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23030A - 一种新型铝合金副车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铝合金副车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23030A
CN112623030A CN202011567774.4A CN202011567774A CN112623030A CN 112623030 A CN112623030 A CN 112623030A CN 202011567774 A CN202011567774 A CN 202011567774A CN 112623030 A CN112623030 A CN 1126230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bracket
aluminum alloy
cross beam
installing support
longitudinal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6777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甫停
江翁
王飞
余进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oz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oz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oz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oz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6777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23030A/zh
Publication of CN1126230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230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02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comprising longitudinally or transversely arranged frame mem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铝合金副车架,包括前横梁、后横梁、左纵梁和右纵梁,所述前横梁、后横梁、左纵梁和右纵梁均采用铝合金型材挤压成形,形成的中空管状结构;所述副车架还包括左前安装支架、右前安装支架、左后安装支架和右后安装支架;所述左前安装支架、右前安装支架、左后安装支架和右后安装支架均采用铝合金铸造而成;本发明的一种新型铝合金副车架,通过挤压成形的前横梁、后横梁、左纵梁和右纵梁,质量轻、成品率高,成本低,焊接易于控制;而本发明的左前安装支架、右前安装支架、左后安装支架和右后安装支架需要与车身或底盘其他部位进行连接,结构变化较为复杂,通过铸造成形的铸造件,有利于提高其机械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铝合金副车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铝合金副车架。
背景技术
目前,全球汽车产量和保有量不断增加,对汽车的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副车架是当前主流轿车底盘的重要组成部分,副车架的结构形式、刚度及强度对整车耐久性、舒适性、操控性有很大的影响,是衡量汽车底盘设计水平的重要依据,因此汽车的副车架结构设计和优化技术方面的研究备受关注。目前副车架主要采用钢制冲压焊接副车架,钢制冲压焊接副车架的连接结构一般采用冲压焊接支架形式,并通过焊接和副车架主体连接,但是这种结构的副车架存在着重量较重、散件支架多和焊缝多且长,工序繁多,不易控制质量等缺点。
基于上述情况,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铝合金副车架,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铝合金副车架。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铝合金副车架,通过挤压成形的前横梁、后横梁、左纵梁和右纵梁,质量轻、成品率高,成本低,焊接易于控制;同时还可以实现不改变模具的情况下只需要更改前横梁、后横梁、左纵梁和右纵梁的长度,便可实现副车架长度和宽度的变更,从而实现整车轮距和轴距的变换,节约了开发成本及工装费用;同时呈中空的管状结构,可以满足汽车对副车架轻量化的要求,而本发明的左前安装支架、右前安装支架、左后安装支架和右后安装支架需要与车身或底盘其他部位进行连接,结构变化较为复杂,通过铝合金铸造成形的铸造件,有利于提高其机械性能,同时可以避免不同材料在焊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可以保证焊接的一致性。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铝合金副车架,包括前横梁、后横梁、左纵梁和右纵梁,所述前横梁、后横梁、左纵梁和右纵梁均采用铝合金型材挤压成形,形成的中空管状结构;
所述副车架还包括左前安装支架、右前安装支架、左后安装支架和右后安装支架;所述左前安装支架、右前安装支架、左后安装支架和右后安装支架均采用铝合金铸造而成;所述左前安装支架、右前安装支架、左后安装支架和右后安装支架的两端均设有装配槽;
所述前横梁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左前安装支架和右前安装支架的装配槽内,并通过焊接连接;所述后横梁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左后安装支架和右后安装支架的装配槽内,并通过焊接连接;所述左纵梁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左前安装支架和左后安装支架的装配槽内,并通过焊接连接;所述右纵梁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右前安装支架和右后安装支架的装配槽内,并通过焊接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左前安装支架设有左衬套安装孔,所述左衬套安装孔内安装有左衬套;所述右前安装支架设有右衬套安装孔,所述右衬套安装孔内安装有右衬套。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左前安装支架设有用于与车身连接的第一安装孔,所述右前安装支架设有用于与车身连接的第二安装孔,所述左后安装支架所述设有用于与车身连接的第三安装,所述右后安装支架设有用于与车身连接的第四安装孔。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左纵梁设有左前摆臂上安装支架;所述后横梁设有右前摆臂上安装支架。