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45788U - 一种塑料编织袋回收用粉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塑料编织袋回收用粉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45788U
CN219445788U CN202320237687.5U CN202320237687U CN219445788U CN 219445788 U CN219445788 U CN 219445788U CN 202320237687 U CN202320237687 U CN 202320237687U CN 219445788 U CN219445788 U CN 2194457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stic woven
fixedly arranged
motor
fixing plate
bla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3768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日德
王岳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Chengua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Chengua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Chengua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nzhou Chengua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3768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457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457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457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2Plastics recycling; Rubber recycling

Landscapes

  • Crushing And Pulverization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塑料编织袋回收用粉碎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一侧固定设有搅碎桶,所述搅碎桶上端中部固定设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输出端穿过所述搅碎桶与转轴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上固定设有若干长刀片,所述搅碎桶下端设有排料口,所述底座对应所述排料口的位置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下端设有主吹风结构,所述搅碎桶上端设有若干副吹风结构,所述底座上位于所述搅碎桶一侧上端设有加工箱,所述加工箱内底端一侧固定设有垫板,所述加工箱一侧固定设有气缸一,所述气缸一的输出端与刀板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刀板上固定设有刀片架;本实用新型塑料编织袋不会缠绕在刀片上且塑料编织袋粉碎彻底。

Description

一种塑料编织袋回收用粉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编织袋粉碎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塑料编织袋回收用粉碎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塑料编织袋的应用为企业及广大人们带来了非常大的便利,但是这些塑料编织袋在使用过废弃后,若不能够及时进行回收清理和处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回收废弃塑料编织袋时需要对其进行粉碎后再进行重复利用,现有的塑料编织袋的粉碎装置存在粉碎不彻底,切成的条状塑料经常缠绕在切割刀具上,影响刀具的切割,降低粉碎效果,且编织袋粉碎后的碎块较轻,容易粘在筒壁上,排出不方便。
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21070552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一种废弃塑料编织袋粉碎装置,通过设置输送辊、环形刀片、安装杆、切刀板、固定板、刀刃、电缸、鼓风机,使得塑料编织袋切成的丝条及时粉碎成块,避免缠绕在刀具上,影响粉碎,且粉碎后的碎块便于排出;但是,该实用新型切成的丝条依旧存在容易缠绕在刀具上的风险,且塑料编织袋经过一轮切割后掉落至集料槽则无法再进行切割,未粉碎的塑料编织袋则不能再次粉碎,从而导致粉碎不彻底的问题出现,因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塑料编织袋回收用粉碎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编织袋回收用粉碎装置,塑料编织袋不会缠绕在刀片上且塑料编织袋粉碎彻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