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79638U - 连续缠绕夹砂管套筒接头压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连续缠绕夹砂管套筒接头压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79638U
CN219379638U CN202320246911.7U CN202320246911U CN219379638U CN 219379638 U CN219379638 U CN 219379638U CN 202320246911 U CN202320246911 U CN 202320246911U CN 219379638 U CN219379638 U CN 2193796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joint
sand inclusion
assembly
fitting device
continuously w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4691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母长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Changbanqia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Changbanqia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Changbanqia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Changbanqia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4691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796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796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796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续缠绕夹砂管套筒接头压装装置,包括用于套管接头连接的机体和设置于机体上的调节组件,放置组件,其包括连接基座、支撑部和定位部,其中,连接基座,设置于所述调节组件上,支撑部,其转动设置于所述连接基座上,用于装载套管接头,定位部,其设置于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支撑部之间,驱动件,其设置于所述调节组件上,通过支撑部与定位部的配合,能够在可转动的情况下保持初始状态装载套管接头,待调节组件将套管接头靠近连续缠绕夹砂管后,通过驱动件推动支撑部向中间转动,使得套管接头向上运动,进行套管接头与连续缠绕夹砂管后对接位置确认,实现提高套管接头对接位置精确度,减小对接损坏接头密封圈的可能。

Description

连续缠绕夹砂管套筒接头压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续缠绕管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续缠绕夹砂管套筒接头压装装置。
背景技术
连续缠绕夹砂管是在连续输出的模具上,把树脂、短切纤维和石英砂按一定要求采用环向缠绕方法连续铺层,并经固化后切割成一定长度的管材产品,而连续缠绕夹砂管主要采用柔性连接,通过压装装置将橡胶密封圈套筒接头压装到连续缠绕夹砂管,完成套管接头的对接。
根据中国专利CN208099764U连续缠绕夹砂管套筒接头压装设备,具有安装时更加方便调整,节省安装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等优点,而对套管接头的竖向位移是通过油缸作为动力源驱动,由于油缸控制精度较低,在进行多次调节止动操作过程中,底座很可能出现位置偏差,造成套管接头与连续缠绕夹砂管对接偏移,进而损坏接头密封圈。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表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连续缠绕夹砂管套筒接头压装装置,以解决由于油缸控制精度较低,在进行多次调节止动操作过程中,底座很可能出现位置偏差,造成套管接头与连续缠绕夹砂管对接偏移,进而损坏接头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连续缠绕夹砂管套筒接头压装装置,包括用于套管接头连接的机体和设置于机体上的调节组件:
放置组件,其包括连接基座、支撑部和定位部,其中,
连接基座,设置于所述调节组件上;
支撑部,其转动设置于所述连接基座上,用于装载套管接头;
定位部,其设置于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支撑部之间,用于定位所述支撑部初始位置;
驱动件,其设置于所述调节组件上,用于驱动所述支撑部张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上设置有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对称设置于支撑部上的耳板和设置于耳板之间的滚筒。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部包括设置于调节组件上的安装座、设置于安装座上的缓冲垫和设置于安装座和缓冲垫之间的弹性件。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弹性件位于安装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抵接于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与支撑部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上开设有导向孔,所述驱动件与导向孔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机体上设置有扩板组件,所述扩板组件包括用于辅助压装套管接头的延伸板、用于支撑延伸板的背板和用于固定延伸板的固定件。
