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57439U - 一种多鳍片接触式散热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鳍片接触式散热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57439U
CN209057439U CN201821435936.7U CN201821435936U CN209057439U CN 209057439 U CN209057439 U CN 209057439U CN 201821435936 U CN201821435936 U CN 201821435936U CN 209057439 U CN209057439 U CN 2090574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
bottom plate
cooling fins
heat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3593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莫仁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ongsheng Precision Electronic Compon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ongsheng Precision Electronic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ongsheng Precision Electronic Compon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ongsheng Precision Electronic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43593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574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574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5743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利于电子元件的多鳍片接触式散热片。包括底板、鳍片、接触凸起,底板为金属型材,其上表面设有若干垂直与底板垂直的鳍片,鳍片之间均匀间隔,间隔距离为3‑5mm,间隔为气流通道;所述鳍片的两侧面设有水平凸起的波浪纹;底板的下表面设有若干接触凸起,接触凸起与发热源直接接触;在所述多鳍片接触式散热片的上表面镀有纳米碳涂层。本申请通过裸铝面接触发热源,利用金属的热容和热导行进行蓄热和传导热量;鳍片表面喷涂纳米碳涂层,利用涂层辐射散热,同时利用波浪纹的鳍片增大散热时的空气流动面积,实现散热最优化。