塑料编织袋回收用粉碎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下端四角均固定设有支脚,所述底座上端一侧固定设有搅碎桶,所述搅碎桶上端中部固定设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输出端穿过所述搅碎桶与转轴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上固定设有若干长刀片,所述搅碎桶下端设有排料口,所述底座对应所述排料口的位置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下端设有主吹风结构,所述搅碎桶上端设有若干副吹风结构,所述底座上位于所述搅碎桶一侧上端设有加工箱,所述加工箱下端固定设有若干支撑柱,所述加工箱内底端一侧固定设有垫板,所述加工箱一侧固定设有气缸一,所述气缸一的输出端与刀板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刀板上固定设有刀片架,所述刀片架由两个横刀片和若干竖刀片组成,若干所述竖刀片上下两端均与所述横刀片固定连接,所述垫板对应所述刀片架的位置设有刀槽,所述加工箱上端设有入料通道,所述加工箱内位于所述入料通道下端设有压平结构。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电机一、转轴和长刀片的设置,使得电机一带动转轴转动从而使得长刀片转动可对塑料编织袋实现切割;本实用新型主吹风结构的设置,起到可反复将切割后落入排料口的塑料编织袋吹起,使得塑料编织袋可以反复进行切割,粉碎更加彻底;本实用新型压平结构和刀片架的设置,使得塑料编织袋在进行粉碎时可先进行初步加工,通过压平结构压平经过刀片架与垫板之间时,通过横刀片和竖刀片形成的若干方格,实现塑料编织袋可切成小块状,即起到方便后续对塑料编织袋的粉碎又使得其不会缠绕在长刀片上。
进一步的,所述主吹风结构由外筒、固定板一、连接板一、网面一、电机二、扇轴一和扇叶一组成,所述外筒内侧中心设有所述固定板一,所述固定板一与所述外筒之间通过若干所述连接板一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一下端面固定设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输出端穿过所述固定板一与所述扇轴一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扇轴一上环绕固定设有若干所述扇叶一,所述外筒上端内侧和所述外筒、所述固定板一与所述连接板一之间均设有网面一,所述外筒上端面和所述外筒上端内侧的所述网面一均与所述底座下端面平行。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位于外筒上端内侧网面一的设置,起到防止塑料编织袋穿过网面一掉落入外筒内,电机二的设置,使得当电机二启动时可以带动扇轴一转动从而带动扇叶一转动形成单向风,吹动网面一上的塑料编织袋反复吹起,实现重复切割。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下端位于所述主吹风结构两端均固定设有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侧板一侧之间固定设有端板,所述端板靠近所述主吹风结构的一面固定设有气缸二,所述气缸二的输出端与外筒一侧固定连接。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气缸二的设置,起到当塑料编织袋切割完成后,可移动开主吹风结构,使其离开排料口,使得切割后的塑料编织袋可以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外筒相对所述侧板的两端均固定设有滑块,所述侧板对应所述滑块的位置设有滑槽。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滑块和滑槽的设置,起到固定外筒的作用,防止外筒下移。外筒与排料口存在缝隙,从而导致塑料编织袋掉落出。
进一步的,所述副吹风结构由风筒、固定板二、连接板二、网面二、电机三、扇轴二和扇叶二组成,所述风筒内侧中心设有所述固定板二,所述固定板二与所述风筒之间通过若干所述连接板二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二上端面固定设有所述电机三,所述电机三的输出端穿过所述固定板二与所述扇轴二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扇轴二上环绕固定设有若干所述扇叶二,所述风筒、所述固定板二与所述连接板二之间固定设有网面二。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电机三的设置,起到控制扇轴二转动从而带动扇叶二转动的作用,使得其形成单向风,可在塑料编织袋切割完成后,对搅碎桶形成向下的风,可有效使得粘合在长刀片以及搅碎桶内壁的塑料编织袋吹落。
进一步的,所述搅碎桶对应所述风筒设有吹风孔,所述吹风孔下端固定设有网面三,所述网面三与所述搅碎桶内侧上端面平行。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网面三的设置,起到防止主吹风结构启动时,塑料编织袋从吹风孔吹出。
进一步的,所述加工箱下端设有流通孔一,所述流通孔一下端与连接管一端相通,所述搅碎桶一侧设有流通孔二,所述流通孔二上端与所述连接管另一端相通。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流通孔一、流通孔二和连接管的设置,使得加工箱内加工后的塑料编织袋可落入至搅碎桶内进一步粉碎。
