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22944U - 一种便于脱模的模具抽芯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脱模的模具抽芯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22944U
CN219522944U CN202320664313.1U CN202320664313U CN219522944U CN 219522944 U CN219522944 U CN 219522944U CN 202320664313 U CN202320664313 U CN 202320664313U CN 219522944 U CN219522944 U CN 2195229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block
slider
block
mold core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6431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锦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First Plast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First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First Plast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First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6431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229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229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229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脱模的模具抽芯结构,包括前模架和后模架,前模架连接有前模仁,后模架连接有后模仁,前模仁和后模仁之间形成有模腔,模腔的一侧设置有与模腔相配合的第一滑块,第一滑块内滑动配合有中间入子,中间入子的一端处于在模腔内,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滑块,前模架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连接有斜导柱,第二滑块开设有与斜导柱滑动配合的顺导斜向孔,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之间活动连接;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够使滑块和入子方便的从较深内腔的成型品中脱离。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脱模的模具抽芯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脱模的模具抽芯结构。
背景技术
注塑成型又称注射模塑成型,它是一种注射兼模塑的成型方法,使用时,在一定温度下,通过螺杆搅拌完全熔融的塑料材料,用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型品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形状复杂部件的批量生产,是重要的加工方法之一;
当注塑模具成型后,对于一般的成型品,通过顶针或者司筒针将成型的产品顶出,从而进行脱模,但是,当模具中的滑块、入子等与成型品内表面接触过多,滑块、入子进入成型品内腔较深时,滑块、入子与成型品的吸附力会较大,较难脱模,从而造成成型品不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脱模的模具抽芯结构,能够使滑块和入子方便的从较深内腔的成型品中脱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便于脱模的模具抽芯结构,包括前模架和后模架,前模架连接有前模仁,后模架连接有后模仁,前模仁和后模仁之间形成有模腔,模腔的一侧设置有与模腔相配合的第一滑块,第一滑块内滑动配合有中间入子,中间入子的一端处于在模腔内,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滑块,前模架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连接有斜导柱,第二滑块开设有与斜导柱滑动配合的顺导斜向孔,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之间活动连接。
优选的,第二滑块靠近第一滑块的一侧设置有弹性件,第二滑块开设有与弹性件相配合的弹簧槽,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滑块和弹簧槽相抵。
优选的,第一滑块上设置有用于限制第二滑块与第一滑块之间最大距离的限位螺丝,限位螺丝的一端与第一滑块螺纹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滑块滑动配合。
优选的,第一滑块朝向第二滑块设置有导向柱,第二滑块开设有与导向柱相配合的导向孔。
优选的,后模仁朝向第一滑块设置有开闭器,开闭器的一端与后模仁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滑块滑动配合。
优选的,第二滑块与固定块相接触的一侧分别开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
