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12936U - 全地形车 - Google Patents
全地形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312936U CN219312936U CN202320278643.7U CN202320278643U CN219312936U CN 219312936 U CN219312936 U CN 219312936U CN 202320278643 U CN202320278643 U CN 202320278643U CN 219312936 U CN219312936 U CN 21931293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rgo box
- cover plate
- atv
- frame
- terrain vehic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地形车,包括:车架;车身覆盖件,车身覆盖件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上,车身覆盖件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悬架组件,悬架组件与车架连接;行走组件,行走组件通过悬架组件与车架连接;货箱组合,货箱组合至少部分设置在盖板上;货箱组合包括前货箱和后货箱,前货箱与后货箱分别设置在全地形车的前后方向;后货箱可拆卸设置在第一盖板上,前货箱可拆卸设置在第二盖板上,全地形车还包括座垫,第二盖板包括可供连接前货箱的第一状态和可供连接座垫的第二状态。通过设置可装配前货箱或座垫的第二盖板,满足了用户多样化的用车需求,提升了全地形车的通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全地形车。
背景技术
全地形车又称“全地形四轮越野机车”,车辆简单实用,越野性能好。由于全地形车的使用环境大多处于山林、沙地或各类型的极限场地。
由于全地形车的使用环境具有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现有车型在出厂时往往限定了车辆的部分特征。如某车型需要具有优秀的储物能力,往往在车辆上定制空间较大的货箱。如某车型需要具备优秀的载客能力,通过牺牲一定的储物空间换取可供驾乘人员乘坐的位置。
但由于全地形车的用车环境复杂,具有单一优势的车型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导致无法灵活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用性更高的全地形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全地形车,包括车架;车身覆盖件,车身覆盖件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上,车身覆盖件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悬架组件,悬架组件与车架连接;行走组件,行走组件通过悬架组件与车架连接;货箱组合,货箱组合至少部分设置在盖板上;货箱组合包括前货箱和后货箱,前货箱与后货箱分别设置在全地形车的前后方向;后货箱可拆卸设置在第一盖板上,前货箱可拆卸设置在第二盖板上,全地形车还包括座垫,第二盖板包括可供连接前货箱的第一状态和可供连接座垫的第二状态。
进一步地,第二盖板上设置有盖板限位部,盖板限位部超出第二盖板的端面并向前货箱的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盖板限位部与前货箱连接的部分呈凸起状,且盖板限位部的凸起部分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全地形车的上下方向。
进一步地,前货箱能够在第二盖板的端面滑移,并与盖板限位部卡接。
进一步地,座垫能够在第二盖板的端面滑移,并与盖板限位部卡接。
进一步地,定义一个垂直于全地形车左右方向的对称面,全地形车关于对称面基本对称设置,且盖板限位部关于对称面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车架包括前部和后部,前部和后部之间设置有供用户乘坐的驾乘区域,前货箱朝向驾乘区域的一侧设置有靠枕,且靠枕与前货箱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靠枕围绕形成的空间与前货箱的空间连通。
进一步地,靠枕沿全地形车前后方向分布的长度与前货箱沿全地形车前后方向分布的长度之间的比值设置为大于等于0.045且小于等于0.075。
进一步地,前货箱的两侧设置有固定部,且固定部设置在前货箱的外部,全地形车还包括快拆组件,快拆组件通过固定部将前货箱与第二盖板固定连接。
