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72086U - 立式空调 - Google Patents
立式空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572086U CN219572086U CN202320797352.9U CN202320797352U CN219572086U CN 219572086 U CN219572086 U CN 219572086U CN 202320797352 U CN202320797352 U CN 202320797352U CN 219572086 U CN219572086 U CN 21957208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air outlet
- air conditioner
- outlet
- gril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式空调,属于空调技术领域,立式空调包括:壳体、出风腔、出风件、驱动件、挡风板和送风出风口,其中,壳体竖直设置,壳体内设置有风道;出风腔开设于壳体其一竖直侧壁的顶端;出风件转动连接于壳体的顶部,出风件上开设有空调出风口,空调出风口与风道连通;空调风机设置于壳体内,空调风机用于将空调风经过风道并通过空调出风口输送至室内;驱动件设置于壳体内,驱动件用于带动出风件旋转;挡风板设置于出风腔内且位于出风件远离出风腔开口的一侧;挡风板与出风腔的内壁之间形成引流风道;挡风板上开设有供空调出风口连通的引流入风口;送风出风口开设于出风腔竖直的侧壁,送风出风口与引流风道连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式空调。
背景技术
空调即空气调节器,是指用人工手段,对建筑或构筑物内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流速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设备。目前,空调分为立式空调和挂式空调,其中,立式空调具有功率大、风力强等优点。
现有技术中,空调出风口的出风范围有限,当空调风直着吹向用户时,会造成用户的不适,影响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立式空调,将出风件旋转,以使空调出风口与引流入风口连通,空调风进入引流风道并从送风出风口输出,空调风从其它方向吹入室内,避免直吹用户造成用户不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式空调,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竖直设置,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风道;
出风腔,所述出风腔开设于所述壳体其一竖直侧壁的顶端;
室内热交换器,所述室内热交换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在所述室内热交换器内部流动的制冷剂与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形成制热循环或制冷循环;
出风件,所述出风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出风件上开设有空调出风口,所述空调出风口与所述风道连通;
空调风机,所述空调风机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空调风机用于将空调风经过所述风道并通过所述空调出风口输送至室内;
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出风件旋转;
挡风板,所述挡风板设置于所述出风腔内且位于所述出风件远离所述出风腔开口的一侧;所述挡风板与所述出风腔的内壁之间形成引流风道;所述挡风板上开设有供所述空调出风口连通的引流入风口;
送风出风口,所述送风出风口开设于所述出风腔竖直的侧壁,所述送风出风口与所述引流风道连通;
所述空调出风口与所述引流入风口连通,空调风经过所述引流风道并通过所述送风出风口输入室内。
在技术方案中,将出风件旋转,以使空调出风口与引流入风口连通,空调风进入引流风道并从送风出风口输出,空调风从其它方向吹入室内,避免直吹用户造成用户不适。
本申请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送风出风口设置有两个,且分别开设于所述出风腔靠近其开口的两个竖直的侧壁;两个所述送风出风口均与所述出风腔连通。
本申请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风件为圆柱体且竖直设置,所述空调出风口开设于所述出风件的周壁。
本申请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风板包括包围段;所述包围段呈圆弧形且的轴线与所述出风件共线,所述出风件的周壁贴合且可转动于所述包围段。
本申请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风板还包括两个连接段,两个所述连接段设置于所述包围段的两端,且所述连接段沿所述包围段的径向沿伸,所述连接段的远离所述包围段的一侧连接于所述送风出风口靠近所述出风腔开口的一侧。
本申请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引流入风口开设于所述包围段背离所述出风腔开口的一侧。
本申请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送风出风口内设置有第一格栅,所述第一格栅导风方向与所述送风出风口的开设方向相同。
本申请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格栅包括第一栅板,所述第一栅板呈竖直设置,所述第一栅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连接于所述送风出风口的内顶壁和内底壁,所述第一栅板的宽度方向与所述送风出风口的开设方向相同。
本申请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出风口的开设方向沿所述出风件的径向设置,所述空调出风口处设置有第二格栅,所述第二格栅的导风方向与所述空调出风口的开设方向相同。
