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05087U - 一种散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散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05087U
CN208505087U CN201820762466.9U CN201820762466U CN208505087U CN 208505087 U CN208505087 U CN 208505087U CN 201820762466 U CN201820762466 U CN 201820762466U CN 208505087 U CN208505087 U CN 2085050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ng pipe
pipe
straight tube
conduction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6246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凯荃
廖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ynamo-Electric Co Ltd Of Hua Shengyuan Of Shenzhen
Original Assignee
Dynamo-Electric Co Ltd Of Hua Shengyuan Of Shenzhe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ynamo-Electric Co Ltd Of Hua Shengyuan Of Shenzhen filed Critical Dynamo-Electric Co Ltd Of Hua Shengyuan Of Shenzhen
Priority to CN20182076246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050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050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050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散热器,包括第一散热管、第二散热管及导热基体,导热基体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第一散热管和第二散热管分别嵌入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散热管包括多个第一直管和若干个分别连接于各相邻两个第一直管之间的第一弯管,第二散热管包括多个第二直管和若干个分别连接于相邻两个第二直管之间的第二弯管,各第一直管及各第二直管在导热基体顶部表面投影呈交替设置。将第一散热管和第二散热管分别嵌入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从导热基体两个面进行散热,增大了散热器散热面积,各第一直管及各第二直管在导热基体顶部表面的投影呈交替设置,使其能尽可能多的带走导热基体的热量,进而提高散热器散热效率和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散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冷散热器通常以铝板作为基板,内置铸固或者单面嵌入铜管,冷却水通过铜管进行循环,带走发热体通过铝板传递过来的热量,实现散热,但是内置铸固铜管的水冷散热器,加工工艺比较复杂,更为重要的是,铝的导热效果比铜的差,导致这种构造的散热器的散热效率比较低;单面嵌入铜管的水冷散热器,嵌入铜管的那个面的散热效果相对较好,需要散热的模块和元件一般都安装在这个面上,在产品趋于体积更小的情况下,单面嵌入铜管的水冷散热器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水冷散热器的散热效率比较低、消耗的功耗较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器,包括第一散热管、第二散热管以及导热基体,所述导热基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散热管适配的第一凹槽以及与所述第二散热管适配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散热管和第二散热管分别嵌入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一散热管包括多个间隔并排设置的第一直管以及若干个分别连接于各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直管之间的第一弯管,所述第二散热管包括多个间隔并排设置的第二直管以及若干个分别连接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直管之间的第二弯管,各所述第一直管及各所述第二直管在所述导热基体顶部表面的投影呈交替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散热管还包括第一进液管及第一出液管,所述第一进液管及第一出液管分别与位于所述第一散热管两侧的两所述第一直管连接;
所述第二散热管还包括第二进液管及第二出液管,所述第二进液管及第二出液管分别与位于所述第二散热管两侧的两所述第二直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液管、第一出液管、第二进液管和第二出液管都位于所述导热基体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直管及第一弯管通过过盈配合方式压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直管和第二弯管通过过盈配合方式压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直管的顶部表面及第一弯管的顶部表面都为平面,且所述第一直管的顶部表面及第一弯管的顶部表面都与所述导热基体的顶部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所述第二直管的底部表面及第二弯管的底部表面都为平面,且所述第二直管的底部表面及第二弯管的底部表面都与所述导热基体的底部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直管及第一弯管还通过胶水粘贴于所述第一凹槽内;
所述第二直管及第二弯管还通过胶水粘贴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基体为由铝材制成的板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散热管及第二散热管都为由铜材制成的管体。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基体的顶部还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顶部发热元件的第一安装孔;