通过设置可装配座垫或前货箱的第二盖板,满足用户储物需求的同时还能提升全地形车的载客能力,以使全地形车能够满足多样化的使用需求,提升了全地形车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全地形车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第一货箱组合的爆炸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第一货箱组合的部分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图3的A处放大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锁扣组件的第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锁扣组件的第二视角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锁扣组件的第三视角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锁扣组件的剖视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图5的B处放大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第二货箱组合的爆炸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第二货箱组合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图11的C处放大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前挡组件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前挡组件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如图1所示,一种全地形车100,包括车架11、车身覆盖件12、行走组件13和动力组件(图未示)。车架11包括前部和后部,前部和后部之间设置有供用户乘坐的驾乘区域111。车身覆盖件12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11上,行走组件13连接至车架11。动力组件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11上,且动力组件与行走组件13之间传动连接,并用于驱动行走组件13。为了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定义了如图1所示的前侧、后侧、左侧、右侧、上侧、下侧。
为了满足用户对不同场景下的储物需求,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了如图2和图3所示的第一货箱组合14。第一货箱组合14包括主货箱141和侧货箱142,侧货箱142分别设置在主货箱141的左右两侧,即主货箱141和侧货箱142之间基本沿全地形车100的左右方向分布。
如图2所示,作为一种实现方式,车身覆盖件12还包括第一盖板121,第一盖板121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11上,且第一盖板121至少部分设置在驾乘区域111的后侧。第一货箱组合14可拆卸连接至第一盖板121。第一货箱组合14和第一盖板121之间通过快拆组件15连接,以使第一货箱组合14具备无工具拆卸的可能。
具体地,车架11还包括安装支架113,安装支架113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连接至主货箱141,且安装支架113基本设置在主货箱141的下侧。主货箱141通过安装支架113连接至车架11,从而实现对主货箱141在前后方向的限位。安装支架113包括第一限位槽1131和第二限位槽1132,第一限位槽1131设置在第二限位槽1132的前侧。第一限位槽1131的槽体基本呈“U”型,且第一限位槽1131的槽口基本朝向全地形车100的前侧。第二限位槽1132的槽体结构和第一限位槽1131的槽体结构基本一致,第二限位槽1132的槽口方向基本朝向全地形车100的下侧。通过第一限位槽1131和第二限位槽1132的配合,以使主货箱141实现可快速拆装的可能。
如图1和图2所示,车架11还包括固定支架112,固定支架112设置在驾乘区域111和第一盖板121之间,主货箱141通过安装支架113与固定支架112连接。且固定支架112朝向安装支架113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一限位部1121和第二限位部1122,第一限位部1121设置在第二限位部1122的前侧。第一限位部1121基本设置为圆柱形,以使主货箱141通过安装支架113连接至固定支架112时,主货箱141能够围绕第一限位部1121的轴线转动,以便于主货箱141的装卸。定义一个垂直于全地形车100左右方向的对称面101,且全地形车100关于对称面101基本对称设置。第一限位部1121基本关于对称面101对称设置,以提升主货箱141在安装时便捷性和稳定性。由于第二限位部1122用于限制主货箱141在前后方向上的滑移,因此第二限位部1122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圆柱形。第二限位部1122基本关于对称面101对称设置,以提升主货箱141在安装时便捷性和稳定性。
