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44115U - 一种天窗齿轮箱外壳的组装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天窗齿轮箱外壳的组装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44115U
CN219444115U CN202223063802.6U CN202223063802U CN219444115U CN 219444115 U CN219444115 U CN 219444115U CN 202223063802 U CN202223063802 U CN 202223063802U CN 219444115 U CN219444115 U CN 2194441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feeding
frame
retaine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6380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双
戴波
李松伟
杨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xi Sanpei Mach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ixi Sanpei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ixi Sanpei Mach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ixi Sanpei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6380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441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441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441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天窗齿轮箱外壳的组装设备,包括机座、机架、控制装置,外壳转动组装装置包括第一转盘、固定盘、外壳驱动电机、外壳上料组件、外壳识别组件、压装组件、深度测量组件、打标组件、扫码组件以及成型下料组件,送料转动装置包括第二转盘、送料驱动电机、配装座、保持圈送料组件和球心轴承送料组件,使用时,先将外壳、保持圈和球心轴承分别放置于外壳上料组件、保持圈送料组件和球心轴承送料组件上,之后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分别转动配合联动逐步进行外壳上料、外壳识别、压装、深度测量、打标、扫码以及成型下料操作,能有效提高保持圈和球心轴承安装于外壳上的效率,且可以保证工件组装的连续性,提高工件组装后的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天窗齿轮箱外壳的组装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齿轮箱组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窗齿轮箱外壳的组装设备。
背景技术
天窗齿轮箱是通过天窗电机控制其将车窗进行升降开合。天窗齿轮箱包括外壳、齿轮、销轴、保持圈、球心轴承等,所述外壳包括圆形槽,圆形槽一侧设有竖向的安装筒,所述安装筒内开设有安装孔,其中所述球心轴承配合装置与该安装筒内,且保持圈需要压装在安装孔口,便于将球心轴承固定在安装孔内,进而利于齿轮传动,安装筒外端开设有电机孔,电机的输出轴设于安装筒内。传统的安装方式人工一个个部件顺序安装,由于其零部件体积较小,压装麻烦,压装的质量和效率较低。为此现有通过设备进行组装,虽然能提高组装效率,但是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组装设备一般仅仅只是结合人工,先将球心轴承放置于安装孔内,之后人工操作机器进行压装,这样质量虽然有提高,但是其连续性较差,所以效率提高有限,由于压装后后续的操作和检测等需要分步进行,这样除了步骤间的,会存在较高的不良率,且自动化程度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窗齿轮箱外壳的组装设备,其能有效提高保持圈和球心轴承安装于外壳上的效率,且可以保证工件组装的连续性,提高工件组装后的质量的特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天窗齿轮箱外壳的组装设备,包括机座和机架,所述机座上设有外壳转动组装装置和与外壳转动组装装置配合组装的送料转动装置,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外壳转动组装装置和送料转动装置配合组装的控制装置,所述外壳转动组装装置包括设有若干个组装工位的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上方设有固定盘,所述第一转盘底端设有外壳驱动电机,所述第一转盘上端均匀设有外壳上料组件、外壳识别组件、压装组件、深度测量组件、打标组件、扫码组件以及成型下料组件,所述送料转动装置包括第二转盘,所述第二转盘底端设有送料驱动电机,所述第二转盘上均匀设有至少两个配装座,所述第二转盘外对应设有保持圈送料组件和球心轴承送料组件。
