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94935U - 相机单元以及便携式信息终端 - Google Patents

相机单元以及便携式信息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94935U
CN219394935U CN202223412087.2U CN202223412087U CN219394935U CN 219394935 U CN219394935 U CN 219394935U CN 202223412087 U CN202223412087 U CN 202223412087U CN 219394935 U CN219394935 U CN 2193949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is
wiring
wiring portion
layer
camera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1208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松久治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Precis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Cop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Copal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Copal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949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949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Abstract

一个实施方式的相机单元具有:可动构件,容纳有相机模块;容纳构件,容纳可动构件;支撑构件,以与透镜的光轴相交的轴作为旋转轴,将可动构件可旋转地支撑于容纳构件;驱动机构,使可动构件相对于容纳构件旋转;以及配线基板,与传感器基板连接,并传送从拍摄元件输出的信号。配线基具有至少第一配线部(21)和第二配线部。第一配线部在传感器基板所具有的第一面上与传感器基板连接,第二配线部在与第一面正交的第二面上与传感器基板连接。第一配线部以及第二配线部中的至少一方具有沿透镜的光轴的方向的位置不同的多个配线层。

Description

相机单元以及便携式信息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相机单元以及便携式信息终端。
背景技术
如今,各种光学设备被开发并实用化。作为这些光学设备之一,已知一种具有能够倾斜摆动的相机模块的相机单元(参照专利文献1)。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包括相机模块以及防振模块的光学单元。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光学单元中,从相机模块的一侧引出配线基板(柔性印刷基板)。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43722号公报。
然而,由于配线基板仅从相机模块的一侧被引出,因此光学单元大型化。
另外,当使相机模块大幅摆动时,在配线基板被多次折弯的情况下,配线基板彼此接触、或者配线基板与配线容纳部等固定构件接触。因此,存在阻碍相机模块的摆动的可能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一个实施方式的相机单元具有:相机模块,其包括传感器基板、搭载于所述传感器基板的拍摄元件、和使光聚集于所述拍摄元件的光学元件;可动构件,容纳有所述相机模块;容纳构件,容纳所述可动构件;支撑机构,以与所述光学元件的光轴相交的轴作为旋转轴,将所述可动构件可旋转地支撑于所述容纳构件;驱动机构,使所述可动构件相对于所述容纳构件旋转;以及配线基板,与所述传感器基板连接,并传送从所述拍摄元件输出的信号。所述配线基板具有至少两个以上的配线部。所述配线部中,第一配线部在所述传感器基板所具有的第一面上与所述传感器基板连接,第二配线部在与所述第一面正交的第二面上与所述传感器基板连接。所述第一配线部以及所述第二配线部中的至少一方具有在沿着所述光学元件的光轴的方向位置不同的多个配线层。
一个实施方式的便携式信息终端具备上述相机单元。
能够提供一种不阻碍相机模块的摆动,且用于容纳配线基板的空间小型化的相机单元。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相机单元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相机单元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相机单元的分解图。
图4是表示保持架、壳体以及限位板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壳体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壳体和配线基板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传感器基板、配线基板和支撑构件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传感器基板、配线基板和支撑构件的侧视图。
图9是表示传感器基板、配线基板和支撑构件的侧视图。
图10是表示具备相机单元的便携式信息终端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第一变形例的传感器基板、配线基板和支撑构件的侧视图。
图12是表示第二变形例的传感器基板、配线基板和支撑构件的侧视图。
