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66178U -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汽车机壳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汽车机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66178U
CN219366178U CN202320336265.3U CN202320336265U CN219366178U CN 219366178 U CN219366178 U CN 219366178U CN 202320336265 U CN202320336265 U CN 202320336265U CN 219366178 U CN219366178 U CN 2193661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working medium
medium liquid
dissipation mechanism
mechanism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3626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鄢明军
鄢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Platinum New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Platinum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Platinum New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Platinum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3626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661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661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661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8Optimized components or subsystems, e.g. lighting, actively controlled glasse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汽车机壳,涉及汽车防护技术领域,包括机壳,所述机壳中部固定安装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散热机构本体,所述散热机构本体一端开设有进气口,所述散热机构本体另一端底部开设有出气口。本实用新型,通过散热机构的设置,能有效帮助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对引擎室内部进行降温散热,避免因为温度过高而造成影响,通过进气口的设置,便于空气进入散热机构本体,通过出气口的设置,便于空气进入散热机构本体后,穿过散热机构本体从出气口流出进入引擎室,对引擎室进行降温散热。

Description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汽车机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防护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散热效果好的汽车机壳。
背景技术
虽然汽油发动机已进行了大量改进,但是在将化学能转换成机械能的过程中,汽油发动机的效率仍然不高。汽油中的大部分能量(约70%)被转换成热量,事实上,一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其冷却系统所散失的热量足以供两个普通房屋取暖,如果发动机变热,就会加快组件的磨损,从而使发动机效率降低并且排放出更多污染物。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存在以下问题:现在的汽车主要通过汽车的冷却器对车子进行降温,汽车散热器由进水室、出水室及散热器芯等三部分构成,而在夏天的高温环境中,引擎室的散热仍有很大压力,缺少一种汽车机壳提高汽车的整体的散热效果。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汽车机壳,以期达到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散热效果好的汽车机壳。
本实用新型散热效果好的汽车机壳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汽车机壳,包括机壳,所述机壳中部固定安装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散热机构本体,所述散热机构本体一端开设有进气口,所述散热机构本体另一端底部开设有出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机构本体开设有出气口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导风板。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机构本体开设有进气口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截水网。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机构本体内侧固定安装有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机构本体底端内部开设有下工质液腔,且所述散热机构本体顶端内部开设有上工质液腔。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内部开设有多个传输管,所述传输管顶部与上工质液腔相通,且所述传输管底部与下工质液腔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上工质液腔和下工质液腔内部填充有工质液,所述工质液为导热速度快且流动性强的液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该种散热效果好的汽车机壳,通过散热机构的设置,能有效帮助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对引擎室内部进行降温散热,避免因为温度过高而造成影响,通过进气口的设置,便于空气进入散热机构本体,通过出气口的设置,便于空气进入散热机构本体后,穿过散热机构本体从出气口流出进入引擎室,对引擎室进行降温散热,通过导风板的设置,便于改变通过散热机构本体的风行进的风向,使风吹向引擎室中温度相对较高的地方,通过截水网的设置,便于空气进入引擎室的同时阻止雨水进入引擎室;
2、该种散热效果好的汽车机壳,通过下工质液腔的设置,便于在散热机构本体底部填充工质液,使工质液便于吸收引擎室中的热量,通过上工质液腔的设置,便于在散热机构本体顶部填充工质液,使工质液将吸收的热量散发至温度相对较低的空气中,通过工质液为导热速度快且流动性强的液体,便于工质液在下工质液腔中吸收引擎室中的热量并流向上工质液腔,将热量散发至空气中,提高装置的散热效果;本实用新型,能有效对引擎室中的热量散发至空气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汽车机壳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散热机构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散热机构的剖面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01、机壳;102、散热机构;10201、散热机构本体;10202、进气口;10203、截水网;10204、出气口;10205、导风板;10206、加强筋;10207、下工质液腔;10208、上工质液腔;10209、传输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汽车机壳,包括机壳101,机壳101中部固定安装有散热机构102,通过散热机构102的设置,能有效帮助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对引擎室内部进行降温散热,避免因为温度过高而造成影响,散热机构102包括散热机构本体10201,散热机构本体10201一端开设有进气口10202,通过进气口10202的设置,便于空气进入散热机构本体10201,散热机构本体10201另一端底部开设有出气口10204,通过出气口10204的设置,便于空气进入散热机构本体10201后,穿过散热机构本体10201从出气口10204流出进入引擎室,对引擎室进行降温散热。
