所述存入驱动部包括沿着x轴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存入机架上的存入主动轴和存入从动轴9,所述存入主动轴和所述存入从动轴9均沿y轴方向延伸,所述存入主动轴和所述存入从动轴9均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存入机架上,且所述存入主动轴连接有驱动存入主动轴转动的存入驱动装置7;
存入主动轴上固定套设有若干个存入主动轮,所述存入从动轴上对应所述存入主动轮固定套设有若干个存入从动轮10,沿x轴方向对齐的一个所述存入主动轮和一个所述存入从动轮10通过一个存入皮带圈8相连,且所述存入皮带圈8沿x轴方向延伸;所述存入皮带圈8的一端靠近所述左一停车位a1上的载车架17,且所述存入皮带圈的上表面与所述左一停车位a1上的载车架17的承托面相平齐,以供载车底板5从存入皮带圈8上移动至左一停车位a1上的载车架17上;
所述汽车取出机构3与所述右二停车位b2上的载车架17沿x轴方向对齐并连通,所述汽车取出机构3包括取出机架和驱动汽车离开所述停车单元的取出驱动部,所述取出驱动部包括沿着x轴方向间隔设置在取出机架上的取出主动轴32和取出从动轴31,所述取出主动轴32和所述取出从动轴31均沿y轴方向延伸,所述取出主动轴32和所述取出从动轴31均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取出机架上,且所述取出主动轴32连接有驱动所述取出主动轴32转动的取出驱动装置34;
取出主动轴32上固定套设有若干个取出主动轮,取出从动轴31上对应所述取出主动轮固定套设有若干个取出从动轮,沿x轴方向对齐的一个所述取出主动轮和一个所述取出从动轮通过一个取出皮带圈33相连,且所述取出皮带圈33均沿x轴方向延伸;所述取出皮带圈33的一端靠近所述右二停车位b2上的载车架17,且取出皮带圈33的上表面与所述右二停车位b2上的载车架17相平齐,以供载车底板5从右二停车位b2上的载车架17上移动至取出皮带圈33上。
进一步的,所述载车底板5呈长方体状。
进一步的,所述载车底板5上表面的四角上分别设有限制车轮滑出载车底板5的车轮制动挡板19。
进一步的,所述存入驱动装置和所述取出驱动装置34均为电机。
利用本实施例构建的一种可并行存取的自动化汽车停放装置,所述装置(即可并行存取的自动化汽车停放装置)包括左右并排设置的两个停车单元(两个停车单元结构相同),每个所述停车单元均设有抬升机构和若干个用于停放汽车的停车位;一个停车位内具有一个载车架17,一个所述载车架17承托一个载车底板5,且所述载车底板5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载车架17上,一个载车底板停放一辆汽车,且所述载车架17通过可调换载车架17所属停车位的抬升机构换位;
其中,所述载车底板5直接放置在所述载车架17上,在外力推动作用下,载车底板5可在所述载车架17上移动。
所述装置包括用于驱动停放有汽车的载车底板在两停车单元之间移动的交互机构6;
所述装置还包括驱动汽车进入所述停车单元的汽车存入机构2和驱动汽车离开所述停车单元的汽车取出机构3;其中,所述汽车存入机构2与左侧的停车单元相连,所述汽车取出机构3与右侧的停车单元相连;
定义所述停车单元沿竖直方向的高度方向为z轴方向,且沿z轴方向为上下方向,定义所述停车单元的长度方向为x轴方向,且沿x轴方向为左右方向(即两停车单元沿着x轴方向并排设置),定义所述停车单元的宽度方向为y轴方向,且沿y轴方向为前后方向;所述x轴、y轴和z轴交于原点o;以所述x轴、所述y轴、所述z轴和所述原点o建立如图1所示的坐标系。
所述停车单元包括架体1和设置在所述架体1内的本体,所述本体包括沿着z轴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架体1内的若干层停车层,且各层的所述停车层上下对齐,每层所述停车层均包括两个沿着y轴方向间隔设置的停车位,即每层停车层包括前侧停车位和后侧停车位;且两停车单元的各层停车层左右对齐;即两停车单元的各层停车层中,前侧停车位均沿x轴方向相互对齐,后侧停车位均沿x轴方向相互对齐。
定义在左侧停车单元内:最底层停车层中位于前侧的是左一停车位a1,在最底层停车层中位于后侧的是左二停车位a2;定义在右侧停车单元内:最底层停车层中位于前侧的是右一停车位b1,最底层停车层中位于后侧的是右二停车位b2;如图2所示。
每个停车位容纳一个载车架17,所述载车架17的底面具有用于承托一块承载有一辆汽车的载车底板5的承托面,所述载车架17沿x轴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可供承载有一辆汽车的载车底板5穿过的开口;