更具体地,主货箱141和第一盖板121之间设置有快拆组件15,主货箱141通过快拆组件15与第一盖板121实现无工具拆卸。快拆组件15的数量设置为至少两个。其中快拆组件15可以设置为现有的快拆装置,从而提升主货箱141拆卸的便捷性。
可以理解的,当主货箱141连接至第一盖板121时,主货箱141呈倾斜状以使第一限位槽1131与第一限位部1121卡接,此时主货箱141能够围绕第一限位部1121的轴线转动。通过第一限位部1121和第一限位槽1131的配合以实现主货箱141的定位。而后主货箱141围绕第一限位部1121的轴线转动直至第二限位部1122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二限位槽1132内。从而避免主货箱141向全地形车100的后侧滑移导致第一限位部1121脱离第一限位槽1131。进一步地,快拆组件15穿设于主货箱141的底部。第一盖板12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容纳快拆组件15的第一锁紧部1211,快拆组件15与主货箱141的底部抵接,并且快拆组件15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一锁紧部1211内,以实现主货箱141的锁紧。
综上,通过设置固定支架112、安装支架113和快拆组件15,在无拆卸工具的情况下仍能够完成主货箱141的快速拆卸,提升了用户更换主货箱141的便捷性。此外,通过第二限位槽1132和第二限位部1122的配合以限制主货箱141的滑移,并通过快拆组件15锁紧主货箱141,避免了传统车型中紧固件对主货箱141的磨损,延长了主货箱141的使用寿命。
如图1和图3所示,作为一种实现方式,第一货箱组合14还包括侧货箱142。侧货箱142分别设置在主货箱141的左右两侧。当第一货箱组合14设置在第一盖板121上时,侧货箱142关于对称面101基本对称设置。侧货箱142可拆卸设置在第一盖板121上。由于侧货箱142的容积相较于主货箱141的容积较小,为了避免快拆组件15设置在侧货箱142内对侧货箱142储物功能的影响。侧货箱142上设置有锁扣组件16,侧货箱142通过锁扣组件16固定连接至车架11或第一盖板121。
如图4所示,具体地,第一盖板12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件1212,第一连接件1212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设置在第一盖板121上。第一连接件1212上设置有用于限制侧货箱142的限位部1212a,且限位部1212a与第一连接件1212一体成型。限位部1212a基本设置为圆柱形,并且限位部1212a的两端向第一连接件1212的方向弯折,以使限位部1212a与第一连接件1212之间形成一个可供插入的容纳槽1212b。侧货箱142的底部形成有配合部(图未示),配合部向全地形车100的前侧延伸。当侧货箱142与第一盖板121连接时,侧货箱142通过配合部连接至限位部1212a,并且配合部至少部分设置在限位部1212a与第一连接件1212所形成的容纳槽1212b内。此时,侧货箱142能够围绕限位部1212a的轴线方向转动。通过上述设置,实现了侧货箱142的定位,并且降低了侧货箱142的装卸难度。
如图3所示,进一步地,第一盖板121上还设置有第二连接件1213,第二连接件1213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设置在第一盖板121的左侧,且第二连接件1213设置在第一连接件1212的后方。第二连接件1213向侧货箱142的方向延伸,以使第二连接件1213能够插入设置在侧货箱142内,从而限制侧货箱142在前后方向的滑移。
可以理解的,当侧货箱142连接至第一盖板121时,侧货箱142呈倾斜状以使侧货箱142的配合部与第一连接件1212的限位部1212a卡接,并且侧货箱142能够围绕限位部1212a的轴线转动,通过配合部与限位部1212a实现对侧货箱142的定位。而后侧货箱142围绕限位部1212a的轴线转动至第二连接件1213至少部分设置在侧货箱142内,防止侧货箱142沿前后方向的滑移。进一步地,通过锁扣组件16锁紧侧货箱142,以完成侧货箱142的装配。
综上,通过设置第一连接件1212、第二连接件1213和锁扣组件16,在无拆卸工具的情况下仍能够完成侧货箱142的快速拆卸,提升了用户更换侧货箱142的便捷性。此外,通过第二连接件1213和侧货箱142的配合以限制侧货箱142的滑移,并通过锁扣组件16锁紧侧货箱142,避免了传统车型中紧固件对侧货箱142的磨损,延长了侧货箱142的使用寿命。
由于侧货箱142具备可替换性,为了满足能够锁紧不同型号的侧货箱142的要求,关于全地形车100还包括一种可调节的锁扣组件16。锁扣组件16固定连接至侧货箱142,当侧货箱142连接至第一盖板121时,侧货箱142通过锁扣组件16实现与第一盖板121的固定并锁紧。
