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06591U - 一种整体空心铸造铝合金后副车架及电动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整体空心铸造铝合金后副车架及电动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06591U
CN219406591U CN202321039777.XU CN202321039777U CN219406591U CN 219406591 U CN219406591 U CN 219406591U CN 202321039777 U CN202321039777 U CN 202321039777U CN 219406591 U CN219406591 U CN 2194065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xiliary frame
control arm
aluminum alloy
frame body
sub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3977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党斌
范雁欣
张超
张念光
陶锡晨
王垚
王渭新
赵铁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TIC Dicast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ITIC Dicast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ITIC Dicast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ITIC Dicast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3977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065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065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065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整体空心铸造铝合金后副车架和电动汽车,该副车架包括副车架本体、分别设于副车架本体前侧左右下部的前控制臂安装耳片、分别设于后侧左右下部的下控制臂安装耳片,这些安装耳片设置有偏心螺栓调整结构,在安装耳片的外侧设有凹槽,该凹槽的侧面与安装耳片上的长圆孔的长轴方向垂直。该副车架还包括:设于角部的前后车身连接衬套孔、分别设于前侧左右上部的上控制臂安装耳片、分别设于后侧左右的稳定杆安装孔、分别设于下侧的四个合装定位孔、设于后侧下部的电机后悬置安装耳片、分别设于前侧下部左右的电机前悬置安装耳片。由此能够整体铸造副车架,使刚度、强度、模态等满足要求,省去焊接工序,生产工序少,有利于现场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整体空心铸造铝合金后副车架及电动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整体空心铸造铝合金后副车架及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副车架是汽车底盘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用来连接悬架和车身,在副车架上设有控制臂、稳定杆、动力总成、车身、线束、冷却管等零件的安装点,同时还具有隔振降噪的功能。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汽车轻量化越发重要,整车的减重对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有明显作用,与传统钢制副车架相比,铝合金副车架轻量化优势明显,可减重20%~30%,能够有效降低油电消耗、提升整车操纵稳定性,另外,铝副车架的加工尺寸精度高,变形小,防腐性能好,越来越多较高端车型采用铝合金副车架。
现有汽车铝副车架制造方案大体分为以下三种:型材拼焊、型铸混合焊接、整体(空心、实体)铸造,副车架对刚度和模态的要求比较高,整体铸造铝合金副车架相比型材拼焊和型铸混合焊接的副车架,模态和刚度更容易满足设计要求。因为若有焊缝会削弱副车架的强度,同时增加质量管控难度和成本,从强度、耐久方面考虑,整体铸造式副车架可靠性更高,若无焊接工序,生产工序较少,可降低由于焊缝缺陷导致的结构疲劳失效的风险。另外,在此所公开的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体空心铸造铝合金后副车架及电动汽车,能够整体铸造副车架,使刚度、强度、模态等满足要求,省去焊接工序,生产工序少,有利于现场控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整体空心铸造铝合金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副车架本体、分别设于所述副车架本体前侧左下部与右下部的前控制臂安装耳片、分别设于所述副车架本体后侧左下部与右下部的下控制臂安装耳片,其中,前控制臂安装耳片设置有偏心螺栓调整结构,在该偏心螺栓调整结构中,前控制臂安装耳片的外侧设有凹槽,该凹槽的侧面与前控制臂安装耳片上的长圆孔的长轴方向垂直;和/或,下控制臂安装耳片设置有偏心螺栓调整结构,在该偏心螺栓调整结构中,下控制臂安装耳片的外侧设有凹槽,该凹槽的侧面与下控制臂安装耳片上的长圆孔的长轴方向垂直。
优选地,所述的整体空心铸造铝合金后副车架还包括:设于所述副车架本体的四个角部的两个前车身连接衬套孔和两个后车身连接衬套孔、分别设于所述副车架本体前侧左上部与右上部的上控制臂安装耳片、分别设于所述副车架本体后侧左右的稳定杆安装孔、分别与两个前车身连接衬套孔和两个后车身连接衬套孔相邻地设于所述副车架本体下侧的四个合装定位孔、分别设于所述副车架本体前侧下部左右的电机前悬置安装耳片、设于后侧下部的电机后悬置安装耳片、在所述副车架本体后侧左下部与右下部和下控制臂安装耳片相邻地设置的高度传感器安装孔、设于所述副车架本体左侧上部的高压线束支架安装孔和设于所述副车架本体前侧立面处的冷却管路安装孔。
优选地,副车架本体设有两个电机前悬置安装耳片、一个电机后悬置安装耳片。
优选地,前车身连接衬套孔和/或后车身连接衬套孔为通过机加工形成以用于压装车身衬套的衬套孔,在衬套孔压入侧设置有导向结构。
优选地,所述导向结构为在衬套孔内壁处设置的立筋和铸造斜面。
优选地,副车架本体为低压空腔整体铸造成型的铝合金副车架。
优选地,副车架为通过增加砂芯形成的空腔结构。