进一步的,所述背板与延伸板紧贴,所述固定件对称设置延伸板与机体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放置组件和驱动件,通过支撑部与定位部的配合,能够在可转动的情况下保持初始状态装载套管接头,待调节组件将套管接头靠近连续缠绕夹砂管后,通过驱动件推动支撑部向中间转动,使得套管接头向上运动,进行套管接头与连续缠绕夹砂管后对接位置确认,实现提高套管接头对接位置精确度,减小对接损坏接头密封圈的可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续缠绕夹砂管套筒接头压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放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机体;2、调节组件;3、放置组件;31、连接基座;32、支撑部;33、定位部;331、安装座;332、缓冲垫;333、弹性件;4、驱动件;5、滑动组件;51、耳板;52、滚筒;6、扩板组件;61、延伸板;62、背板;63、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本申请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可以理解,空间关系术语例如“在……下”、“在……下面”、“下面的”、“在……之下”、“在……之上”、“上面的”等,在这里可以用于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其它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当明白,除了图中所示的取向以外,空间关系术语还包括使用和操作中的器件的不同取向。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翻转,描述为“在其它元件下面”或“在其之下”或“在其下”元件或特征将取向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下面”和“在……下”可包括上和下两个取向。此外,器件也可以包括另外地取向(譬如,旋转90度或其它取向),并且在此使用的空间描述语相应地被解释。
请参阅图1-4,连续缠绕夹砂管套筒接头压装装置,包括用于套管接头连接的机体1和设置于机体1上的调节组件2、放置组件3和驱动件4,放置组件3包括设置于调节组件2上的连接基座31,连接基座31上转动设置有支撑部32调节组件2与支撑部32之间设置有定位部33,驱动件4设置于调节组件2上。
现有技术中压装装置是由机床、丝杠进给组件和滑座组成,由丝杠进给组件驱动滑座沿机床运动,推动套管接头与连续缠绕夹砂管压接,而调节套管接头的部件是由X轴方向的丝杠位移组件和Z轴方向的油缸驱动位移组件组成,油缸驱动组件设置于丝杠位移组件下方,丝杠位移组件固定安装有V型架,用于放置套管接头。
基于上述,本实施的放置组件3设置于调节组件2的丝杠位移组件上,通过放置组件3进行套管接头装载,随后调节组件2由放置组件3驱动套管接头靠近连续缠绕夹砂管,待套管接头在Z轴方向上与连续缠绕夹砂管出现距离时,由优选为电动缸的驱动件4运行,推动分体式转动组合的支撑部32,使位于支撑部32的套管接头在中间距离减小的作用下,出现向上的轻微位移,最后套管接头与连续缠绕夹砂管对齐,实现在调节组件2调节后,可由驱动件4控制支撑部32高精度位移,提高套管接头对接位置精确度,减小对接损坏接头密封圈的可能。
请参阅图1-4,支撑部32上设置有滑动组件5,滑动组件5包括对称设置于支撑部32上的耳板51和设置于耳板51之间的滚筒52。
在上述支撑部32向中间靠拢实现套管接头上移,由于是采用向中间的挤压力推动套管接头位移,套管接头可能出现挤压形变,同时外表面容易磨损,因此本实施通过在支撑部32相对侧通过耳板51设置滚筒52,提高套管接头受挤压后位移灵活性,减小套管接头形变的可能性,以及减少外表面磨损。
请参阅图1-4,定位部33包括设置于调节组件2上的安装座331、设置于安装座331上的缓冲垫332和设置于安装座331和缓冲垫332之间的弹性件333,安装座331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弹性件333位于安装槽内,弹性件333抵接于缓冲垫332,缓冲垫332与支撑部32贴合。
由于用于装载套管接头的支撑部32转动设置,常态下,驱动件4是支撑在支撑部32下,当支撑部32装载套管接头时,其装载发生的撞击冲击,会直接作用于驱动件4,可能造成驱动件4损坏故障。
基于上述,本实施通过安装座331与缓冲垫332的配合,对常态下的支撑部32支撑,进行初始位置定位,代替驱动件4,而在装载套管接头时,撞击使支撑部32挤压缓冲垫332形变时,而优选为弹性伸缩杆的弹性件333受到挤压收缩,进而配合缓冲垫332对受到的冲击进行缓冲。
请参阅图1-4,调节组件2上开设有导向孔,驱动件4与导向孔相对应。
由于驱动件4用于驱动支撑部32,同时支撑部32位于丝杠位移组件上,驱动件4应与丝杠位移组件保持同一支撑面设置,这样丝杠位移组件进行较大形成位移时,容易撞到驱动件4,因此本实施通过在调节组件2上对应驱动件4位置设置导向孔,使得X轴位移避开驱动件4,避免调节出现碰撞。
请参阅图1-4,机体1上设置有扩板组件6,扩板组件6包括用于辅助压装套管接头的延伸板61、用于支撑延伸板61的背板62和用于固定延伸板61的固定件63,背板62与延伸板61紧贴,固定件63对称设置延伸板61与机体1之间。
现有技术压装装置的滑座为固定大小部件,在套管接头位移调整后,可能出现套管接头边沿无支撑面,压装造成套管接头边沿形变,影响另一端对接连续缠绕夹砂管。
基于上述,本实施可通过在机体1滑座上远离调节组件2的一侧设置背板62,背板62顶端高于机体1滑座顶端,固定件63设置于机体1滑座两侧,通过背板62固定件63的配合在机体1滑座上形成插接部位,再将延伸板61插接,然后通过预设螺栓的紧固件63固定延伸板61,实现增大机体1滑座的支撑面积,减小套管接头调节后压装无支撑面的可能性,避免了套管接头形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连续缠绕夹砂管套筒接头压装装置,包括用于套管接头连接的机体(1)和设置于机体(1)上的调节组件(2),其特征在于,