进一步的,所述压平结构由两个主柱、转柱和电机四组成,所述主柱两端均固定设有转柱,所述主柱一端的转柱均与所述加工箱转动连接,所述电机四与所述加工箱固定,所述电机四的输出端穿过所述加工箱与所述主柱另一端的所述转柱固定连接,所述主柱与所述主柱相抵。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电机四的设置,起到控制转柱转动的作用,从而带动主柱转动,塑料编织袋经过主柱与主柱之间时可被压平,方便刀片架对其进行切割。
进一步的,所述加工箱之间位于所述主柱与所述主柱相抵的一面下端两侧均固定设有导向板。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导向板的设置,起到控制塑料编织袋移动至刀片架与垫板之间,实现后续的切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刀片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主吹风结构、气缸二、侧板和端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座;101、通孔;2、搅碎桶;201、排料口;202、流通孔二;203、吹风孔;3、加工箱;301、流通孔一;4、刀板;401、横刀片;402、竖刀片;5、垫板;501、刀槽;6、扇轴一;601、扇叶一;7、扇轴二;701、扇叶二;8、转轴;801、长刀片;9、外筒;901、滑块;10、支脚;11、支撑柱;12、端板;13、气缸二;14、侧板;15、气缸一;16、主柱;17、入料通道;18、导向板;19、电机一;20、电机四;21、网面二;22、连接板二;23、电机三;24、风筒;25、连接管;26、网面一;27、电机二;28、固定板一;29、连接板一;30、网面三;31、固定板二。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2所示,在具体的本实施例中,一种塑料编织袋回收用粉碎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下端四角均固定设有支脚10,底座1上端一侧固定设有搅碎桶2,搅碎桶2上端中部固定设有电机一19,电机一19的输出端穿过搅碎桶2与转轴8一端固定连接,转轴8上固定设有若干长刀片801,搅碎桶2下端设有排料口201,底座1对应排料口201的位置设有通孔101,通孔101下端设有主吹风结构,搅碎桶2上端设有若干副吹风结构,底座1上位于搅碎桶2一侧上端设有加工箱3,加工箱3下端固定设有若干支撑柱11,加工箱3内底端一侧固定设有垫板5,加工箱3一侧固定设有气缸一15,气缸一15的输出端与刀板4一侧固定连接,刀板4上固定设有刀片架,刀片架由两个横刀片401和若干竖刀片402组成,若干竖刀片402上下两端均与横刀片401固定连接,垫板5对应刀片架的位置设有刀槽501,加工箱3上端设有入料通道17,加工箱3内位于入料通道17下端设有压平结构。
通过以上设置,本实用新型电机一19、转轴8和长刀片801的设置,使得电机一19带动转轴8转动从而使得长刀片801转动可对塑料编织袋实现切割;本实用新型主吹风结构的设置,起到可反复将切割后落入排料口201的塑料编织袋吹起,使得塑料编织袋可以反复进行切割,粉碎更加彻底;本实用新型压平结构和刀片架的设置,使得塑料编织袋在进行粉碎时可先进行初步加工,通过压平结构压平经过刀片架与垫板5之间时,通过横刀片401和竖刀片402形成的若干方格,实现塑料编织袋可切成小块状,即起到方便后续对塑料编织袋的粉碎又使得其不会缠绕在长刀片801上。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主吹风结构由外筒9、固定板一28、连接板一29、网面一26、电机二27、扇轴一6和扇叶一601组成,外筒9内侧中心设有固定板一28,固定板一28与外筒9之间通过若干连接板一29固定连接,固定板一28下端面固定设有电机二27,电机二27的输出端穿过固定板一28与扇轴一6一端固定连接,扇轴一6上环绕固定设有若干扇叶一601,外筒9上端内侧和外筒9、固定板一28与连接板一29之间均设有网面一26,外筒9上端面和外筒9上端内侧的网面一26均与底座1下端面平行;底座1下端位于主吹风结构两端均固定设有侧板14,侧板14与侧板14一侧之间固定设有端板12,端板12靠近主吹风结构的一面固定设有气缸二13,气缸二13的输出端与外筒9一侧固定连接;外筒9相对侧板14的两端均固定设有滑块901,侧板14对应滑块901的位置设有滑槽。
通过以上设置,本实用新型位于外筒9上端内侧网面一26的设置,起到防止塑料编织袋穿过网面一26掉落入外筒9内,电机二27的设置,使得当电机二27启动时可以带动扇轴一6转动从而带动扇叶一601转动形成单向风,吹动网面一26上的塑料编织袋反复吹起,实现重复切割;本实用新型气缸二13的设置,起到当塑料编织袋切割完成后,可移动开主吹风结构,使其离开排料口201,使得切割后的塑料编织袋可以排出;本实用新型滑块901和滑槽的设置,起到固定外筒9的作用,防止外筒9下移。外筒9与排料口201存在缝隙,从而导致塑料编织袋掉落出。
如图1和图5所示,副吹风结构由风筒24、固定板二31、连接板二22、网面二21、电机三23、扇轴二7和扇叶二701组成,风筒24内侧中心设有固定板二31,固定板二31与风筒24之间通过若干连接板二22固定连接,固定板二31上端面固定设有电机三23,电机三23的输出端穿过固定板二31与扇轴二7一端固定连接,扇轴二7上环绕固定设有若干扇叶二701,风筒24、固定板二31与连接板二22之间固定设有网面二21;搅碎桶2对应风筒24设有吹风孔203,吹风孔203下端固定设有网面三30,网面三30与搅碎桶2内侧上端面平行。
通过以上设置,本实用新型电机三23的设置,起到控制扇轴二7转动从而带动扇叶二701转动的作用,使得其形成单向风,可在塑料编织袋切割完成后,对搅碎桶2形成向下的风,可有效使得粘合在长刀片801以及搅碎桶2内壁的塑料编织袋吹落;本实用新型网面三30的设置,起到防止主吹风结构启动时,塑料编织袋从吹风孔203吹出。
