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54088U - 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454088U CN219454088U CN202320199562.8U CN202320199562U CN219454088U CN 219454088 U CN219454088 U CN 219454088U CN 202320199562 U CN202320199562 U CN 202320199562U CN 219454088 U CN219454088 U CN 21945408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esh air
- air outlet
- fresh
- outlet
- ai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属于空调技术领域,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空调风机、室内热交换器、新风通道、新风风机、外罩和第二新风出风口,其中,壳体上开设有空调出风口,壳体具有面板,面板上开设有第一新风出风口;空调风机设置于壳体内;室内热交换器设置于壳体内;新风通道设置于壳体内,新风通道的一端连通于室外,另一端与第一新风出风口连通;新风风机设置于新风通道内;外罩设置于面板,且外罩的长度方向与壳体的长度方向相同;且外罩与面板之间形成有风腔;第二新风出风口开设于外罩的两个端壁且与风腔连通;新风风机将室外新风通过新风通道和第一新风出风口输入至风腔内,进入风腔的新风通过第二新风出风口输入室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空调即空气调节器,是指用人工手段,对建筑或构筑物内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流速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设备。而新风空调是具有新风功能的一种健康舒适的空调,利用风扇,实现房间空气和室外空气之间的流通、换气,还有净化空气的作用。
目前,现有技术中新风空调中,壳体上设置有与室外连通的新风管,壳体的新风出风通常单独设一个新风出风口,新风出风口与新风管连通。新风从单独的出风口直接吹出,新风扩散很不均匀,用户体验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通过外罩与面板之间形成有风腔,新风进入新风通道后通过第一新风出风口输入至风腔后通过外罩两端的第二新风出风口输入室内。从空调壳体的两端向室内输入新风,提高新风流动的均匀性,提高用户舒适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空调出风口,所述壳体具有面板,所述面板上开设有第一新风出风口;
空调风机,所述空调风机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空调风机用于将空调风通过所述空调出风口输送至室内;
室内热交换器,所述室内热交换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在所述室内热交换器内部流动的制冷剂与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形成制热循环或制冷循环,以提高或降低输出至室内的空调风的温度;
新风通道,所述新风通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新风通道的一端连通于室外,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新风出风口连通;
新风风机,所述新风风机设置于所述新风通道内,所述新风风机用于将室外新风通过所述新风通道并从所述第一新风出风口输出;
外罩,所述外罩设置于所述面板,且所述外罩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相同;且所述外罩与所述面板之间形成有风腔;
第二新风出风口,所述第二新风出风口开设于所述外罩的两个端壁且与所述风腔连通;
所述新风风机将室外新风通过新风通道和第一新风出风口输入至所述风腔内,进入所述风腔的新风通过所述第二新风出风口输入室内。
在技术方案中,通过外罩与面板之间形成有风腔,新风进入新风通道后通过第一新风出风口输入至风腔后通过外罩两端的第二新风出风口输入室内。从空调壳体的两端向室内输入新风,提高新风流动的均匀性,提高用户舒适度。
本申请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新风出风口沿其所在的所述外罩的端壁的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
本申请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新风出风口内设置有第一格栅。
本申请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罩背离地面的侧壁为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上开设有第三新风出风口,所述第三新风出风口与所述风腔连通。
本申请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新风出风口沿所述第一侧壁的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
本申请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罩朝向地面的侧壁为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上开设有第四新风出风口,所述第四新风出风口与所述风腔连通。
本申请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壁呈倾斜设置,其自远离所述地面的一侧向远离所述面板的方向倾斜。
本申请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新风出风口沿所述第二侧壁的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
本申请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两端开设有第五新风出风口,所述第五新风出风口贯穿所述面板并与所述风腔连通;
所述新风风机将室外新风通过新风通道和第一新风出风口输入至所述风腔内,部分进入风腔的气流通过所述第五新风出风口输入室内。