Description

一种多鳍片接触式散热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利于电子元件的多鳍片接触式散热片。
背景技术
电子元件在工作时,会有部分电能转换为热能。使电子器件工作在高温环境下,降低了电子器件的效能,减少了使用寿命。目前电子产品散热方式主体分为两种:传导和对流。因电子设备越来越轻薄,已不具备设置风扇来进行主动散热。即在对流被限制的情况下,仅靠热传导来进行散热,使整体散热速率降低,效果不明显,从而让发热电子元器件一直工作在高温状态下,不利于正常使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散热器也遵循向轻量化发展的规律,对散热要求也逐步提高,传统的散热片重量大、占空间多,散热效果不佳,不能满足电子器件轻量化的发展需要;且传统的散热片与电子元件通过导热胶接触导热,导热效果不佳,且使用寿命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的散热片重量大、占空间多,散热效果不佳,不能满足电子器件轻量化的发展需要;且传统的散热片与电子元件通过导热胶接触导热,导热效果不佳,且使用寿命低。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鳍片接触式散热片,通过裸铝面接触发热源,利用金属的热容和热导行进行蓄热和传导热量;鳍片表面喷涂纳米碳涂层,利用涂层辐射散热,同时利用波浪纹的鳍片增大散热时的空气流动面积,实现散热最优化。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鳍片接触式散热片,包括底板、鳍片、接触凸起,底板为金属型材,其上表面设有若干垂直与底板垂直的鳍片,鳍片之间均匀间隔,间隔距离为3-5mm,间隔为气流通道,传统散热器只是在热传导的基础上比较被动的去进行对流而不考虑风道,本申请在有自然风或者人为送风的情况下,鳍片间的气流通道因温差使气压差值加大使通道内空气流速加快,散热速率加快,即增加了热对流的通路,使环境内的热量流在气压的推动下更加快速流动,而不会受到阻挡,同时其间隔距离设置与纳米碳涂层相配合,为最优化的热辐射线的反射、折射线路,达到最佳的散热效果;所述鳍片的两侧面设有水平凸起的波浪纹,波浪纹一方面增大散热时空气的流动面积,进而增大散热面积,增强散热效果,另一方面与纳米碳涂层配合,可以通过波浪纹厚度、密度等的调整,调整热辐射线的反射、折射线路,达到最佳的散热效果;底板的下表面设有若干接触凸起,接触凸起与发热源直接接触,其位置和面积与发热源芯片相匹配,利用金属的热容和热导行进行蓄热和传导热量,且同时增加了产品厚度,增强热容,提高产品散热性能;在所述多鳍片接触式散热片的上表面镀有纳米碳涂层,该散热涂层上均匀设有将热量转为 3-40微米的中红外短波的热量转换层;使用该散热涂层直接或间接的接触发热器件,热量转换成红外中短波的形式进行主动散热;与现有技术相比较,能够满足散热效率并使散热器体积变得小巧。
利用上述结构散热时,芯片的热量通过铝基材传导到表层纳米碳层;激发纳米碳层里的单壁碳原子和纳米碳求、纳米碳管;使热能转换成红外短波发射到外界空气中;从而降低电子发热元件的温度,保障其能在额定状况下正常工作,延长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底板为铝型材,能够同时满足导热、轻量和节省成本的需求。
进一步的,底板上设有18-25个鳍片,该数量的鳍片能够满足散热效率又不会过多增加整个散热片的重量,满足轻量化的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鳍片间设有1-3个刨槽风道,将鳍片分为了若干行,行间为刨槽风道,这样不仅在相邻鳍片之间形成纵向的气流通道,并且形成了横向的刨槽通道,增加了热量流动的空间和方向,使环境内的热量流在气压的推动下更加且快速流动,而不会受到阻挡,在同等产品体积下可有效提高产品的散热性能。
进一步的,底板的上设有若干安装孔,用于与电子元件相固定。
进一步的,底板的厚度由热源部分厚而向边缘部份变薄,如此可使散热片由热源部份吸收足够的热向周围较薄的部份迅速传递。
进一步的,鳍片为上窄下宽的正梯形形状,鳍片角度为2-5°,可以迫使下部的热气流向上移动,促进散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采用多鳍片的设计,增大散热面积,形成对流通路,快速散热;
(2)底板的下表面设有若干接触凸起,接触凸起与发热源直接接触,利用金属的热容和热导行进行蓄热和传导热量,且同时增加了产品厚度,增强热容,提高产品散热性能;
(3)鳍片的两侧面设有水平凸起的波浪纹,波浪纹一方面增大散热时空气的流动面积,进而增大散热面积,增强散热效果,另一方面与纳米碳涂层配合,可以通过波浪纹厚度、密度等的调整,调整热辐射线的反射、折射线路,达到最佳的散热效果;
(4)具有纳米碳涂层,热量转换成红外中短波的形式进行主动散热;与现有技术相比较,能够满足散热效率并使散热器体积变得小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下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鳍片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板1、鳍片2、接触凸起3、波浪纹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由图1所示,一种多鳍片接触式散热片,包括底板1、鳍片2、接触凸起3,底板1为金属型材,其上表面设有若干垂直与底板1垂直的鳍片2,鳍片之间均匀间隔,间隔距离为 3-5mm,间隔为气流通道,传统散热器只是在热传导的基础上比较被动的去进行对流而不考虑风道,本申请在有自然风或者人为送风的情况下,鳍片间的气流通道因温差使气压差值加大使通道内空气流速加快,散热速率加快,即增加了热对流的通路,使环境内的热量流在气压的推动下更加快速流动,而不会受到阻挡,同时其间隔距离设置与纳米碳涂层相配合,为最优化的热辐射线的反射、折射线路,达到最佳的散热效果;所述鳍片的两侧面设有水平凸起的波浪纹4,波浪纹一方面增大散热时空气的流动面积,进而增大散热面积,增强散热效果,另一方面与纳米碳涂层配合,可以通过波浪纹厚度、密度等的调整,调整热辐射线的反射、折射线路,达到最佳的散热效果;底板1的下表面设有若干接触凸起3,接触凸起3与发热源直接接触,其位置和面积与发热源芯片相匹配,利用金属的热容和热导行进行蓄热和传导热量,且同时增加了产品厚度,增强热容,提高产品散热性能;在所述多鳍片接触式散热片的上表面镀有纳米碳涂层,该散热涂层上均匀设有将热量转为3-40微米的中红外短波的热量转换层;使用该散热涂层直接或间接的接触发热器件,热量转换成红外中短波的形式进行主动散热;与现有技术相比较,能够满足散热效率并使散热器体积变得小巧。
利用上述结构散热时,芯片的热量通过铝基材传导到表层纳米碳层;激发纳米碳层里的单壁碳原子和纳米碳求、纳米碳管;使热能转换成红外短波发射到外界空气中;从而降低电子发热元件的温度,保障其能在额定状况下正常工作,延长使用寿命。
底板1为铝型材,能够同时满足导热、轻量和节省成本的需求。
实施例2:
底板上设有18-25个鳍片,该数量的鳍片能够满足散热效率又不会过多增加整个散热片的重量,满足轻量化的要求。
所述鳍片间设有2-5个刨槽风道,不仅在相邻鳍片之间形成纵向的气流通道,并且形成了横向的刨槽通道,增加了热量流动的空间和方向,使环境内的热量流在气压的推动下更加且快速流动,而不会受到阻挡,在同等产品体积下可有效提高产品的散热性能。
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底板的上设有若干安装孔,用于与电子元件相固定。
底板的厚度由热源部分厚而向边缘部份变薄,如此可使散热片由热源部份吸收足够的热向周围较薄的部份迅速传递。
鳍片为上窄下宽的正梯形形状,鳍片角度为2-5°,可以迫使下部的热气流向上移动,促进散热。
其余均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相同。