如图1和图6所示,加工箱3下端设有流通孔一301,流通孔一301下端与连接管25一端相通,搅碎桶2一侧设有流通孔二202,流通孔二202上端与连接管25另一端相通;压平结构由两个主柱16、转柱和电机四20组成,主柱16两端均固定设有转柱,主柱16一端的转柱均与加工箱3转动连接,电机四20与加工箱3固定,电机四20的输出端穿过加工箱3与主柱16另一端的转柱固定连接,主柱16与主柱16相抵;加工箱3之间位于主柱16与主柱16相抵的一面下端两侧均固定设有导向板18。
通过以上设置,本实用新型流通孔一301、流通孔二202和连接管25的设置,使得加工箱3内加工后的塑料编织袋可落入至搅碎桶2内进一步粉碎;本实用新型电机四20的设置,起到控制转柱转动的作用,从而带动主柱16转动,塑料编织袋经过主柱16与主柱16之间时可被压平,方便刀片架对其进行切割;本实用新型导向板18的设置,起到控制塑料编织袋移动至刀片架与垫板5之间,实现后续的切割。
工作原理:使用时启动电机四20和气缸一15,电机四20带动转柱转动从而带动主柱16转动,将塑料编织袋放置在入料通道17内,主柱16挤压塑料编织袋,使其成为一个平面,塑料编织袋随着主柱16的挤压逐渐下移,通过导向板18再移动过垫板5和刀片架之间,气缸一15控制刀板4向垫板5移动,气缸一15的反复运作,使得刀片架将塑料编织袋切割成小块状,切割后的塑料编织袋通过流通孔一301、连接管25和流通孔二202落入至搅碎桶2内;启动电机一19和电机二27,电机一19控制转轴8转动使得长刀片801对塑料编织袋实现粉碎,电机二27带动扇叶一601转动,使得向上的单向风,当塑料编织袋落入至网面一26上端时,扇叶可将塑料编织袋吹起,再次进行切割,使得粉碎更加彻底;粉碎完成后,启动气缸二13带动外筒9向气缸二13一侧移动,此时通孔101与排料口201与外界相通,此时粉碎后的塑料编织袋将落入至事先放置在排料口处的回收箱内,再启动电机三23带动扇叶二701转动,实现向下的单向风,即可将长刀片801以及搅碎桶2内壁的塑料编织袋吹落至回收箱内。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塑料编织袋回收用粉碎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下端四角均固定设有支脚(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端一侧固定设有搅碎桶(2),所述搅碎桶(2)上端中部固定设有电机一(19),所述电机一(19)的输出端穿过所述搅碎桶(2)与转轴(8)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8)上固定设有若干长刀片(801),所述搅碎桶(2)下端设有排料口(201),所述底座(1)对应所述排料口(201)的位置设有通孔(101),所述通孔(101)下端设有主吹风结构,所述搅碎桶(2)上端设有若干副吹风结构,所述底座(1)上位于所述搅碎桶(2)一侧上端设有加工箱(3),所述加工箱(3)下端固定设有若干支撑柱(11),所述加工箱(3)内底端一侧固定设有垫板(5),所述加工箱(3)一侧固定设有气缸一(15),所述气缸一(15)的输出端与刀板(4)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刀板(4)上固定设有刀片架,所述刀片架由两个横刀片(401)和若干竖刀片(402)组成,若干所述竖刀片(402)上下两端均与所述横刀片(401)固定连接,所述垫板(5)对应所述刀片架的位置设有刀槽(501),所述加工箱(3)上端设有入料通道(17),所述加工箱(3)内位于所述入料通道(17)下端设有压平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编织袋回收用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吹风结构由外筒(9)、固定板一(28)、连接板一(29)、网面一(26)、电机二(27)、扇轴一(6)和扇叶一(601)组成,所述外筒(9)内侧中心设有所述固定板一(28),所述固定板一(28)与所述外筒(9)之间通过若干所述连接板一(29)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一(28)下端面固定设有电机二(27),所述电机二(27)的输出端穿过所述固定板一(28)与所述扇轴一(6)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扇轴一(6)上环绕固定设有若干所述扇叶一(601),所述外筒(9)上端内侧和所述外筒(9)、所述固定板一(28)与所述连接板一(29)之间均设有网面一(26),所述外筒(9)上端面和所述外筒(9)上端内侧的所述网面一(26)均与所述底座(1)下端面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料编织袋回收用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下端位于所述主吹风结构两端均固定设有侧板(14),所述侧板(14)与所述侧板(14)一侧之间固定设有端板(12),所述端板(12)靠近所述主吹风结构的一面固定设有气缸二(13),所述气缸二(13)的输出端与外筒(9)一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塑料编织袋回收用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9)相对所述侧板(14)的两端均固定设有滑块(901),所述侧板(14)对应所述滑块(901)的位置设有滑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编织袋回收用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吹风结构由风