优选地,所述副车架空腔内设有实心立柱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其包括E型多连杆后悬架和以上任一项所述的整体空心铸造铝合金后副车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所述副车架成型集成度高,设有车身连接点、控制臂(前控制臂、上控制臂、下控制臂)安装耳片、电机悬置安装耳片、稳定杆安装点、高度传感器安装点、高压线束支架安装点、冷却管安装点,所有特征基于同一基准进行机加工,具有尺寸精度高、易于批量生产、便于整车装配的特点。所述副车架不同于传统的E型多连杆后副车架,除下控制臂设置偏心螺栓调整结构外,前控制臂耳片也设置有偏心螺栓调整结构,这有利于汽车四轮定位调整得更精确,以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行驶能力及减小轮胎磨损,使汽车具备一定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整体空心铸造铝合金后副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整体空心铸造铝合金后副车架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整体空心铸造铝合金后副车架的仰视图;
图4示出对前控制臂安装耳片设置的偏心螺栓调整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对前车身连接衬套孔设置的导向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副车架本体1、前车身连接衬套孔2和后车身连接衬套孔3(二者亦简称车身连接衬套孔)、前控制臂安装耳片4、上控制臂安装耳片5、下控制臂安装耳片6、稳定杆安装孔7、合装定位孔8、电机前悬置安装耳片9、电机后悬置安装耳片10、高度传感器安装孔11、高压线束支架安装孔12、冷却管路安装孔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下文描述的和附图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旨在教导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若干不同环境中和对于若干不同应用实施和使用本实用新型。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示例性实施例并不意在、并且不应该被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的限制性描述。而且,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相同的元件由相同或相近的附图标记来表示,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一定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对应主体纵长的纵向,以及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皆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下文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着重强调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之处,其相同或相似之处可以相互参考,为了简洁,不再一一赘述,各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根据设计需要自由组合形成更多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目前热销车型中采用较多的后悬架系统—E型多连杆式后悬架设计的一种整体空心铸造铝合金后副车架。该副车架满足了周边零部件的装配及间隙要求,同时又满足了静刚度、强度、耐久及制造工艺性要求。该副车架采用整体空心铸造方式,弥补了焊接工艺要求高、焊接工艺复杂的缺点。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整体空心铸造铝合金后副车架,可应用于E型多连杆后悬架,包括副车架本体1、前车身连接衬套孔2、后车身连接衬套孔3、前控制臂安装耳片4、上控制臂安装耳片5、下控制臂安装耳片6、稳定杆安装孔7、合装定位孔8、电机前悬置安装耳片9、电机后悬置安装耳片10、高度传感器安装孔11、高压线束支架安装孔12和冷却管路安装孔13。
所述副车架本体1的四个角部设有四个车身连接衬套孔,分别为前车身连接衬套孔2、后车身连接衬套孔3,供压装车身衬套用。
所述副车架本体1前侧左、右下部均设有前控制臂安装耳片4,所述副车架本体1前侧左、右上部均设有上控制臂安装耳片5,所述副车架本体1后侧左、右下部均设有下控制臂安装耳片6。
所述副车架本体1后侧左、右均设有稳定杆安装孔7,所述副车架本体1下侧靠近车身连接衬套孔处设有四个合装定位孔8,所述副车架本体1前侧下部左右均设有电机前悬置安装耳片9,后侧下部设有电机后悬置安装耳片10,所述副车架本体1后侧左、右下部靠近下控制臂安装耳片6处设有高度传感器安装孔11,所述副车架本体1左侧上部设有高压线束支架安装孔12,所述副车架本体1前侧立面处设有冷却管路安装孔13。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副车架本体1为低压空腔整体铸造成型,成型集成度高,设有车身连接点、控制臂(对应前控制臂、上控制臂、下控制臂)安装耳片、电机悬置安装耳片、稳定杆安装点(对应稳定杆安装孔7)、高度传感器安装点、高压线束支架安装点、冷却管安装点,所有特征基于同一基准进行机加工,具有尺寸精度高、易于批量生产、便于整车装配的特点。
进一步地,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整体空心铸造铝合金后副车架不同于传统的E型多连杆后副车架,除下控制臂安装耳片6设置偏心螺栓调整结构外,前控制臂安装耳片4也可设置有偏心螺栓调整结构(参见图4),在该偏心螺栓调整结构中,控制臂耳片外侧设有凹槽15,凹槽15的侧面与控制臂耳片上的长圆孔14的长轴方向垂直,在偏心螺栓调整时,偏心螺栓(未示出)侧面与凹槽15侧面贴合,使得偏心螺栓在长圆孔中移动,即可达到调整车辆四轮定位的目的,这有利于汽车四轮定位调整得更精确,以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行驶能力及减小轮胎磨损,使汽车具备一定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前车身连接衬套孔2、后车身连接衬套孔3通过机加工形成,衬套孔压入侧设置有导向结构(参见图5),例如,在车身连接衬套孔内壁处设置有立筋和铸造斜面,有利于车身衬套的压入,避免了衬套在压装过程中出现异响、衬套啃伤或撕裂风险。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副车架本体1设有两个电机前悬置安装耳片9、一个电机后悬置安装耳片10共三点电机悬置耳片,有利于底盘分装时电机的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副车架为空腔结构通过增加砂芯实现。所述副车架空腔内设有实心立柱结构,能够有效提高零件动刚度,降低振动、噪声,避免结构共振,提升车辆的乘坐舒适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尽管已经参考各种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是应当理解,可以在所描述的实用新型构思的精神和范围内做出变形。因此,意图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而是将具有由所附权利要求的语言所定义的全部范围。

