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24148U - 连动刹车驻车装置 - Google Patents

连动刹车驻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24148U
CN219524148U CN202320905937.8U CN202320905937U CN219524148U CN 219524148 U CN219524148 U CN 219524148U CN 202320905937 U CN202320905937 U CN 202320905937U CN 219524148 U CN219524148 U CN 2195241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generating device
wire
parking
opera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0593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荣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ang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a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ang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a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0593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241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241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241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Of Braking Force In Brak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连动刹车驻车装置,包括有一连动刹车系统、一独立刹车系统以及一制动锁定杆,连动刹车系统包括一第一刹车操作装置、一第一刹车产生装置、一第一刹车导线以及一第二刹车导线,独立刹车系统包括一第二刹车操作装置、一第二刹车产生装置以及一刹车连接件,制动锁定杆枢设于第一刹车操作装置。第一刹车操作装置的一第一刹车杠杆设有一第一卡位及一第二卡位,制动锁定杆设有一干涉部,该干涉部可选择式地接触干涉第一卡位,制动第一刹车产生装置及第二刹车产生装置产生刹车而达到驻车效果,或接触干涉第二卡位,制动第一刹车产生装置产生刹车而达到驻车效果。

Description

连动刹车驻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连动刹车驻车装置,尤指一种适用于摩托车的连动刹车驻车装置。
背景技术
为提升摩托车骑乘安全,需安装连动刹车系统,以有效缩短刹车距离。
请参阅图1及图2,其分别为现有刹车驻车装置的侧视图以及图1的A-A剖视图。图中出示一种现有刹车驻车装置9,其公开于中国专利公告号第CN108883809号专利案,制动锁定杆93是经由一第二支撑安装件95设置于一制动支架92,当骑乘者操作一制动锁定杆93时,将使制动锁定杆93的一锁定销96与一制动均衡器94扣合,此时制动均衡器94将无法回复到初始状态,制动均衡器94将长时间对后轮施一刹车力以达成驻车目的。
然而,一般驻车装置设置于后轮,但对于小型摩托车多数是使用主脚架方式停放摩托车,此时后轮将处于悬空状态,使所设置的驻车装置降低应有效果。
发明人缘因于此,本于积极发明的精神,亟思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连动刹车驻车装置,几经研究实验终至完成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连动刹车驻车装置,通过在第一刹车杠杆设有一第一卡位及一第二卡位,并在制动锁定杆设有可对应第一卡位或第二卡位的一干涉部,故骑乘者可依车辆使用状况将干涉部接触干涉第一卡位,制动第一刹车产生装置及第二刹车产生装置产生刹车而达到驻车效果,或将干涉部接触干涉第二卡位,制动第一刹车产生装置产生刹车而达到驻车效果。由此,本实用新型可解决现有技术所述当使用主脚架方式停放摩托车时,因后轮处于悬空状态,若仅制动第一刹车产生装置,会使所设置的驻车装置降低应有效果的问题。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连动刹车驻车装置包括有一连动刹车系统、一独立刹车系统以及一制动锁定杆,连动刹车系统包括一第一刹车操作装置、一第一刹车产生装置、一第一刹车导线以及一第二刹车导线,独立刹车系统包括一第二刹车操作装置、一第二刹车产生装置以及一刹车连接件,制动锁定杆枢设于第一刹车操作装置;其中,第一刹车导线可将第一刹车操作装置的施力传输至第一刹车产生装置产生刹车效果,第二刹车导线可将第一刹车操作装置的施力传输至独立刹车系统,刹车连接件可将第二刹车操作装置的施力传输至第二刹车产生装置,使第二刹车产生装置产生刹车效果。
