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10599U - 一种橡胶阀与阀座组装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橡胶阀与阀座组装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10599U
CN219310599U CN202223248165.XU CN202223248165U CN219310599U CN 219310599 U CN219310599 U CN 219310599U CN 202223248165 U CN202223248165 U CN 202223248165U CN 219310599 U CN219310599 U CN 2193105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umbrella
valve seat
rubber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4816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饶玉金
吴锦江
郑文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Jingshengl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Nuoji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Nuoji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Nuoji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4816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105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105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105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橡胶阀与阀座组装设备,包括阀座上料组件、吸料平台、换位机构、装伞组件与吸附装置,阀座上料组件用以输出阀座,吸料平台顶部用以卡放阀座,且与插伞通孔底端相对应的位置处连通吸附装置,换位机构用以将阀座自阀座上料组件处转送至吸料平台顶部,装伞组件用以上料橡胶阀,并将橡胶阀的阀杆自上而下送入插伞通孔,吸附装置用以吸附下拉位于插伞通孔内部的阀杆。本实用新型通过放伞机构将阀杆末端送入插伞通孔,并结合吸附装置吸附下拉插伞通孔内的阀杆,可将橡胶阀装入阀座,实现橡胶阀与阀座的自动装配,整个装配过程速度快、效率高,而且不容易漏装橡胶阀。

Description

一种橡胶阀与阀座组装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零件装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橡胶阀与阀座组装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水泵内部组件需进行装配,该组件包括橡胶阀与阀座。如图1所示,该橡胶阀为橡胶材质的止回阀,包括伞帽与阀杆两部分,阀杆上靠近伞帽的一端设置有一圈环形凸起;如图2所示,阀座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橡胶阀的插伞通孔。装配该组件时,需将橡胶阀的阀杆插入插伞通孔,并下拉阀杆使上述环状凸起位于插伞通孔底部,起到固定橡胶阀、防止橡胶阀掉落的作用,装配完橡胶阀之后,阀座的结构如图3所示。
目前,该组件的装配工作仍采用人工进行,将橡胶阀逐个装至阀座,直至装配完成。但采用人工装配费时费力,装配的效率较低,而且橡胶阀的体积小、数目多,采用人工装配容易漏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橡胶阀与阀座组装设备,以实现橡胶阀与阀座的自动装配,装配过程中不容易出现遗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橡胶阀与阀座组装设备,用以将橡胶阀安装至阀座顶部,所述橡胶阀整体呈伞形,橡胶阀包括伞帽以及位于伞帽下方的阀杆,所述阀座顶部开设有可供阀杆穿过的插伞通孔,包括阀座上料组件、吸料平台、换位机构、装伞组件与吸附装置,所述阀座上料组件用以输出阀座,所述吸料平台顶部用以卡放阀座,且与插伞通孔底端相对应的位置处连通所述吸附装置,所述换位机构用以将阀座自阀座上料组件处转送至吸料平台顶部,所述装伞组件用以上料橡胶阀,并将所述橡胶阀的阀杆自上而下送入插伞通孔,所述吸附装置用以吸附下拉位于插伞通孔内部的阀杆。
