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84026U - 列管冷却器 - Google Patents

列管冷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84026U
CN219284026U CN202223225177.0U CN202223225177U CN219284026U CN 219284026 U CN219284026 U CN 219284026U CN 202223225177 U CN202223225177 U CN 202223225177U CN 219284026 U CN219284026 U CN 2192840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groups
sealing
heat exchange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2517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孝豆
许振法
马强
张群
邵志伟
徐乃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huan Coking and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nhuan Coking and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huan Coking and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nhuan Coking and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2517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840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840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840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列管冷却器,涉及冷却器领域,包括冷却套、端头和分隔板,所述冷却套的两端均可拆卸安装有端头,一组所述端头的一侧设有进液管,另一组所述端头的一侧设有出液管,所述冷却套两端的内侧均通过装配组件安装有分隔板,两组所述分隔板之间设有多组换热管,多组所述换热管将两组端头连通,所述分隔板上设有多组插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多组单独设置的换热管,在哟组分隔板被拆卸时,可以对单组换热管进行更换,从而减少了更换成本,同时换热管中的冷却管呈螺旋状,相比与传统的柱形管,该结构既增加了与冷却液的接触面积,又延长了与冷却液的接触时间,大大增加了本装置的冷却效果。

Description

列管冷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列管冷却器。
背景技术
冷凝器是现代工业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换热设备,通常与蒸馏器等配合使用,多用于对冷却液进行换热冷却,用于降低设备的工作温度,而冷却器的形式多种多样,比较常见的有碟片式冷凝器、列管式冷凝器以及排式冷凝器等;
由于列管式冷凝器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因而在实际应用中,使用较多,现有的列管式冷凝器在使用过程中,通常在内部排列多组呈环形阵列布置的列管,而这些列管与两侧的隔板通常采用一体成型,虽然安装较为方便,但是使用时当其中一个冷凝管损坏时,需要整体进行更换,成本较高,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列管冷却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列管冷却器,该列管冷却器通过多组单独设置的换热管,在哟组分隔板被拆卸时,可以对单组换热管进行更换。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列管冷却器,包括冷却套、端头和分隔板,所述冷却套的两端均可拆卸安装有端头,一组所述端头的一侧设有进液管,另一组所述端头的一侧设有出液管,所述冷却套两端的内侧均通过装配组件安装有分隔板,两组所述分隔板之间设有多组换热管,多组所述换热管将两组端头连通,所述分隔板上设有多组插孔,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均插入插孔内,两组所述分隔板之间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对换热管进行支撑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多组安装孔,所述换热管贯穿设置在多组安装孔的内部,所述冷却套一端的顶部设有冷却液进口,所述冷却套远离冷却液进口一端的底部设有冷却液出口。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换热管包括安装接头、冷却管和连接管,所述冷却管对称设有两组,两组冷却管的之间设有连接管,所述冷却管的两端均设有安装接头。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冷却管呈螺旋状,所述连接管呈柱形,所述冷却管的螺旋直径要小于连接管的内径。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安装接头与插孔相适配,所述连接管的外径与安装孔的内径相等。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装配组件包括固定环、密封座和密封环,所述分隔板的外侧设有固定环,所述分隔板的内侧设有密封座,所述分隔板与密封座之间设有密封环,所述分隔板上设有与密封座相适配的第一密封槽,所述密封座上设有与密封环相适配的第二密封槽。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环通过螺栓与冷却套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座的竖截面换成L形,所述密封座的下端与冷却套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座的上端插入第一密封槽内形成密封,所述密封环与分隔板固定连接,所述密封环插入第二密封槽内形成密封。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安装接头外壁与插孔之间设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采用橡胶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多组单独设置的换热管,在一组分隔板被拆卸时,可以对单组换热管进行更换,从而减少了更换成本,同时换热管中的冷却管呈螺旋状,相比与传统的柱形管,该结构既增加了与冷却液的接触面积,又延长了与冷却液的接触时间,大大增加了本装置的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换热管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分隔板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板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1A处的放大示意图。