其中,散热机构本体10201开设有出气口1020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导风板10205,通过导风板10205的设置,便于改变通过散热机构本体10201的风行进的风向,使风吹向引擎室中温度相对较高的地方。
其中,散热机构本体10201开设有进气口1020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截水网10203,通过截水网10203的设置,便于空气进入引擎室的同时阻止雨水进入引擎室。
其中,散热机构本体10201内侧固定安装有加强筋10206,通过加强筋10206的设置,有效提高散热机构本体10201的强度,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其中,散热机构本体10201底端内部开设有下工质液腔10207,通过下工质液腔10207的设置,便于在散热机构本体10201底部填充工质液,使工质液便于吸收引擎室中的热量,且散热机构本体10201顶端内部开设有上工质液腔10208,通过上工质液腔10208的设置,便于在散热机构本体10201顶部填充工质液,使工质液将吸收的热量散发至温度相对较低的空气中。
其中,加强筋10206内部开设有多个传输管10209,传输管10209顶部与上工质液腔10208相通,且传输管10209底部与下工质液腔10207相通,通过传输管10209的设置,使上工质液腔10208与下工质液腔10207连通,便于在下工质液腔10207中被引擎室加热的工质液流入上工质液腔10208,且同时便于上工质液腔10208中冷却的工质液流入下工质液腔10207。
其中,上工质液腔10208和下工质液腔10207内部填充有工质液,工质液为导热速度快且流动性强的液体,通过工质液为导热速度快且流动性强的液体,便于工质液在下工质液腔10207中吸收引擎室中的热量并流向上工质液腔10208,将热量散发至空气中,提高装置的散热效果。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在使用该种产品时,首先,检测该产品的连接处是否紧固,在确保完好之后把产品安装在指定位置,当汽车开始行驶时,空气通过进气口10202进入散热机构本体10201,空气进入散热机构本体10201后,穿过散热机构本体10201从出气口10204流出进入引擎室,通过导风板10205的设置,改变通过散热机构本体10201的风行进的风向,使风吹向引擎室中温度相对较高的地方,提高引擎室的散热降温效果,通过截水网10203的设置,便于空气进入引擎室的同时阻止雨水进入引擎室,通过工质液为导热速度快且流动性强的液体,便于工质液在下工质液腔10207中吸收引擎室中的热量并流向上工质液腔10208,将热量散发至空气中,提高装置的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7)

1.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汽车机壳,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01),所述机壳(101)中部固定安装有散热机构(102),所述散热机构(102)包括散热机构本体(10201),所述散热机构本体(10201)一端开设有进气口(10202),所述散热机构本体(10201)另一端底部开设有出气口(1020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散热效果好的汽车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本体(10201)开设有出气口(1020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导风板(1020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散热效果好的汽车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本体(10201)开设有进气口(1020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截水网(1020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散热效果好的汽车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本体(10201)内侧固定安装有加强筋(10206)。
5.如权利要求4所述散热效果好的汽车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本体(10201)底端内部开设有下工质液腔(10207),且所述散热机构本体(10201)顶端内部开设有上工质液腔(10208)。
6.如权利要求5所述散热效果好的汽车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10206)内部开设有多个传输管(10209),所述传输管(10209)顶部与上工质液腔(10208)相通,且所述传输管(10209)底部与下工质液腔(10207)相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散热效果好的汽车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工质液腔(10208)和下工质液腔(10207)内部填充有工质液,所述工质液为导热速度快且流动性强的液体。
CN202320336265.3U 2023-02-28 2023-02-28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汽车机壳 Active CN2193661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36265.3U CN219366178U (zh) 2023-02-28 2023-02-28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汽车机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36265.3U CN219366178U (zh) 2023-02-28 2023-02-28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汽车机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66178U true CN219366178U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17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36265.3U Active CN219366178U (zh) 2023-02-28 2023-02-28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汽车机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661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396870U (zh) 一种改良型汽车散热器
CN219366178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汽车机壳
CN110707250A (zh) 一种翅片式相变散热装置
CN208238294U (zh) 一种半导体换热器
CN210724425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动机快速散热装置
CN205578131U (zh) 一种基于斯特林热机的汽车发动机辅助散热装置
CN211880292U (zh) 一种蓄电池电机车用变频器
CN108952936A (zh) 一种利用行进过程产风的汽车散热器
CN210070299U (zh) 一种采用热管水冷的汽车空调用节能冷凝器
CN210519338U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散热装置
CN210075006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发动机散热装置
CN111486222A (zh) 一种双带式车用无级变速器
CN207315503U (zh) 一种降温性能卓越的汽车水箱
CN201754042U (zh) 一种壳管式换热器
CN206983719U (zh) 一种重型越野混合动力汽车双电机系统散热装置
CN213684302U (zh) 一种发动机散热器
CN217428607U (zh) 一种具有液冷和风冷散热结构的电机驱动器
CN219544486U (zh) 一种集成式汽车散热器系统
CN208416681U (zh) 一种横流式汽车暖风散热器
CN211399646U (zh) 一种利用负压高散热的汽车车灯
CN218954595U (zh) 一种电驱动系统用机油冷却装置
CN219644420U (zh) 一种新型散热装置
CN219910909U (zh) 一种新型汽车消声器
CN215804797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汽车散热器
CN215293521U (zh) 一种用于利用后桥差速包油给控制器散热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