优选的,第一斜面上设置有耐磨块,第二斜面与耐磨块滑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前模仁、后模仁、第一滑块和中间入子共同组成完整的模腔,当需要脱模时,前模板在远离后模板的过程中带动固定块移动,从而带动斜导柱移动,在顺导斜向孔和斜导柱的相互配合下,带动第二滑块移动,进而第二滑块带动中间入子移动,在弹性件和开闭器的作用下迫使第一滑块暂时不离开模腔,当第二滑块移动一端距离后,在限位螺丝的作用下才会带动第一滑块移动脱模,经过两段的先后脱模,使得脱模的更顺畅,减少脱模时对成型品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脱模的模具抽芯结构与模具整体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脱模的模具抽芯结构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与前模仁和后模仁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脱模的模具抽芯结构的整体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脱模的模具抽芯结构的整体的另一视角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
1、前模架;2、后模架;3、前模仁;4、后模仁;5、第一滑块;6、中间入子;7、滑移孔;8、第二滑块;9、固定块;10、斜导柱;11、第一斜面;
12、第二斜面;13、顺导斜向孔;14、耐磨块;15、弹性件;16、弹簧槽;
17、限位螺丝;18、限位孔;19、导向柱;20、导向孔;21、开闭器;22、限位块;23、成型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公式中的物理量,如无单独标注,应理解为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的基本量,或者,由基本量通过乘、除、微分或积分等数学运算导出的导出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参考图1-图4,一种便于脱模的模具抽芯结构,包括前模架1和后模架2,前模架1连接有前模仁3,后模架2连接有后模仁4,前模仁3和后模仁4之间形成有模腔,模腔的一侧设置有与模腔相配合的第一滑块5,第一滑块5相对于前模仁3和后模仁4滑动配合,第一滑块5内滑动配合有中间入子6,第一滑块5的内部开设有与中间入子相配合的滑移孔7,因此中间入子6通过滑移孔7与第一滑块5滑移配合,中间入子6的一端处于在模腔内,另一端螺栓连接有第二滑块8,第二滑块8相对于后模架2滑动配合,从而带动中间入子6朝向或者远离模腔移动,第一滑块5上延伸有与成型品23相配合的凸起,第一滑块5、中间入子6、前模仁3和后模仁4共同组成完整的模腔;
前模架1螺栓连接有固定块9,固定块9固定连接有斜导柱10,第二滑块8开设有与斜导柱10滑动配合的顺导斜向孔13,从而当前模架1带动斜导柱10移动时,通过斜导柱10与顺导斜向孔13的配合,带动第二滑块8移动,第一滑块5和第二滑块8之间活动连接。
参考图3和图4,固定块9与前模架1螺丝连接,斜导柱10与固定块9固定连接,从而前模架1带动斜导柱10移动,第二滑块8与固定块9相互接触的一侧分别开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一斜面11和第二斜面12,从而当前模架1带动斜导柱10移动,进而斜导柱10带动第二滑块8移动时,通过第一斜面11和第二斜面12的相互配合,使得第二滑块8与斜导柱10之间的位置更精准。
参考图3和图4,为了增加第二滑块8与固定块9之间的耐磨度,在第二滑块8上的第一斜面11上螺栓连接有耐磨块14,从而固定块9上的第二斜面12与耐磨块14滑动配合。
参考图3和图4,为了使得第一滑块5和第二滑块8之间移动存在时间上的延迟,也为了先将中间入子6脱离模腔后第一滑块5再脱离模腔,在第二滑块8靠近第一滑块5的一侧设置有弹性件15,弹性件15可以是弹簧,第二滑块8开设有与弹性件15相配合的弹簧槽16,从而弹性件15的一端处于弹簧槽16中,进而弹性件1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滑块5和弹簧槽16相抵,在弹性件15和开闭器21的作用下,当第二滑块8带动中间入子6远离模腔一定距离时,迫使第一滑块5仍处于模腔中,即使第二滑块8带动中间入子6远离模腔一定距离时,在弹性件15的作用下迫使第一滑块5仍处于模腔中。
参考图3和图4,为了控制第一滑块5与第二滑块8之间的最大距离,在第一滑块5上螺纹连接有用于限制第二滑块8与第一滑块5之间最大距离的限位螺丝17,限位螺丝17的一端与第一滑块5螺纹连接,从而固定在第一滑块5上,限位螺丝17的另一端与第二滑块8滑动配合,第二滑块8上开设有与限位螺丝17相配合的限位孔18,限位螺丝17为沉头螺丝,限位孔18为阶梯孔,因此通过沉头的部分与限位孔18的配合起到限制第二滑块8与第一滑块5之间的最大间距的作用。
参考图3和图4,为了使第一滑块5和第二滑块8之间对接的更稳定,在第一滑块5朝向第二滑块8安装有导向柱19,第二滑块8开设有与导向柱19相配合的导向孔20,从而当第一滑块5和第二滑块8相互靠近时,导向柱19引导第一滑块5和第二滑块8之间的位置。
参考图1、图2和图4,后模仁4朝向第一滑块5螺纹连接有开闭器21,开闭器21的一端与后模仁4的一侧螺纹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滑块5滑动配合,第一滑块5开设有与开闭器21相配合孔。
参考图2和图3,为了使第一滑块5和第二滑块8移动的更稳定,在第二滑块8的两端设置有限位块22,限位块22螺栓连接在后模架2上。
运行过程:当注塑完成后,前模架1带动固定块9远离后模架2,从而斜导柱10带动第二滑块8远离第一滑块5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在弹性件15和开闭器21的作用下,迫使第一滑块5仍然处于模腔中,同时第二滑块8带动中间入子6的一端脱离成型品23的内表面,当第二滑块8移动到一定距离后,如移动10mm后,第二滑块8的限位孔18的底部与限位螺丝17的沉头部分相抵,此时第二滑块8继续远离模腔时则开始带动第一滑块5远离模腔移动一端距离,如移动35mm,同时第一滑块5脱离开闭器21,第一滑块5脱离成型品23的一侧内外表面,同时前模仁3脱离成型品23的整个外表面,在顶针的作用下后模仁4也脱离成型品23的整个内表面,此时脱模完成,最后通过机械手从模具中取出成型品2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便于脱模的模具抽芯结构,包括前模架(1)和后模架(2),所述前模架(1)连接有前模仁(3),所述后模架(2)连接有后模仁(4),所述前模仁(3)和后模仁(4)之间形成有模