进一步的,所述装伞组件包括出伞机构,所述出伞机构包括柔性振动盘与送料机器人,所述柔性振动盘内开设有多个可供阀杆竖直落入的整料孔,所述送料机器人包括若干可移动的第一吸嘴,所述第一吸嘴朝下设置,用以吸取位于整料孔内的橡胶阀。
进一步的,所述装伞组件还包括若干组放伞机构与若干组伞周转机构,各组所述放伞机构用以将橡胶阀送至吸料平台上方,并将阀杆送入插伞通孔,且各组放伞机构所对应的插伞通孔位置不同,所述伞周转机构用以在送料机器人与放伞机构之间转送橡胶阀。
进一步的,所述放伞机构包括定位夹爪、第二吸嘴与移送机构,所述定位夹爪内侧相对开设有两竖直通槽,两所述竖直通槽的形状与橡胶阀形状相匹配,并可相互扣合在橡胶阀外侧,所述第二吸嘴朝下设置,用以吸取橡胶阀,所述移送机构用以将第二吸嘴与定位夹爪移送至插伞通孔正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伞周转机构包括第一直线滑轨与放料治具,所述第一直线滑轨的两末端分别朝向送料机器人与放伞机构,所述放料治具与第一直线滑轨滑动连接,且顶部开设有可供阀杆竖直插入的转料孔,放料治具侧壁面开设有检测通孔,所述检测通孔连通转料孔,且两末端处对应设置有对射传感器,所述送料机器人用以将橡胶阀自整料孔内移送至转料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吸料平台设置有多个,且与所述放伞机构一一相对应,所述换位机构用以将阀座依次送至各个吸料平台,所述伞周转机构与所述放伞机构一一相对应,且各组伞周转机构中的第一直线滑轨呈放射状排布。
进一步的,还包括CCD检测装置,所述CCD检测装置的位置正对整料孔与/或装配完橡胶阀的阀座。
进一步的,所述吸料平台顶部可供阀座卡入,底部设置有吸附管,所述吸附管的两末端之一连通吸附装置,另一贯通吸料平台顶端面,且位置与插伞通孔相对应,所述吸附装置为抽真空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阀座上料组件包括阀座振动盘与分料机构,所述阀座振动盘用以逐个排列输出阀座,所述分料机构包括扣料板、第一推料机构与第二推料机构,所述扣料板位于阀座振动盘出料的位置处,且朝向阀座振动盘的一侧开设有可供阀座卡入的U形槽,所述第一推料机构用以将阀座振动盘输出的阀座推至U形槽前方,所述第二推料机构用以将阀座推入所述U形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换位机构包括横杆、第二升降装置、第二直线滑轨以及多个水平设置的第二夹料爪,所述横杆滑动连接第二直线滑轨,且长度方向与第二直线滑轨的滑行方向一致,所述第二夹料爪固定连接横杆,用以取放阀座,各所述第二夹料爪沿横杆长度方向等距间隔排布,且朝向相同,所述第二升降装置用以带动横杆升降。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该设备通过放伞机构将阀杆末端送入插伞通孔,并结合吸附装置吸附下拉插伞通孔内的阀杆,可将橡胶阀装入阀座,实现橡胶阀与阀座的自动装配,整个装配过程速度快、效率高,而且不容易遗漏装配橡胶阀。
2.该设备通过阀座上料组件与装伞组件同时作业,结合换位机构同时对多个阀座换位进行下一工序处理,得以同时对多个阀座进行装配,装配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橡胶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阀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完橡胶阀的阀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阀座上料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分料机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出伞机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放伞机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A部分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伞周转机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B部分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