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09814U - 真空吸管角度倾斜装置及工件压合机 - Google Patents
真空吸管角度倾斜装置及工件压合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509814U CN215509814U CN202023103213.7U CN202023103213U CN215509814U CN 215509814 U CN215509814 U CN 215509814U CN 202023103213 U CN202023103213 U CN 202023103213U CN 215509814 U CN215509814 U CN 21550981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ction pipe
- pressing
- vacuum suction
- driving
- groo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7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41000252254 Catostomid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02 straw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真空吸管角度倾斜装置,包括支架、驱动机构及真空吸管,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上设有驱动槽,所述真空吸管的一侧设有至少两活动轴,所述活动轴滑动地插接于所述驱动槽内;所述驱动槽具有第一滑槽及与所述第一滑槽的一端连通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二滑槽呈小于180度的夹角;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真空吸管连接,以驱动所述真空吸管沿所述驱动槽滑动实现摆动。本实用新型真空吸管角度倾斜装置具有结构简单、设备成本低、缩短下料时间的优点。另,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工件压合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吸管角度倾斜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真空吸管角度倾斜装置。
背景技术
在婴儿车的座布上设置连接钮扣时,因座布厚度未达到0.3mm,钮扣缺少支撑会连接不牢固,稳定性很差。为了增强钮扣与座布之间的支撑力,需在座布与钮扣之间放入一塑料华司,以使强度增加。
然而,现有组装钮扣与华司的方式大部分为产线人员手工组装,手动组装极大地增加人力工时,也间接增加组装的时间,影响生产效率,使生产成本提高。另外,还有一小部分为机械组装,但是在机械设置的下料装置中,一般使用一竖直气缸驱动吸盘吸住工件,再用一水平气缸驱动工件水平移动,达到下料的目的,这种下料装置使用两个气缸下料,结构复杂,设备的成本很高,而且工件的上升阶段及水平移动阶段分别先后进行,下料时间较长,不利于大批量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备成本低、缩短下料时间的真空吸管角度倾斜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压合、缩短加工时间、降低生产成本的工件压合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真空吸管角度倾斜装置包括支架、驱动机构及真空吸管,驱动机构设置于支架上,支架上设有驱动槽,真空吸管的一侧设有至少两活动轴,活动轴滑动地插接于驱动槽内;驱动槽具有第一滑槽及与第一滑槽的一端连通的第二滑槽,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呈小于180度的夹角;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真空吸管连接,以驱动真空吸管沿驱动槽滑动实现摆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架上设置一驱动槽,使驱动槽分为两呈小于180度的夹角的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并且在真空吸管上设置两活动轴,将两活动轴插接于驱动槽内,从而在带动真空吸管滑动时,使其中一活动轴先滑到第一滑动槽内,进而使得该活动轴的位置发生偏摆并带动真空吸管的一端偏摆,达到驱使真空吸管的角度倾斜的目的。因此,真空吸管在吸住工件上升的同时可以发生一定角度的偏摆,从而可以转移工件的位置,实现将工件从加工位置转移到下料位置,因而可以避免传统的使用水平气缸转移位置的下料方式,减少了一组气缸,简化了设备的结构,使设备成本更低;同时,可以省去水平气缸驱动工件水平移动的等待时间,缩短加工时间,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较佳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设有连接件,真空吸管通过一枢接轴与连接件枢接。
具体地,真空吸管角度倾斜装置还包括管套,管套套接固定于真空吸管外,枢接轴与管套连接。
较佳地,活动轴上设有滚子,滚子呈滚动地设置于驱动槽内。
