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61015U - 型腔热管电子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型腔热管电子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161015U CN205161015U CN201520995943.2U CN201520995943U CN205161015U CN 205161015 U CN205161015 U CN 205161015U CN 201520995943 U CN201520995943 U CN 201520995943U CN 205161015 U CN205161015 U CN 20516101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e cavity
- heat
- heat pipe
- heat dissipation
- dissipation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型腔热管电子散热装置,包括设有型腔的散热主体,于所述散热主体表面设置的吸热基面,以及连接于所述型腔内壁和吸热基面之间的至少一个导热管;还包括于所述型腔处设置的散热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型腔热管电子散热装置,通过设置有带型腔的散热主体,在散热主体上设置吸热基面,并在型腔内壁和吸热基面之间连接有导热管,并在型腔处设有散热部,通过将吸热基面吸收的热量传递到型腔内壁,最后通过散热部将热量散热出去,其结构简单可靠,有很好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电子设备进行散热处理的散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型腔热管电子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一些大功率电子模块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如果不能够将热量快速的传导出去,那么对于电子模块及其它的电子元器件将是很大的威胁,造成电子元器件过早的损坏或设备不能正常工作。为了解决大功率模块散热问题,目前对于风冷散热器而言,用途最广并且最廉价的是铝型材散热器,但其受到自身导热性限制,对于大功率模块散热问题其导热速率无法满足要求;另外还可以选用导热性更好纯铜散热器,但是其成本高而且重量大,不太适合大范围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体积小、散热效率高、性能稳定可靠的型腔热管电子散热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型腔热管电子散热装置,包括设有型腔的散热主体,于所述散热主体表面设置的吸热基面,以及连接于所述型腔内壁和吸热基面之间的至少一个导热管;还包括于所述型腔处设置的散热部。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部包括插接于所述型腔内的散热板,以及于所述散热板上设置的多个散热翅片。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管嵌设于所述散热主体上,于所述导热管和散热主体之间设有导热胶。
进一步的,于所述散热主体上还设有多个散热孔。
进一步的,于所述型腔处还设有对所述散热翅片进行吹风的风机。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翅片呈交叉排列,于所述散热翅片上还设有扰流散热片。
进一步的,于所述导热管位于型腔的一端设有延伸至所述型腔内的延伸部。
进一步的,所述延伸部呈蛇形。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型腔热管电子散热装置,通过设置有带型腔的散热主体,在散热主体上设有吸热基面,并在型腔内壁和吸热基面之间连接有导热管,并在型腔处设有散热部,通过将吸热基面吸收的热量通过导热管传递到型腔内壁,最后通过型腔内壁与散热部接触将热量散发出去,增加了散热效果,其结构简单可靠,有很好的实用性。
(2)散热部包括插接于所述型腔内的散热板,以及垂直于散热板设置的多个散热翅片,散热板采用与型腔插接的方式,便于安装和拆卸;导热管嵌设于散热主体上,并在导热管和散热主体之间设有导热胶,使得导热管的固定更加稳定。
(3)在型腔处还设有风机,增加了散热翅片内的空气流动,增加散热效果,且散热翅片可呈交叉排列,并在散热翅片上设有扰流散热片,增加了气流与散热翅片的接触面积;在导热管位于型腔的一端设有延伸至型腔内的延伸部,且延伸部呈蛇形,增加了导热管与散热板的接触面积,增加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型腔热管电子散热装置散热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型腔热管电子散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散热主体,101-型腔,1011-凹部,102-散热孔,2-吸热基面,3-导热管,301-延伸部,4-散热部,401-散热板,4011-凸部,402-散热翅片,403-扰流散热片,5-导热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型腔热管电子散热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设有型腔101的散热主体1,在散热主体1表面设置的吸热基面2,以及连接于型腔101内壁和吸热基面2之间的至少一个导热管3,并在型腔101处还设有散热部4。本实施例中的导热管3可为铜管,当然,除了可为铜管之外,还可为其他的材料,如其可为银管。导热管3的数量可为1~4个,如其可为图1所示的2个。
本实施例中的散热部4包括散热板401,以及垂直于散热板401的散热翅片402。散热板401可固定于型腔101内部,但为了便于散热板401的灵活拆装,本实施例中可将散热板401插接于型腔101内,如图1所示,在散热板401和型腔101的两侧面分别设有相配合的凸部4011和凹部1011。本实施例中的散热翅片402为一个矩形金属板,当然,除了可为矩形金属板之外,还可为其他的结构,如其可为圆杆。
本实施例中在散热主体1上开设有沟槽,并将导热管3嵌设于该沟槽内,且为了固定导热管3,在沟槽和导热管3之间还设有导热胶5。本实施例中在散热主体1上还设有多个散热孔102,该散热孔102可沿导热管3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相邻两个散热孔102的间距可为2~4cm。
本实施例中在型腔101处还设有对散热翅片402进行吹风图中未示出的风机,以加快散热翅片402表面的空气流动。为了进一步增加散热效果,本实施例中的散热翅片402呈交叉排列,并在散热翅片402上设有扰流散热片403。如图2所示,该扰流散热片403由两个金属薄板呈直角焊接而成,当然,该金属薄板除了呈直角焊接之外,还可采用其他的夹角,如其可为60°或75°。扰流散热片403在安装时可沿散热翅片402的长度方向焊接在散热翅片402上。
