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31912U - 一中可避免杂质混入机油的转子滤 - Google Patents

一中可避免杂质混入机油的转子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31912U
CN219431912U CN202320090321.XU CN202320090321U CN219431912U CN 219431912 U CN219431912 U CN 219431912U CN 202320090321 U CN202320090321 U CN 202320090321U CN 219431912 U CN219431912 U CN 2194319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impurities
engine oil
seat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9032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瑞娴
蒋海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Weifu Seal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Weifu Seal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Weifu Seal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Weifu Seal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9032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319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319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319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中可避免杂质混入机油的转子滤,涉及汽车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转动连接有转子座,所述底座和转子座的内部固定有进油管,所述进油管的上端固定有转子,所述底座的上方固定有转子壁,所述转子壁的顶端设置有出油端,所述转子壁的内部固定有隔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隔板、滤纸和分离板,转子滤在工作时,机油进入转子后经过旋转,杂质因为质量大被甩到转子壁上,被转子壁吸收一部分,不能吸收的杂质受重力作用下沉到转子座和分离板中间的间隔室中,受旋转力作用转到进油管附近,金属杂质被转子座吸附,不会随机油旋转混入,机油在经过转子上端时,经过滤纸再次过滤,保证进入润滑系统的机油中少含或不含杂质。

Description

一中可避免杂质混入机油的转子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具体为一中可避免杂质混入机油的转子滤。
背景技术
为减小发动机中相对运动机件之间的摩擦阻力,减轻零件的磨损,机油被不断输送到各运动机件的摩擦表面,形成润滑油膜,进行润滑。机油中本身含有一定量的胶质、杂质、水分和添加剂;同时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金属磨屑的带入、空气中杂物的进入、机油氧化物的产生,使得机油中的杂物逐渐增多,需要对机油进行过滤。
机油转子滤就是用离心法分离发动机机油中的杂质的一个滤清装置,带有压力的机油进入转子滤内,机油由转子滤底部的喷嘴高速喷出,形成反作用力推动转子滤高速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将密度大于机油的杂志从其中分离出来,沉降到转子壁上,最终达到过滤杂质,清洁机油的目的。
由于机油转子滤在工作过程中是不停转动的,被甩到转子壁上的杂质由于转动的动力作用,可能会再次被混入机油中,导致过滤效果下降,杂质直接进入润滑油路,就会将机油中含有的杂物带入到运动副的摩擦表面,加速零件的磨损,降低发动机的工作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中可避免杂质混入机油的转子滤,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中可避免杂质混入机油的转子滤,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转动连接有转子座,所述底座和转子座的内部固定有进油管,所述进油管的上端固定有转芯,所述底座的上方固定有转子壁,所述转子壁的顶端设置有出油端,所述转子壁的内部固定有隔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子滤在工作时,机油从进油管进入,进入转芯后经过旋转,杂质因为质量大被甩到转子壁上,被转子壁吸收一部分,不能吸收的杂质受重力作用下沉到转子座和分离板中间的间隔室中,受旋转力作用转到进油管附近,金属杂质被转子座吸附,不会随机油旋转混入,机油在经过转子上端时,经过滤纸再次过滤,保证进入润滑系统的机油中少含或不含杂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芯的上方固定有滤纸,且所述滤纸为经过树脂处理的微孔滤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进一步对机油进行过滤,进一步阻止杂质进入润滑系统,对零件产生损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芯的底端固定有分离板,且分离板与转子壁之间有间隔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