一种工件压合机,包括基体上料装置、转盘、转盘驱动装置、压合件上料装置、压合装置及真空吸管角度倾斜装置;转盘驱动装置驱动转盘转动,转盘的边缘周向地设有定位治具;基体上料装置、压合件上料装置、压合装置及真空吸管角度倾斜装置分别布置于转盘的周围;基体上料装置将基体上料到定位治具上;压合件上料装置向压合装置输送压合件,压合装置将压合件转移到定位治具上并将压合件与基体压合形成压合体;压合件上料装置对压合体下料。
较佳地,基体上料装置包括基架、卷料盘、推料机构及转移机构,卷料盘转动地设置于基架,推料机构具有定位平台及推料组件,定位平台上设有料槽,卷料盘的料带通过料槽,推料组件可压紧或释放料带并可推动料带前进;转移机构可将料带最前端的基体切断并转移到定位治具上。
具体地,转移机构包括座体、第一平移驱动气缸、第一竖直驱动气缸、基体吸管及切刀,座体水平滑动地设置于基架上,第一平移驱动气缸驱动座体在转盘与定位平台之间移动;基体吸管通过一滑座竖向滑动地设置于座体上,第一竖直驱动气缸设置于座体并驱动滑座竖向移动,基体吸管与抽真空装置连接;切刀设置于滑座。
具体地,料槽的前端设有可容纳单个基体的定位凹,定位凹的一侧设有供切刀进入的刀槽,以将基体切离料带。
具体地,推料组包括压料气缸、推料气缸及压料块,压料块上设有料针,料槽呈开口结构,当料带通过料槽时,压料气缸推动压料块上升,使得料针穿过开口及料带,进而定位料带;推料气缸可推动压料气缸及压料块平移。
较佳地,压合装置包括架体、第二平移驱动气缸、第二竖直驱动气缸、压合体吸管、弹性复位件、基座及压合气缸,架体上设有上料位,压合体吸管滑动地设置于基座上,基座滑动地设置于架体;第二竖直驱动气缸设置于架体上并与上料位正对,以驱动压合体吸管下移;弹性复位件提供一使压合体吸管向上移动复位的弹性力;第二平移驱动气缸设置于架体上且输出端与基座连接,以驱动压合体吸管在上料位与定位治具之间平移;压合气缸设置于架体并与定位治具正对,以驱动压合体吸管下移。
具体地,架体设有横臂,横臂上设有上料位,压合件上料装置与上料位连接。
较佳地,工件压合机还包括下料槽,下料槽设置于真空吸管角度倾斜装置的一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工件压合机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工件压合机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工件压合机的基体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工件压合机的压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工件压合机的真空吸管角度倾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工件压合机的真空吸管角度倾斜装置的内部结构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工件压合机的真空吸管角度倾斜装置倾斜真空吸管时的状态图。
工件压合机100、基体上料装置1、转盘2、转盘驱动装置3、压合装置4、压合件上料装置5、真空吸管角度倾斜装置6、下料槽7、料带200、基架11、卷料盘12、推料机构13、转移机构14、定位治具21、定位平台131、推料组件132、座体141、第一平移驱动气缸142、第一竖直驱动气缸143、基体吸管144、切刀145、滑座146、料槽1311、定位凹1312、刀槽1313、压料气缸1321、推料气缸1322、压料块1323、料针1324、架体41、第二平移驱动气缸42、第二竖直驱动气缸43、压合体吸管44、基座45、压合气缸46、横臂411、支架61、驱动机构62、真空吸管63、驱动槽64、活动轴65、第一滑槽641、第二滑槽642、管套66、连接件67、枢接轴68。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的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工件压合机100包括基体上料装置1、转盘2、转盘驱动装置3、压合装置4、压合件上料装置5、真空吸管角度倾斜装置6及下料槽7。转盘驱动装置3驱动转盘2步进式地转动,转盘2的边缘周向地均匀设有多个定位治具21。基体上料装置1、压合件上料装置5、压合装置4及真空吸管角度倾斜装置6分别布置于转盘2的周围。基体上料装置1将基体上料到定位治具21上。压合件上料装置5向压合装置4输送压合件,压合装置4将压合件转移到定位治具21上并将压合件与基体压合形成压合体。压合件上料装置5对压合体下料。下料槽7设置于真空吸管角度倾斜装置6的一侧。本实用新型的基体为塑料华司,压合件为钮扣,塑料华司压合于钮后上后形成压合件。具体地,如下:
请参阅图3及图4,基体上料装置1包括基架11、卷料盘12、推料机构13及转移机构14,卷料盘12转动地设置于基架11,转动轴呈水平设置,使得卷料盘12呈竖直设置。塑料华司以料带200的形式卷绕于卷料盘12上。推料机构13具有定位平台131及推料组件132,定位平台131上设有料槽1311,卷料盘12的料带200通过料槽1311,推料组件132可压紧或释放料带200并可推动料带200前进;转移机构14可将料带200最前端的基体切断并转移到定位治具21上。
再请参阅图3及图4,具体地,转移机构14包括座体141、第一平移驱动气缸142、第一竖直驱动气缸143、基体吸管144及切刀145。座体141通过一滑块与滑轨的配合而水平滑动地设置于基架11上。第一平移驱动气缸142水平设置且输出端水平伸缩,以驱动座体141在转盘2与定位平台131之间移动。基体吸管144通过一滑座146竖向滑动地设置于座体141上,第一竖直驱动气缸143设置于座体141上端且输出端呈向下伸缩地连接于滑座146,以推动基体吸管144竖向移动,基体吸管144与抽真空装置连接;切刀145设置于滑座146上。
