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28233U - 一种运用于提高碳纤维侧围强度的框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运用于提高碳纤维侧围强度的框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28233U
CN219428233U CN202320071103.1U CN202320071103U CN219428233U CN 219428233 U CN219428233 U CN 219428233U CN 202320071103 U CN202320071103 U CN 202320071103U CN 219428233 U CN219428233 U CN 2194282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ing plate
mounting groove
side wall
plate
carbon fi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7110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正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Wenlan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Wenlan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Wenlan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Wenlan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7110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282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282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282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运用于提高碳纤维侧围强度的框架结构,包括侧围板,所述侧围板为碳纤维材料制作而成,侧围板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内设有第一加强板,侧围板上开设有第二安装槽,第二安装槽内安装有第二加强板,第二加强板上对称固定安装有四个第一固定块,侧围板上开设有第三安装槽,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均与第三安装槽相连通,第三安装槽内安装有第三加强板,且第三加强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第二加强板和第一加强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安装方便,实用性高,可提高侧围整体强度,在侧碰中可起到支撑的关键作用,从而可有效提高整车侧碰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运用于提高碳纤维侧围强度的框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用于提高碳纤维侧围强度的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是具有动力得以驱动,不须依轨道或电力架设,得以机动行驶的车辆。广义来说,具有四轮行驶的车辆,普遍多称为汽车。
传统的汽车侧围板多以金属材料制作而成,但这种金属制作而成的侧围板质量较大,使得车身整体较重,比较费油,现有的汽车侧围板采用了碳纤维材料制作而成,碳纤维材质虽然为整车轻量化工程做贡献,可减少油耗,但由于碳纤维自身强度较弱的特点,自身无法满足汽车侧碰的安全要求,为此,提出一种运用于提高碳纤维侧围强度的框架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用于提高碳纤维侧围强度的框架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运用于提高碳纤维侧围强度的框架结构,包括侧围板,所述侧围板为碳纤维材料制作而成,侧围板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内设有第一加强板,侧围板上开设有第二安装槽,第二安装槽内安装有第二加强板,第二加强板上对称固定安装有四个第一固定块,侧围板上开设有第三安装槽,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均与第三安装槽相连通,第三安装槽内安装有第三加强板,且第三加强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第二加强板和第一加强板固定连接,侧围板的一侧设有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靠近第三加强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压板,且压板与第三加强板相接触,第二固定块远离压板的一侧对称开设有两个固定槽,第三安装槽的内壁上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螺柱的一端,螺柱的另一端延伸至相对应的固定槽内,螺柱的外侧螺纹套设有位于相对应的固定槽内的螺帽。
优选的,所述压板的一侧开设有两个第一贯穿孔,螺柱贯穿相对应的第一贯穿孔。
优选的,所述第三加强板的一侧开设有两个第二贯穿孔,且螺柱贯穿相对应的第二贯穿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和第三加强板均为金属材质制作而成。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块上设有第一铆钉,且第一固定块通过第一铆钉与侧围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强板上设有多个呈线性分布的第二铆钉,第一加强板通过第二铆钉与侧围板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首先,该装置通过侧围板、第一安装槽、第一加强板、第二安装槽、第二加强板、第一固定块、第三安装槽、第三加强板、第二固定块、压板、固定槽、螺柱和螺帽相配合,可方便快速的将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和第三加强板与侧围板固定连接,形成整体框架,通过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第三加强板和侧围板完全配合,可提高侧围整体强度,在侧碰中可起到支撑的关键作用,从而可有效提高整车侧碰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安装方便,实用性高,可提高侧围整体强度,在侧碰中可起到支撑的关键作用,从而可有效提高整车侧碰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侧围板;2、第一安装槽;3、第一加强板;4、第二安装槽;5、第二加强板;6、第一固定块;7、第三安装槽;8、第三加强板;9、第二固定块;10、压板;11、固定槽;12、螺柱;13、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运用于提高碳纤维侧围强度的框架结构,包括侧围板1,侧围板1为碳纤维材料制作而成,侧围板1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2,第一安装槽2内设有第一加强板3,侧围板1上开设有第二安装槽4,第二安装槽4内安装有第二加强板5,第二加强板5上对称固定安装有四个第一固定块6,侧围板1上开设有第三安装槽7,第一安装槽2和第二安装槽4均与第三安装槽7相连通,第三安装槽7内安装有第三加强板8,且第三加强板8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第二加强板5和第一加强板3固定连接,侧围板1的一侧设有第二固定块9,第二固定块9靠近第三加强板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压板10,且压板10与第三加强板8相接触,第二固定块9远离压板10的一侧对称开设有两个固定槽11,第三安装槽7的内壁上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螺柱12的一端,螺柱12的另一端延伸至相对应的固定槽11内,螺柱12的外侧螺纹套设有位于相对应的固定槽11内的螺帽13;