本申请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罩通过卡扣与所述壳体的所述面板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的爆炸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的侧视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的主视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外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外罩的另一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外罩的侧视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外罩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壳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100、壳体;200、空调出风口;300、面板;400、第一新风出风口;500、外罩;600、第二新风出风口;700、第一侧壁;800、第三新风出风口;900、第二侧壁;110、第四新风出风口;120、第五新风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本申请中,空调室内机通过使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室内热交换器来执行空调壳体的制冷循环。制冷循环包括一系列过程,涉及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并向已被调节和热交换的空气供应制冷剂。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进行压缩排出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所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成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膨胀阀使在冷凝器中冷凝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液相制冷剂膨胀为低压的液相制冷剂。室内热交换器蒸发在膨胀阀中膨胀的制冷剂,并使处于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返回到压缩机。室内热交换器可以通过利用制冷剂的蒸发的潜热与待冷却的材料进行热交换来实现制冷效果。在整个循环中,空调壳体可以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空调壳体的室外单元是指制冷循环的包括压缩机和室外热交换器的部分,空调壳体的室内单元包括室内热交换器,并且膨胀阀可以提供在室内单元或室外单元中。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外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或室内热交换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时,空调壳体用作制热模式的加热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室内热交换器时,空调壳体用作制冷模式的冷却器。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
如附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中,该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100、空调风机、室内热交换器、新风通道、新风风机、外罩500和第二新风出风口600,其中,壳体100上开设有空调出风口200,壳体100具有面板300,面板300上开设有第一新风出风口400;空调风机设置于壳体100内,空调风机用于将空调风通过空调出风口200输送至室内;室内热交换器设置于壳体100内,在室内热交换器内部流动的制冷剂与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形成制热循环或制冷循环,以提高或降低输出至室内的空调风的温度;新风通道设置于壳体100内,新风通道的一端连通于室外,另一端与第一新风出风口400连通;新风风机设置于新风通道内,新风风机用于将室外新风通过新风通道并从第一新风出风口400输出;外罩500设置于面板300,且外罩500的长度方向与壳体100的长度方向相同;且外罩500与面板300之间形成有风腔;第二新风出风口600开设于外罩500的两个端壁且与风腔连通;新风风机将室外新风通过新风通道和第一新风出风口400输入至风腔内,进入风腔的新风通过第二新风出风口600输入室内。
通过外罩500与面板300之间形成有风腔,新风进入新风通道后通过第一新风出风口400输入至风腔后通过外罩500两端的第二新风出风口600输入室内。从外罩500两端向室内输入新风,提高新风流动的均匀性,提高用户舒适度。
请参照图1至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器为挂式空调,壳体100的长度方向呈水平设置,壳体100背离面板300的一侧靠近墙壁,面板300朝向室内。外罩500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因此第二新风出风口600开设于外罩500的左右两端。
请参照图2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外罩500为长方体,外罩500朝向面板300的一侧为开口,外罩500罩设面板300后,外罩500的内部与面板300形成密闭的风腔,第一新风出风口400与风腔连通,开设的第二新风出风口600将风腔与室外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0连接有新风管道,新风管道与新风通道连接且连通,新风管道贯穿墙壁连通室外,室外的新风通过新风管道进入新风通道。
请参照图4、图6、图7和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新风出风口600为矩形,第二新风出风口600的长度方向与所在的外罩500的端壁的长度方向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新风出风口600沿其所在的外罩500的端壁的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二新风出风口600分布于所在的外罩500的端壁上,各第二新风出风口600的孔径较小,其避免杂物、异物灰尘通过第二新风出风口600落入壳体100内部造成设备损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新风出风口600的形状还可以为圆形、三角形、菱形等其它形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新风出风口600内设置有第一格栅。当外罩500的端壁上仅开设有一个第二新风出风口600,该第二新风出风口600的孔径较大。在该第二新风出风口600内安装第一格栅,通过第一格栅避免杂物、异物灰尘通过第二新风出风口600落入壳体100内部造成设备损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新风出风口600内设置有阻拦网,阻拦网的孔径相较于第一格栅更小,其在不影响新风输出的情况下进一步避免更小的杂物、异物灰尘通过第二新风出风口600落入壳体100内部造成设备损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器为立式空调,壳体100的长度方向呈竖直设置。此时第二新风出风口600既可以开设于外罩500长度方向的两端,也可以开设于外罩500宽度方向的两端。