再如图3及图4所示,料槽1311的前端设有可容纳单个基体的定位凹1312,定位凹1312的一侧设有供切刀145进入的刀槽1313,以将基体切离料带200。设置定位凹1312,可以使基体吸管144能伸入其内部吸取基体,以快速转移基体。推料组件132包括压料气缸1321、推料气缸1322及压料块1323,压料块1323上设有料针1324,料槽1311呈开口结构,当料带200通过料槽1311时,压料气缸1321推动压料块1323上升,使得料针1324穿过开口及料带200,进而定位料带200,并可在推料气缸1322的推动作用下带动料带200平移;推料气缸1322的输出端与压料气缸1321的缸体连接。
请参阅图5,压合装置4包括架体41、第二平移驱动气缸42、第二竖直驱动气缸43、压合体吸管44、弹性复位件、基座45及压合气缸46,架体41设有横臂411,横臂411上设有上料位,压合件上料装置5与上料位连接,以将压合件输送到上料位。压合件上料装置5为振动盘。压合体吸管44呈竖向滑动地设置于基座45上,基座45水平通过导轨滑动地设置于架体41。第二竖直驱动气缸43设置于架体41上并与上料位正对,以驱动压合体吸管44下移到达上料位表面。弹性复位件设置于压合体吸管44与基座45之间以提供一使压合体吸管44向上移动复位的弹性力。压合体吸管44与抽真空装置连接。第二平移驱动气缸42水平地设置于架体41上且输出端水平伸缩地与基座45连接,以驱动压合体吸管44在上料位与定位治具21之间平移;压合气缸46设置于架体41并与定位治具21正对,以驱动压合体吸管44下移靠近定位治具21,使压合件与基体压合。
如图6至图8所示,真空吸管角度倾斜装置6包括支架61、驱动机构62及真空吸管63,驱动机构62设置于支架61上端,驱动机构62为气缸,气缸的输出端呈向下伸缩。支架61上设有驱动槽64;真空吸管63与抽真空装置连接;真空吸管63的一侧设有两活动轴65,活动轴65滑动地插接于驱动槽64内;活动轴65上设有滚子,滚子呈滚动地设置于驱动槽64内,以使活动轴65与驱动槽64滑动配合得更顺畅。驱动槽64具有第一滑槽641及与第一滑槽641的一端连通的第二滑槽642,第一滑槽641与第二滑槽642相互呈弯折结构,具体是,第一滑槽641与第二滑槽642呈小于180度的夹角,优选是钝角;第二滑槽642呈竖直设置,第一滑槽641的下端与第二滑槽642的上端连通。第一滑槽641呈向转盘2的一侧倾斜。驱动机构62的输出端与真空吸管63连接,以驱动真空吸管63沿驱动槽64滑动实现摆动,在摆动后,真空吸管63的上端向转盘2的一侧靠近,真空吸管63的下端向远离转盘2的方向。
另外,真空吸管角度倾斜装置6还包括管套66,管套66套接固定于真空吸管63外,驱动机构62的输出端设有连接件67,管套66的外侧设有一枢接轴68,枢接轴68与连接件67枢接。
综合上述并结合图1、图2、图6及图8,下面对本申请工件压合机100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如下:
首先,将卷料盘12的料带200放置于料槽1311中,其中,最前端的基体位于定位凹1312内。之后,压料气缸1321推动压料块1323上升,压料块1323上的料针1324穿过开口及料带200以对料带200定位。此时,第一平移驱动气缸142带动座体141水平移动到定位凹1312的上方。之后,第一竖直驱动气缸143带动座体141竖直向下移动靠近定位凹1312;然后,真空吸管63在真空的作用下吸住基体。同时,切刀145随着座体141的下移而进入刀槽1313并切断基体与料带200之间的连接。接着,第一竖直驱动气缸143带动真空吸管63上升,第一平移驱动气缸142推动真空吸管63移动到转盘2的定位治具21上方。第一竖直驱动气缸143再带动真空吸管63下移并且将基体释放于定位治具21内。在基体转移的过程中,推料气缸1322启动推动压料气缸1321、压料块1323及料带200向前移动,移动的距离为一个基体的长度。使得此时,位于料带200最前端另一基体进入到定位凹1312中。而压料气缸1321与推料气缸1322再依次动作,使得料针1324再次重新插到开始的位置上;上述动作循环进行实现不断地送料。
当转盘2上的定位治具21装有基体时,转盘驱动装置3驱动转盘2转动一定角度,使得装有基体的定位治具21位于压合装置4的下方,而相邻的空载定位治具21位于基体上料装置1附近。
压合件上料装置5将压合件输送到压合装置4的横臂411的上料位上,这时,在第二平驱动气缸及第二竖直驱动气缸43的推动作用下,压合体吸管44吸住压合体并将压合体从上料位转移到定位治具21的上方。之后,压合气缸46顶推压合体吸管44,使得压合体吸管44向下移动,压合体吸管44便将压合体压入到基体上。当压合气缸46的输出端收缩后,压合体吸管44在弹性复位件的弹力作用下向上移动复位。
当压合完成后,压合体随着转盘2的转动而转移到真空吸管角度倾斜装置6上。这时,驱动机构62驱动真空吸管63向下移动,真空吸管63在真空的作用及吸住压合体,然后,驱动机构62驱动真空吸管63上升,真空吸管63的两活动轴65沿第二滑槽642向第一滑槽641滑动。当上方的活动轴65进入第一滑槽641时,由于第一滑槽641呈倾斜设置,因此,活动轴65的运动方向改变,使得真空吸管63上段发生摆动,进而使得整个真空吸管63倾斜,而真空吸管63的下段侧向转盘2外侧摆动,从而将压合体转移支下料槽7上。当真空吸管63撤去真空时,压合体即可落到下料槽7下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工件压合机100通过设置一真空吸管角度倾斜装置6,并在其支架61上设置一驱动槽64,使驱动槽64分为两呈小于180度的夹角的第一滑槽641与第二滑槽642,并且在真空吸管63上设置两活动轴65,将两活动轴65插接于驱动槽64内,从而在带动真空吸管63滑动时,使其中一活动轴65先滑到第一滑动槽内,进而使得该活动轴65的位置发生偏摆并带动真空吸管63的一端偏摆,达到驱使真空吸管63的角度倾斜的目的。