所述载车底板5的数量与载车架17的数量相同,且所述载车底板5水平铺设以承载汽车,所述载车底板5的长度方向沿着x轴方向延伸,所述载车底板5的宽度方向沿着y轴方向延伸;
具体的,所述载车底板5的数量与载车架17的数量相同,所述载车架17的数量与停车位的数量相同,一个载车底板5、一个载车架17和一个停车位配合可用来停放一辆车;其中,载车底板5是一块板体,载车架17是一个架体,停车位是个空间位置。
具体的,汽车停放在载车架17上时,汽车是位于载车底板5上的,载车底板5是位于所述载车架17的承托面上的,而所述载车架17是位于某个停车位上的。在所述载车架17上没有停放汽车时,载车底板5是不放置在载车架17上的(图1、图2、图3中将载车底板5画出,只是为了显示每个载车架17都需要配合一个载车底板5,仅为示意而已),载车底板5统一在汽车存入机构2上依次分配给每辆汽车。汽车是在汽车存入机构2上停放在载车底板5上,然后随着载车底板5一起进入相应载车架17,并随着载车架17一起停放在某个停车位上的。
所述抬升机构包括两个沿x轴方向相对设置在所述本体左右两侧的抬升单元;所述抬升单元包括链条圈15和四个链条轮22,所述链条圈15位于yoz平面内,四个所述链条轮22分别位于所述链条圈15的四个角上并将所述链条圈15张拉成矩形框,且所述链条圈15的内侧与所述链条轮22相啮合;
所述链条轮22固定套设在链条轮转轴上,所述架体1的底部和顶部(即架体1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两个所述链条轮转轴,所述链条轮转轴均沿x轴方向延伸,且所述链条轮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架体1上;
所述抬升机构(即两个抬升单元)内,沿x轴方向对齐的两个链条轮转轴通过连接轴21同轴相连;且所述抬升机构内的两个抬升单元中至少有一个链条轮转轴连接有驱动链条轮转轴转动的抬升驱动装置20;
具体的,两个抬升单元位置相对的链条轮转轴通过连接轴21同轴相连,确保两个抬升单元动作一致,使停车位保持水平。
在本体内,每个停车位上的载车架17沿x轴方向的两侧分别通过连接件16与位于同一侧的所述抬升单元相连,具体的,在每个停车单元内,各载车架17均按照沿z轴方向的位置高低与抬升单元依次相连;且前侧的载车架17和后侧的载车架分别与链条圈15的前侧和后侧对应相连,其中,所述连接件16的一端与位于每个停车位上的载车架17铰接,所述连接件16的另一端与所述链条圈15的外侧固定连接;
具体的,所述抬升驱动装置20驱动链条轮转轴转动,链条轮22同步驱动链条圈15在yoz平面内转动,且链条圈15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与链条圈15相连的载车架17转动,从而使得载车架17的位置发生变化,以改变所述载车架所属的停车位。因此,当需要调整某个载车架17的位置时,只需开启该载车架17所在停车单元的抬升驱动装置20带动载车架17移动并在该载车架17运行到所需位置(即另一个停车位)时停止所述抬升驱动装置20即可。
其中,所述载车架17的承托面在随着所述抬升驱动装置20运动的过程中,载车架17的承托面始终保持水平。
抬升驱动装置20带链条轮转轴转动,链条轮转轴带动链条轮转动,从而带动链条圈15转动,载车架17随之转动,
所述抬升机构可以调换各载车架17的位置,例如,可以将需要取出汽车的载车架17调整至与汽车取出装置相对的停车位上,从而使汽能车顺利取出;还可以将空置的载车架17调整至与汽车存入装置相对的停车位上,从而使汽车能顺利停入该载车架17中,提高载车架17和停车位利用率。
所述汽车存入机构2与左一停车位a1上的载车架17沿x轴方向对齐并连通,所述汽车存入机构包括存入机架和驱动汽车存入位于所述左一停车位a1上的载车架17的存入驱动部;所述存入驱动部包括沿着x轴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存入机架上的存入主动轴和存入从动轴9,所述存入主动轴和所述存入从动轴9均沿y轴方向延伸,所述存入主动轴和所述存入从动轴9均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存入机架上,且所述存入主动轴连接有驱动存入主动轴转动的存入驱动装置7;