第一刹车操作装置的一第一刹车杠杆设有一第一卡位及一第二卡位,制动锁定杆设有一干涉部,该干涉部可选择式地接触干涉第一卡位,制动第一刹车产生装置及第二刹车产生装置产生刹车而达到驻车效果,或接触干涉第二卡位,制动第一刹车产生装置产生刹车而达到驻车效果。通过上述设计,骑乘者可依车辆使用状况可选择第一刹车产生装置与第二刹车产生装置同时驻车,或只单一由第一刹车产生装置进行驻车,实为一种优化设计。
上述第一刹车操作装置可包括一第一固定架、一平衡件以及一第一刹车杠杆,第一固定架设置于一把手或一车架上,平衡件以一第二枢接点枢接于第一固定架上并设有一第二定位部,第一刹车杠杆以一第一枢接点枢接于平衡件上并设有一第一定位部,第一刹车导线可将第一定位部的施力传输至第一刹车产生装置,使第一刹车产生装置产生刹车效果,第二刹车导线可将第二定位部的施力传输至独立刹车系统,刹车连接件可将第二刹车操作装置的施力传输至第二刹车产生装置,使第二刹车产生装置产生刹车效果。
上述第一刹车导线可包括一第一内线及一部分包覆第一内线的第一套管,第一内线的一端连接第一定位部,另一端连接第一刹车产生装置,第一套管的一端装置于第一固定架,另一端连接第一刹车产生装置,第二刹车导线可包括一第二内线及一部分包覆第二内线的第二套管,第二内线的一端连接第二定位部,另一端连接第二刹车操作装置,第二套管的一端装置于第一固定架,另一端连接第二刹车操作装置,刹车连接件的一端连接第二刹车操作装置,另一端连接第二刹车产生装置。
上述第一内线可介于第一卡位与一第二卡位之间。
以上概述与接下来的详细说明皆为示范性质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而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目的与优点,将在后续的具体实施方式与附图加以阐述。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刹车驻车装置的侧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连动刹车驻车装置的配置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刹车操作装置及制动锁定杆的侧视图。
图5为图4的A方向的部分视图。
图6为图5的B-B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刹车操作装置及制动锁定杆的第一状态的侧视图。
图8为图7的部分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状态的独立刹车系统失效时的侧视图。
图10为图9的部分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刹车操作装置及制动锁定杆的第二状态的侧视图。
图12为图11的部分剖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二状态的释放第一刹车杠杆时的侧视图。
图14为图13的部分剖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 连动刹车系统
10 把手
2 独立刹车系统
3 制动锁定杆
31 干涉部
4 第一刹车操作装置
41 第一固定架
411 第一枢接点
412 第二枢接点
413 第三枢接点
42 第一刹车杠杆
421 第一定位部
422 第一卡位
423 第二卡位
424 干涉处
43 平衡件
431 第二定位部
45 弹性件
5 第二刹车操作装置
51 刹车总泵
52 回弹弹簧
6 第一刹车产生装置
61 鼓式刹车结构
62 回弹弹簧
63 刹车摇臂
7 第二刹车产生装置
71 碟式刹车结构
81 第一刹车导线
811 第一内线
812 第一套管
82 第二刹车导线
821 第二内线
822 第二套管
83 刹车连接件
9 刹车驻车装置
92 制动支架
93 制动锁定杆
94 制动均衡器
95 第二支撑安装件
96 锁定销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至图6,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连动刹车驻车装置的配置图、第一刹车操作装置及制动锁定杆的侧视图、图4的A方向的部分视图以及图5的B-B剖视图。图3出示一种连动刹车驻车装置,包括有一连动刹车系统1、一独立刹车系统2以及一制动锁定杆3。连动刹车系统1包括一第一刹车操作装置4、一第一刹车产生装置6、一第一刹车导线81以及一第二刹车导线82。独立刹车系统2包括一第二刹车操作装置5、一第二刹车产生装置7以及一刹车连接件8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刹车操作装置4以一第一刹车导线81连接第一刹车产生装置6,可使第一刹车产生装置6的一鼓式刹车结构61作动刹车。所述第一刹车产生装置6为一鼓式刹车,包括一鼓式刹车结构61、一回弹弹簧62以及一刹车摇臂63,回弹弹簧62设置于鼓式刹车结构61与刹车摇臂63之间,可长时间直接或间接对第一刹车导线81施力,使第一刹车导线81复位。第二刹车操作装置5的一刹车总泵51以一刹车连接件83连接第二刹车产生装置7,可使第二刹车产生装置7的一碟式刹车结构71作动刹车,第二刹车操作装置5亦包括一回弹弹簧52,可长时间直接或间接对第二刹车导线82施力,使第二刹车导线82复位。所述第二刹车产生装置7为一碟式刹车,刹车连接件83为一刹车油管,但不以此为限,第二刹车产生装置7亦可为一鼓式刹车,刹车连接件83亦可为一刹车导线。第一刹车操作装置4另以第二刹车导线82连接第二刹车操作装置5,可使第二刹车产生装置7的碟式刹车结构71作动刹车,达到连动刹车的效果。此外,制动锁定杆3枢设于第一刹车操作装置4上。
