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59575U - 一种斜鳍片散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斜鳍片散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59575U
CN219459575U CN202222848733.3U CN202222848733U CN219459575U CN 219459575 U CN219459575 U CN 219459575U CN 202222848733 U CN202222848733 U CN 202222848733U CN 219459575 U CN219459575 U CN 2194595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radiating
fin
radiating fins
fi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4873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Zhid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Zhid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Zhid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Zhid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4873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595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595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595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斜鳍片散热器,其包括散热鳍片组,且散热鳍片组包括有多片相互平行分布的散热鳍片,所述散热鳍片的板面呈弯曲状,使相邻两片散热鳍片之间形呈弯曲状的空气流动通道;所述散热鳍片相对水平面呈倾斜分布。本实用新型将散热鳍片的板面设置成弯曲状,使散热鳍片形成一个三维立体形状,使相邻两片散热鳍片之间形呈弯曲状的空气流动通道,以此使空气流动通道变得更长、空间更大,并且使散热鳍片与空气接触的面积更大,以此能够有效提高散热效果;所述散热鳍片相对水平面呈倾斜分布,以此可在有限的体积内进一步增大散热鳍片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使流动通道的空间变得更大,以进一步增强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斜鳍片散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配件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斜鳍片散热器。
背景技术: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现代,电子产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电子产品在工作时常会产生热能,因此人们经常会在电子产品的发热部位附加散热器,通过散热器对电子产品进行散热。
在现有技术中,传统的散热器通常采用散热鳍片组,工作时,由散热鳍片进行散热,因此,散热鳍片的数量及其板面面积会直接影响整体的散热效率,散热鳍片的数量越多,散热鳍片的板面面积越大,散热效果当然较佳。
但是,现有技术中散热鳍片的板面均为单纯的平面状,并且相对水平面垂直安装,这样导致散热鳍片的板面面积无法增大,在不增加数量的前提下无法增加总散热面积,导致散热效果不够理想。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斜鳍片散热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斜鳍片散热器包括散热鳍片组,且散热鳍片组包括有多片相互平行分布的散热鳍片,所述散热鳍片的板面呈弯曲状,使相邻两片散热鳍片之间形呈弯曲状的空气流动通道;所述散热鳍片相对水平面呈倾斜分布。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散热鳍片的板面呈弯曲的弧形。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有导热管,若干组所述的散热鳍片组套设于导热管上,并固定形成一个整体;所述散热鳍片上端面设置有限位槽,所述导热管上通过打扁的方式形成有平面,导热管下端镶嵌固定于该限位槽内,且所有导热管的平面对接以形成导热面。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散热鳍片组上设置有均热板,该均热板的背面还紧贴导热面。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均热板表面设置有若螺丝柱以及位于螺丝柱之间的导热凸座。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散热鳍片组的数量为三个,其中位于中间的散热鳍片组的散热鳍片上端面设置有所述限位槽;位于两侧的散热鳍片组的散热鳍片设置有贯穿板面的嵌位孔以及沿嵌位孔的开口向外延伸的对接筒,两片散热鳍片之间通过对接筒抵接以间隔分布,导热管穿设固定于嵌位孔和对接筒中。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位于两侧的散热鳍片组与位于中间的散热鳍片组对接的一侧均设置有让位槽。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嵌位孔内壁还设置有注锡槽,该注锡槽内注入锡膏以与导热管外壁焊接固定。