优选的,所述外壳上料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转盘上的外壳上料架和设于所述机座上端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端设有上料板,所述上料板上设有控制按键和上料检测传感器,所述外壳上料架中部设有便于外壳放置的模座,所述外壳上料架上部设有将外壳固定的压板,所述压板前端设有压块,所述压板与模座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压板后端下方设有连接于所述固定盘上的上料气缸支架,所述上料气缸支架一侧设有顶出气缸,所述顶出气缸的活塞杆上端设有顶板。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外壳识别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机座上端的识别支撑架,所述识别支撑架中部设有识别升降气缸,所述识别支撑架两侧均设有导套,所述识别升降气缸的活塞杆顶端和导套内导柱的顶端同时连接有识别检测架,所述识别检测架包括分别对应该工位的外壳两侧设置的左架体和右架体,所述左架体与右架体的下端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左架体和右架体上分别设有左夹持气缸和右夹持气缸,左夹持气缸和右夹持气缸的活塞杆分别连接有左夹持块和右夹持块,所述左夹持块或右夹持块上设有外壳识别器。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压装组件包括设于机座上端且对应该工位的外壳一侧设置的压装支撑架,所述压装支撑架上部设有压装气缸,所述压装气缸的活塞杆下端连接有对应所述外壳上方的压装板,该工位下模座与所述第二转盘的配合设置,配装座位于模座下方且与外壳的安装孔对应设置,第二转盘上设有用于检测该工位的外壳的第一压装位检测器和检测该工位配装座上是否放置保持圈和球心轴承的第二压装位检测器。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深度测量组件包括对应于该工位压装后的外壳设置的深度测量上支架和深度测量下支架,所述深度测量上支架上部设有深度测量固定气缸,所述深度测量固定气缸的活塞杆下端设有压板上方的深度测量固定板,所述深度测量下支架下部设有安装筒测量气缸和电机孔测量气缸,所述安装筒测量气缸和电机孔测量气缸的活塞杆分别连接有安装筒测量座和电机孔测量座,所述安装筒测量座和与深度测量下支架之间通过安装筒导轨和安装筒滑块连接,所述电机孔测量座与深度测量下支架之间通过电机孔导轨和电机孔滑块连接,所述安装筒测量座和电机孔测量座上端分别连接有安装筒升降杆和电机孔升降杆,所述安装筒升降杆和电机孔升降杆上端分别连接有安装筒测量头和电机孔测量头,所述安装筒升降杆与安装筒测量头之间以及和电机孔升降杆与电机孔测量头之间分别设有安装筒测量弹簧与电机孔测量弹簧,所述安装筒测量头和电机孔测量头的顶端分别设有安装筒测量块和电机孔测量块,所述安装筒测量块和电机孔测量块上端分别设有安装筒测量杆和电机孔测量杆。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打标组件包括对应于该工位深度测量后的外壳设置的打标底座,所述打标底座中部连接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后端设有调节手柄,所述打标底座上端设有打标导轨,达标导轨上配合设有打标滑块,打标滑块上端设有打标连接板,所述打标连接板一侧连接设有打标机,所述机座上对应于所述打标机的下方开设有便于打标机移动的调节槽。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扫码组件包括对应于该工位打标后的外壳设置的扫描支架,所述扫描支架上端设有对应外壳的打标位设置的扫描器。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成型下料组件包括对应于该工位成型后的外壳设置的下料架,所述下料架上部侧面设有下料前后移动导轨,下料前后移动导轨一端设有下料前后移动电机,所述下料前后移动导轨上配合设有下料上下移动座,所述下料上下移动座上端设有下料上下移动气缸,所述下料上下移动座侧面设有下料上下移动导轨,所述下料上下移动导轨上配合设有与所述下料上下移动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的取料架,所述取料架下端设有取料伸缩气缸,所述取料伸缩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有取料夹取气缸,所述取料夹取气缸的输出端设有两取料夹块,所述取料夹取气缸下方设有良品输出架,所述良品输出架上设有良品输出电机和良品输出带,所述良品输出架一侧设有不良品盛装箱。