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左前安装支架的下部设有左前摆臂下安装支架;所述右前安装支架的下部设有右前摆臂下安装支架。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左后安装支架的上部设有左后摆臂上安装支架,下部设有左后摆臂下安装支架;所述右后安装支架的上部设有右后摆臂上安装支架,下部设有右后摆臂下安装支架.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左前安装支架和右前安装支架分别设置有第一网格结构,所述第一网格结构的内部开设有多个第一减重孔,各个所述第一减重孔为形状各不相同的缕空孔。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左后安装支架和右后安装支架分别设置有第二网格结构,所述第二网格结构的内部开设有多个呈圆形的第二减重孔。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通过挤压成形的前横梁、后横梁、左纵梁和右纵梁,质量轻、成品率高,成本低,焊接易于控制;同时还可以实现不改变模具的情况下只需要更改前横梁、后横梁、左纵梁和右纵梁的长度,便可实现副车架长度和宽度的变更,从而实现整车轮距和轴距的变换,节约了开发成本及工装费用;
2、本发明的前横梁、后横梁、左纵梁和右纵梁呈中空的管状结构,可以满足汽车对副车架轻量化的要求;
3、本发明的左前安装支架、右前安装支架、左后安装支架和右后安装支架需要与车身或底盘其他部位进行连接,结构变化较为复杂,通过铸造成形有利于提高其机械性能。
4、本发明采用铝合金挤压成形和铝合金铸造件,可以避免不同材料在焊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可以保证焊接的一致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仰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新型铝合金副车架,包括前横梁1、后横梁2、左纵梁3和右纵梁4,所述前横梁1、后横梁2、左纵梁3和右纵梁4均采用铝合金型材挤压成形,形成的中空管状结构;
所述副车架还包括左前安装支架5、右前安装支架6、左后安装支架7和右后安装支架8;所述左前安装支架5、右前安装支架6、左后安装支架7和右后安装支架8均采用铝合金铸造而成;所述左前安装支架5、右前安装支架6、左后安装支架7和右后安装支架8的两端均设有装配槽9;
所述前横梁1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左前安装支架5和右前安装支架6的装配槽9内,并通过焊接连接;所述后横梁2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左后安装支架7和右后安装支架8的装配槽9内,并通过焊接连接;所述左纵梁3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左前安装支架5和左后安装支架7的装配槽9内,并通过焊接连接;所述右纵梁4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右前安装支架6和右后安装支架8的装配槽9内,并通过焊接连接。
实施例2:
一种新型铝合金副车架,包括前横梁1、后横梁2、左纵梁3和右纵梁4,所述前横梁1、后横梁2、左纵梁3和右纵梁4均采用铝合金型材挤压成形,形成的中空管状结构;
所述副车架还包括左前安装支架5、右前安装支架6、左后安装支架7和右后安装支架8;所述左前安装支架5、右前安装支架6、左后安装支架7和右后安装支架8均采用铝合金铸造而成;所述左前安装支架5、右前安装支架6、左后安装支架7和右后安装支架8的两端均设有装配槽9;
所述前横梁1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左前安装支架5和右前安装支架6的装配槽9内,并通过焊接连接;所述后横梁2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左后安装支架7和右后安装支架8的装配槽9内,并通过焊接连接;所述左纵梁3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左前安装支架5和左后安装支架7的装配槽9内,并通过焊接连接;所述右纵梁4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右前安装支架6和右后安装支架8的装配槽9内,并通过焊接连接。
本发明通过挤压成形的前横梁1、后横梁2、左纵梁3和右纵梁4,质量轻、成品率高,成本低,焊接易于控制;同时还可以实现不改变模具的情况下只需要更改前横梁1、后横梁2、左纵梁3和右纵梁4的长度,便可实现副车架长度和宽度的变更,从而实现整车轮距和轴距的变换,节约了开发成本及工装费用;同时呈中空的管状结构,可以满足汽车对副车架轻量化的要求,而本发明的左前安装支架5、右前安装支架6、左后安装支架7和右后安装支架8需要与车身或底盘其他部位进行连接,结构变化较为复杂,通过铝合金铸造成形的铸造件,有利于提高其机械性能,同时可以避免不同材料在焊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可以保证焊接的一致性。
进一步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左前安装支架5设有左衬套安装孔10,所述左衬套安装孔10内安装有左衬套11;所述右前安装支架6设有右衬套安装孔12,所述右衬套安装孔12内安装有右衬套13。
进一步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左前安装支架5设有用于与车身连接的第一安装孔14,所述右前安装支架6设有用于与车身连接的第二安装孔15,所述左后安装支架7所述设有用于与车身连接的第三安装16,所述右后安装支架8设有用于与车身连接的第四安装孔17。
进一步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左纵梁3设有左前摆臂上安装支架18;所述后横梁2设有右前摆臂上安装支架19。
进一步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左前安装支架5的下部设有左前摆臂下安装支架20;所述右前安装支架6的下部设有右前摆臂下安装支架21。
进一步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左后安装支架7的上部设有左后摆臂上安装支架22,下部设有左后摆臂下安装支架23;所述右后安装支架8的上部设有右后摆臂上安装支架24,下部设有右后摆臂下安装支架25。
进一步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左前安装支架5和右前安装支架6分别设置有第一网格结构26,所述第一网格结构26的内部开设有多个第一减重孔27,各个所述第一减重孔27为形状各不相同的缕空孔。
进一步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左后安装支架7和右后安装支架8分别设置有第二网格结构28,所述第二网格结构28的内部开设有多个呈圆形的第二减重孔29。