本申请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格栅包括第二栅板,所述第二栅板的长度方向呈竖直设置,且第二栅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连接于所述空调出风口的内顶壁和内底壁。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立式空调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立式空调的主视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立式空调的侧视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立式空调的后视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立式空调的局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立式空调的局部结构的主视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立式空调的局部结构的侧视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立式空调的局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立式空调的挡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立式空调的出风件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100、壳体;200、出风腔;300、出风件;301、空调出风口;400、第二格栅;500、送风出风口;600、挡风板;601、包围段;602、连接段。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本申请中,立式空调通过使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室内换热器来执行空调室内机的制冷循环。制冷循环包括一系列过程,涉及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并向已被调节和热交换的空气供应制冷剂。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进行压缩排出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所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成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膨胀阀使在冷凝器中冷凝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液相制冷剂膨胀为低压的液相制冷剂。室内换热器蒸发在膨胀阀中膨胀的制冷剂,并使处于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返回到压缩机。室内换热器可以通过利用制冷剂的蒸发的潜热与待冷却的材料进行热交换来实现制冷效果。在整个循环中,空调室内机可以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空调室内机的室外单元是指制冷循环的包括压缩机和室外热交换器的部分,空调室内机的室内单元包括室内热交换器,并且膨胀阀可以提供在室内单元或室外单元中。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外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或室内换热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时,空调室内机用作制热模式的加热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室内换热器时,空调室内机用作制冷模式的冷却器。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
如附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立式空调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中,该立式空调包括:壳体100、出风腔200、室内热交换器、出风件300、空调风机、驱动件、挡风板600和送风出风口500,其中,壳体100竖直设置,壳体100内设置有风道;出风腔200开设于壳体100其一竖直侧壁的顶端;室内热交换器设置于壳体100内,在室内热交换器内部流动的制冷剂与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形成制热循环或制冷循环;出风件300转动连接于壳体100的顶部,出风件300上开设有空调出风口301,空调出风口301与风道连通;空调风机设置于壳体100内,空调风机用于将空调风经过风道并通过空调出风口301输送至室内;驱动件设置于壳体100内,驱动件用于带动出风件300旋转;挡风板600设置于出风腔200内且位于出风件300远离出风腔200开口的一侧;挡风板600与出风腔200的内壁之间形成引流风道;挡风板600上开设有供空调出风口301连通的引流入风口;送风出风口500开设于出风腔200竖直的侧壁,送风出风口500与引流风道连通;空调出风口301与引流入风口连通,空调风经过引流风道并通过送风出风口500输入室内。
通过上述方案,将出风件300旋转,以使空调出风口301与引流入风口连通,空调风进入引流风道并从送风出风口500输出,空调风从其它方向吹入室内,避免直吹用户造成用户不适。
在一些实施例中,出风件300为圆柱体且竖直设置,空调出风口301开设于出风件300的周壁。风道的顶部连通出风腔200的内底壁,出风件300的底壁与风道连接且连通。当空调出风口301转动至远离出风腔200的开口时,空调出风口301与引流入风口连通,空调风通过引流风道并从送风出风口500输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件包括但不限于电机。出风件300的底部周壁设置有传动齿圈,驱动件的输出轴设置有传动齿轮,传动齿轮与传动齿圈啮合。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带动齿轮转动,齿轮与齿圈啮合带动驱动件转动,完成驱动件的旋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送风出风口500开设于出风腔200侧壁且靠近出风腔200开口的一侧。经过送风出风口500输出的气流从壳体100的侧边输入室内,实现侧向送风。
请参照图1至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送风出风口500设置有两个,且分别开设于出风腔200靠近其开口的两个竖直的侧壁;两个送风出风口500均与出风腔200连通。部分空调风从壳体100的两侧进入室内的效果,实现环抱风的效果,提高用户体验。
请参照图4至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挡风板600包括包围段601;包围段601呈圆弧形且的轴线与出风件300共线,出风件300的周壁贴合且可转动于包围段601。挡风板600还包括两个连接段602,两个连接段602设置于包围段601的两端,且连接段602沿包围段601的径向沿伸,连接段602的远离包围段601的一侧连接于送风出风口500靠近出风腔200开口的一侧。出风件300转动时,出风件300的周壁贴合且转动于包围段601的内周壁。引流入风口开设于包围段601,引流入风口的开口大小与空调格出风口的开口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引流入风口开设于包围段601背离出风腔200开口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送风出风口500为矩形口,送风出风口500靠近出风腔200的开口。送风出风口500的高度大于空调出风口301的高度,以尽可能大的提高出风量,避免对空调风的阻挡。避免空调风吹向出风腔200的内壁导致凝露水的出现,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送风出风口500的开设方向呈水平设置,且送风出风口500的开设方向与出风腔200的开口的方向相互垂直。通过送风出风口500的内壁对空调风进行导向,使空调风从空调的两侧输入室内,实现环抱风的效果,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出风腔200两侧壁上的两个送风出风口500的形状大小相同,使经过送风出风口500进入室内的风量相同,从壳体100两侧进入室内的空调风更均匀。当立式空调进行制热或制冷模式时,从壳体100两侧进入室内的空调风的风量相同,因此对室内温度的调节也更加均匀,提高用户体验。