吸料平台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换位机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剪伞机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橡胶阀;11、伞帽;12、阀杆;2、阀座;21、插伞通孔;3、阀座上料组件;31、阀座振动盘;32、分料机构;321、扣料板;3211、U形槽;322、第一推料机构;323、第二推料机构;4、吸料平台;41、吸附管;5、装伞组件;51、出伞机构;511、柔性振动盘;5111、整料孔;512、送料机器人;5121、第一吸嘴;52、放伞机构;521、定位夹爪;5211、竖直通槽;522、第二吸嘴;523、移送机构;53、伞周转机构;531、第一直线滑轨;532、放料治具;5321、转料孔;5322、检测通孔;533、对射传感器;6、下料平台;7、剪伞机构;71、第一夹料爪;72、第一升降装置;73、剪切刀具;74、推刀装置;8、换位机构;81、横杆;82、第二升降装置;83、第二直线滑轨;84、第二夹料爪;9、CCD检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15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橡胶阀1与阀座2装配设备,用以将橡胶阀1安装至阀座2顶部,橡胶阀1整体呈伞形,橡胶阀1包括伞帽11以及位于伞帽11下方的阀杆12,阀座2顶部开设有可供阀杆12穿过的插伞通孔21,包括阀座上料组件3、吸料平台4、换位机构6、装伞组件5与吸附装置,阀座上料组件3用以输出阀座2,吸料平台4顶部用以卡放阀座2,且与插伞通孔21底端相对应的位置处连通吸附装置,换位机构6用以将阀座2自阀座上料组件3处转送至吸料平台4顶部,装伞组件5用以上料橡胶阀1,并将橡胶阀1的阀杆12自上而下送入插伞通孔21,吸附装置用以吸附下拉位于插伞通孔21内部的阀杆12。
其中,装伞组件5包括出伞机构51,出伞机构51包括柔性振动盘511与送料机器人512,柔性振动盘511内开设有多个可供阀杆12竖直落入的整料孔5111,整料孔5111的孔径略大于阀杆12直径,送料机器人512包括若干可移动的第一吸嘴5121,第一吸嘴5121朝下设置,用以吸取位于整料孔5111内的橡胶阀1。
通过柔性振动盘511可对小尺寸的橡胶阀1进行整理,被送入柔性振动盘511的橡胶阀1在柔性振动盘511作用下不断地、多角度地移动、翻滚直至阀杆12落入整料孔5111内。落入整料孔5111的橡胶阀1呈竖直状态,方便第一吸嘴5121吸取,也方便后续放入插伞通孔21。落入整料孔5111的橡胶阀1由送料机器人512进行转送,在距离吸料平台4较近的情况下,可将橡胶阀1直接移送至插伞通孔21顶部,并取消吸附使阀杆12末端落入插伞通孔21。
在距离吸料平台4较远的情况下,该装伞组件5还包括若干组放伞机构52与若干组伞周转机构53,各组放伞机构52用以将橡胶阀1送至吸料平台4上方,并将阀杆12送入插伞通孔21,且各组放伞机构52所对应的插伞通孔21位置不同,伞周转机构53用以在送料机器人512与放伞机构52之间转送橡胶阀1。
放伞机构52包括定位夹爪521、第二吸嘴522与移送机构523,定位夹爪521内侧相对开设有两竖直通槽5211,两竖直通槽5211的形状与橡胶阀1的形状相匹配,并可相互扣合在橡胶阀1外侧,第二吸嘴522朝下设置,用以吸取橡胶阀1,移送机构523用以将第二吸嘴522与定位夹爪521移送至插伞通孔21正上方。
在装配过程中,可由移送机构523带动第二吸嘴522吸取伞周转机构53转送过来的橡胶阀1,吸取时定位夹爪521张开避让;橡胶阀1被吸取之后,定位夹爪521合并,将第二吸嘴522所吸附的橡胶阀1扣合在两竖直通槽5221之间,确保橡胶阀1保持竖直状态,也方便对位插伞通孔21,之后由移送机构523将第二吸嘴522、橡胶阀1及定位夹爪521移送至插伞通孔21正上方;对准插伞通孔21后,第二吸嘴522取消吸附,定位夹爪521张开避让,使橡胶阀1自由下落至插伞通孔21,至此完成一次放伞作业,为后续吸附拉出阀杆12提供基础。除此之外,还可加设气缸、电动推杆等部件,带动定位夹爪521位移进一步避让,方便吸取橡胶阀1。
伞周转机构53包括第一直线滑轨531与放料治具532,第一直线滑轨531的两末端分别朝向送料机器人512与放伞机构52,放料治具532与第一直线滑轨531滑动连接,且顶部开设有可供阀杆12竖直插入的转料孔,送料机器人512自整料孔5111内吸取的橡胶阀1可转送至转料孔内。在装配过程中,放料治具532随第一直线滑轨531靠近送料机器人512,并承接送料机器人512送来的橡胶阀1,之后随第一直线滑轨531滑向放伞机构52,以便第二吸嘴522吸取转料孔内的橡胶阀1,至此完成一次转运作业。该放料治具532整体呈板状,放料治具532侧壁面开设有检测通孔5322,检测通孔5322连通转料孔,且两末端处对应设置有对射式传感器533,检测通孔5322到放料治具532顶端的距离小于阀杆12长度。通过设置检测通孔5322与对射式传感器533,可实时监测转料孔内的橡胶阀1是否在位,判断送料机器人512是否将橡胶阀1送至转料孔内。