本发明的通过设置第一网格结构26和第二网格结构28,增强了左前安装支架5、右前安装支架6、左后安装支架7和右后安装支架8局部刚度,降低了发动机传递到副车架车身各个安装点的振动,提高了汽车舒适性;而第一减重孔27和第二减重孔29的设置进一步满足了汽车对副车架轻量化的要求。
依据本发明的描述及附图,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制造或使用本发明的一种新型铝合金副车架,并且能够产生本发明所记载的积极效果。
如无特殊说明,本发明中,若有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本发明中描述方位或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附图,并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本发明中,若有术语“设置”、“相连”及“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新型铝合金副车架,包括前横梁(1)、后横梁(2)、左纵梁(3)和右纵梁(4),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横梁(1)、后横梁(2)、左纵梁(3)和右纵梁(4)均采用铝合金型材挤压成形,形成的中空管状结构;
所述副车架还包括左前安装支架(5)、右前安装支架(6)、左后安装支架(7)和右后安装支架(8);所述左前安装支架(5)、右前安装支架(6)、左后安装支架(7)和右后安装支架(8)均采用铝合金铸造而成;所述左前安装支架(5)、右前安装支架(6)、左后安装支架(7)和右后安装支架(8)的两端均设有装配槽(9);
所述前横梁(1)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左前安装支架(5)和右前安装支架(6)的装配槽(9)内,并通过焊接连接;所述后横梁(2)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左后安装支架(7)和右后安装支架(8)的装配槽(9)内,并通过焊接连接;所述左纵梁(3)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左前安装支架(5)和左后安装支架(7)的装配槽(9)内,并通过焊接连接;所述右纵梁(4)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右前安装支架(6)和右后安装支架(8)的装配槽(9)内,并通过焊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铝合金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安装支架(5)设有左衬套安装孔(10),所述左衬套安装孔(10)内安装有左衬套(11);所述右前安装支架(6)设有右衬套安装孔(12),所述右衬套安装孔(12)内安装有右衬套(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铝合金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安装支架(5)设有用于与车身连接的第一安装孔(14),所述右前安装支架(6)设有用于与车身连接的第二安装孔(15),所述左后安装支架(7)所述设有用于与车身连接的第三安装(16),所述右后安装支架(8)设有用于与车身连接的第四安装孔(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铝合金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纵梁(3)设有左前摆臂上安装支架(18);所述后横梁(2)设有右前摆臂上安装支架(1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铝合金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安装支架(5)的下部设有左前摆臂下安装支架(20);所述右前安装支架(6)的下部设有右前摆臂下安装支架(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铝合金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后安装支架(7)的上部设有左后摆臂上安装支架(22),下部设有左后摆臂下安装支架(23);所述右后安装支架(8)的上部设有右后摆臂上安装支架(24),下部设有右后摆臂下安装支架(2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铝合金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安装支架(5)和右前安装支架(6)分别设置有第一网格结构(26),所述第一网格结构(26)的内部开设有多个第一减重孔(27),各个所述第一减重孔(27)为形状各不相同的缕空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铝合金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后安装支架(7)和右后安装支架(8)分别设置有第二网格结构(28),所述第二网格结构(28)的内部开设有多个呈圆形的第二减重孔(29)。
CN202011567774.4A 2020-12-26 2020-12-26 一种新型铝合金副车架 Pending CN1126230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67774.4A CN112623030A (zh) 2020-12-26 2020-12-26 一种新型铝合金副车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67774.4A CN112623030A (zh) 2020-12-26 2020-12-26 一种新型铝合金副车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23030A true CN112623030A (zh) 2021-04-09

Family

ID=75325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67774.4A Pending CN112623030A (zh) 2020-12-26 2020-12-26 一种新型铝合金副车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2303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46565A (zh) * 2021-12-30 2022-04-15 无锡富灵达铝合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铝合金车架用拼接装置