筒(24)、固定板二(31)、连接板二(22)、网面二(21)、电机三(23)、扇轴二(7)和扇叶二(701)组成,所述风筒(24)内侧中心设有所述固定板二(31),所述固定板二(31)与所述风筒(24)之间通过若干所述连接板二(2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二(31)上端面固定设有所述电机三(23),所述电机三(23)的输出端穿过所述固定板二(31)与所述扇轴二(7)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扇轴二(7)上环绕固定设有若干所述扇叶二(701),所述风筒(24)、所述固定板二(31)与所述连接板二(22)之间固定设有网面二(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塑料编织袋回收用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碎桶(2)对应所述风筒(24)设有吹风孔(203),所述吹风孔(203)下端固定设有网面三(30),所述网面三(30)与所述搅碎桶(2)内侧上端面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编织袋回收用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箱(3)下端设有流通孔一(301),所述流通孔一(301)下端与连接管(25)一端相通,所述搅碎桶(2)一侧设有流通孔二(202),所述流通孔二(202)上端与所述连接管(25)另一端相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编织袋回收用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平结构由两个主柱(16)、转柱和电机四(20)组成,所述主柱(16)两端均固定设有转柱,所述主柱(16)一端的转柱均与所述加工箱(3)转动连接,所述电机四(20)与所述加工箱(3)固定,所述电机四(20)的输出端穿过所述加工箱(3)与所述主柱(16)另一端的所述转柱固定连接,所述主柱(16)与所述主柱(16)相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塑料编织袋回收用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箱(3)之间位于所述主柱(16)与所述主柱(16)相抵的一面下端两侧均固定设有导向板(18)。
CN202320237687.5U 2023-02-17 2023-02-17 一种塑料编织袋回收用粉碎装置 Active CN2194457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37687.5U CN219445788U (zh) 2023-02-17 2023-02-17 一种塑料编织袋回收用粉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37687.5U CN219445788U (zh) 2023-02-17 2023-02-17 一种塑料编织袋回收用粉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45788U true CN219445788U (zh) 2023-08-01

Family

ID=87381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37687.5U Active CN219445788U (zh) 2023-02-17 2023-02-17 一种塑料编织袋回收用粉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457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083410A2 (zh) 一种建筑垃圾振动破碎装置
CN213766695U (zh) 一种xps板废料处理装置
CN211051598U (zh) 一种3d打印用垃圾快速切碎装置
CN217373050U (zh) 一种加硬防涂鸦pet片材回收用破碎装置
CN219445788U (zh) 一种塑料编织袋回收用粉碎装置
CN105689069A (zh) 一种立式双程废旧轮胎切碎机
CN218614594U (zh) 一种对废料木屑的处理回收设备
CN209934895U (zh) 一种破袋均料设备
CN110653046A (zh) 一种废料收集的高效环保粉碎处理装置
CN209887686U (zh) 一种用于纸张生产的切边装置
CN214916677U (zh) 一种自动清料装置
CN216654876U (zh) 一种有机固体废物处理资源化设备
CN214390501U (zh) 一种废纸粉碎机
CN115382635A (zh) 一种负压式砂石破碎、清洗再加工一体机
CN210705527U (zh) 一种废弃塑料编织袋粉碎装置
CN103480467A (zh) 一种碎胶机破碎系统
CN109648747B (zh) 一种回收料破碎系统
CN112892773A (zh) 一种具有压缩功能的碎纸机
CN220665770U (zh) 一种墙布裁切废料回收装置
CN219151140U (zh) 一种皮革粉碎回收设备
CN216543515U (zh) 一种具有废料收集功能的防水卷材切割装置
CN213590709U (zh) 蜂窝纸废料用粉碎装置
CN210474216U (zh) 一种具有内壁清理功能的粉碎机
CN215611935U (zh) 一种桥梁隧道施工用石块破碎装置
CN215744682U (zh) 一种面粉生产用筛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