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腔的一侧设置有与模腔相配合的第一滑块(5),所述第一滑块(5)内滑动配合有中间入子(6),所述中间入子(6)的一端处于在模腔内,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滑块(8),所述前模架(1)连接有固定块(9),所述固定块(9)连接有斜导柱(10),所述第二滑块(8)开设有与斜导柱(10)滑动配合的顺导斜向孔(13),所述第一滑块(5)和第二滑块(8)之间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脱模的模具抽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块(8)靠近第一滑块(5)的一侧设置有弹性件(15),所述第二滑块(8)开设有与弹性件(15)相配合的弹簧槽(16),所述弹性件(1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滑块(5)和弹簧槽(16)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脱模的模具抽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5)上设置有用于限制第二滑块(8)与第一滑块(5)之间最大距离的限位螺丝(17),所述限位螺丝(17)的一端与第一滑块(5)螺纹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滑块(8)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便于脱模的模具抽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5)朝向第二滑块(8)设置有导向柱(19),所述第二滑块(8)开设有与导向柱(19)相配合的导向孔(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脱模的模具抽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仁(4)朝向第一滑块(5)设置有开闭器(21),所述开闭器(21)的一端与后模仁(4)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滑块(5)滑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脱模的模具抽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块(8)与固定块(9)相接触的一侧分别开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一斜面(11)和第二斜面(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脱模的模具抽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11)上设置有耐磨块(14),所述第二斜面(12)与耐磨块(14)滑动配合。
CN202320664313.1U 2023-03-30 2023-03-30 一种便于脱模的模具抽芯结构 Active CN2195229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64313.1U CN219522944U (zh) 2023-03-30 2023-03-30 一种便于脱模的模具抽芯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64313.1U CN219522944U (zh) 2023-03-30 2023-03-30 一种便于脱模的模具抽芯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22944U true CN219522944U (zh) 2023-08-15

Family

ID=875853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64313.1U Active CN219522944U (zh) 2023-03-30 2023-03-30 一种便于脱模的模具抽芯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229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522944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模具抽芯结构
CN113021783A (zh) 倒装前模二次行位机构
CN215849426U (zh) 一种复合侧向抽芯注塑模
CN213860419U (zh) 行位延时开模的注塑模具
CN212021527U (zh) 一种脚轮塑胶套的注塑模具
CN114559616A (zh) 一种延迟脱模方法
CN212171189U (zh) 注塑模具的斜顶早回行位机构
CN210477639U (zh) 倒扣产品模具
CN113752493A (zh) 一种注塑模具交叉斜顶脱倒扣机构
CN220429147U (zh) 一种注塑机自动脱模模具
CN114393794B (zh) 一种便于倒扣成型并脱模的成型模具
CN211640783U (zh) 一种精密注塑模具
CN219543893U (zh) 一种用于制备显示器卡扣的模具结构
CN218111579U (zh) 一种行位联动抽芯结构
CN216885016U (zh) 一种二次脱模的注塑模具
CN221067038U (zh) 一种可实现磁铁与塑胶产品注塑的模具
CN216329793U (zh) 一种滑块局部延时抽芯机构以及注塑模具
CN219686439U (zh) 一种模具的脱模结构
CN220113919U (zh) 一种电子产品显示端的注塑模具
CN213166691U (zh) 一种可实现顺序抽芯动作的模具
CN215472824U (zh) 一种用于汽车内饰件的抽芯滑块结构
CN216683154U (zh) 一出多组合配件成型模具
CN216914688U (zh) 一种多孔复杂注塑模具
CN216782528U (zh) 防止扣位变形的模具滑块结构
CN216683196U (zh) 一种脱模组件及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