压板10的一侧开设有两个第一贯穿孔,螺柱12贯穿相对应的第一贯穿孔,第三加强板8的一侧开设有两个第二贯穿孔,且螺柱12贯穿相对应的第二贯穿孔,第一加强板3、第二加强板5和第三加强板8均为金属材质制作而成,第一固定块6上设有第一铆钉,且第一固定块6通过第一铆钉与侧围板1固定连接,述第一加强板3上设有多个呈线性分布的第二铆钉,第一加强板3通过第二铆钉与侧围板1固定连接,通过侧围板1、第一安装槽2、第一加强板3、第二安装槽4、第二加强板5、第一固定块6、第三安装槽7、第三加强板8、第二固定块9、压板10、固定槽11、螺柱12和螺帽13相配合,可方便快速的将第一加强板3、第二加强板5和第三加强板8与侧围板1固定连接,形成整体框架,通过第一加强板3、第二加强板5、第三加强板8和侧围板1完全配合,可提高侧围整体强度,在侧碰中可起到支撑的关键作用,从而可有效提高整车侧碰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安装方便,实用性高,可提高侧围整体强度,在侧碰中可起到支撑的关键作用,从而可有效提高整车侧碰的安全性。
工作原理:在对侧围板1强度进行加固时,将第一加强板3、第二加强板5和第三加强板8分别放入第一安装槽2、第二安装槽4和第三安装槽7内,然后通过第一铆钉可快速的将第一固定块6固定在侧围板1上,由于第一固定块6与第二加强板5固定连接,因此可快速的将第二加强板5固定安装在第二安装槽4内,通过第二铆钉可将第一加强板3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槽2内,将螺帽13拧在螺柱12上,就可使第二固定块9与侧围板1固定连接,从而通过第二固定块9和压板10可将第三加强板8固定在第三安装槽7内,从而方便快速的将第一加强板3、第二加强板5和第三加强板8与侧围板1固定连接,形成整体框架,通过第一加强板3、第二加强板5、第三加强板8和侧围板1完全配合,可提高侧围整体强度,在侧碰中可起到支撑的关键作用,可有效提高整车侧碰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运用于提高碳纤维侧围强度的框架结构,包括侧围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板(1)为碳纤维材料制作而成,侧围板(1)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2),第一安装槽(2)内设有第一加强板(3),侧围板(1)上开设有第二安装槽(4),第二安装槽(4)内安装有第二加强板(5),第二加强板(5)上对称固定安装有四个第一固定块(6),侧围板(1)上开设有第三安装槽(7),第一安装槽(2)和第二安装槽(4)均与第三安装槽(7)相连通,第三安装槽(7)内安装有第三加强板(8),且第三加强板(8)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第二加强板(5)和第一加强板(3)固定连接,侧围板(1)的一侧设有第二固定块(9),第二固定块(9)靠近第三加强板(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压板(10),且压板(10)与第三加强板(8)相接触,第二固定块(9)远离压板(10)的一侧对称开设有两个固定槽(11),第三安装槽(7)的内壁上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螺柱(12)的一端,螺柱(12)的另一端延伸至相对应的固定槽(11)内,螺柱(12)的外侧螺纹套设有位于相对应的固定槽(11)内的螺帽(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用于提高碳纤维侧围强度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10)的一侧开设有两个第一贯穿孔,螺柱(12)贯穿相对应的第一贯穿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用于提高碳纤维侧围强度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加强板(8)的一侧开设有两个第二贯穿孔,且螺柱(12)贯穿相对应的第二贯穿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用于提高碳纤维侧围强度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板(3)、第二加强板(5)和第三加强板(8)均为金属材质制作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用于提高碳纤维侧围强度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块(6)上设有第一铆钉,且第一固定块(6)通过第一铆钉与侧围板(1)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用于提高碳纤维侧围强度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板(3)上设有多个呈线性分布的第二铆钉,第一加强板(3)通过第二铆钉与侧围板(1)固定连接。
CN202320071103.1U 2023-01-06 2023-01-06 一种运用于提高碳纤维侧围强度的框架结构 Active CN2194282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71103.1U CN219428233U (zh) 2023-01-06 2023-01-06 一种运用于提高碳纤维侧围强度的框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71103.1U CN219428233U (zh) 2023-01-06 2023-01-06 一种运用于提高碳纤维侧围强度的框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28233U true CN219428233U (zh) 2023-07-28

Family

ID=873403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71103.1U Active CN219428233U (zh) 2023-01-06 2023-01-06 一种运用于提高碳纤维侧围强度的框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282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254950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电池组吊装支架结构
CN219428233U (zh) 一种运用于提高碳纤维侧围强度的框架结构
CN108242518B (zh)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包的安装结构
CN111301523B (zh) 纯电动汽车铝制动力总成悬置安装装置
CN210040301U (zh) 一种电池模组固定结构
CN210110890U (zh) 一种动力电池箱及电动汽车
CN203134883U (zh) 一种电池模组的固定装置
CN208053105U (zh) 一种纯电动牵引车用变速箱托架总成
CN210191139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快换结构
CN210436996U (zh) 一种基于8米纯电动城市客车电机悬置支架的结构
CN209461534U (zh) 用于车辆的电池包下壳体底板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2508227U (zh) 摩托车仪表总成安装结构
CN201143918Y (zh) 前保险杠骨架结构
CN209921041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的安装托架
CN213185697U (zh) 一种电机的安装固定装置
CN201086612Y (zh) 大型铰接客车铰接系统中的横梁结构
CN212950161U (zh) 新能源汽车多合一充配电总成
CN104260630B (zh) 一种连接件以及包含该连接件的动力电池安装总成
CN219904513U (zh) 后纵梁、底盘及车辆
CN210634537U (zh) 一种新型汽车刹车踏板
CN111640317B (zh) 一种城市智能交通led显示模块
CN216805678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电动车脚踏板
CN219361174U (zh) 一种新能源客车
CN210364174U (zh) 一种智能电动车及其车架
CN218367248U (zh) 后轴加强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