如图5和图6所示,作为一种实现方式,锁扣组件16包括底座161、第一解锁部162、第二解锁部163和锁钩164。锁扣组件16通过底座161连接至侧货箱142,并通过紧固件固定。第一解锁部162盖设于底座161,并且第一解锁部162靠近锁钩164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转动件165,第一转动件165依次穿设于第一解锁部162和底座161,且第一转动件165分别设置在第一解锁部162的两侧,以使第一解锁部162和底座161之间转动连接。第二解锁部163至少部分盖设于第一解锁部162,并且第二解锁部163远离锁钩164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转动件166,第二转动件166依次穿设于第二解锁部163和第一解锁部162,且第二转动件166分别设置在第二解锁部163的两侧,以使第二解锁部163和第一解锁部162之间转动连接。锁钩164可拆卸设置在第二解锁部163上,并且锁钩164通过第二解锁部163连接至第一解锁部162。
通过上述设置,当拉动第一解锁部162时,以使第一解锁部162脱离底座161并围绕第一转动件165的轴线转动,同时第一解锁部162驱动第二解锁部163围绕第二转动件166转动,此时锁扣组件16处于解锁状态。当锁扣组件16处于解锁状态下,第一解锁部162和第二解锁部163之间形成一个基本呈“V”型的折角,以使锁钩164脱离第一盖板121或车架11,从而使侧货箱142具有可拆卸性。
如图7所示,具体地,锁扣组件16还包括调节件167,锁钩164通过调节件167固定连接至第二解锁部163上,且调节件167能够依次穿设第二解锁部163和锁钩164。调节件167的一端与第二解锁部163的端面抵接,通过转动调节件167能够增加或减小第二解锁部163对锁钩164的压力,以使锁钩164具有调节长度的可能。第二解锁部163上设置有圆形长孔1631,调节件167穿设于第二解锁部163的圆形长孔1631内。通过转动调节件167以降低调节件167对第二解锁部163的压力,以使调节件167能够在第二解锁部163的圆形长孔1631内滑移,进而带动锁钩164滑动调节锁钩164的延伸长度。通过上述设置,锁扣组件16能够锁紧不同型号的侧货箱142,以使侧货箱142具备通用性和可替换性。
如图6所示,进一步地,第二解锁部163上还设置有调节部1632,锁钩164上形成有用于容纳调节部1632的锁钩限位槽1641。定义一个基本平行于锁钩164延伸方向的预设方向102,锁钩限位槽1641沿预设方向102延伸的长度大于调节部1632沿预设方向102延伸的长度,以使锁钩164具有沿预设方向102滑移的可能,从而实现锁钩164长度的调节,且通过锁钩限位槽1641限制锁钩164能够滑移的最大距离,在提升了侧货箱142的通用性的同时,通过简单的开槽手段降低了设置可调节的锁钩164的工艺难度。此外,通过调节部1632和锁钩限位槽1641的配合限制了锁钩164在除预设方向102以外的滑移,提升了侧货箱142与第一盖板121连接时的稳定性,防止锁钩164脱钩。并且避免了锁钩164在全地形车100行驶过程中产生共振的可能,延长了锁钩164的使用寿命。
由于全地形车100大多处于颠簸、极限的用车环境,因此为了保证侧货箱142在行驶过程中能够稳定连接在第一盖板121上,且锁扣组件16不会发生脱钩现象。锁扣组件16需要设置有防脱结构,以保证侧货箱142和第一盖板121之间连接的稳固性,从而提升行车安全。
如图5和图8所示,作为一种实现方式,锁扣组件16还包括防脱结构168,防脱结构168至少部分设置在底座161和第一解锁部162围绕形成的容纳空间169内,并且防脱结构168向容纳空间169以外延伸的部分设置为供用户触发的操作部1681。当侧货箱142通过锁扣组件16连接至车架11或第一盖板121时,锁扣组件16锁紧侧货箱142,且防脱结构168处于锁死状态。此时,锁扣组件16设置为无法开启,避免第二解锁部163围绕第二转动件166转动的可能。当用户需要拆卸侧货箱142时,通过按压或提拉防脱结构168的操作部1681,此时防脱结构168处于开启状态,第二解锁部163能够围绕第二转动件166相对于第一解锁部162转动,以实现锁扣组件16开启。通过上述设置,提升侧货箱142设置在第一盖板121上的稳定性,避免全地形车100震动导致侧货箱142脱离,进而确保了行车的安全性。
如图9所示,具体地,底座161与第一解锁部162相互覆盖的至少一侧端面上形成有防脱槽1611。防脱结构168还包括执行部1682,执行部1682与操作部1681一体成型。执行部1682至少部分设置在防脱槽1611内,且能够在防脱槽1611内沿预设方向102滑移。
如图8所示,进一步地,防脱结构168还包括弹性件1683,弹性件1683设置在容纳空间169内,且弹性件1683与操作部1681连接。通过设置弹性件1683以使用户在按压或提拉操作部1681后,防脱结构168能够自动复位,并使得防脱结构168处于锁死状态,以此确保锁扣组件16在受外力冲击的情况下仍能保持优秀的连接强度。从而提升了侧货箱142的稳定性。
如图8和图9所示,更具体地,第一解锁部162包括固定槽1621,执行部1682至少部分设置在固定槽1621内,且固定槽1621的槽口基本沿预设方向102延伸。当执行部1682设置在固定槽1621内时,通过固定槽1621和执行部1682的配合锁死第一解锁部162和底座161,即第一解锁部162无法围绕第一转动件165转动。此时,防脱结构168处于锁死状态。当用户按压或提拉防脱结构168的操作部1681,执行部1682在防脱槽1611内滑移直至执行部1682脱离固定槽1621。此时防脱结构168处于开启状态,即第一解锁部162能够围绕第一转动件165转动,进而开启锁扣组件16,以使侧货箱142具有拆卸的可能。在一个垂直于第一转动件165轴线的投影平面103上,固定槽1621沿第一转动件165轴线在投影平面103上的投影为第一投影面,防脱槽1611沿第一转动件165轴线在投影平面103上的投影为第二投影面,其中第一投影面和第二投影面基本重合。上述设置以使执行部1682能够将第一解锁部162与底座161锁死,避免全地形车100的震动导致锁扣组件16出现脱钩。
