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31358U - 一种狭小空间的支模工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狭小空间的支模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31358U
CN219431358U CN202223136051.6U CN202223136051U CN219431358U CN 219431358 U CN219431358 U CN 219431358U CN 202223136051 U CN202223136051 U CN 202223136051U CN 219431358 U CN219431358 U CN 2194313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lt
ruler
nut
rod
upr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3605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守泰
张志龙
郭昊
王小雨
张振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x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ccc Fourth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CCCC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x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ccc Fourth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CCCC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x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ccc Fourth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CCCC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x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ccc Fourth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3605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313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313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313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 Manufacturing Of Tubular Articles Or Embedded Moulded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支模工具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狭小空间的支模工具,包括两组相互正对的左立杆和右立杆,左立杆的一侧表面固定设置左螺栓,右立杆的一侧表面固定设置右螺栓,左螺栓与右螺栓相互正对且螺纹旋向相反,左螺栓与右螺栓之间螺纹连接有螺母,螺母内部设置两段旋向相反的内螺纹,具有在沉降缝这种狭小空间内支模、拆模过程高效且不影响施工进度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狭小空间的支模工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支模施工工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狭小空间的支模工具。
背景技术
民用建筑中,单体住宅楼长度较大的,设计会考虑在两单元中间设置沉降缝,宽度约为100mm-200mm左右。沉降缝是指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房屋破坏所设置的垂直缝,且沉降缝是从建筑物基础到屋顶全部贯通。
沉降缝这种狭小空间,在施工过程中,模板支设较为困难,常规做法一:在沉降缝处放置200mm厚的泡沫板,两侧再用模板加固,然后浇筑砼,这种模板支设方法,会导致砼浇筑过程中,泡沫板容易被挤偏位,由一侧挤向另一侧,造成砼墙体尺寸一侧大而另一侧小,工程质量存在隐患;做法二:先支设一侧的模板,等砼浇筑后,拆模,然后再支设另一侧模板,这样会对工程进度有一定影响。
综上可知,现阶段急需设计一种在沉降缝这种狭小空间内支模、拆模过程高效且不影响施工进度的工具。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狭小空间的支模工具,具有在沉降缝这种狭小空间内支模、拆模过程高效且不影响施工进度的优点。
本申请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狭小空间的支模工具,包括两组相互正对的左立杆和右立杆,左立杆的一侧表面固定设置左螺栓,右立杆的一侧表面固定设置右螺栓,左螺栓与右螺栓相互正对且螺纹旋向相反,左螺栓与右螺栓之间螺纹连接有螺母,螺母内部设置两段旋向相反的内螺纹。
可选的,所述左螺栓沿着左立杆的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右螺栓沿着右立杆的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多个,且左螺栓与右螺栓在水平高度上一一相对。
可选的,每组水平正对的左螺栓和右螺栓之间均安装有螺母,所述螺母的表面安装有链轮,且多个螺母对应的链轮设置于同一竖直线,位于左立杆最顶端的链轮以及最底端的链轮之间绕设有链条,且链条的链节与所有链轮均啮合。
可选的,所述左立杆与左螺栓焊接固定,所述右立杆与右螺栓焊接固定。
可选的,位于最顶端的所述螺母表面安装有多根便于转动了螺母的辐射条,多个辐射条围绕螺母表面呈辐射状发散设置。
可选的,所述左立杆与右立杆之间设置有用于测量二者之间宽度的伸缩尺。
可选的,所述伸缩尺包括与左立杆固定的母尺以及与右立杆固定的子尺,所述母尺朝向子尺的一端开设有供子尺端部插入的伸缩孔。