其中:1、冷却套;2、端头;3、分隔板;4、进液管;5、出液管;6、换热管;7、插孔;8、支撑板;9、安装孔;10、冷却液进口;11、冷却液出口;12、安装接头;13、冷却管;14、连接管;15、固定环;16、密封座;17、密封环;18、第一密封槽;19、第二密封槽;20、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根据图1、2、3、4、5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列管冷却器,包括冷却套1、端头2和分隔板3,所述冷却套1的两端均可拆卸安装有端头2,一组所述端头2的一侧设有进液管4,另一组所述端头2的一侧设有出液管5,所述冷却套1两端的内侧均通过装配组件安装有分隔板3,通过拆卸一组端头2可以将一组分隔板3露出,同时通过装配组件,可以对一组分隔板3进行拆卸,两组所述分隔板3之间设有多组换热管6,多组所述换热管6将两组端头2连通,所述分隔板3上设有多组插孔7,所述换热管6的两端均插入插孔7内,同时因为换热管6的两端通过插孔7与分隔板3插接,因此在一组分隔板3被拆卸后,完全可以对单组换热管6进行更换,两组所述分隔板3之间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对换热管6进行支撑的支撑板8,所述支撑板8上设多组安装孔9,通过支撑板8对换热管6的中端进行支撑,保证一组分隔板3被拆卸后,换热管6依旧可以很稳定,所述换热管6贯穿设置在多组安装孔9的内部,所述冷却套1一端的顶部设有冷却液进口10,所述冷却套1远离冷却液进口10一端的底部设有冷却液出口11。
所述换热管6包括安装接头12、冷却管13和连接管14,所述冷却管13对称设有两组,两组冷却管13的之间设有连接管14,所述冷却管13的两端均设有安装接头12,安装接头12用于同插孔7插接,而连接管14用于将两组冷却管13连通。
所述冷却管13呈螺旋状,螺旋状的冷却管13时废水经过冷却管13,流动的时间更长,从而与冷水的间隔接触时间也更长,从而增加了本装置的冷却效果,所述连接管14呈柱形,所述冷却管13的螺旋直径要小于连接管14的内径,而柱形的连接管14也更方便与安装孔9卡合,方便支撑板8对换热管6整体进行支撑。
所述安装接头12与插孔7相适配,所述连接管14的外径与安装孔9的内径相等。
所述装配组件包括固定环15、密封座16和密封环17,所述分隔板3的外侧设有固定环15,所述分隔板3的内侧设有密封座16,所述分隔板3与密封座16之间设有密封环17,所述分隔板3上设有与密封座16相适配的第一密封槽18,所述密封座16上设有与密封环17相适配的第二密封槽19。
所述固定环15通过螺栓与冷却套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座16的竖截面换成L形,所述密封座16的下端与冷却套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座16的上端插入第一密封槽18内形成密封,所述密封环17与分隔板3固定连接,所述密封环17插入第二密封槽19内形成密封,通过固定环15与密封座16对分隔板3的两端进行夹持固定,同时在安装时,分隔板3上的密封环17要插入第二密封槽19内,同时密封座16的上端要插入第一密封槽18内,再配合固定环15,从而使分隔板3与冷却套1的内壁之间进行密封,而双重密封结构也大大增加了密封效果。
所述安装接头12外壁与插孔7之间设有密封垫20,所述密封垫20采用橡胶制成。
该列管冷却器在使用时通过进液管4向端头2内部输送废水,废水经由多组换热管6流动到另一侧的端头2内,同时通过冷却液进口10向冷却套1的内部输送冷水,冷水再经由冷却液出口11流出,从而构成水循环,从而使冷水对换热管6中的废水进行冷却,而冷却后的废水通过出液管5排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列管冷却器,包括冷却套(1)、端头(2)和分隔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套(1)的两端均可拆卸安装有端头(2),一组所述端头(2)的一侧设有进液管(4),另一组所述端头(2)的一侧设有出液管(5),所述冷却套(1)两端的内侧均通过装配组件安装有分隔板(3),两组所述分隔板(3)之间设有多组换热管(6),多组所述换热管(6)将两组端头(2)连通,所述分隔板(3)上设有多组插孔(7),所述换热管(6)的两端均插入插孔(7)内,两组所述分隔板(3)之间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对换热管(6)进行支撑的支撑板(8),所述支撑板(8)上设多组安装孔(9),所述换热管(6)贯穿设置在多组安装孔(9)的内部,所述冷却套(1)一端的顶部设有冷却液进口(10),所述冷却套(1)远离冷却液进口(10)一端的底部设有冷却液出口(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管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6)包括安装接头(12)、冷却管(13)和连接管(14),所述冷却管(13)对称设有两组,两组冷却管(13)的之间设有连接管(14),所述冷却管(13)的两端均设有安装接头(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列管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13)呈螺旋状,所述连接管(14)呈柱形,所述冷却管(13)的螺旋直径要小于连接管(14)的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列管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接头(12)与插孔(7)相适配,所述连接管(14)的外径与安装孔(9)的内径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管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组件包括固定环(15)、密封座(16)和密封环(17),所述分隔板(3)的外侧设有固定环(15),所述分隔板(3)的内侧设有密封座(16),所述分隔板(3)与密封座(16)之间设有密封环(17),所述分隔板(3)上设有与密封座(16)相适配的第一密封槽(18),所述密封座(16)上设有与密封环(17)相适配的第二密封槽(1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列管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15)通过螺栓与冷却套(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座(16)的竖截面换成L形,所述密封座(16)的下端与冷却套(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座(16)的上端插入第一密封槽(18)内形成密封,所述密封环(17)与分隔板(3)固定连接,所述密封环(17)插入第二密封槽(19)内形成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列管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接头(12)外壁与插孔(7)之间设有密封垫(20),所述密封垫(20)采用橡胶制成。
CN202223225177.0U 2022-12-02 2022-12-02 列管冷却器 Active CN2192840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25177.0U CN219284026U (zh) 2022-12-02 2022-12-02 列管冷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25177.0U CN219284026U (zh) 2022-12-02 2022-12-02 列管冷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84026U true CN219284026U (zh) 2023-06-30