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保持圈送料组件包括保持圈输料架,所述保持圈输料架上设有保持圈输料斗,保持圈输料斗的输出端设有保持圈输料槽,保持圈输料槽前端设有保持圈输料座,保持圈输料座下端设有连接于机座上端的保持圈输料支撑架,保持圈输料支撑架上端与所述保持圈输料座之间通过保持圈输料导轨和保持圈输料滑块连接,所述保持圈输料座后端设有保持圈输料移动气缸,所述保持圈输料支撑架一侧设有保持圈移料支撑架,所述保持圈移料支撑架上部设有保持圈前后移动导轨,保持圈前后移动导轨一端设有保持圈前后移动电机,所述保持圈前后移动导轨上配合设有保持圈上下移动座,所述保持圈上下移动座上端设有保持圈上下移动电机,所述保持圈上下移动座下端设有保持圈吸附架,所述保持圈吸附架下端设有保持圈吸附气缸和保持圈吸附头,所述第二转盘上端对应所述保持圈输料座前端设有保持圈检测器。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球心轴承送料组件包括球心轴承输料架,所述球心轴承输料架上设有球心轴承输料斗,球心轴承输料斗的输出端设有球心轴承输料槽,球心轴承输料槽前端设有球心轴承输料座,球心轴承输料座下端设有连接于机座上端的球心轴承输料支撑架,所述球心轴承输料支撑架一侧设有球心轴承移料支撑架,所述球心轴承移料支撑架上部设有球心轴承前后移动导轨,球心轴承前后移动导轨一端设有球心轴承前后移动电机,所述球心轴承前后移动导轨上配合设有球心轴承上下移动座,所述球心轴承上下移动座上端设有球心轴承上下移动电机,所述球心轴承上下移动座下端设有球心轴承吸附架,所述球心轴承吸附架下端设有球心轴承吸附气缸和球心轴承吸附头,所述第二转盘上端对应所述球心轴承输料座前端设有球心轴承检测器。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包括机座和机架,所述机座上设有外壳转动组装装置和与外壳转动组装装置配合组装的送料转动装置,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外壳转动组装装置和送料转动装置配合组装的控制装置,所述外壳转动组装装置包括设有若干个组装工位的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上方设有固定盘,所述第一转盘底端设有外壳驱动电机,所述第一转盘上端均匀设有外壳上料组件、外壳识别组件、压装组件、深度测量组件、打标组件、扫码组件以及成型下料组件,所述送料转动装置包括第二转盘,所述第二转盘底端设有送料驱动电机,所述第二转盘上均匀设有至少两个配装座,所述第二转盘外对应设有保持圈送料组件和球心轴承送料组件,使用时,先将外壳、保持圈和球心轴承分别放置于外壳上料组件、保持圈送料组件和球心轴承送料组件上,之后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分别转动,第一转盘逐步进行外壳上料、外壳识别、压装、深度测量、打标、扫码以及成型下料操作,当转动到压装组件时,此时第二转盘转动将分别放置在配装座上的保持圈和球心轴承转动到与压装组件对应的位置,将球心轴承和保持圈于外壳的安装筒内压装,通过外壳转动组装装置与送料转动装置配合联动,能有效提高保持圈和球心轴承安装于外壳上的效率,且可以保证工件组装的连续性,提高工件组装后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外壳上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外壳识别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外壳识别组件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压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深度测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深度测量组件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打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扫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成型下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中保持圈送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中球心轴承送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