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33246U - 一种检测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检测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33246U
CN219533246U CN202320729283.8U CN202320729283U CN219533246U CN 219533246 U CN219533246 U CN 219533246U CN 202320729283 U CN202320729283 U CN 202320729283U CN 219533246 U CN219533246 U CN 2195332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frame
piece
fixing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2928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飞
李洪洋
梁长伟
鞠强
谷秋雨
刘晨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xia Baofeng Yun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xia Baofeng Yun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xia Baofeng Yun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xia Baofeng Yun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2928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332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332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332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检测工装,涉及电池规格检测技术领域。检测工装包括框架、固定柱、移动柱及极性检测件;固定柱固定于框架上,移动柱可移动地设于框架上,且固定柱与移动柱位于框架的同一侧;极性检测件设于框架内,且极性检测件上开设有观察孔,观察孔用于观察电池模组内的电芯。本申请的检测工装,能够检测电池模组上的孔距尺寸是否合格的同时,还能够检测电池模组内电芯的极性是否连接正确;本申请的检测工装不仅提高了检测精度,还缩短了检测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检测工装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规格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工装。
背景技术
电池模组在组装成电池包前,需要检测电池模组上定位孔之间的孔距是否在规格范围内,以及电芯的极性是否安装正确。目前,检测的方式是先通过手持探针的方式检查电芯的极性后,再使用量程卡尺或卷尺进行孔距的尺寸测量;这种测量方式不仅精度低,而且耗费时间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一种检测工装。
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检测工装,用于检测电池模组,包括框架、固定柱、移动柱及极性检测件;所述固定柱固定于所述框架上,所述移动柱可移动地设于所述框架上,且所述固定柱与所述移动柱位于所述框架的同一侧;所述极性检测件设于所述框架内,且所述极性检测件上开设有观察孔,所述观察孔用于观察所述电池模组内的电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框架包括本体和封边;所述极性检测件设于所述本体内;所述封边与所述本体连接,并抵持于所述极性检测件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框架包括本体、封边及拓展件;所述拓展件可拆卸地与所述本体连接;所述极性检测件设于所述本体及所述拓展件内;所述封边可拆卸地与所述拓展件远离所述本体的一端连接,并抵持于所述极性检测件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封边上设有第一固定件,所述拓展件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固定件和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件可插拔地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孔内,所述第一固定件可插拔地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孔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拓展件上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与所述第二安装槽连通;所述极性检测件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工装还包括固定座和光栅测量组件;所述固定座和所述光栅测量组件设于所述框架的同一侧,所述固定柱固定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移动柱与所述光栅测量组件滑动配合。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栅测量组件包括光栅尺、扫码头及显示屏;所述光栅尺固定于所述框架上,所述扫码头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光栅尺上,所述移动柱设于所述扫码头远离所述光栅尺的一侧;所述显示屏与所述扫码头电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固定柱的外表面设有与所述内螺纹对应的外螺纹,所述固定柱与所述连接孔螺纹配合。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框架的每一侧均设有一个所述固定柱和一个所述移动柱。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极性检测件包括多个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的数量与所述电池模组内电芯的数量相对应;每个所述检测模块上均设有所述观察孔,所述观察孔用于观察所述电芯上的标识。
