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04532U - 分切机下刀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分切机下刀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04532U
CN219404532U CN202223512996.3U CN202223512996U CN219404532U CN 219404532 U CN219404532 U CN 219404532U CN 202223512996 U CN202223512996 U CN 202223512996U CN 219404532 U CN219404532 U CN 2194045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er
ball screw
clamping
base
optical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1299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显枢
何鹏翀
许晓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Hongfe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Hongfe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Hongfe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Hongfe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1299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045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045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045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ut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切机调刀装置领域,公开了分切机下刀调节装置,包括气胀轴,所述气胀轴上套设有多个下切刀,还包括两安装座、驱动电机、滚珠丝杆和夹持组件;两所述安装座相对设置于所述气胀轴的下方;所述驱动电机设于一所述安装座上,所述滚珠丝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对所述下切刀进行夹持并移动至指定位置。通过驱动电机和滚珠丝杆配合,将夹持组件和下切刀准确移动至气胀轴的不同位置,相较于传统的人工调刀来说,具有更高的精度,且当所需裁剪的薄膜宽度发生变化时,无需人为手动调刀,通过驱动电机控制滚珠丝杆和夹持组件改变下切刀的宽度距离即可,省时省力,不用过多的对刀,提高了分切的效率。

Description

分切机下刀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切机调刀装置领域,特别涉及分切机下刀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分切机用于对薄膜进行分切,根据薄膜所需分切的宽度,调节好上下切刀的宽度,从而得到所需宽度的薄膜,现有分切机的下切刀在调节宽度时都是通过人工调节的方式,即人为拨动下切刀,使得下切刀在气胀轴上滑动至所需宽度的位置,但是这个过程存在一定的误差,导致后续分切薄膜的精度受到影响,再者,由于薄膜产品尺寸不一致,当需要改变分切薄膜的宽度时,需要人为调节两下切刀之间的宽度,调节完宽度后还需要进行对刀,需要消耗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使得分切的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分切机下刀调节装置,解决现有分切机下刀调节过程中误差大,调刀耗时,导致分切效率低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分切机下刀调节装置,包括气胀轴,所述气胀轴上套设有多个下切刀,还包括两安装座、驱动电机、滚珠丝杆和夹持组件;
两所述安装座相对设置于所述气胀轴的下方;
所述驱动电机设于一所述安装座上,所述滚珠丝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穿过该安装座并与另一安装座的内侧壁连接;
所述滚珠丝杆上活动套设有所述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用于对上方的下切刀进行夹紧;
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滚珠丝杆带动所述夹持组件移动至下切刀的下方,对所述下切刀进行夹持并移动至指定位置。
优选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基座、推动组件和夹持臂;
所述基座活动套设于所述滚珠丝杆上,所述基座的顶部一侧壁上设有所述推动组件,所述夹持臂的一端与所述基座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夹持臂的另一端设于所述推动组件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推动组件包括盒体、驱动装置和顶柱;
所述盒体设于所述基座的一侧,所述盒体内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有可伸缩的所述顶柱。
优选的,所述夹持臂包括竖直部和弧形夹持部;
所述竖直部的底部与所述基座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竖直部的顶部连接有所述弧形夹持部;
所述顶柱伸出盒体与所述竖直部的内侧壁相抵,所述竖直部发生转动,并带动其顶部的弧形夹持部翻转,直至与所述下切刀相抵。
优选的,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的一端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挡板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竖直部远离所述推动组件的一侧,所述限位挡板用于限位所述竖直部的转动范围。