未被转子壁吸附的杂质在隔板分隔的空间内运动,受重力作用沉降,可以经过分离板与转子壁之间的距离掉入分离板和转子座之间的间隔室中,受旋转力作用运动到中间,无法混入机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板的形状设置为“s”形,且隔板的数量为十二个,均匀分布在转子壁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更好的让杂质在隔板的间隔室中运动,减少杂质混入机油的可能,让杂质有足够的时间下沉到下部空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子壁和分离板的材质为有磁性的金属,可以把金属杂质吸附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机油中的金属杂质可以被转子壁和转子座吸附,不会随机油混入润滑系统,减少损坏零件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子座的底面有一定的弧度,且所述转子座与底座之间的距离为0.1c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一定的弧度可以减少转子座旋转时受到的阻力,跟底座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从而防止底座阻碍转子座的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子座与分离板之间有隔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受重力作用下沉的杂质可以到转子座和分离板之间,然后受旋转力作用进入到进油管附近,不会随机油进入润滑系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隔板、滤纸和分离板,转子滤在工作时,机油从进油管进入,进入转芯后经过旋转,杂质因为质量大被甩到转子壁上,被转子壁吸收一部分,不能吸收的杂质受重力作用下沉到转子座和分离板中间的间隔室中,受旋转力作用转到进油管附近,金属杂质被转子座吸附,不会随机油旋转混入,机油在经过转子上端时,经过滤纸再次过滤,保证进入润滑系统的机油中少含或不含杂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转子壁和隔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滤纸和转子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分离板和转子壁的位置关系图。
图中:1、出油端;2、转子壁;3、底座;4、转子座;5、进油管;6、转芯;7、隔板;8、滤纸;9、分离板;10、隔层;11、间隔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一中可避免杂质混入机油的转子滤,如图所示1-4,包括底座3,底座3的上方转动连接有转子座4,底座3和转子座4的内部固定有进油管5,进油管5的上端固定有转芯6。底座3的上方固定有转子壁2,机油从进油管5进入,且进入转芯6后经过旋转,杂质因为质量大被甩到转子壁2上,被带有磁性的转子壁2吸收一部分,转子壁2的顶端设置有出油端1,转子壁2的内部固定有隔板7,杂质因为质量大被甩到转子壁2上,被带有磁性的转子壁2吸收一部分,由于隔板7的分隔,杂质在隔板7内部运动,不能吸收的杂质受重力作用下沉到转子座4和分离板9中间的隔层10中。
请参阅图4,在上述实施例中,转芯6的上方固定有滤纸8,且滤纸8为经过树脂处理的微孔滤纸,可以进一步对机油进行过滤,进一步阻止杂质进入润滑系统,对零件产生损坏。
请参阅图2,在上述实施例中,转芯6的底端固定有分离板9,且分离板9与转子壁2之间有间隔室11,未被转子壁2吸附的杂质受转芯6旋转力的作用在隔板7分隔的空间内运动,受重力作用沉降,可以经过分离板9与转子壁2之间的距离掉入分离板9和转子座4之间的隔层10中,受旋转力作用运动到中间,无法混入机油。
请参阅图2,在上述实施例中,隔板7的形状设置为“s”形,且隔板7的数量为十二个,均匀分布在转子壁2内部,可以更好的让杂质在隔板7的空间中运动,减少杂质混入机油的可能,让杂质有足够的时间下沉到下部空间。
请参阅图2,在上述实施例中,转子壁2和分离板9的材质为有磁性的金属,可以把金属杂质吸附住,机油中的金属杂质可以被转子壁2和转子座4吸附,不会随机油混入润滑系统,减少损坏零件的可能性。
请参阅图2,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转子座4的底面有一定的弧度,且所述转子座4与底座3之间的距离为0.1cm,有一定的弧度可以减少转子座4旋转时受到的阻力,跟底座3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从而防止底座3阻碍转子座4的转动。
请参阅图2,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转子座4与分离板9之间有隔层10,受重力作用下沉的杂质可以到转子座4和分离板9之间,然后受旋转力作用进入到进油管5附近,不会随机油进入润滑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转子滤在工作时,机油从进油管5进入,进入转芯6后经过旋转,杂质因为质量大被甩到转子壁2上,被带有磁性的转子壁2吸收一部分,由于隔板7的分隔,杂质在隔板7内部运动,不能吸收的杂质受重力作用下沉到转子座4和分离板9中间的隔层10中,受旋转力作用转到进油管5附近,金属杂质被带有磁性的分离板9吸附,不会随机油旋转混入,机油在经过转子上端时,经过滤纸8再次过滤,保证进入润滑系统的机油中少含或不含杂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制,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替换和变型等,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7)