15所示,一种天窗齿轮箱外壳的组装设备,包括机座1和机架,所述机座1上设有外壳转动组装装置和与外壳转动组装装置配合组装的送料转动装置,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外壳转动组装装置和送料转动装置配合组装的控制装置,所述外壳转动组装装置包括设有若干个组装工位的第一转盘2,所述第一转盘2上方设有固定盘3,所述第一转盘2底端设有外壳驱动电机,所述第一转盘2上端均匀设有外壳上料组件4、外壳识别组件5、压装组件6、深度测量组件7、打标组件8、扫码组件9以及成型下料组件10,所述送料转动装置包括第二转盘11,所述第二转盘11底端设有送料驱动电机12,所述第二转盘11上均匀设有至少两个配装座13,所述第二转盘11外对应设有保持圈送料组件14和球心轴承送料组件15,外壳驱动电机和送料驱动电机12均为步进电机,使用时,先将外壳、保持圈和球心轴承分别放置于外壳上料组件4、保持圈送料组件14和球心轴承送料组件15上,之后外壳驱动电机和送料驱动电机12分别驱动第一转盘2和第二转盘11分别转动,第一转盘2逐步进行外壳上料、外壳识别、压装、深度测量、打标、扫码以及成型下料操作,当转动到压装组件6时,此时第二转盘11转动将分别放置好的保持圈和球心轴承转动到与压装组件6对应的位置,将球心轴承和保持圈于外壳的安装筒内压装,通过外壳转动组装装置与送料转动装置配合联动,能有效提高保持圈和球心轴承安装于外壳上的效率,且可以保证工件组装的连续性,提高工件组装后的质量,另外,所述第一转盘2和第二转盘11还设有空工位,便于输送配合组装其他零部件。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上料组件4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转盘2上的外壳上料架41和设于所述机座1上端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端设有上料板42,所述上料板42上设有控制按键43和上料检测传感器44,所述外壳上料架41中部设有便于外壳放置的模座45,所述外壳上料架41上部设有将外壳固定的压板46,所述压板46前端设有压块,所述压板46与模座45之间设有复位弹簧47,所述压板46后端下方设有连接于所述固定盘3上的上料气缸支架,所述上料气缸支架一侧设有顶出气缸48,所述顶出气缸48的活塞杆上端设有顶板,使用时,通过控制按键43控制顶出气缸48将压板46向上顶开,之间将外壳放置于模座45内,再顶出气缸48复位,在复位弹簧47的作用下使压板46下压,将外壳固定在模座45内,最后上料检测传感器44检测到模座45内放置外壳后,通过外壳驱动电机驱动第一转盘2带动外壳上料架41、压块、外壳以及模座45一起转动到下一工位。
如图5、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识别组件5包括设于所述机座1上端的识别支撑架,所述识别支撑架中部设有识别升降气缸51,所述识别支撑架两侧均设有导套,所述识别升降气缸51的活塞杆顶端和导套内导柱的顶端同时连接有识别检测架,所述识别检测架包括分别对应该工位的外壳两侧设置的左架体52和右架体53,所述左架体52与右架体53的下端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左架体52和右架体53上分别设有左夹持气缸54和右夹持气缸,左夹持气缸54和右夹持气缸的活塞杆分别连接有左夹持块和右夹持块,所述左夹持块或右夹持块上设有外壳识别器56,当固定放置外壳的外壳上料架41转动到识别工位后,通过识别升降气缸51驱动识别检测架上升,使左架体52和右架体53分别对应外壳两侧,之后通过左夹持气缸54和右夹持气缸分别驱动左夹持气缸54和右夹持气缸将外壳同时夹持,最后通过外壳识别器56对外壳进行识别,主要识别外壳形状、大小、放置于模座45内位置等,识别后识别升降气缸51驱动识别检测架下降,通过外壳驱动电机驱动第一转盘2带动外壳上料架41、压块、识别后的外壳以及模座45一起转动到下一工位。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压装组件6包括设于机座1上端且对应该工位的外壳一侧设置的压装支撑架,所述压装支撑架上部设有压装气缸61,所述压装气缸61的活塞杆下端连接有对应所述外壳上方的压装板62,该工位下模座45与所述第二转盘11的配合设置,配装座13位于模座45下方且与外壳的安装孔对应设置,第二转盘11上设有用于检测该工位的外壳的第一压装位检测器和检测该工位配装座13上是否放置保持圈和球心轴承的第二压装位检测器63,当识别后的外壳及外壳上料架41转动到该压装工位时,第二转盘11转动将分别放置在配装座13上端的保持圈和球心轴承转动到与压装组件6对应的压装工位,之后通过压装气缸61驱动压装板62下压,使压块、识别后的外壳以及模座45一起沿外壳上料架41上的导柱下移,使外壳的安装筒1110正对配装座13上端的保持圈和球心轴承,使球心轴承压装入安装筒的安装孔1111内,而保持圈配合压装在安装孔1111口,将球心轴承固定在安装孔1111内,之后压装气缸61驱动压装板62复位,而压块、压装保持圈和球心轴承的外壳以及模座45在复位弹簧47的作用下复位,最后通过外壳驱动电机驱动第一转盘2带动外壳上料架41、压块、压装保持圈和球心轴承的外壳以及模座45一起转动到下一工位。
