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83859U - 一种双向折弯结构及包含该结构的折弯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向折弯结构及包含该结构的折弯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83859U
CN219483859U CN202320651422.XU CN202320651422U CN219483859U CN 219483859 U CN219483859 U CN 219483859U CN 202320651422 U CN202320651422 U CN 202320651422U CN 219483859 U CN219483859 U CN 2194838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nding
limiting plate
fixed
roll shaft
bend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5142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磊
石堃
石依霖
石依诺
石钊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jiazhuang Miaobai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jiazhuang Miaobai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jiazhuang Miaobai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jiazhuang Miaobai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5142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838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838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838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50Glass production, e.g. reusing waste heat during processing or shaping
    • Y02P40/57Improving the yield, e-g- reduction of reject rates

Landscapes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双向折弯结构及包含该结构的折弯机,包括第一折弯装置、第二折弯装置和锁紧装置,其中,第一折弯装置和第二折弯装置,结构相同,对称设置,反向运行,均包括固定辊轴和绕所述固定辊轴中心旋转的活动底座,所述活动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辊轴压紧和脱开的推压装置,机加工件从所述固定辊轴和所述推压装置之间进入并随活动底座的旋转被弯折成型;锁紧装置位于第一折弯装置和第二折弯装置的中间,从垂直于机加工件进入的方向对机加工件产生压紧力。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折弯高效快捷、操作方便、精度高、易于控制尺寸、省时省力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双向折弯结构及包含该结构的折弯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双向折弯结构及包含该结构的折弯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装饰和建筑材料需求的多样化,对于基础板材产品的形状和强度的需要也呈现多样化,为了使板材弯折、轧制成具有一定几何形状和尺寸的材料,需要能够满足高精度加工需求的折弯设备。
专利公开文献CN215845049U公开了一种双向折弯结构及包含该结构的折弯机,能够实现对型材的双向折弯,但不同方向的折弯需要进行二次加工,即无法实现对板材一次加工,同步实现双向弯折的加工需求,因此加工的生产效率有待提高;同时,由于不同方向的折弯是通过二次定位,二次弯折才实现的,很难达到两次折弯效果的完全一致,产品精度无法保证,存在一定的弊端。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双向折弯结构。本申请还提供了具有上述双向折弯结构的一种弯折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向折弯结构,包括:
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上装载折弯结构;
第一折弯装置,所述第一折弯装置位于所述操作平台上,包括固定辊轴和绕所述固定辊轴中心旋转的活动底座,所述活动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辊轴压紧和脱开的推压装置,机加工件从所述固定辊轴和所述推压装置之间进入并随活动底座的旋转被弯折成型;
第二折弯装置,所述第二折弯装置位于所述操作平台上,与所述第一折弯装置结构相同,且以垂直于机加工件进入的方向为轴线对称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折弯装置的折弯方向与所述第一折弯装置相反;
锁紧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折弯装置和所述第二折弯装置中间位置的所述操作平台上,从垂直于机加工件进入的方向对机加工件产生压紧力。