因此,真空吸管63在吸住工件上升的同时可以发生一定角度的偏摆,从而可以转移工件,实现将工件从加工位置转移到下料位置,因而可以避免传统的使用水平气缸转移位置的下料方式,减少了一组气缸,简化了设备的结构,使设备成本更低;同时,可以省去水平气缸驱动工件水平移动的等待时间,缩短加工时间;另外,整个设备自动上料、压合及下料,实现全自动化,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工件压合机100所涉及到的转盘驱动装置3的结构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做详细的说明。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真空吸管角度倾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驱动机构及真空吸管,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上设有驱动槽,所述真空吸管的一侧设有至少两活动轴,所述活动轴滑动地插接于所述驱动槽内;所述驱动槽具有第一滑槽及与所述第一滑槽的一端连通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二滑槽呈小于180度的夹角;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真空吸管连接,以驱动所述真空吸管沿所述驱动槽滑动实现摆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管角度倾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设有连接件,所述真空吸管通过一枢接轴与所述连接件枢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吸管角度倾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吸管角度倾斜装置还包括管套,所述管套套接固定于所述真空吸管外,所述枢接轴与所述管套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管角度倾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轴上设有滚子,所述滚子呈滚动地设置于所述驱动槽内。
5.一种工件压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上料装置、转盘、转盘驱动装置、压合件上料装置、压合装置及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真空吸管角度倾斜装置;所述转盘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转盘转动,所述转盘的边缘周向地设有定位治具;所述基体上料装置、压合件上料装置、压合装置及真空吸管角度倾斜装置分别布置于所述转盘的周围;所述基体上料装置将基体上料到所述定位治具上;所述压合件上料装置向所述压合装置输送压合件,所述压合装置将所述压合件转移到所述定位治具上并将所述压合件与所述基体压合形成压合体;所述压合件上料装置对所述压合体下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件压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上料装置包括基架、卷料盘、推料机构及转移机构,所述卷料盘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基架,所述推料机构具有定位平台及推料组件,所述定位平台上设有料槽,所述卷料盘的料带通过所述料槽,所述推料组件可压紧或释放所述料带并可推动所述料带前进;所述转移机构可将所述料带最前端的所述基体切断并转移到所述定位治具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件压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机构包括座体、第一平移驱动气缸、第一竖直驱动气缸、基体吸管及切刀,所述座体水平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基架上,所述第一平移驱动气缸驱动所述座体在所述转盘与所述定位平台之间移动;所述基体吸管通过一滑座竖向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座体上,所述第一竖直驱动气缸设置于所述座体并驱动所述滑座竖向移动,所述基体吸管与抽真空装置连接;所述切刀设置于所述滑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件压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槽的前端设有可容纳单个所述基体的定位凹,所述定位凹的一侧设有供所述切刀进入的刀槽,以将所述基体切离所述料带。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件压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组件包括压料气缸、推料气缸及压料块,所述压料块上设有料针,所述料槽呈开口结构,当所述料带通过所述料槽时,所述压料气缸推动所述压料块上升,使得所述料针穿过所述开口及所述料带,进而定位所述料带;所述推料气缸可推动所述压料气缸及所述压料块平移。