请参照图3、图6和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外罩500背离地面的侧壁为第一侧壁700,第一侧壁700上开设有第三新风出风口800,第三新风出风口800与风腔连通。空调器为挂式空调,则第一侧壁700为外罩500的顶部,第三新风出风口800朝向上方,室外新风通过第三新风出风口800后撞击室内天花板后分散至室内,进一步提高室外新风进入室内的均匀度,并且新风不直接吹向人,提高用户舒适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侧壁700呈倾斜设置,第一侧壁700自靠近地面的一侧向远离面板300的方向倾斜。第一侧壁700倾斜向上的朝向室内,因此通过第三新风出风口800的新风也呈倾斜向上的方向进入室内,该方案中,经过第三新风出风口800的新风更靠近室内中央,进一步提高了对室内新风输入的均匀度,提高用户舒适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新风出风口800沿第一侧壁700的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三新风出风口800分布于所在的外罩500的第一侧壁700上,各第三新风出风口800的孔径较小,其避免杂物、异物灰尘通过第三新风出风口800落入壳体100内部造成设备损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新风出风口800为矩形,第三新风出风口800的长度方向与所在的外罩500的第一侧壁700的长度方向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新风出风口800的形状还可以为圆形、三角形、菱形等其它形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新风出风口800内设置有第二格栅。当外罩500的端壁上仅开设有一个第三新风出风口800,该第三新风出风口800的孔径较大。在该第三新风出风口800内安装第二格栅,通过第二格栅避免杂物、异物灰尘通过第三新风出风口800落入壳体100内部造成设备损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新风出风口800内设置有阻拦网,阻拦网的孔径相较于第二格栅更小,其在不影响新风输出的情况下进一步避免更小的杂物、异物灰尘通过第三新风出风口800落入壳体100内部造成设备损坏。
请参照图5、图6、图7和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外罩500朝向地面的侧壁为第二侧壁900,第二侧壁900上开设有第四新风出风口110,第四新风出风口110与风腔连通。第二侧板为外罩500朝向地面的侧壁,因此第二侧壁900为外罩500的底壁,第四新风出风口110朝向室内底部。室外新风经过新风通道、风腔并从第四新风出风口110输出至室内撞击地面后分进一步散至室内。提高了对室内新风输入的均匀度,提高用户舒适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侧壁900呈倾斜设置,其自远离地面的一侧向远离面板300的方向倾斜。第二侧壁900倾斜向上的朝向室内,因此通过第四新风出风口110的新风也呈倾斜向下的方向进入室内,该方案中,经过第四新风出风口110的新风更靠近室内中央,进一步提高了对室内新风输入的均匀度,提高用户舒适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新风出风口110沿第二侧壁900的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多个第四新风出风口110分布于所在的外罩500的第二侧壁900上,各第四新风出风口110的孔径较小,其避免杂物、异物灰尘通过第四新风出风口110落入壳体100内部造成设备损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新风出风口110为矩形,第四新风出风口110的长度方向与所在的外罩500的第二侧壁900的长度方向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新风出风口110的形状还可以为圆形、三角形、菱形等其它形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新风出风口110内设置有第二格栅。当外罩500的端壁上仅开设有一个第四新风出风口110,该第四新风出风口110的孔径较大。在该第四新风出风口110内安装第二格栅,通过第二格栅避免杂物、异物灰尘通过第四新风出风口110落入壳体100内部造成设备损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新风出风口110内设置有阻拦网,阻拦网的孔径相较于第二格栅更小,其在不影响新风输出的情况下进一步避免更小的杂物、异物灰尘通过第四新风出风口110落入壳体100内部造成设备损坏。
请参照图2和图10,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0的两端开设有第五新风出风口120,第五新风出风口120贯穿面板300并与风腔连通;新风风机将室外新风通过新风通道和第一新风出风口400输入至风腔内,部分进入风腔的气流通过第五新风出风口120输入室内。第五新风出风口120靠近第二新风出风口600,进入新风腔的室外新风还经过第五新风出风口120输入至室内,进一步提高进入室内的新风的风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罩500通过卡扣与壳体100的面板300可拆卸连接。当外罩500损坏时,可以单独进行更换,方便操作。卡扣包括卡块与卡槽,卡块有两个且设置于外罩500朝向面板300的一侧的两端,卡槽开设于面板300且与卡块一一对应设置,卡块用于与卡槽卡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不同外罩500的第二新风出风口600的孔径不同,可以进行更换改变进入室内的新风的风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新风出风口400开设于面板300的中央,因此通过第一新风出风口400的新风位于风腔的中央,新风能够均匀地从两个第二新风出风口600输出。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空调出风口,所述壳体具有面板,所述面板上开设有第一新风出风口;
空调风机,所述空调风机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空调风机用于将空调风通过所述空调出风口输送至室内;
室内热交换器,所述室内热交换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在所述室内热交换器内部流动的制冷剂与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形成制热循环或制冷循环;