如图8、9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深度测量组件7包括对应于该工位压装后的外壳设置的深度测量上支架和深度测量下支架,所述深度测量上支架上部设有深度测量固定气缸71,所述深度测量固定气缸71的活塞杆下端设有压板46上方的深度测量固定板72,所述深度测量下支架下部设有安装筒测量气缸73和电机孔测量气缸74,所述安装筒测量气缸73和电机孔测量气缸74的活塞杆分别连接有安装筒测量座75和电机孔测量座76,所述安装筒测量座75和与深度测量下支架之间通过安装筒导轨和安装筒滑块连接,所述电机孔测量座76与深度测量下支架之间通过电机孔导轨和电机孔滑块连接,所述安装筒测量座75和电机孔测量座76上端分别连接有安装筒升降杆和电机孔升降杆,所述安装筒升降杆和电机孔升降杆上端分别连接有安装筒测量头和电机孔测量头,所述安装筒升降杆与安装筒测量头之间以及和电机孔升降杆与电机孔测量头之间分别设有安装筒测量弹簧77与电机孔测量弹簧78,所述安装筒测量头和电机孔测量头的顶端分别设有安装筒测量块和电机孔测量块,所述安装筒测量块和电机孔测量块上端分别设有安装筒测量杆79和电机孔测量杆710,当压装保持圈和球心轴承的外壳和外壳上料架41转动到深度测量工位时,通过安装筒测量气缸73和电机孔测量气缸74分别驱动安装筒测量座75和电机孔测量座76以及安装筒升降杆和电机孔升降杆上升,同时,深度测量固定气缸71驱动深度测量固定板72下压,将压装保持圈和球心轴承的外壳固定,安装筒升降杆和电机孔升降杆上升使安装筒测量头和电机孔测量头推动安装筒测量杆79和电机孔测量杆710,向上伸入安装筒1110和电机孔1111内进行相应的深度检测,安装筒测量气缸73和电机孔测量气缸74控制安装筒测量杆79和电机孔测量杆710下移复位,而深度测量固定气缸71驱动深度测量固定板72上升回位,最后通过外壳驱动电机驱动第一转盘2带动外壳上料架41、压块、深度测量后的外壳以及模座45一起转动到下一工位。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打标组件8包括对应于该工位深度测量后的外壳设置的打标底座81,所述打标底座81中部连接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后端设有调节手柄82,所述打标底座81上端设有打标导轨,达标导轨上配合设有打标滑块,打标滑块上端设有打标连接板,所述打标连接板一侧连接设有打标机83,所述机座1上对应于所述打标机83的下方开设有便于打标机83移动的调节槽,当深度测量后的外壳以及外壳上料架41转动到打标工位时,通过调节手柄82手动转动调节螺杆,驱动打标连接板和打标机83移动,使打标机83移动到合适的打标距离,对深度测量后的外壳外侧进行打标,最后通过外壳驱动电机驱动第一转盘2带动外壳上料架41、压块、打标后的外壳以及模座45一起转动到下一工位。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扫码组件9包括对应于该工位打标后的外壳设置的扫描支架91,所述扫描支架91上端设有对应外壳的打标位设置的扫描器92,当打标后的外壳以及外壳上料架41转动到扫描工位时,通过扫描器92对打标的信息进行扫描,便于清楚分析前序每个步骤的操作情况,便于后续的追溯。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成型下料组件10包括对应于该工位成型后的外壳设置的下料架,所述下料架上部侧面设有下料前后移动导轨,下料前后移动导轨一端设有下料前后移动电机101,所述下料前后移动导轨上配合设有下料上下移动座,所述下料上下移动座上端设有下料上下移动气缸102,所述下料上下移动座侧面设有下料上下移动导轨,所述下料上下移动导轨上配合设有与所述下料上下移动气缸102的活塞杆连接的取料架,所述取料架下端设有取料伸缩气缸103,所述取料伸缩气缸103的活塞杆连接有取料夹取气缸104,所述取料夹取气缸104的输出端设有两取料夹块105,所述,所述取料夹取气缸104下方设有良品输出架,所述良品输出架上设有良品输出电机106和良品输出带107,所述良品输出架一侧设有不良品盛装箱108,当扫描后外壳、球心轴承以及保持圈以及外壳上料架41转动到成型下料工位时,首先,通过顶出气缸48顶起压板46,使成品脱离固定,再通过下料前后移动电机101驱动下料上下移动座、取料架和取料伸缩气缸103前后移动,向前方的成品移动,同时下料上下移动气缸102驱动下料上下移动座、取料架和取料伸缩气缸103向上下移动,使两取料夹块105与成品对应后,通过取料伸缩气缸103驱动取料架、取料夹取气缸104以及两取料夹块105倾斜的前后微调,最后通过取料夹取气缸104控制两取料夹块105将成品从模座45内夹紧,同时通过上料板42上的良品检测器检测后,将不良品移动到不良品盛装箱108上方,取料夹取气缸104控制两取料夹块105将不良品放入不良品盛装箱108内,检测的良品,移动到良品输出带107上,再取料夹取气缸104控制两取料夹块105将良品放入良品输出带107上,最后通过良品输出电机106和良品输出带107将良品输出。