优选的,还包括稳固组件,所述稳固组件穿过所述基座,且所述稳固组件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稳固组件包括第一调刀光轴和第二调刀光轴;
所述第一调刀光轴平行设置于所述滚珠丝杆的一侧,所述第一调刀光轴穿过所述基座,且所述第一调刀光轴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调刀光轴位于所述滚珠丝杆的下方,所述第二调刀光轴穿过所述基座,且所述第二调刀光轴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调刀光轴、所述第二调刀光轴和所述滚珠丝杆均穿过所述基座,且所述第一调刀光轴、所述第二调刀光轴和所述滚珠丝杆呈三角结构排布。
优选的,还包括两感应组件,两所述感应组件分别设于两所述安装座的侧壁上,所述感应组件用于感应所述夹持组件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感应组件包括支撑座和光电传感器;
所述安装座的侧壁朝内延伸设有所述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设有所述光电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贡献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电机和滚珠丝杆配合,将夹持组件和下切刀准确移动至气胀轴的不同位置,相较于传统的人工调刀来说,具有更高的精度,且当所需裁剪的薄膜宽度发生变化时,无需人为手动调刀,通过驱动电机控制滚珠丝杆和夹持组件改变下切刀的宽度距离即可,省时省力,不用过多的对刀,提高了分切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下刀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下刀调节装置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夹持组件、滚珠丝杆和驱动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推动组件和夹持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稳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气胀轴10、下切刀20、安装座30、驱动电机40、滚珠丝杆50、夹持组件60、稳固组件70、感应组件80;
基座61、推动组件62、盒体621、驱动装置622、顶柱623、竖直部631、弧形夹持部632、限位挡板64、第一调刀光轴71、第二调刀光轴72、支撑座81、光电传感器82。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解释和补充,对本实用新型不构成任何限制。
如图1-3所示,分切机下刀调节装置,包括气胀轴10,所述气胀轴10上套设有多个下切刀20,还包括两安装座30、驱动电机40、滚珠丝杆50和夹持组件60;
两所述安装座30相对设置于所述气胀轴10的下方;
所述驱动电机40设于一所述安装座30上,所述滚珠丝杆50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40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穿过该安装座30并与另一安装座30的内侧壁连接;
所述滚珠丝杆50上活动套设有所述夹持组件60,所述夹持组件60用于对上方的下切刀20进行夹紧;
所述驱动电机40驱动所述滚珠丝杆50带动所述夹持组件60移动至下切刀20的下方,对所述下切刀20进行夹持并移动至指定位置。
夹持组件60用于对下切刀20进行夹持并移动,具体的,夹持组件60是套设在滚珠丝杆50上的,滚珠丝杆50的一端与驱动电机40连接,驱动电机40能够带动滚珠丝杆50在两安装座30之间进行运动,从而带动滚珠丝杆50上的夹持组件60也在两安装座30之间进行横移运动,由于夹持组件60能够对下切刀20进行夹持,在夹持组件60运动的过程中,也会带动下切刀20的运动,从而将下切刀20调节到所需的宽度位置。
具体的,当确定好所要分切薄膜的宽度后,通过驱动电机40驱使滚珠丝杆50运动(驱动电机40与后台控制器是电联接的,输入参数即可实现驱动电机40对滚珠丝杆50移动距离的控制),同时带动套设在滚珠丝杆50上的夹持组件60运动,当夹持组件60运动至下切刀20正下方时(夹持组件60上是安装有电眼的,能够检测夹持组件60上方是否有下切刀20),夹持组件60会对下切刀20进行夹持,夹持了下切刀20的夹持组件60在滚珠丝杆50的带动下继续运动至指定位置(驱动电机40控制滚珠丝杆50运动的距离是能够精确把控的,通过滚珠丝杆50转动的圈数能够精准计算出运动的距离),夹持组件60松开下切刀20,夹持组件60在滚珠丝杆50的带动下移动至另一下切刀20的正下方,夹持组件60将该下切刀20夹持并通过滚珠丝杆50带动至另一指定位置,上述两下切刀20之间的距离为薄膜所要分切的宽度,带上述两下切刀20均被夹持组件60带至指定位置后,气胀轴10通气膨胀,使得两下切刀20的内侧壁与气胀轴10相抵,故而两下切刀20能够稳固在气胀轴10上,从而完成了对分切机下切刀20的调节,便于后续开展薄膜分切工作。
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电机40和滚珠丝杆50配合,将夹持组件60和下切刀20准确移动至气胀轴10的不同位置,相较于传统的人工调刀来说,具有更高的精度,且当所需裁剪的薄膜宽度发生变化时,无需人为手动调刀,通过驱动电机40控制滚珠丝杆50和夹持组件60改变下切刀20的宽度距离即可,省时省力,不用过多的对刀,提高了分切的效率。
如图4-5所示,所述夹持组件60包括基座61、推动组件62和夹持臂63;
所述基座61活动套设于所述滚珠丝杆50上,所述基座61的顶部一侧壁上设有所述推动组件62,所述夹持臂63的一端与所述基座61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夹持臂63的另一端设于所述推动组件62的上方。
基座61提供了支撑点,使得推动组件62和夹持臂63能够随基座61一起运动,推动组件62用于对夹持臂63施加作用力,使得夹持臂63能够发生转动,从而对夹持臂63上方的下切刀20进行夹持。
如图5所示,所述推动组件62包括盒体621、驱动装置622和顶柱623;
所述盒体621设于所述基座61的一侧,所述盒体621内设有驱动装置622,所述驱动装置622的输出端连接有可伸缩的所述顶柱623。
推动组件62包括盒体621、驱动装置622和顶柱623,其中,盒体621起到了连接作用,盒体621与基座61的侧壁连接,为驱动装置622和顶柱623提供了支撑点,驱动装置622设置在盒体621中,驱动装置622可以是气缸驱动或是电机驱动,驱动装置622的输出端上连接了顶柱623,顶柱623能够随驱动装置622的输出端进行伸缩运动,从而实现对夹持臂63的转动控制。