上述结构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双向的运行的折弯结构,能够在不改变机加工件送料方向的前提下,实现对机加工件的两个位置不同方向的折弯需求。
可选的,所述第一折弯装置与所述第二折弯装置同步运行。同步运行时,能够提供更加平衡的弯折力,使两个位置的弯折效果达到高度一致,能够提升产品的加工精度和产品质量。
可选的,所述活动底座包括一个平台面,以及位于所述平台面底部并与所述平台面固接的齿轮盘,所述齿轮盘的所述固定辊轴同圆心,且可相对所述固定辊轴以圆心为轴旋转。该可选结构具体提出了可以带动活动底座一起旋转的齿轮盘结构,通过对齿轮盘的旋转驱动,实现活动底座相对于固定辊轴的旋转。
可选的,所述齿轮盘齿纹连接有一个直行齿杆,所述直行齿杆通过一个伸缩装置驱动其往复运行。上述结构作为驱动齿轮盘进行旋转的一种优选方式,其他能够实现驱动齿轮盘的驱动结构,如旋转电机,均可以作为上述结构的替换方式。
可选的,所述推压装置的端部连接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与所述推压装置可拆卸连接,所述挤压板与所述固定辊轴高度一致。挤压板可以设置为塑料材质,直接接触机加工件,在提供挤压作用力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保护机加工件不被划伤或挤压变形。
可选的,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固定限位板和活动限位板,所述固定限位板和活动限位板间隔设置,且所述活动限位板通过一个挤压装置驱动其远离和靠近所述固定限位板;所述固定限位板和活动限位板的高度与所述固定辊轴高度一致。
可选的,所述固定限位板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操作平台上,所述活动限位板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挤压装置上。通过更换活动限位板能够满足不同宽度和厚度机加工件的定位需求。
可选的,所述固定限位板朝向所述活动限位板的一面开有上下平行的两条平槽,所述固定辊轴的辊面上开有同样深度的两条平槽。该平槽用于容纳机加工件的弯曲边沿,金属框型材作为最常加工的机加工件,常具有垂直向内弯曲的弯曲边沿,在固定辊轴的辊面上开设容纳该弯曲边沿的平槽,能够更好的对金属框型材进行限位和保护。
可选的,所述第一折弯装置与所述操作平台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折弯装置与所述操作平台可拆卸连接。通过改变两个折弯装置的位置,比如二者的距离或高度,能够满足不同弯折尺寸的加工需求,以及不同厚度机加工件的加工需求。
一种折弯机,包括双向折弯结构,所述双向折弯结构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双向折弯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向折弯结构以及包含该结构的折弯机,能够通过一次运行,完成对机加工件的双向折弯,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并且采用该结构加工的机加工件,精度高,成型效果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折弯高效快捷、操作方便、精度高、易于控制尺寸、省时省力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运行参考图。
图中:
1、第一折弯装置;2、第二折弯装置;3、锁紧装置;100、操作平台;201、固定辊轴;202、活动底座;203、推压装置;204、挤压板;205、齿轮盘;206、直行齿杆;207、伸缩装置;208、导向轮;209、侧部支座;301、固定限位板;302、挤压装置;303、活动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向折弯结构及包含该结构的折弯机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参考图1、图2所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双向折弯结构,包括左侧的第一折弯装置1,右侧的第二折弯装置2,中间的锁紧装置3,该第一折弯装置1、第二折弯装置2、锁紧装置3均设置在一操作平台100上,以该操作平台100的中轴线为对称轴,第一折弯装置1和第二折弯装置2分别对称的设置在中轴线的左右两侧,且间隔一定距离的固定在该操作平台100上,锁紧装置3固定在操作平台100的中轴线上;第一弯折装置1和第二弯折装置2分别以相反的旋转方向对机加工件进行折弯作业,锁紧装置3从中部压紧机加工件,进而实现了机加工件的双向同步折弯作业;上述结构折弯快捷、方便、精度高、易于控制尺寸、省时省力,整个设计既保证了功能实现又提高了作业效率。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折弯装置1和第二折弯装置2结构完全相同,以对称方式设置,因此,仅对图中第二折弯装置2的部件进行了附图标记。
第一折弯装置1和第二折弯装置2均包括一个轴杆部,该轴杆部固定在操作平台100上,该轴杆部的底部轴接一个活动底座202,该活动底座202具有一个装载有推压装置203的平台面,在该平台面下方设有与轴杆部同圆心的齿轮盘205,该齿轮盘205齿轮连接有直行齿杆206,直行齿杆206通过一个伸缩装置207驱动其直行往复运行,在该伸缩装置207的驱动下,直行齿杆206前行时,齿轮盘205随之旋转,进而使得整个活动底座202绕轴杆部进行旋转;该推压装置203和伸缩装置207可以选用伸缩气缸或者伸缩电机等能够产生伸缩推进力的机构;伸缩装置207通过一个侧部支座209固定在操作平台100的侧面。