存入主动轴上固定套设有若干个存入主动轮,所述存入从动轴上对应所述存入主动轮固定套设有若干个存入从动轮10,沿x轴方向对齐的一个所述存入主动轮和一个所述存入从动轮10通过一个存入皮带圈8相连,且所述存入皮带圈8沿x轴方向延伸;所述存入皮带轮皮带圈8的一端靠近左一停车位a1上的载车架17(靠近的程度以载车底板5能越过存入皮带轮皮带圈8和左一停车位a1上的载车架17之间的间隙,能平稳的从取出皮带圈移动至左一停车位a1的载车架17上,也能平稳的从左一停车位a1的载车架17上移动至取出皮带圈上),以供载车底板5从存入皮带轮皮带圈8上移动至左一停车位a1的载车架17上,且所述存入皮带圈8的上表面与所述左一停车位a1上的载车架17的承托面相平齐;以使得存入皮带圈8上输送的停放有汽车的载车底板5能顺利进入所述左一停车位a1的载车架17上,从而使得汽车存入停车单元内。
存入驱动装置7带动存入主动轴转动,存入主动轴带动存入主动轮转动,存入主动轮带动存入从动轮10,存入从动轮10带动存入从动轴转动,则存入皮带圈8随着存入主动轮和存入从动轮10转动,且存入皮带圈8的转动方向以将载车底板5输送至左一停车位a1的载车架17为准。
具体的,载有车辆的载车底板5先铺设在存入皮带圈8上,载车底板5的长度方向沿x轴方向延伸(汽车的车长方向沿着载车底板5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存入皮带圈8驱动载车底板5沿着x轴方向移动至所述左一停车位a1的载车架17内。
所述汽车取出机构3与所述右二停车位b2上的载车架17沿x轴方向对齐并连通,所述汽车取出机构3包括取出机架和驱动汽车离开所述停车单元的取出驱动部,所述取出驱动部包括沿着x轴方向间隔设置在取出机架上的取出主动轴32和取出从动轴31,所述取出主动轴32和所述取出从动轴31均沿y轴方向延伸,所述取出主动轴32和所述取出从动轴31均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取出机架上,且所述取出主动轴32连接有驱动所述取出主动轴转动的取出驱动装置34;
取出主动轴32上固定套设有若干个取出主动轮,取出从动轴31上对应所述取出主动轮固定套设有若干个取出从动轮,沿x轴方向对齐的一个所述取出主动轮和一个所述取出从动轮通过一个取出皮带圈33相连,且所述取出皮带圈33均沿x轴方向延伸;所述取出皮带圈33的一端靠近所述右二停车位b2上的载车架17(靠近的程度以载车底板5能越过取出皮带圈33和右二停车位b2的载车架17之间的间隙,能平稳的从取出皮带圈33移动至右二停车位b2上的载车架17上,也能平稳的从右二停车位b2的载车架17上移动至取出皮带圈33上),以供载车底板5从右二停车位b2的载车架17上移动至取出皮带圈33上,且取出皮带圈33的上表面与所述右二停车位b2的载车架17的承托面相平齐,以使所述右二停车位b2的载车架17上载有车辆的载车底板5能顺利进入取出皮带圈33上,从而在取出驱动部的驱动作用下离开停车单元。
取出驱动装置34带动取出主动轴32转动,取出主动轴32带动取出主动轮转动,取出主动轮带动取出从动轮转动,取出从动轮带动取出从动轴转动,则取出皮带圈随着取出主动轮和取出从动轮转动,且取出皮带圈的转动方向以将载车底板5输出停车单元为准。
所述汽车存入机构2和所述汽车取出机构3错开设置,即所述汽车存入机构2与前侧的停车位对齐,所述汽车取出机构3与后侧的停车位对齐;或者说所述汽车存入机构2和所述汽车取出机构3的x轴坐标、y轴坐标均不相同。
具体的,所述汽车存入机构2的存入机架和所述汽车取出机构3的取出机架均固定在地面上,以便于汽车的驶入和驶出。
所述交互机构6包括连接部和推动器,所述左一停车位a1和所述右一停车位b1之间设有一个连接部,以用于连通左一停车位a1和所述右一停车位b1上的载车架17,从而可使载车底板5通过;左二停车位a2和右二停车位b2之间设有另一个连接部,以用于连通左二停车位a2和右二停车位b2上的载车架17,从而可使载车底板5通过;左二停车位a2的左侧设有一个与左二停车位a2沿x轴方向对齐的推动器,以推动左二停车位a2的载车底板5移动至右二停车位b2上;右一停车位b1的右侧设有另一个与右一停车位b1沿x轴方向相对齐的推动器,以推动右一停车位b1的载车底板5移动至左一停车位a1上。
所述连接部包括沿着x轴方向间隔设置在机架上的交互主动轴14和交互从动轴,所述交互主动轴14和所述交互从动轴均沿y轴方向延伸,所述交互主动轴14和所述交互从动轴均可转动地设置在架体1上,且所述交互主动轴14连接有驱动交互主动轴14转动的交互驱动装置11;
交互主动轴14上固定套设有若干个交互主动轮13,交互从动轴上对应所述交互主动轮固定套设有若干个交互从动轮,沿x轴方向对齐的一个所述交互主动轮13和一个交互从动轮均通过一个交互皮带圈12相连,且所述交互皮带圈12均沿x轴方向延伸;所述交互皮带圈12的两端分别靠近两侧停车单元最底层的停车位,且交互皮带圈12的上表面与最底层停车位上的载车架17的承托面相平齐;以使得相邻最底层停车位上的载有车辆的载车底板通过交互皮带圈12相互流动,从而提高停车位利用率。