如图5所示,所述夹持臂63包括竖直部631和弧形夹持部632;
所述竖直部631的底部与所述基座61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竖直部631的顶部连接有所述弧形夹持部632;
所述顶柱623伸出盒体621与所述竖直部631的内侧壁相抵,所述竖直部631发生转动,并带动其顶部的弧形夹持部632翻转,直至与所述下切刀20相抵。
夹持臂63由竖直部631和弧形夹持部632组成,具体的,竖直部631的底部是与基座61的侧壁转动连接的,在竖直部631的顶部连接有弧形夹持部632,竖直部631发生转动时会带动其顶部的弧形夹持部632转动,从而实现对下切刀20的夹持。具体的,当需要对下切刀20夹持时,推动组件62的的顶柱623从盒体621内伸出并与竖直部631的内侧壁相抵,由于竖直部631的底部与基座61转动连接(通过转轴连接),竖直部631会发生翻转,从而带动弧形夹持部632朝靠近下切刀20的方向翻转,从而实现对下切刀20的夹持。
进一步的说明,弧形夹持部632的顶部为弧形结构,与下切刀20的下半部相匹配,能够对下切刀20进行夹持。
如图4-5所示,所述夹持组件60还包括限位挡板64,所述限位挡板64的一端与所述基座61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挡板64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竖直部631远离所述推动组件62的一侧,所述限位挡板64用于限位所述竖直部631的转动范围。
限位挡板64设置在竖直部631远离顶柱623的一侧,限位挡板64的作用是限制夹持臂63(具体为竖直部631)的转动角度,避免弧形夹持部632转动过大,对下切刀20施加的夹持作用力过大,导致下切刀20受损。
如图1-2所示,还包括稳固组件70,所述稳固组件70穿过所述基座61,且所述稳固组件70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安装座30固定连接。
稳固组件70的作用是提高夹持组件60的稳定性,从而使得其在夹持下切刀20移动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晃动或是歪斜的问题。
如图1-2所示,所述稳固组件70包括第一调刀光轴71和第二调刀光轴72;
所述第一调刀光轴71平行设置于所述滚珠丝杆50的一侧,所述第一调刀光轴71穿过所述基座61,且所述第一调刀光轴71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安装座30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调刀光轴72位于所述滚珠丝杆50的下方,所述第二调刀光轴72穿过所述基座61,且所述第二调刀光轴72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安装座30固定连接。
第一调刀光轴71和第二调刀光轴72均起到了稳固基座61的作用,第一调刀光轴71和第二调刀光轴72的两端分别与安装座30固定连接,且第一调刀光轴71和第二调刀光轴72均穿过了基座61,基座61在进行横向运动的过程中必须沿着第一调刀光轴71和第二调刀光轴72的长度方向运动,由于第一调刀光轴71和第二调刀光轴72与滚珠丝杆50是保持平行的,故而能够确保夹持组件60在平移的过程中不会倾斜,确保夹持组件60能够准确移动至下切刀20的正下方并对其进行夹持。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调刀光轴71、所述第二调刀光轴72和所述滚珠丝杆50均穿过所述基座61,且所述第一调刀光轴71、所述第二调刀光轴72和所述滚珠丝杆50呈三角结构排布。
第一调刀光轴71、第二调刀光轴72和滚珠丝杆50三者呈三角分布,能够大大提高夹持组件60中基座61的稳定性能,确保其在运动过程中不会晃动或是偏移,确保夹持组件60能够准确夹持下切刀20并将下切刀20运送至指定位置,提高下切刀20放置的精度。
如图1所示,还包括两感应组件80,两所述感应组件80分别设于两所述安装座30的侧壁上,所述感应组件80用于感应所述夹持组件60的位置。
感应组件80的作用是感应夹持组件60的位置,确保夹持组件60不会与安装座30发生磕碰,具体的,感应组件80与滚珠丝杆50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此间隔能够容许夹持组件60通过,为了确保夹持组件60运动过程中不与两端的安装座30磕碰,当感应组件80感应到夹持组件60的存在时,即会发出警报,并将该信号反馈至后台控制器,控制器会切断驱动电机40的电源,避免滚珠丝杆50继续带动夹持组件60运动,避免出现与安装座30磕碰的情况。
如图6所示,所述感应组件80包括支撑座81和光电传感器82;
所述安装座30的侧壁朝内延伸设有所述支撑座81,所述支撑座81上设有所述光电传感器82。
支撑柱为光电传感器82提供支撑,光电传感器82能够感应是否有夹持组件60通过,如发现有夹持组件60在光电传感器82的范围内出现,则光电传感器82会发出警报并通过后台控制器切断驱动电机40的电源。
尽管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揭示,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条件下,对以上各构件所做的变形、替换等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0)

1.分切机下刀调节装置,包括气胀轴,所述气胀轴上套设有多个下切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安装座、驱动电机、滚珠丝杆和夹持组件;
两所述安装座相对设置于所述气胀轴的下方;
所述驱动电机设于一所述安装座上,所述滚珠丝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穿过该安装座并与另一安装座的内侧壁连接;
所述滚珠丝杆上活动套设有所述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用于对上方的下切刀进行夹紧;
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滚珠丝杆带动所述夹持组件移动至下切刀的下方,对所述下切刀进行夹持并移动至指定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切机下刀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基座、推动组件和夹持臂;