相比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检测工装,在框架上移动移动柱,以使固定柱与移动柱分别准确地插入于电池模组上对应的定位孔内,通过测量固定柱与移动柱之间的实际距离,即可检测出电池模组上的孔距尺寸是否在规格范围内。或者先移动移动柱,以使移动柱与固定柱之间的间距等于标准孔距,并将移动柱的位置固定,若固定柱与移动柱均能准确地插入于对应的定位孔内,则电池模组上的孔距尺寸在规格范围内。透过极性检测件上开设的观察孔,能够观察电池模组内的电芯,从而观察电芯的极性是否连接正确。本申请的检测工装,能够检测电池模组上的孔距尺寸是否合格的同时,还能够检测电池模组内电芯的极性是否连接正确,不仅提高了检测精度,还缩短了检测时间。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检测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检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拓展件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检测工装;110-框架;111-本体;1111-第一安装槽;1112-第一固定孔;112-封边;1121-第一固定件;113-拓展件;1131-第二固定件;1132-第二固定孔;1133-第二安装槽;120-极性检测件;121-检测模块;1211-观察孔;130-固定柱;131-固定座;140-移动柱;150-光栅尺;151-扫码头;160-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至图3,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检测工装100。所述检测工装100用于检测电池模组上的孔距尺寸是否在规格范围内,以及电芯的极性是否连接正确。
本实施例中待检测的所述电池模组可以是锂电池模组、铅蓄电池模组等任意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内的所述电芯上设有标识。
请参阅图1,所述检测工装100包括框架110、固定柱130、移动柱140及极性检测件120;所述固定柱130固定于所述框架110上,所述移动柱140可移动地设于所述框架110上,且所述固定柱130与所述移动柱140位于所述框架110的同一侧;所述极性检测件120设于所述框架110内,且所述极性检测件120上开设有观察孔1211。
所述检测工装100有两种检测孔距是否在规格范围内的方法。
方法一:所述检测工装100使用时,操作人员先将所述固定柱130插入于所述电池模组上的第一定位孔中,再移动所述移动柱140,以使所述移动柱140准确地插入于所述电池模组上的第二定位孔中。通过测量所述固定柱130与所述移动柱140之间的间距,从而获得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第二定位孔之间的实际孔距。通过将所述实际孔距与标准孔距进行比对,若所述实际孔距与所述标准孔距之间的差值在规定范围内,则所述实际孔距符合规格,否则所述实际孔距不符合规格。
方法二:所述检测工装100使用时,操作人员先在所述框架110上移动所述移动柱140,以使所述移动柱140与所述固定柱130之间的间距等于所述标准孔距,并使所述移动柱140在所述框架110上的位置固定。再将所述固定柱130插入于所述第一定位孔中,通过目视观察,所述移动柱140能否准确地插入于所述第二定位孔内,从而判断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第二定位孔之间的所述实际孔距是否符合规格。
若所述实际孔距符合规格,则操作人员能够通过所述观察孔1211观察所述电芯上的所述标识,从而判断所述电芯的极性是否连接正确。
结合图2所示,所述框架110包括本体111和封边112;所述封边112可拆卸地与所述本体111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111与所述封边112能够组合成矩形框架结构。但不限于此,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电池模组的实际形状,所述本体111与所述封边112还能组合成正方形框架结构、三角形框架结构、圆形结构等其他结构。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本体111的形状为U型结构时,所述本体111的两端均设有第一固定孔1112,所述封边112的两端均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孔1112对应的所述第一固定件1121;所述第一固定件1121可插拔地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孔1112中,以使所述封边112与所述本体111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件1121为弹性定位销,所述第一固定件1121与所述第一固定孔1112的内壁过盈配合,以使所述第一固定件1121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孔1112内。
所述弹性定位销可以由橡胶、硅胶、TPE(Thermoplastic Elastomer,热塑性弹性体)等任意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弹性定位销通过热熔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封边112上。
优选的,所述本体111的两端均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固定孔1112,所述封边112上设有与多个所述第一固定孔1112数量对应的多个所述第一固定件1121;多个所述第一固定孔1112与多个所述第一固定件1121一一对应,以提高所述封边112与所述本体111连接的可靠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件1121上设有卡扣,所述第一定位孔的内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卡扣对应的扣孔,所述卡扣与所述扣孔配合,以使所述第一固定件1121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孔1112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111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1111,所述极性检测件120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1111内,以使所述极性检测件120与所述本体111连接;并且所述封边112与所述本体111连接后能够抵持于所述极性检测件120上,进而使所述极性检测件120与所述本体111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3所示,所述极性检测件120包括多个检测模块121,每个检测模块121均对应所述电池模组上的一个所述电芯。
单个所述检测模块121的尺寸与单个所述电芯的尺寸相同;多个所述检测模块121按照多个所述电芯的串并联方式进行排列组合。