综上,通过在第一解锁部162和底座161上分别开设固定槽1621和防脱槽1611,降低了锁扣组件16的工艺要求,通过简单的开槽工艺即可实现锁扣组件16的锁死效果,降低了锁扣组件16的生产成本。
如图8和图9所示,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当弹性件1683设置在远离操作部1681的一端时,固定槽1621的槽口沿预设方向102延伸,并基本朝向弹性件1683所在的方向。当弹性件1683在无荷载状态下,执行部1682处于固定槽1621内。并在用户按压操作部1681时对弹性件1683造成压迫,以使弹性件1683压缩,执行部1682沿防脱槽1611的延伸方向滑移,并从固定槽1621内脱离。从而使锁扣组件16处于能够被开启的状态。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当弹性件1683设置在远离操作部1681的一端时,固定槽1621的槽口沿预设方向102延伸,并基本朝向操作部1681所在的方向。当弹性件1683在无荷载状态下,执行部1682处于固定槽1621内。并在用户提拉操作部1681时,以使弹性件1683拉伸,执行部1682沿防脱槽1611滑移,并从固定槽1621内脱离。从而使锁扣组件16处于能够被开启的状态。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当弹性件1683设置在靠近操作部1681的一端时,固定槽1621的槽口沿预设方向102延伸,并基本朝向弹性件1683所在的方向。以使弹性件1683在无荷载状态下,执行部1682处于固定槽1621内。并在用户提拉操作部1681时,以使弹性件1683压缩,执行部1682沿防脱槽1611滑移,并从固定槽1621内脱离。从而使锁扣组件16处于能够被开启的状态。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当弹性件1683设置在靠近操作部1681的一端时,固定槽1621的槽口沿预设方向102延伸,并基本朝向锁钩164所在的方向。以使弹性件1683在无荷载状态下,执行部1682处于固定槽1621内。并在用户按压操作部1681时,以使弹性件1683拉伸,执行部1682沿防脱槽1611滑移,并从固定槽1621内脱离。从而使锁扣组件16处于能够被开启的状态。
可见,弹性件1683的设置位置较为灵活,在满足能够锁死锁扣组件16的前提下,能够使容纳空间169内的零部件排布更加合理,避免容纳空间169内零部件之间的干涉。
为了满足用户在不同用车环境下的储物需求,本申请还提供了如图10所示的第二货箱组合17,第二货箱组合17和第一货箱组合14能够择一设置在车身覆盖件12上。以此满足在不改变全地形车100整体结构的前提下,能够实现不同货箱组合之间的通用。
如图10所示,作为一种实现方式,第二货箱组合17包括前货箱171和后货箱172,且前货箱171和后货箱172沿全地形车100的前后方向分布。车身覆盖件12还包括第一盖板121,后货箱172通过第一盖板121连接至车架11,且后货箱172和第一盖板121之间可拆卸连接。
具体地,后货箱172朝向第一盖板121的底面上设置有连接孔1721,且连接孔1721的数量设置为至少两个。连接孔1721关于对称面101对称设置,以使后货箱172与第一盖板121连接时,后货箱172的左侧与后货箱172的右侧承受的下压力基本一致,从而提升后货箱172的稳定性。当后货箱172设置在第一盖板121上时,连接孔1721的轴线和第一锁紧部1211的轴线基本重合,从而实现后货箱172的定位。快拆组件15能够依次穿设于后货箱172的连接孔1721和第一锁紧部1211,并将后货箱172锁紧在第一盖板121上。
通过上述设置,在无拆卸工具的情况下,仍能够实现后货箱172的拆卸和替换,提升了第二货箱组合17使用的便捷性。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车身覆盖件12还包括第二盖板122,第二盖板122与安装支架113之间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连接,第二盖板122通过安装支架113连接至固定支架112。由于安装支架113与固定支架112之间的连接方式此前已详细描述,在此不做赘述。可以理解的,当第二盖板122通过安装支架113连接至固定支架112时,第二盖板122能够围绕固定支架112的第一限位部1121的轴线转动。前货箱171通过第二盖板122连接至车架11。
具体地,第二盖板122朝向前货箱171的一侧上形成有盖板限位部1221,盖板限位部1221与前货箱171连接的部分呈凸起状,并且盖板限位部1221的凸起部分延伸的方向垂直于全地形车100的上下方向。盖板限位部1221关于对称面101对称设置,且盖板限位部1221的数量设置为至少一个。当前货箱171设置在第二盖板122上时,前货箱171能够在第二盖板122的端面上滑移,直至前货箱171与盖板限位部1221卡接。通过盖板限位部1221限制前货箱171沿左右方向的位移,以及盖板限位部1221限制前货箱171向后侧滑移。可见,通过设置简单的结构,能够限制前货箱171除朝向全地形车100前侧的位移,减少了固定前货箱171所需的零部件的数量,提升了前货箱171拆卸或更换的便捷性。