可选的,所述母尺与左立杆焊接固定,子尺与右立杆焊接固定,且母尺的端部与左立杆背离左螺栓的端面平齐,子尺的端部与右立杆背离右螺栓的端部平齐。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当需要对沉降缝位置处进行支模时,首先通过转动螺母,通过螺母与左螺栓以及右螺栓的螺纹配合来调整左立杆与右立杆之间的距离,通常距离调整在100mm-200mm之间,具体距离多少需要根据沉降缝的宽度来调整,紧接着将由左立杆和右立杆形成一体的支模工具放入沉降缝内,继续转动螺母,使得左立杆和右立杆能够与沉降缝的侧壁抵接;然后支模时将模板贴紧在左立杆以及右立杆相互背离的侧面,实现支模过程。由于多个左螺栓和多个右螺栓,使得左立杆和右立杆能够保持相对稳定,支模完成后,进行浇筑砼施工时,左立杆和右立杆之间的距离恒定,后续浇筑砼形成的墙体尺寸可以保持稳定。最后拆模时,只需要反向转动螺母,使得左立杆和右立杆相互靠近,最终将整个左立杆以及右立杆从沉降缝内取出即可,从而大大提高了拆模的便利性、确保施工进度不受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模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模工具的另一形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是伸缩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左立杆;11、左螺栓;2、右立杆;21、右螺栓;3、螺母;4、链轮;5、链条;6、辐射条;7、伸缩尺;71、母尺;711、伸缩孔;72、子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对本申请文件进行解读,本实施例首先对沉降缝及相关施工作业进行初步解释。
沉降缝是指,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房屋破坏所设置的垂直缝。当房屋相邻部分的高度、荷载和结构形式差别很大而地基又较弱时,房屋有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致使某些薄弱部位开裂,为此,应在适当位置如复杂的平面或体形转折处、高度变化处、荷载、地基的压缩性和地基处理的方法明显不同处设置沉降缝。
沉降缝的宽度一般为100mm-200mm,空间狭小,在这种狭小的空间内部施工前进行支模以及施工结束后拆模往往会比较困难,常规做法一:在沉降缝处放置200mm厚的泡沫板,两侧再用模板加固,然后浇筑砼,这种模板支设方法,会导致砼浇筑过程中,泡沫板容易被挤偏位,由一侧挤向另一侧,造成砼墙体尺寸一侧大而另一侧小,工程质量存在隐患;做法二:先支设一侧的模板,等砼浇筑后,拆模,然后再支设另一侧模板,这样会对工程进度有一定影响。因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能够专门适用于沉降缝这种狭小空间的支模工具。
参照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狭小空间的支模工具,包括左立杆1和右立杆2,左立杆1和右立杆2相互正对,左立杆1、右立杆2可以是直径25mm的钢筋或钢管,也可以是扁钢或钢板,具体选择何种类型根据沉降缝的尺寸大小进行选择。
左立杆1的一侧表面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有多个左螺栓11,右立杆2的一侧表面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有多个右螺栓21,且多个左螺栓11、右螺栓21均沿着竖直方向间隔排布,同一高度的左螺栓11和右螺栓21相互正对。
更进一步地,左螺栓11和右螺栓21的外螺纹旋向相反。
每组相互正对的左螺栓11和右螺栓21之间通过一个螺母3形成连接,螺母3内部设置有两段螺纹旋向相反的内螺纹,用于分别与左螺栓11和右螺栓21螺纹连接,以在转动螺母3时,能够带动左立杆1和右立杆2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更具体地,设置多组左螺栓11、右螺栓21以及螺母3,使得左立杆1和右立杆2之间的距离调整完毕后能保持稳定状态,有利于提高后续支模的牢固性和可靠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左立杆1和右立杆2之间距离的便利性,在每个螺母3的外表面均固定设置有一链轮4,且多个螺母3对应的链轮4位于同一竖直线上,位于最顶端的螺母3表面的链轮4以及位于最底端的螺母3表面的链轮4之间绕设有链条5,链条5与每个链轮4均啮合。
如图2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左立杆1和右立杆2之间距离调整的便利性,在最顶端的螺母3的表面,沿着圆周设置有多个辐射条6,辐射条6与螺母3固定。操作人员通过拨动辐射条6,可以带动整个螺母3转动,进而通过链条5带动所有螺母3转动,以令左立杆1和右立杆2相互靠近或远离。
结合图2和图3,为了能够更准确把握左立杆1和右立杆2之间的距离,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在左立杆1和右立杆2之间设置有用于检测距离的伸缩尺7。具体地,伸缩尺7包括母尺71和子尺72,母尺71与左立杆1固定,子尺72与右立杆2固定,子尺72与母尺71水平相对,且母尺71朝向子尺72的端部开设有供子尺72滑动插入的伸缩孔711,子尺72和母尺71上都设置有刻度。通过子尺72和母尺71的刻度之和,能够判断出左立杆1和右立杆2之间的距离,因此可以在知晓沉降缝宽度时提前准确调整左立杆1和右立杆2之间的距离,确保左立杆1和右立杆2所构成的支模工具能顺利插入沉降缝内部。
更具体地,母尺71的端部与左立杆1背离左螺栓11的端面平齐,子尺72的端部与右立杆2背离螺栓的端面平齐,且母尺71与左立杆1焊接,子尺72与右立杆2焊接。
左立杆1和右立杆2的整体高度视楼层高度而定,确保左立杆1和右立杆2的高度大于楼层高度,具体以超出楼层150mm-250mm为宜。
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为:支模前,首先根据沉降缝的宽度调整左立杆1与右立杆2之间的距离,调整时通过伸缩尺7的子尺72与母尺71的刻度之和大致判断左立杆1和右立杆2之间的距离;然后将左立杆1、右立杆2形成的支模工具放入沉降缝内部,继续转动螺母3,使得左立杆1、右立杆2与沉降缝的内壁贴合,此时整个支模工具保持竖直稳定状态,二者之间的距离也会由于螺纹的自锁性保持不变;接着进行支模操作,支模时将模板与左立杆1、右立杆2相互背离的一侧表面贴合,当然,若沉降缝的整体长度很长,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沉降缝内部间隔设置多组相同的支模工具;模板支设并加固后,进行浇筑砼形成建筑需要的墙体或其他结构,在浇筑砼的过程中,左立杆1和右立杆2也不会因为发生相对位移而导致的墙体尺寸误大等问题,同时可以在左立杆1和右立杆2的两侧同步施工,缩短施工工期。浇筑砼结束且墙体养护一段时间后,可以反向转动螺母3,使得左立柱和右立柱相互靠近,从而将支模工具拆除,便于后续拆模作业的进行。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6)