当所述封边112脱离所述本体111时,多个所述检测模块121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安装槽1111逐个设于所述本体111内,并且相邻的两个所述检测模块121之间相互抵持,所述检测模块121的数量与所述电池模组内电芯的数量对应。
所述检测模块121上均开设有观察孔1211,所述观察孔1211用于观察所述电芯上的所述标识。
每个所述电芯上,根据所述电芯的安装极性设有对应的所述标识。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电芯需要正极连接时,所述标识设于电芯的左侧,与之相对应的所述检测模块121上的所述观察孔1211,开设于所述检测模块121的左侧;当所述电芯需要负极连接时,所述标识设于电芯的右侧,与之相对应的所述检测模块121上的所述观察孔1211,开设于所述检测模块121的右侧。在其他实施例中,操作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所述电芯的其他位置设置所述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标识为二维码,若操作人员能够通过所述观察孔1211看到所述二维码,则说明所述电芯的极性连接正确,反之则极性连接错误;若操作人员能够通过所述观察孔1211看到完整的所述二维码,则所述电池模组上的孔距尺寸在规格范围内,反之则孔距尺寸不在规格范围内。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标识还可以是其他图案。
请参阅图1,所述检测工装100还包括固定座131,所述固定座131固定于所述框架110上,所述固定柱130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固定座131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131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固定柱130的外表面设有与所述内螺纹对应的外螺纹,所述固定柱130与所述连接孔螺纹配合,以使所述固定柱130固定于所述连接孔内,进而使所述固定柱130固定于所述固定座131上。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131半圆形卡箍,所述卡箍通过螺栓结构将所述固定柱130固定于所述框架110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工装100还包括光栅测量组件,所述光栅测量组件包括光栅尺150、扫码头151及显示屏(图未示),所述光栅尺150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框架110上,且与所述固定座131位于所述框架110的同一侧;所述扫码头151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光栅尺150上,所述移动柱140设于所述扫码头151远离所述光栅尺150的一侧;所述显示屏与所述扫码头151电连接。
所述光栅尺150用于发射光线,所述扫码头151能够遮挡所述光栅尺150发射的所述光线;所述光栅尺150与所述扫码头151相对位移时,在光的干涉与衍射共同作用下产生莫尔条纹,所述扫码头151内的光电器件能够将所述莫尔条纹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所述电信号传递至所述显示屏内,并在显示屏上计数显示,以向操作人员直观地显示所述固定柱130与所述移动柱140之间的距离数值。
值得注意的是,测量孔距之前,需要对所述固定柱130与所述移动柱140之间的最小距离进行校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柱140最下端的高度高于所述固定柱130最下端的高度,以便于所述固定柱130插入于所述第一定位孔时,所述移动柱140通过所述扫码头151在所述光栅尺150上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框架110的每一侧均设有一个所述固定柱130和一个所述移动柱140,以便于同时检测所述电池模组上的多个孔距尺寸。
操作人员可根据所述电池模组的孔深,更换对应长度的所述固定柱130或所述移动柱14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工装100还包括两个把手160,两个所述把手160分别设于所述框架110相对的两侧,以便于操作人员手持所述检测工装100至所述电池模组的正上方。
本实施例提供的检测工装100,在所述框架110上移动所述移动柱140,以使所述固定柱130与所述移动柱140分别准确地插入于所述电池模组上对应的定位孔内,通过测量所述固定柱130与所述移动柱140之间的实际距离,即可检测出所述电池模组上的孔距尺寸是否在规格范围内。或者先移动所述移动柱140,以使所述移动柱140与所述固定柱130之间的间距等于标准孔距,并将所述移动柱140的位置固定,若所述固定柱130与所述移动柱140均能准确地插入于对应的定位孔内,则所述电池模组上的孔距尺寸在规格范围内。透过所述极性检测件120上开设的所述观察孔1211,能够观察所述电池模组内的所述电芯,从而观察所述电芯的极性是否连接正确。本申请的检测工装100,检测所述电池模组上孔距尺寸是否合格的同时,还能够检测所述电池模组内的所述电芯的极性是否连接正确,提高检测精度的同时,还缩短了检测时间。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工装100。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一的技术基础上做出的改进,相比于上述实施例一,区别之处在于:
所述检测工装100还包括两个拓展件113,两个所述拓展件113均设于所述本体111与所述封边112之间;所述拓展件113用于增加所述框架110的尺寸,进而使所述检测工装100适应尺寸较大的所述电池模组。
所述拓展件113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固定件1131和第二固定孔1132;所述第二固定件1131可插拔地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孔1112内,以使所述拓展件113与所述本体111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1121可插拔地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孔1132内,以使所述封边112与所述拓展件113连接。
所述第二固定件1131与所述第一固定件1121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固定孔1112的孔径与所述第二固定孔1132的孔径相同。
所述拓展件113上还开设有第二安装槽1133,所述第二安装槽1133与所述第一安装槽1111连通。当所述拓展件113设于所述本体111上时,所述检测模块121能够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槽1111或所述第二安装槽1133内。
