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03987U - 一种划线刃焊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划线刃焊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03987U
CN219503987U CN202320303192.8U CN202320303192U CN219503987U CN 219503987 U CN219503987 U CN 219503987U CN 202320303192 U CN202320303192 U CN 202320303192U CN 219503987 U CN219503987 U CN 2195039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ibing
guide rail
clamping
piece
we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0319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孔祥天
李亮
邓明华
苏才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Junzhi Automatic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Junzhi Automatic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Junzhi Automatic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Junzhi Automatic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0319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039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039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039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 Connection Of Electric Components To Printed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焊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划线刃焊接装置,用于将划线刃焊接固定在刀具本体的连接凹槽上,该划线刃焊接装置包括:机座;第一送料机构,设于机座上,用于将刀具本体传送至第一预设位置或者下料位置;第一夹持座,第一夹持座包括第一驱动件和设于第一驱动件上的第一夹持件;第一夹持件用于夹持刀具本体;第一驱动件设于机座上,用于将第一夹持件驱动至第一预设位置或者焊接位置;点胶机构,设于机座上,点胶机构上设有点胶位;第二送料机构,设于机座上,用于将划线刃依次传送至点胶位和焊接位置的连接凹槽;焊接组件,设于机座上;焊接组件包括用于输送焊料至焊接位置的焊料输送件和用于焊接固定划线刃的焊接件。

Description

一种划线刃焊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焊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划线刃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刀具是机械制造中用于切削加工的工具,又称切削工具;刀具刀头处通常会设置划线刃,以实现更佳的切削效果。现有技术中,划线刃通常都是通过人工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刀具的刀头上的,然而,人工焊接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而且由于划线刃的尺寸以及刀具的刀头上的连接凹槽的尺寸均较小,以使得人工焊接难度较大,进而使得焊接效率和焊接质量通常较低,不利于批量焊接作业的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划线刃焊接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焊接难度较大,焊接效率和焊接质量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划线刃焊接装置,用于将划线刃焊接固定在刀具本体的连接凹槽上,该划线刃焊接装置包括:
机座;
第一送料机构,设于所述机座上,用于将所述刀具本体传送至第一预设位置或者下料位置;
第一夹持座,所述第一夹持座包括第一驱动件和设于所述第一驱动件上的第一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用于夹持所述刀具本体;所述第一驱动件设于所述机座上,用于将所述第一夹持件驱动至所述第一预设位置或者焊接位置;
点胶机构,设于所述机座上,所述点胶机构上设有点胶位;
第二送料机构,设于所述机座上,用于将所述划线刃依次传送至所述点胶位和所述焊接位置的所述连接凹槽;
焊接组件,设于所述机座上;所述焊接组件包括用于输送焊料至所述焊接位置的焊料输送件和用于焊接固定所述划线刃的焊接件。
可选的,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夹持部和驱动部;所述夹持部设于所述第一驱动件上,用于夹持所述刀具本体;所述驱动部与所述夹持部驱动连接,以驱使所述夹持部转动。