图13是表示第三变形例的传感器基板、配线基板和保持架框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第三变形例的传感器基板、配线基板和保持架框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第三变形例的保持架框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A:相机单元、10:相机模块、11:透镜、12:拍摄元件、13:传感器基板、20:配线基板、21:第一配线部、22:第二配线部、30:模块保持机构、40:可动构件(保持架框)、50:容纳构件(壳体)、51:第一容纳空间、60:支撑机构、62:支撑构件、70:驱动机构、100:便携式信息终端(智能手机)、211、221:连接部、212、222:延伸部、212a、222a:折弯部、213、223:第一层、214、224:第二层、215、225:加强构件、216、226:固定构件、219、229:开口、300、301、302:外部输出端子、411、412:配线支撑部、413、414:配线安装部、415、416:支承面、501、506:侧面、510:第二容纳空间、520:第三容纳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相机单元的一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对相同或者实质上相同的结构、元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另外,对于已经说明了一次的结构、元件原则上不做再次说明。
<抖动校正装置的概要>
图1是相机单元1A的立体图,图2是相机单元1A的俯视图。
图1、图2所示的相机单元1A由相机模块10、配线基板20、模块保持机构30等构成。相机单元1A适合于向智能手机、平板型PC、笔记本型PC等便携式信息终端或者照相机搭载,但相机单元1A的用途没有限制。
在图1中,标注为附图标记L的单点划线表示相机模块10所具备的光学元件的光轴。在图2中,标注为附图标记L1的单点划线表示与图1所示的光轴L相交的第一轴,标注为附图标记L2的单点划线表示与光轴L相交的第二轴。
图1、图2所示的z轴与光轴L平行,x轴与偏转(yawing)的旋转轴平行,y轴与俯仰(pitching)的旋转轴平行。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偏转的旋转轴称为“偏转轴”,将俯仰的旋转轴称为“俯仰轴”。
<相机模块>
图3是表示相机单元1A的分解图。相机模块10由透镜11、拍摄元件(拍摄传感器,图像传感器)12、传感器基板13等构成。透镜11是相机模块10所具备的光学元件之一,使光聚集到拍摄元件12的受光面上。换言之,透镜11是在拍摄元件12的受光面上形成被拍摄体的像的成像光学系统、或者至少是构成成像光学系统的光学元件之一。
拍摄元件12将通过透镜11在受光面上形成的被拍摄体像的明暗转换为电荷量,并输出与转换后的电荷量对应的电压(信号)。拍摄元件12搭载于传感器基板13的一个主面(安装面)。
透镜11容纳于矩形箱形的外壳14内。进而,透镜11的一部分(上部)从外壳14的上表面突出。在外壳14内也容纳有为了实现AF(自动对焦)功能而使透镜11进退的致动器等。
传感器基板13将安装面朝上地配置于外壳14的下方。其结果是,搭载于安装面的拍摄元件12与透镜11的出射面相向。进而,透镜11的光轴L(图1)贯通拍摄元件12的中心。
<模块保持机构>
图1~图3所示的模块保持机构30具有辅助相机模块10的偏转以及俯仰的功能。
如图3所示,模块保持机构30具有容纳有相机模块10的可动构件40、容纳有可动构件40的容纳构件50、支撑可动构件40的支撑机构60、以及驱动可动构件40的驱动机构70。
<可动构件以及容纳构件>
图4是表示可动构件40、容纳构件50以及限位板66的立体图。
图5是从容纳构件50的下方侧观察的立体图。可动构件40是作为整体呈矩形框状的外观的树脂成型品。容纳构件50也是树脂成型品,具有与可动构件40外形对应的第一容纳空间51。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可动构件40称为“保持架框40”,将容纳构件50称为“壳体50”的情况。
如图4所示,保持架框40以图4所示的朝向容纳于壳体50的第一容纳空间51的内侧,保持架框40的底面41的至少一部分与壳体50的底部内面52的至少一部分彼此相向。进而,通常,保持架框40的底面41不与壳体50的底部内面52接触。即,保持架框40以悬浮状态容纳于壳体50中。
如图5所示,壳体50除了容纳保持架框40的第一容纳空间51以外,还具有容纳后述的配线基板(柔性印刷基板)20的第二容纳空间510以及第三容纳空间520。第二容纳空间510形成于第一容纳空间51的y轴-侧。第三容纳空间520形成于第一容纳空间51的x轴+侧。因此,壳体50的x轴+侧的侧面501比保持架框40的x轴+侧的侧面沿y轴的长度长。同样地,壳体50的y轴-侧的侧面506比保持架框40的y轴-侧的侧面沿着x轴的长度长。
在壳体50的侧面501的y轴-侧形成有第一开口部502。通过该第一开口部502,容纳于第二容纳空间510以及第三容纳空间520的配线基板20的一部分向壳体50的外部引出。如图4所示,在形成于第二容纳空间510和第三容纳空间520的上方(z轴+侧)的上表面503(z轴+侧的面)形成有第二开口部504和第三开口部505。
<支撑机构>
图3所示的支撑机构60将与光轴L(图1)相交的一个或多个轴作为旋转轴,以保持架框40相对于壳体50可旋转的方式支撑保持架框40。更特定而言,支撑机构60至少将如图2所示的轴L1以及轴L2作为旋转轴,以保持架框40相对于壳体50可旋转的方式支撑保持架框40。
如图3所示,支撑机构60由万向支架61、支撑构件62等构成。如图1、图2所示,万向支架61具有:万向支架主体63,其形成有包围透镜11的圆形开口部63a;以及四根臂,其设置于万向支架主体63的四角。一对臂64a、64b分别设置于万向支架主体63的一组对角,另一对臂65a、65b分别设置于万向支架主体63的另一组对角。
如图2所示,万向支架61以臂64a、64b沿轴L1配置且臂65a、65b沿轴L2配置的方式被搭载。需要说明的是,万向支架61的各个臂64a、64b、65a、65b相对于万向支架主体63弯曲大致90度。另外,在各个臂64a、64b、65a、65b的端部形成有半球状的凹部。