该装伞组件5当中,放伞机构52与伞周转机构53所设的组数根据需装配的橡胶阀1数量进行调整,但各组放伞机构52所对应安装的插伞通孔21的位置不同。通过调整第二吸嘴522的位置与数量,每组放伞机构52所安装的橡胶阀1的数量可相同也可不等。各组放伞机构52可单独对应处理一个吸料平台4上或者同时对应处理多个吸料平台4上的阀座2。作为优选,吸料平台4设置有多个,且数量及位置与放伞机构52一一相对应,换位机构6用以将阀座2依次送至各个吸料平台4,以便各组放伞机构52依次将橡胶阀1送入不同位置处的插伞通孔21,直至所有插伞通孔21内都装有橡胶阀1。同时,伞周转机构53与放伞机构52一一相对应,且各组伞周转机构53中的第一直线滑轨531呈放射状排布。与此相对应的,送料机器人512可设置多个第一吸嘴5121,以便同时吸取多个橡胶阀1并送至多个伞转运机构。与该阀座2具体结构相对应的,放伞机构52、伞周转机构53与吸料平台4均设置有三个,且一一相对应。
吸料平台4顶部可供阀座2卡入,底部设置有吸附管42,吸附管42的两末端之一连通吸附装置,另一贯通吸料平台4顶端面,且位置与插伞通孔21相对应,吸附装置为抽真空装置。吸附管42竖直设置且具有一定长度,可对穿出插伞通孔21的阀杆12末端进行避让。通过吸料平台4与吸附装置配合可进一步下拉已落入插伞通孔21的阀杆12,使阀杆12上的环形凸起被拉出插伞通孔21底部,被吸附下拉之后的橡胶阀1不易脱落。
该阀座上料组件3包括阀座振动盘31与分料机构32,阀座振动盘31用以逐个排列输出阀座2,分料机构32包括扣料板321、第一推料机构322与第二推料机构323,扣料板321位于阀座振动盘31出料的位置处,且朝向阀座振动盘31的一侧开设有可供阀座2卡入的U形槽3211,第一推料机构322用以将阀座振动盘31输出的阀座2推至U形槽3211前方,第二推料机构323用以将阀座2推入U形槽3211内。作为优选,第一推料机构322推动阀座2的方向平行于阀座振动盘31输出阀座2的方向,第二推料机构323推动阀座2的方向垂直于阀座振动盘31输出阀座2的方向。通过分料机构32可暂时停止阀座振动盘31输出阀座2,并将阀座2推至U形槽3211内,方便换位机构6夹取转移,U形槽3211内的阀座2被换位机构6取走之后,阀座振动盘31继续输出阀座2。
该设备还包括下料平台7与剪伞机构8,下料平台7顶部用以放置装配完橡胶阀1的阀座2,并可供阀杆12穿透底部,剪伞机构8包括第一夹料爪81、第一升降装置82、剪切刀具83与推刀装置84,第一夹料爪81位于下料平台7下方,用以夹取穿出下料平台7底部的阀杆12,第一升降装置82用以带动第一夹料爪81升降,剪切刀具83的位置高度位于下料平台7与第一夹料爪81之间,用以切断阀杆12,推刀装置84固定连接剪切刀具83,并可推动剪切刀具83靠近阀杆12。通过第一夹料爪81夹紧阀杆12末端,并推动剪切刀具83切断,能够对阀杆12过长的橡胶阀1做剪短处理,使其符合长度要求。下料平台7侧边设置有下料输送线,以及可自下料平台7吸取阀座2并送至下料输送线的下料机构。
换位机构6包括横杆61、第二升降装置62、第二直线滑轨63以及多个水平设置的第二夹料爪64,横杆61滑动连接第二直线滑轨63,且长度方向与第二直线滑轨63的滑行方向一致,第二夹料爪64固定连接横杆61,用以取放阀座2,各第二夹料爪64沿横杆61长度方向等距间隔排布,且朝向相同,第二升降装置62用以带动横杆61升降。作为优选,第二夹料爪64的数量与U形槽3211、吸料平台4及下料平台7的总数相对应;U形槽3211、吸料平台4与下料平台7沿直线逐个、等距间隔排布,且排布的间距与第二夹料爪64排布的间距相等。通过第二升降装置62与第二直线滑轨63同时移动各第二夹料爪64,可同时对多个阀座2进行位置转换,将其自U形槽3211逐次送至各个吸料平台4最后送至下料平台7,换位的速度快、效率高。
该设备还包括CCD检测装置9,CCD检测装置9的位置正对整料孔5111与/或装配完橡胶阀1的阀座2,也即是,位于柔性振动盘511处与/或下料平台7处。该CCD检测装置9设置在柔性振动盘511处时,可监测整料孔5111内是否落有橡胶阀1,设置在下料平台7处时,可监测橡胶阀1是否装配完全,有利于减少橡胶阀1漏装、装配不到位等情况。