可选的,该划线刃焊接装置还包括第一检测器,所述第一检测器设于所述机座上,并对应所述第一预设位置设置,以检测所述连接凹槽的位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送料机构包括上料导轨、下料导轨、活动机械手;所述上料导轨和所述下料导轨间隔设置,并均设于所述机座上;所述活动机械手活动设置于所述机座上,以将所述上料导轨上的刀具本体夹取传送至所述第一预设位置或者将所述第一预设位置上的刀具夹取传送至所述下料导轨。
可选的,所述上料导轨和所述下料导轨均倾斜设置,所述上料导轨的倾斜方向与所述下料导轨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上料导轨的进料端位置高于出料端位置,所述下料导轨的进料端位置高于出料端位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送料机构还包括振动件,所述振动件设于所述机座上,用于振动调节所述上料导轨和所述下料导轨。
可选的,所述第一送料机构还包括限位挡块和第一夹爪件;所述限位挡块和所述第一夹爪件均设于所述机座上,并对应所述上料导轨的出料端设置;所述限位挡块用于阻挡或者释放所述上料导轨的出料端的刀具本体;所述第一夹爪件的夹持面与所述上料导轨的延伸方向垂直,并用于夹持固定或者释放所述上料导轨的出料端的刀具本体。
可选的,所述焊接组件还包括第二检测器,所述第二检测器固设于所述机座上,并对应所述焊接件设置,以检测所述焊接件的温度。
可选的,所述第二送料机构包括振动盘、传送带、第二夹爪件和第二驱动件;所述振动盘用于对所述划线刃进行上料;所述传送带的第一端与所述振动盘的出料端连通,所述传送带的第二端设有划线刃限位件;所述第二夹爪件用于夹取所述传送带的第二端上的所述划线刃;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二夹爪件驱动连接,以将所述第二夹爪件上的所述划线刃依次传送至所述点胶位和所述焊接位置的所述连接凹槽处。
可选的,该划线刃焊接装置还包括第三检测器、吹气件和按压件;所述第三检测器和所述吹气件均设于所述机座上,并对应所述传送带的第一端设置;所述第三检测器与所述吹气件信号连接;所述第三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划线刃在所述传送带上的传送角度位置,所述吹气件用于将所述传送带上非预设传送角度位置的所述划线刃吹回所述振动盘上;所述按压件设于所述机座上,并对应所述焊接位置设置;所述按压件具有抵压于所述连接凹槽上所述划线刃处的第一状态,以及具有远离所述划线刃的第二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划线刃焊接装置,使用时,第一驱动件先驱动第一夹持件到第一预设位置,然后通过第一送料机构将刀具本体传送至第一预设位置,并使得第一夹持件夹持住刀具本体,然后第一驱动件再驱动第一夹持件和刀具本体到焊接位置;同时,第二送料机构先将划线刃传送到点胶位处进行点胶(指添加助焊剂),点胶完成后第二送料机构继续将划线刃传送焊接位置处的连接凹槽上,然后在焊料输送件输送焊料的同时焊接件就能够实现对划线刃和刀具本体进行焊接;焊接完成后,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一夹持件和焊接好的刀具到第一预设位置,再通过第一送料机构将该刀具传送到下料位置,以进行下料操作。整个焊接作业实现全自动操作,相较于人工焊接,其定位更加精确、可靠,焊接效率和焊接质量也均更高,并便于实现批量焊接使用,同时能够降低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刀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划线刃焊接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2中A部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送料机构和第一夹持座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4中B部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4中C部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送料机构和焊接组件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7中D部的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7中E部的放大图。
上述图中:2、机座;3、第一送料机构;31、上料导轨;32、下料导轨;33、活动机械手;34、振动件;35、限位挡块;36、第一夹爪件;4、第一夹持座;41、第一驱动件;42、第一夹持件;421、夹持部;422、驱动部;5、点胶机构;51、点胶位;6、第二送料机构;61、振动盘;62、传送带;63、第二夹爪件;64、第二驱动件;7、焊接组件;71、焊料输送件;72、焊接件;73、第二检测器;8、第一检测器;9、第三检测器;10、吹气件;11、划线刃;12、刀具本体;13、连接凹槽;15、按压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其中,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项操作或步骤处理描述形成一定的顺序,但是其中的许多操作或步骤是能够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的,且各项操作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或步骤完成时,对应处理可以被终止,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前面所述的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是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是“至少部分地基于”。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请结合参考附图1至附图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划线刃焊接装置,用于将划线刃11焊接固定在刀具本体12的连接凹槽13上,该划线刃焊接装置包括:
机座2;
第一送料机构3,设于机座2上,用于将刀具本体12传送至第一预设位置或者下料位置;
第一夹持座4,第一夹持座4包括第一驱动件41和设于第一驱动件41上的第一夹持件42;第一夹持件42用于夹持刀具本体12;第一驱动件41设于机座2上,用于将第一夹持件42驱动至第一预设位置或者焊接位置;
点胶机构5,设于机座2上,点胶机构5上设有点胶位51;
第二送料机构6,设于机座2上,用于将划线刃11依次传送至点胶位51和焊接位置的连接凹槽13;
焊接组件7,设于机座2上;焊接组件7包括用于输送焊料至焊接位置的焊料输送件71和用于焊接固定划线刃11的焊接件72。
本实施例中,焊料输送件71输送的是丝状焊料,焊接件72通过高温加热的方式就能够满足焊接使用,焊接件72可以与一驱动件(驱动件可以为丝杆电机或者气缸)驱动连接,以使得焊接件72能够调节至焊接位置处以满足焊接使用,或者调节至远离焊接位置处以方便刀具本体12和划线刃11的传送。
根据上述方案,使用时,第一驱动件41先驱动第一夹持件42到第一预设位置,然后通过第一送料机构3将刀具本体12传送至第一预设位置,并使得第一夹持件42夹持住刀具本体12,然后第一驱动件41再驱动第一夹持件42和刀具本体12到焊接位置;同时,第二送料机构6先将划线刃11传送到点胶位51处进行点胶(指添加助焊剂),点胶完成后第二送料机构6继续将划线刃11传送焊接位置处的连接凹槽13上,然后在焊料输送件71输送焊料的同时焊接件72就能够实现对划线刃11和刀具本体12进行焊接;焊接完成后,第一驱动件41驱动第一夹持件42和焊接好的刀具到第一预设位置,再通过第一送料机构3将该刀具传送到下料位置,以进行下料操作。整个焊接作业实现全自动操作,相较于人工焊接,其定位更加精确、可靠,焊接效率和焊接质量也均更高,并便于实现批量焊接使用,同时能够降低劳动强度。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实现对刀具本体12进行转动调节,以便于将连接凹槽13调整至开口朝上的预设位置,以方便焊接使用,第一夹持件42包括夹持部421和驱动部422;夹持部421设于第一驱动件41上,用于夹持刀具本体12;驱动部422与夹持部421驱动连接,以驱使夹持部421转动;驱动部422优选为电机或者旋转气缸。
本实施例中,夹持部421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固定部固设在第一驱动件41上;活动部可以通过气缸等驱动件靠近或者远离固定部运动,以实现对刀具本体12进行夹持,同时活动部也可以通过驱动部422进行转动调节,进而带动刀具本体12进行转动,以满足使用需求。
进一步的,为了确保连接凹槽13调整至开口朝上的预设位置,以便于保证焊接质量,该划线刃焊接装置还包括第一检测器8,第一检测器8设于机座2上,并对应第一预设位置设置,以检测连接凹槽13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第一检测器8优选为对射光纤传感器,第一检测器8与驱动部422信号连接,当第一检测器8检测出连接凹槽13不在预设位置时,就会将该信号反馈给驱动部422,然后驱动部422再驱使刀具本体12转动,直至第一检测器8检测到连接凹槽13转动至开口朝上的预设位置即可。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实现对刀具本体12进行上料,并方便对焊接好的刀具进行下料,第一送料机构3包括上料导轨31、下料导轨32、活动机械手33;上料导轨31和下料导轨32间隔设置,并均设于机座2上;活动机械手33活动设置于机座2上,以将上料导轨31上的刀具本体12夹取传送至第一预设位置或者将第一预设位置上的刀具夹取传送至下料导轨32。
进一步的,为了使得上料导轨31上的刀具本体12和下料导轨32上的刀具能够自动进行传送,上料导轨31和下料导轨32均倾斜设置,上料导轨31的倾斜方向与下料导轨32的倾斜方向相反;上料导轨31的进料端位置高于出料端位置,下料导轨32的进料端位置高于出料端位置。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提高刀具本体12和刀具的传送速度,以利于提高焊接效率,第一送料机构3还包括振动件34,振动件34设于机座2上,用于振动调节上料导轨31和下料导轨32。本实施例中,振动件34优选为振动电机。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对上料导轨31的出料端的刀具本体12进行限位,并使得刀具本体12相对上料导轨31的传送方向垂直,以方便活动机械手33对刀具本体12进行夹取,第一送料机构3还包括限位挡块35和第一夹爪件36;限位挡块35和第一夹爪件36均设于机座2上,并对应上料导轨31的出料端设置;限位挡块35用于阻挡或者释放上料导轨31的出料端的刀具本体12;第一夹爪件36的夹持面与上料导轨31的延伸方向垂直,并用于夹持固定或者释放上料导轨31的出料端的刀具本体12;第一夹爪件36优选为气动夹爪。