万向支架61的两根臂64a、64b经由图3所示的两个支撑构件62与壳体50连接。另一方面,万向支架61的两根臂65a、65b经由图3所示的另两个支撑构件62与保持架框40连接。
如图4所示,在壳体50(第一容纳空间51)的相向的两个角处设置有插入槽53,在各个插入槽53内配置有支撑构件62(图3)。同样地,在保持架框40的相向的两个角处设置有插入槽42,在各个插入槽42内配置有支撑构件62(图3)。即,在容纳于第一容纳空间51的保持架框40的一方的对角线上设置有一对支撑构件62,在另一方的对角线上设置有另一对支撑构件62。
图1、图2所示的万向支架61的臂64a、64b插入到配置于保持架框40的插入槽53内的支撑构件62的近前方(内侧)。另一方面,图1、图2所示的万向支架61的臂65a、65b插入到配置于保持架框40的插入槽42内的支撑构件62的近前方(内侧)。
在各个支撑构件62上焊接有金属制的滚珠。焊接于配置在图4所示的插入槽53内的支撑构件62的滚珠与形成在插入该插入槽53的万向支架61的臂64a、64b的半球状的凹部嵌合。另外,焊接于配置在图4所示的插入槽42内的支撑构件62的滚珠与设置于插入在该插入槽42的万向支架61的臂65a、65b的半球状的凹部嵌合。
如上所述,万向支架61被壳体50支撑。同时,万向支架61对容纳有相机模块10的保持架框40进行保持。换言之,容纳相机模块10的保持架框40悬挂于被壳体50支撑的万向支架61。其结果是,保持架框40以及容纳于保持架框40的相机模块10能够在包括偏转方向以及俯仰方向在内的多个方向上旋转(能够倾斜)。即,相机模块10将与四个支撑构件62嵌合的滚珠所在的面(假想面)作为基准面进行摆动。
<限位板>
如图1、图2所示,在壳体50安装有覆盖保持架框40的限位板66。如图4所示,限位板66是形成有至少使透镜11以及万向支架主体63露出的开口部67的板金。另外,在限位板66的开口部67的四角设置有用于避免与万向支架61的臂64a、64b、65a、65b的干涉的切口68。
安装于壳体50的限位板66与保持架框40的上表面44的全部或一部分相向。其结果是,由限位板66来限制保持架框40的过度的旋转。具体而言,当保持架框40的旋转角度达到规定角度时,保持架框40的上表面44与限位板66抵接,并限制该规定角度以上的旋转。另外,限位板66防止了因落下时的冲击等导致保持架框40从壳体50跃出。进而,限位板66也作为防止异物或尘埃等侵入保持架框40或壳体50的内侧的防尘罩发挥功能。需要说明的是,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通过保持架框40与壳体50抵接,从而限制保持架框40的过度的旋转。
<驱动机构>
再次参照图3。为了校正相机模块10的偏转以及俯仰,图示的驱动机构70使容纳有该相机模块10的保持架框40相对于壳体50旋转。例如,驱动机构70使保持架框40相对于壳体50以偏转轴以及俯仰轴为旋转轴进行旋转。
驱动机构70由线圈、永磁体等构成,其产生使保持架框40相对于壳体50旋转的力(推力)。本实施方式的驱动机构70具有两个绕线线圈(空芯线圈)71、72。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驱动机构70具有与绕线线圈71对应的永磁体73以及与绕线线圈72对应的永磁体74。需要说明的是,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代替绕线线圈71、72而使用基板线圈等其他种类的线圈。
如图4所示,在保持架框40的相邻的两个侧壁的外表面分别形成有磁体装配槽43a、43b。图3所示的永磁体73容纳于图4所示的磁体装配槽43a。另一方面,图3所示的永磁体74容纳于图4所示的磁体装配槽43b。
如图4所示,在与形成有磁体装配槽43a、43b的保持架框40的侧壁相向的壳体50的侧壁上分别形成有线圈装配部54a、54b。图3所示的绕线线圈71安装于图4所示的线圈装配部54a,图3所示的绕线线圈72安装于图4所示的线圈装配部54b。
当在壳体50内容纳有保持架框40时,绕线线圈71与永磁体73相向,绕线线圈72与永磁体74相向。在相机单元1A上搭载有用于监视相机模块10的偏转状态、俯仰状态的磁传感器(例如,霍尔元件)。驱动机构70基于从磁传感器输出的信号(检测信号)使保持架框40旋转。其结果是,保持架框40相对于壳体50旋转(倾斜)。
从磁传感器(例如霍尔元件)输出的信号(检测信号)被输入至未图示的驱动器IC。也向驱动器IC输入从搭载于搭载有相机单元1A的便携式信息终端的陀螺传感器输出的信号(陀螺信号)。驱动器IC基于陀螺信号来控制线圈电流的方向、频率。另外,驱动器IC基于检测信号对向绕线线圈71、72的通电条件进行伺服控制(闭环控制)。
进而,还存在从相机单元1A所具有的专门的陀螺传感器输出向驱动器IC输入的陀螺信号的实施方式。另外,还存在向绕线线圈71、72的通电被开环控制的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省略霍尔元件这样的磁传感器。
<配线基板>
图1、图2所示的配线基板20在壳体50内与相机模块10连接。更特定而言,配线基板20与图3所示的传感器基板13连接,并将从拍摄元件12输出的信号向外部传送。配线基板20经由形成于上述的壳体50的第一开口部502(参照图5)向外部引出,并且与在y轴方向上并列地配置的外部输出端子301、302连接。需要说明的是,通过配线基板20经由外部输出端子301、302(在统称的情况下称为外部输出端子300)向外部传送的信号,被输入至搭载有相机单元1A的便携式信息终端所具有的图像处理电路等并被进行处理。另外,配线基板20也能够利用于对拍摄元件12的电力供给、控制信号的输入等。
图6是从下表面(z轴-侧)观察图1所示的相机单元1A时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图1所示的相机单元1A中的支撑机构60所具有的支撑构件62、传感器基板13和配线基板20的立体图。图8是从y轴-侧观察图7所示的相机单元1A时的侧视图,图9是从x轴+侧观察图7所示的相机单元1A时的侧视图。