左一停车位a1和所述右一停车位b1之间的连接部:交互驱动装置11带动交互主动轴14转动,交互主动轴14带动交互主动轮13转动,交互主动轮13带动交互从动轮转动,交互从动轮带动交互从动轴转动,则交互皮带圈12随着交互主动轮和交互从动轮转动,且该交互皮带圈12的转动方向以将右一停车位b1上的载车底板5输送至所述左一停车位a1上为准。
左二停车位a2和右二停车位b2之间的连接部:交互驱动装置11带动交互主动轴14转动,交互主动轴14带动交互主动轮13转动,交互主动轮13带动交互从动轮转动,交互从动轮带动交互从动轴转动,则交互皮带圈12随着交互主动轮和交互从动轮转动,且该交互皮带圈12的转动方向以将左二停车位a2上的载车底板5输送至所述右二停车位b2上为准。
位于左侧的所述推动器设置在左二停车位a2的载车架17的左侧并与所述汽车取出机构沿着x轴方向对齐,位于右侧的所述推动器设置在右一停车位b1的载车架17的右侧并与汽车存入机构沿着x轴方向对齐;
具体的,位于左侧的推动器4可将载有汽车的载车底板5从左二停车位a2上的载车架17经连接部推动至右二停车位b2上的载车架17上,以使左侧停车单元内的汽车离开或者停放在右侧的停车单元内;同理,位于右侧的推动器4可将未载有汽车的载车底板5从右一停车位b1上的载车架17经另一个连接部推动至左一停车位a1上的载车架17内,以使空载的载车底板5去承载汽车存入停车单元内。
所述推动器4包括推动器本体41和用于推动载车底板5的输出轴,所述推动器本体41固定在架体1上,所述输出轴可沿x轴方向伸长和收缩;且位于左侧的推动器的输出轴沿x轴方向对准左二停车位a2上的载车底板,位于右侧的推动器的输出轴沿x轴方向对准右一停车位b1上的载车底板。
进一步的,所述载车底板5呈长方体状。
进一步的,所述载车底板5上表面的四角上分别设有限制车轮滑出载车底板5的车轮制动挡板19。
进一步的,所述链条圈15的外侧固定设有连接片151,连接片151与所述连接件16固定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16为连接板。
进一步的,所述推动器4为液压缸。
具体的,推动器4的输出轴为液压缸的输出轴。
进一步的,所述抬升驱动装置20、存入驱动装置7、取出驱动装置34和交互驱动装置11均为电机,且所述电机均与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器控制各电机的启停、转速或转向。
本实施例所述的可并行存取的自动化汽车停放装置停车时的使用方法为:
(1)保持左一停车位a1上的载车架17空置,备用;
(2)在汽车存入机构2的存入皮带圈8上铺设载车底板5,引导汽车进入载车底板5,并使汽车的四个轮子位于四个车轮制动挡板19围合成的区域内,以限制汽车滑动;
(3)启动汽车存入机构2,存入驱动部驱动停放有汽车的载车底板5沿着x轴方向移动至左一停车位a1上的载车架17内,且当载车底板5完全进入左一停车位a1上的载车架17的承托面上后,关闭汽车存入机构2;
(4)将该载车底板5输送至距离汽车存入机构2最近的停车位上停放:
若右侧停车单元内还有空置的载车架17,启动左侧抬升机构,将停放有汽车的该载车架17调整至左二停车位a2上,再启动左二停车位a2与右二停车位b2之间的交互机构6,位于左二停车位a2左侧的推动器推动该载车底板5经连接部移动至右二停车b2上的载车架17上;
若右侧停车单元没有空置的载车架17,左侧停车单元还有其他空置的载车架17,则启动左侧停车单元的抬升机构,将停放有汽车的该载车架17调整至其他停车位上,以空出左一停车位a1即可;
若右侧停车单元和左侧停车单元均没有其他空置的载车架17,则汽车停放在左一停车位a1上不动,则两个停车单元均停满。
本实施例所述的可并行存取的自动化汽车停放装置取车时的使用方法为:
(1)保持右二停车位b2上的载车架17空置,备用;
(2)若所要取出的汽车位于右侧停车单元时,启动右侧停车单元的抬升机构,将载有该汽车的载车架17调整至右二停车位b2处,再启动汽车取出机构3,汽车随载车底板5移动至汽车取出机构3上,当载车底板5完全移动至汽车取出机构3上时,关闭汽车取出机构3,汽车驶出;
若所需取出的汽车位于左侧停车单元时,启动左侧停车单元的抬升机构,将载有该汽车的载车架17调整至左二停车位a2处;然后启动左二停车位a2与右二停车位b2之间的交互机构6,左侧推动器将该汽车的载车底板5推动至连接部上,交互机构将该汽车的载车底板5运送至右二停车位b2上的载车架17上;启动汽车取出机构3,汽车随载车底板5完全移动至汽车取出机构3上后,关闭汽车取出机构3,汽车驶出。