本实施例中,活动机械手33设有两个,两个活动机械手33间隔设置,且该间隔与上料导轨31和下料导轨32的间隔相同,此时上料导轨31的出料端与下料导轨32的进料端高度位置也相同,则通过一活动机械手33用于夹取刀具本体12,另一活动机械手33用于夹取焊接好的刀具,就能够同时进行刀具本体12的夹取与焊接好的刀具的下料作用,以利于提升焊接效率。限位挡块35转动连接在机座2上,并可以与气缸驱动连接,以通过气缸的伸缩实现对限位挡块35进行转动调节,进而就能够实现阻挡或者释放上料导轨31的出料端的刀具本体12,以满足使用需求。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实现对焊接件72的焊接温度进行检测,以保证焊接质量,焊接组件7还包括第二检测器73,第二检测器73固设于机座2上,并对应焊接件72设置,以检测焊接件72的温度。本实施例中,第二检测器73优选为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实现对划线刃11进行传送,以满足焊接使用需求,第二送料机构6包括振动盘61、传送带62、第二夹爪件63和第二驱动件64;振动盘61用于对划线刃11进行上料;传送带62的第一端与振动盘61的出料端连通,传送带62的第二端设有划线刃限位件;第二夹爪件63用于夹取传送带62的第二端上的划线刃11;第二驱动件64与第二夹爪件63驱动连接,以将第二夹爪件63上的划线刃11依次传送至点胶位51和焊接位置的连接凹槽13处。
本实施例中,第二夹爪件63优选为气动夹爪;第二驱动件64可以为丝杆电机或者伸缩驱动件。使用时,通过振动盘61的振动,就能够使得划线刃11从振动盘61的出料端进入传送带62的第一端上,然后传送带62将其第一端上的划线刃11传送至第二端,划线刃限位件将划线刃限位在传送带62的第二端上,然后第二夹爪件63就能够对该限位的划线刃11进行夹取,再通过第二驱动件64将划线刃11依次传送至点胶位51和焊接位置的连接凹槽13处,以进行焊接操作。
进一步的,为了使得传送带62传送至其第二端的划线刃11的角度位置相对于传送带62的传送方向能够处于预设状态,以利于保证焊接的有效性,该划线刃焊接装置还包括第三检测器9、吹气件10和按压件15;第三检测器9和吹气件10均设于机座2上,并对应传送带62的第一端设置;第三检测器9与吹气件10信号连接;第三检测器9用于检测划线刃11在传送带62上的传送角度位置,吹气件10用于将传送带62上非预设传送角度位置的划线刃11吹回振动盘61上;按压件15设于机座2上,并对应焊接位置设置;按压件15具有抵压于连接凹槽13上划线刃11处的第一状态,以及具有远离划线刃11的第二状态。
本实施例中,第三检测器9优选为对射光纤传感器,吹气件10在传送带62顶部位置设有吹气孔,当第三检测器9检测到划线刃11不在预设角度位置时,吹气孔内就会吹出强风以将该划线刃11吹回振动盘61内,反之,若划线刃11处于预设角度位置,吹气孔则不会吹出风,以使划线刃11能够顺利传送至传送带62的第二端。按压件15可以通过气缸进行升降调节,以实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的转换调节,从而便于提升焊接质量或者便于焊接后的下料作业。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划线刃焊接装置,用于将划线刃(11)焊接固定在刀具本体(12)的连接凹槽(13)上,其特征在于,该划线刃焊接装置包括:
机座(2);
第一送料机构(3),设于所述机座(2)上,用于将所述刀具本体(12)传送至第一预设位置或者下料位置;
第一夹持座(4),所述第一夹持座(4)包括第一驱动件(41)和设于所述第一驱动件(41)上的第一夹持件(42);所述第一夹持件(42)用于夹持所述刀具本体(12);所述第一驱动件(41)设于所述机座(2)上,用于将所述第一夹持件(42)驱动至所述第一预设位置或者焊接位置;
点胶机构(5),设于所述机座(2)上,所述点胶机构(5)上设有点胶位(51);
第二送料机构(6),设于所述机座(2)上,用于将所述划线刃(11)依次传送至所述点胶位(51)和所述焊接位置的所述连接凹槽(13);
焊接组件(7),设于所述机座(2)上;所述焊接组件(7)包括用于输送焊料至所述焊接位置的焊料输送件(71)和用于焊接固定所述划线刃(11)的焊接件(7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划线刃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42)包括夹持部(421)和驱动部(422);所述夹持部(421)设于所述第一驱动件(41)上,用于夹持所述刀具本体(12);所述驱动部(422)与所述夹持部(421)驱动连接,以驱使所述夹持部(421)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划线刃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检测器(8),所述第一检测器(8)设于所述机座(2)上,并对应所述第一预设位置设置,以检测所述连接凹槽(13)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划线刃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送料机构(3)包括上料导轨(31)、下料导轨(32)、活动机械手(33);所述上料导轨(31)和所述下料导轨(32)间隔设置,并均设于所述机座(2)上;所述活动机械手(33)活动设置于所述机座(2)上,以将所述上料导轨(31)上的刀具本体(12)夹取传送至所述第一预设位置或者将所述第一预设位置上的刀具夹取传送至所述下料导轨(3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划线刃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导轨(31)和所述下料导轨(32)均倾斜设置,所述上料导轨(31)的倾斜方向与所述下料导轨(32)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上料导轨(31)的进料端位置高于出料端位置,所述下料导轨(32)的进料端位置高于出料端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划线刃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送料机构(3)还包括振动件(34),所述振动件(34)设于所述机座(2)上