配线基板20具有第一配线部21和第二配线部22。如图7所示,第一配线部21与传感器基板13的y轴-侧的一面(第一面)131连接。第二配线部22与传感器基板13的x轴+侧的一边连接。即,第二配线部22在与连接有第一配线部21的传感器基板13的第一面131正交的一面(第二面)132上与传感器基板13连接。
<第一配线部>
如图6所示,第一配线部21容纳在壳体50的第二容纳空间510。第一配线部21具有连接部211和延伸部212。如图9所示,连接部211与传感器基板13的第一面131连接,并且向y轴-侧延伸。连接部211的y轴-侧端部211a向z轴+侧折弯。但是,连接部211的y轴-侧端部211a的沿着z轴的位置(高度)低于相机模块10摆动时的基准面即假想面P的位置(高度)。即,连接部211的y轴-侧端部在沿着透镜11的光轴的方向(z轴方向)上位于比假想面P更靠拍摄元件12侧(z轴-侧)的位置。
如图7~图9所示,延伸部212与连接部211的y轴-侧的端部连接,并沿着x轴延伸。即,延伸部212与壳体50所具有的多个侧面中的一个侧面506平行地延伸。延伸部212具有沿着z轴的位置不同的多个配线层(第一层213和第二层214)。第一层213和第二层214通过沿着x轴延伸的延伸部212被折弯部212a折弯而形成。
如图9所示,第二层214与连接部211的y轴-侧的端部211a连接。因此,第二层214配置在与连接部211的y轴-侧端部211a相同的高度。即,第二层214在沿着透镜11的光轴的方向(z轴方向)上位于比假想面P更靠拍摄元件侧(z轴-侧)的位置。
第二层214在第二容纳空间510内与侧面506平行地向x轴-侧的壳体50的端部延伸。即,具有第二层214的延伸部212与向y轴-侧延伸的连接部211正交。如图7和图8所示,第二层214和与传感器基板13的第一面131的中心附近连接的连接部211连结。因此,第二层214的沿着x轴的长度是保持架框40的沿着x轴的长度的一半左右。如上所述,由于壳体50的侧面506比保持架框40的y轴-侧的侧面长,因此,第二层214的沿着x轴的长度是壳体50的侧面506的沿着x轴的长度的50%以下。
折弯部212a位于壳体50的第二容纳空间510的x轴-侧的端部附近。折弯部212a以沿着z轴且具有长度ΔD1的方式从第二层214立起。由此,第一层213配置在比第二层214更靠z轴+侧,从第二容纳空间510的x轴-侧的端部与侧面506平行地向x轴+侧延伸。即,第一层213和第二层214通过在x轴-侧经由折弯部212a连结,从而在沿着透镜11的光轴的方向上配置在不同的位置。由于折弯部212a的长度ΔD1,第一层213沿着z轴配置在比假想面P高的位置(参照图8和图9)。即,第一层213在沿着透镜11的光轴的方向(z轴方向)上位于比假想面P更靠被拍摄体侧(z轴+侧)的位置。
如上所述,第一层213和第二层214通过沿着x轴延伸的延伸部212被折弯部212a折弯而形成。因此,第一层213和第二层214沿着延伸部212延伸的方向(x轴)而部分重叠地配置。在折弯部212a的附近的x轴+侧,在第一层213与第二层214之间设置有加强构件215。通过该加强构件215,来防止第一层213向z轴-侧垂下而与第二层214接触。
延伸部212的第一层213在第二容纳空间510的x轴+侧的端部附近,具有暂向y轴+侧弯曲而后再向x轴+侧延伸的弯曲部217(参照图6、图7)。通过第一层213在弯曲部217弯曲,第一配线部21从第一开口部502的y轴+侧向壳体50的外部引出。
第一层213从第二容纳空间510的x轴-侧的端部附近沿着x轴向第一开口部502附近延伸。即,第一层213沿着x轴延伸的长度与壳体50的沿着x轴的侧面506的长度大致相等。换言之,第一层213的沿x轴的长度为壳体50的侧面506所具有的长度的50%以上。
第一层213的x轴+侧的端部从形成于壳体50的x轴+侧的侧面501的第一开口部502向壳体50的外部引出。从第一开口部502引出的第一层213与外部输出端子301(参照图2)连接。即,第一配线部21的一端部与传感器基板13连接,另一端部与外部输出端子301连接。
在第一层213的上表面(z轴+侧的面)设置有固定构件216。固定构件216是平板状的构件,固定构件216的上表面(z轴+侧的面)通过粘接等被安装于形成于容纳构件50的第一开口部502的上表面的安装部502a(参照图5)。即,第一配线部21由固定构件216固定于壳体50。因此,第一配线部21中的、从设置有固定构件216的位置到与传感器基板13连接的端部之间与伴随着保持架框40的转动而摆动的传感器基板13一起摆动。第一配线部21中的、从设置有固定构件216的位置到与外部输出端子301连接的端部之间不随着保持架框40的转动而摆动。换言之,固定构件216使第一配线部21分为随着保持架框40的转动(倾斜)而摆动的摆动区域R11和不随着保持架框40的转动而摆动的外部连接区域R12。
在第一配线部21与传感器基板13的第一面131的连接部分随着保持架框40的转动摆动方向而成为力点,以固定构件216为支点,摆动区域R11随着挠曲、扭转而联动地摆动时,在限定为z轴方向的动作而观察的情况下,摆动区域R11在上下方向(z轴方向)上摆动。由于固定构件216成为支点,因此第一配线部21距固定构件216的距离最远的x轴-侧的端部、即形成有折弯部212a的附近的上下方向的变动量变大。但是,即使第一配线部21的x轴-侧的端部附近因上下方向的变动而向z轴+侧移动,也从形成于壳体50的上表面503的第二开口部504向壳体50的外部突出。因此,能够抑制第一配线部21与壳体50接触。
<第二配线部>
如图6所示,第二配线部22容纳在壳体50的第三容纳空间520。第二配线部22具有连接部221和延伸部222。连接部221与传感器基板13的第二面132连接(参照图7)而向x轴+侧延伸。连接部221的x轴+侧端部向z轴+侧被折弯。但是,连接部221的x轴+侧端部的沿着z轴的位置(高度)低于假想面P的位置(高度)。即,连接部221的x轴+侧端部与第一配线部21的连接部211同样地在沿着透镜11的光轴的方向(z轴方向)上位于比假想面P更靠拍摄元件12侧(z轴-侧)的位置。
如图7~图9所示,延伸部222与连接部221的x轴+侧的端部221a连接,并沿着y轴延伸。即,延伸部222与壳体50所具有的多个侧面中的一个侧面501平行地延伸。延伸部222具有沿着z轴的位置不同的多个配线层(第一层223和第二层224)。第一层223和第二层224通过沿着y轴延伸的延伸部222被折弯部222a折弯而形成。