所述导热基体的底部上还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底部发热元件的第二安装孔。
进一步地,各所述第一安装孔及第二安装孔在所述导热基体顶部表面的投影呈交叉设置。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散热管和第二散热管分别嵌入于导热基体的顶部和底部上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从而可从导热基体的两个面进行散热,增大了散热器的散热面积。同时,其通过将各第一直管及各第二直管的分布方式设置为在导热基体顶部表面的投影呈交替设置,这样,使得第一散热管和第二散热管在导热基体上的分布更加均匀,使其能尽可能多的带走导热基体上的热量,进而提高了散热器的散热效率和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爆炸图;
图3为第一散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二散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导热基体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导热基体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第一散热管;11、第一直管;12、第一弯管;13、第一进液管;14、第一出液管;20、第二散热管;21、第二直管;22、第二弯管;23、第二进液管;24、第二出液管;30、导热基体;31、第一凹槽;32、第二凹槽;33、第一安装孔;34、第二安装孔;35、校正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器,散热器包括第一散热管10、第二散热管20以及导热基体30,导热基体30的顶部设有与第一散热管10适配的第一凹槽31,导热基体30的底部设有与第二散热管20适配的第二凹槽32,第一凹槽31及第二凹槽32均为波浪形结构,第一散热管10和第二散热管20分别嵌入于第一凹槽31和第二凹槽32内,从而可从导热基体30的两个面同时进行散热,增大了该散热器的散热面积。
第一散热管10包括多个间隔并排设置的第一直管11以及若干个第一弯管12,第一弯管12分别连接于各相邻两个第一直管11之间,第二散热管20包括多个间隔并排设置的第二直管21以及若干个第二弯管22,第二弯管22分别连接于相邻两个第二直管21之间,各第一直管11及各第二直管21在导热基体30顶部表面的投影呈交替设置,使得第一散热管10和第二散热管20在导热基体30上分布更加均匀,而且第一散热管10和第二散热管20的结构也不相同,使其能尽可能多的带走导热基体30上的热量,进而提高了散热器的散热效率和散热效果。
本实施例中,第一散热管10还包括冷却液体进出的第一进液管13及第一出液管14,第一进液管13及第一出液管14分别与位于第一散热管10两侧的两第一直管11连接;第二散热管20还包括冷却液体进出的第二进液管23及第二出液管24,第二进液管23及第二出液管24分别与位于第二散热管20两侧的两第二直管21连接,以形成冷却液体流通的通道,优选地,冷却液体为冷水。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进液管13、第一出液管14、第二进液管23和第二出液管24都位于导热基体30的外侧,以便于在使用散热器时对第一散热管10和第二散热管20进行加水和排水处理。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凹槽31及第二凹槽32的横截面都为U形结构,并分别与第一散热管10和第二散热管20的外圆周面相适配,以便于安装这两个散热管,第一直管11及第一弯管12通过过盈配合方式压于第一凹槽31内,第二直管21和第二弯管22通过过盈配合方式压于第二凹槽32内,通过外力使第一散热管10和第二散热管20分别与导热基体30上的第一凹槽31和第二凹槽32过盈配合,散热管与导热基体30无缝衔接在一体,使得两个散热管与导热基体30之间结构更加紧凑,进而节省散热器的体积,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率和散热效果。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直管11的顶部表面及第一弯管12的顶部表面都为平面,且第一直管11的顶部表面及第一弯管12的顶部表面都与导热基体30的顶部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一散热管10在导热基体30顶部上凸出于第一凹槽31的一端被挤压成与导热基体30顶部表面相持平的平面,第二直管21的底部表面及第二弯管22的底部表面都为平面,且第二直管21的底部表面及第二弯管22的底部表面都与导热基体30的底部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二散热管20在导热基体30底部上凸出于第二凹槽32的一端被挤压成与导热基体30底部平面相持平的平面,使得整个散热器各个面都为平面,以便于使该散热器能适应多种场合。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直管11及第一弯管12都通过胶水分别粘贴于第一凹槽31内;第二直管21及第二弯管22都通过胶水分别粘贴于第二凹槽32内,以防止散热管在使用的过程中脱离导热基体30上的凹槽,本实施例中的胶水为高导热环氧树脂胶。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导热基体30为由铝材制成的板体,第一散热管10及第二散热管20都为由铜材制成的管体,铜材制成的第一散热管10及第二散热管20散热效果优越,能节约很多能源成本,用导热系数高的铝和铜直接结合在一起,可以减小导热基体30与两个散热管之间的热阻,使三者之间的导热效果更好,以便于散热器能实现快速降温。
导热基体30的顶部还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顶部发热元件的第一安装孔33;导热基体30的底部上还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底部发热元件的第二安装孔34,导热基体30将发热元件所释放出的热量吸收后,由其内部传导到第一散热管10和第二散热管20,再由第一散热管10和第二散热管20内部的水流带走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导热基体30可以双面安装发热元件,以减少发热元件的安装空间,使电子发热元件安装更合理,以节约成本。