,用于振动调节所述上料导轨(31)和所述下料导轨(3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划线刃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送料机构(3)还包括限位挡块(35)和第一夹爪件(36);所述限位挡块(35)和所述第一夹爪件(36)均设于所述机座(2)上,并对应所述上料导轨(31)的出料端设置;所述限位挡块(35)用于阻挡或者释放所述上料导轨(31)的出料端的刀具本体(12);所述第一夹爪件(36)的夹持面与所述上料导轨(31)的延伸方向垂直,并用于夹持固定或者释放所述上料导轨(31)的出料端的刀具本体(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划线刃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组件(7)还包括第二检测器(73),所述第二检测器(73)固设于所述机座(2)上,并对应所述焊接件(72)设置,以检测所述焊接件(72)的温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划线刃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送料机构(6)包括振动盘(61)、传送带(62)、第二夹爪件(63)和第二驱动件(64);所述振动盘(61)用于对所述划线刃(11)进行上料;所述传送带(62)的第一端与所述振动盘(61)的出料端连通,所述传送带(62)的第二端设有划线刃限位件;所述第二夹爪件(63)用于夹取所述传送带(62)的第二端上的所述划线刃(11);所述第二驱动件(64)与所述第二夹爪件(63)驱动连接,以将所述第二夹爪件(63)上的所述划线刃(11)依次传送至所述点胶位(51)和所述焊接位置的所述连接凹槽(13)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划线刃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检测器(9)、吹气件(10)和按压件(15);所述第三检测器(9)和所述吹气件(10)均设于所述机座(2)上,并对应所述传送带(62)的第一端设置;所述第三检测器(9)与所述吹气件(10)信号连接;所述第三检测器(9)用于检测所述划线刃(11)在所述传送带(62)上的传送角度位置,所述吹气件(10)用于将所述传送带(62)上非预设传送角度位置的所述划线刃(11)吹回所述振动盘(61)上;所述按压件(15)设于所述机座(2)上,并对应所述焊接位置设置;所述按压件(15)具有抵压于所述连接凹槽(13)上所述划线刃(11)处的第一状态,以及具有远离所述划线刃(11)的第二状态。
CN202320303192.8U 2023-02-22 2023-02-22 一种划线刃焊接装置 Active CN2195039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03192.8U CN219503987U (zh) 2023-02-22 2023-02-22 一种划线刃焊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03192.8U CN219503987U (zh) 2023-02-22 2023-02-22 一种划线刃焊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03987U true CN219503987U (zh) 2023-08-11

Family

ID=87526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03192.8U Active CN219503987U (zh) 2023-02-22 2023-02-22 一种划线刃焊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039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23590B (zh) 一种组装设备
WO2022253118A1 (zh) 一种实现触点焊接的自动化设备
CN109663746B (zh) 一种旋压夹具的自动夹装卸料机构
CN210548994U (zh) 一种全自动高效焊接机
CN109677917A (zh) 一种摆动夹持机械手和塑胶管视觉检测装置
CN113275707A (zh) 一种自动化电弧焊接设备及焊接方法
CN108637502A (zh) 一种锂电池极耳装配机
CN219503987U (zh) 一种划线刃焊接装置
CN116673732B (zh) 一种用于医疗器械的焊接装置及焊接方法
KR102183924B1 (ko) 파이프 내면 용접 비드 제거장치
CN113635335A (zh) 一种机器人夹具、机器人、自动化系统及机器人控制方法
CN219520913U (zh) 一种切削刃焊接装置
CN117020673A (zh) 一种卷料裁切焊接一体化设备
CN210359669U (zh) 一种基于机械手自动焊锡设备
CN110712993A (zh) 一种适用于装夹不规则电池的检测设备
CN112427802A (zh) 一种激光自动焊接装置
CN211072318U (zh) 一种全自动首饰扣链焊接设备
CN219520973U (zh) 一种铣刀焊接装置
CN114803022A (zh) 自动撕膜机
CN211102342U (zh) 一种半自动的开孔器焊接机
CN109604795B (zh) 一种蜗壳支撑块焊接设备
JPH1094894A (ja) レーザ切断加工装置
CN112475687A (zh) 一种高效自动焊接机及焊接工艺
CN216029220U (zh) 电机自动打螺丝装置
JPS6293078A (ja) 自動溶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