所述基座活动套设于所述滚珠丝杆上,所述基座的顶部一侧壁上设有所述推动组件,所述夹持臂的一端与所述基座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夹持臂的另一端设于所述推动组件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切机下刀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包括盒体、驱动装置和顶柱;
所述盒体设于所述基座的一侧,所述盒体内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有可伸缩的所述顶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切机下刀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臂包括竖直部和弧形夹持部;
所述竖直部的底部与所述基座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竖直部的顶部连接有所述弧形夹持部;
所述顶柱伸出盒体与所述竖直部的内侧壁相抵,所述竖直部发生转动,并带动其顶部的弧形夹持部翻转,直至与所述下切刀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切机下刀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的一端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挡板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竖直部远离所述推动组件的一侧,所述限位挡板用于限位所述竖直部的转动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切机下刀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稳固组件,所述稳固组件穿过所述基座,且所述稳固组件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切机下刀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固组件包括第一调刀光轴和第二调刀光轴;
所述第一调刀光轴平行设置于所述滚珠丝杆的一侧,所述第一调刀光轴穿过所述基座,且所述第一调刀光轴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调刀光轴位于所述滚珠丝杆的下方,所述第二调刀光轴穿过所述基座,且所述第二调刀光轴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切机下刀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刀光轴、所述第二调刀光轴和所述滚珠丝杆均穿过所述基座,且所述第一调刀光轴、所述第二调刀光轴和所述滚珠丝杆呈三角结构排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切机下刀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感应组件,两所述感应组件分别设于两所述安装座的侧壁上,所述感应组件用于感应所述夹持组件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分切机下刀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组件包括支撑座和光电传感器;
所述安装座的侧壁朝内延伸设有所述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设有所述光电传感器。
CN202223512996.3U 2022-12-28 2022-12-28 分切机下刀调节装置 Active CN2194045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12996.3U CN219404532U (zh) 2022-12-28 2022-12-28 分切机下刀调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12996.3U CN219404532U (zh) 2022-12-28 2022-12-28 分切机下刀调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04532U true CN219404532U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06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12996.3U Active CN219404532U (zh) 2022-12-28 2022-12-28 分切机下刀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045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00871A (zh) 一种木材切割装置
CN219404532U (zh) 分切机下刀调节装置
CN210071231U (zh) 一种盘类零件质量不平衡修正装置
CN217529639U (zh) 一种三维五轴数控激光切割机
CN216502063U (zh) 钢筋弯曲机的一种自动弯曲装置
CN206898863U (zh) 重型轴辊铣雕机旋转支撑机构及重型轴辊铣雕机
CN219444260U (zh) 一种机械加工平台
CN216178644U (zh) 一种精密零件加工用带有校准结构的铣床
CN218225830U (zh) 一种轴承座加工用内壁打磨装置
CN219427148U (zh) 一种建筑石材切割设备
CN211566022U (zh) 一种多角度切割机
CN219882638U (zh) 一种hdpe缠绕增强管定位切割装置
CN117166793B (zh) 一种悬挑梁柱对接定位装置
CN220480371U (zh) 一种建筑钢管切割设备
CN216765330U (zh) 一种布料纺织用平雕机
CN220699736U (zh) 一种保护膜切割装置
CN220218130U (zh) 一种便于角度调节的夹持机构组装架
CN215576294U (zh) 一种多角度可调的太阳能装置
CN109807975A (zh) 一种新型自动连续生产板材开槽机
CN211730216U (zh) 插板下调整装置
CN220218432U (zh) 一种飞机零部件用定位打孔装置
CN219132526U (zh) 一种可快速调整刀具位置的车辆坐垫布料裁切装置
CN220977510U (zh) 一种被子加工裁边装置
CN220807646U (zh) 一种管材分割机
CN220318239U (zh) 一种可调节涤纶布裁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