利用本实施例构建的一种可并行存取的自动化汽车停放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所述抬升驱动装置驱动链条轮转轴转动,链条轮同步驱动链条圈在yoz平面内转动,且链条圈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与链条圈相连的载车架17转动,从而使得载车架17的位置发生变化,即载车架17所属的停车位发生变化。因此,当需要调整某个载车架17的位置时,只需开启该该载车架17所在停车单元的抬升驱动装置带动载车架17移动并在该载车架17运动到所需停车位时停止所述驱动装置即可,如此,可将空置的载车架17调整至易于停车的停车位上,可增加停车位的便捷性和使用率。
(2)推动器可将载有汽车的载车底板从左侧停车单元经连接部推动至右侧的停车单元内,以使左侧停车单元内的汽车离开或者停放在右侧的停车单元内;同理,另一个推动器可将未载有汽车的载车底板从右侧的停车单元经连接部推动至左侧的停车单元内,以使空载的载车底板去承载汽车并存入相应停车单元内。交互机构使得两停车单元内之间停放的汽车可以相互移动,不仅提高了车位使用率,同时将停放的汽车优先停放到右侧停车单元内,左侧停车单元尽量空出,使得停车、取车更加方便快捷。
(3)所述汽车存入机构的存入皮带圈的上表面与所述左一停车位上的载车架的承托面相平齐;以使得存入皮带圈上输送的停放有汽车的载车底板能顺利进入所述左一停车位的载车架上,从而使得汽车存入停车单元内。汽车存入机构可以引导和驱动汽车停入停车单元内,结构简单,方便好用。
(4)汽车取出机构的且取出皮带圈的上表面与所述右二停车位的载车架的承托面相平齐,以使所述右二停车位的载车架上载有车辆的载车底板能顺利进入取出皮带圈上,从而在取出驱动部的驱动作用下离开停车单元。汽车取出机构可以引导和驱动汽车离开停车单元内,结构简单,方便好用。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发明构思的实现形式的例举,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Claims (4)

1.一种可并行存取的自动化汽车停放装置用汽车存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左右并排设置的两个停车单元,每个所述停车单元均设有若干个用于停放汽车的停车位;一个停车位内具有一个载车架,一个所述载车架承托一个载车底板,一个载车底板停放一辆汽车,且所述载车底板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载车架上;
所述汽车存取机构包括驱动汽车进入所述停车单元的汽车存入机构和驱动汽车离开所述停车单元的汽车取出机构;其中,所述汽车存入机构与左侧的停车单元相连,所述汽车取出机构与右侧的停车单元相连;
定义所述停车单元沿竖直方向的高度方向为z轴方向,且沿z轴方向为上下方向,定义所述停车单元的长度方向为x轴方向,且沿x轴方向为左右方向,定义所述停车单元的宽度方向为y轴方向,且沿y轴方向为前后方向;所述x轴、y轴和z轴交于原点o;
所述停车单元包括架体和设置在所述架体内的本体,所述本体包括沿着z轴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架体内的若干层停车层,且各层的所述停车层上下对齐,每层所述停车层均包括两个沿着y轴方向间隔设置的停车位;且两停车单元的各层停车层左右对齐;
定义在左侧停车单元内:最底层停车层中位于前侧的是左一停车位,在最底层停车层中位于后侧的是左二停车位;定义在右侧停车单元内:最底层停车层中位于前侧的是右一停车位,最底层停车层中位于后侧的是右二停车位;
每个所述停车位容纳一个载车架,所述载车架的底面具有用于承托一块承载有一辆汽车的载车底板的承托面,所述载车架沿x轴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可供承载有一辆汽车的载车底板穿过的开口;
所述载车底板的数量与载车架的数量相同,且所述载车底板水平铺设以承载汽车,所述载车底板的长度方向沿着x轴方向延伸,所述载车底板的宽度方向沿着y轴方向延伸;
所述汽车存入机构与左一停车位上的载车架沿x轴方向对齐并连通,所述汽车存入机构包括存入机架和驱动汽车存入左一停车位上的载车架的存入驱动部;所述存入驱动部包括沿着x轴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存入机架上的存入主动轴和存入从动轴,所述存入主动轴和所述存入从动轴均沿y轴方向延伸,所述存入主动轴和所述存入从动轴均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存入机架上,且所述存入主动轴连接有驱动存入主动轴转动的存入驱动装置;