所述本体111的一侧可连接多个所述拓展件113,从而进一步增加所述框架110的尺寸。
当所述拓展件113设于所述本体111与所述封边112之间时,操作人员根据所述框架110的实际尺寸,选择长度较长的所述光栅尺150,以提高所述固定柱130与所述移动柱140之间的最大间距;进而提高孔距的测量范围。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检测工装,用于检测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固定柱、移动柱及极性检测件;所述固定柱固定于所述框架上,所述移动柱可移动地设于所述框架上,且所述固定柱与所述移动柱位于所述框架的同一侧;所述极性检测件设于所述框架内,且所述极性检测件上开设有观察孔,所述观察孔用于观察所述电池模组内的电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本体和封边;所述极性检测件设于所述本体内;所述封边与所述本体连接,并抵持于所述极性检测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本体、封边及拓展件;所述拓展件可拆卸地与所述本体连接;所述极性检测件设于所述本体及所述拓展件内;所述封边可拆卸地与所述拓展件远离所述本体的一端连接,并抵持于所述极性检测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封边上设有第一固定件,所述拓展件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固定件和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件可插拔地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孔内,所述第一固定件可插拔地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拓展件上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与所述第二安装槽连通;所述极性检测件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工装还包括固定座和光栅测量组件;所述固定座和所述光栅测量组件设于所述框架的同一侧,所述固定柱固定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移动柱与所述光栅测量组件滑动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栅测量组件包括光栅尺、扫码头及显示屏;所述光栅尺固定于所述框架上,所述扫码头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光栅尺上,所述移动柱设于所述扫码头远离所述光栅尺的一侧;所述显示屏与所述扫码头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固定柱的外表面设有与所述内螺纹对应的外螺纹,所述固定柱与所述连接孔螺纹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每一侧均设有一个所述固定柱和一个所述移动柱。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性检测件包括多个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的数量与所述电池模组内电芯的数量相对应;每个所述检测模块上均设有所述观察孔,所述观察孔用于观察所述电芯上的标识。
CN202320729283.8U 2023-04-04 2023-04-04 一种检测工装 Active CN2195332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29283.8U CN219533246U (zh) 2023-04-04 2023-04-04 一种检测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29283.8U CN219533246U (zh) 2023-04-04 2023-04-04 一种检测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33246U true CN219533246U (zh) 2023-08-15

Family

ID=87585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29283.8U Active CN219533246U (zh) 2023-04-04 2023-04-04 一种检测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332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06287B1 (ko) 단차부가 형성된 전지셀의 두께 검사 장치
CN219533246U (zh) 一种检测工装
CN106885521B (zh) 一种电池包总成测量装置
CN110375629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内部水分的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CN213689881U (zh) 电池内阻测量工装
CN112858940A (zh) 电池内阻测试定位架及电池内阻测试夹具
CN106595455A (zh) 一种导电金属产品平面度检具及其检测方法
CN111351460A (zh) 一种高精度电芯膨胀位移测试装置
CN219319361U (zh) 一种土地测量装置
CN220288858U (zh) 一种电池内压测试装置
CN216385420U (zh) 一种瓦片式零件内弧检测工具
CN217953343U (zh) 模组检测装置
CN220398510U (zh) 一种电芯极柱检测装置
CN215728251U (zh) 一种锂电池检测辅助工装
CN111664769B (zh) 一种离合器压盘分离指高度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CN212843340U (zh) 一种孔径中心距测量装置
CN217155331U (zh) 方形锂电池尺寸测量装置
CN219714256U (zh) 晶圆贴膜用贴膜辊检测装置
CN215813029U (zh) 一种绝缘电阻检测装置
CN218179814U (zh) 铝骨件检测装置
CN208765679U (zh) 一种电池尺寸检具
CN219417602U (zh) 一种电池极片的面电阻检测装置
CN216977702U (zh) 一种涡轮叶片错齿测量装置
CN212512960U (zh) 一种磁悬浮分子泵位移传感器的检测工装
CN217111037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膨胀体积测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