如图8所示,第二层224与连接部221的x轴+侧的端部221a连接。因此,第二层224配置在与连接部221的x轴+侧端部221a相同的高度。即,第二层224在沿着透镜11的光轴的方向(z轴方向)上位于比假想面P更靠拍摄元件12侧(z轴-侧)的位置。
第二层224在第三容纳空间520内与侧面501平行地向壳体50的y轴+侧的端部延伸。即,具有第二层224的延伸部222与向x轴+侧延伸的连接部221正交。如图7和图9所示,第二层224与连接在传感器基板13的第二面132的中心附近的连接部221连结。因此,第二层224沿着y轴的方向延伸的长度为保持架框40的沿着y轴的长度的一半左右。如上所述,由于壳体50的侧面501比保持架框40的沿着y轴的长度长,因此第二层224的沿着y轴的长度成为壳体50的侧面501的沿着y轴的长度的50%以下。
折弯部222a位于第三容纳空间520的y轴+侧的端部附近。折弯部222a以沿着z轴且具有长度ΔD2(>ΔD1)的方式从第二层224立起。由此,第一层223配置于比第二层224更靠z轴+侧,从第三容纳空间520的y轴+侧的端部与侧面501平行地沿y轴-侧延伸。即,第一层223和第二层224通过在y轴+侧经由折弯部222a连结,在沿着透镜11的光轴的方向上配置在不同的位置。由于折弯部222a的长度ΔD2,第一层223沿着z轴,配置在比假想面P以及第一配线部21的第一层213更高的位置。即,第一层223在沿着透镜11的光轴的方向(z轴方向)上也位于比假想面P更靠被拍摄体侧(z轴+侧)的位置。
如上所述,第一层223和第二层224通过沿y轴延伸的延伸部222被折弯部222a折弯而形成。因此,第一层223和第二层224沿着延伸部222延伸的方向(y轴)部分重叠地配置。在折弯部222a的附近的y轴-侧,在第一层223与第二层224之间设置有加强构件225。通过该加强构件225,防止第一层223向z轴-侧垂下而与第二层224接触。
延伸部222的第一层223在第三容纳空间520的y轴-侧的端部附近具有向x轴+侧弯曲的弯曲部227(参照图7)。通过第二配线部22的第一层223具有弯曲部227,从而第二配线部22从第一开口部502的y轴-侧向壳体50的外部引出。如上所述,第一层223配置于沿光轴比第一配线部21的第一层213更高的位置。因此,弯曲部227与第一配线部21的第一层213所具有的弯曲部217在z轴方向上重叠。即,第一配线部21的第一层213和第二配线部22的第一层223的一部分在沿光轴的方向上重叠。
第一层223从第三容纳空间520的y轴+侧的端部附近沿y轴向第一开口部502端部附近延伸。即,第一层223沿y轴延伸的长度与壳体50的沿y轴的侧面501的长度几乎相等。换言之,第一层223的沿着y轴的长度为壳体50的侧面501所具有的长度的50%以上。
第一层223的端部从形成于壳体50的第一开口部502向壳体50的外部引出。第二配线部22的第一层223在弯曲部227通过第一配线部21的第一层213的上部后,位于比第一配线部21更靠y轴-侧的位置并从第一开口部502向外部引出。从第一开口部502引出的第一层223与外部输出端子302连接。即,第二配线部22的一端部与传感器基板13连接,另一端部与外部输出端子302连接。
在第一层223的上表面(z轴+侧的面)设置有固定构件226。固定构件226是平板状的构件,固定构件226的上表面(z轴+侧的面)通过粘接而被安装于形成于壳体50的第一开口部502的上端的安装部502b(参照图5)。即,第二配线部22被固定构件226固定于壳体50。如上所述,由于折弯部222a的长度ΔD2比第一配线部21的折弯部212a的长度ΔD1长,因此第二配线部22的第一层223的沿z轴的位置(高度)比第一配线部21的第一层213的沿z轴的位置(高度)高。因此,设置于第一层223的固定构件226配置于比设置于第一配线部21的第一层213的固定构件216更靠z轴+侧。即,第一配线部21所具有的固定构件216和第二配线部22所具有的固定构件226沿光轴配置在不同的位置。
由于第一层223的固定构件226固定于壳体50,因此,第二配线部22中的、从设置有固定构件226的位置到与传感器基板13连接的端部的空间与随着保持架框40的转动(倾斜)而摆动的传感器基板13一起摆动。第二配线部22中的、从设置有固定构件226的位置到与外部输出端子302连接的端部的空间不随着保持架框40的转动而摆动。换言之,固定构件226使第二配线部22分为随着保持架框40的转动而摆动的摆动区域R21和即使保持架框40的转动也不摆动的外部连接区域R22。
摆动区域R21随着保持架框40的转动以固定构件226为支点而在上下方向(z轴方向)上摆动。由于固定构件226成为支点,因此,第二配线部22距固定构件226的距离最远离的y轴+侧的端部、即形成有折弯部222a的附近的上下方向的变动量变大。但是,即使第二配线部22的y轴+侧的端部附近因上下方向的变动而向z轴+侧移动,也从形成于壳体50的上表面503的第三开口部505向壳体50的外部突出。因此,抑制了第二配线部22与壳体50接触。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说明中,第一配线部21的第一层213以及第二配线部22的第一层223沿z轴配置于比假想面P更靠被拍摄体侧。但是,也可以仅第一配线部21的第一层213沿z轴配置于比假想面P更靠被拍摄体侧,也可以仅第二配线部22的第一层223沿z轴配置于比假想面P更靠被拍摄体侧。即,也可以第一配线部21以及第二配线部22所具有的第一层213、223中的至少一方配置于沿光轴比假想面P更靠被拍摄体侧。
另外,在上述的说明中,第二配线部22的第一层223被配置为比第一配线部21的第一层213在沿光轴的方向上更靠上方。但是,也可以第一配线部21的第一层213被配置为比第二配线部22的第一层223在沿光轴的方向上更靠上方。或者第一配线部21的第一层213和第二配线部22的第一层223也可以在沿光轴的方向上配置在相同的位置。在该情况下,在第一配线部21的弯曲部217或第二配线部22的弯曲部227的附近,可以任意一方形成为向z轴+侧或z轴-侧倾斜的形状。或者也可以第一配线部21从第二开口部504的y轴-侧、第二配线部22从第一开口部502的y轴+侧向外部引出。但是,第二配线部22的第二层224的沿y轴的长度需要为壳体50的侧面501所具有的长度的50%以上。