请参照图1至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出风腔200两侧壁上的两个送风出风口500距离出风腔200开口的距离相同。使经过送风出风口500进入室内的风量相同,从壳体100两侧进入室内的空调风更均匀。当立式空调进行制热或制冷模式时,从壳体100两侧进入室内的空调风的风量相同,因此对室内温度的调节也更加均匀,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送风出风口500距离出风件300的轴线的距离相同。使经过送风出风口500进入室内的风量相同,从壳体100两侧进入室内的空调风更均匀。当立式空调进行制热或制冷模式时,从壳体100两侧进入室内的空调风的风量相同,因此对室内温度的调节也更加均匀,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送风出风口500内设置有第一格栅,第一格栅导风方向与送风出风口500的开设方向相同。通过第一格栅对经过送风出风口500的空调风进行导向,使空调风从壳体100的两侧输入至室内,实现环抱风的效果,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格栅包括第一栅板,第一栅板呈竖直设置,第一栅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连接于送风出风口500的内顶壁和内底壁,第一栅板的宽度方向与送风出风口500的开设方向相同。空调风在经过送风出风口500时接触第一栅板并沿着第一栅板的宽度方向输出并进入室内。部分空调风从壳体100的两侧进入室内的效果,实现环抱风的效果,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栅板沿送风出风口50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通过多个第一栅板进一步对空调风的导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送风出风口500中,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栅板之间的间距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送风出风口500中的第一栅板的数量相同。保证从壳体100两侧进入室内的空调风的风量相同。
请参照图10,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出风口301的开设方向沿出风件300的径向设置。空调出风口301处设置有第二格栅400,第二格栅400的导风方向与空调出风口301的开设方向相同。通过第二格栅400对经过空调出风口301的空调风进行导向,减少空调风的扩散,减少空调风进入出风腔200内,减少出风腔200内冷凝水的产生,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格栅400包括第二栅板,第二栅板的长度方向呈竖直设置,且第二栅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连接于空调出风口301的内顶壁和内底壁。第二栅板的宽度方向与空调出风口301的开设方向相同,经过空调出风口301的空调风接触第二栅板,乱流接触到第二栅板并被第二栅板导向后输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栅板沿空调出风口30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二栅板对经过空调出风口301的空调风进行导向,提高对空调风的导向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二栅板的间距相同。使经过空调出风口301输出的空调风均匀进入室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出风口301处设置有导风板,导风板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导风板上下翻转以控制经过空调出风口301的空调风的风向。导风板与第二格栅400连接,空调风在经过导风板时,接触导风板,并沿着导风板的倾斜方向输出。通过导风板调整空调风竖直方向的风向,方便用户根据需求选择使用,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风板的与各第二栅板连接,导风板翻转以控制空调风的出风方向。在一些实施例中,导风板的数量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多个导风板在任何状态下均保持平行。通过多个导风板提高对空调风的导向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出风件300的底端与出风腔200的内底壁转动连接,出风件300的顶端与出风腔200的内顶壁转动连接。出风件300的顶部和底部均与壳体100连接,提高了出风件300在出风腔200内的稳定性,提高了壳体100顶部处的结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出风腔200的内顶壁和内底壁均开设有圆孔,圆孔的直径不小于出风件300的直径,出风件300的顶部和底部分别插接于对应的圆孔内,且出风件300沿自身的轴线转动于圆孔内。在生产时,出风件300从壳体100的内部底端自下而上穿过出风腔200的内底壁后,出风件300的顶端插接于出风腔200的内顶壁,避免出风件300脱离出风腔200,提高结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出风件300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轴承,轴承包括同轴设置的内圈和外圈,内圈转动于外圈内。轴承的内圈套设且与出风件300连接,轴承的外圈与壳体100连接。出风件300转动时,内圈转动于外圈内,通过轴承减少摩擦力,且减少出风件300转动时的噪音。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立式空调,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竖直设置,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风道;
出风腔,所述出风腔开设于所述壳体其一竖直侧壁的顶端;