本实施例中在导热管3位于型腔101的一端设有延伸至型腔101内部的延伸部301,如图1所示,该延伸部301设于型腔101的底部,并可与散热板401的底部相接触,且为了增加延伸部301与空气和散热板401的接触面积,本实施例中的延伸部301可呈蛇形布设。当然,延伸部301除了可为蛇形之外,还可为其他的结构,如其可为折线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型腔热管电子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型腔的散热主体,于所述散热主体表面设置的吸热基面,以及连接于所述型腔内壁和吸热基面之间的至少一个导热管;还包括于所述型腔处设置的散热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腔热管电子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部包括插接于所述型腔内的散热板,以及于所述散热板上设置的多个散热翅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腔热管电子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嵌设于所述散热主体上,于所述导热管和散热主体之间设有导热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腔热管电子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散热主体上还设有多个散热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型腔热管电子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型腔处还设有向所述散热翅片进行吹风的风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型腔热管电子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呈交叉排列,于所述散热翅片上还设有扰流散热片。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型腔热管电子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导热管位于型腔的一端设有延伸至所述型腔内的延伸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型腔热管电子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呈蛇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995943.2U CN205161015U (zh) | 2015-12-03 | 2015-12-03 | 型腔热管电子散热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995943.2U CN205161015U (zh) | 2015-12-03 | 2015-12-03 | 型腔热管电子散热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161015U true CN205161015U (zh) | 2016-04-13 |
Family
ID=55696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995943.2U Active CN205161015U (zh) | 2015-12-03 | 2015-12-03 | 型腔热管电子散热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16101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591964A (zh) * | 2018-02-06 | 2018-09-28 | 太仓市华盈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Led车灯高效散热模组 |
-
2015
- 2015-12-03 CN CN201520995943.2U patent/CN20516101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591964A (zh) * | 2018-02-06 | 2018-09-28 | 太仓市华盈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Led车灯高效散热模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336012Y (zh) | 一种组合式散热外壳及嵌入式计算机 | |
CN203350795U (zh) | 散热器及具有该散热器的主机 | |
CN203133734U (zh) | 一种带有散热系统的全密封机箱 | |
CN205161015U (zh) | 型腔热管电子散热装置 | |
KR200491117Y1 (ko) | 인터페이스 카드의 교차식 방열 구조 | |
CN105101752A (zh) | 充电机散热装置 | |
CN201278625Y (zh) | 一种功率放大器散热装置 | |
CN205028894U (zh) | 一种插齿式焊接热管散热器 | |
CN204347737U (zh) | 一种计算机散热器 | |
CN208367615U (zh) | 一种计算机散热设备 | |
CN111026251A (zh) | 高效组合散热式cpu散热器 | |
CN214901881U (zh) | 一种便于散热的集成电路板 | |
CN214255630U (zh) | 一种智能母线槽 | |
CN204390151U (zh) | 一种风冷热管散热器 | |
CN204498550U (zh) | 散热组件 | |
CN201167448Y (zh) | 散热装置 | |
CN207354792U (zh) | 用于风机调速模块的散热结构 | |
CN203057776U (zh) | 一种新型铝挤散热器 | |
CN207836056U (zh) | 一种多层组合散热片 | |
CN208505087U (zh) | 一种散热器 | |
CN106681456A (zh) | 一种cpu冷却用铝制散热器 | |
CN214228752U (zh) | 一种具有直接包覆热源的腔体散热器 | |
CN206136560U (zh) | 一种应用于电子产品的高效散热组件 | |
CN203399473U (zh) | 一种散热器 | |
CN207011202U (zh) | 传热管双向传热下压式散热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