如图4至图6所示,第一刹车操作装置4包括一第一固定架41、一平衡件43以及一第一刹车杠杆42,第一固定架41设置于一把手10或一车架上,平衡件43以一第二枢接点412枢接于第一固定架41上并设有一第二定位部431,第一刹车杠杆42以一第一枢接点411枢接于平衡件43上并设有一第一定位部421,第一刹车导线81包括一第一内线811及一部分包覆第一内线811的第一套管812,第一内线811的一端连接第一定位部421,另一端连接第一刹车产生装置6,第一套管812的一端装置于第一固定架41,另一端连接第一刹车产生装置6,故可通过第一刹车导线81将第一定位部421的施力传输至第一刹车产生装置6,使第一刹车产生装置6产生刹车效果。第二刹车导线82包括一第二内线821及一部分包覆第二内线821的第二套管822,第二内线821的一端连接第二定位部431,另一端连接第二刹车操作装置5,第二套管822的一端装置于第一固定架41,另一端连接第二刹车操作装置5,故可通过第二刹车导线82将第二定位部431的施力传输至独立刹车系统2。刹车连接件83则可将第二刹车操作装置5的施力传输至第二刹车产生装置7,使第二刹车产生装置7产生刹车效果。
此外,第一刹车操作装置4的一第一刹车杠杆42设有一第一卡位422及一第二卡位423。制动锁定杆3以一第三枢接点413枢设于第一固定架41,制动锁定杆3设有一干涉部31,且制动锁定杆3与第一固定架41之间设置有弹性件45可对制动锁定杆3朝一侧施力,使得干涉部31可选择式地接触干涉第一卡位422,制动第一刹车产生装置6及第二刹车产生装置7产生刹车而达到驻车效果,或接触干涉第二卡位423,制动第一刹车产生装置6产生刹车而达到驻车效果。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内线811介于第一卡位422与第二卡位423之间。
请参阅图7及图8,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刹车操作装置及制动锁定杆的第一状态的侧视图以及图7的部分剖视图。如图所示,当骑乘者操作第一刹车杠杆42,此时第一刹车杠杆42将以第一枢接点411为支点经由第一定位部421拉动第一刹车导线81的第一内线811,该第一内线811使第一刹车产生装置6的鼓式刹车结构61作动产生刹车力。第一刹车杠杆42以第一枢接点411为支点时会承受第一刹车杠杆42拉动第一内线811的合力,合力会推动平衡件43转动,使平衡件43对第二刹车导线82的第二内线821施力,让独立刹车系统2也对车辆产生刹车。在骑乘者持续操作第一刹车杠杆42的同时,骑乘者也操作制动锁定杆3,使制动锁定杆3的干涉部31与第一刹车杠杆42的第一卡位422接触干涉而形成如图所示的第一状态,此时骑乘者不再对第一刹车杠杆42施力,第一刹车杠杆42与制动锁定杆3接触干涉的第一卡位422将成为一支点,第一刹车产生装置6的鼓式刹车结构61尚未被释放,且回弹弹簧62持续对第一刹车导线81的第一内线811施力,使第一刹车杠杆42在第一枢接点411持续往平衡件43施力,使平衡件43保持对第二刹车导线82的第二内线821施力,让独立刹车系统2仍维持在刹车状态。此时,第一刹车产生装置6与第二刹车产生装置7都能够在骑乘者不再对第一刹车杠杆42施力的状态下,车辆仍保有刹车状态,即使骑乘者利用主脚架停放车辆让后轮悬空,前轮仍能保有刹车,更能增加车辆停车的稳固性。
请参阅图9及图10,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状态的独立刹车系统失效时的侧视图以及图9的部分剖视图。如图所示,当第一刹车操作装置4的第一卡位422与制动锁定杆3的干涉部31处于接触干涉的第一状态下,且独立刹车系统2在驻车过程中发生异常使独立刹车系统2丧失刹车功能时,平衡件43将拉空第二刹车导线82的第二内线821使第一刹车杠杆42与第一固定架41接触支撑于一干涉处424。由此,第一刹车导线81的第一内线811仍保持在受拉动状态,并不会对第一刹车产生装置6的鼓式刹车结构61释放刹车,依然保持在驻车状态。
请参阅图11及图12,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刹车操作装置及制动锁定杆的第二状态的侧视图以及图11的部分剖视图。如图所示,当骑乘者操作第一刹车杠杆42使第一刹车产生装置6与第二刹车产生装置7对车辆产生刹车时,操作制动锁定杆3使制动锁定杆3的干涉部31与第一刹车杠杆42的第二卡位423接触干涉而形成如图所示的第二状态。
请一并参阅图13及图14,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二状态的释放第一刹车杠杆时的侧视图以及图13的部分剖视图。如图所示,骑乘者不再对第一刹车杠杆42施力,第一刹车杠杆42与制动锁定杆3接触干涉的第二卡位423将成为一支点,此时第一刹车产生装置6的鼓式刹车结构61尚未被释放,且回弹弹簧62持续对第一刹车导线81的第一内线811施力,使第一刹车杠杆42在第一枢接点411持续往平衡件43反向施力,使平衡件43不再对第二刹车导线82的第二内线821施力,此时独立刹车系统2将会被释放刹车力,亦即在第一刹车操作装置4与制动锁定杆3的驻车第二状态下,只有第一刹车产生装置6具备刹车动作。
上述实施例仅是为了方便说明而举例而已,本实用新型所主张的权利范围自应以专利申请文件要求保护的范围所述为准,而非仅限于上述实施例。