另外,也可以仅第一配线部21具有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也可以仅第二配线部22具有上述结构。另外,第一配线部21以及第二配线部22也可以以具有三层以上的结构的方式折弯。另外,配线基板20也可以进一步具有与不同于传感器基板13中的连接有第一配线部21、第二配线部22面的面连接的配线部。
<便携式信息终端>
在图10中示出具备本实施方式的相机单元1A的便携式信息终端(便携电子设备)的一例。图示的便携式信息终端100是智能手机。从以上的说明可知,在如图10所示的便携式信息终端(智能手机)100中,在拍摄动态图像、静态图像时适当地校正抖动等。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以下的作用效果。
(1)配线基板20具有第一配线部21和第二配线部22,第一配线部21在传感器基板13所具有的第一面131上与传感器基板13连接,第二配线部22在与第一面131相邻的第二面132上与传感器基板13连接。第一配线部21和第二配线部22具有在沿着透镜11的光轴的方向上位置不同的多个配线层。由此,能够将配线基板20的张力分散到x轴侧和y轴侧(即,偏转轴和俯仰轴)。例如,在配线基板20仅与传感器基板13的第一面131和第二面132的一方连接而配置于保持架框40的x轴+侧的情况下,与偏转轴的旋转相比,俯仰轴的旋转的负载变大,因此需要较大的驱动力。与此相对,通过设为实施方式的结构,能够以同样的驱动力进行偏转轴的旋转和俯仰轴的旋转。即,抑制了偏转轴的旋转和俯仰轴的旋转中的任一方受到阻碍。
另外,配线基板20的第一配线部21配置于保持架框40的y轴-侧,第二配线部22配置于保持架框40的x轴+侧。由此,与相机单元1A配置于x轴侧或y轴侧的一方且仅在保持架框40的一侧设置有容纳配线的空间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相机单元1A的小型化。特别是,在上下方向观察相机单元1A时成为接近正方形的形状,因此容易进行将相机单元1A组装到便携用信息终端等时的布局。
(2)第一配线部21以及第二配线部22所具有的配线层中的、第一层213、223的长度为容纳构件50的侧面506、501所具有的长度的50%以上。另外,第一配线部21以及第二配线部22所具有的配线层中的、第二层214、224的长度为容纳构件50的侧面506、501所具有的长度的50%以下。由此,第一层213、223的长度方向的张力的影响变小,因此能够降低对相机模块10的摆动的不良影响。
(3)第一配线部21以及第二配线部22的第一层213、223配置于比假想面P在沿光轴的方向(z轴方向)上更靠被拍摄体侧。第二层214、224配置于比假想面P在沿光轴的方向(z轴方向)上更靠拍摄元件12侧。由此,能够平衡好因相机模块10的摆动而施加于第一层213、223的应力和施加于第二层214、224的应力。
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如下地变形。
<第一变形例>
在实施方式中,第一配线部21的第一层213和第二配线部22的第一层223配置于比假想面P更靠被拍摄体侧,但不限定于此。第一配线部21的第一层213以及第二配线部22的第一层223中的至少一方也可以在z轴方向上配置于与假想面P相同的面上。
图11是从y轴-侧观察第一变形例的相机单元1A中的、支撑机构60所具有的支撑构件62、传感器基板13和配线基板20时的侧视图。即使在第一变形例,相机单元1A具有与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的结构。但是,沿着第一配线部21的折弯部212a的z轴的长度ΔD1a与实施方式不同。在第一变形例中,折弯部212a的长度ΔD1a比实施方式的折弯部212a的长度ΔD1短。因此,第二层214沿着z轴配置于与假想面P的位置(高度)相同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的说明中,虽然将第一配线部21的第一层213配置在与假想面P的位置(高度)相同的位置,但第二配线部22的第一层223也可以配置在与假想面P的位置(高度)相同的位置。另外,第一配线部21的第一层213和第二配线部22的第一层223也可以配置在与假想面P的位置(高度)相同的位置。在该情况下,在第一配线部21的弯曲部217或第二配线部22的弯曲部227的附近,可以任意一方形成为向z轴+侧或z轴-侧倾斜的形状。或者也可以第一配线部21从第二开口部504的y轴-侧、第二配线部22从第一开口部502的y轴+侧向外部引出。但是,第二配线部22的第一层223的沿y轴的长度需要为壳体50的侧面501所具有的长度的50%以上。
<第二变形例>
在实施方式中,虽然第一配线部21的第一层213和第二配线部22的第一层223配置于比假想面P的位置更靠被拍摄体侧,但不限于此。第一配线部21的第一层213以及第二配线部22的第一层223中的至少一方也可以配置于比假想面P更靠拍摄元件12侧。
图12是从y轴-侧观察第二变形例的相机单元1A中的、支撑机构60所具有的支撑构件62、传感器基板13和配线基板20时的侧视图。即使在第二变形例,相机单元1A具有与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的结构。但是,第一配线部21的折弯部212a的沿z轴的长度ΔD1b与实施方式以及第一变形例不同。在第二变形例中,折弯部212a的长度ΔD1b比第一变形例的折弯部212a的长度ΔD1a短。因此,第一层213在沿着透镜11的光轴的方向(z轴方向)上配置在比假想面P低的位置。
如图12所示,第二配线部22具有与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即,第二配线部22的第一层223配置在比假想面P高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的说明中,虽然将第一配线部21的第一层213配置在比假想面P低的位置,但第二配线部22的第一层223也可以配置在比假想面P低的位置。在该情况下,第一配线部21的第一层213具有与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即,第一配线部21的第一层213配置在比假想面P高的位置。换言之,也可以第一配线部21的第一层213配置在比假想面P更靠被拍摄体侧,第二配线部22的第一层223配置在比假想面P更靠拍摄元件12侧。