1.一中可避免杂质混入机油的转子滤,包括底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的上方转动连接有转子座(4),所述底座(3)和转子座(4)的内部固定有进油管(5),所述进油管(5)的上端固定有转芯(6),所述底座(3)的上方固定有转子壁(2),所述转子壁(2)的顶端设置有出油端(1),所述转子壁(2)的内部固定有隔板(7),且所述隔板(7)的内部设置有转芯(6),所述隔板(7)可以使杂质在隔板(7)之间受旋转力作用运动,且吸附转芯(6)转出的杂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避免杂质混入机油的转子滤,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芯(6)的上方固定有滤纸(8),且所述滤纸(8)为经过树脂处理的微孔滤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避免杂质混入机油的转子滤,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芯(6)的底端固定有分离板(9),且分离板(9)与转子壁(2)之间有间隔室(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避免杂质混入机油的转子滤,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7)的形状设置为“s”形,且隔板(7)的数量为十二个,均匀分布在转子壁(2)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避免杂质混入机油的转子滤,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壁(2)和分离板(9)的材质为有磁性的金属,可以把金属杂质吸附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避免杂质混入机油的转子滤,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座(4)的底面有一定的弧度,且所述转子座(4)与底座(3)之间的距离为0.1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避免杂质混入机油的转子滤,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座(4)与分离板(9)之间有隔层(10)。
CN202320090321.XU 2023-01-31 2023-01-31 一中可避免杂质混入机油的转子滤 Active CN2194319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90321.XU CN219431912U (zh) 2023-01-31 2023-01-31 一中可避免杂质混入机油的转子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90321.XU CN219431912U (zh) 2023-01-31 2023-01-31 一中可避免杂质混入机油的转子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31912U true CN219431912U (zh) 2023-07-28

Family

ID=873451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90321.XU Active CN219431912U (zh) 2023-01-31 2023-01-31 一中可避免杂质混入机油的转子滤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319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66660B (zh) 一种壳聚糖‑金属有机框架复合小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497302B (zh) 一种滚动去毛刺设备及其去毛刺方法
CN1608715A (zh) 一种脱除气相中杂质的方法
CN111467935A (zh) 一种防堵塞的负离子空气净化装置
CN219431912U (zh) 一中可避免杂质混入机油的转子滤
CN203494640U (zh) 新型尾矿回收机
JP2003340717A (ja) 浮上切り屑回収機能を備えたオイルスキマ
CN201154390Y (zh) 集成式高效旧砂再生机
CN110523197B (zh) 一种矿山粉尘污染净化方法
CN218890681U (zh) 一种银铅锌选矿使用的高效除铁器
CN109530102A (zh) 一种离心分离装置及其废气处理方法
CN105665127A (zh) 一种渐开线排列永磁磁系的弱磁场干式磁选装置
CN215919888U (zh) 一种机床铁屑分离装置
CN202638597U (zh) 三足式离心机
CN201880401U (zh) 一种微分振荡油水分离器
CN209810189U (zh) 一种硅胶吸附后脱油脱附塔上料装置
CN113083505A (zh) 一种润滑油加工用的去杂装置
CN110524404B (zh) 一种振动去毛刺设备及其去毛刺方法
CN109139183B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的润滑方法
CN213375279U (zh) 一种螺旋搅砂机用脱水筛
CN216654912U (zh) 一种分离设备
CN205796707U (zh) 一种新型废水过滤装置
CN211051721U (zh) 一种气动举升离心式金属切屑脱油机
CN210302899U (zh) 有机废气预处理装置
CN213060544U (zh) 一种可移动式铁泥抽取分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