Claims (7)

1.一种多鳍片接触式散热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鳍片、接触凸起,底板为金属型材,其上表面设有若干垂直于底板的鳍片,鳍片之间均匀间隔,间隔距离为3-5mm,间隔为气流通道;所述鳍片的两侧面设有水平凸起的波浪纹;底板的下表面设有若干接触凸起,接触凸起与发热源直接接触,其位置和面积与发热源芯片相匹配;在所述多鳍片接触式散热片的上表面镀有纳米碳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鳍片接触式散热片,其特征在于:底板为铝型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鳍片接触式散热片,其特征在于:底板上设有18-25个鳍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鳍片接触式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鳍片间设有1-3个刨槽风道,将鳍片分为若干行,行间为刨槽风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鳍片接触式散热片,其特征在于:底板的上设有若干安装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鳍片接触式散热片,其特征在于:底板的厚度由热源部分厚而向边缘部份变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鳍片接触式散热片,其特征在于:鳍片为上窄下宽的正梯形形状,鳍片角度为2-5°。
CN201821435936.7U 2018-09-03 2018-09-03 一种多鳍片接触式散热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0574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35936.7U CN209057439U (zh) 2018-09-03 2018-09-03 一种多鳍片接触式散热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35936.7U CN209057439U (zh) 2018-09-03 2018-09-03 一种多鳍片接触式散热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57439U true CN209057439U (zh) 2019-07-02

Family

ID=67048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35936.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057439U (zh) 2018-09-03 2018-09-03 一种多鳍片接触式散热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5743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35418A (zh) * 2019-10-08 2021-04-09 全亿大科技(佛山)有限公司 液冷散热器
CN112662333A (zh) * 2020-12-28 2021-04-16 新昌县辰逸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导热散热膜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35418A (zh) * 2019-10-08 2021-04-09 全亿大科技(佛山)有限公司 液冷散热器
CN112662333A (zh) * 2020-12-28 2021-04-16 新昌县辰逸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导热散热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2171150A1 (zh) 一种垂直对流散热器及一种垂直对流散热筒灯
CN209057439U (zh) 一种多鳍片接触式散热片
CN209105539U (zh) 一种轻量斜台式散热片
CN209134724U (zh) 一种多鳍片翼型散热片
CN209046969U (zh) 一种半封闭式鳍片散热片
CN208971902U (zh) 一种水冷散热板
WO2012135988A1 (zh) 一种led散热器
CN208940301U (zh) 一种多通道鳍片散热片
CN208505087U (zh) 一种散热器
CN211959657U (zh) 一种易散热的cem-3覆铜板
CN209057440U (zh) 一种通用型鳍片散热片
CN103851661A (zh) 半导体微波炉
CN209402952U (zh) 一种辐射散热器
CN209563078U (zh) 可调换散热鳍片的服务器用散热片
CN208016187U (zh) 轻质高效铝制散热器
CN208589434U (zh) 一种柔性膜片散热器
CN210807995U (zh) 一种适用于igbt模块的均温散热结构
CN209057438U (zh) 一种防水多鳍片式散热片
CN208028053U (zh) 一种快速散热的电子产品用散热片
CN209710564U (zh) 一种新型散热器
CN209358905U (zh) 散热器、散热系统及电子设备
CN209435686U (zh) 遥控器整体散热结构
CN207410674U (zh) 石墨散热器结构
CN207118189U (zh) 一种新型高效散热片
CN208300185U (zh) 自然对流散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02

Termination date: 202109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