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若干组散热鳍片组之间通过若干连接条固定连接,以形成一个整体。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热管相对水平面平行分布,所述散热鳍片相对导热管倾斜分布。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针对散热鳍片进行了特殊的设计,将散热鳍片的板面设置成弯曲状,使散热鳍片形成一个三维立体形状,使相邻两片散热鳍片之间形呈弯曲状的空气流动通道,以此使空气流动通道变得更长、空间更大,并且使散热鳍片与空气接触的面积更大,以此能够有效提高散热效果;所述散热鳍片相对水平面呈倾斜分布,以此可在有限的体积内进一步增大散热鳍片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使流动通道的空间变得更大,以进一步增强散热效果,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中的散热鳍片相对寻常鳍片有了更大的接触面积,当风吹过时,可以与流通空气有更大的接触面积,从而实现对散热性能的提升,令本实用新型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拆卸均热板后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7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见图1-7所示,为一种斜鳍片散热器,是一种设置有相对水平面呈倾斜分布的鳍片的散热器。
本实用新型斜鳍片散热器包括导热管1以及若干组散热鳍片组2,散热鳍片组2均套设于导热管1上,并均与导热管1固定连接以形成一个整体。其中,每组散热鳍片组2包括有多片相互平行分布的散热鳍片21。
所述散热鳍片21的板面呈弯曲状,使散热鳍片21形成一个三维立体形状,使相邻两片散热鳍片21之间形呈弯曲状的空气流动通道,以此使空气流动通道变得更长、空间更大,并且使散热鳍片21与空气接触的面积更大,以此能够有效提高散热效果;所述散热鳍片21相对水平面呈倾斜分布,以此可在有限的体积内进一步增大散热鳍片21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使流动通道的空间变得更大,以进一步增强散热效果,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中的散热鳍片21相对寻常鳍片有了更大的接触面积,当风吹过时,可以与流通空气有更大的接触面积,从而实现对散热性能的提升,令本实用新型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具体而言,所述散热鳍片21的板面呈弯曲的弧形,或者是,该散热鳍片21的板面呈弯曲的S形,当然,散热鳍片21的板面还可以设置成其他的形状,其均能够使散热鳍片21的板面为非平面,以此能够增加散热鳍片21板面的面积,即可增大与空气接触的面积,进而增强散热效果。
所述散热鳍片21上端面设置有限位槽211,所述导热管1上通过打扁的方式形成有平面11,导热管1下端镶嵌固定于该限位槽211内,且所有导热管1的平面11对接以形成导热面,以此能够实现将散热鳍片21与导热管1形成稳定装配,并且可以缩小导热管高度的同时,增加导热管后期与均热板(如铜板或铝板)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升散热性能。其中,所述散热鳍片组2上设置有均热板3,该均热板3的背面还紧贴导热面。
进一步而言,所述散热鳍片组2的数量为三个,其中位于中间的散热鳍片组2的散热鳍片21上端面设置有所述限位槽211;位于两侧的散热鳍片组2的散热鳍片21设置有贯穿板面的嵌位孔212以及沿嵌位孔212的开口向外延伸的对接筒213,两片散热鳍片21之间通过对接筒213抵接以间隔分布,所述导热管1穿设固定于嵌位孔212和对接筒213中,以此将所有的散热鳍片组2与导热管1固定在一起,以形成一个结构稳定的产品,另外,若干组散热鳍片组2之间通过若干连接条4固定连接,以形成一个整体,保证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其中,所述嵌位孔212内壁还设置有注锡槽214,该注锡槽214内注入锡膏以与导热管1外壁焊接固定,以此可保证相邻两片散热鳍片21之间能够稳定固定在一起,保证散热鳍片组2结构的稳定性。
位于两侧的散热鳍片组2与位于中间的散热鳍片组2对接的一侧均设置有让位槽201,该让位槽201是为了容纳导热管1弯折部分,保证导热管1与散热鳍片组2能够顺畅安装,并保证装配结构的稳定性。
所述均热板3表面设置有若螺丝柱31以及位于螺丝柱31之间的导热凸座32。
所述导热管1相对水平面平行分布,所述散热鳍片21相对导热管1倾斜分布。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针对散热鳍片21进行了特殊的设计,将散热鳍片21的板面设置成弯曲状,使散热鳍片21形成一个三维立体形状,使相邻两片散热鳍片21之间形呈弯曲状的空气流动通道,以此使空气流动通道变得更长、空间更大,并且使散热鳍片21与空气接触的面积更大,以此能够有效提高散热效果;所述散热鳍片21相对水平面呈倾斜分布,以此可在有限的体积内进一步增大散热鳍片21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使流动通道的空间变得更大,以进一步增强散热效果,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中的散热鳍片21相对寻常鳍片有了更大的接触面积,当风吹过时,可以与流通空气有更大的接触面积,从而实现对散热性能的提升,令本实用新型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斜鳍片散热器,其包括散热鳍片组(2),且散热鳍片组(2)包括有多片相互平行分布的散热鳍片(21),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鳍片(21)的板面呈弯曲状,使相邻两片散热鳍片(21)之间形呈弯曲状的空气流动通道;所述散热鳍片(21)相对水平面呈倾斜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