Family

ID=86929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25177.0U Active CN219284026U (zh) 2022-12-02 2022-12-02 列管冷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840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59297A (zh) 一种气体冷却器
CN219284026U (zh) 列管冷却器
CN110686532A (zh) 一种便携式平面弹性阵列涡管换热装置
CN111765784B (zh) 一种单管程浮头式换热器
CN112432524A (zh) 一种可拆单管程浮头式换热器
CN218916032U (zh) 一种列管式换热器
CN202048838U (zh) 一种气体冷却器
CN216432617U (zh) 一种模块化夹套换热器
CN220437199U (zh) 一种阵列式u型管换热器
CN220418214U (zh) 一种管壳式换热器
CN112781404A (zh) 一种立式纵向流蒸发器
CN213021101U (zh) 一种管壳式换热器
CN219934718U (zh) 一种单管程绕管换热器
CN105973018A (zh) 壳管式冷凝器
CN220119918U (zh) 高效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CN221076824U (zh) 一种易拆卸的平行流蒸发器
CN217929899U (zh) 一种列管式换热器
CN111023633A (zh) 一种四管程高效氨冷凝器
CN220772019U (zh) 一种多折流块孔式石墨冷却器
CN209857696U (zh) 一种缠绕管式毛细管换热器
CN214223831U (zh) 一种方便拆卸和组装的多介质换热器
CN214950767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内翅片换热管
CN220602273U (zh) 苯产品生产用冷却器
CN220257583U (zh) 一种水性聚氨酯树脂生产中废气的冷凝装置
CN219301356U (zh) 一种法兰式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