该轴杆部的顶部,位于活动底座202上方,与该轴杆部固定的连接有固定辊轴201,该固定辊轴201与轴杆部同圆心,因此,当活动底座202旋转运动时,相对于该固定辊轴201的圆心距离不变,使该固定辊轴201作为弯折装置的固定成型轴,而位于活动底座202上方的推压装置203作为弯折装置的活动成型臂,二者配合即可完成对机加工件的折弯作业。
进一步的,在推压装置203的末端设有与机加工件背面外形相适配的挤压板204,在固定辊轴201的外表面设有与机加工件正面外形相适配的辊面。
进一步的,该挤压板204可拆卸式的固定在推压装置203的末端,可以根据机加工件的厚度和外形来更换不同型号的挤压板204。
进一步的,该固定辊轴201可拆卸式的紧固在轴杆部,同样可以根据机加工件的厚度和外形来更换不同型号的固定辊轴201。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在固定辊轴201的辊面上开有上下俩个平槽,该平槽用于容纳机加工件的弯曲边沿,金属框型材作为最常加工的机加工件,常具有垂直向内弯曲的弯曲边沿,在固定辊轴201的辊面上开设容纳该弯曲边沿的平槽,能够更好的对金属框型材进行限位和保护。
进一步的,在直行齿杆206不设齿纹的背面,设有两个导向轮208,该导向轮208为工字型结构,具有中部的滑槽,该直行齿杆206滑动的连接在该滑槽内。
锁紧装置3包括固定端和活动端,固定端为固定在操作平台100上的固定限位板301,活动端包括一个挤压装置302和固定在该挤压装置302前端的活动限位板303;其中,活动限位板303结构采用与挤压板204相同的结构,并且与挤压板204同步进行运动,对机加工件进行压紧;固定限位板301的板面采用与固定辊轴201的辊面结构相同的设计,同样开设上下俩个平槽,对金属框型材进行限位和保护;由于挤压装置302能够前进和后退,因此,活动端能够相对固定端远离或者靠近,进而将机加工件挤压固定在固定限位板301和活动限位板303的中间。
进一步的,挤压装置302可以选用伸缩气缸或者伸缩电机等能够产生伸缩推进力的机构。
进一步的,固定限位板301可拆卸式的固定在操作平台100上。
进一步的,活动限位板303可拆卸式的固定在挤压装置302的前端。
在本实用新型某些实施例中,第一折弯装置1和第二折弯装置2分别可拆卸式的安装在操作平台100上。
进一步的,在该操作平台100上设有若干安装孔,通过安装件穿过安装孔,讲第一折弯装置1和第二折弯装置2拆卸式的对称固定在操作平台100的上方。
在本实用新型某些实施例中,直行齿杆206和伸缩装置207形成的驱动活动底座202进行旋转的结构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例如设置在活动底座202下方直接驱动活动底座202进行旋转的旋转电机,或者变直行运动为旋转运动的丝杠等结构。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双向折弯结构,第一折弯装置1和第二折弯装置2中的各驱动部件同步运行,能够达到双向同步折弯的效果,图中,第一折弯装置1逆时针旋转了90度,第二折弯装置2顺时针旋转了90度,机加工件400在第一折弯装置1和第二折弯装置2的转动下被弯折成直角框结构;通过改变各驱动部件的参数,设定其他的旋转角度,能够弯折出不同形状的产品;可以知悉的,如将第一折弯装置1和第二折弯装置2的弯折角度设置为不同的两个角度,能实现同步弯折不规则形状的产品;还可以知悉的,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只启动其中一个折弯装置,还可以从两侧输送不同型号的机加工件,实现各种不同的加工需求。
在上述双向折弯结构的基础上,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折弯机,包括:双向折弯结构,还包括送料装置、切料装置和定位装置,此双向折弯结构即为上述的双向折弯结构。
由于此折弯机具有上述的双向折弯结构,所以因双向折弯结构带来的有益效果请参见上述内容,在此不在赘述。
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双向折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操作平台(100),所述操作平台(100)上装载折弯结构;
第一折弯装置(1),所述第一折弯装置(1)位于所述操作平台(100)上,包括固定辊轴(201)和绕所述固定辊轴(201)中心旋转的活动底座(202),所述活动底座(202)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辊轴(201)压紧和脱开的推压装置(203),机加工件从所述固定辊轴(201)和所述推压装置(203)之间进入并随活动底座(202)的旋转被弯折成型;
第二折弯装置(2),所述第二折弯装置(2)位于所述操作平台(100)上,与所述第一折弯装置(1)结构相同,且以垂直于机加工件进入的方向为轴线对称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折弯装置(2)的折弯方向与所述第一折弯装置(1)相反;
锁紧装置(3),位于所述第一折弯装置(1)和所述第二折弯装置(2)中间位置的所述操作平台(100)上,从垂直于机加工件进入的方向对机加工件产生压紧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折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装置(1)与所述第二折弯装置(2)同步运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折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底座(202)包括一个平台面,以及位于所述平台面底部并与所述平台面固接的齿轮盘(205),所述齿轮盘(205)的所述固定辊轴(201)同圆心,且可相对所述固定辊轴(201)以圆心为轴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向折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盘(205)齿纹连接有一个直行齿杆(206),所