CN114435474A (zh) * 2021-12-10 2022-05-06 智己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副车架系统及悬置副车架系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8061625A1 (de) * 2007-12-19 2009-07-23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Detroit Längselementanordnung mit Verbindungsstelle
RU2011145950A (ru) * 2010-11-12 2013-05-20 МАН Трак унд Бас Эстеррайх АГ Крепеж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навешиваемых частей
DE102012007325A1 (de) * 2012-04-12 2013-10-17 Audi Ag Radaufhängung für eine Fünflenker-Hinterachse eines zweispurigen Fahrzeugs
CN107323527A (zh) * 2016-04-28 2017-11-07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及其后副车架、后副车架的制造方法
CN110027629A (zh) * 2019-05-24 2019-07-19 苏州同捷汽车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铝合金材料的前副车架及其连接方法
CN111216793A (zh) * 2020-03-08 2020-06-02 麦格纳卫蓝新能源汽车技术(镇江)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钢制框式前副车架
CN210760117U (zh) * 2019-06-05 2020-06-16 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五连杆后悬架及具有该后悬架的车辆结构
CN112078314A (zh) * 2019-06-12 2020-12-15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五连杆悬架系统及车辆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8061625A1 (de) * 2007-12-19 2009-07-23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Detroit Längselementanordnung mit Verbindungsstelle
RU2011145950A (ru) * 2010-11-12 2013-05-20 МАН Трак унд Бас Эстеррайх АГ Крепеж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навешиваемых частей
DE102012007325A1 (de) * 2012-04-12 2013-10-17 Audi Ag Radaufhängung für eine Fünflenker-Hinterachse eines zweispurigen Fahrzeugs
CN107323527A (zh) * 2016-04-28 2017-11-07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及其后副车架、后副车架的制造方法
CN110027629A (zh) * 2019-05-24 2019-07-19 苏州同捷汽车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铝合金材料的前副车架及其连接方法
CN210760117U (zh) * 2019-06-05 2020-06-16 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五连杆后悬架及具有该后悬架的车辆结构
CN112078314A (zh) * 2019-06-12 2020-12-15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五连杆悬架系统及车辆
CN111216793A (zh) * 2020-03-08 2020-06-02 麦格纳卫蓝新能源汽车技术(镇江)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钢制框式前副车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35474A (zh) * 2021-12-10 2022-05-06 智己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副车架系统及悬置副车架系统
CN114346565A (zh) * 2021-12-30 2022-04-15 无锡富灵达铝合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铝合金车架用拼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23030A (zh) 一种新型铝合金副车架
CN110203284B (zh) 一种空心铸铝与铝型材焊接的副车架
CN108382470B (zh) 用于车辆的悬架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8688727B (zh) 副车架和车辆
CN112810697A (zh) 一种挤压型材和铸造组合型电动车前副车架
CN114802453A (zh) 一种多方向抽芯铝合金副车架
CN111924006A (zh) 车辆及前副车架
CN113184052B (zh) 一种兼顾后轮转向的五连杆铝合金后副车架
CN213108963U (zh) 一种电池包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10000406U (zh) 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铝合金副车架
CN215663650U (zh) 一种后副车架结构
CN214215925U (zh) 一种低压铸造铝合金后副车架
CN211076060U (zh) 一种电动车铝副车架
CN210174964U (zh) 一种副车架及车辆
CN211809848U (zh) 一种增程式汽车后副车架
CN207328599U (zh) 一种新型的后副车架
CN209479341U (zh) 用于悬架总成的下摆臂以及车辆
CN219361146U (zh) 一种蝶形新能源车前副车架的后横梁
CN210338050U (zh) 车辆及前副车架
CN112141213A (zh) 后副车架及汽车
CN210235097U (zh) 后副车架及汽车
CN220842683U (zh) 一体式低压铸造副车架
CN219406591U (zh) 一种整体空心铸造铝合金后副车架及电动汽车
CN205059191U (zh) 高性能车用发动机左悬置组件
CN111634166A (zh) 连接支架、前悬架下摆臂总成及汽车悬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