通过该设备可实现阀座2与橡胶阀1的自动装配,装配时上料、放伞、吸附下拉、剪短等工序可同时进行,结合换位机构6高效换位,整个装配过程速度快、效率高,且漏装橡胶阀1的情况较少,使用该设备不仅能够快速完成装配工作,而且能够降低人工成本。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橡胶阀与阀座组装设备,用以将橡胶阀安装至阀座顶部,所述橡胶阀整体呈伞形,橡胶阀包括伞帽以及位于伞帽下方的阀杆,所述阀座顶部开设有可供阀杆穿过的插伞通孔,其特征在于:包括阀座上料组件、吸料平台、换位机构、装伞组件与吸附装置,所述阀座上料组件用以输出阀座,所述吸料平台顶部用以卡放阀座,且与插伞通孔底端相对应的位置处连通所述吸附装置,所述换位机构用以将阀座自阀座上料组件处转送至吸料平台顶部,所述装伞组件用以上料橡胶阀,并将所述橡胶阀的阀杆自上而下送入插伞通孔,所述吸附装置用以吸附下拉位于插伞通孔内部的阀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橡胶阀与阀座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伞组件包括出伞机构,所述出伞机构包括柔性振动盘与送料机器人,所述柔性振动盘内开设有多个可供阀杆竖直落入的整料孔,所述送料机器人包括若干可移动的第一吸嘴,所述第一吸嘴朝下设置,用以吸附位于整料孔内的橡胶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橡胶阀与阀座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伞组件还包括若干组放伞机构与若干组伞周转机构,各组所述放伞机构用以将橡胶阀送至吸料平台上方,并将阀杆送入插伞通孔,且各组放伞机构所对应的插伞通孔位置不同,所述伞周转机构用以在送料机器人与放伞机构之间转送橡胶阀。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橡胶阀与阀座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放伞机构包括定位夹爪、第二吸嘴与移送机构,所述定位夹爪内侧相对开设有两竖直通槽,两所述竖直通槽的形状与橡胶阀形状相匹配,并可相互扣合在橡胶阀外侧,所述第二吸嘴朝下设置,用以吸取橡胶阀,所述移送机构用以将第二吸嘴与定位夹爪移送至插伞通孔正上方。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橡胶阀与阀座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伞周转机构包括第一直线滑轨与放料治具,所述第一直线滑轨的两末端分别朝向送料机器人与放伞机构,所述放料治具与第一直线滑轨滑动连接,且顶部开设有可供阀杆竖直插入的转料孔,放料治具侧壁面开设有检测通孔,所述检测通孔连通转料孔,且两末端处对应设置有对射传感器,所述送料机器人用以将橡胶阀自整料孔内移送至转料孔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橡胶阀与阀座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料平台设置有多个,且与所述放伞机构一一相对应,所述换位机构用以将阀座依次送至各个吸料平台,所述伞周转机构与所述放伞机构一一相对应,且各组伞周转机构中的第一直线滑轨呈放射状排布。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橡胶阀与阀座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CCD检测装置,所述CCD检测装置的位置正对整料孔与/或装配完橡胶阀的阀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橡胶阀与阀座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料平台顶部可供阀座卡入,底部设置有吸附管,所述吸附管的两末端之一连通吸附装置,另一贯通吸料平台顶端面,且位置与插伞通孔相对应,所述吸附装置为抽真空装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橡胶阀与阀座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上料组件包括阀座振动盘与分料机构,所述阀座振动盘用以逐个排列输出阀座,所述分料机构包括扣料板、第一推料机构与第二推料机构,所述扣料板位于阀座振动盘出料的位置处,且朝向阀座振动盘的一侧开设有可供阀座卡入的U形槽,所述第一推料机构用以将阀座振动盘输出的阀座推至U形槽前方,所述第二推料机构用以将阀座推入所述U形槽内。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橡胶阀与阀座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位机构包括横杆、第二升降装置、第二直线滑轨以及多个水平设置的第二夹料爪,所述横杆滑动连接第二直线滑轨,且长度方向与第二直线滑轨的滑行方向一致,所述第二夹料爪固定连接横杆,用以取放阀座,各所述第二夹料爪沿横杆长度方向等距间隔排布,且朝向相同,所述第二升降装置用以带动横杆升降。