述直行齿杆(206)通过一个伸缩装置(207)驱动其往复运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折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压装置(203)的端部连接有挤压板(204),所述挤压板(204)与所述推压装置(203)可拆卸连接,所述挤压板(204)与所述固定辊轴(201)高度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折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3)包括固定限位板(301)和活动限位板(303),所述固定限位板(301)和活动限位板(303)间隔设置,且所述活动限位板(303)通过一个挤压装置(302)驱动其远离和靠近所述固定限位板(301);所述固定限位板(301)和活动限位板(303)的高度与所述固定辊轴(201)高度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向折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限位板(301)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操作平台(100)上,所述活动限位板(303)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挤压装置(302)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向折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限位板(301)朝向所述活动限位板(303)的一面开有上下平行的两条平槽,所述固定辊轴(201)的辊面上开有同样深度的两条平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折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装置(1)与所述操作平台(100)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折弯装置(2)与所述操作平台(100)可拆卸连接。
10.一种折弯机,包括双向折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折弯结构为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双向折弯结构。
CN202320651422.XU 2023-03-29 2023-03-29 一种双向折弯结构及包含该结构的折弯机 Active CN2194838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51422.XU CN219483859U (zh) 2023-03-29 2023-03-29 一种双向折弯结构及包含该结构的折弯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51422.XU CN219483859U (zh) 2023-03-29 2023-03-29 一种双向折弯结构及包含该结构的折弯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83859U true CN219483859U (zh) 2023-08-08

Family

ID=874821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51422.XU Active CN219483859U (zh) 2023-03-29 2023-03-29 一种双向折弯结构及包含该结构的折弯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838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177216B2 (ja) 曲げ機械
US7313941B1 (en) Corrugated sheet member bending machine
CN111774634A (zh) 一种智能数控液压剪板机
CN111530983B (zh) 一种金属板材折弯加工工艺
CN219483859U (zh) 一种双向折弯结构及包含该结构的折弯机
CN108555134B (zh) 一种用于薄壁轻钢加工的冷弯成型龙骨机
CN219664775U (zh) 一种注塑钢片的精准定位冲压整形机
JP3357358B2 (ja) プレス機械
CN208374350U (zh) 板材自动锯切带锯床
CN216441526U (zh) 一种五金加工生产用冲压装置
CN113351732B (zh) 一种方便调试的落料模具
CN215614520U (zh) 一种冲压模具
CN212019465U (zh) 一种模具制造用组件打孔装置
CN111530984B (zh) 一种金属板材折弯加工模具
CN210586564U (zh) 一种小型手动多功能一体折弯机
CN212042374U (zh) 一种模具用的送料扶正机构
CN213944413U (zh) 一种折弯机
CN108856890A (zh) 一种修边用自动上料夹紧装置
CN214133710U (zh) 一种压铸具制造用安全性能好的冲压床
CN216881149U (zh) 一种可调节弯曲角度的弯框机
CN220920991U (zh) 一种五金制品夹紧辅助的打孔设备
CN215879417U (zh) 一种台阶螺栓一次冷成型设备
CN217990549U (zh) 一种铝质容器生产的可调式冷挤压装置
CN215551109U (zh) 一种用于机械制造的原料加工装置
CN216606925U (zh) 一种具有校准结构的多孔冲压精密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