存入主动轴上固定套设有若干个存入主动轮,所述存入从动轴上对应所述存入主动轮固定套设有若干个存入从动轮,沿x轴方向对齐的一个所述存入主动轮和一个所述存入从动轮通过一个存入皮带圈相连,且所述存入皮带圈沿x轴方向延伸;所述存入皮带圈的一端靠近所述左一停车位上的载车架,且所述存入皮带圈的上表面与所述左一停车位上的载车架的承托面相平齐,以供载车底板从存入皮带圈上移动至左一停车位上的载车架上;
所述汽车取出机构与所述右二停车位上的载车架沿x轴方向对齐并连通,所述汽车取出机构包括取出机架和驱动汽车离开所述停车单元的取出驱动部,所述取出驱动部包括沿着x轴方向间隔设置在取出机架上的取出主动轴和取出从动轴,所述取出主动轴和所述取出从动轴均沿y轴方向延伸,所述取出主动轴和所述取出从动轴均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取出机架上,且所述取出主动轴连接有驱动所述取出主动轴转动的取出驱动装置;
取出主动轴上固定套设有若干个取出主动轮,取出从动轴上对应所述取出主动轮固定套设有若干个取出从动轮,沿x轴方向对齐的一个所述取出主动轮和一个所述取出从动轮通过一个取出皮带圈相连,且所述取出皮带圈均沿x轴方向延伸;所述取出皮带圈的一端靠近所述右二停车位上的载车架,且取出皮带圈的上表面与所述右二停车位上的载车架相平齐,以供载车底板从右二停车位上的载车架上移动至取出皮带圈上;
每个所述停车单元均设有抬升机构,所述抬升机构包括两个沿x轴方向相对设置在所述本体左右两侧的抬升单元;所述抬升单元包括链条圈和四个链条轮,所述链条圈位于yoz平面内,四个所述链条轮分别位于所述链条圈的四个角上并将所述链条圈张拉成矩形框,且所述链条圈的内侧与所述链条轮相啮合;
所述链条轮固定套设在链条轮转轴上,所述架体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有两个所述链条轮转轴,所述链条轮转轴均沿x轴方向延伸,且所述链条轮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架体上;
所述抬升机构内,沿x轴方向对齐的两个链条轮转轴通过连接轴同轴相连;且所述抬升机构内的两个抬升单元中至少有一个链条轮转轴连接有驱动链条轮转轴转动的抬升驱动装置;
还包括用于驱动停放有汽车的载车底板在两停车单元之间移动的交互机构,交互机构使得两停车单元内之间停放的汽车可以相互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并行存取的自动化汽车停放装置用汽车存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底板呈长方体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并行存取的自动化汽车停放装置用汽车存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底板上表面的四角上分别设有限制车轮滑出载车底板的车轮制动挡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并行存取的自动化汽车停放装置用汽车存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入驱动装置和所述取出驱动装置均为电机。
CN201810473222.3A 2018-05-17 2018-05-17 一种可并行存取的自动化汽车停放装置用汽车存取机构 Active CN1084122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73222.3A CN108412274B (zh) 2018-05-17 2018-05-17 一种可并行存取的自动化汽车停放装置用汽车存取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73222.3A CN108412274B (zh) 2018-05-17 2018-05-17 一种可并行存取的自动化汽车停放装置用汽车存取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12274A CN108412274A (zh) 2018-08-17
CN108412274B true CN108412274B (zh) 2023-10-20

Family