鳍片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21)的板面呈弯曲的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斜鳍片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导热管(1),若干组所述的散热鳍片组(2)套设于导热管(1)上,并固定形成一个整体;所述散热鳍片(21)上端面设置有限位槽(211),所述导热管(1)上通过打扁的方式形成有平面(11),导热管(1)下端镶嵌固定于该限位槽(211)内,且所有导热管(1)的平面(11)对接以形成导热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斜鳍片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组(2)上设置有均热板(3),该均热板(3)的背面还紧贴导热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斜鳍片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均热板(3)表面设置有若螺丝柱(31)以及位于螺丝柱(31)之间的导热凸座(32)。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斜鳍片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组(2)的数量为三个,其中位于中间的散热鳍片组(2)的散热鳍片(21)上端面设置有所述限位槽(211);位于两侧的散热鳍片组(2)的散热鳍片(21)设置有贯穿板面的嵌位孔(212)以及沿嵌位孔(212)的开口向外延伸的对接筒(213),两片散热鳍片(21)之间通过对接筒(213)抵接以间隔分布,导热管(1)穿设固定于嵌位孔(212)和对接筒(213)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斜鳍片散热器,其特征在于:位于两侧的散热鳍片组(2)与位于中间的散热鳍片组(2)对接的一侧均设置有让位槽(20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斜鳍片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嵌位孔(212)内壁还设置有注锡槽(214),该注锡槽(214)内注入锡膏以与导热管(1)外壁焊接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斜鳍片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若干组散热鳍片组(2)之间通过若干连接条(4)固定连接,以形成一个整体。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斜鳍片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1)相对水平面平行分布,所述散热鳍片(21)相对导热管(1)倾斜分布。
CN202222848733.3U 2022-10-26 2022-10-26 一种斜鳍片散热器 Active CN2194595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48733.3U CN219459575U (zh) 2022-10-26 2022-10-26 一种斜鳍片散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48733.3U CN219459575U (zh) 2022-10-26 2022-10-26 一种斜鳍片散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59575U true CN219459575U (zh) 2023-08-01

Family

ID=87420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48733.3U Active CN219459575U (zh) 2022-10-26 2022-10-26 一种斜鳍片散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595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45814A (zh) 散热片、循环热管散热器
CN215003107U (zh) 一种热管散热器
CN219459575U (zh) 一种斜鳍片散热器
CN211481792U (zh) 强制对流三维相变散热装置
CN212013426U (zh) 一种壳体散热结构及逆变器
CN219536635U (zh) 波浪形高低倾斜鳍片散热器
CN205161015U (zh) 型腔热管电子散热装置
CN111556693A (zh) 一种散热器及其安装组成结构
CN101909416A (zh) 散热装置
CN211317014U (zh) 组合式散热片装置
CN210291791U (zh) 一种led灯散热系统
CN213755498U (zh) 一种方型热管散热器
CN210464167U (zh) 一种铝型材散热片
CN220208203U (zh) 立式滚压散热模组
CN220356165U (zh) 螺旋散热管
CN214172386U (zh) 一种l型散热器
CN216792836U (zh) 一种具有多处散热的导热管的散热器
CN111525820B (zh) 一种逆变器及其装配工艺
CN111757647B (zh) 一种可调组合式电子散热器
CN218238459U (zh) 一种适用于二极管散热的管状结构散热器
CN219046607U (zh) 一种散热铝型材
CN219958174U (zh) 一种卧式cpu散热器结构
CN215872526U (zh) 带有均温板的散热器
CN218299789U (zh) 双风道高效散热器
CN220437213U (zh) 一种使用复合型鳍片的散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