放置组件(3),其包括连接基座(31)、支撑部(32)和定位部(33),其中,
连接基座(31),设置于所述调节组件(2)上;
支撑部(32),其转动设置于所述连接基座(31)上,用于装载套管接头;
定位部(33),其设置于所述调节组件(2)与所述支撑部(32)之间,用于定位所述支撑部(32)初始位置;
驱动件(4),其设置于所述调节组件(2)上,用于驱动所述支撑部(32)张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缠绕夹砂管套筒接头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32)上设置有滑动组件(5),所述滑动组件(5)包括对称设置于支撑部(32)上的耳板(51)和设置于耳板(51)之间的滚筒(5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缠绕夹砂管套筒接头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33)包括设置于调节组件(2)上的安装座(331)、设置于安装座(331)上的缓冲垫(332)和设置于安装座(331)和缓冲垫(332)之间的弹性件(3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续缠绕夹砂管套筒接头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331)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弹性件(333)位于安装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续缠绕夹砂管套筒接头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333)抵接于缓冲垫(332),所述缓冲垫(332)与支撑部(32)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缠绕夹砂管套筒接头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2)上开设有导向孔,所述驱动件(4)与导向孔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缠绕夹砂管套筒接头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上设置有扩板组件(6),所述扩板组件(6)包括用于辅助压装套管接头的延伸板(61)、用于支撑延伸板(61)的背板(62)和用于固定延伸板(61)的固定件(6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续缠绕夹砂管套筒接头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62)与延伸板(61)紧贴,所述固定件(63)对称设置延伸板(61)与机体(1)之间。
CN202320246911.7U 2023-02-15 2023-02-15 连续缠绕夹砂管套筒接头压装装置 Active CN2193796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46911.7U CN219379638U (zh) 2023-02-15 2023-02-15 连续缠绕夹砂管套筒接头压装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46911.7U CN219379638U (zh) 2023-02-15 2023-02-15 连续缠绕夹砂管套筒接头压装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79638U true CN219379638U (zh) 2023-07-21

Family

ID=87171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46911.7U Active CN219379638U (zh) 2023-02-15 2023-02-15 连续缠绕夹砂管套筒接头压装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796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409627Y1 (ko) 자동 나사체결기의 체결장치
CN206653120U (zh) 汽车底盘控制臂衬套的压装装置
CN206084203U (zh) 一种圆管焊接机
CN111993025A (zh) 一种液压系统软管扣压机
CN219379638U (zh) 连续缠绕夹砂管套筒接头压装装置
CN109332986A (zh) 一种电杆钢筋骨架自动焊接成型机
CN101391403A (zh) 对位装置
CN210820921U (zh) 手机保护片贴合定位装置
CN110281003B (zh) 适用于c型扣环的组装装置
CN116175041A (zh) 一种换挡转臂焊接用工装及焊接装置
CN213034024U (zh) 销钉拆装机
CN208825248U (zh) 一种动力电池的极耳折弯装置及极耳折弯系统
CN111283051B (zh) 一种螺栓冲压机械中的螺栓防落装置
CN210172260U (zh) 一种全自动弯管机
CN208713257U (zh) 桥壳连接盘装配夹具
CN219220966U (zh) 一种保压装置
KR20050118934A (ko) 레이저 용접장치의 패널 가압장치
CN220912606U (zh) 一种机动车零部件冲击试验装置
CN220259987U (zh) 一种钢管焊接设备
CN113369852B (zh) 转轴上料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耳机盒组装设备
CN220574591U (zh) 一种钢筋弯折机
CN219444014U (zh) 一种焊接机器人
CN114837644B (zh) 一种压裂管汇调节装置及方法
CN219853289U (zh) 柔性精密定位治具
CN210826429U (zh) 一种用于调整电镀料带张力的调整治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