ID=631398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73222.3A Active CN108412274B (zh) 2018-05-17 2018-05-17 一种可并行存取的自动化汽车停放装置用汽车存取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12274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06612A (ja) * 1997-04-28 1998-11-17 Nippon Cable Co Ltd エレベータ式駐車装置
CN102003092A (zh) * 2009-08-28 2011-04-06 陈大超 一套方便快速的现代化立体车库
CN104831967A (zh) * 2015-05-25 2015-08-12 湖北天弓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多出入口多升降机可任意出入口取车的智能立体停车库
CN105442884A (zh) * 2015-12-31 2016-03-30 何文年 一种轨道式垂直循环立体停车库
CN206360432U (zh) * 2016-12-29 2017-07-28 郝天山 一种错层式存取立体结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06612A (ja) * 1997-04-28 1998-11-17 Nippon Cable Co Ltd エレベータ式駐車装置
CN102003092A (zh) * 2009-08-28 2011-04-06 陈大超 一套方便快速的现代化立体车库
CN104831967A (zh) * 2015-05-25 2015-08-12 湖北天弓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多出入口多升降机可任意出入口取车的智能立体停车库
CN105442884A (zh) * 2015-12-31 2016-03-30 何文年 一种轨道式垂直循环立体停车库
CN206360432U (zh) * 2016-12-29 2017-07-28 郝天山 一种错层式存取立体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12274A (zh) 2018-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3083845A1 (en) Battery swapping station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101899915B (zh) 一种旋转式横移搬运车
CN106043246A (zh) 小型自动化换电站
CN206220606U (zh) 一种采用旋转勾拉的单侧巷道堆垛立体车库
CN108487749A (zh) 一种机械式立体停车库
CN107842234B (zh) 一种自动化立体停车库系统
CN104763188A (zh) 一种立体停车库
CN205935860U (zh) 一种可自动调整存取车的智能运载车
CN107882383A (zh) 一种立体停车库车辆移动装置
CN201763025U (zh) 一种旋转式横移搬运车
CN202882489U (zh) 一种多驱动三轴联动抓取式停车库
CN208267492U (zh) 一种机械式立体停车库
CN108468455B (zh) 一种可并行存取的自动化汽车停放装置
CN108412274B (zh) 一种可并行存取的自动化汽车停放装置用汽车存取机构
CN108442789B (zh) 一种可并行存取的自动化汽车停放装置用抬升机构
CN210396288U (zh) 一种可360°旋转的双层折叠斜置停车装置
CN108316724A (zh) 一种立体停车库的停车入库方法
CN210264096U (zh) 一种无线充电车辆位置调整机构及其立体车库
CN208578383U (zh) 一种可并行存取的自动化汽车停放装置用交互机构
CN208578385U (zh) 一种可并行存取自动化汽车停放装置
CN111962944B (zh) 一种智能立体车库系统
CN109057476A (zh) 双层停车装置
CN214195749U (zh) 一种立体停车装置
CN210032810U (zh) 滑轨式立体停车库
CN208578386U (zh) 一种可并行存取的自动化汽车停放装置用汽车存取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