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持圈送料组件14包括保持圈输料架,所述保持圈输料架上设有保持圈输料斗111,保持圈输料斗111的输出端设有保持圈输料槽112,保持圈输料槽112前端设有保持圈输料座113,保持圈输料座113下端设有连接于机座1上端的保持圈输料支撑架,保持圈输料支撑架上端与所述保持圈输料座113之间通过保持圈输料导轨和保持圈输料滑块连接,所述保持圈输料座113后端设有保持圈输料移动气缸114,所述保持圈输料支撑架一侧设有保持圈移料支撑架,所述保持圈移料支撑架上部设有保持圈前后移动导轨,保持圈前后移动导轨一端设有保持圈前后移动电机115,所述保持圈前后移动导轨上配合设有保持圈上下移动座,所述保持圈上下移动座上端设有保持圈上下移动电机116,所述保持圈上下移动座下端设有保持圈吸附架,所述保持圈吸附架下端设有保持圈吸附气缸和保持圈吸附头117,所述第二转盘11上端对应所述保持圈输料座113前端设有保持圈检测器118,使用时,通过保持圈输料斗111将保持圈经保持圈输料槽112送入到保持圈输料座113,在保持圈检测器118检测到保持圈输料座113上的保持圈后,再通过保持圈输料移动气缸114驱动保持圈输料座113移动,使保持圈移动到正对于所述吸附头的下方,之后保持圈上下移动电机116驱动吸附气缸和吸附头下移,并通过吸附气缸驱动吸附头将保持圈吸附后,最后通过保持圈前后移动电机115驱动吸附气缸、吸附头和保持圈,一起移动到配装座13的上端,将保持圈套装于配装座13的上端。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球心轴承送料组件15包括球心轴承输料架,所述球心轴承输料架上设有球心轴承输料斗121,球心轴承输料斗121的输出端设有球心轴承输料槽122,球心轴承输料槽122前端设有球心轴承输料座123,球心轴承输料座123下端设有连接于机座1上端的球心轴承输料支撑架,所述球心轴承输料支撑架一侧设有球心轴承移料支撑架,所述球心轴承移料支撑架上部设有球心轴承前后移动导轨,球心轴承前后移动导轨一端设有球心轴承前后移动电机124,所述球心轴承前后移动导轨上配合设有球心轴承上下移动座,所述球心轴承上下移动座上端设有球心轴承上下移动电机125,所述球心轴承上下移动座下端设有球心轴承吸附架,所述球心轴承吸附架下端设有球心轴承吸附气缸和球心轴承吸附头126,所述第二转盘11上端对应所述球心轴承输料座123前端设有球心轴承检测器127,使用时,通过球心轴承输料斗121将球心轴承经球心轴承输料槽122送入到球心轴承输料座123,在球心轴承检测器127检测到球心轴承输料座123上的球心轴承后,之后球心轴承上下移动电机125驱动吸附气缸和吸附头下移,并通过吸附气缸驱动吸附头将球心轴承吸附后,最后通过球心轴承前后移动电机124驱动吸附气缸、吸附头和球心轴承,一起移动到配装座13的上端,将球心轴承套装于配装座13内且位于保持圈的上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天窗齿轮箱外壳的组装设备,包括机座和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上设有外壳转动组装装置和与外壳转动组装装置配合组装的送料转动装置,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外壳转动组装装置和送料转动装置配合组装的控制装置,所述外壳转动组装装置包括设有若干个组装工位的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上方设有固定盘,所述第一转盘底端设有外壳驱动电机,所述第一转盘上端均匀设有外壳上料组件、外壳识别组件、压装组件、深度测量组件、打标组件、扫码组件以及成型下料组件,所述送料转动装置包括第二转盘,所述第二转盘底端设有送料驱动电机,所述第二转盘上均匀设有至少两个配装座,所述第二转盘外对应设有保持圈送料组件和球心轴承送料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窗齿轮箱外壳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料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转盘上的外壳上料架和设于所述机座上端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端设有上料板,所述上料板上设有控制按键和上料检测传感器,所述外壳上料架中部设有便于外壳放置的模座,所述外壳上料架上部设有将外壳固定的压板,所述压板前端设有压块,所述压板与模座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压板后端下方设有连接于所述固定盘上的上料气缸支架,所述上料气缸支架一侧设有顶出气缸,所述顶出气缸的活塞杆上端设有顶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天窗齿轮箱外壳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