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件压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装置包括架体、第二平移驱动气缸、第二竖直驱动气缸、压合体吸管、弹性复位件、基座及压合气缸,所述架体上设有上料位,所述压合体吸管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基座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架体;所述第二竖直驱动气缸设置于所述架体上并与所述上料位正对,以驱动所述压合体吸管下移;所述弹性复位件提供一使所述压合体吸管向上移动复位的弹性力;所述第二平移驱动气缸设置于所述架体上且输出端与所述基座连接,以驱动所述压合体吸管在所述上料位与所述定位治具之间平移;所述压合气缸设置于所述架体并与所述定位治具正对,以驱动所述压合体吸管下移。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工件压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设有横臂,所述横臂上设有上料位,所述压合件上料装置与所述上料位连接。
12.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件压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压合机还包括下料槽,所述下料槽设置于所述真空吸管角度倾斜装置的一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103213.7U CN215509814U (zh) | 2020-12-21 | 2020-12-21 | 真空吸管角度倾斜装置及工件压合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103213.7U CN215509814U (zh) | 2020-12-21 | 2020-12-21 | 真空吸管角度倾斜装置及工件压合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509814U true CN215509814U (zh) | 2022-01-14 |
Family
ID=79785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3103213.7U Active CN215509814U (zh) | 2020-12-21 | 2020-12-21 | 真空吸管角度倾斜装置及工件压合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509814U (zh) |
-
2020
- 2020-12-21 CN CN202023103213.7U patent/CN21550981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426877A (zh) | 一种自动收料功能的手机钢片加工用裁剪设备 | |
CN113385934A (zh) | 一种摄像头前座组装设备 | |
CN113401651A (zh) | 一种半导体元件自动上料测试装置 | |
CN212470446U (zh) | 一种手术刀自动组装台 | |
CN215509814U (zh) | 真空吸管角度倾斜装置及工件压合机 | |
CN114643464A (zh) | 真空吸管角度倾斜装置及工件压合机 | |
CN209561356U (zh) | 一种晶体管折弯点焊设备 | |
CN110884092A (zh) | 一种填料热压一体机 | |
CN216698400U (zh) | 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片串焊机的转台送料装置 | |
CN210830025U (zh) | 一种自动贴脚垫设备 | |
CN110911236B (zh) | 磁组件焊接设备 | |
CN110492706B (zh) | 一种微型电机端盖组装装置 | |
CN210756201U (zh) | 丝杠轴承自动压装设备 | |
CN109944851B (zh) | 一种动子贴附机 | |
CN110871246B (zh) | 一种工字钮组装机 | |
CN110667150A (zh) | 一种自动脱模取隐形眼镜片机 | |
CN217800026U (zh) | 一种用于碗架轮毂与胶套的自动化组装设备 | |
CN216178271U (zh) | 一种摄像头前座组装设备 | |
CN218731133U (zh) | 叠片电芯上料定位装置 | |
CN212136306U (zh) | 一种热水袋开关壳体自动组装设备 | |
CN217512719U (zh) | 一种用于金属机械冲压机的连续送料装置 | |
CN212734908U (zh) | 一种排扇叶轮组装用放限位盘装置 | |
CN219005948U (zh) | 一种热保护器的组装平台 | |
CN216835956U (zh) | 一种料篮调整装置及硅片收片系统 | |
CN212555469U (zh) | 一种圆盘印刷用自动旋转放取料机械手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