1.一种狭小空间的支模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相互正对的左立杆(1)和右立杆(2),左立杆(1)的一侧表面固定设置左螺栓(11),右立杆(2)的一侧表面固定设置右螺栓(21),左螺栓(11)与右螺栓(21)相互正对且螺纹旋向相反,左螺栓(11)与右螺栓(21)之间螺纹连接有螺母(3),螺母(3)内部设置两段旋向相反的内螺纹;所述左螺栓(11)沿着左立杆(1)的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右螺栓(21)沿着右立杆(2)的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多个,且左螺栓(11)与右螺栓(21)在水平高度上一一相对;每组水平正对的左螺栓(11)和右螺栓(21)之间均安装有螺母(3),所述螺母(3)的表面安装有链轮(4),且多个螺母(3)对应的链轮(4)设置于同一竖直线,位于左立杆(1)最顶端的链轮(4)以及最底端的链轮(4)之间绕设有链条(5),且链条(5)的链节与所有链轮(4)均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狭小空间的支模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立杆(1)与左螺栓(11)焊接固定,所述右立杆(2)与右螺栓(21)焊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狭小空间的支模工具,其特征在于:位于最顶端的所述螺母(3)表面安装有多根便于转动了螺母(3)的辐射条(6),多个辐射条(6)围绕螺母(3)表面呈辐射状发散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狭小空间的支模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立杆(1)与右立杆(2)之间设置有用于测量二者之间宽度的伸缩尺(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狭小空间的支模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尺(7)包括与左立杆(1)固定的母尺(71)以及与右立杆(2)固定的子尺(72),所述母尺(71)朝向子尺(72)的一端开设有供子尺(72)端部插入的伸缩孔(7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狭小空间的支模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母尺(71)与左立杆(1)焊接固定,子尺(72)与右立杆(2)焊接固定,且母尺(71)的端部与左立杆(1)背离左螺栓(11)的端面平齐,子尺(72)的端部与右立杆(2)背离右螺栓(21)的端部平齐。
CN202223136051.6U 2022-11-21 2022-11-21 一种狭小空间的支模工具 Active CN2194313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36051.6U CN219431358U (zh) 2022-11-21 2022-11-21 一种狭小空间的支模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36051.6U CN219431358U (zh) 2022-11-21 2022-11-21 一种狭小空间的支模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31358U true CN219431358U (zh) 2023-07-28

Family

ID=87339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36051.6U Active CN219431358U (zh) 2022-11-21 2022-11-21 一种狭小空间的支模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313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370104U (zh) 钢格构柱对接安装装置
CN215926746U (zh) 一种用于支撑后浇带的独立钢管格构柱
CN113818467B (zh) 一种模块建筑的可调基础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9431358U (zh) 一种狭小空间的支模工具
CN109779247A (zh) 钢柱包角的模板支设装置及施工方法
CN211714001U (zh) 预制板胎模内支撑装置
CN117287044A (zh) 一种预制构件吊装施工方法
CN109339223B (zh) 一种立柱和钢盖梁的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CN115807508A (zh) 建筑钢结构柱脚安装基础施工方法及节点
CN114809672A (zh) 框架结构厂房的钢梁连接预埋底板的准确定位方法
CN114232650A (zh) 一种装配式预制锚杆框格梁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CN209704012U (zh) 钢柱包角的模板支设装置
CN112502160A (zh) 一种后张法预制混凝土支撑构件、内支撑系统及施工方法
CN111535578A (zh) 一种现浇结构的模板的安装工艺
KR20040076245A (ko) 철근콘크리트 벽식구조 철근망 지상조립(공장조립) 인양설치 공법
CN214657957U (zh) 一种门框墙快速构筑系统
CN212478116U (zh) 一种填充墙砌体结构拉结筋预埋结构
CN216689444U (zh) 一种装配式预制锚杆框格梁结构
CN220301802U (zh) 一种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结构
CN212897518U (zh) 一种可周转使用的外脚手架连墙结构
CN218911986U (zh) 一种梁柱节点箍筋控制器
CN220247561U (zh) 一种外架连墙件连接装置
CN115288432B (zh) 二次结构砌筑墙上混凝土圈梁浇筑模板的支撑固定方法
CN220928427U (zh) 一种可拼装拆卸式格构柱结构
CN217924959U (zh) 框架结构厂房的钢梁连接预埋底板的准确定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