进一步地,第二盖板122的端面上还设置有第二锁紧部1222,第二锁紧部1222的结构和第一锁紧部1211的结构基本一致。可以理解的,前货箱171能够通过盖板限位部1221实现定位以及限位,并通过快拆组件15和第二锁紧部1222的配合以实现前货箱171的固定。通过上述设置,在无工具的情况下,仅通过操作快拆组件15即可完成前货箱171的快速装卸,降低了第二货箱组合17的装配难度。此外,通过简单的装配方法能够减少为固定前货箱171所需的零部件数量,同时减少固定前货箱171时对前货箱171造成的磨损,延长前货箱171的使用寿命。
如图10至图12所示,更具体地,前货箱171的两侧设置有固定部1711,固定部1711向前货箱171的内部凹陷,以使快拆组件15能够至少部分设置在固定部1711内。当前货箱171设置在第二盖板122上时,快拆组件15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二锁紧部1222内,并通过对固定部1711施加的朝向全地形车100下侧的预紧力,以使得前货箱171稳定连接在第二盖板122上。其中通过设置在前货箱171外侧的固定部1711,以使前货箱171的装卸更加便捷。
综上,在前货箱171的装配过程中,第二盖板122呈倾斜状以使安装支架113与固定支架112卡接,且第二盖板122能够围绕固定支架112上的第一限位部1121的轴线转动。而后前货箱171设置在第二盖板122的端面上,并向全地形车100的后侧滑移,直至前货箱171与盖板限位部1221卡接。快拆组件15设置在前货箱171两侧的固定部1711以将前货箱171固定连接至第二盖板122。由于前货箱171与后货箱172之间可供前货箱171偏移的间距较小,或前货箱171与后货箱172之间基本贴合设置。因此在前货箱171与第二盖板122固定连接时,前货箱171与第二盖板122无法围绕固定支架112上的第一限位部1121的轴线转动。可见,通过前货箱171和后货箱172互相贴合设置,以使前货箱171在不使用紧固件的情况下,仍能够确保前货箱171和第二盖板122固定在车架11上。在满足全地形车100的货物区分放置的同时,降低了前货箱171的装配难度。
如图11所示,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前货箱171朝向驾乘区域111的一侧设置有靠枕173,且靠枕173和前货箱171一体成型,从而减少安装靠枕173所需的零部件数量,并且避免了传统车型中靠枕173与前货箱171安装时的干涉,以使前货箱171的装配更加便捷。其中靠枕173围绕形成的空间能够与前货箱171的空间连通,以使前货箱171具有在前后方向上扩容的可能。靠枕173围绕形成的空间沿全地形车100前后方向分布的长度设置为L1,前货箱171沿全地形车100前后方向分布的长度设置为L2。靠枕173的长度L1和前货箱171的长度L2之间的比值设置为大于等于0.045且小于等于0.075。具体地,靠枕173的长度L1和前货箱171的长度L2之间的比值设置为大于等于0.055且小于等于0.07。更具体地,靠枕173的长度L1和前货箱171的长度L2之间的比值设置为等于0.06。从而避免靠枕173的长度L1和前货箱171的长度L2之间的比值过小降低了前货箱171的容积。此外避免靠枕173的长度L1和前货箱171的长度L2之间的比值过大导致靠枕173对驾乘区域111造成干涉。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由于前货箱171通过快拆组件15连接至第二盖板122,降低了前货箱171的拆卸难度。因此能够在第二盖板122上设置用于替换前货箱171的座垫(图未示)。第二盖板122包括可供连接前货箱171的第一状态,以及可供连接座垫的第二状态。当第二盖板122处于第一状态时,前货箱171至少部分设置在驾乘区域111内,即前货箱171设置在后货箱172的前侧,从而增加了全地形车100的储物能力。当第二盖板122处于第二状态时,座垫能够替换前货箱171设置在后货箱172的前侧。从而提升全地形车100的载客能力。通过上述设置,满足了全地形车100的多样化需求,提升了用户的用车体验。
具体地,当第二盖板122处于第二状态时,座垫能够沿第二盖板122的端面滑移直至与盖板限位部1221抵接,并通过盖板限位部1221限制座垫的偏移。通过简单的装配方法,能够满足用户多样的用车需求,从而提升用户的用车体验。
综上,通过设置第二货箱组合17,并将靠枕173与前货箱171相结合,从而提升全地形车100的储物能力,且通过设置前货箱171与后货箱172能够便于用户对随车物品进行区分放置,增加第二货箱组合17的实用性。此外,用于紧固前货箱171的快拆组件15设置在前货箱171的外侧,降低了前货箱171的拆卸难度,从而在无工具的情况下,以使前货箱171能够与座垫替换,满足全地形车100的多样化使用需求,进而提升用户的用车体验。