新风通道,所述新风通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新风通道的一端连通于室外,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新风出风口连通;
新风风机,所述新风风机设置于所述新风通道内,所述新风风机用于将室外新风通过所述新风通道并从所述第一新风出风口输出;[1]
外罩,所述外罩设置于所述面板,且所述外罩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外罩与所述面板之间形成有风腔;[2]
第二新风出风口,所述第二新风出风口开设于所述外罩的两个端壁且与所述风腔连通[3];
所述新风风机将室外新风通过新风通道和第一新风出风口输入至所述风腔内,进入所述风腔的新风通过所述第二新风出风口输入室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新风出风口沿其所在的所述外罩的端壁的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新风出风口内设置有第一格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背离地面的侧壁为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上开设有第三新风出风口,所述第三新风出风口与所述风腔连通;
所述新风风机将室外新风通过新风通道和第一新风出风口输入至所述风腔内,进入所述风腔的部分新风通过所述第三新风出风口输入室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新风出风口沿所述第一侧壁的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朝向地面的侧壁为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上开设有第四新风出风口,所述第四新风出风口与所述风腔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壁呈倾斜设置,其自远离所述地面的一侧向远离所述面板的方向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新风出风口沿所述第二侧壁的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两端开设有第五新风出风口,所述第五新风出风口贯穿所述面板并与所述风腔连通;
所述新风风机将室外新风通过新风通道和第一新风出风口输入至所述风腔内,部分进入所述风腔的气流通过所述第五新风出风口输入室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通过卡扣与所述壳体的所述面板可拆卸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199562.8U CN219454088U (zh) | 2023-02-09 | 2023-02-09 | 空调室内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199562.8U CN219454088U (zh) | 2023-02-09 | 2023-02-09 | 空调室内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454088U true CN219454088U (zh) | 2023-08-01 |
Family
ID=874104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199562.8U Active CN219454088U (zh) | 2023-02-09 | 2023-02-09 | 空调室内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454088U (zh) |
-
2023
- 2023-02-09 CN CN202320199562.8U patent/CN21945408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5001903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4949402U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CN219454088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6244597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5001922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9624168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113310112A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CN219693445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8627080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8846291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9913401U (zh) | 挂式空调 | |
CN216953249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9473818U (zh) | 室内换热器 | |
CN219572086U (zh) | 立式空调 | |
CN218936486U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CN219889754U (zh) | 挂式空调 | |
CN219868249U (zh) | 空调器 | |
CN215765417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9454081U (zh) | 室内换热器 | |
CN218820663U (zh)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9367793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8065122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9607228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21403233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5675496U (zh) | 空调室内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