室内热交换器,所述室内热交换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在所述室内热交换器内部流动的制冷剂与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形成制热循环或制冷循环;
出风件,所述出风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出风件上开设有空调出风口,所述空调出风口与所述风道连通;
空调风机,所述空调风机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空调风机用于将空调风经过所述风道并通过所述空调出风口输送至室内;
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出风件旋转;
挡风板,所述挡风板设置于所述出风腔内且位于所述出风件远离所述出风腔开口的一侧;所述挡风板与所述出风腔的内壁之间形成引流风道;所述挡风板上开设有供所述空调出风口连通的引流入风口;
送风出风口,所述送风出风口开设于所述出风腔竖直的侧壁,所述送风出风口与所述引流风道连通;
所述空调出风口与所述引流入风口连通,空调风经过所述引流风道并通过所述送风出风口输入室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出风口设置有两个,且分别开设于所述出风腔靠近其开口的两个竖直的侧壁;两个所述送风出风口均与所述出风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件为圆柱体且竖直设置,所述空调出风口开设于所述出风件的周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包括包围段;所述包围段呈圆弧形且的轴线与所述出风件共线,所述出风件的周壁贴合且可转动于所述包围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还包括两个连接段,两个所述连接段设置于所述包围段的两端,且所述连接段沿所述包围段的径向沿伸,所述连接段的远离所述包围段的一侧连接于所述送风出风口靠近所述出风腔开口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入风口开设于所述包围段背离所述出风腔开口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出风口内设置有第一格栅,所述第一格栅导风方向与所述送风出风口的开设方向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格栅包括第一栅板,所述第一栅板呈竖直设置,所述第一栅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连接于所述送风出风口的内顶壁和内底壁,所述第一栅板的宽度方向与所述送风出风口的开设方向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出风口的开设方向沿所述出风件的径向设置,所述空调出风口处设置有第二格栅,所述第二格栅的导风方向与所述空调出风口的开设方向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立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格栅包括第二栅板,所述第二栅板的长度方向呈竖直设置,且第二栅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连接于所述空调出风口的内顶壁和内底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797352.9U CN219572086U (zh) | 2023-04-11 | 2023-04-11 | 立式空调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797352.9U CN219572086U (zh) | 2023-04-11 | 2023-04-11 | 立式空调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572086U true CN219572086U (zh) | 2023-08-22 |
Family
ID=876594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797352.9U Active CN219572086U (zh) | 2023-04-11 | 2023-04-11 | 立式空调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572086U (zh) |
-
2023
- 2023-04-11 CN CN202320797352.9U patent/CN21957208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5001903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9572086U (zh) | 立式空调 | |
CN216244597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9572085U (zh) | 立式空调 | |
CN215570832U (zh) | 一种室内空调器 | |
CN215001918U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CN219607229U (zh) | 立式空调 | |
CN219572080U (zh) | 立式空调 | |
CN213272854U (zh) | 一种室内空调器 | |
CN219550677U (zh) | 立式空调 | |
CN219624169U (zh) | 立式空调 | |
CN219868249U (zh) | 空调器 | |
CN218065122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9454081U (zh) | 室内换热器 | |
CN218846291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8936486U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CN219868176U (zh) | 挂式空调 | |
CN218627080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9693445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7876161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21197547U (zh) | 挂式空调 | |
CN217876142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20689195U (zh) | 挂式空调 | |
CN219934109U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CN218065119U (zh) | 空调室内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