如图13和图14所示,为了提升全地形车100的一体化程度,从而降低全地形车100的工艺要求和装配难度,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一体成型的前挡组件18。全地形车100还包括转向组件19,前挡组件18至少部分设置在转向组件19的前侧。其中,前挡组件18沿全地形车100左右方向分布的长度大于等于转向组件19沿全地形车100左右方向分布的长度。从而在骑行过程中保护用户的手部。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前挡组件18包括左护手罩181和右护手罩182,左护手罩181和右护手罩182之间设置有将两者连接的安装部183。安装部183和左护手罩181一体成型,且安装部183还和右护手罩182一体成型。前挡组件18还包括前风挡184,前风挡184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至安装部183,在全地形车100行驶过程中,前风挡184能够防止风沙和异物对全地形车100的中控系统造成损坏。安装部183沿全地形车100左右方向延伸的长度设置为D1,前挡组件18沿全地形车100左右方向延伸的长度设置为D2,安装部183的长度D1和前挡组件18的长度D2之间的比值设置为大于等于0.2且小于等于0.4。具体地,安装部183的长度D1和前挡组件18的长度D2之间的比值设置为大于等于0.25且小于等于0.35。更具体地,安装部183的长度D1和前挡组件18的长度D2之间的比值设置为等于0.3。上述设置避免安装部183的长度D1和前挡组件18的长度D2之间的比值过大导致需要配置更大的前风挡184,从而降低了全地形车100的生产成本。此外,避免安装部183的长度D1和前挡组件18的长度D2之间的比值过小导致前风挡184无法有效防止风沙或异物的损害。通过上述设置,在满足前挡组件18防护作用的前提下,降低了前挡组件18在生产过程中的工艺要求,且一体成型的前挡组件18降低了全地形车100的装配难度。此外,一体成型的前挡组件18具有更优秀的抗冲击能力。
具体地,前挡组件18还包括左连接杆185和右连接杆186,转向组件19包括转向把手191,转向把手191分别设置在全地形车100的左右两侧。左护手罩181通过左连接杆185连接至转向把手191,右护手罩182通过右连接杆186连接至另一转向把手191。由于前挡组件18沿全地形车100左右方向分布的跨度较大,为了提升前挡组件18的结构强度,并且增加左护手罩181和右护手罩182的抗冲击能力,通过左连接杆185和右连接杆186分别为左护手罩181和右护手罩182提供沿全地形车100前后方向延伸的支撑力,从而避免前挡组件18在受到冲击时折断。此外,沿全地形车100的左右方向上,左连接杆185的长度与左护手罩181的长度基本一致,右连接杆186的长度与右护手罩182也基本一致。左连接杆185和右连接杆186均能够设置为刚性部件分别设置在左护手罩181和右护手罩182的内部。从而增加前挡组件18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地,前挡组件18还包括左前挡支架187和右前挡支架188。转向组件19还包括转向柱192,左护手罩181通过左前当支架连接至转向柱192,右护手罩182通过右前挡支架188连接至转向柱192。前挡组件18除设置左连接杆185和右连接杆186以外,通过左前挡支架187和右前挡支架188能够增加前挡组件18与转向组件19之间的连接强度,以使前挡组件18具有更高的抗冲击能力。左前挡支架187和右前挡支架188除与转向柱192连接以外,左前挡支架187和右前挡支架188还与转向把手191之间的金属管连接。
综上,通过将左护手罩181、右护手罩182和安装部183一体成型设置,以使前挡组件18整体的结构强度更高,在全地形车100受到冲击时,能够将受到的冲击力有效分散,从而提升对用户手部的保护。此外,通过多点固定的方式,提升了前挡组件18抗冲击、抗弯折的能力。且在满足自身强度的同时,减少了前挡组件18的零部件数量,降低了前挡组件18的工艺要求,以使前挡组件18的装配更加便捷。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及所附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应当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全地形车,包括:
车架;
车身覆盖件,所述车身覆盖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车架上,所述车身覆盖件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
悬架组件,所述悬架组件与所述车架连接;
行走组件,所述行走组件通过所述悬架组件与所述车架连接;
货箱组合,所述货箱组合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盖板上;
其特征在于,