另外,第一配线部21的第一层213和第二配线部22的第一层223也可以配置在比假想面P更靠拍摄元件12侧。或者第一配线部21的第一层213和第二配线部22的第一层223也可以配置在比假想面P更靠拍摄元件12侧的相同位置(高度)。在该情况下,在第一配线部21的弯曲部217或第二配线部22的弯曲部227的附近,任意一方可以形成为向z轴+侧或z轴-侧倾斜的形状。或者也可以第一配线部21从第二开口部504的y轴-侧、第二配线部22从第一开口部502的y轴+侧向外部引出。但是,第二配线部22的第二层224的沿y轴的长度需要为壳体50的侧面501所具有的长度的50%以上。
<第三变形例>
在实施方式中,第一配线部21的连接部211的端部211a和第二配线部22的连接部221的端部221a被向z轴+侧折弯而固定,但不限于此。与第一配线部21的连接部211的端部211a连接的第二层214和与第二配线部22的连接部221的端部221a连接的第二层224也可以固定于保持架框40的局部。即,第一配线部21以及第二配线部22分别在与传感器基板13连接的附近,沿透镜11的光轴在拍摄体侧折弯而固定于保持架框40。
图13是表示第三变形例的相机单元1A所具有的传感器基板13、配线基板20和保持架框40的立体图。图14是从下方观察图13所示的相机单元1A时的立体图。图15表示图14所示的相机单元1A中的传感器基板13和保持架框40的立体图。
保持架框40具有在y轴-侧支撑第一配线部21的配线支撑部411和在x轴+侧支撑第二配线部22的配线支撑部412。配线支撑部411在下表面(z轴-侧)的支承面415具有配线安装部413。配线安装部413具有从配线支撑部411的支承面415向z轴-侧突出并在z轴-侧端部向y轴+侧突出的形状。配线支撑部412在下表面(z轴-侧)的支承面416具有配线安装部414。配线安装部414具有从配线支撑部412的支承面416向z轴-侧突出并在z轴-侧端部向x轴-侧突出的形状。即,配线安装部413、414具有钩(hook)形状。
在第一配线部21的第二层214形成有开口219。上述的配线支撑部411的配线安装部413从z轴+侧插入开口219,朝向y轴+侧的突出部从z轴-侧支撑第二层214。由此,第一配线部21通过具有钩形状的配线安装部413,从而固定于配线支撑部411的支承面415即z轴-侧的面。
同样地,在第二配线部22的第二层224形成有开口229。上述的配线支撑部412的配线安装部414从z轴+侧插入开口229,朝向x轴-侧的突出部从z轴-侧支撑第一层223。由此,第二配线部22通过具有钩形状的配线安装部414,从而固定于配线支撑部412的支承面416即z轴-侧的面。其他的结构能够设为与实施方式、第一变形例或第二变形例的同样的结构。
通过具有上述的结构,在既不增加部件件数又不对配线基板20施加应力的情况下,能够使配线基板20向z轴+侧立起。
在上述中,对各个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这些内容。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思想的范围内设想的其他实施方式也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相机单元,其中,
具有:
相机模块,包括传感器基板、搭载于所述传感器基板的拍摄元件和使光聚集于所述拍摄元件的光学元件;
可动构件,容纳有所述相机模块;
容纳构件,容纳所述可动构件;
支撑机构,以与所述光学元件的光轴相交的轴作为旋转轴,将所述可动构件可旋转地支撑于所述容纳构件;
驱动机构,使所述可动构件相对于所述容纳构件旋转;以及
配线基板,与所述传感器基板连接,并传送从所述拍摄元件输出的信号,
所述配线基板具有至少两个的配线部,
所述配线部中,第一配线部在所述传感器基板所具有的第一面与所述传感器基板连接,第二配线部在与所述第一面正交的第二面与所述传感器基板连接,
所述第一配线部以及所述第二配线部中的至少一方具有在沿着所述光学元件的光轴的方向位置不同的多个配线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单元,其中,
多个所述配线层与所述容纳构件所具有的多个侧面中的一个侧面平行地延伸,
多个所述配线层中的至少第一层的长度相对于所述一个侧面为50%以上,其他的配线层的长度相对于所述一个侧面为50%以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机单元,其中,
所述支撑机构具有设置于所述可动构件的对角线上的一对支撑构件和设置于另一组对角线上的另一对支撑构件,
所述可动构件以连结多个所述支撑构件的假想面为基准地摆动,
多个所述配线层至少具有在沿所述光轴的方向上配置于比所述假想面靠被拍摄体侧的所述第一层、以及在沿所述光轴的方向上配置于比所述假想面靠所述拍摄元件侧的第二层。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机单元,其中,
所述支撑机构具有设置于所述可动构件的对角线上的一对支撑构件和设置于另一组对角线上的另一对支撑构件,
所述可动构件以连结多个所述支撑构件的假想面为基准地摆动,
多个所述配线层至少具有在沿所述光轴的方向上配置于与所述假想面相同面的所述第一层、以及在沿所述光轴的方向上配置于比所述假想面靠所述拍摄元件侧的第二层。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机单元,其中,
所述支撑机构具有设置于所述可动构件的对角线上的一对支撑构件和设置于另一组对角线上的另一对支撑构件,
所述可动构件以连结多个所述支撑构件的假想面为基准地摆动,
多个所述配线层至少具有在沿所述光轴的方向上配置于比所述假想面靠所述拍摄元件侧的所述第一层和第二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单元,其中,
具有与所述第一配线部的一端部以及所述第二配线部的一端部分别连接的外部输出端子,
所述外部输出端子并列地配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相机单元,其中,
具有将所述第一配线部以及所述第二配线部分别固定于所述容纳构件的固定构件,