Claims (9)

1.一种整体空心铸造铝合金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副车架本体(1)、分别设于所述副车架本体(1)前侧左下部与右下部的前控制臂安装耳片(4)、分别设于所述副车架本体(1)后侧左下部与右下部的下控制臂安装耳片(6),其中,前控制臂安装耳片(4)设置有偏心螺栓调整结构,在该偏心螺栓调整结构中,前控制臂安装耳片(4)的外侧设有凹槽(15),该凹槽(15)的侧面与前控制臂安装耳片(4)上的长圆孔(14)的长轴方向垂直;和/或,下控制臂安装耳片(6)设置有偏心螺栓调整结构,在该偏心螺栓调整结构中,下控制臂安装耳片(6)的外侧设有凹槽,该凹槽的侧面与下控制臂安装耳片(6)上的长圆孔的长轴方向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空心铸造铝合金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副车架本体(1)的四个角部的两个前车身连接衬套孔(2)和两个后车身连接衬套孔(3)、分别设于所述副车架本体(1)前侧左上部与右上部的上控制臂安装耳片(5)、分别设于所述副车架本体(1)后侧左右的稳定杆安装孔(7)、分别与所述两个前车身连接衬套孔(2)和两个后车身连接衬套孔(3)相邻地设于所述副车架本体(1)下侧的四个合装定位孔(8)、分别设于所述副车架本体(1)前侧下部左右的电机前悬置安装耳片(9)、设于后侧下部的电机后悬置安装耳片(10)、在所述副车架本体(1)后侧左下部与右下部和下控制臂安装耳片(6)相邻地设置的高度传感器安装孔(11)、设于所述副车架本体(1)左侧上部的高压线束支架安装孔(12)和设于所述副车架本体(1)前侧立面处的冷却管路安装孔(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体空心铸造铝合金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副车架本体(1)设有两个电机前悬置安装耳片(9)、一个电机后悬置安装耳片(1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体空心铸造铝合金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前车身连接衬套孔(2)和/或后车身连接衬套孔(3)为通过机加工形成以用于压装车身衬套的衬套孔,在衬套孔压入侧设置有导向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整体空心铸造铝合金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为在衬套孔内壁处设置的立筋和铸造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空心铸造铝合金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副车架本体(1)为低压空腔整体铸造成型的铝合金副车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整体空心铸造铝合金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副车架为通过增加砂芯形成的空腔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整体空心铸造铝合金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空腔内设有实心立柱结构。
9.一种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E型多连杆后悬架和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整体空心铸造铝合金后副车架。
CN202321039777.XU 2023-05-04 2023-05-04 一种整体空心铸造铝合金后副车架及电动汽车 Active CN2194065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39777.XU CN219406591U (zh) 2023-05-04 2023-05-04 一种整体空心铸造铝合金后副车架及电动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39777.XU CN219406591U (zh) 2023-05-04 2023-05-04 一种整体空心铸造铝合金后副车架及电动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06591U true CN219406591U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060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39777.XU Active CN219406591U (zh) 2023-05-04 2023-05-04 一种整体空心铸造铝合金后副车架及电动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065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82470B (zh) 用于车辆的悬架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8657278B (zh) 前副车架总成及车辆
CN113184052B (zh) 一种兼顾后轮转向的五连杆铝合金后副车架
CN109733173B (zh) 一种电动汽车二级隔振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CN219406591U (zh) 一种整体空心铸造铝合金后副车架及电动汽车
CN110816663B (zh) 副车架后横梁和转向机连接结构
CN112623030A (zh) 一种新型铝合金副车架
CN111216794A (zh) 一种新型铝制全框式前副车架
CN215663650U (zh) 一种后副车架结构
CN217598675U (zh) 一种副车架、后轴总成及车辆
CN211076060U (zh) 一种电动车铝副车架
CN211943496U (zh) 一种新型铝制全框式前副车架
CN114013509A (zh) 一种非对称上、下横梁的铸造式后副车架
CN211808880U (zh) 一种摆臂后衬套支架结构
CN208664875U (zh) 一种汽车扭转梁及安装结构
CN116534126B (zh) 一种新能源后驱汽车五连杆后副车架及车辆
CN216889975U (zh) 叉车车架
CN219277140U (zh) 一种整体式非驱动前桥桥壳
CN216232588U (zh) 一种重型汽车整体式翼子板支架
CN216232557U (zh) 一种电动车用副车架及电动汽车
CN117302351B (zh) 一种汽车一体化副车架及其成型方法
CN216942595U (zh) 一种高结构强度空调机支架
CN212979774U (zh) 一种后下控制臂、车辆后悬架及车辆
CN218463723U (zh) 一种用于汽车的e型多连杆悬架的转向节及车辆
CN216034651U (zh) 副车架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