所述货箱组合包括前货箱和后货箱,所述前货箱与所述后货箱分别设置在所述全地形车的前后方向;所述后货箱可拆卸设置在所述第一盖板上,所述前货箱可拆卸设置在所述第二盖板上,所述全地形车还包括座垫,所述第二盖板包括可供连接所述前货箱的第一状态和可供连接所述座垫的第二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盖板上设置有盖板限位部,所述盖板限位部超出所述第二盖板的端面并向所述前货箱的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板限位部与所述前货箱连接的部分呈凸起状,且所述盖板限位部的凸起部分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全地形车的上下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货箱能够在所述第二盖板的端面滑移,并与所述盖板限位部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垫能够在所述第二盖板的端面滑移,并与所述盖板限位部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
定义一个垂直于所述全地形车左右方向的对称面,所述全地形车关于所述对称面基本对称设置,且所述盖板限位部关于所述对称面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架包括前部和后部,所述前部和所述后部之间设置有供用户乘坐的驾乘区域,所述前货箱朝向所述驾乘区域的一侧设置有靠枕,且所述靠枕与所述前货箱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靠枕围绕形成的空间与所述前货箱的空间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靠枕沿所述全地形车前后方向分布的长度与所述前货箱沿所述全地形车前后方向分布的长度之间的比值设置为大于等于0.045且小于等于0.07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货箱的两侧设置有固定部,且所述固定部设置在所述前货箱的外部,所述全地形车还包括快拆组件,所述快拆组件通过所述固定部将所述前货箱与所述第二盖板固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278643.7U CN219312936U (zh) | 2023-02-14 | 2023-02-14 | 全地形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278643.7U CN219312936U (zh) | 2023-02-14 | 2023-02-14 | 全地形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312936U true CN219312936U (zh) | 2023-07-07 |
Family
ID=87027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278643.7U Active CN219312936U (zh) | 2023-02-14 | 2023-02-14 | 全地形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312936U (zh) |
-
2023
- 2023-02-14 CN CN202320278643.7U patent/CN21931293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558260A (en) | Detachable motorcycle passenger seat and/or luggage rack | |
JPH10250433A (ja) | 車両用シートの脱着機構 | |
CN219312936U (zh) | 全地形车 | |
CN219325887U (zh) | 全地形车 | |
CN219506147U (zh) | 全地形车 | |
CN219447210U (zh) | 全地形车 | |
CN219325889U (zh) | 全地形车 | |
JP2002200934A (ja) | 自動車用シートレールのロッキングシステム | |
CN218316352U (zh) | 汽车座椅和具有其的汽车 | |
CN220391399U (zh) | 摩托车 | |
EP3971067B1 (en) | Straddled vehicle seat lock | |
CN214875197U (zh) | 一种轻量化鞍座装置 | |
CN110030252B (zh) | 车身部件的紧固连结结构及车身部件安装用的垫圈 | |
CN215921838U (zh) | 全地形车 | |
CN216110204U (zh) | 全地形车 | |
CN113459801A (zh) | 吸附罐的安装构造 | |
CN218640667U (zh) | 一种用于汽车动力电池箱体的快速固定和脱离装置 | |
CN220374371U (zh) | 一种汽车前扶手及汽车 | |
CN109987041B (zh) | 车辆用保险杠 | |
CN220163817U (zh) | 后防撞梁结构和车辆 | |
CN220518096U (zh) | 一种汽车车顶扶手支架 | |
EP4378810A1 (en) | Rear carrier | |
CN220764581U (zh) | 一种电动越野车踏板 | |
CN221163129U (zh) | 电动摩托车及其电池安装固定组件 | |
CN216000213U (zh) | 一种后减震器安装辅助治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