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各第一安装孔33及第二安装孔34在导热基体30顶部表面的投影为交叉设置,进而使得发热元件在导热基体30上被布置在不同位置上且为不对称结构,不致因热量堆积过高而造成导热基体30某一区域的温度急剧升高,在导热基体30一个侧面上还设置有校正孔35,以便于将散热器固定在外部设施的正确位置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散热管10和第二散热管20分别嵌入于导热基体30的顶部和底部上的第一凹槽31和第二凹槽32内,从而可从导热基体30的两个面进行散热,增大了散热器的散热面积,同时其通过将各第一直管11及各第二直管21的分布方式设置为在导热基体30顶部表面的投影呈交替设置,这样,使得第一散热管10和第二散热管20在导热基体30上分布更加均匀,使其能尽可能多的带走导热基体30上的热量,进而提高了散热器的散热效率和散热效果,导热基体30为由铝材制成的板体,第一散热管10及第二散热管20都为由铜材制成的管体,铜材制成的第一散热管10及第二散热管20散热效果优越,能节约很多能源成本,用导热系数高的铝和铜直接结合在一起,可以减小导热基体30与两个散热管之间的热阻,使三者之间的导热效果更好,以便于散热器能实现快速降温,而且能减轻散热器的重量,便于安装以及携带散热器,进而减轻整机重量。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散热管、第二散热管以及导热基体,所述导热基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散热管适配的第一凹槽以及与所述第二散热管适配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散热管和第二散热管分别嵌入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一散热管包括多个间隔并排设置的第一直管以及若干个分别连接于各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直管之间的第一弯管,所述第二散热管包括多个间隔并排设置的第二直管以及若干个分别连接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直管之间的第二弯管,各所述第一直管及各所述第二直管在所述导热基体顶部表面的投影呈交替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管还包括第一进液管及第一出液管,所述第一进液管及第一出液管分别与位于所述第一散热管两侧的两所述第一直管连接;
所述第二散热管还包括第二进液管及第二出液管,所述第二进液管及第二出液管分别与位于所述第二散热管两侧的两所述第二直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液管、第一出液管、第二进液管和第二出液管都位于所述导热基体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管及第一弯管通过过盈配合方式压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直管和第二弯管通过过盈配合方式压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管的顶部表面及第一弯管的顶部表面都为平面,且所述第一直管的顶部表面及第一弯管的顶部表面都与所述导热基体的顶部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所述第二直管的底部表面及第二弯管的底部表面都为平面,且所述第二直管的底部表面及第二弯管的底部表面都与所述导热基体的底部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管及第一弯管还通过胶水粘贴于所述第一凹槽内;
所述第二直管及第二弯管还通过胶水粘贴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基体为由铝材制成的板体。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管及第二散热管都为由铜材制成的管体。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基体的顶部还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顶部发热元件的第一安装孔;
所述导热基体的底部上还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底部发热元件的第二安装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安装孔及第二安装孔在所述导热基体顶部表面的投影呈交叉设置。
CN201820762466.9U 2018-05-21 2018-05-21 一种散热器 Active CN2085050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62466.9U CN208505087U (zh) 2018-05-21 2018-05-21 一种散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62466.9U CN208505087U (zh) 2018-05-21 2018-05-21 一种散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05087U true CN208505087U (zh) 2019-02-15

Family

ID=652928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62466.9U Active CN208505087U (zh) 2018-05-21 2018-05-21 一种散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050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21189B (zh) 一种垂直对流散热器及一种垂直对流散热筒灯
CN110278699A (zh) 一种智能手机液冷散热装置
CN108598049B (zh) 一种电子元件散热器
CN207719189U (zh) 一种cpu高热散热装置
CN211575316U (zh) 散热构件、散热器和空调器
CN201336012Y (zh) 一种组合式散热外壳及嵌入式计算机
CN105101752A (zh) 充电机散热装置
CN208505087U (zh) 一种散热器
CN207939933U (zh) 液冷散热器及电机控制器
CN209057439U (zh) 一种多鳍片接触式散热片
CN207893503U (zh) 一种led面板灯用散热圈结构
CN206863682U (zh) 一种接触式主动相变冷却结构及被动相变冷却结构
CN206430066U (zh) 用于光模块散热的半导体空调
CN201837956U (zh) 笔记本电脑及便携式小型发热机器的外置散热器
CN200950437Y (zh) 一种变频器用组合式双面翅热管散热器
CN103851661A (zh) 半导体微波炉
CN209710564U (zh) 一种新型散热器
CN209358905U (zh) 散热器、散热系统及电子设备
CN209402952U (zh) 一种辐射散热器
CN209435686U (zh) 遥控器整体散热结构
CN207354786U (zh) 一种散热装置
CN208172702U (zh) 一种新型铝合金散热器
CN207602555U (zh) 一种通道式水冷散热器
CN110848821A (zh) 散热构件、散热器和空调器
CN105353847B (zh) 一种面向cpu应用的金属-聚合物复合微结构散热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