识别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机座上端的识别支撑架,所述识别支撑架中部设有识别升降气缸,所述识别支撑架两侧均设有导套,所述识别升降气缸的活塞杆顶端和导套内导柱的顶端同时连接有识别检测架,所述识别检测架包括分别对应该工位的外壳两侧设置的左架体和右架体,所述左架体与右架体的下端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左架体和右架体上分别设有左夹持气缸和右夹持气缸,左夹持气缸和右夹持气缸的活塞杆分别连接有左夹持块和右夹持块,所述左夹持块或右夹持块上设有外壳识别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天窗齿轮箱外壳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组件包括设于机座上端且对应该工位的外壳一侧设置的压装支撑架,所述压装支撑架上部设有压装气缸,所述压装气缸的活塞杆下端连接有对应所述外壳上方的压装板,该工位下模座与所述第二转盘的配合设置,配装座位于模座下方且与外壳的安装孔对应设置,第二转盘上设有用于检测该工位的外壳的第一压装位检测器和检测该工位配装座上是否放置保持圈和球心轴承的第二压装位检测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天窗齿轮箱外壳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度测量组件包括对应于该工位压装后的外壳设置的深度测量上支架和深度测量下支架,所述深度测量上支架上部设有深度测量固定气缸,所述深度测量固定气缸的活塞杆下端设有压板上方的深度测量固定板,所述深度测量下支架下部设有安装筒测量气缸和电机孔测量气缸,所述安装筒测量气缸和电机孔测量气缸的活塞杆分别连接有安装筒测量座和电机孔测量座,所述安装筒测量座和与深度测量下支架之间通过安装筒导轨和安装筒滑块连接,所述电机孔测量座与深度测量下支架之间通过电机孔导轨和电机孔滑块连接,所述安装筒测量座和电机孔测量座上端分别连接有安装筒升降杆和电机孔升降杆,所述安装筒升降杆和电机孔升降杆上端分别连接有安装筒测量头和电机孔测量头,所述安装筒升降杆与安装筒测量头之间以及和电机孔升降杆与电机孔测量头之间分别设有安装筒测量弹簧与电机孔测量弹簧,所述安装筒测量头和电机孔测量头的顶端分别设有安装筒测量块和电机孔测量块,所述安装筒测量块和电机孔测量块上端分别设有安装筒测量杆和电机孔测量杆。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天窗齿轮箱外壳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标组件包括对应于该工位深度测量后的外壳设置的打标底座,所述打标底座中部连接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后端设有调节手柄,所述打标底座上端设有打标导轨,达标导轨上配合设有打标滑块,打标滑块上端设有打标连接板,所述打标连接板一侧连接设有打标机,所述机座上对应于所述打标机的下方开设有便于打标机移动的调节槽。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天窗齿轮箱外壳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扫码组件包括对应于该工位打标后的外壳设置的扫描支架,所述扫描支架上端设有对应外壳的打标位设置的扫描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天窗齿轮箱外壳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下料组件包括对应于该工位成型后的外壳设置的下料架,所述下料架上部侧面设有下料前后移动导轨,下料前后移动导轨一端设有下料前后移动电机,所述下料前后移动导轨上配合设有下料上下移动座,所述下料上下移动座上端设有下料上下移动气缸,所述下料上下移动座侧面设有下料上下移动导轨,所述下料上下移动导轨上配合设有与所述下料上下移动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的取料架,所述取料架下端设有取料伸缩气缸,所述取料伸缩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有取料夹取气缸,所述取料夹取气缸的输出端设有两取料夹块,所述取料夹取气缸下方设有良品输出架,所述良品输出架上设有良品输出电机和良品输出带,所述良品输出架一侧设有不良品盛装箱。