CN202223248165.XU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橡胶阀与阀座组装设备 Active CN2193105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48165.XU CN219310599U (zh)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橡胶阀与阀座组装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48165.XU CN219310599U (zh)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橡胶阀与阀座组装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10599U true CN219310599U (zh) 2023-07-07

Family

ID=870316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48165.XU Active CN219310599U (zh)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橡胶阀与阀座组装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105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81168B (zh) 电梯板式制动器自动化装配线
CN113793823B (zh) 一种双模式的固晶机自动上料机构
CN108335899A (zh) 一种生产贴片式电感的设备
CN211708605U (zh) 一种电机定子自动装配设备
CN215657638U (zh) 一种全自动料带铆银点机
CN219310599U (zh) 一种橡胶阀与阀座组装设备
CN202398725U (zh) 一种管道固定件的加工装置
CN110883546B (zh) 童车整车装配生产线
CN113182408B (zh) 一种小型扳边机及其工作方法
CN111153186B (zh) 一种全自动加强筋下料送料设备
CN114799870B (zh) 一种消防喷淋头的生产线
CN211939805U (zh) 一种马达的连续组装设备
CN109986345B (zh) 一种摩擦片自动装片机
CN211219499U (zh) 一种零件自动组装设备
CN109436797B (zh) 一种利用智能装置夹取各种型号砌块的工作方法
CN111468423B (zh) 一种输液器检测用分管机
KR100593215B1 (ko) 파이프 삽입장치
CN218053358U (zh) 一种半导体芯片加工用分切设备
CN212193444U (zh) 一种带检测的双工位pcb板切割装置
CN220296356U (zh) 一种汽车空调冷凝器芯子接头侧管总成自动铆接装置
CN109273667A (zh) 一种锂电池制备用压芯贴底胶一体化设备
CN220480849U (zh) 一种便于轴承安装的轴承套圈装配倒角装置
CN114560286B (zh) 管件加塞设备
WO2018073882A1 (ja) ドライブプーリ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製造システムと、ローラ組付装置、ピース取付装置及びボス挿通装置
CN216548907U (zh) 具有喷气功能的自动插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26

Address after: 361000 First Floor, No. 36-2, Wenhua Road, Jimei District, Xiamen, Fujian

Patentee after: XIAMEN JINGSHENGLI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Room 304, No. 496 Guankou Avenue, Jimei District,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361000

Patentee before: Xiamen Nuoji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