所述固定构件将所述第一配线部以及所述第二配线部分别划分为与所述可动构件一起摆动的摆动区域、以及与所述外部输出端子连接的外部连接区域。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相机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配线部和所述第二配线部沿着所述光学元件的光轴以不同的位置固定于所述固定构件。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相机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配线部以及所述第二配线部分别在与所述传感器基板连接的附近,沿着所述光学元件的光轴朝向被拍摄体侧被折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相机单元,其中,
所述配线基板的局部被固定于所述可动构件。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相机单元,其中,
所述可动构件具有固定所述配线基板的支承面。
12.一种便携式信息终端,其中,
具备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相机单元。
CN202223412087.2U 2021-12-28 2022-12-15 相机单元以及便携式信息终端 Active CN21939493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214125A JP2023097804A (ja) 2021-12-28 2021-12-28 カメラユニット及び携帯型情報端末
JP2021-214125 2021-12-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94935U true CN219394935U (zh) 2023-07-21

Family

ID=87071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12087.2U Active CN219394935U (zh) 2021-12-28 2022-12-15 相机单元以及便携式信息终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3097804A (zh)
CN (1) CN219394935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097804A (ja) 2023-07-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94299B (zh) 致動器、相機模組及相機搭載裝置
CN207992655U (zh) 用于光学防抖的反射模块、相机模块及便携式电子装置
EP3239772B1 (en) Actuator, camera module, and device including the camera module
JP6449201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6311434B2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ー、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付き携帯端末
TWI743154B (zh) 致動器、相機模組及配備相機的裝置
JP6492976B2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ー、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搭載装置
JP2017090809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搭載装置
CN112189165A (zh)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装置
JP7237686B2 (ja)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JP2017015772A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ー、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搭載装置
CN219394935U (zh) 相机单元以及便携式信息终端
CN114265263A (zh) 光学模块保持机构、光学单元以及便携式信息终端
KR20220080598A (ko) 카메라 모듈
CN220673787U (zh) 电路基板及光学单元
CN215599436U (zh) 光学镜头总成
CN219085207U (zh) 光学模块保持机构、光学单元以及便携式信息终端
WO2023013151A1 (ja) 回路基板、光学ユニット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14815445B (zh)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215581381U (zh) 线路板组件、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JP2022181059A (ja) 光学ユニットおよびスマートフォン
JP2024091222A (ja) カメラユニット
CN117641101A (zh)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15707182A (zh)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JP2023103525A (ja) 光学ユニット、光学ユニット固定方法、揺れ補正ユニットおよびスマートフォ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