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天窗齿轮箱外壳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圈送料组件包括保持圈输料架,所述保持圈输料架上设有保持圈输料斗,保持圈输料斗的输出端设有保持圈输料槽,保持圈输料槽前端设有保持圈输料座,保持圈输料座下端设有连接于机座上端的保持圈输料支撑架,保持圈输料支撑架上端与所述保持圈输料座之间通过保持圈输料导轨和保持圈输料滑块连接,所述保持圈输料座后端设有保持圈输料移动气缸,所述保持圈输料支撑架一侧设有保持圈移料支撑架,所述保持圈移料支撑架上部设有保持圈前后移动导轨,保持圈前后移动导轨一端设有保持圈前后移动电机,所述保持圈前后移动导轨上配合设有保持圈上下移动座,所述保持圈上下移动座上端设有保持圈上下移动电机,所述保持圈上下移动座下端设有保持圈吸附架,所述保持圈吸附架下端设有保持圈吸附气缸和保持圈吸附头,所述第二转盘上端对应所述保持圈输料座前端设有保持圈检测器。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天窗齿轮箱外壳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心轴承送料组件包括球心轴承输料架,所述球心轴承输料架上设有球心轴承输料斗,球心轴承输料斗的输出端设有球心轴承输料槽,球心轴承输料槽前端设有球心轴承输料座,球心轴承输料座下端设有连接于机座上端的球心轴承输料支撑架,所述球心轴承输料支撑架一侧设有球心轴承移料支撑架,所述球心轴承移料支撑架上部设有球心轴承前后移动导轨,球心轴承前后移动导轨一端设有球心轴承前后移动电机,所述球心轴承前后移动导轨上配合设有球心轴承上下移动座,所述球心轴承上下移动座上端设有球心轴承上下移动电机,所述球心轴承上下移动座下端设有球心轴承吸附架,所述球心轴承吸附架下端设有球心轴承吸附气缸和球心轴承吸附头,所述第二转盘上端对应所述球心轴承输料座前端设有球心轴承检测器。
CN202223063802.6U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天窗齿轮箱外壳的组装设备 Active CN2194441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63802.6U CN219444115U (zh)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天窗齿轮箱外壳的组装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63802.6U CN219444115U (zh)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天窗齿轮箱外壳的组装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44115U true CN219444115U (zh) 2023-08-01

Family

ID=87420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63802.6U Active CN219444115U (zh)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天窗齿轮箱外壳的组装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441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00306B (zh) 一种微型直流电机组装点胶设备
CN219444115U (zh) 一种天窗齿轮箱外壳的组装设备
CN109866024B (zh) 一种用于采血笔笔帽组装设备
CN212238012U (zh) 一种自动点胶组装设备
CN111086687B (zh) 一种电子产品外壳剪切包装一体化设备
CN110153688B (zh) 一种传感器基座自动装玻璃坯装置
CN109202444B (zh) 一种滚筒芯轴的装配设备
CN110907182A (zh) 一种用于马达测试装置的物料夹取机构
CN108581474B (zh) 一种运动水壶盖组装机
CN116551896A (zh) 用于轮胎的表面多余毛料修剪装置
CN113020973B (zh) 一种微动开关全自动组装设备
CN215509814U (zh) 真空吸管角度倾斜装置及工件压合机
CN113579732A (zh) 基于新能源汽车配件的智慧装配
CN211065443U (zh) 化妆刷半自动组装机
CN210475915U (zh) 一种孔锯环缝自动焊接机
CN110492706B (zh) 一种微型电机端盖组装装置
CN210209373U (zh) 小罐茶铝盒压边机
CN113210845A (zh) 一种新型保温杯激光焊底机
CN217497819U (zh) 一种电池切刷机的上料分拣机构
CN220296329U (zh) 一种锁盖与垫片检测及压装设备
CN219787321U (zh) 自动上料的镜面磁芯组装机
CN220698808U (zh) 全自动螺母弹簧组装检测设备
CN220844323U (zh) 一种用于双削尖切断机的铅笔传送机构
CN213888639U (zh) 一种高效率的保温杯割头机
CN117086625B (zh) 一种汽车拉手支架自动化组装设备及其组装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