Claims (4)

1.一种连动刹车驻车装置,包括有一连动刹车系统、一独立刹车系统以及一制动锁定杆,该连动刹车系统包括一第一刹车操作装置、一第一刹车产生装置、一第一刹车导线以及一第二刹车导线,该独立刹车系统包括一第二刹车操作装置、一第二刹车产生装置以及一刹车连接件,该制动锁定杆枢设于该第一刹车操作装置;其中,该第一刹车导线可将该第一刹车操作装置的施力传输至该第一刹车产生装置产生刹车效果,该第二刹车导线可将该第一刹车操作装置的施力传输至该独立刹车系统,该刹车连接件可将该第二刹车操作装置的施力传输至该第二刹车产生装置,使该第二刹车产生装置产生刹车效果;
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刹车操作装置的一第一刹车杠杆设有一第一卡位及一第二卡位,该制动锁定杆设有一干涉部,该干涉部可选择式地接触干涉该第一卡位,制动该第一刹车产生装置及该第二刹车产生装置产生刹车而达到驻车效果,或接触干涉该第二卡位,制动该第一刹车产生装置产生刹车而达到驻车效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动刹车驻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刹车操作装置包括一第一固定架、一平衡件以及一第一刹车杠杆,该第一固定架设置于一把手或一车架上,该平衡件以一第二枢接点枢接于该第一固定架上并设有一第二定位部,该第一刹车杠杆以一第一枢接点枢接于该平衡件上并设有一第一定位部,该第一刹车导线可将该第一定位部的施力传输至该第一刹车产生装置,使该第一刹车产生装置产生刹车效果,该第二刹车导线可将该第二定位部的施力传输至该独立刹车系统,该刹车连接件可将该第二刹车操作装置的施力传输至该第二刹车产生装置,使该第二刹车产生装置产生刹车效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动刹车驻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刹车导线包括一第一内线及一部分包覆该第一内线的第一套管,该第一内线的一端连接该第一定位部,另一端连接该第一刹车产生装置,该第一套管的一端装置于该第一固定架,另一端连接该第一刹车产生装置,该第二刹车导线包括一第二内线及一部分包覆该第二内线的第二套管,该第二内线的一端连接该第二定位部,另一端连接该第二刹车操作装置,该第二套管的一端装置于该第一固定架,另一端连接该第二刹车操作装置,该刹车连接件的一端连接该第二刹车操作装置,另一端连接该第二刹车产生装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动刹车驻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内线介于该第一卡位与该第二卡位之间。
CN202320905937.8U 2023-04-21 2023-04-21 连动刹车驻车装置 Active CN2195241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05937.8U CN219524148U (zh) 2023-04-21 2023-04-21 连动刹车驻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05937.8U CN219524148U (zh) 2023-04-21 2023-04-21 连动刹车驻车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24148U true CN219524148U (zh) 2023-08-15

Family

ID=87632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05937.8U Active CN219524148U (zh) 2023-04-21 2023-04-21 连动刹车驻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241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555630B2 (ja) 車両の連動ブレーキ装置
JP2002079981A (ja) 自動二輪車の制動装置
EP0995653A2 (en) Brake device for vehicle having barhandle
CN105984545B (zh) 摩托车
CN106184338B (zh) 履带车辆转向及制动操纵机构
JP3845245B2 (ja) 車両における前後輪ブレーキ連動装置
CN219524148U (zh) 连动刹车驻车装置
JP2011102063A (ja) 自転車用ブレーキ
JP3486860B2 (ja) バーハンドル車両用ブレーキ装置
TWI782594B (zh) 煞車操作裝置
TWI814463B (zh) 連動煞車駐車裝置
JP4040763B2 (ja) 二輪車用ブレーキ装置
JP2004042908A (ja) バーハンドル車両用ブレーキ装置
JP4945604B2 (ja) 自動二輪車の制動装置
CN210101914U (zh) 连动刹车系统
CN216943436U (zh) 刹车操作装置
TWI689441B (zh) 連動煞車系統
JP5722755B2 (ja) ブレーキ装置
CN202414071U (zh) 一种摩托车联动制动装置
JP3608123B2 (ja) バーハンドル車両用ブレーキ装置
JP3159551U (ja) 自転車用ブレーキ装置
JPH09272484A (ja) バーハンドル車両用ブレーキ装置
JPH10338183A (ja) バーハンドル車両用ブレーキ装置
CN214776383U (zh) 具切换装置的连动刹车系统
KR101074867B1 (ko) 자전거용 멀티 브레이크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